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得”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6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8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卢雪鹏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9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9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10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9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写出更好的佳作轮船在海面上航行并非都一帆风顺,随时有可能遭遇飓风;这时,舵手要做的就是找准航向,不让轮船迷失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之中;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也并非都一马平川,随处会遇到岔路口;这时,我们该做的就是把握住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岔路口前做出明智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大江东去,浪花淘不尽千古的风流人物,淘不尽他们的飒爽英姿;在人生的岔路口前,他们用泪与血谱写了一行行闪光的人生篇章,昭示着后人;江边,西天最后一抹余晖染红了司马迁的脸庞,回想起那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潸然落下;择生抑或择死两种想法交替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择生,意味着隐忍苟活,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卑贱地呼吸;择死,意味着以死可以明志,成为世俗人眼中的有节之臣;或许,死比生更容易些;但是,那成就一家之言的理想呢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于是,他选择了生,选择了在耻辱中苟活;于是,昏暗的灯光下多了一个发愤着书的身影;中国的文学史上,多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人生的岔路口前,我们绝不能左顾右盼,举棋不定,不知该将人生的列车驶向何处;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方向盘,做出正确的抉择;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而落得个与坦桑尼亚大草原上的鬣狗一样的悲惨下场;王治郅,一个曾经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第一个去美国NBA打篮球的中国人;集众多荣耀于一身的他却在篮球道路的岔路口前迷失过方向;2002年,他因拒绝代表中国出战第十四届亚运会而被中国篮协除名,导致他在事业的低谷中徘徊了四年之久;2006年4月,当他再一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时,他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船桨——向国人道歉,回国继续效力;从美国NBA回来的王治郅少了原来的那种稚嫩,多了几分稳重与成熟;后来,他带领中国八一篮球队拿下了阔别已久的CBA总冠军;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他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这一次,他终于把握住了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雄鹰展翅腾飞的方向是蓝天,所以才有了它搏击长空的豪壮;河水奔流不息的方向是大海,所以才有了它勇往直前的气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让生命之花尽显美丽。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舍生取义(2分)2、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尤其面临两难选择时,取舍显得尤为重要,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给了我们一种提示: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当矛盾突出时,要抓住主要矛盾,获取主要利益。
3、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文中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6、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8、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9、孟子认为有比生更有意义,比死更让人厌恶的句子: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0、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1、《鱼我所欲也》中用“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两句表明了仁人志士不苟且偷生、不逃避死亡的原因。
《作者认为人们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原因)12、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3、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4、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5、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7、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8、《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行人不吃“嗟来之食”的例子得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结论,来表现自己品格的高洁。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
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
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11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
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
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11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答案)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默写专题(解析版)

《鱼我所欲也》默写专题
(解析版)
一、直接默写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鱼我所欲也》)
二、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一文体现作者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通过举乞丐不吃嗟来之食的例子,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即“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写出了乞丐身上的傲骨,以此为例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
4.《鱼我所欲也》中表明自己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所持的态度并指出其原因的句子是“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鱼我所欲也》中的“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解释了不苟且偷生而要舍生取义的原因。
6.《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三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一、《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2018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亦我所欲也是进亦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B.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于死者于厅事之东北角 ( 林嗣环《口技》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狼得骨止 ( 蒲松龄《狼》 ).20.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A. 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B. 贤者能勿丧耳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C.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吃喝着给他D.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21.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①”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②。
(4 分)22.下表对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4 分 )篇名| 示例| 项目列举事例运用排比运用对比乞人不屑“蹴尔”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把“①”与“②”在《鱼我所欲也》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食的事例财富数量上作对比而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 守城方得“地利”却域民不以封疆之把“多助”与“寡 界 威天下不以兵助》“ ③ ”的事例助”的结果作对比革之利答案:19.A 【解析】 A. “亦”都是“也”的意思; B. 动词,舍弃 / 名词,住所、房间; C. 介词,比/ 介词,在; D.动词,感激 / 动词,得到。
鱼我所欲也+诗歌理解性默写答案

第三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运用比喻说理的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生追求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孟子认为人们不苟且偷生,而是舍生取义的原因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6.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鱼我所欲也》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正确对待功名利禄。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9.孟子认为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一文不值:“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并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失其本心”。
诗歌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5.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鱼是我所想要的” 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熊掌,亦我所欲也”。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善用比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巧妙地比喻“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人们做出选择。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义,亦我所欲也”。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生死义利之辨: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他们的追求都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表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8.《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2012年7月5日,贵州六盘水协警陈涛在抓捕行动中,面对危险与安全时,他毅然做出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选择,被刀刺中心脏依然牢牢抓住罪犯不放,为正义事业献身。
10.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的病情,与时间赛跑,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生”与“义”,化用《鱼我所欲也》中的诗文,张定宇的选择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直接体现了当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
12.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
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
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11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
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
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11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题目答案)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3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6孟子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孟子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8孟子说人人都说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9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0文中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及答
案
一、典型例题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又是怎样论证这个论点的?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3.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5. “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思路分析:细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运用正反面事例和道理论据来论证点的。
舍生取义,为全文中心论点。
文章用“鱼”“熊掌”等比喻提出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述。
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厌恶的东西。
2. 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 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4. 强调人生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丧
失了这种善心,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只不过是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善心罢了。
5.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二、模拟试题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后面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所欲有甚于生者甚: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
万钟于我何加焉加: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
2. 下面选项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勿相忘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患有所不避也
C. 非独贤者又是心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 故不为苟得也故自号曰醉翁也
3. 与“所恶有甚于死者”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战于长勺
B. 苛政猛于虎也
C. 万钟于我何加焉
D. 余将告于莅事者
4. 翻译下面句子。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
5. 这段文字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甚:超过,胜过;非独:不单,不仅;加:益处,好处;得:同“德”,感激
2. B
3. B
4.(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5. 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作者先以鱼和熊掌设喻,然后提出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