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形态检测系统用于白细胞形态识别的临床应用评价
CellAVision-DM96-自动化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白细胞分类的临床应用

五、讨 论
DM96 使用标准化分析程序,对于分析的区域和路径都预 先做好了设定,降低了分析区域不同造成的误差。同时, DM96 预分析后所有细胞图像按照预分析结果排列于屏幕 上,因此检验人员可以很快确认或对其中认为分析结果有 误的细胞重新分类。1977 年美国病理学家协会( CAP) 组织进行的白细胞分类研究比较, DM96 对淋巴细胞、嗜 酸性分叶核细胞的分类能力比人工分类的能力高或相当, 其他类型细胞则稍差。
四、结 果
一、仪器最终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相关性 将 422 例仪器分类最终结果与人工镜检分类 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图 .其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相关系数较大 ( r=0.91 r= 0.88,P <0.01) ,而单核细 胞的相关系数较小( r=0.31,P <0.01). 见图2
2. DM96 自动化数字图像分析系统( 简称 DM96) 采用与血液分析仪的流式细胞术完全不 同的技术,是一种结合传统显微镜检查和现代神 经网络技术的新型细胞分析技术,用于血细胞形 态分析。该仪器目前在我国临床应用较少,我们 对 DM96 临床使用做了评估。
DM96的优势
1. 仪器能通过标准化的工作辅助人工镜检,筛 查异常血涂片,甚至经完善后能够替代人工镜 检。
2. DM96 工作原理及方法 DM96 由涂片扫描装置和装有CellAVision
血细胞分析软件的计算机组成。外周血涂片装 载到该系统后,仪器开始扫描涂片,先在 10 ×物镜下以城垛跟踪方式找到白细胞的单细胞 层并锁定,再于 100× 物镜下通过自动对焦进 行细胞分割和提取,拍摄数码照片,用基于人 工神 经网络系统( 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s,ANN) 的软件进行分析,识别各 种白细胞,得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预分析结果 。预分析白细胞的数码照片通过电脑显示器展 现在操作者面前,操作者可以选择接受或修改 结果,通过人工审查后输出 DM96 的最终结 果( 下称“仪器最终结果”) 。 见图1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简称形态学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以及相关指标的测定,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观察与计数、涂片检查、细胞形态学分类等。
它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十分突出,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本文将从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检测方法以及结果的解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评价造血功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对造血功能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血液涂片的方式,可以了解骨髓内各种成熟度的细胞比例,以及有无幼稚细胞的存在,从而判断造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对于骨髓疾病以及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辅助疾病诊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作为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对于贫血类型的鉴别和分类,对于白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判断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指导临床治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对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检测方法1. 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是形态学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适量的血液,经离心后涂布在载玻片上,后用Wright染色或其他染色剂进行染色,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
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以及细胞的大小、形态、核的形态、胞质的颜色等来判断检测对象的健康状况。
2. 血象计数血象计数是通过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对血细胞进行数量和形态的测定。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三类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三、结果解读1.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
正常的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凹陷,无尖角、破损和出血。
形态学异常的红细胞可能是贫血、缺铁、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疾病的特征。
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问题

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问题白细胞五项分类是医院检验中心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用于对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统计。
通过该技术,医生能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检验中心VCS白细胞五项分类的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问题。
一、原理白细胞五项分类是通过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实现的。
该仪器依靠精密的光学系统和先进的计算算法,能够将血液中的白细胞分为五种类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血液样本会被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抽取。
仪器将样本注入进入细胞计数室,并将样本中的白细胞逐个通过薄层计数室,通过光学系统感知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尺寸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统计。
二、技术特点1. 高效性: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本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
2. 精确性:该技术借助精密的光学系统和先进的计算算法,能够准确地将白细胞进行分类,生成准确的统计结果。
3. 全面性:通过白细胞五项分类,我们能够获取更全面的白细胞信息,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在血液中的比例,从而更好地评估炎症、感染、免疫和造血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4. 可视化:自动血液细胞分类分析仪能够将白细胞的分类结果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便于医生观察和分析。
三、应用问题1. 分类异常:通过白细胞五项分类,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判断白细胞的分类异常,如某一类细胞比例过高或者过低,并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相关病症。
2. 疾病诊断:白细胞五项分类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比正常范围的白细胞分类,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等疾病。
3. 疗效评估: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分类的变化可以作为疗效的评估指标。
医生可以通过连续检测白细胞分类的变化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4. 临床研究:白细胞五项分类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人群的免疫状态和炎症情况,为研究找到更加准确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总结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结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2-06-27T01:16:44.131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5期作者:李娜[导读]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李娜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集的100例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对照组为血液自动分析仪监测结果正常的50例血液样本,观察组为血液自动分析仪监测结果异常的50例血液样本,所有样本均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细胞形态异常情况。
结果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结果:观察组血液样本正常14例,假阳性率为28.00%(14/50),对照组血液样本异常3例,假阴性率为6.00%(3/50),联合血液分析仪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血液样本异常6例,异常率为12.00%。
对照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异常低于观察组( P<0.05) 。
结论对于血常规检查来说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是一个重要部分,有效弥补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查结果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假阳性率;假阳性率;异常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lood cell morphology in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Methods 100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50 blood samples with normal monitoring results of automatic blood analyze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 blood samples with abnormal monitoring results of automatic blood analyzer. All samples were examined for blood cell morphology. The accuracy and abnormal cell morphology of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blood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14 cases of blood sampl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normal,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28.00% (14 / 50), and 3 cases of blood sampl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bnormal,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was 6.00% (3 / 50). The results of combined blood analyzer and blood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6 cases of blood samples were abnormal, the abnormal rate was 12.00%. The abnormal blood cell morpholog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for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blood cell morphology 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which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of blood cell automatic analyzer.[Key words] blood routine test;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lood cells; False positive rate; False positive rate; Abnormal rate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检查技术得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临床诊断疾病中广泛地使用自动化检测仪器,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筛查仪器是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该仪器的优点众多(检测花费时间短、精确度高、功能多等)。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则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血液参数。
本文探讨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相结合的优势,以及细胞形态学在白细胞分类鉴别、贫血类型鉴别和血小板异常检测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结合这两种技术,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总结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效果,强调了它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的联合应用为血常规检验带来了更加全面和精准的细胞学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分类、贫血类型、血小板异常、效果1. 引言1.1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液体之一,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通过对血液中这些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结构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中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白细胞分类鉴别,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疾病;细胞形态学可以在贫血类型鉴别中发挥作用,帮助医生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并指导治疗选择;在血小板异常检测中,细胞形态学也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进行评估。
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通过结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血液中的细胞形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在日常的医学实践中,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备受认可,对于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作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现代化的生化分析仪器,其作用在于全自动化地对血液样本中的各项血细胞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应用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临床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镜观察血液中的细胞的形态特征,以辅助诊断疾病。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包括血小板形态学、白细胞形态学、红细胞形态学和血清学检查。
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贫血、感染、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及其他疾病。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及时、精确地辨别出疾病的类型,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时,医生需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比较病人在不同时间段,以监控病情变化,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 1 -。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

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测定方法及参考范围白细胞形态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白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血液疾病。
本文将介绍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的方法和参考范围。
一、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方法1. 血涂片检查:采用血涂片染色的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Wright 染色和Giemsa 染色。
通过观察细胞核、细胞质和颗粒的形态变化,可以判断白细胞的异常形态。
2.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血细胞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测定白细胞的大小、形状、核质比、核分裂和颗粒的形态等参数。
3. 骨髓涂片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医生可能会进行骨髓涂片检查,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骨髓涂片检查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白细胞形态特征,帮助确定病因。
二、异常白细胞形态的参考范围白细胞形态的正常范围是相对宽泛的,具体的参考范围可能会因不同实验室的方法和仪器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以下是常见的异常白细胞形态及其参考范围:1. 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的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双叶核和颗粒状的细胞质,参考范围为0-5%。
2. 嗜碱性粒细胞:正常的嗜碱性粒细胞具有多叶核和颗粒状的细胞质,参考范围为0-1%。
3. 中性粒细胞:正常的中性粒细胞具有多叶核和细微的颗粒状细胞质,参考范围为40-75%。
4. 淋巴细胞:正常的淋巴细胞具有圆形核和少量细胞质,参考范围为20-45%。
5. 单核细胞:正常的单核细胞具有单个肾形核和丰富的细胞质,参考范围为2-10%。
6. 异常细胞:异常细胞包括原始细胞、形态异常的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等。
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应该很少或者不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异常白细胞形态并不一定意味着疾病存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是正常的变异。
因此,对于异常白细胞形态的评估应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等因素。
总结起来,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血液疾病。
白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应用

症等严重感染 的疾病 ;核左移是 由于造血物质缺乏 、脱 氧核糖核酸减低或骨髓造血功 能减退所致 ,若在疾病过 程中突然出现核左移 ,则提示预后不 良。 综上所述 ,白细胞形态检查乃是一项操作简便 ,无 需特殊 昂贵设备,在一般基层医疗单位均可开展 ,且对
疾病 的诊断、鉴别 诊断、治疗监测与预后等方面,均 具
度 增生( 0 , >3 %) 相应 的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 ,则可确 诊 为急性 白血病 ;若在 白细胞胞质 中见 到棒状 小体 ,则是
确 诊为急性 白血病 的又一有力佐证 ;因为这种棒状小体 只 出现在 白血病细胞 中,而且棒状小体在急性粒细胞 自 血病 的幼稚粒细胞胞质 中较为多见 ,呈粗短棒状 ,常为
的 临床 分 析研 究 显 示 :HA 患 者 外 周 血 有 非 常 多 的 白 L 血 病 细 胞 ( C , 易 引 起 微 循 环 L 淤 积 , 现 为 呼 吸 困 L ) C 表 难 、 行 性 低 氧 血 症 和 重 要 脏 器 出 血 ( 出血 、 出 血) 进 脑 肺 ,
自细胞形态分析是病理性血样标本必不可少 的初步 检查手段 ,是反映骨髓造血状态及血液病和其他疾病 的 橱窗 ,是检查与观察疾病 的重要指标 。特别是对血液病 诊断及治疗过程 中的监测和预后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现 就 白细胞形态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浅述如下 , 以供参考 。
1 诊 断
可 以判 断 白血病 治疗 过程 的预后 。 长期生存 的急性 自血 病 8例分析研 究表 明:长期生存 的急性 白血病病人 以
在排 除人为因素后 ,血涂 片出现 白细胞形 态异常并 占相 当数量或在正常血涂片不该有 的特异形态 时,则提 示病 理性 改变 ,再 结合 临床其他常用检 查、特殊检查等 进行综合分析 ,才 能迅速 、有效 、准确地对疾病作 出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结果的复检已成为临床实验室进行血常 规检测必要的审核环节,通过对自动化血细胞分析 的复检明显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1-2] 。 近年来, 流式细胞多色分析技术也用于白细胞分类的复检, 其技术含量和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尚未在国内普遍 开展[3] 。 对于形态学检查,人工显微镜镜检仍是重 要的 基 本 方 法, 但 由 于 血 常 规 报 告 周 转 时 间 (turnaround time,TAT) 要求严格,门急诊血常规的 TAT 时间要求为 30 min,面对样本量逐年增多和技 术力量紧缺的现状,人工镜检难以完成高强度的复 检工作。 临床实验室迫切需求能借助自动化细胞形 态检测系统辅助人工进行形态学复检,帮助对细胞 形态进行分类计数,缩短血涂片浏览时间,并能保存 大量细胞形态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等。
表 1 临床敏感度和特异度验证异常样本选择要求
细胞及分类特点
白细胞总数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 嗜酸粒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增多 白细胞总数减少 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 幼稚细胞
・ 169・
sample level, the coincidence rates of pre-classific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leukocytes were 64%-98% and 84%-100%, 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s of pre-classific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leukocytes in order from high to low were: lymphocyte, segmented neutrophil, eosinophile, band neutrophil, monocyte, basophile, when r were 0.943 9, 0.915 2, 0.785 4, 0.775 6, 0.676 2 and 0.289 1, respectively.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classification and manual microscopy of White Blood Cel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tween pre-classification and manual microscopy.Order from high to low was: eosinophile, segmented neutrophil, lymphocyte, monocyte, band neutrophil, basophile.And r were 0.972 1, 0.968 5, 0.957 0, 0.831 9, 0.800 6 and 0.648 7, respectively.The ability of this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systems at pre- classification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band cell and segment cell, atypical lymphocyte and normal lymphocyte was not good. Conclusion The performance of reclassification was better than pre- classification.The reclassification can be substitute for the microscopy inspection, and be used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Chin J Lab Med,2015,38:168-172)
DOI:10.3760 /cma.j.issn.1009-9158.2015.03.007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协和医院检验科 通信作者:崔巍,电子信箱:cuiw@pumch.cn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 年 3 月第 38 卷第 3 期 Chin J Lab Med, March 2015, Vol.38, No.3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an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systems named CellaVision DM96 in classifying White Blood Cells.Methods A total of 2267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male 1 235, female 1 034, average age 46) were obtained from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 PUMCH ) . These samples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precisio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the analytical error of the system.We first evaluate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reclassification and manual microscopy.On the base of favourable coincidence rate, we then evaluat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re-classific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segmented neutrophil, band neutrophil, lymphocyte, monocyte, eosinophile, basophile, blast cell, promyelocyte, myelocyte, metamyelocyte, plasma cell and reactive lymphocyte.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re-classific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 were 46% -100% and 24%-92%, respectively.When studied on the cell level, 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of pre-classification was 88%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s of pre-classific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 were 6%-95% and 25%-100%, respectively.When assessed on the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样本来源:2 267 份 EDTA-K2 抗凝全血来自 2013 年 6 月至 10 月间的北京协和医院健康体检、 门诊和住院患者,包括男 1 235 名,女 1 034 名,平均 年龄 46 岁。 其中 106 份( 包括 49 份分类计数正常 和 57 份分类异常) 用于检测系统精密度验证;178 份用于临床敏感度和特异度验证,参照 Cella Vision 公司制定的评估方案,各组异常样本数量不应少于 2 份,详见表 1;106 份用于人工审核后分类计数与 显微镜镜检分类计数符合率评估;884 份用于检测 系统自动分类( 预分类) 和经过人工审核后分类符 合率评估;993 份用于检测系统预分类正确性评估。 2.试 剂 与 检 测 系 统: 细 胞 形 态 检 测 系 统 Cella Vision DM96 ( 以 下 简 称 检 测 系 统 ) 为 瑞 典 Cella Vision 公司产品,全自动推片染色机 SP1000i 为日本 Sysmex 公司产品,光学显微镜 80i 为日本 Nikon 公司产品。
【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细胞形状; 自动化,实验室
Evaluation of an automate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system in white blood cell identificaton Wang Geng,Xie Hongjie,Jiang Xianyong, Wang Xin, Chen Qian, Wu Wei, Huang Chunmei, Huang Yuan, Cui Wei.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73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ui Wei,Email:cuiw@pumch.cn
・ 168・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 年 3 月第 38 卷第 3 期 Chin J Lab Med, March 2015, Vol.38, No.3
・ 论著・
细胞形态检测系统用于白细胞形态识别的 临床应用评价
王庚 解宏杰 蒋显勇 王欣 陈倩 吴卫 黄春梅 黄媛 崔巍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形态检测系统对外周血细胞的认知和分辨能力。 方法 描述性研究 分析自动化细胞形态检测系统 CellaVision DM96 的临床效能,(2013 年 6 月至 10 月)2 267 份 EDTA- K2 抗凝的新鲜血样本选自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 1 235 名,女 1 034 名,平均年龄 46 岁), 用于对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敏感度、特异度及检测系统错误分类进行评估。 在评估符合率时,首先分 析了人工审核后分类计数与金标准法即人工显微镜镜检分类计数的符合率,在此符合率良好的基础 上评估了检测系统对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 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性中幼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浆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的自 动分类计数(又称预分类)与人工审核后分类计数的符合率。 结果 检测系统对各类细胞预分类检 测的敏感度为 46% ~100%,特异度为 24% ~92%;从细胞水平分析,检测系统预分类的总符合率为 88%;上述各类细胞人工审核后分类的符合率(25% ~100%) 高于预分类的符合率(6% ~95%);从 样本水平分析,各类细胞人工审核后分类的符合率(84% ~100%) 也高于预分类的符合率(64% ~ 98%)。 对各类细胞,检测系统的预分类和人工审核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淋巴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r 分别为 0.943 9、0.915 2、 0.785 4、0.775 6、0.676 2、0.289 1;检测系统的人工审核后分类和显微镜镜检法结果的相关性较前提 高,由高到低依次为嗜酸性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r 分别为 0.972 1、0.968 5、0.957 0、0.831 9、0.800 6、0.648 7。 检测系统预分类对中性杆状核粒细 胞与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鉴别、异型淋巴细胞与淋巴细胞的鉴别欠佳。 结论 血细胞形态检测系统 经人工审核后细胞分类结果比未经人工审核的分类结果更可靠,可替代人工显微镜镜检方法,应用于 临床工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