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陶罐和铁罐[3]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3个生字。

读读记记“骄傲、谦虚、争辩、埋没”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努力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中有关猫头鹰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你们喜欢考古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吧。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考古学家在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小镇上发现了一只陶瓷的储水罐和一些锈迹斑斑的铁罐,并把它们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

(板书课题)2. 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学生可能会把“陶”读成三声,可以告诉学生:“陶”在这里读二声)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 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出示本课生字:骄傲谦虚争辩傲慢轻蔑恼怒争先恐后相提并论储藏掘起奚落时光如流锈迹斑斑慢条斯理(注意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进行识记)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注意正音)4.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陶罐则一再退让忍让,后来发生了变化,埋在土里几百年的时间,人类出现时,陶罐仍然保存着。

)5. 分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

(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争辩、奚落;最后陶罐被人们掘出,铁罐不复存在。

)三、研读课文,理解寓意1. 骄傲和奚落是铁罐经常使用的语言。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句子来,并分别读一读。

(注意强调“奚落”一词)2. 分组研读第一部分:(1—7)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讨论后交流)(1)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铁罐的傲慢、奚落?(理解慢条斯理、奚落)(2)指导朗读。

(要突出奚落)(3)面对铁罐的傲慢和奚落,陶罐是怎样对待的?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注意“谦虚”一词)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谦虚)(4)指导朗读。

6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

6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

6陶罐和铁罐(同步练习)从古代至今,陶罐和铁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这两种罐子各自有着特点和用途,下面就来一一比较。

六个陶罐,是我国南宋年间,出土于浙江绍兴境内的一处古墓,它们成对出现,有着相似的造型和结构,被认为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一种有趣的证据。

这六个陶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且绘满繁复古雅的图案,颇具观赏价值。

它们发挥的主要作用,或许是用于储存了各种日常用品及食物,如酒、水、米、盐、醋、油等。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罐在储存食品及保护食品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防虫、防湿、防尘,不仅免受酿酒和调味品中的细菌和霉菌的侵袭,而且也更加耐用。

由此看来,陶罐在古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陶罐,铁罐的历史悠久,近代工业生产出的铁罐则更为丰富种类,而于现代社会,铁罐迎来了新的发展。

铁罐产品多以金属容器为主,如紧固罐、保鲜罐、餐具、厨具、家居装饰等等;此外,钢铁也逐渐成为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必需品。

现代军事也常常使用铁罐来运输其他更为重要的物品,如油料、重机等,这些都得益于铁罐的通用性和强度。

由于铁罐具有极高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在防震防俯冲和抗被压方面比先前的罐子表现也更为出色,因此成为了安全储存和运输危险物品的主流容器。

铁罐上表面的涂层,也可以采用的材料有很多种,如环氧、聚酯、聚丙烯、硅橡胶等,使其更加耐磨耐冲击,防锈效果更高等。

对于使用者而言,陶罐和铁罐的区别还有一个比较显然的地方便是在造型方面。

陶罐多会有各类精美的绘画和雕刻,更加多变化,而铁罐则比较注重实用性和使用的场合。

从颜色上来看,陶罐通常会采用多种颜料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图案,铁罐则更加注重色彩的协调和实用性。

综合来说,陶罐和铁罐各有所长,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保存食品、储存物品还是作为日常餐具,陶罐永远充满了古朴和历史的气息,它的色彩、造型、图案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喜爱手工艺品的人;而铁罐则更多地表现了其实用性和功能的完美性,成为运输储存、建筑和家居装饰等领域的首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 陶罐和铁罐(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 陶罐和铁罐(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6 陶罐和铁罐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高傲谦让弱小古代
2.骄傲大桥捧着木棒虚心考虑懦弱需要尘土尖尖价格介绍
第二课时
1.是不是
2.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3.陶罐的话
4. 盛东西不易碎易氧化保存时间长易碎、怕碰
5.骄傲谦虚
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阅读指导
【内容简析】
北风与太阳是伊索寓言之一,故事内容是北风与太阳举行一场比赛决定谁的力量比较强,能让路过的旅人脱下斗篷。

北风越是用力吹,旅人就把自己包得越紧。

然而,当太阳温暖地照耀时,旅人因为闷热而不得不脱下斗篷。

【引发思考】
北风在自然界代表寒冷、令人发抖,在这则寓言里象征强势者的桀傲不驯,
经常引起他人的反感;太阳则是一种温暖的象征,有明朗、正派的意味,是亲和、有力量的勇者。

北风累得筋疲力尽,却不能让旅人脱掉大衣。

太阳稍露身手,旅人便情不自禁解衣摘帽。

有些人总是企图用暴力征服人,而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威力远远比暴力大。

【故事寓意】
北风与太阳这篇寓言告诉了我们,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给人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胜,疾言厉色或者使用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反而是要给人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人心生欢喜、心悦诚服,才是胜利者。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

6.陶罐和铁罐【课时目标】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代价”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板书设计】6陶罐和铁罐汉字大本营——阅读展示台——智慧少年(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扫清阅读障碍,解决字词障碍,朗读障碍。

教学伊始,教师出示预习任务,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有据可依,为了使枯燥的生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师设计了“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好生字新词,学生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2.鼓励学生质疑。

在导入课题时,教师让学生对题目提出质疑,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

“学贵有疑”,质疑锻炼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不足之处:要拿捏好“扶”和“放”的关系。

【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通过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板书设计】6.陶罐和铁罐陶罐铁罐(短处)易碎坚硬(长处)谦虚傲慢争辩恼怒(长处)美观无影无踪(短处)【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和当时的心情,学生理解得比较到位,兴趣很浓。

如在让学生理解陶罐和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教师问学生铁罐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学生就从课文中找出来了“傲慢”这个词,教师接着提问,“傲慢”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有学生说它的意思,有学生表演傲慢的样子,教师趁势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神态来朗读陶罐的话,学生兴致很高地争着举手。

几个环节下来,通过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分角色读,等等形式,学生读得充分,对于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的理解也都比较清楚。

2.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同步习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同步习题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品教案+同步习题6 陶罐和铁罐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课堂⼩结参考答案第⼀课时1.⾼傲谦让弱⼩古代2.骄傲⼤桥捧着⽊棒虚⼼考虑懦弱需要尘⼟尖尖价格介绍第⼆课时1.是不是2.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3.陶罐的话4. 盛东西不易碎易氧化保存时间长易碎、怕碰5.骄傲谦虚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阅读指导【内容简析】北风与太阳是伊索寓⾔之⼀,故事内容是北风与太阳举⾏⼀场⽐赛决定谁的⼒量⽐较强,能让路过的旅⼈脱下⽃篷。

北风越是⽤⼒吹,旅⼈就把⾃⼰包得越紧。

然⽽,当太阳温暖地照耀时,旅⼈因为闷热⽽不得不脱下⽃篷。

【引发思考】北风在⾃然界代表寒冷、令⼈发抖,在这则寓⾔⾥象征强势者的桀傲不驯,经常引起他⼈的反感;太阳则是⼀种温暖的象征,有明朗、正派的意味,是亲和、有⼒量的勇者。

北风累得筋疲⼒尽,却不能让旅⼈脱掉⼤⾐。

太阳稍露⾝⼿,旅⼈便情不⾃禁解⾐摘帽。

有些⼈总是企图⽤暴⼒征服⼈,⽽他们却忘记了温和的威⼒远远⽐暴⼒⼤。

【故事寓意】北风与太阳这篇寓⾔告诉了我们,劝说往往⽐强迫更为有效,待⼈处事不是给⼈压⼒、给⼈逼迫,就能成功,就能获胜,疾⾔厉⾊或者使⽤暴⼒,是⽆法令⼈⼼服⼝服的,反⽽是要给⼈温暖、安详、以尊重、爱语,让⼈⼼⽣欢喜、⼼悦诚服,才是胜利者。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这节课去年⾕⽼师上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借鉴。

所以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思路,进⾏了适当的个性化修改。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觉得以下⼏点落实到位:⾸先,这篇课⽂的段落⽐较多,学⽣不容易整体把握课⽂内容。

所以,我就尝试让学⽣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场景,并找出分别是哪⼏个⾃然段,这样课⽂的重点内容即对话部分学⽣也能⼀下⼦就找到。

在设计中,我⾃⼰⼼⾥并没有底,令我欣喜的是,孩⼦在初读之后就能找出故事发⽣在两个不同的地⽅,⼜通过默读课⽂找出了相应的⾃然段。

这样就理清了脉络,有利于学⽣对全篇课⽂内容的把握。

三年级下册 语文 6 陶罐和铁罐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 语文 6 陶罐和铁罐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 6 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却很谦虚。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寓意的理解可能还需要引导。

他们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能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情感。

不过,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把握文章所传达的哲理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4个字。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例如,在讲解生字词时,“奚落”这个词是理解陶罐和铁罐关系的关键。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从后面铁罐说的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等语句中,能看出“奚落”就是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2)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在课文中,铁罐的话总是充满了傲慢,如“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而陶罐则很谦虚,“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通过对这些对话的分析,能清晰地体会到二者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即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案-6 陶罐和铁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案-6 陶罐和铁罐

6.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代价”等词语;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本文的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2.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懦弱、谦虚、代价”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

(课件出示2:陶罐图片)(设计意图:直入课题,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6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3)(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三年级下6.《陶罐和铁罐》

三年级下6.《陶罐和铁罐》

三年级下6.《陶罐和铁罐》《三年级下 6《陶罐和铁罐》》在一个古老的王宫里,存放着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

它们被放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过着平静的日子。

铁罐自恃坚硬,总是瞧不起陶罐。

“你看看你,又脆弱又难看!”铁罐常常这样对陶罐说,“哪像我,坚固无比,谁也伤害不了我。

”陶罐总是很谦虚,它默默地忍受着铁罐的嘲笑,从不反驳。

“铁罐兄弟,我们各有各的用处,还是和睦相处吧。

”陶罐温和地说。

然而,铁罐根本听不进去,它依旧每天都在贬低陶罐。

“哼,你这没用的东西,迟早会被淘汰的!”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朝覆灭了,王宫也倒塌了。

两只罐子被埋在了废墟之中,无人问津。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群考古学家来到了这里,他们在废墟中努力地挖掘着,希望能找到有价值的文物。

终于,他们发现了陶罐。

“哇,这是一只多么精美的陶罐啊!”考古学家们惊叹道。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陶罐清理干净,带回了博物馆。

而铁罐呢?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侵蚀,它早已锈迹斑斑,不成样子了。

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脆弱得无法再保存下来,最终化为了一堆铁锈。

陶罐在博物馆里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赞赏,它被放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参观。

“这只陶罐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太了不起了!”人们纷纷称赞道。

陶罐想起了曾经和铁罐在一起的日子,心中感慨万千。

它知道,铁罐因为自己的傲慢和自大,最终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骄傲自满,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轻视他人。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像铁罐这样自以为是的人。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相反,像陶罐那样谦虚、友善的人,更容易赢得大家的友谊和支持。

我们要以铁罐为戒,不要因为一时的优势而骄傲自满,要像陶罐一样,保持一颗平和、宽容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