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个人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造价相关法规和案例分析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一)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的判定1.关键线路的判定时标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可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进行判定。

凡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因为不出现波形线,就说明在这条线路上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也就是在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这些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全部为零。

2.计算工期的判定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等于终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与起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之差。

(二)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的判定除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学习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学习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原则) 1.必须正确表达逻辑关系。
(1)A、B两项工作依次进行。
A
B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必须正确表达逻辑关系。
(2)A、B、C三 项 工作同时开始
A
(3)A、B、C三 项 工作同时结束
A
B
B
C
C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必须正确表达逻辑关系。
(1) 节点编号必须满足二条基本规则, 其一,箭头节点编号大于箭尾节点编号,因此节点编号顺序是: 箭尾节点编号在前,箭头节点编号在后,凡是箭尾节点没编号, 箭头节点不能编号; 其二,在一个网络图中,所有节点不能出现重复编号,编号的 号码可以按自然数顺序进行,也可以非连续编号,以便适应网 络计划调整中增加工作的需要,编号留有余地。
6.双代号网络图中只有一个起始节点, 只有一个 终点节点。
3
7
1
2
5
8
4
6
×
双代号网络计划(绘制方法步骤)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1、绘制方法
• (1)根据工程要求编制工作逻辑关系表 • (2)由已知的紧前工作确定紧后工作 • (3)确定各工作的开始节点位置号和结束节点位置号 • 1)无紧前工作的工作,其开始节点位置号为“0” • 2)有紧前工作的工作,其开始节点位置号为其紧前工作的
第一节 项目进度计划
• 一、项目进度计划系统 进度控制实质上就是计划控制。由于项目开发建设周
期长、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为了适应各类应用上的 需要,人们设计了各类进度计划。这些计划构成了房地产 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本节主要介绍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 段的进度控制计划。
• 进度计划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进度计划组成 的系统,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双代号网络图总结

双代号网络图总结

双代号网络图总结
概念:
1、ESi-j最早开始时间:所有紧前工作都完成后,本工作能开始的最早时间
2、EFi-j最早完成时间:所有紧前工作都完成前提下,本工作能完成的最早时间
3、LSi-j最迟开始时间:不影响整个任务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间
4、LFi-j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工作前提下,完成工作的最迟时间
5、TFi-j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利用的机动时间(工期索赔看此条是否成立)
6、FFi-j自由时差:不影响今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7、D工作持续时间
计算规则:
1、ES计算:自起点至终点计算,第一项工作ES为0,中间工作为紧前工作EF的最大值
2、EF计算:EF=ES+D
3、LS计算:自终点至起点计算,以终点为结点的工作LS=LF-D
4、LF计算:自终点至起点计算,先算LF=TP=LS+D
5、TF计算:=LS-ES=LF-EF
6、FF计算:自终点向起点计算,以终点为结点的工作=TP-EF,其他LF=紧后工作LS的最小值。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造价相关法规和案例分析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一)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的判定1.关键线路的判定时标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可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进行判定。

凡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因为不出现波形线,就说明在这条线路上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全部为零,也就是在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的前提下,这些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全部为零。

2.计算工期的判定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等于终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与起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之差。

(二)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的判定除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方法总结在项目管理中,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一种常用的项目计划工具。

它通过将项目的活动按照顺序和并行的关系进行绘制,将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清晰地表示,帮助项目团队有效地进行项目计划和控制。

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常常需要计算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以评估项目的进度。

总时差是指从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它是活动最早开始时间与最晚结束时间之间的差值。

总时差的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确定每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

最早开始时间是从项目开始到该活动开始的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是从项目开始到该活动结束的时间。

2.然后,确定每个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和最晚结束时间。

最晚开始时间是该活动开始时,项目仍然能够按时完成的最晚时间,最晚结束时间是该活动结束时,项目仍然能够按时完成的最晚时间。

3.最后,计算每个活动的总时差,即最晚结束时间减去最早结束时间。

如果总时差为负值,表示该活动是项目的关键路径活动,项目的完成时间将受到该活动的限制。

如果总时差为正值,表示该活动可以更灵活地进行,不会对项目的完成时间产生影响。

自由时差是指活动可以延迟的时间,而不会对项目的完成时间产生影响。

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确定每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以及最晚开始时间和最晚结束时间。

2.然后,计算每个活动的自由时差,即最晚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

自由时差越大,表示该活动可以灵活地进行,不会对项目的完成时间产生影响。

自由时差越小,表示该活动的时间控制越紧,需要更加关注以免对项目产生延迟。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是项目计划和控制中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帮助项目团队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活动和可延迟活动,以及项目的风险和可控性。

通过合理地控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进行项目规划和资源调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简便方法总结

进度控制、案例分析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
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
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怎么学习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怎么学习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怎么学习1. 理论知识学习学习双代号网络计划图首先需要了解其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其定义、组成要素、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等。

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科书、学术论文以及网上的专业资料来获取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相关的课程培训或者参与专业讲座,以获取更系统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技能学习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双代号网络计划图的绘制和应用技能。

在实践技能学习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绘制实际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从而掌握绘制方法和技巧。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来锻炼自己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图的应用能力。

3. 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双代号网络计划图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学习场所和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学生还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学习工具和软件,来辅助学习双代号网络计划图,比如MindManager、SPSS等专业绘图和分析软件。

4. 学习方法学习双代号网络计划图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般而言,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参与讨论和实践等多种途径来学习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同时,学生还可以找到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视频,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

5. 培养专业素养学习双代号网络计划图需要培养专业素养,学生可以通过多读相关的专业书籍、论文和杂志,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和讲座,来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和观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双代号网络计划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和发挥其作用。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个人学习总结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个人学习总结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个人学习总结第一篇: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个人学习总结双代号网络计划图学习总结一.网络图要素1.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也称为事件。

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2.箭线:其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虚工作用虚箭线表示;3.线路:两节点之间的通路叫线路。

关键线路用双箭线表示;4.工作时间:工作代号一般写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工作时间一般写在箭线的下方或右方。

二.网络计划图的绘制规则1.一张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节点;一对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不允许出现双向箭头;不允许出现闭合回路;布局合理、尽量避免箭线的交叉。

三.网络时间的计算工作时间的计算结果一般填定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如图所示:ES(最早开始时间)EF(最早完成时间)TF(工作总时差)LS (最迟开始时间)LF(最迟完成时间)FF(自由时差)解题步骤(以网络图成功绘好为前提):1.计算各工序的ES、EF(自起点向终点计算)ES = 各紧前工序EF的最大值(默认:首道工序的ES=0)EF = 当前工序的ES + T(当前工序的工作时间)2.计算各工序的LS、LF (自终点向起点计算)LF = 各紧后工序LS的最小值(默认:尾道工序的LF=尾道工序的EF)LS = 当前工序的LF当前工序的ES = 当前工序的LF当前工序的EF(默认:尾道工序的FF=0)三、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一)节点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表示工作之间的联结,它不占用任何时间和资源,只表示指向节点的工作全部完成后,该节点后面的工作才能开始这件事。

因此节点只是一个“瞬间”,被称为事件。

双代号网络图节点只代表工作的开始或结束。

不代表工作本身。

(二)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是用箭线表示的。

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完成。

对于某项工作来说,紧排在其前面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前工作,紧接在其后面的工作称为该工作的紧后工作,和它同时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个人学习总结
一.网络图要素
1.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也称为事件。

用带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箭线:其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虚工作用虚箭线表示;
3.线路:两节点之间的通路叫线路。

关键线路用双箭线表示;
4.工作时间:工作代号一般写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工作时间一般写在箭线的下方或右方。

二.网络计划图的绘制规则
1.一张网络图中只允许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节点;一对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不允许出现双向箭头;不允许出现闭合回路;布局合理、尽量避免箭线的交叉。

三.网络时间的计算
工作时间的计算结果一般填定在箭线的上方或左方,如图所示:
ES(最早开始时间) EF(最早完成时间) TF(工作总时差)
LS(最迟开始时间) LF(最迟完成时间) FF(自由时差)
解题步骤(以网络图成功绘好为前提):
1.计算各工序的ES、EF(自起点向终点计算)
ES = 各紧前工序EF的最大值(默认:首道工序的ES=0)
EF = 当前工序的ES + T(当前工序的工作时间)
2.计算各工序的LS、LF(自终点向起点计算)
LF = 各紧后工序LS的最小值(默认:尾道工序的LF=尾道工序的EF)
LS = 当前工序的LF - T(当前工序的工作时间)
3.确定总工期(Td)
Td = LFn(尾道工序的LF)
4.计算各工序的TF
TF = 当前工序的LS - 当前工序的ES = 当前工序的LF - 当前工序的EF
5.确定关键线路(关键工序)
所有TF = 0 的工序均为关键工序,用双箭线表示
6.计算各工序的FF
FF = 各紧后工序ES的最小值- 当前工序的EF (默认:尾道工序的FF=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