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烤漆不良及对策
家具烤漆房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案

家具烤漆房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案
家具烤漆房在实际运行中会碰到些小故障,现在我们将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整理归纳了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喷出来的家具杂质多
此情况一般为过滤棉太脏,请及时更换过滤棉及进风棉。
2.喷漆房内漆雾大呛人
此情况一般是风机问题,或出风口被阻挡。
可检查下风机有没有损坏,有没有反转,再检查出风口是否畅通。
3.加热系统不工作
请检查下控制箱温度设定是否正确,只有低温设定低于室温,高温高于室温加热系统才会工作,如设定无误请检查加热系统电路有没有问题。
4.推拉门开启关闭不顺畅
请检查下推拉门的滑轮是否有损坏,及时更换。
5.房内噪音大有异响
请检查下是不是风机有问题,一般为风机轴承损坏造成的,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更换。
6.其他常见问题
如主线路需更改请找专业人员操作,以免误操作造成设备不工作或损坏。
氨基烤漆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氨基烤漆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①針孔及麻點:一般是工件底材未清洗幹淨;壓縮空氣含有油份或水分;油漆或開油水中含有油份或水分.解決辦法:找出具體原因,做對應處理,特別是壓縮空氣含有油份的問題,是在噴塗中出現的比較常見的問題②附著力不良:底材未清洗幹淨,含有油份或氧化層;油漆濃度過高.解決辦法:徹底清洗;在本品多加入適量開油水;環境濕度過大也會導致油漆附著力不良,應進行空氣除濕汽處理③流平性差,表面不夠光亮:油漆濃度過高,氣溫低,解決辦法:加入適量開油水,提高環境溫度④流挂,表面厚度及顔色不均勻:一般爲油漆過稀.解決辦法:適當減少開油水的加入量⑤硬度不夠:烘烤溫度及時間不足,解決辦法:適當提高烘烤溫度及增加烘幹時間⑥塗層發脆:一般是烘烤溫度過高或時間太長所致,有時溶劑不配套也會引起這種情況,建議使用本公司提供的溶劑;色漿或珍珠粉等添加量過大也會導致塗膜發脆,有時會産生附著力不良,應適量使用⑦需要指出的是:同一個問題可能是由多種原因産生的,同樣,一個因素可能會是很多問題産生的原因,因此出現問題要綜合分析,多做實驗,才能找到確切的原因,然後對症解決.遇有更複雜的問題,請與本公司技術服務部門聯系,我們共同研究解決⑧並非能夠生産出完美産品的所有的操作細節都能顯示在本說明書中,高質量噴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産設備、環境,特別是一線技術及生産人員的豐富經驗及不懈的努力,有很多使用方法及技巧是油漆生産商及服務商所不能預計及提供的,他們的工作構成油漆噴塗及表面處理裝飾的極其重要的一環,我們歡迎並期盼著雙方更多的交流,以使我們的服務更加完善(9)流挂油漆涂饰于垂直物体表面,在涂膜形成过程中湿膜受到重力的影响向下流动,形成不均匀的涂膜,称为“流挂”或“流坠”。
稀释过度,使涂料黏度过低——减少稀释剂的量,施工黏度控制在16”左右(4#杯) 喷嘴孔径选型过大或磨损——选用合适口径的喷枪 喷涂距离太近——枪口垂直物件,距离约30公分 喷枪移动速度太慢——枪口垂直物件,水平或上下移动,速度适宜。
油漆缺陷预防和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
根据漆膜检验标准判定其补救措施,一般处理: 面积小时:用800#水砂纸将其表面区域打磨 后,再按照点补的作业规程进行点补,待完全固化 后再用抛光机抛光。 面积大时:直接报废处理。
抛光痕迹 由于抛光处理不当,漆膜受到研磨损伤,表面 可以看到细微的条纹、旋纹或分界线。
原 因 分 析
1、漆膜未充分硬化就进行抛光处理。
颗粒
在漆膜内或表面有杂质微粒,呈颗粒状凸起
Ø
产生原因: 1、油漆结晶或受到污染。 2、喷涂环境污染(喷房、流平间、烘箱、静电除尘设备等)。 3、待施工件表面未处理干净(清洗不干净、打磨不良等)。 4、喷涂过程风向、压差不符合要求。 5、进出喷房工作人员防尘措施不合理。
预防方法: 1、确保供漆系统和管道清洁,必要时在管道中增加过滤装置;确保正 确的漆、投漆操作过程;进货检验应对油漆颗粒大小进行 2、按照清洗保养计划,定期清洁喷涂设备。 3、对待施工件表面灰尘应采用粘布擦拭和在预处理槽液中添加清洗 剂等方法来加强清洁。 4、对喷涂过程各关键点的风向、压差定期监督。 5、操作员进入喷房必须有相应的防尘措施。
补救措施
根据漆膜检验标准判定其补救措施,一般处理: 清漆受损时:用1500#或800#水砂纸将其表面 区域打磨后,再用抛光机抛光。 色漆受损时:用1500#或800#水砂纸将其表面 区域打磨后,再按照点补作业规范进行点补处理, 待漆膜完全固化后再用抛光机抛光。
漆雾
在喷涂过程中,经过雾化后,多余的油漆微粒
流挂
在工件斜面或竖直面的漆膜上出现漆膜局部 变厚,呈波浪、浅滩形状
1、压缩空气太小(雾化空气太小、扇形空气太 小) 2、喷枪、旋杯离工件距离太近,移动速度太慢 3、油漆粘度太低。 4、基材表面温度太低。 5、涂装环境温度太低。 6、涂装环境湿度太高。
喷漆常见缺陷及解决措施

喷漆常见缺陷及解决措施
喷漆常见缺陷有以下几种:
1. 漆面有气泡:通常是因为漆面在喷涂后没有降温造成的。
解决措施可以是加强通风或者使用降温设备。
2. 漆面有溶剂析出: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喷漆后未等待足够的干燥时间造成的。
解决措施是在喷涂后等待足够的干燥时间。
3. 漆面有颗粒物:颗粒物通常是灰尘,它们可能会在喷涂过程中飘进漆面。
解决措施是保持喷漆环境的清洁,并使用除尘设备。
4. 漆面有流挂:流挂通常是由于过量的喷涂造成的,形成了厚重的漆层。
解决措施是控制喷漆的厚度,避免过量喷涂。
5. 漆面有流坠:流坠通常是由于喷涂时距离喷涂物体太近导致的,造成了漆面的挂结。
解决措施是控制喷涂的距离,保持适当的喷涂距离。
6. 漆面有色差:色差通常是由于喷涂过程中涂料的稀释不均匀或者颜色的不匹配导致的。
解决措施是确保涂料的充分搅拌,以及使用相同批次的涂料。
以上是喷漆常见缺陷及解决措施的一些例子,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五金件及烤漆常见不良现象及原因分析

不良現象
雜質 磨印 油點
烤漆常見不良缺陷原因分析
不良現象分析
1. 涂料﹑溶濟中含有雜質 2. 噴涂車間室內空氣中含塵量過大﹐及用于擦試清潔之布帶有毛線﹐這些灰塵及毛線 隨空氣流動及受噴涂時靜電的吸附于產品表面﹐導致產品表有細小之顆粒狀及線狀之 雜質 3. 通風系統過濾不徹底
因沖壓時產品有凹凸痕﹐表面進行維修打磨時﹐打磨粗糙﹐正常噴涂后不能完全 遮蓋打磨部分﹐導致烤漆后出現印痕 1. 空壓機壓縮空氣時﹐產生水份及機械油污干燥機過濾不徹底隨氣壓混入油漆中﹐ 噴涂于產品上形成﹐
4. 噴房室內溫度過高﹐油漆噴涂與產品上后﹐溶劑揮發太快﹐導至表面桔皮
1. 速度過快﹐治具晃動﹐導致噴槍噴不到位及不均勻
2. 生產時間過長﹐槍內管道堵塞﹐噴涂不均勻
1. Disc噴涂升降機上下點位置太底或高 2. DISC噴涂房內軌道上轉向器安裝位置不當﹐導致噴涂時面與面噴涂不均勻﹐少漆 。 3. 涂料濃度進高﹑噴涂靜電偏小﹐導致邊角部分少漆
1. 產品重工次數過多﹐膜厚過厚(120um以上)
2. 涂料中樹脂聚合不當﹐溶劑與油漆不相溶
3. 油漆太濃﹑噴涂壓力過大﹑距離近
不良現象 壓傷
刮傷
變形 尺寸不良
氧化 模痕 毛刺
五金常見不良缺陷原殘留于模具內﹐再次沖壓時壓于產品表面﹐導致產 品表面損傷﹐出現凹或凸出之痕跡。 2. 原材料本身凹凸痕 1. 作業員作時﹐作業動作不規范,傳送過程中碰刮模具及工作台邊角尖銳部分﹐導致 產品表面損傷。 2. 工作台面粗糙不清潔 3. 送料機送料時因調整不當引起產材料表面磨傷﹑擦傷 4. 制程中產品裸疊及包裝時產品之間相互碰刮引起表面刮傷。 1. 產品沖壓時﹐模具折邊擠壓或避位不夠導致變形 2. 操作員作業不小心,產品碰﹑摔造成 3. 產品包裝方式不正確擠壓所至 1. 產品沖壓時﹐模具定位不准及模高不正確 2. 模具設計尺寸達不到 1. 受高溫﹑高濕天氣的影響﹐車間空氣濕度過高﹐產品與空氣中的氧分子發生化學 反映。 2. 作業員作業時未確實戴好手套﹐手汗中的鹽﹑與水與產品發生氧化發映。 3. 生產排程變異,庫存時間太長 1. 模具擠壓造成 2. 材質因素 1. 模具刀口鈍化 2. 模具閉模間隙過大
喷漆常见不良现象及改进对策

涂中的常见不良现象及改善对策一、气纹:喷涂表面有不规则块,大部分呈圆形,颜色较其它部位暗且表面粗糙。
原因:成型时模具内空气没有完全排除,导致素材表面密度不一致产生气纹。
对策:1、增加模厚或降低烤箱温度。
2、砂磨气纹部位,淡化气纹与其它部位的差别。
3、改用溶解力较低的溶剂。
1、表面有龟裂,像用刷子擦过未干油漆留下之痕迹。
2、有如重工品磨痕,3、有亮印,如顶针位发亮,凸起。
原因:1、烤箱温度过高。
2、开油水沸点太低未充分反应既已挥发。
3、油漆中树脂含量太少。
4、素材中加入水口料过多。
对策:1、降低烤箱温度、使之自然挥发。
2、加入慢干水或更换为溶解力较弱的溶剂。
3、调整油漆比例,增加树脂含量。
4、素材原料中不放或减少水口料含量。
注:重工品不会有烧焦现象勿将磨痕判为烧焦。
三、面粗:表面粗糙、手感不细腻且伴有小颗粒状的油漆。
原因:1、油漆粘度过高。
2、油漆成分配比不合适,导致树脂与颜料未完全溶解。
3、喷枪未调致最佳状态,(如气压过大,油量过小等)。
4、产品重工次数过多,涂膜太厚。
对策:1、降低油漆浓度。
2、合理调整油漆比例;使之完全溶解。
3、注意喷枪气压、幅度、油量的调整。
4、做重工品时应将油漆调配相对较稀状态。
四、发白:油漆表面不透明,模糊不清,有水雾状或被涂物边沿呈灰色,无金属感。
原因:1、气温骤然下降,导致室内、外温度差过大。
2、产品表面有水气或压缩空气未完全干燥。
3、温差过大,热空气遇冷产品凝结成水气。
对策:1、将产品在喷涂前进行烘烤或在喷柜前安装烤箱。
2、减少空气流通,如送风、抽风等,抽风调至最低点且保持相对平衡。
3、提升烤箱温度并将热量散发至生产线周围,减少生产线温差、湿度差。
4、添加防白水(先试验再加,以防影响性能)。
五、面花:被涂物同一表面颜色不均,有亮有暗。
原因:1、油漆喷涂厚薄不均。
2、底漆表面未完全烤干,(如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干)就已喷面漆。
3、喷枪雾化气压、距离等未调至最佳状态。
对策:1、调整喷枪至最佳状态。
喷漆工艺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分析处理方法

喷漆工艺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分析处理方法喷漆工艺在许多制造业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为产品增加美观度和保护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喷漆不均匀、起泡、色差等。
本文将针对喷漆工艺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1. 喷漆不均匀喷漆不均匀是喷漆工艺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设备问题、操作不当或者材料质量不合格。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首先,检查喷枪或者喷嘴是否堵塞,及时清理或更换受损的部件。
其次,确保喷涂厚度均匀。
可以使用喷涂厚度仪进行检测,如果有不均匀现象,则需要调整喷涂距离和喷枪压力。
最后,要确保涂料的稀释比例正确,如果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喷涂不均匀。
根据具体材料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2. 起泡起泡是另一个常见的喷漆质量问题,通常是由于涂料中的气体无法完全释放而导致的。
以下是处理起泡问题的一些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喷涂工艺。
可以尝试降低喷涂压力或调整喷枪距离,以减少涂料在表面形成气泡的可能性。
其次,确保涂料完全搅拌均匀,以防止其中存在大气泡。
另外,要保证基材的表面干燥、清洁和光滑,以便涂料能够更好地附着并排出潜在的气泡。
3. 色差色差是指涂装表面出现的不一致的颜色。
这可能是由于涂料本身的质量问题、施工环境的差异或操作人员的不当处理导致的。
下面是解决色差问题的几种方法:首先,确保使用的涂料来源可靠,并符合预期颜色的要求。
其次,要控制好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涂料的干燥速度和颜色表现。
另外,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涂料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正确的涂装过程。
4. 涂料流挂涂料流挂是指喷涂后在表面上形成垂直流痕或滴状流动的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喷涂过度或者涂料粘度过高导致的。
下面是处理涂料流挂问题的一些建议:首先,调整喷涂时间和压力,确保每一次喷涂的涂料量适中。
其次,可以尝试使用低粘度的涂料,以减少涂料在表面上流动的可能性。
油漆常见缺陷及整改措施

油漆常见缺陷及整改措施油漆是对建筑物进行保护、美观和装饰的重要材料。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因,油漆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漆缺陷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1.起泡起泡是指漆膜表面出现气泡,使油漆表面不平整。
起泡常常是由于施工时未及时排除墙面的潮湿、残留的灰尘或油漆层之间的空气等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首先要改善墙面的质量,确保干燥且清洁;在施工前应将墙面进行处理,刮除细小的杂质,并提供充分的干燥时间;在施工时应仔细搅拌油漆,确保均匀;避免施工时过度刷涂,以免造成过多的涂料积聚。
2.结皮结皮是指漆膜表面出现网状裂纹或鱼鳞状剥落。
结皮常常是由于施工时底漆层干燥时间不足、遇水或倒入新油漆后未进行均匀搅拌等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在施工前应确保底漆层已充分干燥;刷涂新的油漆前应将旧油漆去除干净,并进行充分的涂装表面处理;选用质量良好的油漆,并在使用前进行充分搅拌。
3.走缝走缝是指漆膜出现明显的开裂或裂缝。
走缝常常是由于施工时的油漆层厚度不一致、温度变化太大或油漆的溶剂挥发速度过快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在施工时要确保油漆层的厚度均匀一致;避免在高温或干燥的天气下施工;合理调整油漆溶剂的比例,确保挥发速度适中。
4.色差色差是指油漆涂层与设计色号不符或涂层内部出现不均匀的色差。
色差常常是由于油漆原料的质量问题、搅拌不均匀或施工时涂层厚度不均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油漆原料;在施工前应将油漆进行充分的搅拌,确保颜色均匀;在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涂层的厚度,确保厚薄均匀。
5.粘性粘性是指油漆表面产生不干燥的感觉,容易吸附尘土或沾上物体。
粘性常常是由于油漆中水分过多、环境温度太低或施工时的涂料用量过大引起的。
整改措施包括:选用低水分含量的油漆;施工时要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并避免雨雪天气;合理控制涂料的用量,以避免过多的涂料积聚。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油漆缺陷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施工之前,我们应充分了解油漆施工的原理和要求,并且选择合适的油漆材料和工艺,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浮色
防治方法﹕ 1)改進涂料配方及制漆工藝﹐選用涂料與稀 釋濟時應配套。 2)添加防浮色濟﹐調制涂料時或涂裝過程中 都要進行充分攪拌并進行過濾
Page 18
10.滲色
定義﹕在一種涂廁層上涂裝另一種顏色的涂 料﹐造成底層涂料顏色跑到面層涂料表面上﹐ 形成不均勻的混色現象﹐稱為滲色。 產生原因﹕
5)調整涂料配方或添加陰抗濟。
6)在舊涂膜上涂裝新涂料時要先打磨。
Page 2
2.顆粒
定義﹕ 涂料中異物呈顆粒狀分布在整個或局部涂膜表 面上的現象。
產生原因﹕
1)涂裝環境的空氣的清潔度差。
2)容易沉澱的涂料未經充分攪攔或漆皮被攪攔碎混雜在涂 料中未經過濾除去。 3)被涂物表面不潔淨。 4)涂料變質。
Page 21
11.變色
防治方法﹕
1)嚴格按照規定的干燥溫度與時間烘干﹐避 免干燥過度。 2)操作中注意調制涂料粘度并充分攪拌. 3)使用金粉﹑銀粉的涂料﹐最好在使用前再 加入金粉﹑銀粉并充分攪攔均勻。調 制前選用 涂料配套的溶濟。
Page 22
12.失光
定義﹕ 涂膜干燥后其外層發暗﹑無光或沒有達到應有的光 澤﹐或涂裝不久后涂層出現光澤下降的現象為失光。 產生原因﹕ 1)烘烤過度或非對流循環干燥
2)所用的有機溶濟沸點﹐而且揮發太快。
3)溶濟與稀釋濟的選用和比例不當﹐或混入
Page 13
7.白化﹐發白
防治方法﹕ 1)涂裝場所的相對濕度最好不要超過70%﹐ 涂裝前應將被涂物預熱﹐使其比環境溫度10 ℃
左右。
2)所用沸點高的和揮發速度較有機溶濟﹐如 在涂料中加入定量防潮濟調整﹐一般加入量為 10%左右。 3)選用匹配和比例恰當的溶濟和稀釋濟﹐防 止通過溶濟和壓縮空氣帶入水分 。
3)涂料中加入的油料﹑催干濟不當。
Page 7
4.起皺
防治的方法﹕
1)底層干透后再涂面層。
2)嚴格執行晾干和烘干的工藝規范﹐不得任意改變涂裝工 藝規定的烘干溫度和時間﹐采用合理的對流循環的干燥方式。
3)涂裝前﹐加入一定比例的催干濟或少量硅油以及適量的 防皺濟。
Page 8
5.咬底
定義﹕ 涂面漆后底層涂料被咬击起膠離﹐產生皺紋﹑ 脹起﹑起泡等現象稱為咬底。
Page 20
11.變色
定義﹕
1)涂膜表面顏色與使用涂料的顏色有明顯色差﹐干 后顏色變深或變淺﹐甚至就變成焦黃﹐使涂層表面顏 色不一致﹐稱為變色。 產生原因 1)干燥過度﹐未經晾干便進行超高烘烤或烘干時間 過長。 2)色漆涂裝時攪攔不充分﹐使密度大的顏料沉澱造 成干后色彩不均勻。 3)噴涂金屬閃光面漆時攪攔不均勻﹐所用溶濟與涂 料不配套引起涂膜外觀顏色不均勻。
3)涂裝環境溫度不低于15 ℃,相對濕度不高于
70%. 4)選擇合適的涂料,并按涂料廠指定的溶濟與之配套.
Page 24
13.發汗
定義﹕
涂層表面在涂裝1~2天后,析出一種或几種組分的 現象,稱為發汗. 產生原因: 1)涂裝施工現場的濕度太大.
2)增塑濟與漆基的混溶濟較差。
3)使用砂獵或光獵打磨拋光,其中所含獵質同高 沸點的溶濟進入涂層內. 4)涂膜打磨前未干透.溶濟未完全揮發出來.
Page 25
13.發汗
防治方法﹕
1)控制涂裝現場的相對濕度,使之不超過70%, 特別是是使用抗水耐潮濕性大的涂料時更應注 意。 2)選用與漆基混溶料好的增塑濟.
3)涂膜打磨前要干透.
Page 26
14.過烘干
定義﹕
涂膜在烘干過程中.因烘干溫度過高或烘干時間過 長,產生失光,變色,發脆,脫落,開裂等,稱為發汗. 產生原因: 1)烘干設備失控或控溫的儀器不准備,造成烘干 溫度過高. 2)烘干時間過長,尤其是被涂物停留120 ℃以上的 烘干室時間過長. 3)底涂層與面涂層涂料不配套,烘干規范選擇不 當.
2)被涂物表面粗糙涂裝前被涂物表面處理不干淨﹐ 對涂料吸收不均勻。
3)涂裝現場濕度過大﹐或在極高﹐極低溫度下的涂 裝。 4)涂料的顏料選擇﹐分散和混合比不適當﹐或溶濟 不配套。 Page 23
12.失光
防治方法﹕
1)嚴格按照涂裝工藝選定的干燥溫度和時 間﹐進行對流循環方式干燥。 2)不可用過粗砂布或砂紙打磨﹐以免造成打 磨表面粗糙呈砂紙跡。
1.流挂- - - - - - - - - - - - - page 1 2.顆粒- - - - - - - - - - - - - page 3 3.露底﹐蓋底不良- - - - - page 5 4.起皺- - - - - - - - - - - - - page 7 5.咬底- - - - - - - - - - - - - page 9 6.起泡- - - - - - - - - - - - - page 11 7. 發白- - - - - - - - - - - - - page 13 8. 發花- - - - - - - - - - - - - page 15 9. 浮色- - - - - - - - - - - - - page 17 10. 滲色- - - - - - - - - - - - page 19 11. 變色- - - - - - - - - - - - page 21 12.失光- - - - - - - - - - - - page 23 13.發汗- - - - - - - - - - - - page 25 14.過烘干- - - - - - - - - - page 27 15.未干- - - - - - - - - - - - page 29 16.針孔- - - - - - - - - - - - page 31 17.縮孔﹐抽縮- - - - - - - page 33
產生原因﹕
1)底層涂料未干就涂面噴面層涂料。 2)涂料不配套﹐面層涂料是強溶濟類型﹐涂料中的強溶濟 底層軟化﹑溶解﹑咬起。
Page 9
5.咬底
防治的方法﹕
1) 嚴格遵循底層實干后再涂裝面層的涂裝原則。
2)選用合適的涂料體系﹐除單一涂層外﹐復合涂層的底 層﹑中間層﹑面層涂裝及其稀釋濟應配套使用。
Page 10
1)底層涂料未干就噴面層涂料﹐或面漆中含 有溶解性強的溶濟。 2)底層涂料色深﹐面層涂料色淺。
3)底層涂層中含有有機顏料﹐或溶濟能溶解 的色素滲入面漆。
Page 19
10.滲色
防治方法﹕ 1)底層涂料干透再涂面層﹐選用揮發快﹐對 底層膜溶解力差與面漆相匹配的溶濟。 2)底層﹐面層﹐中間層涂料的顏色要在允許 配套范圍內﹐切勿相差太大。 3)在含有在機顏料的涂層上﹐不宜涂異種顏 料的涂料。
Page 1
1.流挂
防治方法﹕
1)正確選擇溶濟﹐注意溶濟的溶解能力的揮發速度。 2)提高噴涂操作的熟練程度﹐涂層厚應均勻﹐一次不宜噴 涂過厚﹐一般控制在20um左右為宜。如需一次噴30~40um 厚的涂膜﹐則在采用濕碰工藝﹐高固體分涂料或高速的杯式 靜電噴涂機等 工藝﹐新設備和表材料。 3)嚴格控制涂的施工粘度的環境溫度。 4)加強換氣﹐施工場所的環境溫度應保持在15℃ 以上。
Page 16
9.浮色
定義﹕
涂料中各種顏料的粒度大小﹐形狀﹐密度﹐內 斂性和分散性不同﹐造成涂膜表面和下層的顏 料的分布也不均勻﹐致使各段面色調附有差異 的現象稱為浮色。
產生原因﹕
1)選用的復合涂層的涂料的稀釋濟不配套﹐ 溶濟揮發性不同。 2)因顏料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下沉﹐密度 小的浮面﹐在烘干時形成浮色。 Page 17
Page 27
6.起泡
防治的方法﹕
1) 嚴格執行工藝規定和各層涂料要求的干燥溫度和時間﹐ 升溫不宜過急。
2)保証被涂物表面潔淨﹐嚴格控制噴涂用的壓縮空氣中不 准混入油﹑水等。 3)涂料的施工粘度應符合工藝規范﹐涂層不能過厚。 4)可在涂料中加醇類溶濟或水泡濟。
Page 12
7.白化﹐發白
定義﹕ 在涂裝過程中或剛涂裝完畢的涂層表面 上﹐呈現輕微白色失光的現象﹐稱為白化﹐發 白。 產生原因﹕ 1)涂裝場所的相對濕度較大﹐被涂物的溫度 低于環境溫度。
6.起泡
定義﹕ 涂裝干燥后的涂層表面呈現微小的圓珠小泡﹐ 一碰壓即破裂﹐稱為起泡。
產生原因﹕
1)涂裝后立即進入高溫烘烤﹐表面溶濟立即揮發﹐并干燥 成膜﹐內部溶濟不及揮發而將表面涂層頂出小泡。 2)涂裝前﹐被涂物表面處理不干淨﹐涂料或稀釋濟中混入 油﹑水等。
3)涂層過厚或涂料粘度過大。
4)攪攔時﹐混入涂料中的氣體未釋放就涂裝﹐或刷涂時刷 子走動過急混入了氣體。 Page 11
Page 3
2.顆粒
防治的方法﹕
1)調輸漆室﹑涂裝室﹐晾干室和烘干室的供給空氣除塵要 充分﹐確保涂裝環境淨。
2)涂料應充分攪攔均勻﹐并在供漆管上安裝過濾器。
3)被涂物表面應潔淨。操作人員操作時不應穿戴容易脫落 纖維的工作服及手套。
Page 4
3.露底﹐蓋底不良
定義﹕ 露底是由于漏涂而使被涂物表面未涂上涂料而 產生﹐俗稱為缺漆。蓋底不良是涂料經涂裝干 燥后﹐涂膜太薄露出底材顏色造成的。 產生原因﹕
1)涂料配料時組比例不對﹐應加入的顏料量不夠﹐造成遮 蓋能力差。
2)涂料施工粘度偏低﹐涂膜過薄或使用前未充分攪攔均勻。 3)被涂物外形復雜﹐使其某些部位產生漏涂現象。 4)底漆和面漆的色差過大﹐如在深色漆上涂亮度高的淺色 涂料。
Page 5
3.露底﹐蓋底不良
防治的方法﹕
1)用同顏色﹐同種合格的涂料﹐按一定比例對調一致后使 用﹐或選用遮蓋力強的涂料。
烤漆技委會講師講義系列之﹕
常規涂膜缺陷及防治方法
講師﹕方玲瓏
2004-4-26
目
錄
18.陷穴或凸坑- - - - - - - page 35 19.桔皮- - - - - - - - - - - - page 37 20.拉絲- - - - - - - - - - - - page 39 21.打磨缺陷- - - - - - - - - page 41 22.刷痕或輥銅痕- - - - - - page 43 23.丰滿度不足- - - - - - - -page 45 24.縮邊- - - - - - - - - - - - -page 47 25.漆舞- - - - - - - - - - - - -page 49 26.吸收- - - - - - - - - - - - -page 51 27.掉色- - - - - - - - - - - - -page 53 28.遮蓋﹐接觸痕跡- - - - -page 54 29.膩子殘痕- - - - - - - - - -page 56 30.色差- - - - - - - - - - - - - page 58 31.返粘- - - - - - - - - - - - - page 60 32.氣體裂紋- - - - - - - - - -page 62 33.龜裂- - - - - - - - - - - - - page 64 34.粉化- - - - - - - - - - - - - page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