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膨松剂、面粉处理剂

合集下载

面粉处理剂

面粉处理剂
从毒理学角度讲,食品添加剂都有其使用限 量,且该限量是基于一整套安全性评价基础 上;所以应该讲,在不超过该限量基础上使 用仍是安全的。 过量使用危害人体健康 过氧化苯甲酞对人体和动物无慢性毒性和可 遗传毒性
存在的卫生问题案例
本报讯我们每天食用的面包中也有致癌物质?卫生部近日最 新公告,禁止一种名为“溴酸钾”的食品添加剂在小麦粉中 的使用。据悉,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它不仅可以使发面 包更白,而且它可以使面包更膨松漂亮。 据业内人士透露,全国数万家面粉厂大部分均使用过该添加 剂。由于添加溴酸钾可能致癌,世界卫生组织在几年前就已 经建议禁止使用溴酸钾。由于我国之前未取消溴酸钾的使用, 许多企业都将它作为添加剂的首选,这种状况在一些不正规 的企业中更为严重。目前国内有正规的面粉厂家数千家,加 上一些不正规的面粉中小企业和作坊等,大概在20000家左 右。
偶氮甲酰胺
偶氮甲酰胺具有氧化性,是一种速效氧化剂, 其本身与面粉不起作用,当其与面粉中加水 搅拌成面团时,能快速释放出活性氧,将面 粉蛋白质内氨基酸的硫氢根(—SH)氧化成 二硫键(-S-S-),使蛋白质链相互连结构成 立体网状结构,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及均 匀性,从而改善面制品的组织结构及物理操 作性质,使生产出的面制品具有较大的体积, 较好的组织结构。
面粉处理剂
国标GB2760-1996 用量规定
偶氮甲酰胺碳酸 在小麦粉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 钙 过氧化苯甲酰 碳酸镁 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6g/kg 用于小麦粉,最大用量0.03g/kg
L-半胱氨酸盐酸 作为面粉处理剂最大使用量用于发酵面制品0.06 g/kg 盐
碳酸镁 溴酸钾
偶氮甲酰胺实际应用
用于谷物类粉的老熟和增白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苯酰化过氧 化学名: 英文名: 英文名:benzoyl peroxide; 分子式: 分子式:C14H10O4 分子量: 分子量:242.22 结构式: 结构式: CAS-No 94-36-0 C14H10O4=242.22

食品膨松剂、面粉处理剂

食品膨松剂、面粉处理剂

2.ADI 0-45mg/kg. 3.应用 :偶氮甲酰胺用于面粉处理剂,可用于
谷类粉的老熟和增白及烘烤面包的面团品质改 良剂。可用于小麦粉中0.045g/kg. (二)碳酸钙 1.性状:根据粉末粒径大小不同,分为重质碳酸 钙、轻质碳酸钙和胶体碳酸钙。 2.毒性:ADI 6450mg/kg,大鼠 3.应用:面粉处理剂、膨松剂、抗结剂、营养强 化剂
常用酸性物质的产气速度
酸性物质
分子式
与NaHCO3共存时 的产气速度
酒石酸
C4H6O6

酒石酸氢钾
KHC4H4O6
中等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焦磷酸氢钠
Na2H2P2O7

明矾(如钾明矾) 葡萄糖酸内酯
K2SO4 • Al2( SO4)3
C6H10O6
很慢 慢
a.在简单模拟体系中,中和100份重量的发酵酸所需NaHCO3的重量分数。 b.NaHCO3存在下,释放CO2的速率。
磷酸三钙 (tricalcium phosphate) 二氧化硅 (silicon dioxide) 微晶纤维素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 安全性:除亚铁氰化物的ADI值有所限定以外, 其余品种的安全性均很好,ADI值均无需规定。
(一)亚铁氰化钾
别名黄血盐
❖ 性状:浅黄色单斜体结晶或粉末,无臭,略有咸味,溶于水 ,遇光分解。
- 产生多孔结构:使食品具有松软、酥脆的质感 ,使消费者感到食品可口、易嚼,并很快尝出 食品风味。
- 促进消化:膨松食品进入胃中能使各种消化液 快速、畅通地进入食品组织,使容易消化,吸 收率高。
二 、膨松剂的种类和分类
种类:我国允许使用的约8种。 -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硫酸铝钾:钾明矾(potassium alum) -硫酸铝铵:铵明矾(ammonium alum) -磷酸氢钙(calcium 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氢二铵(di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 - 酸 性 磷 酸 铝 钠 (sodium aluminium phosphate-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食品添加剂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食品乳化剂:指能改善乳化体系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也成为表面活性剂。

2.食品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稠、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之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3.面粉处理剂:指能促进面粉熟化(尽快达到面筋强度要求)、增白和提高制品质量的添加剂,又称面粉品质改良剂。

4.人工合成色素: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所制得的有机、无机色素。

5.天然色素:来自生物机体,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也包括动物和微生物的一些色素。

6.食用色素的消费品:在食品或者化妆品中,添加了色素以保证其色泽的消费品。

7.香膏:香料植物由于生理或者病理原因,渗透出的带有香成分的膏状。

8.香脂:用精制动、植物油脂吸收鲜花中的芳香成分后得到的油脂。

9.食用香精:由香料、溶剂或载体以及某些食品添加剂组成的具有一定香型和浓度的混合体。

10.天然等同香料:指从芳香原料中用化学方法离析或用化学方法合成制备的、化学结构与天然香料相同的香味物质。

11.食品疏松剂(食品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感的一类物质。

12.胶基糖果基础剂:是赋予胶姆糖(泡泡糖、口香糖)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一类添加剂。

13.食品漂白剂:指能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色素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添加剂。

14.食品抗氧化剂:指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5.食品防腐剂:加入食品中能防止或者延缓腐败性变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防止微生物增殖的作用。

16.食品变质:指在某些因素(内在、外在)的影响下,食品质量(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17.水分活度:用以描述食品中可以自由蒸发或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是指食品的水分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的比值。

18.食品甜味剂:赋予食品以甜味感的非糖类物质。

教您认识10种常吃的食品添加剂

教您认识10种常吃的食品添加剂

教您认识10种常吃的食品添加剂
1.日落黄、柠檬黄、脂胭红、苋菜红食用色素。

红色40、黄色5和黄色6等食用色素常见于水果制品和运动饮料中。

2.阿斯巴甜和糖精甜味剂。

这些不含卡路里的蔗糖替代物常用于餐桌甜味剂和节食饮料。

3.亚硝酸钠防腐剂、护色剂。

这种保鲜剂可见于午餐肉、腌肉和鱼肉中。

4.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处理剂。

这种添加剂会用于面粉和面包制品加工。

5.明矾膨松剂。

这种添加剂会用于面包、糕点加工。

6.BHA、BHT、TBHQ抗氧化剂。

用于食用油脂加工,起到防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作用。

7.聚磷酸盐水分保持剂。

这种添加剂会用于肉制品加工,增加肉制品水分和弹性。

8.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乳化剂。

用于糖果、面包、糕点加工。

9.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剂。

这种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起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

10.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

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可提高食品粘稠度或形成凝胶。

22种食品添加剂定义

22种食品添加剂定义

1.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 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4种.3. 能降低水、溶液、悬浮液等的表面张力,防止泡沫形成,或使原有泡沫减少或消灭的物质。

4. 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

它是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

抗氧化剂是指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5.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一些化学物品,透过氧化反应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把它的颜色去除或变淡。

常用的化学漂白剂通常分为两类:氯漂白剂及氧漂白剂。

6. 膨松剂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通常应用于糕点、饼干、面包、馒头等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制作过程中,使其体积膨胀与结构疏松。

(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咸的一类物质。

)7. 胶姆糖基础剂是赋予胶姆糖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一般以高分子胶状物质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为主,加上软化剂、填充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等组成。

8. 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按其来源和性质分为食品合成着色剂和食品天然着色剂两类。

9.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或助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和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10. 乳化剂是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一类化合物。

第9章 膨松剂 常用膨松剂

第9章 膨松剂 常用膨松剂
为10~30g/kg,用量 多,制品质地硬而脆,如北京小吃焦圈、麻花等使 用量高于最大用量。用量过多会给食品带上涩味。 在虾片中参考用量为6g/kg。 ②配制发酵粉,在有些配方中钾明矾占50%左右。 ③果蔬加工中的保脆剂,用量为0.1%。还可用作 抗氧化剂防止果蔬变色,如加工白糖藕片时,在烫 煮过程中加入鲜藕量0.8%的钾明矾和3%的碳酸钠, 可防止藕片变色,又可使制品品质提高。
• (1)碳酸盐类。常用碳酸氢钠,其用量约 占20%-40%,其作用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 化碳。
• (2)酸性物质。常用柠檬酸、酒石酸和 明矾等。其作用是与碳酸氢盐发生中生反 应或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并降低成品的 碱性。
• (3)淀粉及其化成分。这些成分的作用 在于增加膨松剂的保存性,防止吸潮结块 和失效,也有调节气体产生的速度或使产 生的气孔均匀等作用。
醇,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或热空气中, 易缓慢分解。
作用原理: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使食品产生多孔海棉 状疏松组织,但由于产气过快,容易使食品出现大空洞。
2NaHC03
C02↑十H20十Na2C03
优缺点:
优点:发挥梳松作用。安全无毒。价格低廉,稳定性高。
缺点:(1)碳酸氢钠分解后形成的碳酸钠,使食品的碱
这次实验随机选择了20种膨化食品,都是在 市场上销量比较好的产品,产品范围覆盖了 福建、 上海、天津等膨化食品的主要产区。
把实验的膨化食品铝残留量和相关的国家标准 进行了比对,发现在这20个被测样品中,竟然有7 个样品的铝残留量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规定。
超标的产品包括了虾条、芝士条、龙卷果和豌 豆脆等市场上主流的膨化食品。
性增强,不但影响口味,还会破坏某些维生素;
(2)导致食品发黄或杂有黄斑,使食品

饼干中各类添加剂的综合报告

饼干中各类添加剂的综合报告

综合论文报告题目: 饼干中各类添加剂的综合报告摘要:饼干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零食,以其风味、口感独特而获得大众青睐。

饼干中含有多类食品添加剂,本文通过研究饼干的制作工艺以及根据本组市场调查的结果选取饼干中含量较高的膨松剂、甜味剂、抗氧化剂和漂白剂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食品添加剂在饼干加工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在饼干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饼干食品添加剂制作工艺作用前言饼干制品在我国历史悠久,食用非常普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烘焙制品中的饼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方便食品,其发展迅速,花色品种繁多,新产品层出不穷,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饼干的作用也已由原来的纯粹为了充饥逐渐向今天的休闲方向发展[1]。

近年来,中国的饼干行业快速发展,并且其市场潜力不可低估。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03年饼干产量比2002年增加了100%,2005年饼干业利润总额为10.64亿元,同比增长41%,税金总额为13.84亿元,同比增51.56%,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个行业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

而从目前国内经济情况看,“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仍将保持8% 左右的增长速度上。

在这样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带动下,中国饼干市场的发展潜力应该仍然很大,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2]。

小麦粉原料为决定饼干品质的关键因素,软麦粉更适合做饼干。

我国软麦产量接近年总产量的1/3。

比较适合生产饼干粉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扬麦9号、扬麦13号、美软红、美软白、澳软白等[3]。

饼干品质评价指标包括直径、厚度以及延展因子。

饼干直径值越大、厚度值越小,表示饼干质量越好。

由于饼干直径与厚度呈高度负相关,因此,常以直径表示饼干品质的优劣。

有时也对反映饼干酥脆性的表面裂纹多少和深度以及硬度进行评价。

饼干表面裂纹浅、少,则表明该面粉不适合饼干烘焙[4]。

从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A.2和表A.3可以得知,我国焙烤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77种,如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D-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谷氨酸钠、甘油、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乳酸钾及乳酸钠等[5]。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在逐年增加,据最新统计,共有22类,近2000个品种,其中香料有1000多种。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E列举了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还有其他类别。

1.酸度调节剂。

酸度调节剂亦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

酸化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许多功能特性,例如改变和维持食品的酸度并改善其风味;增进抗氧化作用,防止食品酸败;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具有阻止氧化或褐变反应、稳定颜色、降低浊度、增强胶凝特性等作用。

我国现已批准许可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等18种。

酸度调节剂除可调节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风味之外,尚有许多其他功能特性。

其有效应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机酸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为主。

又由于很多有机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广泛。

2.抗结剂。

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

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目前有5种: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3.消泡剂。

消泡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时,如发酵、搅拌、煮沸、浓缩等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正常操作的进行,必须及时消除或使之不致产生。

消泡剂大致可分两类:一类能消除已产生的气泡,如乙醇等;另一类则能抑制气泡的形成如乳化硅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酸性物质的产气速度
酸性物质
分子式
与NaHCO3共存时 的产气速度
酒石酸
C4H6O6

酒石酸氢钾
KHC4H4O6
中等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焦磷酸氢钠
Na2H2P2O7

明矾(如钾明矾) 葡萄糖酸内酯
K2SO4 • Al2( SO4)3
C6H10O6
很慢 慢
a.在简单模拟体系中,中和100份重量的发酵酸所需NaHCO3的重量分数。 b.NaHCO3存在下,释放CO2的速率。
三、水分保持剂的结构
O OH-P-OH
OH H3PO4 正磷酸
H5P3O10 三聚磷酸
OO OH-P-O-P-OH
OH OH (H4P2O7 )焦磷酸
(HPO3)n 偏聚磷酸
四、水分保持剂的作用
在肉类制品中可保持肉的持水性,增强结着力, 保持肉的营养成分及柔嫩性。
作缓冲剂,稳定食品pH值。 作金属离子鳌合剂,可用于防止饮料褪色、防止
二、膨松剂的功效
- 增加食品体积:如面包要具有海绵状多孔组织 ,要求面团中有大量气体产生。除水分蒸发产 生一部分气体外,绝大部分由膨松剂产生。
- 产生多孔结构:使食品具有松软、酥脆的质感 ,使消费者感到食品可口、易嚼,并很快尝出 食品风味。
- 促进消化:膨松食品进入胃中能使各种消化液 快速、畅通地进入食品组织,使容易消化,吸 收率高。
* 干酵母(dry yeast):由鲜酵母经低温脱水后制得,含水量 7.0-8.5%。特点:易保存,便于运输,但发酵力有所减弱 ,使用时需经活化处理。
* 活性干酵母(instant active dry yeast):干酵母混合酵 母生长必需营养物质,含水量5.0-6.0%。特点:使用时不 需活化,可直接使用,常温下可保存1~2年。
二 、膨松剂的种类和分类
种类:我国允许使用的约8种。 -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硫酸铝钾:钾明矾(potassium alum) -硫酸铝铵:铵明矾(ammonium alum) -磷酸氢钙(calcium hydrogen phosphate) -磷酸氢二铵(diammonium hydrogen phosphate) - 酸 性 磷 酸 铝 钠 (sodium aluminium phosphate-
时不为中性。 *NaHCO3:受热分解后呈强碱性,易使制品出现黄斑,且影响 口味,所以一般与碳酸氢氨或酸性物质配成复合膨松剂。 *NH4HCO3 :产气多,但有氨残留,使制品带有异臭,影响 口感。一般也是复合使用。
2.复合膨松剂(俗称发粉)
组成:由碱剂(碳酸盐)、酸剂和填充剂组成。
产气机理:在烘烤、蒸煮过程中碱剂和酸剂发生中和反应,放 出CO2。
食品添加剂 (十)
Food Additives
上海师范大学
主讲人:金敏凤 2014年11月26日
食品膨松剂
一、膨松剂(Raising agents)的定义
- 定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 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 或酥脆的物质。
- 主要用于面包、饼干、蛋糕、烧饼类、油条、馒 头和膨化食品
acidic) -酒石酸氢钾(potassium acid tartrate)
三、膨松剂的种类
(一)化学膨松剂 单一膨松剂:碱性疏松剂(碳酸盐类,如NaHCO3
、NH4HCO3);酸性疏松剂(明矾、酸性磷酸盐等 )。 复合膨松剂:由碱性剂(碳酸盐)、酸性剂(酸 性盐)及填充剂(助剂)等组成。 (二)生物膨松剂 主要包括鲜酵母、干酵母、活性干酵母等。—— 不计入食品添加剂!
定义: -(广义)指有助于保持食品中的水分而加入的 物质。 -(狭义)多指用于肉类和水产品加工中增强其 水分的稳定性和具有较高持水性的磷酸盐类。
二、水分保持剂的分类
种类:四大类,约11种 正磷酸盐:磷酸三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
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磷酸钙、磷酸二氢钙 焦磷酸盐 :焦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 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 偏磷酸盐:六偏磷酸钠
• 生物膨松剂的优点:价格低廉,使用效果好, 在发酵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产生多种与面包、 饼干风味有关的挥发物和不挥发物,形成特有 的风味和营养。
• 若食品中有抑菌剂、多油、多糖等对酵母生成 不利的因素,应使用其他膨松剂。如饼干和糕 点中大部分不用生物膨松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分保持剂(Humectants)
一、水分保持剂的定义
五、常用的食品膨松剂
1 .碳酸氢盐:主要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1)产气原理:高温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体 NaHCO3——CO2↑+H2O ↑ +Na2CO3 NH4HCO3—CO2↑+NH3↑+H2O
(2)特点 • 优点:价格低廉、保存性好、使用方便 • 缺点:反应速度快,有时无法适应食品工艺的要求;反应产物有
• 产气原理:利用酵母的发酵作用产生气体。
• 最主要的是酵母,包括鲜酵母、干酵母和活性干酵母,主要 用于面制品 。
* 鲜酵母(fresh yeast):是酵母菌种经扩大培养后,用离 心分离或压榨方法除去大部分游离水得到的干物质,含水 71-73%。特点:使用方便,发酵能力强,但需在低温 0~4℃ 保藏。
添加剂
配方及比例%
碳酸氢钠
1 2 34 5 25 23 30 40 35
洒石酸
3
酒 石 酸 氢 钾 52 26 6
磷酸二氢钙
15 20
钾明矾
15
35
烧明矾
52 14
轻质碳酸钙
3
淀粉
23 33 29 5 16
3、生物膨松剂 —— 不计入食品添加剂范畴!
❖ 酵母是常用的生物膨松剂,主要用于面包、馒头和 苏打饼干。
NaHCO3+H+——CO2↑+H2O+Na+ (1) 碳酸盐:碳酸氢铵、碳酸氢钠
用量占20%~40%,作用是产生二氧化碳,使面胚起发。 (2) 酸性物质:
* 用量约占35%~50%,作用是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 控制产气速率;调节食品酸碱度。 (3) 填充剂:淀粉等
* 常用的酸性物质为: • 酒石酸、酒石酸氢钾 •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硫酸铝钾,钾明矾 • 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delta-lactone) • 酸性磷酸盐(acidic phosphat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