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有什么不同

合集下载

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公司发展战略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集中化战略:公司选择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市场或产品领域,通过深度专业化和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竞争优势。

这种战略通常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公司,能够在特定领域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2. 差异化战略:公司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品牌形象,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创造独特的价值主张,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差异化,公司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客户忠诚度。

3. 多元化战略:公司通过进入新的市场、产品领域或地域来实现增长。

这种战略可以通过内部开发新业务、收购其他公司或与其他公司合作来实现。

多元化战略有助于公司分散风险、扩大业务范围和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但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和资源分散的挑战。

这三种类型的发展战略各有优缺点,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市场环境和目标来选择适合的战略。

成功的发展战略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机会、竞争状况、客户需求和公司内部能力等因素,并能够灵活调整和适应变化的商业环境。

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2)

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2)

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2)二、城投类企业专业化与多元化战略选择问题在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中,特别要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关系。

特别是针对市场转型期的地方政府城投类企业,要适应政策环境和转型发展的要求,都会面临多元化或专业化的战略选择。

(一)企业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含义一般来说,所谓企业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该企业的经营状态。

如果企业在一定时间里只是从事一种行业或一类产品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或只生产这些产品的部分,或只完成这些活动的个别环节,就称为专业化经营;而当企业同时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品或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时;就称为多元化经营,也可称为多种经营、多角化经营或跨行业经营。

从企业发展的动态角度看,企业的专业化或多元化则是指企业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或多元化经营战略。

企业管理大师彭罗斯(E.T,Penrose)认为,多元化是“企业在基本保留老产品生产线的情况下扩张其生产活动,开展若干新产品的生产”。

“多元化包括了各种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运营的生产领域数目的增加”。

另一位企业管理大师迈克尔·戈特(M.GOrt)对企业多元化的定义是:“多元化可定义为单个企业所活动的异质市场数目的增加”,“是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力口”。

(二)城投类企业多元化经营有它存在的价值人们常说:“挣不完的钱,干不完的活。

”本意是劝人不要过于操劳,要注意节制。

其中也包含了专业化的哲理。

因为钱是挣不完的,所以每个企业、每个人只应该挣最合适自己的那份钱;因为活是干不完的,所以每个企业、每个人只应该做最适合自己的那份工作。

确实,一个人甚至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时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在任何领域甚至任何几个领域都做到出类拔萃。

要想在有效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初期的专业化经营战略是必然的选择,也就是说必须把有限的资源,能力集中使用在某一点上。

相对专业化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企业发展多品种或多种经营的长期谋划,以充分发挥企业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提高经营效益,保证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从企业生命周期看多元化与专业化

从企业生命周期看多元化与专业化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而经营战略是企业主体在长期目标方面的行为选择,也是企业注重内部发展和市场状况的系统决策模式。

因此,正确选择经营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分析了专业化和多元化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含义、优缺点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多元化、专业化并无优劣之分的结论,指出专业化和多元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贯穿企业发展过程始终。

并进一步探讨了有关多元化与专业化选择的实质问题和时机问题。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施多元化与专业化战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多元化、专业化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ur country's economy has been integrating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in a much wider range, the enterprises face both the international and the domestic big market directly, therefore, the competition will be more intense. And the business strategy is the behavioral choice of enterprises in the long-term goal aspect, it’s also the systemic decision model for enterprises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rket condition. Therefore, choosing the business strategy correctly decides enterprise's success or fail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nterprise life cyc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necessity of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enterprise life cycle,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n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specialization indicating which of the two is superior or inferior, and pointes out that the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are the inevitable choices of the enterprise during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goes throughout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urse. Meanwhile, the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questions and tim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choice of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specializatio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as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mplement of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 different phases of enterprise life cycle.KEYWORDS:Enterprise life cycle,Diversification,Specialization正文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专业化和多元化战略的比较 (2)一、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点 (2)二、专业化经营战略在运作中的客观条件 (3)三、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优缺点 (3)四、多元化经营战略在运作中的客观条件 (4)五、两者的比较分析 (5)第三章企业生命周期与各个阶段的特征 (6)一、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 (6)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 (6)(一)新生期的概念与特点 (6)(二)成长期的概念与特点 (6)(三)成熟期的概念与特点 (7)(四)衰退期的概念与特点 (7)第四章在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专业化经营战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 (8)一、第一阶段新生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8)二、第二阶段成长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9)三、第三阶段成熟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9)四、第四阶段衰退期阶段的战略选择 (10)第五章案例研究——以“巨人”集团为例 (11)一、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11)二、从巨人集团多元化失败案例得出的经验 (12)第六章总结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6)第一章引言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关于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的争论沸沸扬扬, 很是激烈, 似乎一定要分个输赢。

简述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简述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简述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
公司发展战略的三种类型包括:多元化战略、专业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1. 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是指公司扩展其产品线、进入新的市场或产业的战略。

多元化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增加业务的多样性来降低风险,并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来实现进一步增长。

多元化战略的几种常见类型包括垂直整合、水平整合和集团多元化。

2. 专业化战略:专业化战略是指公司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的战略。

通过专注于特定领域,公司可以建立竞争优势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专业化战略的几种常见类型包括专业领域专注、创新与差异化专注和成本领导专注。

3. 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是指公司扩展其业务至国际市场的战略。

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公司可以获得更大的销售机会和增长潜力。

国际化战略的几种常见类型包括出口、直接投资、合资和收购等。

这三种策略类型并非互斥,公司在发展战略时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组合。

例如,通过多元化战略扩展产品线,然后通过专业化战略在某一特定领域建立竞争优势,最后采用国际化战略进军国际市场。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比较与选择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比较与选择

两 类 、比 如 , 尔 由冰 箱 到 冰 柜 、 海 空调 , 到 彩 再 电 , 务 性 质 不 同 了 , 是 , 旧 业 务之 间还 是 业 但 新 有 许 多共 享 资 源 。 如 , 的 大 部 分技 术人 才 、 例 它 管 理人 才 都 是 可 以 相 互 通 用 的 ; 它 的 市 场 渠 道 、 购供 应 渠道 、 詹 服 务 渠 道 部 可 以 兼容 ; 采 售 他 们耗 费 巨资 建 立起 来的 配 套 件 制 造 能 力( 饭 金件 、 料件 、 塑 电气 元 器件 等 分厂 、 间 等 ) 车 都 是 可 以共 享 的 资 源 可 见 . 关 多元化 的投 资 相
种战略 的利弊 , 根据 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内外部 环 境进 行 科 学 决 策 , 显得 尤 为重要 、 专 业 化 与 多元 化 的 含 义 产业 经 济 学 申讲 的 多元 化 、专 业化 问题 ,

相 关 多元 化 是一 种 相 对 简单 、 全 的 多元 安 化 其特点为 : 新增 产品或事业部与现有产品 或 事 业部 多 少存 在 着 某 种 相 互 配 合 关 系。 相
技 术开 发 风 险 。 以及 人 才 匮乏 的风 险 。
但 从现 实 来看 . 两种 战 略 都 有 成 功 与 失败 的 这 经 验和 教 训 , 难 用好 坏 采进 行 判 断 一 很 专 业化 或 多元化 的 战 略 性 选择 企业 能 是 否 生 存 、 利 和 发展 的 关键 所 在 、所 以 分析 两 获
关 多元 化 又 包括 整 合 战 略 与 同心 多元 化 战 略

有 多个核 心 竞 争 力 , 得 了一 定程 度 的 风 险 互 取 补 、 多元 化战 略 还 有 利 于 企 业 突破 行 业 限 制 , 及 时 转 移 延 长 企 业 的 寿 命 周 期 、多元 化 经 营 可 让利 薄行 业 的 企 业 进 入 更 有前 途 、 资 回 报 投 率 更 高 的行 业 , 找 新 的 利 润 增 长 点 , 寻 突破 其

论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

论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

论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摘要]企业发展究竟应该采取多元化还是专业化,这一直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所困扰的问题。

其实,多元化与专业化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分界,要客观辨证地看待“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利弊。

[关键词]多元化专业化企业未来的竞争是“战略制胜”的时代,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将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兴衰存亡,而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谋求竞争优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两种全局性的长远谋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战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

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作为企业谋求自身竞争优势的策略选择,就其本身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好坏之说,只有合适与否。

要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应该弄清楚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各自所具有的利与弊,做到心中有数。

一、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各自的利与弊。

1.企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利弊。

利:一是专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人数少,分工明确,分工协调方便,工作效率必然会提高;二是专业化经营会提高经济效益。

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生产、办公设备的利用效率就会上升,相应的产品的成本将会下降,企业的效益就会增加;三是专业化经营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不能把规模经济理解为实施多元化经营企业的“专利”,专业化经营也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在特定的产品上或特定的目标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专业化经营,企业可以把其全部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全部兵力攻其一点”,竞争优势就比较容易建立,的把握就会加大。

弊:一是企业将资金押在某一专业领域,风险相对较大。

特别是当所在的行业处于衰退期,或者出现替代产品或服务时,其生存将成为很大的问题;二是容易错失较好的投资机会。

当一个企业过分专业化时,就会将自己限制在一个领域内,不注意市场新的机会的出现,就会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战略案例分析

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战略案例分析

企业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一、定义、分类专业化经营又称单一化经营,是指企业仅仅在对单个产品或行业领域内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比较单一。

多元化经营又称多角化经营,相对于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指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有形或无形)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分两大类别即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其中相关多元化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技术、市场、经营、管理控制上有一定的相关性;非相关多元化所指的就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上述几个方面没有相关性。

多元化按性质分类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资本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分类:包括同心多元化、水平多元化、集团多元化,同心多元化指生产的新的与原有业务技术有关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水平多元化指企业利用本身市场来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集团多元化又叫混合多元化指企业通过兼并、并购或投资其他企业而将企业业务拓展到不同技术、市场、区域的战略二、阐述问题,即大中小企业面临的专业化、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成败。

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是任何发展中的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于中小型企业,企业能控制的市场、资金、资源有限,企业发展初期往往采用专业化经营战略,能够集中企业的各种优势,针对某一产品或专业领域展开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而最终能占领企业的细分市场,获得利润,在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当企业在该行业确立领先优势,市场趋于饱和,企业有了相当的盈余资金且竞争对手的进入压缩了利润空间,故企业高层为了扩大市场经营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分担经营风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考虑选择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从而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在保证自己核心优势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更高利润,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此时企业选择的稍有不慎,若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过程中偏离了主营业务,而一味的求大求全,就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甚至让企业丧失掉原有的优势而引起破产,以至于企业决策者事后后悔选择多元化经营,认为如果继续以前的专业化经营模式,企业或许能经营的更好;而对于大型企业,由于其规模大,能控制的资源、资金多,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多元化早已开始实施,企业在获得较高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但企业不满足现在的状态,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在先前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多元化,例如从产品的多元化到市场的多元化、从横向多元化到多向多元化、从同心多元化到水平多元化,进一步的多元化让企业的经营业务更加复杂,产品品种更加复杂,技术、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低,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管理者为应对此种模式带来的挑战,企业会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形式、管理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提高经营效益,然而企业的决策不可能完美无缺,能够完全充分的考虑到企业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经营环境和影响因素,这种资源、资金分散的风险及其他未能考虑到的经营风险让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中面临比之前更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选择进一步的多元化,并未能给企业带来其想要的收益,甚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企业因为疏忽而丧失全部优势,以至于最终面临破产或被收购的境地。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利弊之争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利弊之争

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利弊之争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利弊之争前言:专业化是指企业将所有的资源与能力集中于自己所擅长的核心业务,,以求增长发展;多元化又称多角化、多样化,多种经营,是指企业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向更广泛的业务领域拓展。

专业化与多元化是企业在经营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选择。

就定义来讲专业化与多元化似乎是两个相对独立或相互对立的经营战略。

但事实上专业化和多元化都是相对而言的,企业既可以从专业化走向多元化,也可以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

(概念区分)案例:苹果与戴尔(引自百度文献)苹果与戴尔都是全球有名的电脑公司,而企业经营战略却是大相径庭,苹果公司经营计算机手机,音乐播放器等产品,而戴尔公司却一直只经营计算机。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两家企业的发展历史.1976年,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克与罗〃韦恩三人在1976年4月1日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

1977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为苹果电脑有限公司。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在2001年5月,苹果宣布开设苹果零售店。

2001年10月,苹果推出了其iPod音乐播放器。

在苹果于2001年推出其iPod音乐播放器的同时,还开通了与之相配套的网络音乐服务iTunes网上商店。

目前iTunes已成为全球最为热门的网络音乐商店之一。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个人电脑Apple Macintosh G5。

2007年夏季,苹果推出的iPhone智能手机该产品提供音乐播放、电子邮件收发、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2008年7月,苹果又推出了3G版iPho ne。

自此全球掀起iPho ne潮流。

1984年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1985年推出首台自行设计的个人电脑--Turbo。

1987年成为首家提供下一工作日上门产品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公司,在英国设立办事处,开始拓展国际市场.1988戴尔公司正式上市,1989推出首部戴尔笔记本电脑,1992首次被《财富》杂志评为为全球五百强企业,1993成为全球五大计算机系统制造商之一在澳大利亚和日本设立办事处,正式进军亚太区市场1996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亚太区生产中心开始通过网站销售戴尔计算机产品,开始主攻网络服务器市场,1997推出首台戴尔工作站系统网上营业额逾400万美元,1998扩建在美国及欧洲的生产厂房,并在中国厦门开设生产及客户服务中心推出PowerVault储存系统产品,1999在美国田纳西州那什维尔增设办事处,拓展美洲业务,在巴西开设生产工厂,满足拉丁美洲市场需求,推出“ E-Support - Directfrom Dell ”网上技术支持服务,2001首次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计算机厂商,推出PowerConnect网络交换机,2003戴尔面向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推出打印机戴尔推出戴尔回收计划使客户能够将任何厂商的计算机设备回收或者捐赠给慈善机构,正式更名为戴尔公司,反映了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产品专业化和服务的多元化提供商2005戴尔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受赞赏企业”的首位2006戴尔历史上首次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系案例分析: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都是企业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寻求生存发展的手段,只有正确了解专业化经营及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才能促使企业正确地选择其发展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有什么不同?——从公司管控体系对比TCL与GE、诺基亚之间的差距姜汝祥/文 2002-12-16 14:42:25 阅读5712次“中国著名企业与世界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在哪里?”系列专稿之九姜汝祥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曾在摩托罗拉公司担任市场经理与战略规划经理,后受邀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回国后负责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经理培训,现任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在美国期间,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Schon教授共同主持了《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是多家大型企业的高级顾问,国内知名的企业战略专家。

他的电子邮件是:jack@myzion.com几乎所有优秀的中国公司都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而几乎所有优秀公司的危机与衰亡都与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做公司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出路只有两种:要么是专业化,要么是多元化。

我强烈反对海尔、联想等公司进行多元化,但我并不反对多元化本身。

为什么?公正地看,多元化和专业化都有成功的可能:GE和诺基亚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GE的道路是多元化,诺基亚的道路是专业化,而且是从多元化最后转向专业化。

但为什么我反对一些国内优秀企业的多元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大部分在学GE走多元化道路的公司,并不真正懂得GE多元化道路成功的“真正原因”,只是看到了多元化的好处,而并不真正懂得多元化。

学GE走多元化道路是可以走通的,但前提是真正懂得GE多元化道路背后的真正支撑点,否则我建议还是去学诺基亚,老老实实走专业化道路。

GE多元化真相:我们忽视了GE真正伟大的东西·GE多元化成功的战略经验是 超业务的战略 强调适应变革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性的远景与极高道德要求的文化 而最基本的是业务管理系统。

·GE的高效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所有的重大战略举措一经提出,一个月进入操作状态,一年见效。

关于GE多元化成功背后的前因后果,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在这里只在战略层面上 列出GE多元化成功的几个原因:第一,多元化公司必须拥有一个超越于具体业务的公司战略,从而使公司战略更加强调未来远景与总体控制,避免业务单元成为没有战略的利润中心。

GE著名的四大战略:全球化、服务转型、六西格玛和电子商务,没有一个是与具体的业务有关的。

第二,多元化公司必须在公司层面拥有一个强调组织学习能力与创造性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支撑多业务的扩张。

譬如,GE拥有“活化”组织结构层级与激发组织创新、将业务运营系统与变革思想融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能力,从而保证了多元化背后的持续支撑动力。

第三,多元化公司必须拥有一个竞争性的公司远景与具备筛选功能的业务模型,从而使公司业务“多而不乱”。

譬如GE拥有著名的业务筛选模型,GE公司在80年代设定的远景是:“我们要在从事的每一个行业都成为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我们将通过革命性的变革,既具有大公司的强势,又具有小公司的敏捷。

”多元化的公司必须拥有有强势凝聚力和控制力的企业文化 以使公司能够通过共同的理念减少管理成本。

譬如,GE的企业文化中强烈要求价值观上的认同 要求绝对遵守GE的企业道德原则和公司规则 GE恐怕是全世界对员工职业道德要求最严的公司之一。

就GE的多元化而言 人们真正关心的是 它如何让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几十种业务、30多万员工按照统一的战略去获得高速增长。

答案是 GE精心构造了以一年为一个循环、以一季度为一个小单元的“业务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有两大功能:第一,它构造了一个严密而有效的实施系统,保证总部制定的任何战略举措都可以转化为实际行动;第二,它是一个开放的制度化平台,来自GE和各个业务集团的高层领导、执行经理和员工,都会在这样一个制度化平台上针对业务实施情况,对比差距、交流和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措施。

GE自豪地在年报中说:因为GE拥有这样一个制度化的高效业务管理系统,GE可以做到所有的重大战略举措一经提出,在一个月内就能够完全进入操作状态,而且总是可以在第一个循环(即第一年)就能在财务上获得很好的效果。

什么是业务管理系统﹖如果把一个公司看作为一部机器,把公司的所有业务流程用1-12月时间来编排,每个月应该做些什么,到哪个月应该达到什么效果,取得多少成绩,这就是业务管理系统。

GE的业务管理系统由四个季度组成第一季度全球运营经理大会(BOCA):新举措和新战略的实施启动一月份,召开由全球600名经营经理参加的“运营经理 operationmanager 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各个业务部门送交的业务清单,宣布启动新一年的战略实施计划。

二月份,公司上下全力实施新战略。

三月份,公司召开执行官会议 35位业务部门CEO和公司高层 ,这是每季度末都要召开的公司级业务质询会。

第一季度的主要内容是检查顾客和市场反应,并检查实施战略所需的资源是否足够。

第二季度C阶段:检查实施进度和效果四月份,公司在互联网上对11 000名员工进行一次不具名的“CEO调查”。

五月份开始,GE开始对所有业务领导和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主要内容包括:(一)业绩;(二)人才使用与员工的目标承诺;(三)绩效评价(20%优秀/70%一般/10%淘汰)。

六月份的第二季度公司执行官会议,重点是总结战略实施中的优秀经验,质询实施过程的领导能力,并总结客户对新战略实施过程的影响。

第三季度S1战略规划阶段:提出新举措战略规划通常从七月份就开始,主题是分析经济环境/竞争环境,讨论总体的财务回报状况,提出新举措或新战略,并对实施中所需要的资源作分析。

这些主题先在各业务层面讨论,然后在八月份开始非正式的思想交流,提倡创造性的建议和有针对性的方案。

九月份公司执行官会议,围绕战略方案讨论三个重要的内容:第一,优秀表现的标准;第二,学习其他公司的优秀经验;第三,总结重大实施措施中的优秀经验(所有业务范围内),并分析客户对实施过程的影响。

第四季度S2运营计划阶段:落实新举措S2运营计划阶段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将战略规划转化为可实施的运营计划,所以从十月份开始,GE将全球150位高层经理召集在一起召开全球运营经理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一)下一年度运营计划的重点;(二)每个运营经理提出关键举措的成功之处;(三)所有业务部门讨论上一年工作中得到的经验与启示。

十一月份,要求所有业务部门提出详细运营计划,包括希望达到的目标、每个业务部门的业务计划。

十二月份的第四季度公司执行官会议,主要议题是为一月份的运营经理会议制定实施日程,并通过各业务部门提出的关键行动措施要点。

诺基亚道路:如何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诺基亚认为 必须从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战略,让“现实的发展服从于理想”,这样,地处芬兰的诺基亚才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领导者。

·诺基亚能够持续成功的秘密,在于它创造了自己的诺基亚之道 NokiaWay ——平衡了“诺基亚领导”与“诺基亚管理”,创造了自觉、激情和无所畏惧的企业文化。

没人统计知道诺基亚的人多还是知道芬兰的人多,但我相信知道诺基亚是一家芬兰公司的人,一定比知道芬兰的人要少。

这至少说明,诺基亚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公司了,人们并不介意它是芬兰的还是德国的,人们只知道它是全世界手机的领导者。

事实上,即使在芬兰,诺基亚也是没有地道芬兰特点的“另类公司”。

1865年,诺基亚作为一个生产纸和纸浆的木材加工厂诞生;1917年,诺基亚通过合并成为橡胶、电缆与电器制造商;1967年,诺基亚通过并购成为横跨造纸、化学药品、橡胶与电缆等产业的大集团。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诺基亚开始了它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的道路,并成功地在90年代成为移动通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诺基亚的战略思想有着十分鲜明的“现实理想主义”色彩。

1977年,卡拉莫(KariH.Kairamo)被任命为诺基亚CEO时 诺基亚赋予他的使命是使诺基亚成为一个电气巨人。

而作为CEO,卡拉莫认为,诺基亚必须从国际化的眼光来看诺基亚的业务战略,才有可能使诺基亚成为真正的巨人。

虽然到1977年,诺基亚的净收入中已经有65%来自于国外,但卡拉莫认为这并不足以支撑诺基亚成为“国际巨人”,诺基亚必须从国际竞争的眼光来制定战略,让“现实的发展服从于理想”,这样地处芬兰的诺基亚才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领导者。

正是在这种远景的指导下,诺基亚开始了它的专业化之路。

首先,诺基亚对自己业务进行了精心分析,将当时还很小的移动通讯业务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并将自己的未来定位于移动通讯,开始收缩阵线,集中力量于一点。

1980年,诺基亚的业务结构是:电子行业4% 化学2% 机械3% 电器批发6% 移动电话10% 电信10% 动力2% 橡胶4% 信息系统21% 电缆11% 消费类电器27%。

到2000年,诺基亚的业务结构转变为:移动电话72%,电信基础设施25%,其他3%。

“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将增长、国际化、保持活力、超速发展融为一体。

”这是业界对诺基亚专业化道路成功的评价 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所谓的诺基亚之道(NokiaWay)。

诺基亚之道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诺基亚管理,特点是“以事实为基础”。

所谓“事实”包括三个要素 1.清楚的目标;2.共同的管理原则与工具;3.共享的标准化流程。

诺基亚认为,建立在事实上的管理,是商业操作、战略实施、计划与组织、变革管理与品质等操作因素得以不断优化的前提。

第二,诺基亚领导,特点是“以价值为基础”。

所谓“价值”包含四个要素:1.客户满意;2.尊重个体;3.进取;4.不断学习。

诺基亚认为,建立在价值上的领导,是速度、时间、开放、正直、团队、谦逊、义务与责任、激励与容忍无序(ambiguity)等文化因素得以不断优化的前提。

按照诺基亚现任CEO奥里拉的说法,诺基亚的“硬件”是共同的远景、组织、流程与原则,而软件则是精神、信任、激情与价值观。

诺基亚能够持续成功的秘密,在于有效地平衡“诺基亚领导”与“诺基亚管理”,创造了自觉(consciousness,带来快速行动能力) 激情(emotion,带来对组织目标的自主承诺)和无所畏惧(nofear,带来勇于承担)的企业文化。

诺基亚成功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提示了专业化道路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战略层面上,可将诺基亚道路成功的经验总结为下面三点:第一,必须从国际竞争背景与趋势来定义业务选择模型,进而淘汰那些没有发展潜力的业务,集中力量于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业务,从而使公司获得持续加速成长的资格,避免日本公司那种“只埋头拉车(创造了第一流的效率),不看路线(没有战略、从而被新的产业变革抛弃)”的情况。

诺基亚的成功首先是战略的成功。

譬如诺基亚在90年代即将自己定义为移动通讯的领导者,从而将沾沾自喜的摩托罗拉拉下领导位置;而在2000年,诺基亚又将自己定位于“将互联网带给每个人”,此时感到危机的是仍然不可一世的微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