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2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第2章1-2节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第2章1-2节
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压力 1)工作压力p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它输出油液的压力,其大 小由负载决定。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是指它的输入压力。 2)公称(额定)压力 液压泵的公称(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在 使用中允许到达的最大工作压力,超过此值就是过载。液压泵的公称 压力应符合国家标准(GB2346-2003)的规定。 液压马达的公称压力是指液压马达在使用中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 力。超过此值就是过载。液压马达的公称压力应符合国家标准(GB23462003)的规定。 3)最高工作压力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最大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或 液压马达在短时间内过载时所允许到达的极限压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4版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齿轮泵 第三节 叶片泵 第四节 柱塞泵 第五节 液压泵的选用 第六节 液压马达 小结
第一节 概述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是将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的 能量转换装置。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作为动力源,向液压系统提供压力 油。
从上述泵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
l)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利用这种原 理做成的泵统称为容积式液压泵。
2)在吸油过程中,对于非封闭的油箱,必须使油箱与大气接通,这 是吸油的必要条件。
3)单向阀5、6将吸油腔与压油腔隔开,保证吸油时使V腔与油箱接 通,同时切断供油管道;压油时使V腔与油液流向系统的管道相通而与 油箱切断。单向阀5、6又称为配油装置。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压力和流量
(1)排量V 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轴每转一转,由其密封容积的几何尺 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公称排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液压马达的排量是指马达轴每转一转,由其密封容积的几何尺寸变化计 算而得的吞入液体的体积。公称排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振福 项目四 课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振福 项目四 课件

任务二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任务二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任务一 液压传动系统安装与调试任务一 液压传动系统安装与调试学习目标1.了解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的一般规范、步骤和方法;2.逐步学会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1、集中式:将液压系统的动力源、阀类元件集中安装在主机外的液压泵站上。

优点:是安装与维修方便,并能消除动力源振动和油温对主机工作的影响。

2、分散式:将液压系统的动力源、阀类元件分散在设备各处,如以机床床身或底座作油箱,把控制调节元件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优点: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缺点:动力源振动、发热等都对设备工作精度产生不利影响。

二、液压阀的联接1.管式联接管式液压阀用管接头及油管将各阀联接起来,流量大的则用法兰联接。

优点:系统中各阀间油液走向一目了然;缺点:结构分散,所占空间较大,管路交错,不便于装拆、维修,管接头处易漏油和空气侵入,而且易产生振动和噪声,目前很少采用。

2.板式联接板式联接是将板式液压阀统一安装在联接板上。

(1)单层联接板阀类元件装在竖立的联接板的前面,阀间油路在板后用油管联接。

优点:这种联接板简单,检查油路方便,缺点:板上管路多,装拆不方便,占用空间也大。

(3)整体联接板在板中钻孔或铸孔作为联接油路。

优点:工作可靠。

缺点:但钻孔工作量大,工艺较复杂,如用铸孔则清砂又较困难。

(2)双层联接板两板间加工出联接油路,两块板再用粘结剂或螺钉固定在一起。

优点:工艺简单,结构紧凑。

缺点:系统压力高时易出现漏油串腔问题。

3、集成块式将板式液压元件安装在集成块周围的三个面上,另外一面安装管接头,通过油管联接到液压执行元件。

在集成块内加工出所需要的油路通道,取代了油管联接。

集成块的上下面是块与块的结合面,在结合面加工有相同位置的进油孔、回油孔、泄漏油孔、测压油路孔以及安装螺栓孔。

集成块与装在其周围的元件构成一个集成块组,可以完成一定典型回路的功能,如调压回路块、调速回路块等。

将所需的几种集成块叠加在一起,就可构成整个集成块式的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教学PPT作者刘延俊主编3、液压泵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2版教学PPT作者刘延俊主编3、液压泵
总目录
返回本章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4
第一节 概述

液压泵工作原理

液压泵的工作条件

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

液压泵的分类和选用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
总目录
返回本章
返回本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液压泵基本工作原理
以单柱塞泵为例
组成:偏心轮、柱塞、 弹簧、缸体、两个单向阀。 柱塞与缸体孔之间形成密 闭容积。柱塞直径为d,偏 心轮偏心距为e。 偏心轮旋转一转,柱 塞上下往复运动一次,向 下运动吸油,向上运动排 油。 泵每转一转排出的油 液体积称为排量,排量只 与泵的结构参数有关。
其他类型的齿轮泵
总目录
返回本章
返回本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总目录
返回本章
返回本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齿轮泵结构
外 啮 合 齿 轮 泵
1—后盖 2—轴承
3—泵体 4—主动齿轮 5—前盖 6—泵轴 7—键 8—从动齿轮
总目录
返回本章
返回本节
上一页
下一页

q实 q理
P机实 T实ω实
P机理 T理ω实
ηv ηm
T理 T实 P液实 P机理 P液理 P机实

P液理 p实q理 P液实 p实q实
ω T q p
理 实
总目录
返回本章
返回本节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复习回顾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及三个工作条件 2、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及 计算。
返回本节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液压与气压传动二PPT课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二PPT课件

第 13 页
三、 液压泵的功率
第 二
1 输入功率Pi

原动机的输出功率是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即实际驱动泵轴旋转所需的机械功率,
液压
其计算公式为


Pi Ti 2πnTi



式中,Ti ——驱动泵轴旋转所需的转矩。


想一想

参 数
若用32 MPa额定压力的高压泵给液压系统供油,只要液压泵一启动起来就会输出32 MPa的高压油,对吗?
第二章 液压动力元件
第 11 页
二、 液压泵的排量及流量

1
排量V


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轴每转一周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称为液压泵的排量。排
量可以调节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排量不可以调节的液压泵称为定量泵。

a腔中的油液将顶开排油单向阀5流入系统而实现压油,
1—偏心轮;2—柱塞;3—泵体;
此时单向阀6关闭。
4—弹簧;5,6—单向阀
图2-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
第二章 液压动力元件
第7页
原动机驱动偏心轮连续回转,吸油、压油过程循环进行,从而将电动机或其
第 一 节
他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实现了能量的转换。由上述分析可 知,液压泵要实现吸油、压油的工作过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简称容积泵。目前,液压传动中的油泵一般均采用容积泵。
及类Leabharlann 型第二章 液压动力元件
第8页
二、 液压泵的类型和图形符号
第 一
液压泵的种类很多,按照结构的不同,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和螺杆

泵等;按其输油方向能否改变可分为单向泵和双向泵;按其输出的流量能否调节可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PPT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PPT

2、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由于实际流体具有粘性,流动时必然产生内摩擦力且 造成能量的损失,使总能量沿流体的流向逐渐减小, 而不再是一个常数;另一方面由于液体在管道过流截 面上的速度分布并不均匀,在计算中用的是平均流速, 必然会产生误差,为了修正这一误差引入了动能修正
系数α 。
所以,实际的伯努利方程应为
•由此可知动力粘度μ :是指它在单位速度梯 度下流动时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摩擦力。
动力粘度μ的单位:
CGS制中常用 P(泊) 1cP(厘泊)=10-2 P (泊)
SI单位: Pa·s(帕·秒) 1 Pa·s =1 N·s/m2
换算关系: 1 Pa·s =10 P =103 cP
(2) 运动粘度ν :
第一节 液压油液
在液压系统中,最常用的工作介质是 液压油,液压油是传递信号和能量的工作 介质。同时,还起到润滑,冷却和防锈等 方面的作用。液压系统能否可靠和有效地 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液压油。
一、液压油液的性质
(一)密度和重度: 密度ρ:单位 Kg/m3
对匀质液体: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 ρ = m/V
1)静止液体内某点处的压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液体
表面上的压力p0,另一部分是ρg与该点离液面深度h的
乘积。
2)静止液体内的压力沿液深呈直线规律分布。
3)离液面深度相同处各点的压力都相等,压力相等的点组 成的面叫等压面。
同一种液体于连通器内
空气 水
连通但不是同一种液体


(二)压力的表示法及单位:
1bar=105N/m2
例1:已知ρ=900kg/m3 , F=1000N,
A=1 ×10-3 m2 , 求h=0.5m处的静压力p=?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振福 高职课件2、3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振福 高职课件2、3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液压泵工作原理: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种类柱塞2靠弹簧4压紧在偏心轮1上,偏心轮1的转动使柱塞2作往复运动。

柱塞2向右移动时,油腔a的容积由小变大,形成局部真空,大气压力迫使油箱中的油液通过吸油管顶开单向阀6,进入油腔a中,这就是泵的吸油过程。

当柱塞2向左移动时,油腔a的容积由大变小,迫使其中的油液顶开单向阀5流入系统,这就是泵的压油过程。

偏心轮不断地旋转,泵就不断的吸油和压油。

(2)液压泵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1)应具有一个或若干个能周期性变化的密封容积。

2)应有配流装置,即将吸、压油腔隔开。

3)吸油过程中,油箱必须与大气相通。

Vnq t (1)排量:是指不考虑泄漏情况下,泵轴一转所排出油液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cm³/r 或mL/r 。

排量的大小取决于泵的密封腔的几何尺寸。

(2)流量:是指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

1)理论流量:是指泵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

它等于排量V 和转速n 的乘积,即P V t q 2)实际流量:是指泵在实际工作压力下排出的流量。

由于泵存在泄漏,所以泵的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3)额定流量: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输出的流量。

P q n q(1)液压泵的功率1)输入功率 :即驱动液压泵的电动机所需的功率。

若输入转矩为 ,角速度为,则 i P i T )2(n πωω=ii nT P π2=pqP o =0P 2)输出功率:是指泵的工作压力和实际输出流量的乘积。

式中: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 (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 ( );—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

0P P p P q a P W s m /3二、齿轮泵的结构分离三片式结构:即泵前端盖6、后端盖2 和泵体5,三片由定位销定位,用螺钉固定。

大的为吸油口,小的为压油口,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力油的作用面积,从而减小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

3.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齿轮泵要平稳工作,齿轮啮合重叠系数>1,即前一对轮齿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已经进入啮合,故在某一段时间内,同时有两对轮齿啮合。

液压与气压传动02

液压与气压传动02
泄漏
第二章 能源装置及辅件
其中对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端面间隙间隙,可占总泄 漏量的75%~80%。它是影 响齿轮泵压力提高的首要 因素。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三个泄露途径:
端面间隙泄漏:最大 啮合间隙泄漏 径向间隙泄漏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
液压与气压传动
困油现象及其消除措施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改变是利用压力的反馈作用实现的, 分为外反馈式和内反馈式两种。其中,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 泵能根据外负载(泵的工作压力)的大小自动调节泵的排量。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图中液压泵的转子1中心固定 不动,定子3可左右移动。定 子左侧有一弹簧2,右侧是一 反馈柱塞5,它的油腔与泵的 压油腔相通。
吸压油腔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和叶片
1、结构
组成:转子1、定子2、叶片3、配油盘和端盖等。
特点: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
定子和转子不同心,有偏心距e
转子上开槽,叶片可以在转子槽内灵活滑动 配油盘上有2个腰形窗口
密封工作腔围成:由定子、转子、两相邻叶片和 配油盘组成密封工作腔。
图2-12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转子 2—定子 3—叶片
液压泵输油时,吸油阀在液压和弹簧作用下关闭,而压油阀在 液压作用下开启。
这种吸入和输出油液的转换,称为配流。
液压泵的配流方式: 确定式配流(如叶片泵的配流盘、径向柱塞泵的配流轴) 阀式配流 (如逆止阀等)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
液压与气压传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Pa( N/m2) 工程单位: bar (kgf/cm2)
换算关系 1bar (kgf/cm2)=105Pa ( N/m2)=0.1MPa
2、排量 V
第二章
排量V 是指在没有泄漏的理想情况下,液压泵
每转所排出的油液体积。
排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m3/rad 工程单位 :cm3/r(mL/r)
换算关系
1mL/r= cm3/r =
1
2
×10-6
m3/rad
3、流量
第二章
(1) 平均理论流量 qt
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理 论上输出的油液体积。即
qt nV
(2) 实际流量 q
液压泵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油液体积,其值为理
论流量qt 减去泄漏量 Δq , 即
q qt q
(3) 瞬时(理论)流量 qsh
第二章
在偏心轮的几何中心转到最下点 o1 时终止,吸
油完成,偏心轮继续旋转,柱塞随偏心轮向上运 动,密封容积由大变小,油液受压顶开单向阀6
排出(单向阀5关闭),这一过程称为排油。当偏心
轮的几何中心转到最上点 o1时终止,实现排油
(完成压油),偏心轮不断旋转,泵就不断吸油 和压油。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归纳如下:
第二章
(1)密闭的容积发生变化是吸油、压油的根本原理, 容积变大时形成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 力下进入密闭的容积(吸油),容积减小时油液 受压排出(压油);
(2)油箱的液面与大气相通是吸油的必要条件;
(3)要有配流装置将吸油、压油的过程分开; (吸油口、排压口不能相通)
2、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第一节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第二节 齿轮式液压泵和齿轮式液压马达 第三节 叶片式液压泵和叶片式液压马达 第四节 柱塞式液压泵和柱塞式液压马达
本章重点
第二章
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2、液压泵、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及计算; 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特点以及图形符号 。
第二章
二、液压泵、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一)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p40
吸入压力
1、压力 工作压力 p 额定压力ps
吸入压力 液压泵进口处的压力; 工作压力 p 液压泵工作时的输出压力,其大小
决定于负载; 额定压力 ps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连
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
(一般液压泵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允许的最大 过载压力为额定压力的 1. 25倍)
液压马达(displacement motor)是依靠输入的
压力油使输出轴作旋转运动而作功的液压执行元件, 其作用是将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液压马达输出轴 与工作机构连接。承受来自工作机构的负载扭矩。
第二章
从工作原理上讲,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泵和液 压马达都是靠工作积的容积变化而工作的。因此 说泵可以作马达用,马达可作泵用。实际上由于 两者工作状态不一样,为了更好发挥各自工作性 能,在结构上存在差别,所以不能通用。
叶片式液压泵 叶片式液压马达
柱塞式液压泵
柱塞式
柱塞式液压马达
按输出、输入的流量是否可调又可分两大类:
定量
变量
定量液压泵 定量液压马达 变量液压泵 变量液压马达
按输出、输入液流的方向是否可调又分两大类:
单向
双向
单向液压泵 单向液压马达 双向液压泵 双向液压马达
在按结构形式分为三大类中:
第二章
液压泵任一瞬时理论输出的流量,一般它是
波动的,即qsh≠ q ,
(4) 额定流量 qs
液压泵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下允许连续运行的流量。
流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 m3/s
工程单位: L/min
换算关系 L/min=16.67×10-6m3/s
4、容积效率ηv
第二章
液压泵的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称为泵的
而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形式有齿轮马达、叶 片马达和轴向柱塞马达(螺杆式马达),低速液压 马达主要是径向柱塞马达。
第二章
高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 惯量小、便于起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和换向)灵敏 度高。通常高速马达的输出转矩不大,仅几十N·m 到几百N·m,∴又称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
低速液压马达的特点:排量大、体积小、转速 低,可低到每分钟几转,能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 不需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大简化。低速马达输 出转矩较大,可达几千N·m到几万N·m,∴又称低 速大转矩马达。
齿轮式
液压泵 一般是定量泵 液压马达 一般是定量马达
叶片式
液压泵
定量泵 变量泵
液压马达 一般是定量马达
柱塞式
液压泵 液压马达
定量泵 变量泵
定量马达
变量马达
第二章
第二章
对于液压马达,又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
一般认为:
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
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则属于低速液压马达。
第二章
液压马达是把输入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 输出的装置。就液压系统来说,液压马达是一个 执行元件,输出的是转速和转矩,对于不同类型 的液压马达其具体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具体在 后面说明。
(二)分类
第二章
常用的液压泵及液压马达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三大类:
齿轮式
叶片式
齿轮式液压泵 齿轮式液压马达
本章难点
1、液压泵、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2、液压泵、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 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结构。
第二章
§2—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p38
液压泵(displacement pump)是液压系统的动力
元件。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电动机、柴油机等)输入 的机械能(转矩和角速度)转换为压力能(压力和流量) 输出,供给系统压力油,即为执行元件提供压力油。
同学们把这一章学完了,液压泵和液压马 达的结构弄清楚了,也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液压 泵和液压马达不能互逆通用 。
一、液压泵、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一)工作原理
单向阀5、6
缸体4
弹簧3
柱塞2 偏心轮1
油箱7 图2—1 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1、泵的工作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章
如图所示,单柱塞泵由偏心轮1、柱塞2、弹簧3、缸 体4和单向阀5、6等组成,柱塞与缸体孔之间形成密封 容积。当原动机带动偏心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柱塞 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柱塞与缸体孔组成的密封 容积增大,形成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 下经单向阀5进入其内(此时单向阀6关闭),这一过程 称为吸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