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细胞株

实验室常用细胞株
实验室常用细胞株

ATCC? Number:

CRL-2865?

Price: $329.00

Designations: T47D-KBluc

Depositors: VS Wilson

Biosafety Level: 1

Shipped: frozen

Medium &

Serum:

See Propagation

Growth

Properties:

adherent

Organism: Hom o sapi ens (human)

Morpholog y: epithelial

Source: Organ: mammar y gland; breas t

Tissue: duct

Disease: ductal carcinoma

Derived from metastatic site: pleural effusion

Cell T y p e: epithelialtransfected with reporter plas mid

Permits/F orms: In addition to the MTA menti oned above, other ATCC and/or regulatory per mits may be required for the transfer of this ATCC material. Any one purchasing ATCC material is ultimatel y r esponsible for obtaining the permits. Please click here for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 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shipment to your loc ation.

Reverse

Transcript:

N

Age: 54 years adult

HeLa Mar kers: N

Propagati on: ATCC complet e gro w th medium: T he bas e medi um for this cell line is ATCC-formulated RPMI-1640 Medium, Catalog No.

30-2001. To mak e the complete growth medium, add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to the base medium: 0.2 Units/ml bov ine

insulin; fetal bov i ne s erum to a final c onc entration of 10%.

Atmosphere: air, 95%; c arbon diox ide (CO2), 5%

Temperature: 37.0°C

Duration: The depositor states that suppl ementi ng the growth medi um with ins ulin is optional.

Preser v ation: Freeze medium: c ulture medium, 95%; DMSO, 5%

Storage temp erature: liquid nitrogen vapor phase

Related

Produc ts: Recommended medium (without the additional s upplements or s erum described under ATCC Medium):ATCC 30-2001 recommended s erum:ATCC 30-2020

parental c ell line:ATCC HTB-133

0.25% (w/v ) Try psi n - 0.53 mM EDTA in Hank ' BSS (w/o Ca++, Mg++):ATCC 30-2101

Hank s' Balanced Salt Soluti on (w/o Ca++, Mg++, phenol red):ATCC 30-2213

实验室常用细胞株

来源:丁香园

细胞株名称ATCC 编号细胞来源细胞种类生长状态使用培养基

细胞株名称ATCC 编号细胞来源细胞种类生长状态使用培养基

293 CRL-1573 人胎肾贴壁、上皮样MEM/NEAA,10%FBS

2215 无人肝癌贴壁、上皮样DMEM,15%FBS

127TAg CRL-2817 小鼠多能胚胎干细胞胚胎型DMEM, 10% FBS

293/CHE-Fc CRL-2368 人肾上皮细胞、贴壁DMEM,10%FBS

3T3-L1 CL-173 小鼠胚胎成纤维成纤维DMEM,10%FBS

3T6 CCL-96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贴壁DMEM,10%FBS

A431 CRL-1555 人表皮细胞癌上皮细胞、贴壁D MEM,10%FBS

A549 CCL-185 人肺癌贴壁、上皮样F12,10%FBS

A9 CRL-6319 小鼠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贴壁D MEM,10% FBS+

AR42J CRL-1492 大鼠胰腺肿瘤贴壁、上皮样Ham'sF-12K, 20%FBS

AtT-20 CCL-89 小鼠垂体肿瘤上皮细胞、贴壁F-10, 15% HS和2.5% FBS

B95-8 CRL-2311 绒猴EB病毒感染的白血病细胞成淋样RPMI-1640, 10% FBS BALB/3T3 CCL-163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贴壁DMEM, 10% FBS

bel7402 无人肝癌贴壁、上皮样RPMI-1640,15%FBS

BeWo CCL-98 人绒毛癌上皮细胞、贴壁F-12K, 15%F12

BHK-21 CCL-10 仓鼠肾成纤维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BHL-100 无人乳房上皮细胞、贴壁McCoy'5A, 10% FBS

BRL 3A CRL-1442 大鼠肝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BT CRL-1390 牛鼻甲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贴壁DMEM, 10% FBS

Caco-2 HTB-37 人结肠腺癌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Chang 无人肝脏上皮细胞、贴壁BME, 10% FCS

CHO-K1 CRL-9618 仓鼠卵巢上皮细胞、贴壁F-12, 10%FBS

CL2 CRL-2514 小鼠B细胞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CL3 CRL-2515 小鼠B细胞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Clone 9 CRL-1439 大鼠肝脏上皮细胞、贴壁F-12K, 10%FBS

Clone M-3 CCL-53.1 小鼠黑素瘤上皮细胞、贴壁F-12, 15% HS和2.5% FBS COS-1 CRL-1650 猴肾成纤维细胞、贴壁DMEM, 10% FBS

COS-3 无猴肾成纤维细胞、贴壁MEM, 10% FBS

COS-7 CRL-1651 猴非洲绿猴肾成纤维细胞、贴壁DMEM, 10% FBS

CRFK CCL-94 猫肾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CV-1 CCL-70 猴非洲绿猴肾成纤维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D-17 CCL-183 狗骨肉瘤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DAN CRL-2130 狗骨肉瘤上皮细胞、贴壁MEM/EBSS, 8% FBS

Daudi CCL-213 人淋巴瘤病人血液成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DLD-1 CCL-221 人结肠直肠腺癌上皮细胞、贴壁RPMI-1640, 10% FBS

DSDh CRL-2131 狗骨肉瘤上皮细胞、贴壁MEM/EBSS, 8% FBS

DSN CRL-9939 狗骨肉瘤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Du145 HTB-81 人前列腺瘤贴壁、上皮样MEM/NEAA,10%FBS

EB-3 CCL-85 人Burkitt淋巴瘤淋巴样、悬浮RPMI-1640, 10% FBS

ES-D3 CRL-1934 小鼠多能胚胎干细胞胚胎型DMEM+ 15% FBS

F9 CRL-1720 小鼠睾丸畸胎癌胚胎型至内胚层DMEM, 15% FBS

GH1 CCL-82 大鼠垂体肿瘤上皮细胞、贴壁F-12, 15% HS和2.5% FBS

GH3 CCL-82.1 大鼠垂体肿瘤上皮细胞、贴壁F-12, 15% HS和2.5% FBS

H9 HTB-176 人T细胞淋巴瘤成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H9/HTLV-IIIB CRL-8543 人T细胞淋巴瘤成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HaK CCL-15 仓鼠肾上皮细胞、贴壁BME, 10%FCS

HCT-15 CCL-225 人结肠直肠腺癌上皮细胞、贴壁RPMI-1640, 10% FBS

Hela CCL-2 人宫颈癌贴壁、上皮样MEM/NEAA,10%FBS

Hela S3 CCL-2.2 人子宫颈癌贴壁、上皮样F12,10%FBS

Hep-2 无人喉癌上皮细胞、贴壁MEM, 10% FBS;或RPMI-1640, 10% FBS Hep3B HB8064 人肝癌贴壁、上皮样MEM/NEAA,10%FBS

HepG2 HB-8065 人肝癌贴壁、上皮样MEM/NEAA,10%FBS

HK-2 CRL-2190 人肾皮质贴壁、上皮样Keratinocy te-Serum Free Medium + 5 ng/ml rhEGF HL-60 CCL-240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悬浮、粒细胞样RPMI-1640,20%FBS

HP [HT1080 poly] CRL-12012 人纤维肉瘤上皮细胞、贴壁D MEM, 10% FBS

HT-1080 CCL-121 人纤维肉瘤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HT-29 HTS-38 人腺癌贴壁、上皮样DMEM/F12(1:1),5%FBS

HTC ICLC 收录ATL95006 大鼠肝脏贴壁、上皮样MEM/EBSS,10%FBS

HuT 78 TIB-161 人T细胞淋巴瘤成淋巴细胞、悬浮IMD M, 20% FBS

HUVEC 无人脐带内皮细胞、贴壁F-12K, 10% FBS 和肝素盐100 ug/ml

HX [HT1080 xeno] CRL-12011 人纤维肉瘤上皮细胞、贴壁D MEM, 10% FBS

细胞株名称ATCC 编号细胞来源细胞种类生长状态使用培养基

I-10 CCL-83 小鼠睾丸癌上皮细胞、贴壁F-10, 15% HS和2.5% FBS

IEC-6 CRL-1592 大鼠正常小肠上皮样、贴壁DMEM, 5% FBS,胰岛素0.1μg/ml

IM-9 CCL-159 人骨髓瘤病人骨髓成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IMR-90 CCL-186 人肺成纤维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JAA-F11 CRL-2381 小鼠B细胞淋巴样、悬浮DMEM,10% FBS和NEAA

JEG-3 HTB-36 人绒毛膜癌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Jensen CCL-45 大鼠肉瘤成纤维细胞、贴壁McCoy's 5A, 5% FBS

Jurkat TIB-152 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悬浮、淋巴细胞样RPMI-1640,10%FBS

K-562 CCL-243 人骨髓性的白血病成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KB CCL-17 人口腔癌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KG-1 CCL-246 人红白血病病人骨髓骨髓白细胞、悬浮IMDM, 20% FBS

KG-1a CCL-246.1 人红白血病病人骨髓骨髓白细胞、悬浮IMDM, 20% FBS

L2 CCL-149 大鼠肺上皮细胞、贴壁F-12K, 10%FBS

L6 CRL-1458 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贴壁D MEM, 10% FBS

LLC-WRC 256 CCL-38 大鼠癌上皮细胞、贴壁199培养基, 5% HS

LnCap CRL-1740 人前列腺癌贴壁、上皮样RPMI-1640,10%FBS

LO2 无人正常肝细胞贴壁、上皮样DMEM,15%FBS

M. dunni (Clone III8C) CRL-2017 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贴壁McCoy's 5a , 10% FBS

MARC S5 CRL-2507 小鼠B细胞悬浮、淋巴细胞样MEM/NEAA或DMEM, 20%FBS(灭活)

MCF7 HTB-22 人乳腺癌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10ug/ml 胰岛素

MHCC97 无人肝癌贴壁、上皮样D MEM,15%FBS

MOLT-4 CRL-1582 人T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悬浮、淋巴细胞样RPMI-1640,10%FBS NIH3T3 CRL-1658 小鼠胚胎贴壁、成纤维细胞D MEM,15%FBS

NK-92 CRL-2407 人淋巴瘤成淋巴细胞、悬浮α-MEM,12.5% HS和12.5% FBS

NK-92MI CRL-2408 人淋巴瘤成淋巴细胞、悬浮α-MEM,12.5% HS和12.5% FBS

PANC-1 CRL-1469 人胰腺癌贴壁、上皮样DMEM,10%FBS

PC12 CRL-1721 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多角型、松散贴壁、易结团生长F12 ,15% HS和2.5%FBS PC3 CRL-1435 人前列腺腺癌早期、骨转移贴壁、上皮样F12,10%FBS

细胞株名称ATCC 编号细胞来源细胞种类生长状态使用培养基

Raji CCL-86 人Burkitt淋巴瘤淋巴样、悬浮RPMI-1640, 10% FBS

Rat2 CRL-1764 大鼠Rat2(TK-)克隆衍生成纤维细胞样、贴壁DMEM, 5% FBS,30μg/ml BrdU

RS4;11 CRL-1873 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淋巴细胞、悬浮RPMI-1640, 10% FBS

Saos-2 HTB-85 人骨肉瘤上皮细胞、贴壁McCoy'5A, 15% FBS

SMMC7721 无人肝癌贴壁、上皮样RPMI-1640,15%FBS

SP2/0 ACC146 小鼠杂交瘤悬浮IMDM,7.5%FBS

SW480 CCL-228 人结肠癌贴壁、上皮样10%FBS,L15

SW620 CCL-227 人结肠癌贴壁、上皮样10%FBS+2m M L-GLU+90%L15

THP-1 TIB-202 人急性单核系白血病、血液悬浮、单核细胞样RPMI-1640,10%FBS

U937 CRL-1593.2 人淋巴浆母细胞瘤悬浮、单核细胞样RPMI-1640,10%FBS

Vero CCL-81 非洲绿猴肾贴壁、上皮样DMEM,10%FBS

Vero-E6 CRL-1586 非洲绿猴肾贴壁、上皮样MEM/EBSS,10%FBS

WEHI-3 TIB-68 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白血病类巨噬细胞、悬浮IMDM, 10% FBS

WI-38 CCL-75 人胚胎肺上皮细胞、贴壁BME, 10% FBS

WISH CCL-25 人羊膜上皮细胞、贴壁BME, 10% FBS

WS1 CRL-1502 人胚胎皮肤上皮细胞、贴壁MEM/NEAA 10% FBS WSS-1 [WS-1] CRL-2029 人肾上皮细胞、贴壁DMEM, 10% FBS

XC CCL-165 大鼠肉瘤上皮细胞、贴壁MEM, 10% FBS 和NEAA

Y-1 CCL-79 小鼠肾上腺瘤上皮细胞、贴壁F-10, 15% HS和2.5% FBS 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ATCC,建议使用以上推荐的培养基。

如果不使用相应的培养基会产生几方面的后果:

1.细胞营养不良影响细胞生长;

2.细胞分化导致的基因表达变化;

3.细胞休克、死亡。

细胞生物学未来情况

浅谈细胞生物学未来情况 11生科111003015 康明辉 摘要: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其核心可归结为遗传和发育问题。遗传是在发育中实现的,而发育又要以遗传为基础。当前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用分子生物学及物理、化学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和发育的关系,以及细胞衰老、死亡和癌变的原因等基本生物问题,并为把遗传工程技术应用到高等生物,改变其遗传性提供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取得很大进展,这些进展促进了细胞结构和功能调控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关键词:细胞遗传生物学发育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其核心可归结为遗传和发育问题。遗传是在发育中实现的,而发育又要以遗传为基础。当前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用分子生物学及物理、化学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和发育的关系,以及细胞衰老、死亡和癌变的原

因等基本生物问题,并为把遗传工程技术应用到高等生物,改变其遗传性提供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取得很大进展,这些进展促进了细胞结构和功能调控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目前对细胞研究在方法学上的特点是高度综合性,使用分子遗传学手段,对新的结构成分、信号或调节因子的基因分离、克隆和测序,经改造和重组后,将基因(或蛋白质产物)导入细胞内,再用细胞生物学方法,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等,研究这些基因表达情况或蛋白质在活细胞或离体系统内的作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和细胞生物学的形态定位方法紧密结合,已成为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学上的特点。另一方面,用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方法,如重组技术、、同源重组和转基因动植物等,对高等生物发育的研究也取得出乎意料的惊人进展。对高等动物发育过程,从卵子发生、成熟、模式形成和形态发生等方面,在基因水平的研究正全面展开并取得巨大进展。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迅速进展。2000年6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可称之为“人类基因草图”,这个草图实际上涵盖了人类基因组97%以上的信息。从“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部“天书”是怎样写的和用什么符号写的。2001年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国科学家发布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基本信息”,这说明人类现在不仅知道这部“天书”是用什么

实验室常用菌株及特性

一、实验室常见菌株简介 Xl1-Blue菌株 基因型:endA1 gyrA96(nalR) thi-1 recA1 relA1 lac glnV44 F?[Tn10 proAB+ lacIq Δ(lacZ)M15] hsdR17(rK- mK+)。 特点:具有卡那抗性、四环素抗性和氯霉素抗性。 用途:分子克隆和质粒提取。 BL21(DE3)菌株 基因型:F– ompT gal dcm lon hsdSB(rB- mB-) λ(DE3 [lacI lacUV5-T7 gene 1 ind1 sam7 nin5])。 特点:该菌株用于以T7 RNA聚合酶为表达系统的高效外源基因的蛋白表达宿主。T7噬菌体RNA聚合酶基因的表达受控于λ噬菌体DE3区的lacUV5启动子,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该菌适合于非毒性蛋白的表达。 用途:蛋白质表达。 BL21(DE3)ply菌株 基因型:F- ompT gal dcm lon hsdSB(rB- mB-) λ(DE3) pLysS(cm R)。 特点:该菌株带有pLysS,具有氯霉素抗性。此质粒还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T7溶菌酶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IPTG诱导的表达。适合于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的表达。 用途:蛋白质表达 DH5α菌株 基因型:F- endA1 glnV44 thi-1 recA1 relA1 gyrA96 deoR nupG Φ80dlacZΔM15 Δ(lacZYA-argF)U169, hsdR17(rK-, λ– 特点: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其Φ80dlacZΔM15基因的表达产物与pUC 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可用于蓝白斑筛选。recA1和endA1的突变有利于克隆DNA的稳定和高纯度质粒DNA的提取。 用途:分子克隆、质粒提取和蛋白质表达。 JM109菌株 基因型:endA1 glnV44 thi-1 relA1 gyrA96 recA1 mcrB+ Δ(lac-proAB) e14- [F? traD36 proAB+ lacIq lacZΔM15]hsdR17(rK-mK+)。 特点:部分抗性缺陷,适合重复基因表达, 可用于M13克隆序列测定和蓝白斑 筛选。 用途:分子克隆、质粒提取和蛋白质表达。 DH10B菌株 基因型: F- mcrA Δ(mrr-hsdRMS-mcrBC) Φ80dlacZΔM15 ΔlacX74 endA1 recA1 deoR Δ(ara,leu)7697 araD139 galU galK nupG rpsL λ- The most widely used E. coli strain for BAC cloning is DH10B 。 host for pUC and other α-complementation vectors; pBR322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室规则和要求 一般规定 1.上课第一天请先熟悉环境,牢记“安全”是进行任何实验最重要的事项。 2.在实验室内请穿著实验衣(最好长及膝盖下),避免穿著凉鞋、拖鞋(脚 趾不要裸露)。留有长发者,需以橡皮圈束于后,以防止引火危险或污染实验。 3.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吃东西、饮食、化妆、嚼口香糖、嬉戏奔跑,食 物饮料勿存放于实验室的冰箱中,实验桌上勿堆放书包、书籍、衣服外 套及杂物等。 4.所有实验仪器、耗材、药品等均属实验室所有,不得携出实验室外。每 组分配之仪器、耗材请在课程开始前确定清点与保管,课程结束后如数 清点缴回。公用仪器请善加爱惜使用。实验前后,请把工作区域清理擦 拭,并随时保持环境清洁。 5.实验前详阅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细节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上课所告知的 注意事项。实验进行中有任何状况或疑问,随时发问,切勿私自变更实 验程序。打翻任何药品试剂及器皿时,请随即清理。实验后,适切记下 自己的结果,严禁抄袭,确实关闭不用之电源、水、酒精灯及瓦斯等。 6.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精神不济或注意力无法集中,请立即停止实验。 实验时间若延长,请注意时间的管制及自身的安全,不可自行逗留实验 室。 7.实验完毕,请清理实验室、倒垃圾、灭菌、关闭灯光及冷气,离开实验 室前记得洗手。 8.任何意外事件应立即报告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并应熟知相关之应变 措施。

药品 1.使用任何药品,请先看清楚标示说明、注意事项,翻阅物质安全资料, 查明是否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用完毕请放回原位。 2.新配制的试剂请清楚注明内容物、浓度、注意事项及配制日期,为避免 污染,勿将未用完的药剂倒回容器内。 3.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如甲醇、丙酮、醋酸、氯仿、盐酸、硫酸、 -巯基乙醇、甲醛、酚等)要在排烟柜中戴手套量取配制,取用完应随即盖好盖子,若不小心打翻试剂,马上处理。 4.有毒、致癌药剂例如丙稀酰胺(神经毒)、溴化乙啶(突变剂)、SDS(粉 尘)请戴手套及口罩取用,并勿到处污染,脱下手套后,养成洗手的好 习惯。 5.使用后的实验试剂和材料,应放在专用的收集桶内。固体培养基、琼脂 糖或有毒物品不得倒入水槽或下水道中。 6.使用刻度吸管取物时,切勿用嘴吸取,请用自动吸管或吸耳球。 仪器 1.使用仪器前先了解其性能、配备及正确操作方法,零件及附件严禁拆卸, 勿私自调整,并注意插座电压(110V或220V)之类别。 2.使用离心机时,离心管要两两对称、重量平衡,离心机未停下不得打开 盖子。冷冻离心机于开机状态时,务必盖紧盖子,以保持离心槽之低温并避免结霜。 3.电源供应器有高电压,切勿触摸电极或电泳槽内溶液,手湿切勿开启电 源。

实验室常用细胞株

ATCC? Number: CRL-2865? Price: $329.00 Designations: T47D-KBluc Depositors: VS Wilson Biosafety Level: 1 Shipped: frozen Medium & Serum: See Propagation Growth Properties: adherent Organism: Hom o sapi ens (human) Morpholog y: epithelial Source: Organ: mammar y gland; breas t Tissue: duct Disease: ductal carcinoma Derived from metastatic site: pleural effusion Cell T y p e: epithelialtransfected with reporter plas mid Permits/F orms: In addition to the MTA menti oned above, other ATCC and/or regulatory per mits may be required for the transfer of this ATCC material. Any one purchasing ATCC material is ultimatel y r esponsible for obtaining the permits. Please click here for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 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shipment to your loc ation. Reverse Transcript: N Age: 54 years adult HeLa Mar kers: N

实验室细胞株管理规定

细胞株管理规定 一、什么是细胞株? 原代代培养物经第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常被称为细胞系(cell line)。由某一细胞系分离出来的、在性状上与原细胞系有一定差异的细胞系,常被称为该细胞系的亚系(subline)。 从一个经过鉴定的细胞系采用选择法或单细胞克隆进一步所得到的细胞群,常被称细胞株(cell strain)。由原细胞株进一步分离培养出的与原株性状不同的细胞群,又被称为亚株(substrain)。 二、细胞株管理规定 对已建立和经过鉴定的细胞株要进行严格管理,规定如下: 1.制度管理规定 A.细胞株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由实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更换保管人时应提 前做好工作交接,确保使用安全。 B.建立细胞株使用登记制度,记录细胞株的编号、名称、来源、冻存数量及日 期、取用数量及日期、剩余数量及保存方法。 C.细胞株长期保存应放置于液氮罐中,短时保存或过渡保存可置于-80℃冰箱 中。 D.保存的细胞株应定期复活、保种,即每半年对没有复苏过的细胞株进行维护, 复苏、培养和保存,并详细记录细胞株状态,如形态、生长速度、抗体分泌情况等。 E.细胞株不得外借,不得随便带出实验室。 F.细胞株的使用、保存、转移和销毁应符合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 2.使用流程规定 A.如有新细胞株进入实验室,需告知实验室负责人并进行冻存保种; B.实验室人员需复苏细胞时,需提前向实验室负责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复苏; C.设存取记录表,实验人员存取细胞时做好记录并把细胞复苏情况反馈至实验

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需监督实验人员做好细胞株使用记录情况; D.若复苏细胞人员复苏同一株细胞株两次均未成活,需通知负责人进行检查和 复苏,如贮存细胞确实出现问题,则及时清理。 三、细胞保存 A.冻存条件:90%FBS+10%DMSO,4℃冰箱预冷; B.冻存方法: 4 ℃(30-40min)→-20 ℃(1-2h)→-80 ℃(过夜/24 h以上,可短时保存 1-3个月)→液氮(永久保存; C.填写冻存记录表 四、细胞复苏 A.水浴锅37℃预热 B.从细胞冻存管理表中查找并记录所需细胞在液氮罐中的位置。 C.液氮罐中快速取出细胞,迅速放入水浴锅中融化,并持续晃动,避免因受热 不均产生冰晶,损伤细胞,融化时间为1~2min; D.将细胞悬液移至离心管中,加入10倍体积的细胞培养液,混匀; E.1200rpm/min,离心5min F.弃去上清液,加入新的培养液重悬,移至细胞培养瓶中,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形态,37℃培养箱培养。 G.次日,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待其铺满培养瓶面积80%及以上,可尽心传代。 四、液氮罐的使用 A.开启液氮罐时,戴好防冻棉手套,防止冻伤; B.提前确定细胞保存位置,避免提篮在外停留时间过长; C.填写复苏记录表,负责人做好整理保藏记录,禁止短期内使用同一株细胞的 多管细胞,复苏后使用细胞的同时需补充细胞株库存,写明细胞名称、冻存时间、冻存人等细节。 五、附件 1.细胞冻存记录表 以50L液氮罐所配的6个提篮,每个提篮6层抽屉柜,每个抽屉柜5*5个冻存管。

体外培养细胞的种类和命名

体外培养细胞的种类和命名 体外培养细胞的名称,随培养细胞技术的发展和细胞种类的增多而演变。最早采用的名称为细胞株(Cell strain),以后又出现细胞系(Cell Line)一词,两者曾一度混用致概念不明确,导致文献中也很混乱。我国也曾有类似情况,在我国尚未制定出统一名词前,本书用的名词基本参考Schaeffer,W.I.(1979)和国内有关会议、以及国内外杂志常用名词为准。 (一)初代培养 初代培养又称原代培养,即直接从体内取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的第一次的培养物。一旦已进行传代培养(Subculture)的细胞,便不再称为初代培养,而改称为细胞系。 (二)细胞系 初代培养物开始第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即称之为细胞系。如细胞系的生存期有限,则称之为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已获无限繁殖能力能持续生存的细胞系,称连续细胞系或无限细胞系(Infinite Cell Line)。无限细胞系大多已发生异倍化,具异倍体核型,有的可能已成为恶性细胞,因此本质上已是发生转化的细胞系。无限细胞系有的只有永生性(或不死性),但仍保留接触抑制和无异体接种致癌性;有的不仅有永生性,异体接种也有致瘤性,说明已恶性化。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无限细胞系,在国内外文献中对这些名词的应用上也常不十分严格。为概念上的明确,本书中对有恶性的无限细胞系采用“恶性转化细胞系”一词表示可能更妥。而对那些只具永生性而无恶性的细胞系,则用无限细胞系或转化细胞系即可。当前流传的NIH3T3、Rat-1、10T1/2等均属这类细胞系。 由某一细胞系分离出来的、在性状上与原细胞系不同的细胞系,称该细胞系的亚系(Subline)。 (三)克隆细胞株 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称细胞株。再由原细胞株进一步分离培养出与原株性状不同的细胞群,亦可称之为亚株(Substrain) (四)二倍体细胞 细胞群染色体数目具有与原供体二倍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或基本相同(2n细胞占75%或80%以上)的细胞群,称二倍体细胞培养。如仅数目相同,而核型不同的即染色体形态有改变者为假二倍体。二倍体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具有限生命期,故属有限细胞系。但随供体年龄和组织细胞的不同,二倍体细胞的寿命长短各异。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可传50代土10代,人胚肾只有8~10代,人胚神经胶质细胞15~30代;如从老龄个体取可传50则细胞生存期更短。由不同年龄供体取材建立的二倍体细胞系可供研究衰老之用。为保持二倍体细胞能长期被利用,一般在初代或2~5代即大量冻存作为原种(Stook Cells),用时再进行繁殖,用后再继续冻存,可供长期使用或延缓细胞的衰老。 (五)遗传缺陷细胞 从有先天遗传缺陷者取材(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细胞,或用人工方法诱发突变的细胞,都属遗传缺欠细胞。这类细胞可能具有二倍体核型,也可呈异倍体。 (六)肿瘤细胞系或株 这是现有细胞系中最多的一类,我国已建细胞系主要为这类细胞。肿瘤细胞系多由癌瘤建成,多呈类上皮型细胞,常已传几十代或百代以上,并具有不死性和异体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2011-04-23 11:01:29)转载▼ 标签: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常用实用技术基本实验室技术生物学实验教育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序列及探针(probe),待测核酸序列可以是克隆的基因征段,也可以是未克隆化的基因组DNA和细胞总RNA。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其他活性物质标记的,能与特定的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互补的已知DNA或RNA片段。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cDNA探针、基因组探针、寡核苷酸探针、RNA探针等。 固相杂交 固相杂交(solid-phase hybridization)是将变性的DNA固定于固体基质(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滤膜)上,再与探针进行杂交,故也称为膜上印迹杂交。 斑步杂交(dot hybridization) 是道先将被测的DNA或RNA变性后固定在滤膜上然后加入过量的标记好的DNA或RNA探针进行杂交。该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事先不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或凝胶电永分离核酸样品,可在同一张膜上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检测;根据斑点杂并的结果,可以推算出杂交阳性的拷贝数。该法的缺点是不能鉴定所测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且特异性较差,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印迹杂交(blotting hybridization) Southern印迹杂交:凝胶电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凝胶上的DNA 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硝基纤维素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已标记的探针进行那时交反应,用放射性自显影或酶反应显

VOLAB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规划设计

VOLAB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规划设计 一、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定位与实验内容 细胞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对于学生们一个入 学考试的基本要求,通过综合考虑, VOLAB对于生物细胞实验室规划设计更胜 一筹,实现了实验室规划设计时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实现了现代化实验室设计 的一些基本原理。 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量大面广,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直接和长远的 影响。教学内容要反映当前国际生命科学的发展,细胞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 新内容层出不穷。因此,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各细胞器 间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热点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未 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基因表达 与调控等内容。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设计应根据理论教学大纲,让通过显微镜了解各种细胞器的 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细胞化学显示技术、染色体技术、细 胞培养技术以及细胞器分离技术。通过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 研究兴趣和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精神,使学生能够从生命现象中发现细胞生命活 动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能够运用已学到的细胞生物学知识去研究和探索生命科 学中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课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为本科生今后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与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科细胞生物学实验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实验学时一般在24~48学时之间,细胞生物学实验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对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巩 固和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要熟悉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 养细胞生物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综合设计实验 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必须强调实验室设计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 实验内容的典型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创新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形态学 观察以及部分细胞化学技术,第二部分为细胞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第三部分 为综合设计实验,特别是设计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由选题,开展与细胞生物学相 关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 摘要“细胞株”和“细胞系”是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的两个名词,但由于概念不清,使用混乱,为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困惑。本文拟就这两个名词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细胞株细胞系 1 名词的由来: 细胞株(cell strain)最初为W.Earle(1940)所采用,他把自己建立的小鼠结缔组织L系称为“株”,1951年,George Gey把其建立的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 系称为“株”。1954年,White另外使用了“系”来称呼A Carrel培养的鸡胚心脏的细胞群,细胞系(cell line)由此产生,之后这两个名词长期混用。即使在1979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专业术语委员会颁布“专业名词建议”和1984年在宁波召开的全国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会议通过“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技术中的一些术语的译名和解释”之后,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这两个名词的使用仍是混乱的,不仅在商品名中混用,在专业文献中亦十分严重。 2 名词使用的现实情况 2.1 中学教材定义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第70页中,细胞株被定义为经原代培养的组织细胞,培养到第10代左右,度过第一次死亡危机后的细胞群,这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系则被定义为可以度过第二次死亡危机,传代培养到40~50代的细胞,这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部分改变并且细胞带有癌变的特点,这种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无限传代。 2.2 文献定义由新鲜组织制成的细胞培养物称原代细胞,这种细胞经首次传代成功后的细胞称做细胞系,可泛指一般可能传代的细胞,由原先存在于原代培养物中的细胞世系(lineages of cells)所组成,这种细胞世系含有多种细胞类型。若用胰蛋白酶等将原代细胞消解分散后,再培养一代,称次代培养。如果不能继续传代或传代有限,可称为“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或“已建立的细胞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简介(精)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简介 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的简介及使用方法 微量移液器 微量移液器是连续可调的、计量和转移液体的专用仪器,其装有直接读数容量计。 微量移液器有多种规格,在移液器量程范围内能连续调节读数。移液器常见的四种规格分别是: 0.5~10μl(读数窗显示0.5~10.0,每转1档为0.1μl); 10~100μl(读数窗显示10.0~100, 每转1档为1μl); 20~200μl(读数窗显示20~200, 每转1档1μl); 100~1000μl(读数窗显示100~1000, 每转1档为5μl). 量液的操作步骤: 1.将微量移液器装上吸头(不同规格的移液器用不同的吸头) 2.将微量移液器按钮轻轻压至第一停点; 3.垂直握持微量移液器,使吸嘴浸入液样面下几毫米,千万不要将吸嘴直接插到液体底部;4.缓慢、平稳地松开控制按钮,吸上样液。否则液体进入吸嘴太快,导致液体倒吸入移液器内部,或吸入体积减少; 5.等一秒钟后将吸嘴提离液面 6.平稳地把按钮压到第一停点,再把按钮压至第二停点以排出剩余液体; 7.提起微量移液器,然后按吸嘴弹射器除去吸嘴。 量液操作注意问题: 1.未装吸嘴的微量移液器绝对不可用来吸取任何液体。 2.一定要在允许量程范围内设定容量,千万不要将读数的调节超出其适用的刻度范围,否则会造成损坏。 3.不要横放带有残余液体吸嘴的移液器。 4.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样品。 5. 移液器使用完后,将刻度调到最大刻度,收藏。 低温台式高速离心机 离心机的分类 低速:每分钟几千转 高速:每分钟1 ~ 3万转 超速:每分钟3万转以上 离心机的功能:分离,纯化 低速:细胞等大分子 高速:DNA,蛋白等 超速: 病毒,蛋白等,根据用途又可分为分析超速离心机和制备超速离心机。 低温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基因片段的分离、酶蛋白的沉淀和回收以及其它生物样品的分离制备实验中都离不开低温离心技术 本实验室所用离心机为台式高速离心机(IBM),配有角式转头:24×1.5ml;极限转速20000rpm 台式高速离心机使用步骤 1、把离心机放置于平面桌或平面台上,目测使之平衡,用手轻摇一下离心机,检查离心机是否放置平衡。

常用细胞库

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也称武汉大学保藏中心)CCTCC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cctcc/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 要国产的,请查一查国内的细胞库 武汉细胞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fzlbc/cell.doc 上海细胞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xibao/catalogue.html 昆明细胞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CELL.HTM 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细胞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pumc/jiaoxue_hj/zhongdian_sys.htm 成都基因治疗肿瘤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及载体服务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cell_catalog.asp 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资源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Source.asp 上海午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胞株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cpjs-4.htm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中心保藏细胞目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1652-1.doc 要进口的,请查美国和欧洲细胞库: ATCC(细胞株及胚胎干细胞库) 1)下载细胞库目录: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pdf/tcl.pdf 2)查询细胞株: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SearchCatalogs/CellBiology.cfm 2)胚胎干细胞库: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products/cells.cfm CABRI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320909.html,/HyperCat/cells/all.htm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省肿瘤医院转化医学中心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安全手册

前言 实验室安全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和完善我中心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实验室条件,编制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安全手册,确立实验室安全的各种程序规范和注意事项,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提高并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并且运用到日常实际工作中,促使我们的实验室工作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本手册中,引用了WHO 感染性微生物相对危害程度的等级划分标准,根据感染性微生物的相对危害程度制订了危险度等级的划分标准(WHO的危险度1级、2级、3级和4级)见表1。实验室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现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制定了安全手册。 表 1 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 危险度1 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害) 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危险度2 级(个体危害中等,群体危害低) 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人员、社区、牲畜和环境不易导致严重 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又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并且 疾病传播的危害有限 危险度3 级(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低) 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 传播,并且对感染又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危险度4 级(个体和群体危害均高) 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 传播,对感染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表 2 与微生物危险的等级相对应的生物安全水平、操作和设备 BSC:生物安全柜;GMT: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 表 3 不同生物安全水平对设施的要求

细胞培养各种培养基简介

DMEM、RIPA1640、F12、L15等细胞培养基的基本知识 培养细胞的完全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如MEM)和添加剂(如血清或无血清培养用的某些确定的激素及生长因子)组成,培养基的配方一直在改进,其中包括抗生素和抗有丝分裂剂等等。 一、基础培养基 绝大多数培养基是建立在平衡盐溶液(BSS)基础上,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与血清中浓度相似的营养物质。最广泛应用的培养基是Eearle`s MEM 的混合物,其中含有13种必须氨基酸、8种维生素。而Ham`s F12 也包括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的范围亦很广,另外常规含有无机盐和代谢添加剂(例如核苷酸)。MEM/F12 这两种培养基各取1/2,形成神经生物学最通用的培养基。Dulbecco`s改良培养基——DMEM,现应用于快速生长的细胞,同MEM 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但浓度高出2~4倍。选择某种培养基,应仔细了解成分表,应知道大多数情形下培养基都有不足。例如,有些培养基在氨基酸中包括有谷氨酸,而这种培养基虽广泛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但它对某些对谷氨酸敏感的可能有细胞外毒性损伤的神经元而言,则并非最佳选择,特别是如果神经元生长在缺乏胶质的环境中时。F12中含有硫酸亚铁,据报道也有神经毒效应。 在所有这些培养基中,谷氨酸比其他氨基酸有更高的浓度,这是因为它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在许多细胞培养中它常用作碳源。对于神经元的培养常常在基础培养基中增加葡萄糖的含量到0.6%或者加入丙酮酸(若培养基中这两种物质缺乏时)。MEM与F12均要用5%的CO2来平衡,DMEM含更高浓度的NaCO3,要用10%的CO2来平衡,当然也可以在较低CO2浓度下使用。这些基础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建立在对不同细胞系生长的研究之上的,但通常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也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原则上,HEPES作为缓冲剂可用来代替碳酸氢盐,以解除需要高浓度CO2培养环境的限制。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简单。显然,溶解的CO2与碳酸氢盐对良好的细胞生长是重要的。Leiboviz`s L15培养基可用来在大气环境中令神经细胞生长,该培养基采用了与众不同的BSS作基础,它含有高浓度的氨基酸来提高缓冲能力,培养基中使用半乳糖作碳源,以阻止培养基中乳酸形成,少量溶解的CO2由丙酮酸代谢产生。这一培养基的优点是明显的,特别是在保持较高CO2有困难时,例如在长时间的显微操作及生理学研究中。L15培养基已用来成功的培养了外周神经元,但尚未在CNS神经元的发育研究中全面检测过。 二、血清 细胞在单纯的基础培养基中不能存活,在特殊类型的细胞培养中必须提供某些 痕量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才能使细胞得以生长并维持生长状态。基础培养基常常要添加血清,血清终浓度多为5~20%。特殊用途的血清来源须用经验确定,广泛应用的血清种类有马血清与胎牛血清。胎牛血清中富含有丝分裂因子,常选其作增殖细胞用的血清,也用于细胞系和原代培养。而马血清常常用来作有丝分裂后的神经元培养。然而,很多人也将胎牛血清

实验室常用细胞表征及处理方法(实战版)

实验室常用细胞表征及处理方法 一、细胞培养 1.1细胞培养基配方 普通细胞所需要的培养基配方主要为:购买的培养基+10 %血清(小牛或者胎牛)+1%双抗。(常用的双抗及胰酶建议直接购买) 1.2细胞传代 1.2.1洗涤:将培养瓶内的旧培养液吸出,加入2~3ml PBS缓冲液洗涤2-3次,摇晃使其均匀铺满整个平面,清洗细胞,随后吸弃PBS液以除去残留的血清和死细胞。 1.2.2消化:加入适量(盖满细胞层表面即可,25cm2的培养瓶加入0.5-0.6mL 即可,75 cm2加入1.0mL)的0.25%胰蛋白酶液,轻轻摇晃,普通细胞一般需要60s左右,特别难以消化的细胞可以放在37℃孵箱孵育适当的时间,如Hela细胞大约需要30s-40s,翻转培养瓶。然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待细胞开始收缩成圆形、细胞间的连接明显消失,细胞间出现明显的空隙,即可终止消化(若细胞成片收缩,倒去消化液)。若存在细胞团,可以轻轻拍打培养瓶侧壁,尽量消化完全,不然传代后会出现较多的细胞团,再次消化会非常困难。 1.2.3终止消化:在培养瓶中加入1-3ml培养液(胰酶遇血清会终止其活性)以终止消化。用吸管反复吹打洗瓶壁上的细胞,边角部分特别注意多次吹打。可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吹打的程度,(轻轻摇动培养瓶,观察细胞是否完全脱壁),最后形成单细胞悬浮液。 将单细胞悬液移入15ml离心管内,离心1000r×5min,弃去上清液,加入5ml 培养基进行吹打重悬(也可不用离心,直接把单细胞悬液分装于新的培养瓶里,补加适量培养基)。小培养瓶需5ml左右培养基,直径60mm培养皿5-7ml,以上均应视细胞的数目而定,细胞多,可适当加多些培养基)。 1.2.4.传代:取上述步骤所得单细胞悬液,进行细胞悬液计数,然后按所需密度接种到其它培养瓶中。标注上代数、日期及操作人。 注:本实验所需的PBS液、DMEM细胞培养液及0.25%胰蛋白酶液均需37℃预热处理。

细胞库建立标准

细胞库建立概况 一、对细胞库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一)细胞系/株历史资料 1.细胞系/株来源资料 应具有细胞系/株来源的相关资料,如细胞系/株制备机构的名称,细胞系/株来源的种属、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资料。这些资料最好从细胞来源实验室获得,也可引用正式发表文献。 人源细胞系/株须具有细胞系/株的组织或器官来源、种族及地域来源、年龄、性别及生理状况的相关资料。动物来源的细胞系/株须具有动物种属、种系、饲养条件、组织或器官来源、地域来源、年龄、性别、病原体检测结果及供体的一般生理状况的相关资料。 2.细胞系/株培养历史的资料 应具有细胞分离方法、细胞体外培养过程及建立细胞系/株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所使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是否有外源添加序列,以及细胞生长特征、生长液成分、选择细胞所进行的任何遗传操作或选择方法等。同时还应具有细胞鉴别、检定、内源及外源因子检测结果的相关资料。 应提供细胞培养液的详细成分。如使用人或动物源成分,如血清、胰蛋白酶、水解蛋白或其他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应具有这些成分的来源、制备方法、质量控制、

检测结果和质量保证的相关资料 。 (二)细胞库的建立 细胞库的建立可为生物制品的生产提供已标定好的、细胞质量相同的及能持续稳定传代的细胞种子。 1.原材料的选择 建立细胞库的各种类型细胞的供体均应符合细胞库细胞的检定中相关规定。神经系统来源的细胞不得用于生物制品生产。 培养细胞用牛血清应来源于无牛脑海绵体脑病流行地区的健康牛群,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规定(附录XIII D)。 不得使用人血清作为细胞培养液。如需使用人血白蛋白,则须使用有批准文号的合格制品。 消化细胞用胰蛋白酶应进行检测,证明其无细菌、真菌、支原体或病毒污染。特别应检测胰蛋白酶来源的动物可能携带的病毒,如细小病毒等。 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培养物中不得使用青霉素或β- 内酰胺(β-Lactam)类抗生素。 2.细胞培养操作的要求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笔记(全)

第一章绪论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学术组织、学术刊物与教科书 细胞生物学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 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主要内容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细胞工程 总趋势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 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 重点领域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 —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1997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及引用论文检索,全世界自然科学研究中论文发表最集中的三个领域分别是: 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 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genome and post-genomic analysi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1988年底发表的一份题为《什麽是当今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What is popular in research today?‖)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研究最热门的是 三种疾病: ?癌症(cancer) ?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爱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AIDS,hepatitis) 五大研究方向: ?细胞周期调控(cell cycle control);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 ?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DNA的损伤与修复(DNA damage and repair)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 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 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常用细胞类型

BHK21细胞:BHK-21细胞即乳仓鼠肾细胞(Baby Hamster Syrian Kidney)。BHK细胞是指幼年叙利亚地鼠肾细胞(BabyHamster Syrian Kidney),1961年建 株。原始的细胞株是成纤维细胞,贴壁依赖性。1963年获得单细胞克隆细胞。后经无数次传代后细胞可悬浮生长,它广泛用于增殖各种病毒,生产兽用疫苗。最常用的是BHK21的一个亚克隆细胞,即克隆13或C13 CHO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该细胞具有不死性,可以传代百代以上,是生物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细胞。另外CHO细胞在基因工程使用中还有一个优点,该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一种非分泌型细胞,它本身很少分泌CHO内源蛋白,因此对目标蛋白分离纯化工作十分有利。可形成有活性的二聚体(如白介素2),具有糖基化的功能(如EPO),CHO为表达复杂生物大分子的理想宿主。 由于该细胞存在遗传缺陷,无脯氨酸合成基因,不能将谷氨酸转变为谷氨酸--半醛,培养过程中需在培养基中添加L-脯氨酸才能生长。并且由于该细胞已经霍乱毒素适应,形态学有所改变。最初细胞为贴壁型细胞,经多次传代筛选后,也可悬浮生长。 工业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CHO-K1细胞,为转化细胞系,细胞染色体分布频率是2n=22,系亚二倍体细胞。ATCC保存CHO-K1细胞株,编号为CCL-61,被广泛地用于重组DNA蛋白的表达。 MDCK细胞:(Madin-Daby canine cells)犬肾上皮连续细胞系 病毒感染率高,增值快,不易变易,被公认为最适于甲乙型流感病毒疫苗生产的三种细胞系之一 MDBK细胞:牛肾细胞 VERO细胞:(Verda Reno)非洲绿猴肾细胞 1. 用于检查大肠杆菌毒素。大肠杆菌毒素最初就因此细胞系而被命名为Vero毒素,后来被称为志贺菌素样毒素,因为它与在痢疾志贺菌中分离出来的志贺菌素很相似。 2.作为培养病毒的细胞宿主。比如:测定某种药物对病毒复制速度的影响,检验是否存在狂犬病毒或者为了研究目的培养病毒。 3.作为真核寄生虫的宿主细胞,尤其是锥体虫属。 4.用于疫苗生产中的病毒培养基质细胞,是在限定代次内不致癌的异倍体细胞,WHO批准可以用于人类疫苗的生产基质。 EB66细胞:鸭胚胎干细胞 基因稳定,无菌,易接种,全悬浮,无血清培养,规模化

细胞株和细胞系

细胞株和细胞系 摘要“细胞株”和“细胞系”是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的两个名词,但由于概念不清,使用混乱,为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困惑。本文拟就这两个名词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细胞株细胞系 1 名词的由来 细胞株(cell strain)最初为W.Earle(1940)所采用,他把自己建立的小鼠结缔组织L系称为“株”,1951年,George Gey把其建立的人体宫颈癌细胞Hela 系称为“株”。1954年,White另外使用了“系”来称呼A Carrel培养的鸡胚心脏的细胞群,细胞系(cell line)由此产生,之后这两个名词长期混用。即使在1979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专业术语委员会颁布“专业名词建议”和1984年在宁波召开的全国动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会议通过“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技术中的一些术语的译名和解释”之后,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这两个名词的使用仍是混乱的,不仅在商品名中混用,在专业文献中亦十分严重。 2 名词使用的现实情况 2.1 中学教材定义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全一册第70页中,细胞株被定义为经原代培养的组织细胞,培养到第10代左右,度过第一次死亡危机后的细胞群,这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系则被定义为可以度过第二次死亡危机,传代培养到40~50代的细胞,这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部分改变并且细胞带有癌变的特点,这种细胞在适宜条件下无限传代。 2.2 文献定义由新鲜组织制成的细胞培养物称原代细胞,这种细胞经首次传代成功后的细胞称做细胞系,可泛指一般可能传代的细胞,由原先存在于原代培养物中的细胞世系(lineages of cells)所组成,这种细胞世系含有多种细胞类型。若用胰蛋白酶等将原代细胞消解分散后,再培养一代,称次代培养。如果不能继续传代或传代有限,可称为“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或“已建立的细胞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规章制度简要版20130910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管理办法 1、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是进行各种细胞培养的净化级实验室,由实验人员提出申请,填写细胞培养室使用申请表,经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进出细胞室实验需要严格预约与登记。如有不符合实验室工作和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负责人和细胞室工作人员有权责令整改。严禁未经许可擅自进入细胞培养室或使用相关设备。 2、凡进入细胞培养室的人员要有严格的无菌操作概念,任何人员初次使用细胞室必须有本实验室人员陪同指导,待完全掌握操作规定之后方可独立操作。 3、细胞培养室正常使用过程中,实验用品应尽量一次带入,进出细胞室请随手关门。严禁将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带入细胞室;在本室内不得进行病原性微生物等其它易污染物的操作,禁止从事任何高危生化实验。 4、实验人员应爱护实验室各类仪器,按照规则使用并保持设备清洁。实验中的昂贵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开关。精密仪器需经专门培训后方能操作未经许可不得改变设备仪器的预设参数。设备仪器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5、使用仪器前认真阅读“操作规则”,并严格按“操作规则”进行操作,未经管理者同意不得擅自更改仪器程序。使用后仪器恢复原位,并填写“使用情况记录”。如仪器出现故障,请及时通知实验室老师。因操作不当导至仪器、设备、实验器材的损坏,追究实验者责任,并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 6、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实验耗材由实验者自行提供。节约用电,注意防火防盗,杜绝一切可能导致火灾的行为。 7、禁止在培养室吸烟、进餐,实验过程中严禁喧哗、闲聊,严禁随意反复进出培养室。进入细胞室的实验人员必须遵守清洁卫生值日安排。每月做全面清洁消毒一次,每周扫除两次,超净台上滤网需每月清洗一次。在确认无菌室无人后方可开紫外灯杀菌。 8、具体操作规则详见附录《细胞生物学实验室操作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