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物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 含答案

2020版高考物理新设计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十二章 第2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 含答案

第2节固体、液体和气体(1)大块塑料粉碎成形状相同的颗粒,每个颗粒即为一个单晶体。

(×)(2)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3)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晶体的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

(√)(4)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5)船浮于水面上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

(√)(6)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水不再蒸发和凝结。

(×)(7)压强极大的气体不遵从气体实验定律。

(√)突破点(一)固体、液体的性质1.晶体和非晶体(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2)凡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必定是晶体,且是单晶体。

(3)凡是具有确定熔点的物体必定是晶体,反之,必是非晶体。

(4)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液体表面张力[题点全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B.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与层原子间作用力小,可用作固体润滑剂C.潮湿的房间内,开空调制热,可降低空气的绝对湿度D.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这跟表面张力有关解析:选BD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也可能一直减小,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减小,故A错误;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层与层原子间作用力小,可用作固体润滑剂,故B正确;潮湿的房间内,开启空调制热,温度升高,水蒸气的压强增大,空气的绝对湿度升高,故C错误;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溶,它的尖端会变钝,是由于变成液体后表面张力的作用,故D正确。

2.(2018·宿迁期末)关于固体、液晶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跟某些晶体一样具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D.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光学的各向同性解析:选D单晶体只有在某些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故A正确;同种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结构,故B正确;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又具有各向异性,故C正确,D错误。

物理化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259-186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理化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259-186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二)本章知识要点与公式1. 碰撞理论双分子碰撞频率 :2AB AB A B Z pd L c = 22AA AA A 2Z d L π= 临界能c E 与活化能a E 的关系:12a c E E RT =+ 用简单碰撞理论计算双 分子反应的速率常数:2AB aEk d RT π⎛⎫=- ⎪⎝⎭ 2AA 2a E k d RT π⎛⎫=- ⎪⎝⎭ 概率子Pexp a E k PA RT ⎛⎫=- ⎪⎝⎭2ABA d π= A P A =n n n n 2. 过渡态理论用统计热力学方法计算速率常数:,0B B B exp E k T f k h f RT π≠⎛⎫=- ⎪⎝⎭用热力学方法计算速率常数:()0010B r m r m exp exp nk T S H k c h R RT ≠≠-⎛⎫⎛⎫∆∆=- ⎪ ⎪⎝⎭⎝⎭对于双分子理想气体反应:1n000B r m r m exp exp k T S H P k h RT R RT -≠≠⎛⎫⎛⎫⎛⎫∆∆=- ⎪ ⎪ ⎪⎝⎭⎝⎭⎝⎭3.原盐效应稀溶液中,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 B 0lg2kz z k = A z 与B z 同号,产生正的原盐效应,I ↑ k ↑;A z 与B z 昇号,产生负的原盐效应,I k ↑↓。

4. 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第一定律:只有被分子吸收的光才能引起分子的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第二定律:在初级反应中, 一个反应分子吸收一个光子而被活化。

1 mol 光子能量(1 Einstein ) 101197J m mol Lhcu Lh νλλ-.===⋅⋅量子产率 ar I ϕ=5. 催化反应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只能缩短达到平蘅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蘅的组成。

酶催化反应历程( Michaelis – Menten 机理)米氏常数12m 1k kK k -+=当[]S →∞ 时 []m m m111S K r r r =⋅+将1r对[]1S 作图,可求m K 和m r .典型俐题讲解例 1 500K 时,实验测得 NO 2 分解反应的提前因子为 61312.0010mol m s --⨯⋅⋅,碰撞截面为1921.0010m -⨯,试计算该反应的概率因子 P解 :2AA2A d π=c 2σ= ()()19223-12 1.0010m 602310mol-=⨯⨯⨯.⨯7-13133710mol m s -=.⨯⋅⋅61371320010mol m s 33710mol m s A P A --1∞--1∞.⨯⋅⋅==.⨯⋅⋅ 例 2 实验测得 N 2O 5 分解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反应速率常数,数据列于表中。

物理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C) 3H2 (g)+N2 (g)=2NH3 (g)
(D) 2H2 O(g)=2H2 (g)+ O2 (g)
( )23. 298K时, 反应CaCO3 (s)=CaO(s)+CO2 (g)的ΔG°m =130.17 KJ/mol。为了使CaCO3 顺利分解, 可采取的最合适的措施是
(A) ΔH >ΔU (B) ΔH <ΔU (C) ΔH =ΔU (D) 无法判断
( )22.增大压力能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的反应是
(A) CaCO3 (s)=CaO(s)+CO2 (g)
(B) CO(g)+H2 O(g)=CO2 (g)+H2 (g)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前括号内,每题1分)
( )1. 反应H2 (g)+Cl2 (g)=2HCl(g)在等温等压下完成时放出的热称为
(A) HCl(g)的生成热 (B) H2 (g)的燃烧热
(C) Cl2 (g)的燃烧热 (D) 该化学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效应
( )2. 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7.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物理化学第八~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教师)

物理化学第八~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教师)

第八章电分析化学导论8- 1.解液接电位:它产生于具有不同电解质或浓度不同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界面之间,由于离子扩散通过界面的速率不同,有微小的电位差产生,这种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电位。

8- 2.解正极和负极是物理上的分类,阳极和阴极是化学上的称呼。

负极(电子流出的级),发生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的级),发生还原反应;阳极,接电源的正极,氧化反应;阴极接电源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8- 3.解指示电极:在化学测试过程中,溶液的主体浓度不发生变化的电极参比电极:在测量过程中,具有恒定电位的电极。

8- 4.解:左半电池:Zn > Zn2e_右半电池:Ag - Ag电池反应:Zn - 2Ag1. 2Ag - Zn2'o 0.059 r 2+] 0.059E左二E Ig Zn - 0.763 丨gQ.1) =—0.7 92\52 2E右二E0 - 0.059lg Ag 1= 0.6815VE 二E右一E左=0.6 8 1V5—(—0.7 9 2V) =1.4 7V4所以,该电池是原电池。

8- 5.解:2H 2eN H2E = E00.059/2lg (H )2 1E左二E右-E =0.2443-0.413= -0.1 6 870.059 | 2 ]所以,lg (H )20.16872=lg H 亠0.2859pH 二pK a lg A「C HA8- 6.解:E=E 右- E 左所以,E 左二 E 右一 E= 0.2443- 0.921 二-0.6767V CdX/一二 Cd 2 4X -2.]K 0spCdX 42-]CdL X-4nK 0=1.3"0」2sp二K =7.7 10118- 7.解:E=E 右一 E 左E 左二E 右-E =0.2443-0.893=-0.6687V CdX 2 二 Cd 2 2X -Cd 2J 」X-f K sp - 'CdX 」所以 K 0sp =1.9 10」2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9- 1.解当被氢离子全部占有交换点位的水化胶层与试液接触时, 由于它们的氢离子活度 不同就会产生扩散,即H 水化层fH溶液当溶液中氢离子活度大于水化层中的氢离子活度时,则氢离子从溶液进入水化 层,反之,则氢离子由水化层进入溶液,氢离子的扩散破坏了膜外表面与试液间 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从而产生电位差,形成相界电位,同理,膜内表面与内参 比溶液两相界面也产生相界电位。

高分子物理化学模拟试卷A及答案

高分子物理化学模拟试卷A及答案

参考答案华东理工大学2002-2003年第二学期《高分子科学基础》(高分子物理)期终试卷(A)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0分)(下面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左边的括号里。

选对者得1分,不选、选错或多选均不得分)( A)1.在二氧六环中将锌粉与聚氯乙烯共煮,红外光谱表明产物中有环丙烷结构而无双键,则反应前聚氯乙烯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为:(A) 头-尾键接; (B)头-头键接;(C)头-尾和头-头各占50%( C)2.某结晶性聚合物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黑十字消光图案,则其结晶形态是:(A) 单晶; (B)串晶; (C)球晶; (D)片晶( B)3.在聚四氟乙烯的晶区中,其分子链的构象为:(A) 锯齿链;(B)螺旋链;(C)无规线团( D)4.用WLF方程计算聚合物的粘度时,其适用范围是:(A) T f ~T f -100 °C;(B)T g ~T g-100 °C;(C)T f~T f+100 °C;(D)T f以下且T g ~T g+100 °C( A)5.对含成核剂的PP等温结晶过程的研究表明,其Arami指数为3,则生成的是:(A) 球晶;(B)片晶;(C)针状晶体( C)6.下列因素中,使Tg降低的是:(A) 增加分子量;(B)分子之间形成氢键;(C)加入增塑剂;(D)交联( B)7.假塑性流体的熔体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A) 增大;(B)减小;(C)不变( B)8.聚合物的粘流活化能越大,则其熔体粘度:(A) 越大; (B)对温度越敏感; (C)对剪切速率越敏感( C)9.晶态高聚物发生强迫高弹形变的温度范围是:(A) T g ~ T f之间;(B)T b ~ T g之间;(C)T g ~ T m之间;(D)T b ~ T m之间( A)10.聚合物在外电场中发生极化时,速度最快的是:(A) 电子极化;(B)原子极化; (C)偶极极化;(D)界面极化(下面每个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写在括号里。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讲解)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练习题一、判断题:1.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对大多数系统来讲,当温度升高时,表面张力下降。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是指恒温、恒压下,当组成不变时可逆地增大单位表面积时,系统所增加的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则是指表面单位长度上存在的使表面张紧的力。

所以比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是两个毫无联系的概念。

4.恒温、恒压下,凡能使系统表面吉布斯函数降低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低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

6.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7.单分子层吸附只能是化学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只能是物理吸附。

8.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范德华力,作用较弱,因而吸附速度慢,不易达到平衡。

9.在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中,Γ为溶质的吸附量,它随溶质(表面活性物质)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溶质达饱和时,Γ达到极大值。

10.由于溶质在溶液的表面产生吸附,所以溶质在溶液表面的浓度大于它在溶液内部的浓度。

11.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二、单选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长度切线的表面紧缩力;(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J·m-2,表面张力单位为N·m-1时,两者数值不同。

2.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B) 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C) 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D) 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3.同一体系,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都用σ表示,它们:(A) 物理意义相同,数值相同;(B) 量纲和单位完全相同;(C) 物理意义相同,单位不同;(D) 物理意义不同,单位不同。

《第十二章 热力学定律》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十二章 热力学定律》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十二章热力学定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ΔE = W + QB、ΔE = Q - WC、ΔE = W - QD、ΔE = Q + W2、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升高,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积一定减小B、体积一定增大C、压强一定增大D、密度一定增大3、一个绝热容器内有一个活塞,活塞将容器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的气体都可以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左侧气体的温度高于右侧气体的温度。

若活塞能够自由移动,则最终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将如何变化?A、左侧气体温度升高,右侧气体温度降低B、左侧气体温度降低,右侧气体温度升高C、两部分气体温度不变D、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4、在开口容器中,气体上方有适量的空气。

如果使容器温度升高,不考虑外界对容器的任何非体积功,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气体对空气做的功为零B、气体的内能不变C、气体的温度降低D、气体吸收的热量不再发生变化5、一个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 _______ 。

A. 内能不变B. 内能增加C. 内能减少D. 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同时增大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转化为功的过程中 _______ 。

A. 热机的效率为100%B. 热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C. 热机的效率必须大于50%D. 热机的效率取决于热源的温度7、一个物体从温度为T1的热源吸收热量Q,然后将其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外做功为W。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物体的内能变化ΔU可表示为:A、ΔU = Q - WB、ΔU = Q + WC、ΔU = W - QD、ΔU = Q + W/T1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B、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变。

【单元练】杭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阶段练习(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杭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二章【简单机械】阶段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C 解析:C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F变大。

故选C。

2.如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A.η甲=η乙B.η甲<η乙C.η甲>η乙D.无法比较B解析:B【分析】在额外功相同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利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时,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大,相同的滑轮组额外功相同,所以提升两个物体的乙机械效率大,故B正确。

故选B。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A解析:A设杠杆的一个小格是1cm,一个钩码的重是1N;A.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4-2)N×3cm =3N×(4-2)cm,杠杆仍然平衡,故A符合题意;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由(4+1)N×3cm<(3+1)N×4cm得,杠杆的右端下沉,故B不符合题意;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由(4-1)N×3cm>(3-1)N×4cm 得,杠杆的左端下沉,故C不符合题意;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由4N×(3+1)cm>3N×(4+1)cm得,杠杆的左端下沉,故D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 2 分除了被吸附气体的气压须适当之外,下列因素中哪个对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多层吸附起主要影响? ( )(A) 气体须是理想气体(B) 固体表面要完全均匀(C) 气体温度须接近正常沸点(D) 固体应是多孔的2. 2 分气相中的大小相邻液泡相碰, 两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 )(A) 大泡变大, 小泡变小 (B) 大泡变小, 小泡变大(C) 大泡、小泡均不变 (D) 两泡将分离开3. 2 分若气体 A 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活化能E a不随覆盖度θ变化, 则其吸附速率服从下列那种方程式? ( )(A) Langmuir速率方程式 (B) Elovich 速率方程式(C) Kwan 速率方程式 (D) 以上 A、B、C 皆可4. 2 分单组分气-液平衡体系,在孤立条件下,界面 A 发生了 d A > 0 的微小变化, 体系相应的熵变 d S变化为: ( )(A) d S > 0 (B) d S = 0(C) d S < 0 (D) 不能确定5. 2 分二元溶液及其溶剂的比表面自由能分别为γ和γ0,已知溶液的表面超量Γ2< 0,则γ与γ0之间的关系符合以下哪种? ( )(A) γ > γ0(B) γ = γ0(C) γ < γ0(D) 不能确定6. 2 分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溶液表面张力γ与活度a的关系为:γ = γ0- Aln(1 + b a),其中γ0为纯水表面张力,A、b 为常数,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过剩Γ与活度a的关系为: ( )(A) Γ = - A a / RT(1+b a)(B) Γ = - Ab a / RT(1+b a)(C) Γ = Ab a / RT(1+b a)(D) Γ = - b a / RT(1+b a)7. 2 分已知 1000 K 时,界面张力如下:γ( Al2O3(s)-g ) = 1 N·m-1,γ( Ag(l)-g )= 0.92 N·m-1, γ( Ag(l)-Al2O3(s) )= 1.77 N·m-1。

则 1000 K 时,液态银滴在 Al2O3(s) 表面上的接触角θ是: ( )(A) 33.2° (B) 46.5°(C) 101.2° (D) 146.8°8. 2 分水平仪中有一个椭球形的液泡,长短半轴分别为0.8和0.3cm,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0.07197N·m-1,液泡的附加压力为:()(A) 18Pa (B) 33Pa (C)48Pa (D) 66Pa9. 2 分汞不湿润玻璃,其密度ρ = 1.35×104 kg·m-3,水湿润玻璃,密度ρ = 0.9965×103 kg·m-3,汞在内径为 1×10-4 m 的玻璃管内下降h1,在直径为 1×10-3 m的玻璃管内下降h2;水在直径为 1×10-4 m 的玻璃管内上升h3,在直径为 1×10-3m的玻璃管内上升h4,令h1/h2= A,h3/h4= B,则有: ( )(A) A > B(B) A < B(C) A = B(D) 不能确定A与B的关系*. 2 分用同一支滴管滴下水的滴数和滴相同体积苯的滴数哪个多? ( )(A) 水的多(B) 苯的多(C) 一样多 (D) 随温度而改变二、填空题 ( 共 9题 18分 )11. 2 分室温时,水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中,将上升到高度h,如将毛细管折断至h/2处,水将沿壁升至 _______ 处,此时管中水面的曲率半径将_________ 。

12. 2 分液态汞的表面张力γ= 0.4636 N·m-1 + 8.32×10-3 N·m-1·K-1·T - 3.13×10-7 N·m-1·K-2·T2在 400 K 时,汞的(∂U/∂A)T, V = 。

13. 2 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

14. 2 分一般说来,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 ___________ ,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 ____________ 。

15. 2 分300 K 时,水的表面张力γ= 0.0728 N·m-1,密度ρ为 0.9965×103 kg·m-3。

在该温度下,一个球形水滴的饱和蒸气压是相同温度平面水饱和蒸气压的 2 倍,这个小水滴的半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2 分界面吉布斯自由能和界面张力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17. 2 分从吸附的角度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 _____________ ,一个良好的催化剂应是___________ 。

18. 2 分在 298 K时,正丁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对正丁醇浓度作图,其斜率为-0.103 N·m-1·mol-1·kg,正丁醇在浓度为 0.1 mol·kg-1时的表面超额Γ为:。

19. 2 分T = 298 K时, 水-空气表面张力γ= 7.17×10-2 N·m-1,(∂γ / ∂T)p, A = - 1.57×10-4 N·m-1·K-1。

在T,p 时,可逆地增加 2 cm2表面,对体系所作的功W =___________, 熵变∆S =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5题 40分 )20. 10 分某一体系的吸附等温线可表达为经验式θ=A p n。

θ是固体表面在吸附气体的平衡压力p下的覆盖度, A和n均为经验常数。

在两个温度下测定其经验常数值见表。

∆H a, 并解释所得结果。

21. 10 分 200℃时, 测定氧在某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 当氧的平衡压力为p 及10×p 时, 每克催化剂吸附氧的量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分别为 2.5 cm 3 和 4.2 cm 3。

设该吸附作用服从兰缪尔公式。

试计算当氧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氧的平衡分压为若干?22. 10 分在 298 K, 小水滴的蒸气压是平面水蒸气压的 2.7 倍, 求液滴半径? 纯水蒸气的过饱和度达 2.7 时才能凝聚出上述大小的液滴, 求每滴水中含 H 2O 分子数目? 已知 这时纯水的 γ0 为 7.197×10-2 J ·m -2。

23. 5 分甲醇用浮石银作催化剂氧化脱氢制甲醛时,原料甲醇每小时进料量为2.5×103 m 3,每小时生成含甲醛36.7%、甲醇7.85%的水溶液3400 m 3。

该溶液密度为1095 kg ·m -3,试计算浮石银催化剂对生成甲醛反应的选择性,已知甲醇密度为793.2 kg ·m -3,甲醇浓度为99.5%。

24. 5 分25℃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γ (N ·m -1)与活度的关系如下: γ =0.072-5.0×10-4a +2.0×10-4a 2, 求活度为 0.5 的溶液的表面超量Γ。

四、问答题 ( 共 3题 20分 )25. 10 分若一固体溶于某溶剂形成理想稀溶液,试导出半径为r 的固体饱和浓度c r 与颗粒大小有如下关系:r 02ln c M RT c r γρ= 其中c 0为大块固体的饱和浓度,γ为固-液界面张力,M 为固体的摩尔质量,ρ为固体的密度。

26. 5 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哪三类? 请各举一例。

27. 5 分微小尘粒落入过饱和盐溶液时, 立即有晶体析出。

由此说明盐-尘粒的界面张力γ盐-尘 与尘-液的界面张力γ尘-液何者较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 2 分[答] (C)2. 2 分[答] (A)3. 2 分[答] (A)4. 2 分[答] (C)5. 2 分[答] (A) (∂γ/∂a)T > 06. 2 分[答] (C) (∂γ/∂a)T = - Ab/(1 + b a)7. 2 分[答] (D)8. 2 分[答] (B) (2分)9. 2 分[答] (C)*. 2 分[答] (B)二、填空题 ( 共 9题 18分 )11. 2 分[答] 管端,变大。

12. 2 分[答] d U = T d S - p d V + γd A(∂U/∂A)T, V = T (∂S/∂A)T, V + γ = -T(∂γ /∂T)A, V + γ= 0.514 J·m-213. 2 分[答] 两亲性 (2分)14. 2 分[答] 降低;先增加,后降低15. 2 分[答] R' = 1.52×10-9 m16. 2 分[答] 量纲和数值相同;物理意义和单位不同。

17. 2 分[答] 化学吸附的强度;中等强度的化学吸附。

18. 2 分[答] 4.16×10-6 mol·m-219. 2 分[答] W = - γd A = -14.34×10-6 J∆S = 3.14×10-3 J·K-1三、计算题 ( 共 5题 40分 )20. 10 分[答] 由题给条件计算不同温度下, 各个θ下吸附气体的平衡压力值(见表) (4分)由式 ln(p2/ p1)= (∆H a/ R)(1/T2-1/T1), 求∆H aθ= 0.1 时∆H a= -179.8 kJ·mol-1θ= 0.5 时∆H a= -122.6 kJ·mol-1 (4分)随θ增加, ∆H a减小, 表明吸附总是首先发生在活性最大的位置上, 然后再依次分)21. 10 分[答] 兰缪尔公式 1/V = (1 / V m b)×(1/p) + 1/V m根据题意可联立方程(1) 1/2.5 = (1/ V m b)×(1/1) + 1/V m(2) 1/4.2 = (1/ V m b)×(1/10) + 1/V m解方程组得 1/V m= 0.22 cm-3, 1/b= 0.82p ,当V=( 1/2)V m时, 解得p=1/b = 0.82p22. 10 分[答] RT ln( p / p 0)= 2γ M / (ρR ’) (4分)R ’= 1.06×10-9 m, N = (4 / 3)π ( R ’)3ρL / M = 148 (各3分)23. 5 分[答] 21223222CH OH O HCHO H O H +→++ x =⨯⨯⨯-⨯⨯⨯⨯⨯⨯=0995251079323400007851095251079320995100%852%33........ y =⨯⨯⨯⨯⨯⨯⨯=3400036710952510793209953032100%7387%3..../.s y x ==867%. (5分)24. 5 分[答] d γ /d a =-5.0×10-4+2×2.0×10-4a (2分)Γ 2=-a /(RT )×d γ/d a =6.05×10-8 mol ·m -2 (3分)四、问答题 ( 共 3题 20分 )25. 10 分[答] 溶液中半径为r 的固体颗粒所受压力为 0s 'p p p =+,s ls 2pr γ-=(2分)溶解平衡时:(s)(l)ln cRT c μμμ==+ (2分)m (s)ln (s)(s)(s)T T c RT Vp p ∂μμ∂∂∂⎧⎫⎡⎤-⎡⎤⎪⎪⎣⎦==⎨⎬⎢⎥⎣⎦⎪⎪⎩⎭()r 00ln 'm m 0ln dln (s)d (s)(s)'c p c p RT c V p V p p==-⎰⎰s l m r 02(s)ln V c RT c r γ-=(4分)而 V Mm (s)=ρs l r 02ln Mc RT c r γρ-= (2分)26. 5 分[答] (1) 阴离子型, 如羧酸盐 R-COONa (2分)(2) 阳离子型, 如伯胺盐 R-NH 2·H Cl (2分)(3) 两性型, 如氨基酸型 R-NHCH 2-COOH (1分)27. 5 分[答] 设尘-液界面为A1, 盐在尘上析出后, 得尘-盐界面为A1, 盐液界面为A2, 析出过程的∆G <0, 即∆G=γ盐-液A2+γ盐-尘A1-γ尘-液A1< 0 (2分)γ尘-液 > γ盐-液A2/A1+γ盐-尘所以γ尘-液 >γ盐北-尘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