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48分)1.请用正楷字正确书写下列词语。
(2分)同心协力2.读拼音,写词语。
(4分)tǒn g yī dīn g zhǔ dà chén lǎn duò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侮辱.(lǔ)谴.责(qiǎn)疲惫.(bèi)B.嗜.好(shì)削.弱(xuē)罕.见(hǎn)C.勉.强(qiǎn g)间.隔(jiān)享.受(xiǎn g)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妨碍焦急乖巧B. 黄昏汛期爱幕C. 冠军燥声协调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九州生气恃.风雷。
(恃:依靠)B.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灵敏)C.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声音嘈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 晴朗的夜空下,满天繁星不可计数....。
B. 我们要饮水思源....,学会感恩。
C. 王鸣一向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从不讲实话。
7.五年级二班要举行“讲中国民间故事”比赛,轩轩同学找到下列故事,不符合本次主题的是()(2分)A.《梁祝十八相送》B.《“丁曼之狮”松迪亚塔》C.《田螺姑娘》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B.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C.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9.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9分)①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有答案解析

④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⑤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⑥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⑦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A.干躁 B.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像是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BC书写正确。
D.”岐途”改为”歧途”、”政通人合”改为”政通人和”。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州生气恃风雷 生气:活力,生命力
B. 身向榆关那畔行 那畔:那边,指关外
⑧那天,我突然长大了,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
⑨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⑩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我的身上。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2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注视 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 躁声)震耳欲聋。
10. 在文中括号里选出使用恰当的词语。
11. 这段话中“七八十”反复出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看到这样 环境,拿到钱的“我”为什么没有买书,而是买了一听罐头?
16.品味画线部分的句子,说说它的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通过对妈妈的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腾腾的饺子盛进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夹了三个。妈妈吃第二个饺子就咬着了糖馅儿,惊喜地叫起来:“哟,我真的吃着啦!”我笑着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其实,妈妈的眼睛已经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花边饺子。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
13.请给短文添加上合适的标题,填在文前橫线上。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五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语境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
永州市也正在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请结合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1. 请你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八个字用楷书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 对比孔子生活的年代,感受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
疫情来袭,人们抗击疫情,相信党的“二十大”的召开让我国的未来更加。
3.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诲.人不倦(huì)B. 默而识.之(shí)C. 是知.也(zhì)D.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wèi)4. 在新华字典中,“漫”有以下几种解释。“漫浪诵读”中“漫”的意思是()A. 水满而向外流出B. 淹没C. 遍;满D. 随意,没有限制,不受约束。
5. 关于朱熹谈读书,以下说法最能表达主要意思的一句是()A.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C.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D.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6. 关于学习态度,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于其它三个的是()A. 聚精会神B. 专心致志C. 心不在焉D. 全神贯注7. 以下关于民间故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比如《牛郎织女》中的老牛能突然开口说话。
B. 中国的民间故事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田螺姑娘》等。
C. 欧州各国的民间故事精彩纷呈,你可以看到淳朴又善良的列那狐是如何帮助其他动物的,这些故事会让你感受到人世间的真诚和善良。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1.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嗜.好(sì)侵.略(qīn)丢三落.四(là)B. 谨.慎(jǐng)强.逼(qiáng)默而识.之(zhì)C. 抖擞.(shǒu)炊.烟(chuī)玲珑剔.透(tì)D 嫉.妒(jí)发酵.(jiào)张冠.李戴(guā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悠然防碍难以置信B. 借鉴烦锁应接不瑕C. 酬谢繁殖小巧玲珑D. 糕饼联结金壁辉煌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荔枝在南方可不是稀罕..你的礼物。
..东西。
我不稀罕B. 我父亲是个明白..人。
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C. 他总爱占别人的小便宜..。
..。
花生的价钱便宜D. 人脸识别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事了。
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鲜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切磨炼和挫折对我们的人生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B. 他做事别有用心....,化解了许多危险。
C. 海力布把听来的消息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D. 困难虽大,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
5. 下列诗句不是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一项是()A.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6. 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B.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C.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D. 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寒冷,也不会有风、雪、雨、露。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43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镜匣.(jiā) 懒.惰(lǎn) 剔.(tī)透抵御.(xiè)B.大臣.(chénɡ) 允诺.(luò) 珊.(shān)瑚削.弱(xiāo)C.平衡.(hénɡ) 步履.(lǚ) 脊.背(jǐ) 烦琐.(suǒ)D.抖擞.(shǒu) 灰烬.(jìn) 客栈.(jiàn) 龟.裂(ɡu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举世闻明处心积虑兵慌马乱民不聊生B.路不拾遗不计其数震天动地人寿年丰C.生灵涂碳兴高彩烈多事知秋鬼计多端D.哀宏遍野得意望形内优外患一知半解3.用括号内的词语来替换句子中画线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战期间,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不可胜数)B.鸡公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心神不宁)C.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囫囵吞枣)D.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可读起来却索然无味.(味同嚼蜡)4.古时候,出门在外的游子看到树叶簌簌落下,他的孤独感更加强烈,正如( ).A.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B.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C.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D.落叶他乡树,寒灯孤夜人.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珍珠鸟》一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 , 作者在文中感叹道 :“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B.《慈母情深》一文讲述了贫穷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儿子买书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感激、热爱、崇敬之情.C.《忆读书》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D.《白鹭》和《松鼠》两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都是说明文.6.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B.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一些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度.C.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可以回读.D.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但并不影响理解文章,我们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7.下列不属于勤奋好学的典故是( ).A.卧薪尝胆B.囊萤映雪C.凿壁偷光D.悬梁刺股8.对下面一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里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它的眼皮上有两层又长又浓的睫毛,外耳道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A.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B.骆驼的身体具有适应沙漠的能力.C.骆驼的鼻孔可以阻挡风沙的侵袭.D.介绍骆驼的外形特点.(二)看拼音写词语(共3分)fēn fùɡōnɡ diàn yǐn bì bēnɡ tā( ) ( ) ( ) ( )tónɡ xīn xié lì yìnɡ jiē bù xiá( ) (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1.“桂花开时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桂花很美.( )2.“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 )3.《四季之美》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夏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最美的景物有夕阳、归鸦. ( )4.欧阳询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5.“士人读书”讲究“三要”: 一要有志 , 二要有识 , 三要有恒.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 , 缺一不可的. ( )(四)根据教材内容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落花生》一文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_________________ , .”2.《白鹭》一文作者根据白鹭活动于水田等生活习性,巧妙地把它构置于三幅优美的画面中,这三幅画面可命名为“白鹭钓鱼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衣食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浪费.所以古人说:“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所以司马光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示儿》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6.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既描写了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7.在本册的学习中,“莫等闲,_______________,空悲切.”让我懂得了时间的可贵;“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体会到钓鱼的乐趣.8.从林杰的《乞巧》一诗中,我知道古代乞巧节时妇女们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9.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中动静结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题临安邸》这首诗中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每小题1分,共6分)1.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变换语序,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3分)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的增加是重要原因.我们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控制饮食.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2.要加强锻炼.每天要坚持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关键要持之以恒.1.读完以上材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25分)(一)课内阅读(8分)敏而好.(hǎo hào)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huìhuǐ)人不倦.——《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面正确的字和读音.(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敏.而好学:( ) 学而不厌.:( ) 余尝谓.:( ) 漫.浪.: ( )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C.“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是一个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说明心到的重要性.D.“默而识之”中的“识”的意思是“认识”.5.读了朱熹的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1分)____ 6.把你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1分)__(二)课外阅读(17分)(一)吃荤的植物(8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①动物以植物为“食.”,人们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②而植物以捕“食.”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它们布设“陷阱”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另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沾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像瓶子形状的叶子,引诱昆虫陷进瓶中.茅膏草的叶子略呈半月形,平时叶子张开,露出鲜艳的肉色饵细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计.昆虫一旦碰到叶子上的腺毛,叶子即由两边向中间合拢,将昆虫困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约..十天后,叶子重新开启,静静恭候下一个猎物.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够“吃”的东西,不超过24小时,叶子便会重新开启,将其吐弃.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食虫植物进行过多次观察和试验,曾感叹地说:“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1.“食”字的解释有:①吃②食物.选文第1自然段中第一个加点的“食”字的解释是( ) ,第二个加点的“食”字的解释是( ).(填序号)(1分)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 .(1分)3.选文第2自然段说明内容包括 A.吃荤的植物的基本式样. B.它们捕食的原因.按文章说明顺序,第2自然段是先写( ),再写( ).(填字母)(1分)4.选文第2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5.第2自然段加点的“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能去掉.“大约”表示时间不准确,这样表意不严谨.B.不能去掉.“大约”是大概的意思,表明时间不确定,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不能去掉.说得含糊点保险.D.能去掉.“大约”是大概的意思,有没有这个词都不影响意思表达.6.选文结尾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1分)A.表明对这种植物特殊捕食方式的赞叹.B.赞叹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所采取的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C.赞叹自然界生物有令人想象不到的智慧.D.表明植物吃动物是新鲜事.(二)无法不对你残酷 (9分)安宁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选自《新时文—树心花的盛放》,有改动)1.阅读文章,概括“我”对弟弟所做的几件残酷的事.(每件事不超过12个字)(3分) 答:①我拒绝回家接他上学;②③④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想象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2分)(1)弟弟在刚下火车时,会是怎样的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对弟弟的心理或神态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2)学期末,在咖啡里,当弟弟请姐姐“随便点”的时候,姐姐会是怎样的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对姐姐的语言或动作进行描写,不超过6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对于这个结尾能否删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不能删除,此句照应前文,与北京“也是宽容的”、相约“咖啡吧”照应.B.不能删除,此句融情于景,这一处自然环境描写,用雪花的美丽烘托了弟弟的成长给姐姐带来的欣慰、愉悦.C.不能删除,此句深化主题,“苦中带甜”巧妙点出残酷磨练后才会自立自强的主题.D.可以删除,此句和文章主题关系不大.4.对于文中姐姐对弟弟的做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姐姐深知嘲弄与讽刺,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弟弟被贫穷折磨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B.姐姐是让生活来教会弟弟如何生存,想让弟弟尽快的成熟起来.看似残酷的方式,却是姐姐特有的爱的表现.C.姐姐很吝啬,对弟弟很残酷,不愿意拿自己的钱给弟弟用,亲情很淡漠.D.姐姐是个很懂得教育的人,在物质上没有给弟弟太多的帮助,却给了弟弟不尽的精神财富.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启蒙老师,是我们的守护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一直陪伴着我们.相信你与父母之间一定有着很多难忘的事,那么请你选择一两件事把它写下来,注意感情真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43分)(一)选择题(16分)1.C2. B3.B4.D5.D6.C7.A8.B(二) 看拼音写词语(3分,每词0.5分)吩咐宫殿隐蔽崩塌同心协力应接不暇(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1. ×2.√3.×4. × 5 √(四)根据教材内容填空(10分)1. 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 白鹭瞭望图白鹭低飞图3. 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4.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5.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7. 白了少年头斜风细雨不须归8.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0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1.我的眼睛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急切地寻找.2.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能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3.图书吸引着我.4.秦王没有办法,不得不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6.“通过”和“使”任意删掉一个.(六)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3分,第1题2分,第2题1分)1.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2.原因: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的增加.结合自身说一说略,言之有理即可.二、阅读理解(25分)(一)课内阅读(8分)1. hào huìsònɡ决2.聪敏满足说随意3.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4.C5.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有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意思相近即可.6.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张维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二)课外阅读 (17分)(一)吃荤的植物(8分)1. ②①2.以捕食为生的植物3. B A4.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 ,打比方(任意写出两个就可以得分)5.B6.B(二)无法不对你残酷 (9分)1. ②我只给他留两个月的生活费;③我没有直接帮他找份兼职;④弟弟诉苦时教他自强(弟弟诉苦仍然没有资助他).2.第(1)题写出“弟弟”刚下火车略显释然或兴奋或委屈的心理特征;狼狈或略显迷惘等神态特征均可.第(2)题写出“姐姐”在“随便点”的时候赞赏的语言或亲密动作均可.3.D4.C三、习作天地(30分)一等(27—30分):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并注意合理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语句流畅,书写工整,标点正确,不少于400字. 二等(24—26分):内容较具体,感情真实,事例较具体,能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语句较流畅,条理较清楚,书写工整,标点正确,不少于400字.三等(21—23分):内容欠具体,感情欠真实,事例较具体,语句欠流畅,350字左右.四等(18—20分):内容不具体,感情不够真实,事情不具体,条理不够清楚,书写不正确,错别字多,不能正确使用标点,少于350字.五等(18分以下):内容不具体,感情也不真实,事例不具体,语句不通顺,标点不正确,少于300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5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姓名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汛期 (Shùn) 联结(jié) 召集(zhāo)B . 压抑 (yì) 领略(lüè) 消遗(qiǎn)C. 寄宿(sù) 称赞(zhàn) 协调(tiáo)D . 胆怯(què) 乘机( chéng) 避难(nàn)二、读拼音,写同音字。
(8分)mù爱()()色夜( ) 坟()xiāo ()毁()灭云()元()zào 干()()声暴()制( )xiá云()应接不( ) ()庇 ( )想三、补充下列四字词语。
(6分)( )世闻名 ( )鸿遍野太平( )世国( )民安夜( )降临 ( )而好学不( )下同 ( )人不倦不言而()呕心( )血居安思( ) 兵( )马乱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4分)严重严肃严厉严明1.更( )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雪来调节气候。
2.解放军纪律( )、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我们反了纪律,张老师( )地批评了我们。
4.爸爸脸色非常( )、看起来心事重重。
五、描要求写句子,(8分)1,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用加“---”的关联词语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柱花纷纷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难道遇到这一点点的挫折,你就放弃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2024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完成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作文 第四部分 书写总分(100分)积累与运用( 30分) 阅读与理解( 34分)作文 (4+30 分)2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5+18+7=30分)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5分)ēn hu ì p íng h éng zhu ī zh ú人类应该感谢大自然的( ),保持生态( ),不能为了( )一时的利益,hu āng t áng hu ǐ mi è做出( )的事,那样必将给人类带来( )之灾。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便.宜(pi án ) 削.弱(xu ē) 划.归 (hu à) 落.下 (l à) B.誊.写(t éng ) 龟.裂(gu ī) 眼睑.(ji ǎn ) 执拗.(ni ù) C.嫉.妒(j í) 衰.老(su āi ) 圆锥.(zhu ī) 舀.水(y ǎo ) D.灰烬.(j ìng ) 奉.命(f èng ) 侵.略(q īn ) 报刊.(k ān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举世闻明 理所当然 臭名远扬 应接不暇B.兴高采烈 同心协力 处心积虑 路不拾遗C.不计其数 得意妄形 心旷神怡 政通人和D.津津有味 多事之秋 民不聊生 振天动地4.“耦(ǒu )”这个字最可能的意思是什么?………………………………………( )(2分)A.相遇B.刻刀C.根茎D.农具5. 用恰当的词语来替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你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会使你一事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40分)1.把下面左边的词语抄写在右边的田字格中,要求行款整齐,字体美观。
(4分)立德树人2.读拼音,填字成词。
(4分)wǎn jiǎo jīng sǒu ()尔一笑()尽脑汁负()请罪精神抖()3.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请填序号,2分)A.翠色欲流含辛如苦神机妙算迫不急待B.美轮美涣随心所欲同归于尽冲峰陷阵C.安居乐业赴汤蹈火任劳任怨雪中送炭4.下面句中加点字或词语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请填序号,2分)A.孔指以示儿曰.(说):“此是君家果。
”B.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老翁)。
C.只见一群媳妇..(这里指女仆)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5.下列温馨提示语所使用的场合不.合适..的一项是()(请填序号,2分)A.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图书馆)B.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水龙头旁)C.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运动场)6.王芳想给西部“手拉手”活动组的伙伴写一封信。
关于信封的写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请填序号,2分)A.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
B.中间写寄信人的姓名,且要写得大一些。
C.信封的右下方要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寄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7.缩写下面的句子。
(2分)年轻的妈妈紧紧地抱着哭闹不止的孩子。
8.用比喻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写生动。
(2分)我望见了一条河。
9.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2分)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才是彩色的。
10.“草铺横野六七里,。
”“怪生无雨都张伞,。
”这些诗句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
(2分)11.“路曼曼其修远兮,。
”告诉我们追寻真理的道路还很漫长,要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2分)12.“君子之学必日新,。
”一个有理想的人必须要努力学习新鲜事物,才能够与时俱进。
(2分)13.“天行健,。
”青少年从小要树雄心,立大志,长大报效祖国。
(2分)14.经典流传,趣读名著。
请完成以下练习。
(5分)①根据以下信息,写出故事中的人物名。
(2分)景阳冈《水浒传》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神机妙算《三国演义》巧用妙计借箭成功()②名著中人物个性鲜明,他们的绰号很有意思,请根据人物特点写出他们的绰号。
(2分)宋江:李逵:③很多与名著有关的歇后语让我们记忆深刻,请根据语境选择歇后语。
(1分)“妹妹一会哭,一会笑,真是。
”横线上应填的歇后语序号是()A.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B.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C.关公赴会——单刀直入15.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近期,学校将开展“走进信息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请按要求完成以下练习。
(5分)①制定本次活动计划需要搜集大量信息,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获取信息?请至少写出两种方式:(2分)②王康沉溺网络游戏无心学习。
奶奶责备他,他反驳道:“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要好好利用网络,多玩一下。
”你觉得王康对吗?如果你是王康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劝说他?(3分)二、阅读理解(共30分)文段一:(12分)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
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节选自《冬阳·童年·骆驼队》)16.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童趣,令人难以忘怀。
文段一是(填写作者名)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围绕“骆驼队”她回忆了两件事,分别是:和。
(3分)17.骆驼咀嚼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用“______”划出来。
(2分)18.看着骆驼咀嚼时,作者的表现是“”(摘抄文中原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天真、充满童趣的孩子。
(2分)19.请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分)20.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3分)文段二:(18分)牵着母亲过马路①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
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路,再横穿一条马路。
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
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里的一些生活琐事。
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哪怕装也要装出个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
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挂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
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
母亲那时在纸厂上班。
学校在城西,厂在城东,母亲担心我会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
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我走到马路对面。
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
”“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
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的是她爱子的情肠。
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这不只是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母亲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顿时荡漾开来。
⑧“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子抢时间。
啥时家里有事,您说一声,我们都会来。
”母亲背过头去,默默地拭去夺眶而出的泪水。
⑨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和几许感叹..…… 2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4分) ①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 ) ②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 22.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的原因是( )(请填序号,3分)A .儿子给了母亲许多钱,母亲很开心。
B .儿子跟他妻儿和母亲一起买菜,母亲好喜欢。
C .母亲觉得儿子长大懂事了,知道孝顺、感恩父母,所以她很喜悦和满足。
23.根据文意,说法正确..的是( )(请填序号,3分) A .“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与“别人不愿听,儿女们不听。
”意思相同。
文中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很讨厌爱唠叨的母亲。
B .第⑤段的记叙顺序是插叙。
插叙小时候母亲护送我过马路的情景。
C .短文主要内容是:“我”腿脚不灵便,需要行人来搀扶。
24.读第⑨段,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全文,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和几许感叹..…… 25.借鉴第⑤段写法,根据要求,仿写片段。
(4分)生活中,你的父母也为你做过许多事。
回忆一下,再选择一个感人的场景,写几句话。
注意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三、习作表达(30分)....完成习作。
[文题一] 趣事注意:先在“ ”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童年、生活、校园……),把题目补充完整。
▲▲▲▲[文题二] 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请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②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共40分)1.(4分)无错别字,行款整齐、美观,即可。
2.(4分,每空1分)wǎn jiǎo jīng sǒu(莞)尔一笑(绞)尽脑汁负(荆)请罪精神抖(擞)3.C(2分)4.B(2分)5.C(2分)6.B(2分)7.(2分)妈妈抱着孩子。
8.(2分)(要运用比喻,并能体现河的特点,请酌情给分)示例:我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9.(2分)(只要符合句意,修改正确均可)示例: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10.(2分,每空1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1.(2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2.(2分)“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13.(2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4.(5分,每空1分)①(武松)(诸葛亮)②宋江:及时雨李逵:黑旋风③B15.(5分)①(2分,每空1分)示例:上网浏览、读书看报等(要求所填的是获取信息的途径,酌情给分)②(3分)符合以下要求:一是态度真诚,语言得体;二是言之有理,言之有序。
(请酌情给分)二、阅读理解(共30分)文段一:(12分)16.(3分,每空1分)林海音;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讨论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第2空、第3空与答案意思接近均可)17.(2分)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18.(2分)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9.(2分)“ ?”。
20.(3分)示例:我读懂了父亲对女儿的宽容、呵护。
(能突出“对作者童心的呵护”这一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请酌情给分)文段二(18分)21.(4分,每空2分)①(川流不息)②(忘恩负义)22.(3分)C 23.(3分)B24.(4分)示例:感激是因为母亲一如既往对“我”的疼爱,心疼是因为母亲的手不再像以前那么嫩,爱意是觉得我们要更疼爱我们的母亲,感叹是因为岁月的逝去,母亲已不再年轻。
(答出要点,表达清楚有条理。
请酌情给分)25.(4分)(内容写清楚感人的场景,表达清楚有条理,注意了动作或语言描写,请酌情给分)三、习作表达(3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