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10 惊弓之鸟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0.惊弓之鸟

2019/9/9
12
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 给家里人听。 2.看一些成语故 事。
2019/9/9
13
2019/9/9
14
2019/9/9
1
2019/9/9
2
树上有十只鸟,
被人射死了一只,树 上还有几只鸟
2019/9/9
3
如果只给你一张“弓”,
就让你射下天空中正在飞翔 的“大雁”,你能办的到吗?
2019/9/9
4
2019/9/9
5
2019/9/9
6
2019/9/9
7
2019/9/9
8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 惨。飞得慢,因为它爱过箭伤, 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 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 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 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 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 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2019/9/9
9
我不用箭,只 要拉一下弓,这只 大雁就能掉下来。
2019/9/9
10
讨论:
更羸的话该用
什么语气读?魏王
的话该用什么语气
读?为什么这样读, 找依据。
2019/9/9
11
“惊弓之鸟”的深层 含义是什么?
比喻受过惊吓的人一 见到一点声响就害怕。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 是否曾有这样的经历,这 种感觉有没有必要?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惊弓之鸟》的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鸟的特点。
3.老师提问:你们听说过“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吗?谁知道它的意思?(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老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堂讨论1.老师提问:课文中的鸟为什么会变成惊弓之鸟?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案例分析1.老师出示案例:小明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后来看到同学就害怕。
2.学生讨论:小明为什么害怕同学?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五)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外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惊弓之鸟”现象,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使学生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但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发言机会较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附:课文原文惊弓之鸟战国时候,魏国有个名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技艺很高。
有一天,更羸陪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一只大雁从天空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魏王不相信,便问:“你有把握吗?”更羸说:“只要是大雁,我就能让它掉下来。
”更羸并没有把箭搭在弓弦上,只是拉了一下弓。
那只正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听到弦响,立刻从天空掉下来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教案及练习题(*)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字:鸣、箭、嘣、箭、慢、掉词:大雁、翅膀、悲惨、弦响、使劲重点句子: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4、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主要内容:《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惊弓之鸟课件(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解释下列词语
悲惨:原指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 伤心。本课指大雁发出的叫声很痛苦。 本事:本领。课文中指不用箭就能把大 雁射下来的本领。 愈合: (伤口)长好。 能手:
解释下列词语
悲惨:原指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 伤心。本课指大雁发出的叫声很痛苦。 本事:本领。课文中指不用箭就能把大 雁射下来的本领。 愈合: (伤口)长好。 能手:指具有某种技能,对某种工作或 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惊弓之鸟”这 个成语的意思,学习更羸善于观察,善 于分析的优秀品质。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 “本事”、“悲惨”等词语的意思。
初步感知: 看图说话
树上有十只鸟, 被人射死了一只,树 上还有几只鸟
如果只给你一张“弓”, 就让你射下天空中正在飞翔 的“大雁”,你能办的到吗?
认真观察:看到,飞得慢
听到,叫得惨Biblioteka 分析:受过伤、孤单失群、害怕
推断: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请你用自己的话讲述“惊弓之鸟” 这个故事。 我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人呢?
请你用自己的话讲述“惊弓之鸟” 这个故事。 我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人 呢? 比喻受过惊吓,见到一点儿动静 就特别害怕的人。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 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 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是拉了 一下弓,就把这只大雁给射下来了。
1.如果你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 慢飞来,它边飞边鸣,你会怎样想?
2.更羸观察到了大雁的什么?根 据观察更羸是怎么分析的?他又是怎 样判断出结果的呢?
w8i
ji4n
li8
魏国
y4n
射箭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
3.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
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
4. 训练因果句式。
5.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8节。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整体进入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
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
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找到突破口1、师:那么,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引出第8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出示练习,自读第8节,思考填空,用( )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板书。
板书:【飞得慢——箭伤未愈叫得惨——孤单失群】“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离开同伴,无依无*)这两句话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出示小黑板:【因果——先果后因】4、读书上更羸说的第二句话:男同学读“果”,女同学读“因”。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5、下面由老师引读因果句式,同学接读。
师引读: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引读: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师引读: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师引读: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语文三年级下人教版新课标版第十课《惊弓之鸟》

10.惊弓之鸟西安市新城区东方小学刘娜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出示“弓”图指“弦”部,幻灯标注“弦”部,请学生说说这个部位叫什么,理解并读好“弦”。
师:要打猎,有了弓,还得有——箭。
出示“箭”图师:这便是“箭”,古时候,人们挽弓搭箭打猎的动作就叫——射箭。
出示“射箭”,请生读好。
(2)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个魏国人他根本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鸟射下来,你看他多厉害呀。
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惊弓之鸟》,学了这一课就明白了。
(3)板书课题“惊弓之鸟”指导“弓”字写法,独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钩了解“鸟”指大雁,了解大雁生活习性,指导书写“雁”,并进行字理分析。
(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
同学们看,雁字是这样写的(边写边板书),字理分析“雁”:“厂”是它的声旁,古时候读作“han”,里面的“隹”指鸟,单人旁指鸟飞时能排成人字形。
可不要写成燕子的“燕”。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结合正音。
“魏国”的魏读作wèi。
“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éi。
“嘣”象声词,后鼻音,读作bēng。
“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
“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

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_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惊弓之鸟”这个词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惊弓之鸟》生字1 【弓】读音:弓[gōng]巧记:弯字掉上半(弓),拉开能射箭。
字义: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②弯曲组词:①弓箭弹弓左右开弓②弓腰弓背造字:象形法造句:古时候,弓箭不仅是人们打猎的工具,还是战斗的武器。
笔顺:第一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2 【魏】读音:魏[wèi]巧记:见“鬼”矮半截(委)。
字义:战国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组词:魏国造字:形声法造句: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笔顺:“委”上下对正,笔画迎让;“鬼”的竖弯钩伸展。
字歌:委员他姓魏身材很魁伟瑰宝己占有内心很惭愧3 【射】读音:射[shè]巧记:一个小人,“身”一“寸”。
字义:①放箭,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②放出光、热等③有所指组词:①射箭发射②辐射反射③暗射影射造字:会意法造句:射箭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笔顺:左部紧靠竖中线;右部竖钩运笔用力。
字谜:身高一寸功夫很深放出一箭击中靶心4 【箭】读音:箭[jiàn]巧记:“前”面有片竹林。
字义:①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箭杆前端装有金属尖头②形状或功能像箭的东西组词:①弓箭一箭双雕②火箭令箭造字:形声法造句:火箭发射成功了。
笔顺:上窄扁,下宽长。
“前”第三笔横长托上盖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词语盘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词语盘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中更羸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词语盘点【惊弓之鸟】比喻受到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情况会惊恐不安。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本事】本领。
【愈合】伤口长好。
【作痛】作:发作。
指发痛。
【悲惨】处境或遭遇十分痛苦,令人伤心。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教学建议1、由于生活经历、认识水平、体验角度、欣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获得的信息、产生的疑问也不一样。
学生有所感悟和发现,就是自身学习的一种创新。
在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自由读书,之后,教师问:“同学们刚才认真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在读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呢?”通过读文激疑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读好文中魏王的两句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3、通过创设的语境,使学生在理解成语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更羸高超的射箭本领,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令人折服的分析推理能力,抒发对更羸的赞叹之情,从而领悟寓意。
4、在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通过理清更羸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他能从慢飞的远方大雁的动态和鸣声中判断出它受过伤,并且伤口未愈,又能据此分析出它能听到弦响会受惊高飞,因而使未愈的伤口重新裂开,最终因无力飞行而掉下。
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的本事在于他善于观察、分析和进行准确判断。
5、“惊弓之鸟”是个成语,含义比较深刻,在学生们理解故事内容之后,再引导学生领悟成语意思。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课文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课题:10.惊弓之鸟
过程与方法:
多种朗读方式来体会理解课文,通过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进行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学习——《惊弓之鸟》。
师板书读题
1.检查字词情况。
师:看了课题我想你们一定发现了这个成语里藏着两样事物分别是——弓、鸟。
2.出示“弓”图指“弦”部幻灯标注“弦”部请学生说说这个部位叫什么理解并读好“弦”。
师要打猎
有了弓还得有——箭。
出示“箭”图师这便是“箭”古时候人们挽弓搭箭打猎的动作就叫——射箭。
出示“射箭”请生读好。
3.师:而这“鸟”指的就是——大雁。
出示“大雁”图。
了解大雁吗能不能来介绍介绍
4.检查词语情况。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过了课文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字词自由读开火车读请生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图中哪个是更羸呢?拿着弓的那个?更羸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课文第一句。
师课件出示(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什么叫“能手”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特别熟练干的特别出色的人。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能手,比如我们班里画画特别好的我们可以称他为——画画能手。
唱歌特别好听的,可以称他为——唱歌能手。
而更羸在——射箭方面特别准,所以我们称他为——射箭能手
三、进入对应点。
1.师:更羸的判断是不是准确,在文中哪一节可以找到印证更羸的话?快速默读课文。
用手势告诉老师(第四节)
2.指名两组读第四节,找一找这节中哪一个字与“惊弓之鸟”中的“惊”字有联系?把它圈出来。
然后想一想更羸到底用什么方法射下大雁的?(嘣)(用弓弦的响声使大雁受到惊吓。
)
3.指名读第4节,并说说哪些词应该读出重音?(嘣,直,忽然)再指名读,齐读
4.这个“直”字有4种解释,出示:【直:①不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