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合集下载

中日色彩词汇及其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以"青"为中心

中日色彩词汇及其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以"青"为中心

164中日色彩词汇及其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以“青”为中心任怡昕 大连外国语大学摘要: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色彩词汇。

色彩词汇并不只是简单地描绘颜色,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息息相关。

同样一个色彩词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两国的色彩词汇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民族意识的不同,两国的色彩词汇又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汉语和日语中“青”都可以指“蓝”“绿”“黑”三种颜色,汉语中“青”的象征意义相对更复杂一些,除了贬义的用法外,还有一些转义的用法,如“青楼”原指豪华精致的雅舍,但是现代专指烟花之地。

关键词:色彩词汇;色彩文化;文化对比一、“青”在中国所代表的象征意义“青”在中国有着多样复杂的意义,它主要代表了三种颜色:绿色、蓝色、黑色。

《释名•释采帛》云:“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

” 这里的“青”是指刚发芽的小草和植物嫩芽的颜色,也就是绿色。

象征着事物的新生以及勃勃向上的生命力。

由此语义派生出来的 “青春”代表着人年轻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时光。

“青”在古代还代表着蓝色,如荀子在劝学篇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青”是指一种染料,又叫靛青。

而“蓝”,则是一种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以做染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说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

古诗中也经常用“青空”“青天”来代指蓝天,这里的“青”有着清澈广袤,高原坦荡的象征意义,后来又由此意派生出了高风亮节,清廉等义,如“包青天”,除此之外,还延伸出了“高官高位”的意义,如“平步青云”等。

“青”除了代表绿色、蓝色之外还代表着黑色。

如李白诗云:“朝如青丝暮如雪”青丝用来形容黑发。

唐人韩琮诗云:“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

”在京剧中,举止端庄稳重的正派中年女性,由于穿着黑色的衣衫,也被称作“青衣”。

从颜色看中日文化差异

从颜色看中日文化差异

从颜色看出的中日不同的文化内涵
• 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 日本人喜欢内敛不长眼的性格,因为暖色(红色) 比较抢眼,对人的感官刺激强烈,容易引起别人的 注意,所以日本人不太喜欢这样的感觉,他们不喜 欢标新立异,喜欢与周围人保持一致,希望生活在 集体中。而中国人喜欢开朗热情和个性鲜明的人, 所以给人热情好客的感觉,因而暖色的红色是中国 人民族性格的反映。
从颜色看中日文化差异
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者透过的光波通 过视觉所产生的一种印象。这种印象反映于语言, 便形成了“颜色词”。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 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然而由于各民族 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信仰的差异, 再加上颜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每一个民族产生 了各自独特的颜色崇拜,形成了专属于本民族的 “民族色”。中国的民族色为红色,而日本的为 白色。
红色——中国
一、红色的起源 二、红色的意义 三、红色的地位 四、日本的红色
红色的起源
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颜色是黑、白、土红和赭 石色,而红色是最早的“流行色”。到奴隶制社会, 青、赤、白、黑、黄,被认为是代表东、南、西、 北、中和木、金、水、土的五方正色。在封建时代, 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 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任何庶人都不许穿黄衣 服。我国夏朝流行黑色,殷商时期流行白色,周朝 流行红色,并给了红色正统地位。
参考文献
王福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0年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3年
ご清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赤」についての言葉
• • • • • • • • 「赤の他人」 「赤嘘」 「赤下手」 「赤恥」 「赤本」 「赤点」 「赤新聞」 「赤きは酒の咎」 (毫不相识之人); (无耻谎言); (拙笨透顶); (当众出丑); (低级庸俗的廉价书); (不及格的分数); (黄色报纸、下流报纸); (嫁祸于人)

中日色彩文化含义的比较

中日色彩文化含义的比较

1.红
1.1中国的“红”
红色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色”的颜色,现已成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象征。长期以来,红色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据了其他颜色无法取代的地位。
(1)崇拜之“红”
中国人把黄帝和炎帝作为自己的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里的“炎”即“火”的意思。在原始农耕社会,火是生命的象征。
除此之外,日本有“白星”和“白寿”的说法。白星,是相扑选手获胜的标志,并由此成为“成功,有实力”的代名词。论文大全,比较。白寿是将“百”上面的“一”拿去,就成了“白”。因此是九十九岁的意思。也指老人九十九岁大寿时的庆贺仪式。在这一点上,中日对于“白色”文化的理解,有着极大的不同。论文大全,比较。
汉族传统的结婚仪式上,场地几乎是清一色的红色,比如挂起红灯笼,贴上红双喜,除此之外,新娘新郎的房间也全部布置成红色。床上放着几床红色的被褥,点上红色的蜡烛,窗户上贴着红色的窗花,以表达人们的喜乐,祝福之意。
另外,中国在过年的时候,有贴红色对联的习俗。大大的红色“福”字以及对联贴在院子两侧和房间的门上,洋溢着新年的喜悦吉祥。
在原始社会初期,原始人还不懂得用火,只能吃生肉,并且忍受着寒冷的侵袭。直到火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火,使原始人吃上了熟食,摆脱了寒冷之苦,并由此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因此,对代表着“火”的颜色的红色,崇拜心理的产生尽在情理之中。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即是中国人对红色崇拜的直接证据。
(2)权势之“红”
在中国,“青”有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代表着其他的含义。
比如它可以指代“蓝、黑、灰”等一些冷色系列的颜色。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青”是“蓝色”的意思。另外“青丝”是指“黑色的头发”,而“青云”则是指薄的灰色的云彩。后来“平步青云”“青云直上”则是指代到达了显要的地位。

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隐喻、象征等修辞功能,能够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中日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还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不同文化对色彩的认 知和价值观念。
文学作品中的中日色彩词,有时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 色和演变。
商业广告
中日色彩词在商业广 告中的应用,可以引 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 趣,提高广告的传播 效果。
文化内涵:中日色彩词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如在中国,“绿色”代表生机勃勃,而在日 本则没有这种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中日色彩词的历史背景也存在差异,如在中国,“黄色”代表皇家色彩,而在日 本则没有这种历史背景。
内词中
第 三
涵的日 章
文色
化彩
文化背景
中日色彩词的起源 和发展
色彩词在中日文化 中的象征意义
中日色彩词的差异 和相似之处
色彩词在中日文化 交流中的作用和影 响
文化内涵的异同
中日色彩词的象征意义 中日色彩词的语境含义 中日色彩词的审美意识 中日色彩词的民族文化心理
文化影响
中日色彩词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中日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中日色彩词在民俗活动中的体现 中日色彩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交流效果
促进文化理解与 交流
增强语言表达能 力
丰富词汇表达方 式
提高跨文化交际 能力
趋词中
第 六
势的日 章
发色
展彩
创新发展
中日色彩词的演变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中日色彩词不断演变,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特点。
新兴色彩词的涌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日两国都出现了许多新兴色彩词,这些 词汇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文化背景: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不同,导致对色彩词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差异

《2024年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2024年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颜色作为语言中的基本元素,不仅是物体表面的反射或发射光的表现,更是文化、情感、象征等多重意义的载体。

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和用法有着深刻的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方式,以期增进两国语言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二、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常被视为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

如“红红火火”、“红运当头”等词语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日本文化中,红色也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于庆祝活动,如婚礼、葬礼等场合。

但与中国的吉祥寓意相比,日本对红色的使用更侧重于其庄重、正式的场合。

2.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常被视为丧事、哀悼的象征。

而在日本文化中,白色的含义则更为丰富。

除了用于丧事外,白色还常被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表达了纯洁、清新的寓意。

此外,白色在日本文化中还具有高雅、庄重的含义。

3.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黄色被视为皇家、尊贵的象征。

如“黄金”、“黄袍”等词语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

而在日本文化中,黄色则更多地被用于日常生活,如食品包装、广告等。

此外,日本还有一些与黄色相关的独特文化现象,如“黄檎”等。

三、中日颜色词的翻译策略由于中日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翻译对于那些文化内涵相对一致的颜色词,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如将“红色”翻译为“赤い色”,将“白色”翻译为“白色”,等等。

这种翻译方法能够较好地保留原词的文化内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2. 意译对于那些文化内涵差异较大的颜色词,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

如将“黄金”翻译为“金色”,将“黄檎”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这种翻译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使读者更容易接受。

3. 增译或减译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增译或减译。

如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颜色词,可以通过添加解释性文字来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

中日文化中色彩词汇象征意义的差别-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日文化中色彩词汇象征意义的差别-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中日文化中色彩词汇象征意义的差别-比较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色彩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它在语言世界里也担当着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文化的共通性,色彩的表现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相同之处。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同文化中色彩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有所差别的。

一、研究的问题以先行研究为基础,本文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分析:(1)红黑在《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语辞典』①、『新明解国语辞典』②、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Language and Culture③等词典中的意义。

(2)中日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可是在色彩词汇的象征意义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对照分析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汇的非同点。

(3)对比汉语和英语中的色彩词汇,分析中国和西方文化的非同点。

(4)探究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中日文化的差异,以此向中国的英语和日语学习者提出具体的学习建议方案。

二、文献回顾近年来,色彩词汇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为色彩词的象征意义同各国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中日英三语色彩词汇的对比分析,可以窥探三国文化的异同之处。

王蜀豫在『中日色彩语における赤、白』④(2013)中,对比了中日两语中红、白的象征意义,并探讨了中日色彩词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王蜀豫发现,关于白的象征意义,中日两语相似的项目有七处。

日本方面的相关研究典型的如,大野晋在『日本语の色名の起源について』⑤(2012)一文中叙述道:日语中最初的色彩词为黑、白、红、蓝,分别同日语古语中的「明、暗、顕、漠」相对应。

三、中日英色彩词的对照分析(一)红黑的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见表一)(二)中日英色彩词象征意义的共通点和不同点1.中日英色彩词象征意义的共通点(见表二)2.中英色彩词象征意义的不同点(1)红在汉语文化中,红色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颜色。

在汉语文化中,红色常常象征着幸运和祝福等积极的事物。

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以“红”、“白”为例

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以“红”、“白”为例

中日色彩文化对比研究——以“红”、“白”为例作者:黄晓君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5期黄晓君(重庆文理学院,重庆402160)摘要:中日两国对颜色的看法相似之处颇多,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不同,两个民族思想观念里的颜色词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和特征,呈现不同的民族性。

本文将从色彩角度出发,以“红”、“白”为例,探究两种颜色词后的语义特征和民族特性,研究中日色彩文化的差异与内涵。

关键词:色彩词;文化差异;民族性;红;白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和日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色彩词也渐渐变得丰富起来。

本文试以中日色彩词“红”与“白”为对象,对比研究中日色彩文化差异。

一、“红”在中日两国文化中的词汇及意义分析红色在中国是最具代表性、象征性的颜色,象征吉祥、热情与幸福。

但在日本,红色多样性特征。

从一个角度,红色拥有在中国文化里一样的吉祥意义;从另一个角度,有说“红即不净”,是人们所忌讳的一种色调。

(一)中国“红”红色是最具特色的“中国色”,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一种象征。

从古至今,红色在中国都占据了其他颜色无法比拟的地位。

红色也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基本色,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追求和向往,象征着富贵、吉祥、喜庆。

此外,红的意义也相当广泛,有象征兴旺发达的“红红火火”,“红运当头”;受欢迎的“一炮走红”。

当然红色也富有政治色彩,有“红色政权”,有“红军”,少先队员的“红领巾”。

(二)日本“红”1.有关红色的词语日语中描述红色的词有「赤」、「紅」。

然而在表示红色时,较“红”的用法,“赤”的用法多。

如“赤面”、“赤星”“赤十字”“赤旗”“赤信号”等。

在日语中「紅」多用来表示自然美、人性美,如,紅は園生に植えても隠れなし(才美必外漏)。

2.有关红色的意义“红”用来祭祀,日本学者表示古代族长的坟墓中的红色颜料也就是当时使用红色来祭祀的一种文化。

“红”象征权威,在日本,红色代表了朝廷的权威。

颜色词及色彩意识的中日异同

颜色词及色彩意识的中日异同

颜色词及色彩意识的中日异同颜色词和色彩意识在各种文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语言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社会文化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中日两国文化中有许多颜色词和色彩意识相似的地方,但也有许多独特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日颜色词和色彩意识的异同及其文化内涵。

在颜色词方面,中日两国文化中有许多相似的颜色词。

例如,红色在两国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和喜庆。

然而,也有一些颜色词在两种文化中的含义存在差异。

例如,在日语中,“青色”常常代表蓝色,而在中文中,“青色”往往代表绿色。

日语中的“紫色”有时会传达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而在中文中,“紫色”更多地被视为代表神秘的颜色。

在色彩意识方面,中日两国文化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例如,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两国都有所保留。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白色常常被视为不吉利的颜色,而在日本文化中,白色则代表着纯洁和神圣。

中日两国文化对于色彩的感受也有些许相似之处,例如对于红色的喜爱和对黄色的警惕。

然而,中日两国文化在色彩意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日本文化中的“葬式用色”和“年中行事用色”都与中国传统色彩意识有所不同。

例如,日本文化中的黑色和灰色常常被视为代表死亡和悲哀的颜色,而在中国的传统色彩意识中,黑色和灰色更多地被视为庄重、沉稳的颜色。

日本文化对于淡雅的色彩和高饱和度的色彩都持有较高的接受度,而中国的色彩文化则更注重色彩的象征意义。

尽管中日两国文化在颜色词和色彩意识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色彩表达方式和色彩感受。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内在特征和价值观。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更加了解并尊重这些文化差异以促进更深入的理解和交流。

这些差异也提醒我们,不同文化的色彩表达方式和色彩感受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简单地将一种文化的色彩观念套用到另一种文化上。

在比较和参照其他国家的色彩意识和色彩表达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开放和学习的态度,同时也要注重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色彩文化和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李庆祥颜色只不过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这种感觉有的称之为色彩感觉,如日本人的原始色彩感觉是赤为明、黑为暗、白为显、青为晕,这与我国古代用颜色代表“五行”“五方”如出一辙。

人给每一种色彩感觉都确定了名称,而记载这些颜色名称的词就是颜色词。

颜色的名称多源于能够提炼染料的自然物质,如与植物有关的红色类颜色词,汉语中有:枣红、石榴红、桃红、玫瑰红、山碴红等;日语中有:极色、杠梅色、桃色、蔷薇色、珊瑚色、撅子色、毒色、茜色等。

与矿产物质有关的黄色类颜色词,汉语中有:金黄、土黄、蜡黄等;日语中有:雄黄、黄土色、象牙色、生壁色等。

与动物有关的颜色词,汉语中有:鹅黄、鸡冠红、猩红、鱼肚白、鹦鹉绿、乌黑等;日语中有:鸭色、娃色、梅鼠、猩猩耕、海老茶、狐色、胳鸵色、雀色、莺色、氛羽色等。

也有的是人通过想象、联想而以自然物确定的。

这一类的颜色词,汉语中有:天蓝、水绿、苔青、月白、雪白、火红、水红等;日语中有:廿夕了工口一(阳光色)、苔色、苗色、水色、空色等。

因为中日两国丝染纺织业历史悠久兴旺发达,大部分颜色词与丝染纺织业有密切关系。

《说文解字》系部有关丝帛的颜色词就有很多,如“红、绿、紫、绛、维、缉、绢(白色)、缥(白青色)、堤(丹黄色)、细(黑色)、素”等;日语中除了与汉语相同的“红、绿、紫、绛、啡、给、缥”等外,还有“棘色、洗朱、瓶视、一斤染”等。

在古代,绢是中国特有的丝织物,唐·颜师古注:“绢,生白增,似嫌而疏者也。

”所以用它来代表白色,反映出中国丝织文化的背景。

而日语把酿酒用的拥霉的颜色叫做“翅魔”,这是一种略带灰的黄绿色,是日本的禁色之一,反映出日本酿造文化的背景。

类似上述许多颜色词,它不仅表示出不同的色彩,而且还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的特征。

3.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中日颜色词都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所以颜色词多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般认为,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通过客观事物的色彩联想而生发出来的,即人们常说的看到某种颜色就会产生某种联想。

所以,不同的颜色词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同一个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其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某些颜色词即使在同一个民族语言中,因时代的不同其象征意义也不完全一样。

在颜色崇尚方面,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时代崇尚的颜色也有差异。

尽管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但由于两国数千年的文化交流,在颜色词的崇尚及给颜色词赋予象征意义方面共性多于个性。

因为具有象征意义的颜色词主要是黑、白、红、绿、黄等几个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基本词,因此以下仅就这些基本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分析比较。

3.1红色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中日两国人民自古都喜欢红色,这是因为,“红色是生命之源—血的颜色,也是光明、温暖之源—太阳和火的颜色。

’,③人们看到红色自然会联想到太阳、火,由于太阳和火会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所以自古人们用红色象征幸福、吉祥、欢乐、喜庆、热烈、忠诚等含义。

中日之间相比较,中国人更喜欢并爱用红色,像庆贺传统节日、结婚生孩子等喜庆事儿都离不开红色,如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点红蜡烛、穿红衣裙、披红绸带、戴大红花、吃红鸡蛋等。

在中国,红色还有许多引申的象征意义,如“红极一时”“走红”等象征受欢迎、受重视、受社会好评等;“开门红”“满堂红”象征圆满、成功等;“眼红”象征羡慕、嫉妒等;“红旗”“红色政权”象征革命等。

中日两国都认为红色具有神圣之力,可以除恶辟邪、保佑平安,如中国人本命年穿红裤权,产妇系红腰带,新车上系红绸布等。

在日本,渔民出海前习惯把渔船涂上红土,渔民穿上红裤权,以祈·出海安全;士兵出征时也有系红腰带或穿红裤权的习惯,以求征途平安。

在日本还以为红色可以防病治病,如给患天花的病人穿红衣服、挂红蚊帐、吃红豆饭或红加吉鱼等,被称之为“红色疗法’,④,有关专家研究指出,红色可以有效阻止紫外线的侵害,减轻疤疹化脓。

3 .2黄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

如后汉刘熙的《释名》:“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

”《说文》:“黄,土之色也。

”象征着能使万物生长的阳光,象征着能使万物生长的土地,所以受到人们的崇尚。

因为黄色与黄金同色,所以黄色象征着财富与权威、富贵与辉煌。

又因为在所有颜色中黄色的可视度最高,所以又被称作安全色,小学生上学时戴小黄帽,儿童常通过的路口插小黄旗,公路交通中的黄色标志牌等都是用来提醒驾驶人员注意的标志。

在这一方面中日两国是相通的。

中日之间相比较,我们中华民族格外崇尚黄色,黄色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色。

因为古代“五行”的“土”和“五方”的“中央”都用黄色代表,有“黄,中央土之正色”之说,所以黄色又象征着中央皇权和社樱。

“古人之所以重视黄色,把它看作中央之色、帝王之色,归根到底是因为黄色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颜色。

”⑤据说,我们“汉民族的始祖之一皇帝轩辕氏有‘土德之瑞’,他经常穿黄衣,戴黄冕,所以黄色后来便成为帝王之色。

’,⑥黄色成了天子的专用色,也就自然成了庶民百姓的禁色。

宗教方面,道教的道袍、道帽,佛教法师的架装都为黄色,黄色在中国有神圣、尊贵、庄严等文化象征意义。

黄色的贬义色彩来源于18世纪的西方国家,象征色情淫秽、腐败堕落。

于是出现了黄色书刊、黄色小说、造黄贩黄、打黄扫黄等一大批由“黄”字组成的词语。

汉日语中表示黄色的词语很多,如汉语中有:金黄、蛋黄、土黄、米黄、杏黄、蜡黄、鹅黄、橙黄、韭黄等。

日语中有:雄黄、雌黄、卵黄、山吹色、黄土色、黄丹、芥子色、刘安色、蒲公英色;3.3绿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绿色是篮和黄的中间色,“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⑧所以被称之为植物的生命色。

由此绿色代表植物,如中国的“绿色工程”是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同理,日本亦有“椽内遍间”(绿化周),“禄力f多、、”等,绿色指的是草、树等植物。

绿色有时也被称为青色,如汉语中的“青草”“青菜”“青山绿水”,日语中的“青菜”“青梅”等中的“青”都是表示绿色,在这一点上中日是相同的。

所以交通道路上的信号灯,汉语叫“绿灯”,日语叫“青信号”就不奇怪了,因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颜色的信号。

由于绿色为植物的生命之色,因此人们用绿色象征生命、春天、希望、安全、和平等。

如世界语用绿色做标志,表示它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在日本,浅绿色象征着春天和希望,深绿色象征着永恒和健康。

在有些西方国家,绿色象征着胜利,而中国和日本都以绿色象征和平,如“绿色和平组织”等。

另外,中国和日本也都把绿色作为安全通行的标志,如汉语中有“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口号,还有“绿色通道”“开绿灯”等词语;日语中有“办艺弓内意口’川再艺D内打{了吞儿”等。

“再艺弓内打法吞凡”是指身穿绿色制服,在学生上学或放学通过的路口指挥交通的“女交通疏导员”。

在当代汉语中广泛用绿色指“没有污染的”,如“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绿色环保”“绿色旅游”等。

在古代,绿色也表示身份“低微”或出身“低贱”等含义。

如我国唐代官制规定官位七品以下穿绿服;宋元时代绿衣、绿帽也是低贱人的服装。

日本学习隋唐制,穿绿服者亦官位低下。

另外,日本把没有地位的宫中侍女称之为“青女房”,没有地位的庶民百姓称之为“青人草”等,均出自此义。

绿色还象征着不成熟,如汉语中的“青苗”,日语中的“青田刘9”中的“青”都是表示不成熟之意。

绿色在日本也象征着幼小、不成熟、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等。

如“禄呢”指刚出生的婴儿,“青二才”指不懂世故不成熟的年轻人。

刚学会开车的人,一般要在自己的车的尾部贴一个绿色标志,以告诉他人自己为驾车新手等。

绿色在表示人的性格时,表示办事谨慎、理智。

表示绿色的词语也很丰富,如汉语中常见的有:草绿、翠绿、葱绿、浅绿、深绿、墨绿、苹果绿、鹦鹉绿、翡翠绿等。

日语中有:若苗色、若草色、松菜色、若竹色、柳莫色、青竹色、草色、苗色、深禄;外来词有:夕夕厂一夕l)一夕、匕一夕l)一夕等。

3.4白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白色是中日两国人民祟尚的颜色之一,因为白色和白云、百雪、白玉同色,自古人们常用白色象征高洁、明亮、素雅、纯净等。

如汉语中有清白无邪、洁白如玉、白玉无瑕、阳春白雪等;日语中有“清廉僳白”“钝料漂白”等。

自古崇尚为“神圣之色”“吉祥之色”。

在古代,人们迷信白色的动物是祥瑞之物,如白鹿、白鹤、白雏、白蛇等。

据日本最早的历史书《日本书纪》记载:“一日,有人向孝德天皇献上白因白色象征纯洁,又引申象征诚实、公开、无隐瞒等。

《日本书纪》中有“新罗王举白旗示降”的记载,所以战争中失败一方打白旗投降,表示诚心诚意向对方屈服。

汉语中的坦白、自白、白旗、白皮书;日语中的“自白”“白旗”“白害”“白状”等都表示此义。

白色还象征着反动,如汉语中的白党、白军、白色恐怖、白色政权;日语中的“白军”“白色于口”等。

中日之间相比较,日本格外崇尚白色。

中国一般将红色和白色作为对立的两种颜色,表示对立的事物,如将结婚等喜庆事儿称作“红事儿”而把丧事称作“白事儿”,称婚丧大事为“红白事儿”,红事儿穿红,白事儿服白。

除此之外,“红旗”象征先进,“白旗”代表落后;“红军”代表革命军队,“白军”是指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军队等。

而在日本,不但没有把红色和白色明显地对立起来,反而常常将两种颜色结合在一起。

如红白相间的贺喜礼包,神社里的巫女们身上穿的白衣红裙,传统婚礼上新娘漂亮的红嫁衣上外罩白色的外装,用“神圣之白”与“生命之赤”的结合,象征神所赐予的无限生命和永久幸福。

在中国,戏剧脸谱艺术中的白色象征奸邪、阴险等;而日本戏曲中美女的化妆施浓粉。

说明在白色上中日色彩意识有很大的差异。

人们认为白色是诸颜色之始,诸颜色之终。

所以日本人出生时和死后都穿白衣服,一生“生于白、终于白”,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汉日语中白色词语也很多,如汉语中有:雪白、玉白、蛋白、银白、藕白、灰白、纯白、鱼肚白等。

日语中有:钝白、乳白色、狠色、仄白色、生女Q色、卯内花色;外来词有:夕)卜考一水口才卜等。

3.5黑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黑色是“像煤和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

”⑩即被阳光晒黑的颜色。

金文黑字上部是囱字,下部是炎,表示生火出烟,所以《说文》黑部:“黑,火所熏之色也。

”即被火熏黑的颜色,与白色相对。

因黑色与夜色相似,因此黑色象征着黑暗、邪恶、阴险、恐怖等贬义。

由此黑色又与反动的、非法的等含义相联系,于是出现了黑帮、黑人、黑手党、黑社会等词语。

日语中也有“黑心利”“腹解黑协”等词语。

色彩专家指出,“佛教色彩观念,黑色象征努力奋进、坚定不移”。

,进而引申象征刚毅、威严等含义。

如中国的戏剧脸谱艺术中,黑脸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无所畏惧的性格,像包拯、李迪等。

而日本《军韶物藉》中记载的古代勇猛将士的恺甲和兵器多为黑色,其义亦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