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新史-第二章英国1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史讲义第二章

外国新闻史讲义第二章

四、世界上第一批政党报刊
• 托利党:《考察家》(1710-1714) 《每日新闻报》1720、《艺人报》1726 • 辉格党:《辉格考察家》1710、《自由人》 1715、《自由英国人》1729、《闲谈者》 《旁观者》,后将《自由英国人》其他两 份接受自助的报纸《每日新闻》《伦敦新 闻》合并为《每日公报》(1735年,世界 第一家政党日报 )。
出版自由思想
按思想见解讲,近代从17世纪开 始。(罗素) 约翰· 弥尔顿(1608-1674)与 《论出版自由》(1644)
“Give me liberty to know、to utter、and to argue freely according to conscience.”
“让我凭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 发言、自由地讨论吧,这种自 由高踞于一切自由之上。”
二、独立报业的出现
社会背景: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 无产阶级的队伍同时在壮大;工商业进一 步繁荣,广告日益增多 量的增加:种数、销数 内容扩展:有关国内情况的报道和评述增多; 经济新闻、文艺小说、读者来信增加 发展倾向:经济上、观点上报业走向独立自 主
当时几家著名报纸
《每日广告报》1730,开创依靠广告收入而自立的 先河; 《大众广告报》1752-1798年,著名出版商亨 利·伍德福出版的日报,1769年连载批评国王的 “朱尼厄斯Junius信件”而名噪一时; 《纪事晨报》1758,报道国会新闻及法国大革命。 一度成为辉格党的机关报; 《晨邮报》1772,强调经济自立,提高新闻趣味性, 该报经营者著名报人斯图亚特提出广告和发行互 相促进的经营思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资产阶级、新贵族→←王朝、教会 国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报刊 保皇派报刊 《国会纪闻》 《信使报》 《国会每日纪闻》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恢复特许制度 斯图亚特王朝,保皇派复辟。 新的官报:《牛津公报》1665年11 月16日创刊,英国第一张报纸, 后更名《伦敦公报》,出版至今。

英国近代外交政策史讲授提纲

英国近代外交政策史讲授提纲

英国近代外交史教学大纲2008年9月英国近代外交,是与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同步发展起来的。

英国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强的国家,在地理发现、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及瓜分世界的全球一体化的四个进程中,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国依靠岛国的地理位置,及时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机遇,先后战胜早期海上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登上“海上霸主”的宝座,英国最先开始和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后叶,成为“世界工厂”、“国际金融中心”和“日不落帝国”。

因此,英国近代外交史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配合世界近代史的教学,深入理解近代史上欧洲如何冲击世界、走向世界的,深入理解欧洲列强如何把亚非拉落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深入理解世界近代一体化进程。

英国自恃有强大的海上和经济实力作后盾,在近代史上长期奉行“均势外交”,即和平时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通过支持欧洲大陆的次强,扼制首强,以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通过“均势外交”,英国专心致志向海外发展,并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

但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美德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逐渐丧失、海上霸权地位面临着严重威胁。

在19、20世纪之交,英国开始调整对外政策,以“结盟政策”代替“光荣孤立政策”。

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是与大英帝国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学习英国近代外交史,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理解“均势外交”、“强权政治”、“弱国无外交”以及“经济外交”等外交理论,进而认识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导言内容概要:简单扼要地介绍本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概括有关英国近代外交史的基本理论问题、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等。

通过导言的讲授,使学生增强学习英国近代外交史的兴趣;初步了解英国近代外交的概念与范围、外交与国际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对外政策的由来及演变;初步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学习要领和方法。

讲授提纲:一、英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线索二、英国近代外交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地位三、英国近代史的主要特征四、英国近代史研究介绍思考题:1概述英国历史的发展特征和近代英国史的分期。

British_history_2 英语国家概况 英国历史相关

British_history_2 英语国家概况 英国历史相关

Steam Engine
Merchant Fleet
2.4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By the middle of 19th centur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ccomplished in Britain
❖ Its influence: Britain changed in many way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Causes: 1. Favorable geographical location 2. Political stability 3. Fast-growing population 4. Enclosure movement 5. Well-trained engineers and craftsmen
2.3 Restoration and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 Restoration: –1661, Charles II: to restore the old social order –1685, James II: to reestablish Catholicis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5. Compton’s mule spinner(1779) also replaced hand labor and required
steam to drive them 6. Cartwright’s
power loom(1784)
2.4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Parliamentarians (Roundheads [圆颅党人]) ❖ Result: the monarchy was abolished in 1949

英美文学选读英国部分第二章新古典主义时期

英美文学选读英国部分第二章新古典主义时期

英美文学选读中文翻译及重点习题答案英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第二章新古典主义时期(The Neoclassical Period)一、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1、历史背景(Historical background)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英国社会矛盾交织。

王室与议会、不同的教派之间、统治阶级与贫苦的劳动大众之间冲突不断,托利党与辉格党也为对议会和政府的控制而争斗不已。

概言之,那是一个充满了多种矛盾和多种价值观的时代。

18世纪的英国发展迅速,到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阶级也随之壮大了起来。

2、文化背景(Cultural background)(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产阶级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占据了主宰地位。

中产阶级崇尚自制、自立和勤劳。

对他们而言,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工作、节俭和积累财富。

(2)这一时期,启蒙运动在英国全面展开。

该运动的目的是用现代哲学和艺术观启迪社会。

启蒙主义者们宣扬理性、平等与科学,宣称理性是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唯一的、终极的目标。

(3)启蒙者们相信当理性作为衡量一切人类行为和关系的标尺之时,一切迷信、压迫和不公正将让位于“终极真理”、“终极正义”和“终极平等”(4)启蒙者们鼓吹全民教育。

他们认为,大众受到教育才更有可能建成民主社会。

3、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Features of the neo-classic literature)(1)新古典主义文学奉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作品和当代法国作品为创作之圭臬。

(2)新古典主义作家自觉地追求均衡、统一与和谐表达的优雅,从而形成了雍容、雅致、诙谐、睿智的文风。

(3)这一时期的文学说教意味浓厚,成为流行一时的大众教育的手段。

(4)各种文学体裁均遵循某些固定的条律和规则。

(5)包括当时流行的模拟史诗、传奇、讽刺诗、讽刺短诗在内的各体诗歌结构工整,遣词雅致、语气庄严、注重说教。

外国新闻史 第二章 英国

外国新闻史 第二章 英国

四、《泰晤士》报的崛起 泰晤士》
•1(主笔)
第四节 1855年至 20世纪上半叶,英国 世纪上半叶, 年至 世纪上半叶 的新闻理论与报刊大众化的趋势, 的新闻理论与报刊大众化的趋势, 通讯社的诞生
一、新闻传播业的实践推动新闻理论得到发展 二、英国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自然划分的形成 四、报纸大众化过程中通讯社的诞生
• (一)出版管制的实施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1509—1547)是第一个下令管制出版 ) 业的英国国王。 他设立了出版特许制, 业的英国国王。 他设立了出版特许制,规定所有 出版物须经事先许可方能出版。 出版物须经事先许可方能出版。 • (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成立 玛丽女皇于 年成立, 玛丽女皇于1557年成立,规定除公司会员和女王 年成立 特许者外,印刷一律禁止。 特许者外,印刷一律禁止。 • (三)皇家出版法庭 伊丽莎白女王 于 1586年颁布 “星法院法令” 年颁布 星法院法令”
第四节
四、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及其著述
• (一)弥尔顿及其出版自由思想 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 论出版自由》 约翰 弥尔顿(John Mition )的《论出版自由》 (AREOPAGITICA , 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文章要点: 文章要点: 文章要点 • 第一,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 第一, 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 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知” 的权利。 的权利。 • 第二,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 第二, 重复封建王朝资制出版的政策。 言,重复封建王朝资制出版的政策。 • 第三,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 第三,第一次明确提出, 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 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

外新史之欧洲篇——英国

外新史之欧洲篇——英国

总编制的确立
1808年 沃尔特第二开始试行总编制, 1808年,沃尔特第二开始试行总编制,1817 年确立,巴恩斯成为第一任总编。 年确立,巴恩斯成为第一任总编。 总编制之前的状况:过去因为报纸规模小, 总编制之前的状况:过去因为报纸规模小, 报纸所有者(或者所有者聘请某人) 报纸所有者(或者所有者聘请某人)同时掌 管经营和编务。 管经营和编务。 泰晤士报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 泰晤士报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 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 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这是报业发展的 一个新标志, 一个新标志,对于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 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真理的认识
Let her and falsehood grapple; who ever knew truth put to the worse, in a free and open encounter?
让他和虚伪交手吧。 让他和虚伪交手吧。有谁见过 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 呢?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报刊
杂志的兴起
丹尼尔·笛福与《评论》 丹尼尔 笛福与《评论》 笛福与 斯威夫特与《检查者》 斯威夫特与《检查者》 理查德·斯梯尔与 闲谈者》 斯梯尔与《 理查德 斯梯尔与《闲谈者》 阿狄生与《旁观者》 阿狄生与《旁观者》 凯夫与《绅士杂志》 凯夫与《绅士杂志》
丹尼尔·笛福与《评论》 丹尼尔 笛福与《评论》 笛福与
政党报刊
受党派意见左右, 受党派意见左右,为党派利益服 务的报纸。 务的报纸。 其主要特点:鲜明的党派性, 其主要特点:鲜明的党派性,强 烈的论战气味, 烈的论战气味,几乎没有客观真 实的新闻报道。 实的新闻报道。
英国的政党报刊
辉格党与托利党 两党在“光荣革命” 两党在“光荣革命”联合确立了君主 立宪制。王权的衰落造成原来的《 立宪制。王权的衰落造成原来的《伦 敦公报》丧失影响力。 敦公报》丧失影响力。 两党都创办了自己的报刊。 两党都创办了自己的报刊。 津贴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津贴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外新史笔记总结

★外新史笔记总结

外新史笔记总结第三章 第三节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化引起了对新闻事业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产生新闻事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

1.客观的物质需要①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造成了对新闻信息的巨大需求,因为市场经济使社会分工更发达,人们为市场生产,又从中获得生活必需品,市场把广大地区甚至整个民族、国家连在一起。

另外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频繁,使人们需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

重要贸易城市、港口对新闻的需求更加集中,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新闻事业的发源地。

②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加快了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激化。

特别是与宗教改革运动的交织,反封建的改革汹涌澎湃,人们更加关心社会变动、斗争情况。

2.社会和物质条件①印刷和造纸工业日趋发达。

②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

欧洲有行走马车的公路,内河航运发展,地理大发现使远洋航运发展,所以交通发达。

欧洲国家15、16世纪开通邮政业务,17世纪初许多城市邮政已经能做到每周一次,这为信息接收和报刊定期发行创造了条件。

③城市人口集中。

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了新闻采集和传播的良好条件。

第二章第一节手抄小报1.起源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的威尼斯。

威尼斯当时是东西方将近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15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这里萌芽。

这里的手工业主、商人、航海界人士十分关心商品的销路、物价、船期,于是有人专门打听这些消息,抄写后出售。

后来需要相同消息的人多了,他们就抄写多份,谁需要就卖给谁,这就是手抄小报。

后来又出现了定名的小报,叫“手抄新闻”。

2.简介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贸易和交通。

小报不定期。

3.评价作为资产阶级报纸雏形的手抄小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需要产生的,为资产阶级服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道。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政治色彩越来越浓,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日益增强。

外国近现代史课件资料

外国近现代史课件资料

外国近现代史课件资料第二章:19c下半叶——20c初对新建筑的探索目录:第一节: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第二节: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二,艺术与工艺运动三,新艺术运动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第三节: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第四节:法国对钢筋混凝图的运用第五节:德意志制造联盟历年真题:二十世纪初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主要成就就是挖掘了材料的表现力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在世纪下半叶。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设计者是。

《装饰与罪恶》的作者是。

芝加哥学派工艺美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节: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在这个时期内,随着钢筋和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日益频繁,新功能、新技术与旧形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对古典建筑形式所谓的“永恒性“提出了质疑,从而掀起了一场积极探求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新建筑运动。

这个时期对于新建筑的探索在:净化造型、注重功能与经济;强调建筑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迈开了新的一步,对当时建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该思潮目的是要探求一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时宜的新建筑。

解决问题的重点和方法不同:有人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旧形式的羁绊,于是从变革形式入手,带动其他:如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和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等对简化与“净化”旧建筑形式的尝试,其中新艺术运动是成功运用当时的新材料-铁来作结构与装饰的方法也有人认为应以功能来统一技术与形式的矛盾:在这方面芝加哥学派最为突出,赖特也在功能。

形式与技术的统一中创造了新型宜人的“草原式”住宅。

更有人肯定了新技术的道路,要为新技术寻找说明这种技术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例如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和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主张。

第二节: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在欧洲,对新建筑的探求,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

德国著名建筑师申克尔原热衷希腊复兴风格,后再资本主义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寻求新建筑的可能性-外出-发现了建筑艺术的时代性问题1,申克尔[德国] :原是古典复兴主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被视为是政府的 一项垄断的权利,一般人要经营,必经政 府许可。报纸的报道和言论必须支持和促 进政府的政策和政治的安定,反对言论的 多样性和思想的多元化,认为新闻传播只 有服从于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才能成为 一种建设性力量。 其方式就是对报业从行政上严格控制。
1641年 1641年7月,星法令正式取消 1643年又恢复特许制度 1643年又恢复特许制度 克伦威尔统治时期采取了更严厉的管制手段 查理二世复辟后,封建王朝又实行了出版管制 1688年的“光荣革命” 1688年的“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正式参与执政。 在英国革命过程中,随着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 的传播,随着反对压制印刷出版的斗争的发展, 人们明确地提出了“出版自由” 人们明确地提出了“出版自由”的主张。
三、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报刊 (一)新闻政策的渐变 1、知识税的建立和废除 1853年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 1853年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 取消纸张税。 2、叛国法和煽动诽谤法 [1]叛国法和煽动诽谤法的执行情况 ]叛国法和煽动诽谤法的执行情况 [2]记者进入国会
第二章 英国的新闻传播 事业
典型的渐进式商业性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模式
第一节 英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
一、早期报业与封建压制 (一)印刷术的传入和印刷新闻书的诞生 1、印刷术的传入 威廉· 威廉·卡克斯顿 当时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尚未达到需要利用报纸印 刷媒介的地步。 2、印刷新闻书的诞生 英国第一位报人——巴特 约克郡谋杀案》 英国第一位报人——巴特 《约克郡谋杀案》 第一家定期刊物——尼古拉斯·伯恩和托马斯· 第一家定期刊物——尼古拉斯·伯恩和托马斯·艾克 尔 《每周新闻》 每周新闻》
英国报人摆脱诽谤法的束缚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704-1730年,沿袭17世纪的司法 )第一阶段:1704-1730年,沿袭17世纪的司法 原则,凡指责、攻击国王、内阁大臣的人都犯有 煽动诽谤罪。 理查德· 理查德·富兰克林案 (2)第二阶段:1730-1760年,陪审团对煽动诽谤 )第二阶段:1730-1760年,陪审团对煽动诽谤 罪的判决,可以不受政府的训令约束,较为自由 地表达意见,独立做出判决。 (3)第三阶段:1760-1780年,出版自由获得一定 )第三阶段:1760-1780年,出版自由获得一定 程度的保障。 约翰· 约翰·威克斯案 朱尼斯匿名信案 (4)第四阶段:1780-1792年,司法界对诽谤罪审 )第四阶段:1780-1792年,司法界对诽谤罪审 判和构成要素等问题产生争议,并以国会通过 “法克斯诽谤法案”告终。 法克斯诽谤法案”
(二)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及出版自由思想的确立 (二)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及出版自由思想的确立 1、约翰﹒利尔本 、约翰﹒ 2、弥尔顿及其出版自由思想 《论出版自由》 论出版自由》 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 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观点的公考 洛克及其对自由主义的哲学思考
《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 斯莱上校 莱维收购 劳森——辉煌期 劳森——辉煌期
(三)自由理论的发展 约翰·斯图而特· 约翰·斯图而特·密尔 《论自由》 论自由》 (四)乌托邦主义和工人报刊的发展 1、乌托邦主义 2、工人报刊的发展 (1)早期的工会机关报 《贫民导报》 贫民导报》 (2)宪章运动中的报刊宣传《北极星报》 )宪章运动中的报刊宣传《北极星报》 (3)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 A、共产主义杂志 B、《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1) 禁止国外出版商在英国从事出版印刷行业, 保护国内出版商的特权利益; (2)任命专职皇家出版人员负责监督出版事业; (3)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商以独占经营的专利权 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的产生; (4)保护被授予特权的印刷商们的专营利益,并 对整个出版印刷事业进行强权管制。
“星法院法令” 内容: 星法院法令” 全体印刷商的印刷品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 记; 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先请求许可; 伦敦市外,除了牛津与剑桥大学,一律禁止印刷; 除非教会同意,不再允许新的出版商登记。 印刷物均须事前申请许可,否则处以12便士至14 印刷物均须事前申请许可,否则处以12便士至14 先令罚款或坐牢处分。 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秘密出版物和印刷机有搜索、 扣押、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 出版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 出版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人,但牛津与剑桥大学的 印刷商各限1 印刷商各限1名学徒。
洛克关于思想言论自由的观点 人的自然权利有四项内容:即生命、自由、财产 和惩罚权。自由是其余一切的基础。但离开思想、 意愿、意志,就无所谓自由。 任何人都有一种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即任意使 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道理上讲,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抛弃自己的观 点,盲从于不可理解的权威,无论人们的理解怎 么错误,理性是其唯一的向导。
(二)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 1、各种控制措施 [1]特许制度的建立 亨利八世与出版独占制度 亨利八世与出版独占制度 玛丽女王与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2]伊丽莎白一世与皇家出版法庭 “星法院法令” 星法院法令” [3]津贴制度 [4]新闻检查 [5]知识税 2、集权主义报业理论
二、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刊及新闻自由思想 (一)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 1、革命爆发初期(1640-1649) 党派报刊的出现 、革命爆发初期(1640-1649) [1]革命初期 国会派 V 保皇派{政论报刊时期} 保皇派{政论报刊时期} [2]信使报时期 相互对立的报纸 2、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实行专制性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质的新闻政策 两种报纸:《政治信使报》和《公众情报员》 两种报纸:《政治信使报》 公众情报员》 奈德海姆《公共广告》 奈德海姆《公共广告》 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1665年11月16日 1665年11月16日,《牛津公报》,是英国历史上第 牛津公报》 一张报纸。
《泰晤士报》创办于1785年1月1日。该报原名《每 泰晤士报》创办于1785年 日。该报原名《 日环球纪录报》,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 日环球纪录报》,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 1788年改为现名。 1788年改为现名。 有“庄重报纸”、“严肃报纸”之美誉 庄重报纸” 严肃报纸”
业务上进行改革 在经营方面,它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系,依靠广 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 在报道方面,它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 在言论方面,它标榜独立
4、廉价报纸的兴起和《每日电讯报》 、廉价报纸的兴起和《每日电讯报》 一般认为它有这些特征: 1、面向社会中下层,以广大平民百姓为主要读者 对象; 2、政治上标榜超党派而独立; 3、经济上实行商业经营,广告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纸; 4、内容上,除了少数鼓吹社会改革、宣传改良主 义主张的以外,一般着重报道地方新闻、社会新 闻、警事新闻、体育新闻以及种种软新闻; 5、文字简短通俗,编排活泼花哨。
2、杂志的兴起 (1)三大评论期刊 《评论》、《闲谈者》、 评论》 闲谈者》 《旁观者》 旁观者》 (2)《绅士杂志》 绅士杂志》 (3)《政治记录》 政治记录》
3、独立报业的成长和《泰晤士报》 、独立报业的成长和《泰晤士报》 [1]《泰晤士报》的创办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的历史沿革 泰晤士报》 [2]《泰晤士报》的发展 泰晤士报》 A、沃尔特第二时期 一是业务上进行改革 二是该报重视采用新技术 三是重用人才 巴恩斯 德莱恩 拉塞尔 B、北岩时期 C、阿斯特和汤姆森时期 D、默多克时期
(二)资产阶级革命后报刊的发展 1、日报的诞生及发展 [1]日报诞生 《每日新闻》 马利特 英国第一张日报 每日新闻》 [2]日报的发展 《每日广告报》(Daily Advertiser) 1730年2 每日广告报》 Advertiser) 1730年 月,真诺创办 [3]其他类型报纸 星期日报 1779年 约翰逊夫人 《英国公报暨 1779年 星期日箴言报》 星期日箴言报》 出版至今最古老的星期日报是1791年创刊《 出版至今最古老的星期日报是1791年创刊《观察 家报》 家报》 晚报 《晚邮报》 1706年创刊 晚邮报》 1706年创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