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分析探讨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分析探讨作者:姜培培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第06期摘要:地铁车辆段根据功能分为检修车辆段(简称车辆段)和运用停车场(简称停车场)两种,传统的车辆基地主要具有占地面积大,建筑密度较小,用地强度低的特征。
这与日益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着持续发展、集约化利用的原则,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被再次提上议程。
文章主要就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供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物业开发;建筑方案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利用车辆段上部空间,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在保证各自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机结合起来,以节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业开发的可行性车辆段是负责地铁车辆维修、清洗、整备的场所,主要功能房间是占地大、层高高、跨度大的厂房。
我们所要进行的物业开发就是要将厂房的屋面作为物业的地面,布置房屋、道路、绿化等综合设施。
对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物业所在的地段的交通是否便利往往成为地段好坏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
(二)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大量的人流被吸引、地铁沿线土地的价格的上涨幅度会加快,进而带动周边的建筑物业迅速增值。
(三)地铁的修建将会缓解市区土地稀缺所带来的供需矛盾。
因一直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交通问题得以解决,所以,地铁所到之处的土地也将会身价倍增,时间距离的缩短,缩小了土地价值的区域差异。
二、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原则分析(一)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需要具有整体、综合开发的观念。
对于地铁车辆段上盖的物业开发,在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具有综合整体开发的观念,将地铁车辆段的设计与上盖物业开发有机协调,做好空间衔接的同时综合考虑建筑环境,尤其是考虑车辆段与物业开发彼此要求,进而实现开发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分析探讨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分析探讨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入手,对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进行分析探讨,探讨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深入探讨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一、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对城市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出行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地铁车辆段作为地铁运营的基础设施,通常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但其上方的空间常常被闲置或者利用较为低效。
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可以为城市增添新的商业、文化、生活等功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大型的物业开发项目通常需要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这无疑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物业开发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带动周边商业、餐饮、住宅等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也可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和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合理设计的物业还可以提升区域的文化氛围和城市形象,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实际中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规划和设计上的挑战。
地铁车辆段通常占地较大,其上盖物业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到地铁运营的需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如何在确保地铁运营安全和便利的前提下实现物业开发,是一个技术和设计难题。
其次是土地利用上的挑战。
由于地铁车辆段的上方常常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如地铁风险防范要求、地铁设备运作需求等,对于土地的利用存在一定的限制,如何在这些限制条件下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分析探讨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地铁成为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在城市地铁线路建设过程中,车辆段是地铁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中的重要用地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车辆段上盖地块资源,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开展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更好地实施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地铁车辆段的功能性需求。
地铁车辆段是地铁运营的重要基地,其主要功能是存放、维修和管理地铁车辆,为地铁运营提供保障。
在进行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并确保车辆段的功能不受影响,同时保证地铁运营的正常进行。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明确车辆段的界限和功能区域,以免开发建筑项目对地铁运营产生不利影响。
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地铁车辆段所在地通常是城市中心区域或者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在进行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确保开发项目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不破坏城市布局和风貌。
要合理利用车辆段上盖地块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
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环境保护和安全性。
地铁车辆段是一个高度密集的交通设施,与车辆段相邻的开发建筑项目要保证对地铁设施和运营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性。
需要通过科学的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手段,制定合理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尽可能减少对地铁设施和运营的影响,确保开发建筑项目与地铁车辆段的和谐共处。
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发建筑项目的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注重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上盖配套物业开发项目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上盖配套物业开发项目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分析及思考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上盖配套物业开发项目的特殊性质造成了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不仅省会城市,部分经济发达的二、三线城市也投入到了轨道交通建设的大潮当中。
据统计在建、筹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已经达到40 余个,不少城市已经建立起了以轨道为骨干,其他地面交通为补充的城市立体综合交通网。
武汉地铁7号线瑞安街站配套综合物业开发项目A地块总平面图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交通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带动了沿线的城市建设和土地的增值。
这引起了社会对轨道交通沿线用地及空间开发利用的关注,衍生出来轨道交通物业开发。
本文所述的轨道交通上盖配套物业开发项目是指利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的地铁建设用地进行商业开发的项目。
此类项目与车站结合紧密,通常采用轨道交通直接连通或在直接在建筑内设地铁出入口等方式,将商业、车站功能、地下停车场等各类设施结合起来,立体规划和开发。
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车站极强的客流吸引力的优势,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如武汉地铁3号线宗关站、7号线瑞安街站配套综合开发项目以及长沙地铁3号线阿弥岭站站点上盖物业开发项目都是此类项目的典型案例。
在充分认识到此类项目能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集约化利用土地产生极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随着各地此类项目建设的推进,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也暴露了以下方面的问题:1、缺乏整体综合开发观念由于政府的开发政策以及经济和管理机制方面的因素使各开发部门间的协调性相对较弱,轨道交通对地区的推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从轨道交通车站站的建筑环境及其商业环境来看,其设计缺乏整体综合开发的观念。
通常存在地块的划分未充分考虑开发的需求与商业环境建设的要求。
一些地块过于零散且规模偏小,给综合开发带来不少困难。
2、征地成本较高,征地困难在我过大多数城市很多轨道交通沿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片区,沿线土地也已经划拨或者出让,产权复杂。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关键工程问题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l y c o n t r o l l i n g me a s u r e s .R e s e a r c h o n k e y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j e c t o f t h e
i n ma n y a s p e c t s . Mu l t i p l e k e y p r o b l e ms a r e s e pa r a t e l y a na l y z e d, s u c h a s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n i t i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e qu e n c e,o p e r a t i o n c o s t ,t r a f ic f o r g a n i z a t i o n,f ir e p r o t e c t i o n d e s i g n,a n d g r o u n d i n g f o r
地 铁 车 辆 段 上 盖 物 业 开发 的关 键 工 程 问题
陈 斌 , 谢伟平 , 姚春桥
( 1 . 宁波市轨道 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 , 浙江 2 . 武汉理工大学 摘 土木建筑 学院 , 湖北 宁波 3 1 5 0 1 2 ; 武汉 4 3 0 0 3 0 ) 武汉 4 3 0 0 7 0 ; 3 .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 司 , 湖北
O f 0v e r — t r a c k Bu i l di ng o f Me t r o De p o t
C HE N Bi n , XI E We i - p i n g ,Y AO C h u n — q i a o
浅析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

浅析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发表时间:2020-04-03T13:43:14.060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作者:问妍[导读] 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成为地铁发展的必然趋势摘要: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成为地铁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通过将交通设施建筑与开发建筑结合的方式科学的节约了城市用地,同时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总结了解决方法,为后续新建物业开发的地铁车辆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铁车辆段;物业开发1.概念及意义地铁“上盖物业”概念源于香港,是指与地铁出入口直接相连的建筑物。
一般指在与车站不超过500m范围内,有宽阔通道或者商业设施或与其他公共设施相连等多个相连结的物业统称为地铁上盖物业[1]。
对于土地资源紧张、地价高居不下、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利用地铁车站、区间、车辆段及周边上部空间和地下空间进行物业开发,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充分发挥地铁站及沿线物业开发的商业价值,带动地铁盈利[2]。
地铁车辆段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具有占地面积大、建筑密度较小、用地强度低的特点。
这与大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产生了较大的矛盾。
所以对地铁车辆段上盖进行物业开发这种新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大城市的青睐。
2.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2.1规划设计、建设时序上盖开发有助于地铁车辆段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但一般地铁工程新线建设任务量大、工期时间短,综合物业开发受土地利用性质的政策规定、开发主体不明确等原因的限制,其开发规划远远滞后于车辆段建设。
通常物业开发会将车辆段设计作为设计输入,以满足车辆段开工建设的需要。
在物业方案稳定的过程中,输入条件需要进行多次修改,给现场造成返工。
设计亦需要做包容性设计,造成投资的增加。
2.2消防设计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工程在国内消防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等规范中无明确要求。
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探讨

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探讨【摘要】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是一项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概况,然后分析了其开发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探讨了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可行性分析,探讨了其潜在发展机会和风险。
最后给出了发展建议,展望了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前景,强调其重要性,指出了发展方向。
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有望成为南宁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
加大对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开发和建设力度,有利于推动南宁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提高城市形象和居住品质。
【关键词】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探讨,概况,现状分析,优势,挑战,可行性,发展建议,前景展望,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探讨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一直是南宁城市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南宁地铁的不断完善和扩建,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开发已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地铁车辆段上的空间,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为城市增添新的商业、住宅和公共服务功能。
对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开发进行探讨,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概况、现状分析、优势和挑战、可行性探讨以及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 正文2.1 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概况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是指位于地铁车辆段上部的商业、办公、住宅等开发项目。
南宁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地铁设施的基础设施和便利交通条件,提升周边区域的发展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南宁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一般位于地铁站附近,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是商业开发的热门地段。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中城市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城市土地资源愈显珍贵,地铁周边土地的复合型利用,即“地铁+物业”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地铁+物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与房地产综合开发策略,优先发展地铁车站、车辆段的上盖物业,车站周边的地下商业街、停车场以及其他服务设施,对车站或车辆段周边进行立体规划和开发。
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基于地铁自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结构设计;问题1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方案为保证车辆段设计顺利进行,处理好盖上与盖下的接口衔接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上盖物业开发的方案设计。
由于天童庄车辆段上盖结构转换为梁式转换,上盖物业开发以小高层建筑为主。
依托地铁1号线邱隘站建设,为周边800~1000m范围地块带来接驳换乘系统规模效益,同时结合落地物业引入市政公共交通(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与车站进行接驳,形成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落地物业开发围绕地铁车站布置,通过平面及垂直交通实现盖上物业与地铁车站的无缝连接,从而充分利用邱隘站的交通便利条件,形成集地铁车辆段、地铁车站、公交车站、居住、工作、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2上盖物业规划特点2.1盖下对上盖物业规划的的限制2.1.1盖下库房规划与上盖的关系:有白地、无白地车辆段分为咽喉区、轨行区、库房、白地,为其上盖部分物业开发的限制条件。
咽喉区为线路密集区,不宜进行结构转换,不宜设置高层塔楼,可考虑景观及多层公建配套。
轨行区和库房在设计时应考虑住宅建设的预留用地(白地),这样上盖物业塔楼结构柱可以直接落地,节省造价,并且利于轨行区和库房的使用,减少转换。
但是,白地的位置和尺度也影响上盖物业的规划,比如广州镇龙车辆段预留白地在库房之间,白地宽20~22m,给上盖住宅单体设计有很大的限制。
2.1.2盖下轨道布置对上盖物业规划的限制盖下车辆段的轨道对总平面布局具有很大的约束,按照对盖上物业的影响,盖下轨道区按轨道走向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按轨道规划与上盖的关系分为盖下有预留用地和盖下无预留用地,其中轨道的方向对住宅的组团形态影响起定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建筑方案设计有关问题探讨摘要: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利用车辆段上部空间,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在保证各自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机结合起来,以节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车辆段为例,详细阐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地铁;物业开发;建筑方案;可行性abstract: urban land in the growing tension today, how to use the car depot upside space, will industrial building and civil construction in assure respective use fun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organic combine, save of land use, promot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harmon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aking a car depot as an exampl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subway car depot cover property development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of a few questions.key words: the subway; property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feasibility中图分类号: u2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后勤基地,它包括停车、日常检修、综合维修等功能,以及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必要的生活设施。
地铁车辆段根据功能分为检修车辆段(简称车辆段)和运用停车场(简称停车场)两种,传统的车辆基地主要具有占地面积大,建筑密度较小,用地强度低的特征。
这与日益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着持续发展、集约化利用的原则,地铁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被再次提上议程,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纷纷开始尝试对地铁相关土地进行综合物业开发。
本文以车辆段为例,详细阐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为今后车辆段及其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一、工程概况某地铁四号线a车辆段位于城市副中心东侧,用地最大宽度约330米,最大长度约1100米,面积约26公顷。
根据市政府建设集约型社会的要求、土地弹性发展的土地使用理念,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物业”的建设理念,本方案利用a车辆段优越的区域位置和便利的长短途交通,进行上盖和落地的综合物业开发。
二、物业开发的可行性车辆段是负责地铁车辆维修、清洗、整备的场所,主要功能房间是占地大、层高高、跨度大的厂房。
我们所要进行的物业开发就是要将厂房的屋面作为物业的地面,布置房屋、道路、绿化等综合设施。
对青山车辆段物业开发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
1)物业所在的地段的交通是否便利往往成为地段好坏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
a车辆段位于地铁四号线终点站附近,长途客运站距离用地最近端仅一公里左右,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大量的人流被吸引、地铁沿线土地的价格的上涨幅度会加快,进而带动周边的建筑物业迅速增值。
3 )地铁的修建将会缓解市区土地稀缺所带来的供需矛盾。
因一直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交通问题得以解决,所以,地铁所到之处的土地也将会身价倍增,时间距离的缩短,缩小了土地价值的区域差异。
因此,我们认为物业开发具有较大的商业和实用价值。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因上盖物业位于车辆段的上部,轨道车辆的频繁过往会引起一些噪声和振动,尽管在设计中我们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将这些不利因素降到最小,仍会给一部分买楼业主带来心理影响,这是上盖物业开发的先天缺陷。
只有通过优惠价格、便利交通、完善配套设施等综合措施的运用,才能使本地块成为优良的置业地段。
三、上盖物业开发的特殊性在车辆段检修厂房上盖进行物业开发,除了要解决普通土地开发中的问题外,还要解决因房屋不落地而引发的一系列建筑专业和其他专业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因车辆段室外标高一般位于城市用地的自然标高,上盖物业是在车辆段厂房屋盖之上修建房屋,交通的组织没有普通的地面开发自由。
上盖物业的入口包括人行出口、车行出口两大部分,车行出口还要与路桥专业相配合,选择具有起坡长度要求的路线和基地入口引入点。
2)由于上盖物业不能像普通落地开发的建筑那样,将室外水、电、暖、信等设备管线做埋地处理,而是需要将这些管线综合布置在专门的设备层内。
一般选择在厂房屋盖之上、物业开发的底板之下做一层房屋作为设备层使用(图1)。
图1车辆段上盖剖面关系图图2下层厂房通风采光口3)不论上盖物业开发为何种类型的房屋,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停车要求,仅靠地面停车一般难以满足。
物业开发设计时,我们适当提高设备层高度将此层综合用,可以有力解决所需的停车车位问题。
4)因车辆段厂房全部被盖入物业开发及设备层之下,通风采光仅靠机械解决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运营成本高等问题,故我们在设计时要考虑在合适位置均匀布置直通上盖物业的通风采光口(图2)。
这些采光口在物业层被做成玻璃材质的景观小品,在下部厂房层将阳光、空气引入到转换层下的车辆段工作区内,使盖下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采光口的设置位置非常讲究:不仅要考虑厂房的室内通风、采光、景观等效果,还要综合考虑车库层的使用及上盖物业的房屋、道路及景观布局等需要。
四、建筑方案设计中遇到的几个问题1、消防问题因上盖物业是把车辆段厂房的屋面当作平台(地面)进行道路、房屋等设施的布置,所以地面层的厂房相当于被一个庞大的屋面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跟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不仅要根据厂房的火灾危险等级划分防火分区,还要在厂房中设置消防通道。
鉴于厂房中除油漆车间为乙类危险等级外,其他车间都不超过丙类,我们在设计时将油漆车间置于南侧临路的位置自成一个防火分区,其他车间按二级耐火等级丙类厂房划分防火分区,并设置与厂外环形消防车道双向连通的室内消防通道,有效解决了底层建筑布局的消防问题。
上盖部分与城市道路是通过两条起坡较大、线路较长的高架道路相连接,加之上盖的面积又比较大,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在设计时,我们在上盖物业部分做了一个小型普通消防站,确保上盖部分的消防安全。
2、上盖房屋的建筑设计与其他专业设计的协调问题2.1 结构伸缩缝的设置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55米。
即便是采用后浇带的方法,也一般不超过80米。
根据已建成上盖物业的车辆段的使用来看,伸缩缝处是建筑防水的最薄弱的环节,而且一旦漏水很难治理,故建筑专业要求在结构专业满足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结构尽量减少伸缩缝的个数。
伸缩缝给建筑专业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不论何种形式(板式或点式)的住宅楼,都要把一个完整的单元放到由伸缩缝划分好的地块中去,以避免户内出现缝。
这个要求使户型设计比普通地面上的设计受到更多的限制,能布置出的户数也会相应减少。
在水景的布置上,也要尽量避开伸缩缝,以点状布置的水池或抬高的喷泉广场为主。
2.2 结构转换形式及柱网布置对建筑的影响本方案上盖物业定位为住宅小区的开发。
这样就形成了上部建筑按户型要求小开间、小跨度,而下部厂房按工艺要求大开间、大跨度的布置的情况。
在结构设计中,当柱网不能对齐时,需要在结构改变的楼层布置水平转换构件,来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
结构专业经过比较,采用了传力途径清楚、节省材料造价的梁式转换结构方案。
然而,这种形式就要求建筑的上下层柱子尽量对齐,相当于要在一个整齐的柱网格子内完成大小不同的功能房间的设计,同时解决好采光、通风的要求。
因此,建筑方案设计的顺序就由通常的功能设计兼顾状网布置,变成了柱网拟定—功能布局—柱网调整—工艺核对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2.3 与景观设计专业的协调普通设计中的地面绿化,只需根据景观需要布置高矮乔、灌木就可以了,而在一个大屋盖上布置绿化就不一样了。
首先,种植基质如采用人造轻质土,基质层厚度根据栽培植物不同,一般在10~75厘米之间。
其次,树种选择也很重要。
树木的根系太深会带来覆土太厚,结构构件加大、设计难度增加、造价提高等问题;根系太过发达,不仅会破坏物业层平台面的防水层,甚至破坏到结构构件,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
因而,景观专业设计时要选择恰当的绿化方式,尽量减少覆土的厚度。
同时,建筑防水设计时也要考虑使用特殊的抗渗混凝土和防穿刺防水材料,使花草灌木生长不会影响大屋盖的防水问题。
2.4 与设备设计专业的协调在普通的小区设计中,室外管线的敷设是按照管线的埋深要求在地面标高以下同城市管线相接,而在本设计中,所有的管线必须集中到中间设备层统一安排。
这样,车库层的层高就是车库层所需净高加设备管线高度加梁高。
因层高过高会带来影响建筑布局、通往上盖道路坡度变大、路线变长和影响建筑结构造价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方案设计中,我们要求各设备专业将管线统筹布局,尽量减少管线的高度(例如,通风专业的管道做成扁而宽的风管)。
3上盖绿化的设计问题上盖物业部分的绿化设计注重同盖下厂房周围的绿化相呼应和延续,并着力于对城市景观作出贡献。
另外,上盖部分在盖子的两端(下部为地铁车辆出入段线部分)和试车线一侧设置了宽阔的绿化隔离带(图3),在隔声减噪的同时,转移和遮挡了人们通向铁路线路的视线,使位于此地的居民产生依然在平地上的心理感受。
图3上盖方案总平面在计算上盖部分的绿化率时,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如果我们的盖上绿化按照屋顶绿化的概念计算建筑面积,依据《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化用地面积审核办法》的规定“屋顶和地上架空层的人工绿地覆土厚度不小于0.6米的,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绿地。
”则即使把整个盖上部分全部作为绿化,也只能达到25%绿化率,使上盖小区实际的绿化效果和计算指标的差别很大,给总平面的设计控制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此也希望本文引出的关于指标计算的问题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五、结束语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和土地综合开发力度的加大,在大的屋盖平台上设计规模化的住宅小区、商业区、产业园区等的模式将会不断地给工程设计带来技术挑战,望这次a车辆段上盖物业的方案设计作为一次摸索和尝试,能给此类工程在方案设计时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