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水的处理

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1.废液处理原则: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
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
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2。
处理方法:含汞、铬、铅、镉、砷、酚、氰的废液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实验室处理方法如下:2.1含汞废弃物的处理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里(如打碎温度计)必须及时清除.如用滴管或用在硝酸汞的酸性溶液中浸过得薄铜片、铜丝收集与烧杯中用水覆盖。
散落在地面上的汞颗粒应撒上硫磺粉,生成毒性较小的硫化汞;或喷上用盐酸酸化过的高锰酸钾溶液(5:1000体积比),过1至2小时后清除;或喷上20%三氯化铁水溶液,干后再清除(但该方法不能用于金属表面,会产生腐蚀)。
对于含汞废液的处理,可先将废液调至PH8~10家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生成硫化铁沉淀可将硫化汞微粒吸附沉淀,然后静止分离,清液可排放,残渣可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制成汞盐。
2。
2铅、镉用碱将废液PH调至8~10,生成Pb(OH)2和Cd(OH)2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沉淀物可与其他无机物混合进行烧结处理,清液排放.2.3铬含铬废液中加入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铁屑,在酸性条件下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然后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等,使三价格形成Cr (OH)3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干燥后可用焙烧法处理,使其与煤渣一起焙烧,处理后可填埋.2。
4砷加入氧化钙,使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在Fe3+存在时共沉淀。
或使溶液PH大于10,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容、低毒的硫化砷沉淀。
产生含砷气体的试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2.5酚低浓度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城市和二氧化碳。
实验室废弃物操作规程

1.目的规定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程序,保证检验质量、防止交叉污染、防止污染环境。
2.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3.操作人3.1检验员负责各种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
3.2各动保负责人联系外部机构处理危险废弃物。
4.工作程序4.1.一般废弃物指除危险废弃物以外的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废弃物。
4.1.1.废液在各化验室配套废液收集桶:配有废酸缸、废碱缸、中性废液缸。
1、无毒无害的废液倒入废液桶后,在检验完毕后由化验员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2、化学废液:一般的废液可由实验室初步处理或直接排放:对废酸、废碱等废液采用中和法、稀释法后,PH值为中性时直接排入下水道。
4.1.2.固体废弃物1、无菌物品:棉签、棉球及一次性实验用品(如试管、枪头、离心管、手套、口罩等),使用后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由外部有资质的医疗垃圾处理公司集中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并在废弃物处理记录表上记录(附件1),不得随意丢弃。
2、玻璃制品: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制品,加入有效消毒剂浸泡2~6小时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后高压蒸汽灭菌。
4.2.危险废弃物(包括液体和固体)指各种带有有机溶剂的废弃物,以及带有铅/镉/砷/汞/钡/卤素等的无机废弃物。
4.2.1化学废液及过期化学试剂1、收集:危险废液必须进行分类收集,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存放在指定地点,不可混合贮存。
将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2、处理:由于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
①不同废液在倒进废液桶前要了解其相容性,确认是否为同类物质或不会引起反应的物质后,再分门别类倒入相应的废液收集桶中,禁止将不相容的废液混装在同一废液桶内,以防因发生各种反应而造成化学伤害与危害等事故。
②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倒入专门废液桶,按下列规定立即处理。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3篇)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化学实验室经常会产生一些有毒的气体、液体和废渣需要处理,如果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和水源,造成环境污染,实验室本身也是一个密闭空间,“三废”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给实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废渣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弃,严禁将浓酸、浓碱废液和含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废液以及不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倒入水池,以防堵塞和腐蚀管道。
1、实验室废气的处理①产生有毒废气的实验应在通风柜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②气相色谱仪器检测器出口的废气应通过万向吸气罩及时排除实验室。
③煤质分析室各类分析仪器(如工分仪、测硫仪、元素测定仪、灰熔点测定仪)和原子吸收仪产生的废气应通过原子吸收罩及时排出实验室。
④气体分析实验完成后,应将取样用的球胆、钢瓶等取样容器放在通风柜内,防止容器内剩余的气体渗漏到室内。
⑤对有毒气体实验应改进试验装置,采用闭路、循环等装置避免有毒气体泄漏。
2.实验室废液的处理①一般的酸碱和不含重金属离子的盐类废液,用酸碱中和的办法,将pH调整到6-8,方可倒入水槽排除。
②含有氰的废液应及时处理,可用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分解,或者NaCLO分解成CO2和N2后排入水槽。
③含有铬、汞、银、镉、铜、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用碱液沉淀,加絮凝剂沉淀,达标后排放。
④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水银)洒落在实验室地面上,必须用吸管、毛笔或者硝酸汞溶液浸渍过的薄铜片将所有汞滴捡起,收集于适当的瓶子中,用水覆盖起来。
洒落过汞的地面应撒入硫磺粉,将洒落区覆盖一段时间,使其生成硫化汞,在设法扫净;也可喷洒____%的三氯化铁溶液,让其自行干燥后再行清扫。
3.实验室废渣的处理对有毒的废渣应及时处理,一般固体,可集中定期处理;有价值的可以进行回收处理;少量无价值的固体可焚烧或者采用深埋的方式处理。
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2)是指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管理的规定和程序。
实验室三废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实验室三废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
实验室的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总称。
又可称为“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
将其回收利用,还可改善环境卫生。
在化学实验中处理三废的一些方法:
废气的处理:
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被空气稀释。
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
如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可燃性有机废液可于燃烧炉中通氧气完全燃烧。
废液的处理:
1、各实验室应配备储存废渣、废液的容器,实验所产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渣和废液应分类倒入指定容器储存。
2、酸性、碱性废液按其化学性质,分别进行中和后处理。
使PH达到在6~9之间后排放。
3、有机物废液,集中后进行回收、转化、燃烧等处理。
4、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化学试剂进行实验。
废料的销毁:
1、能够自然降解的有毒废物,集中深埋处理。
2、不溶于水的废弃化学药品禁止丢进废水管道中,必须集中到焚化炉焚烧或用化学方法处理成无害物。
3、碎玻璃和其他有棱角的锐利废料,不能丢进废纸篓内,要收集于
特殊废品箱内处理。
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试验室废弃物指的是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废弃物品,包括废液、废固体、废气等。
它们可能带有高度的危险性、毒性或者放射性,因此,正确和安全地处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试验室废液的处理方法试验室废液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废液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有机液体、酸、碱、臭氧、有害溶液等。
正确地处理废液,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给健康带来危害。
1. 堆肥化处理将废液通过一定的堆肥化处理,使得其成为有机肥料是比较常见的废液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将有机废料转化为肥料以利于生态环境恢复。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对于有毒性废液或者含放射元素的废液并不适用。
2. 环保水处理法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称为“环保水处理法”的高科技技术,可将有毒废水转化为琥珀色的呈现。
它通过有效地吸附过滤来净化水和废水,从而满足废水的排放标准。
3. 中和法该方式是将废液通过加碱或酸来中和,使其成为中性或者稳定的化合物,再通过处理的方法,如过滤、蒸发、沉淀等,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4. 渗滤法渗滤法的原理是利用反渗透技术去除水中的附着物,实现废液净化。
这种处理方式不但能有效地降低废水的浓度,而且对周围环境也没有污染。
二、试验室废固体的处理方法1. 焚烧法将废弃的实验室器具或实验产生的有机固体在高温下燃烧去除,称为焚烧法。
废固体在焚烧过程中会同大气中的氧气和火焰燃烧,从而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和灰等物质。
2. 堆肥法堆肥法是将生物垃圾、厨余垃圾等废弃物质中含有的有机物通过堆肥发酵的方式,转化为高效有机肥的过程。
实验中的废弃器具、采样钻头等金属器具可以进行拆解处理,例如分离其中的金属和塑料等物质进行回收。
3. 磨碎法将实验室中较为环保和易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品可以通过磨碎机、压缩机的方式进行碾磨压缩压成饼状后可以进行再次利用。
三、试验室废气的处理方法废气是指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废弃物。
由于很多废气具有毒性、危害健康,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化学实验室“三废”及其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三废”及其处理方法化学实验室是一个独特的工作场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化学试剂、化学废液和化学实验设备。
在实验室的日常运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其中包括废水、废气和废固体。
这些废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化学实验室的“三废”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和废固体。
废水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可能含有各种化学试剂、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废气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气,其中可能含有各种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和有害气体。
废固体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废弃试剂瓶、废旧设备和废弃实验用品。
针对化学实验室的“三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对于废水,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
物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蒸馏,而化学方法则包括中和、氧化和还原等方法。
对于废气,可以通过通风换气和废气处理设备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对于废固体,可以采用分类回收和安全填埋的方法进行处理。
废水处理是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的重要环节。
废水处理主要包括预处理和终端处理两个过程。
预处理主要是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过滤、沉淀和离心等过程,以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在预处理后,废水会进入终端处理环节,通过膜分离、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最终实现废水的排放或回收利用。
废气处理是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废气处理主要包括通风换气和废气处理设备两个部分。
通风换气是通过机械或自然通风的方式,将实验室内产生的废气排放到室外。
而废气处理设备则是通过吸附、催化氧化、湿式洗涤和燃烧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气体和异味物质,最终实现废气的排放符合排放标准。
废固体处理是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废固体处理主要包括分类回收和安全填埋两种方式。
分类回收是将废弃的试剂瓶、废旧设备和废弃实验用品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材质和性质进行回收利用或者再利用。
实验室污水进化处理流程

实验室污水进化处理流程一、污水的生成实验室污水主要来自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活动,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的清洗、废液的排放以及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废水等。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二、污水处理流程1.预处理:首先对实验室产生的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油脂和固体废物等。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过滤、沉淀和调节PH值等方法。
2.生物处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将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其中的有机物。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温度来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3.氧化处理:对于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需要经过氧化处理来进行降解。
此时可以采用高级氧化技术或者直接脱除方法,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4.膜分离:最后将处理后的水通过膜分离技术进行深度过滤,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等,使得水质更加清澈透明。
5.消毒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其中没有细菌和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通常采用紫外线照射或氯气消毒等方法。
6.再生利用:最终处理好的水可以用于实验室内部的循环利用,比如再次用于实验仪器设备的清洗和冷却等。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室的用水量,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污水处理设备在实验室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设备来完成各个阶段的处理工作。
比如预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沉淀槽和PH调节器等;生物处理设备包括曝气槽和生物反应器等;氧化处理设备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氧化槽等;膜分离设备包括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等;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灯和氯气发生器等。
四、实验室污水处理的意义实验室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实验室污水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降低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处理后的水质更加清洁安全,可以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之,实验室污水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需要我们用心对待和努力探索。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弃物和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
1. 分类收集:根据废物的性质和产生量,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有机废物、无机废物、含重金属废物、含细菌病毒的废水等。
2. 预处理:对于含重金属的废水,需要进行沉淀或电化学法处理,对于有机溶剂含量高的废水,需要进行萃取、精馏或吸附等工艺处理。
3. 消毒:对于含细菌病毒的废水,需要加入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4. 集中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集中到一个地方,等待进一步处理。
5. 最终处理:对于危险废物,一般采用焚烧、脱毒后填埋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一般废弃物,可采用深海灌注等方法进行处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处理流程可能因实验室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而有所不同。
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理流程
一、按照规定,废弃物按要求存放,统一销毁。
二、为加强环境保护,防止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流散而污染环境。
特制定本办法:
1、实验室医学废物的处理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设计和执行关于生物危害性废弃物处理、运输和废弃的规划之前,必须参考最新版的相关文件。
2、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或焚烧。
3、本室明确专人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的登记、收集和处理,在各室配套污物收集桶。
废水:配有废酸缸、废碱缸、中性废液缸
废物:废注射器、加样头等固体废物交院感科统一无害处理。
废气:经换风扇、通风柜排出室外,备有个人防毒面罩、胶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防止气溶胶的伤害。
4、凡剧毒废弃物和性质不明的药品,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两人以上负责处理,不能在本室处理的,封装后及时交院感科统一按环保规定处理。
5、应在每个工作台上放置盛放废弃物的容器、盘子或广口瓶,最好是不易破碎的容器(如塑料制品)。
当使用消毒剂时,应使废弃物充分接触消毒剂(即不能有气泡阻隔),并根据所使用消毒剂的不同保持适当接触时间。
盛放废弃物的容器在重新使用前应高压灭菌并清洗。
6、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储存、运输及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7、高压蒸汽灭菌是清除污染时的首选方法。
需要清除污染并丢弃的物品应装在容器中[如根据内容物是否需要进行高压灭菌和(或)焚烧而采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可以高压灭菌的塑料袋]。
也可采用其他可以除去和(或)杀灭微生物的替代方法。
8、废弃物处理办法:
(1)液体废弃标本:
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涎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 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 g,搅拌后作用2~4小时消毒处理或12l℃30分钟高压灭菌处理。
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及其他液体标本,高压灭菌后焚烧或加25—50g/L有效氯的漂白粉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4小时;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为6小时后。
对废酸、废碱等废液采用中和法、稀释法后,PH值为中性时直接排入下水道;
(2)固体废弃物标本:
带有血凝块等的废弃样品管,在加盖后应当放在适当的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和(或)焚烧。
皮下注射针头用过后不应再重复使用,包括不能从注射器上取下、回套针头护套、截断等,应将其完整地置于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中。
单独使用或带针头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应放在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内焚烧,如需要可先高压灭菌。
可反复利用的已被污染的材料应选择先消毒再高压灭菌或直接高压灭菌。
灭菌后的材料经洗涤、干燥、包扎、再灭菌后使
用。
高压灭菌过的废物可以在其他地方焚烧后处理,或在指定垃圾场掩埋处理。
剩余标本,如组织器官、动物尸体、检验后的废弃标本及其容器,如塑料袋、纸袋,应尽量焚烧处理。
检验剩余的标本及使用过的带菌平板、试管均须集中地点安全放置,经消毒、灭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操作区须备有消毒缸,以处理沾有活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