人自然社会浙江绿谷共27页文档
四年级部分人自然社会

小学四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二、教材分析《人·自然·社会》(四年级)教材根据《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9年级)》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编制。
本册教材共有30课课文,涉及“安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性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理财教育、民间艺术、文史与人物、浙江山水、浙江物产、浙江资源”等12个模块的内容。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安全教育模块:《安全使用家电》、《触电的预防与急救》、《火灾可预防》、《火灾发生时》公民道德教育模块:《学会沟通》性健康教育模块:《我们一起快快长》环境教育模块:《废旧电池回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珍爱野生动物》国防教育模块:《古代兵器》、《现代武器》法制教育模块:《学会机智地保护自己》民间艺术模块:《江南戏曲奇葩——越剧》、《金华戏——婺剧》、《从浙江猴戏说起——绍剧》文史与人物模块:《白居易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苏东坡》、《沈括与〈梦溪笔谈〉》、《走近王安石》浙江山水模块:《风景秀丽的四大名湖》、;浙江物产模块:《家乡物产》;浙江资源模块:《探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览岳王庙》、《南宋都城》。
每课课文由课题、主体文和活动栏目“阅读”、“交流”、“活动”组成,并配有相应的图画、照片等。
二、教材把握(一) 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并突出了以下特点:1.综合性本册教材涉及了《课程标准》内容纲要中的12个模块的内容,从而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开放性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
3.活动性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
教材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有角色扮演、模拟演练、体验、交流、调查、制作、探究等,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
4.趣味性教材呈现形式活泼,图文并茂。
小学《人 自然 社会》

4.2.6 知道江南水乡古镇金三角、 丽水绿谷旅游区等浙江的一 些特色旅游线,简述其特色。 现初二 3.2.18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 物馆。 2.22简述杭州胡庆余 堂历史,识别中、西药特点。 (含4.4.3冯根生内容)
江南药王的传奇
胡庆余堂;博物馆;冯根生
风云浙商
4.4.3知道徐冠巨、鲁冠球、
徐文荣、南存辉、宗庆后、 冯根生等浙江出类拔萃的企 业家及其创业史。
科学泰斗钱学森 能管老天的竺可桢
3.4.17简述钱学森、苏步青、竺可桢 等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及爱国主义课 第22课 第23课
水乡古镇
浙江绿谷 江南药王的传奇* 风云浙商
课 题
水乡古镇 浙江绿谷
课文内容要点 (素材或活动等)
乌镇、南浔、西塘 绿谷风景、文化、物产
课标具体内容及目标
浙江环境 版块
第27课 家乡的地形 第28课 家乡的河流 第29课 东海上的明珠 第30课 京杭大运河 第31课 复杂多变的天气
第32课 变幻莫测的台风
课 题
课文内容要点 (素材或活动等) 浙江的山、浙江的 水
课标具体内容及目标
家乡的地形
2.1.1知道浙江省的地理位置。联系2.1. 2.1.2在地图上指出浙江省所处的经纬度位置。 (现初一有此内容,需要协调) 2.1.3知道浙江省陆域轮廓的形状。(现初一 有) 2.1.4知道浙江省的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 (现初一有) 2.3.5描述钱塘江及其各河段的特征,描述著 名的钱江潮。(钱塘江介绍、著名的钱江潮) (现初一有) 2.3.6知道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 大河。 现初一有) (含2.3.8)
课标具体内容及目标
1.1.5知道浙江地区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 东晋、南朝的社会历史情况。 1.1.16知道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 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的故事 和事迹,感悟他们为国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1.1.11知道有关浙江人民的抗倭斗争、定海三总 兵和宁波黑水党的抗英斗争史事。
人自然社会2

人自然社会28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教学目标了解珍稀植物的品种,并学会保护教学重点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的品种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二重点讲解(一)、我国森林植物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多样,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共5个气候带,从东到西拥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而它们海拔高度相差8000多米。
由于不同气候、不同地貌和不同水热的组合条件,孕育了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山岳森林型、海滨森林型、沙漠森林型、冰川森林型、溶洞森林型、森林湖泊型、森林草原型、热带雨林型等风格各异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多种生态类型。
我国是植物大国,植物种类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仅高等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就有30000种,目前其中至少有3000种生存受到威胁或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例如,毛莨泽泻、雁荡润楠、广元冬青等已经绝迹?鸦樱果朴、天台鹅耳枥、福建莲座蕨等已经濒临灭绝。
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工业的发展,城镇建设迅速扩大,人类对植物资源不合理的索取日趋加重,如森林用材、药用植物、经济植物、观赏植物资源等。
人们向自然索取的植物资源越来越多,甚至发展为掠夺式利用,从而导致以下3方面后果:1.森林面积急剧缩减;2.植被破坏;3.生态环境恶化。
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所属保护监测中心统计:截至20世纪末,全世界有5万~6万种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约每5种植物中就有1种植物的生存遭受威胁。
现在,物种以每天1种的速度在消失,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将来很可能几分钟就消失1种。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残酷的现实。
世上许多东西凭借人类的才智可以再造,而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了就不能再生,不可复得,人类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
一个物种的消失,常常还会导致另外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因此,近年来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多方面人士的重视。
《人-自然-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22、江南药王的传奇
23、风云浙商
24、科学泰斗钱学森
25、能管老天的竺可桢
26、大数学家苏步青
1、了解江南水乡古镇金三角这一特色旅游线,简单了解我省境内三个古镇的自然环境,能够简述其各自的特色,知道水乡特有的风俗,体验江南水乡的古老文化。
2、知道丽水绿谷旅游区的概况,能够简述其特色,了解浙江绿谷的物产和自然环境。
6、了解竺可桢从小树立志向,潜心研究科学,提倡“求是”精神的事迹;确立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从小热爱科学和追求真理的决心并能对爱国科学家产生由衷的敬仰之情。
7、了解苏步青学习目的崇高、学术成果丰硕、知识修养渊博的事迹,树立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树立学好每一门功课的决心。能对爱国科学家产生由衷的敬仰之情。
第二单元:
27、家乡的地形
28、家乡的河流
29、东海上的明珠
32、变幻莫测的台风
31、复杂多变的天气
30、京杭大运河
1、了解浙江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知道浙江省主要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能在地图中指出浙江省在中国的位置和浙江省的陆域线。
2、了解钱塘江的概况,知道瓯江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河和家乡的一些主要河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著名的钱塘江大潮。
唐瑞红
1课时
3
2月24日
——3月2日
第21课浙江绿谷
唐瑞红
1课时
4
3月3日
——3月9日
第22课江南药王的传奇
唐瑞红
1课时
5
3月课时
6
3月17日——3月23日
第24课科学泰斗钱学森
唐瑞红
1课时
7
3月24日
——3月30日
第25课能管老天的竺可桢
【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二年级第27课《大交通圈的诞生》教案

第27课《大交通园的诞生》教学设计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可以追溯到1897年,由清朝内阁学士兼工部尚书袁世凯主持设计制造的。
这辆汽车被称为“无轨车”,是中国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汽车时代的开端。
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京沪高速公路,建于1988年,连接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
课堂练习1、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内容相信你们对浙江交通的发展有
了一定的了解,也肯定深有感触,请用诗歌的形式来赞美一
下我们交通几十年来的发展吧。
完成课堂
练习
巩固课堂知
识
课堂小结大交通圈的诞生
1、了解交通发展的意义。
2、学习浙江的大交通圈。
3、通过材料学习获取信息。
4、了解浙江交通过去与现在的状况。
5、交通条件改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
容进行总结
概括。
课后作业1、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份200字左右对浙江交通
发展的感想。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
学习能力
板书观看板书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二人自然社会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教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人、自然、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地方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人、自然、社会课,特拟定如下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新颁布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共有26课,主要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内容纲要中的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文化、和谐浙江等五大主题内容。
各个板块的内容的安排如下:浙江沿革:《有趣的风俗活动》、《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浙江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新鲜的空气在哪里》、《噪声危害大》、《我们的好朋友》;浙江文化:《王羲之和王献之》、《大画家王冕》、《多才多艺的徐文长》;浙江经济:《浙江的江河》、《浙江的农特产》、《美丽的千岛湖》;和谐浙江:《校园的“红灯”》、《告别恶作剧》、《我从哪里来》、《窗户和阳台》、《小心无形的杀手》、《电老虎“摸不得”》、《小物品大麻烦》、《吃的安全》、《野外安全知多少》、《擦伤、割破了怎么办》《游泳安全常识》、《溺水的预防处理》、《我爱人民解放军》、《军事小知识》(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人、自然、社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省教育厅将地方课程分为“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两类。
地方课程中的“通用课程”主要包括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经济、浙江人文、和谐浙江。
旨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了解地方社会和文化的需要,是省内中小学教育中普遍适用的地方课程。
每课的编写特点:由于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本册教材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组织编写,编写中突出教材是学生的学本,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知、感受、了解相关的知识,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
六绿谷教案

六年级浙江绿谷的教案好川文化与现代遂昌黑陶第1、2课学习目标:1、了解好川文化的地址。
2、了解好川文化的特点3、描述遂昌黑陶的特点教学重点:好川文化常识教学难点∶好川文化与现代遂昌黑陶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好川文化概况学生自学课文后反馈好川文化遗址位于浙江省遂昌县城西12公里的三仁畲族乡好川村。
1997年夏天,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80座大中型墓葬,随葬品1028件,以黑陶器皿为主,平均每墓9.7件。
被考古界命名为“好川文化”。
“好川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是浙西南考古史上首次重大发现,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这一发现被列为1997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
其中的出土的黑陶器皿以及发掘研究成果对于分析和研究中国先民的古陶制作具有详实的实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一)好川文化黑陶的成分分析其基本成分是粉状粘土和细砂,在具体使用时则根据器皿的不同特点,分别取纯细泥和夹砂细泥加草木灰两种方法。
纯细泥质陶中夹有细砂,因含量很低,其粘性比夹砂泥质陶要高,胎壁表面相对完好。
夹砂泥质陶中,胎泥粉沙含量高、粘性差,胎壁表面多剥落,部分泥质灰陶外表原有黑皮。
印纹陶胎壁表面匀拍印条纹、曲折纹、叶脉纹,胎质以夹砂为主,也有个别泥质陶。
(二)好川文化黑陶的制作和烧结方法分析1.制作方法好川文化黑陶的制作分胎体制作和纹饰制作两方面内容,其中胎体成型技术有轮制、手制两种,大多数陶器形体规整,胎体较薄的都是轮制成型的产物,部分陶器上还存有纤细密集的轮修痕迹。
陶豆的豆盘、豆把都是以手工分体制作成型后再粘接组合成器;此外陶器上的圆形、三角形镂空技术以及陶器上的纹饰也属于手工完成。
根据发掘成果看,好川黑陶具有黑(乌黑如漆的色彩)、薄(器壁轻薄)、光(光洁平滑的表面)、钮(造型上具有鼻、耳、盖钮以及流、扣手等始于使用的各种纹饰和功能)四大特点。
2纹饰内容.好川文化陶器的纹饰内容有素面抹光、镂孔、凃施彩绘、附加堆纹、刻划纹、戳点纹、拍印图腾纹等,常常几种方法组合使用,使陶器表面呈现丰富多彩的纹饰花样。
浙江版小学一年级上册《人·自然·社会》全册精品文档41页

一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材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新颁布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共有26课,主要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内容纲要中的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浙江名人)、浙江环境(浙江气候)、浙江经济(浙江风景)、浙江文化(浙江工艺)、和谐浙江等五大主题内容。
各个板块的内容的安排如下:浙江沿革:《我们做游戏》、《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我的家》、《我是浙江人》、《杭州和西湖》、《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活动》、《过端午》、《牛郎织女的传说》。
浙江环境:《怎样洗手更干净》、《垃圾箱在哪里》、《让教室更整洁》、《管好我的物品》、《我是浙江人》、《乘车去杭州》;浙江文化:《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童骆宾王》、《家乡的古桥》;浙江经济:《我是浙江人》、《家乡的古桥》;和谐浙江:《认识新同学》、《我们一样吗》、《男孩和女孩》、《怎么办》、下课了》、《走路的安全》、《乘车去杭州》。
每课课文由课题、主体文和活动栏目“阅读”“交流”“活动”组成,并配有相应的图画、照片等。
全册课文按照《课程标准》内容纲要各模块的排列顺序编排。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化。
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模式的羁绊,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造了儿童参与活动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
同时,使教学过程在实际的层面上实施方法指导,满足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教学目标: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乐意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从中体会其友情和乐趣。
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是个很聪明的人,培养发现孩子们的自信心。
逐步养成经常洗手、讲究卫生的习惯。
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需要水,我们每天都要喝水,提醒学生注意喝水的卫生与安全。
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