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文人评价林徽因的话

文人评价林徽因的话
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性艺术家、建筑师和作家,她擅长于描绘诗意的自然风景和抒发内心情感。
在文人中间,对林徽因的评价不一。
有些文人认为林徽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她的作品充满着清新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她对自然界的描绘十分出色。
同时,林徽因的书法也被誉为一种艺术形式,她的字体流畅大气,又充满韵味。
正如林徽因所说:“书是自然的,字是人的,书法是合一的。
”
另一些文人则认为林徽因的作品过于情感化,缺乏严谨的艺术训练和深度的思考。
他们认为林徽因的作品有些“浅”,在艺术上没有足够的内涵和表现力。
同时,一些人对林徽因的生活也颇有争议,认为她的性格过于倔强和自我,对人际关系缺乏敏感度。
无论如何,林徽因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她对中国的文学、建筑和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不仅为后来的艺术家和文人带来了启示,也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思想的有机结合。
林徽因的一生

林徽因的一生1. 前言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3月1日),原名林徽音,字徽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和女性解放运动领袖。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不仅在建筑界有卓越的成就,也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回顾林徽因的一生,探讨她的生平事迹和影响。
2. 幼年与教育林徽因出生在江苏苏州的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中。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因此她在家庭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的熏陶下,林徽因对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艺术与建筑的结缘在读完高中后,林徽因进入了上海美术学院学习绘画。
在学习过程中,她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专注于建筑设计的学习。
她在美术学院期间展示了她的天赋和创作能力,备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4. 婚姻与职业生涯1925年,林徽因嫁给了著名的建筑师梁思成。
这段婚姻对她的职业生涯有着积极的影响,两人合作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建筑作品。
他们共同追求着建筑艺术的卓越,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文学创作与女权主义除了在建筑领域的成就,林徽因还以其诗歌和散文作品而闻名。
她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她对生活、爱情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此外,她也是中国女性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人物,积极倡导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
6. 后期生活与逝世尽管林徽因在事业和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的一生也有许多不幸和挫折。
她的丈夫梁思成在1952年因病去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之后,她的身体健康也逐渐恶化,最终在1955年离世。
7. 影响和遗产林徽因在建筑界和文学界的成就和贡献为后人所推崇和追随。
她以其独立、坚韧和创造力而被人们铭记,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被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总结林徽因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魅力和影响力的女性。
她在建筑、文学和女权运动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她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她的勇气和才华使她成为人们敬佩和赞颂的对象,她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林徽因

1931年,林徽因与梁思成辞去东北大学 教职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是我 国最早应用现代科技对古建筑资料进行搜集 整理和研究的学术团体,其性质相当于中国 古建筑研究学会。正当事业蓬勃发展之际, 林徽因由于工作繁重加上抚育儿女的辛苦病 倒了,并前往香山养病。在香山养病期间, 林徽因重新开始了她的诗歌创作,一如既往 地受到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头发, 散乱地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1937年夏,她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我国最古老的一座 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正当她要进行深入 研究时,“七七”事变爆发,她被迫中断野外调查工作。 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次年,她为云南 大学设计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女生宿舍。1940年,她随梁思 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 低矮破旧的农舍里 。颠沛流离的生活和艰苦的物质条件, 使她肺病复发。几年中,她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 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 。这个时 期,她的文学作品不多,在她若干诗稿中,迷惘、惆怅、 苍凉、沉郁已代替了战前那恬静、飘逸、清丽、婉约的格 调。诗中时时流露出关怀祖国前途、命运的情愫.北平解放 後,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担任《中国建筑 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从1949年 9月到1950年6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 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任务.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呢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最经典的十首诗

林徽因最经典的十首诗1.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哎呀,这诗就像是春天里最温柔的风,轻轻拂过脸庞。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说美不美呢?2. 《那一晚》,仿佛带我们走进了一个静谧又有些忧伤的夜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是不是很有意境呀?3. 《别丢掉》,真的好有情感啊!“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
”就好像我们心底的那份眷恋。
4. 《仍然》,哇,读起来就感觉有一种坚持的力量。
“你也要忘掉我,曾在这世界里活过。
”是不是很有感触?5. 《深夜里听到乐声》,这就像是深夜里传来的神秘乐章。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难道不会让你沉醉其中吗?6. 《情愿》,那是多么真挚的情感呀!“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像不像我们有时候的固执?7. 《记忆》,像是打开了我们记忆的匣子。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夜,带着一天的星。
”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很多往事?8. 《笑》,多甜美的感觉呀!“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
”仿佛看到了那灿烂的笑容。
9. 《莲灯》,就如同黑暗中那盏指引的灯。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是不是特别有力量?10. 《九十九度》,哇,这名字就很特别呢!“来往汽车的喇叭,像被打的狗,呜呜叫号。
”这比喻太绝了吧!我觉得林徽因的诗真的是太美太经典了,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她的情感和才华。
历史人物林徽因

3
在家庭的影响下,林徽因从小就接受 了良好的教育,并对文学和艺术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
2
与建筑的不解之缘
与建筑的不解之缘
在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游历欧洲,并在此期间接 触到了建筑学
1924年,她与梁思成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 习建筑学,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在英国伦敦的圣玛丽亚女子学院学习期间,她对建 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林徽因是一位才华横溢、思想独立的女性。她在文学、建筑等 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和成就。尽管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波折和挫折,但她 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她的故事和成就不仅为人们所传颂,也成 为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经典篇章
7
遗产影响
遗产影响
林徽因的才华和人生故 事影响了许多人
她的诗歌和文学作品被 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 现代文的经典之一
有杰出贡献的人物
此外,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展
03
了关于林徽因的研究和纪念活动,
进一步弘扬了她的精神和成就
9
总结
总结
林徽因是一位多才多艺、思想独立的女性,她在文学和建筑领域都有着 杰出的成就和贡献
她的生活故事和成就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经典篇章,影响了许多人并成为榜样
通过她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才华横溢、思想独立的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奋斗,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要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人民英 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徽和北京的和平里住宅区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她的才华 和智慧,也见证了中国现代建
筑的发展历程
6
晚年生活
晚年生活
林徽因晚年生活相对平静,她致力于写作和学术研究工作。尽管身体状况 欠佳,但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在北 京逝世,享年51岁。她的离世让人们深感惋惜,同时也为她的才华和人生 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民国四大才女之林

在志摩死后,冰心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志摩的女人,无非说的是陆小曼与林徽因。本来志摩的死就让很多人把罪责推在林徽因身上,冰心的这番话更是让两 家的后代也心存了芥蒂。后来林徽因的儿子提起冰心时,也是怨气溢于言表,在后来柯灵编选民国女作家小说经典时,也 未能得到林徽因的著作,原因是丛书请了冰心做名誉主编,而林徽因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肯授予版权了。 总之,冰心与林徽因之间,相处从未友善过。不像苏青和张爱玲,两人文字相当,却相互欣赏。也许是冰心对林徽因 得来的才华到底不能欣赏吧。如果不是志摩相帮,林徽因那么容易就混成诗人和小说家吗?而建筑史上的名气,也多少借 了些梁思成的光。绯闻甚少的冰心,在文字上,也多多少少借助了政治上的力量。两个人之所以会较着劲,也是在才情上 相差无几吧,正是一个比一个高不出太多,才会处处攀比。
• • • • •
• • • •
好戏总是不长,新婚不久的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羽化成仙了。出事的缘由却又是因林徽因而起。 1931年徐志摩本在南京陪陆小曼,他的工作和朋友都在北平,所以徐常常往返两地。11月19日这天 徐志摩急于赶到北平参加当晚林徽因的一场演讲而搭乘邮件运输机,飞至济南一带,遇大雾,坠毁。 噩耗传到北平,文化界哀叹英才早去,林徽因听闻后更是当场晕倒。之后梁思成受同仁之托到失事现 场收拾徐的残骸,他还带去了林徽因亲手赶制的小花圈,算是对这位朋友的纪念。梁思成回去的时候 按照林的嘱托拾了块飞机残骸,林将它挂在她的书房,每日相对,在以后的苦难岁月里,这块残骸始 终没有离开林的身边。
•
徐志摩 正是林去伦敦的那年,徐志摩离开美国克拉克大学渡海赴伦敦剑桥学习,不久就结实了林家父女。作
•
为诗人的徐志摩一见到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林徽因立即被迷倒,心痒难耐的徐志摩很快就展开了 他情场多年练就的爱情攻势。当时只有16岁的林徽因情窦初开,面对着徐的才华和感情差点沦陷。估 计是碍于父亲,林也没有做出过多的回应。但当时的林家父女并不知道,此时的徐志摩其实已经是有 妇之夫了,他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尚在国内。 第二年,也就是1921年,林家父女回国。在剑桥读书的徐志摩当时虽然发妻已经来到身边,但还是寂 寞难耐,整天满脑子都是林徽因的音容笑貌,他最后的决定是,尽快回国,去见林徽因,一解相思之 苦。第二年他便匆匆结束学业,同时和张幼仪正式离婚,早已受够了冷落的张幼仪尽管已有身孕但还 是立即答应了。同年秋,两人在柏林签字离婚,徐志摩为了爱情抛妻弃子。离婚后的张幼仪投靠二哥 张君劢之后怎样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徐志摩离开伦敦时意气风发,自认为从此再无牵挂可以尽情而为了,留下一首著名的《再别康桥》马 不停蹄的“销魂今日进燕京”。 刚到北京的徐志摩还没来得及去见令他销魂的林徽因就听闻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即将结婚的消息。风流 的诗人遭受打击后多日都没缓过劲来。 但徐志摩毕竟是徐志摩,失去了林徽因的他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一代名媛陆小曼的身上。 陆小曼同样是一代才女兼美女。她遇见徐志摩的时候已经嫁给了西点军校出身的王赓,但王赓毕竟是 军人,哪有徐志摩那样讨女人喜欢,所以陆小曼面对徐的追求毫不犹豫的与王离婚,跟着再和徐闪婚。 抱得美人归的徐志摩在和陆生活的那段时间里创作了不少的诗歌,陆小曼就是他灵感的来源。
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

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林徽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充满了女性独特的柔情和温婉,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感动。
下面是林徽因最出名的十首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锁銮亭·题赞》: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摇篮曲》:嗟来之眇,长沟水迢,孤舟欲过留不住,旧时船子听我哭,满头白发对清波。
三、《江南曲》:塞雁高飞莫数,离人重上空碧;蝴蝶纷飞何处,凭梦再寻三味。
四、《飞燕回》:绿魄凝神秀眼似莲,金钗斜挂反照前川;乍来人迹生疑难,非似马蹄声动远山。
五、《梦江南·卧看花开春胜旧时》:绿杨新妆为谁改,黄莺旧几声催;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六、《浪淘沙·北戴河》:海日无光天骄悬,铁网珊瑚水云间;洗尽铅华不须惜,时来风送香莲寒。
七、《浣溪沙·一去二三里》:荒烟漫草的年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八、《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九、《浣溪沙·庶几》:庶几无人知,愁肠在万重;云横秦岭家何在,雨沾杏花香欲终。
十、《乌夜啼·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总结林徽因

总结林徽因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 - 1955年3月1日),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之母”。
她是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和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结合者,对中国建筑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她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为中国文学界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本文将对林徽因的生平事迹和贡献进行总结。
一、生平事迹林徽因于1904年出生在浙江杭州西湖风景区附近的一个富裕家庭。
她从小展示出文学和艺术的天赋,对古典文学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上海读书期间,她开始接触到西方建筑和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4年,林徽因被留学美国攻读建筑专业。
在美国期间,她深入学习了现代建筑理论和西方文化,受到了欧洲现代派建筑大师的影响。
回国后,她开始在中国开展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
林徽因在1928年嫁给了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并与他一起开展了一系列建筑项目。
他们致力于将现代建筑理念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注重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
他们的作品包括北京西太后园、天津梅江厅等,这些建筑作品不仅在设计上独具特色,而且在结构和材料选择上也体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
除了建筑设计工作,林徽因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
她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为主题,深受读者的喜爱。
她的散文作品也展示了她对建筑和生活的独到见解。
二、对中国建筑界的贡献林徽因是中国现代建筑界的开拓者之一,她为中国建筑设计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同时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林徽因的建筑作品注重环境的融入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她认为建筑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反映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她的作品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层次感和现代建筑的实用性,体现了对美学和功能的完美平衡。
同时,林徽因积极倡导女性参与建筑事业,她认为建筑不仅仅是男性的领域。
作为中国建筑界的女性领军人物,她为后来的女性建筑师树立了榜样,为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 会,身为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 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 深。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 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 可谓非同一般。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 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终身未娶。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的告诉 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 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 远幸福。”林徽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 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 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于是从此三 人终身为友。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 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 在英国留学的已是一个两岁 孩子父亲的徐志摩。情窦初 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 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 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爱 上了林徽因,但林徽因后来 才发现,自己对徐志摩只是 崇拜,并无爱情。徐志摩深 爱林徽因,回到中国与此时 刚生下第二胎的妻子张幼仪 离婚,但当他回到英国。林 徽因已经离开了英国,又回 到了中国 。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 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 里。”林徽因自己这样说。对 于梁思成、徐志摩,抑或金岳 霖,爱与欣赏复杂的在她心里 交织着,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 人的事情。和任何人无关。爱, 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
作为中国建筑学术先行者的林 徽因率先提出要保护民间建筑,林 徽因基于她广博而深厚的中、西学 功底“文艺复兴色彩”般的艺术气 质,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为中国 建筑学术作出了基础性的和发展方 向性的重大贡献。她在理论上的作 用完全不应低于任何一位与她同时 期的建筑学者,她是一位真偶然》诗是这样写的: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 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 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 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 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 芒。”
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巅峰 最受人宠爱的时候,放弃成为 传奇的诱惑和虚荣心的牵引, 凭着本能选择最踏实的生活状 态,实属难得。感情,不等于 生活。
林徽因为人民英雄 纪念碑设计的。
冰心提起林徽因,开口就说:“她很美丼,很有才 气。” 与美丼相辅相成的,自然是她过人的才气。沈从 文眼里的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萧离 则称林徽因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 沙龙上作为中心 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 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 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 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 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 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 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这样的林徽因,也许 才是最可纪念并且最应该为后世所记住的。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 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 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 代才女。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 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 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 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 设计,为民族及国家做出莫大的 贡献。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 林徽因的才艺似乎比萧红和张 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 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 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 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 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 “中国一代才女”。她几乎标 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 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 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1928年,林徽因嫁给著名学者梁启 超的儿子梁思成,并在梁启超的安排下, 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夫妻二人致力 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 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 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 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 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 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 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