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专题七 专题整合 Word版含解析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电子题库 专题七二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Word版含答案

1.奥巴马宣誓总统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根据美国民主制度的精神,总统() A.对《圣经》负责B.对宪法负责C.对各州负责D.对国会负责解析:选B。
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对宪法负责。
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段文字反映出()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C.三权分立的原则D.共和政体的实质解析:选B。
本题考查美国中央政府与各州的关系。
A是政党政体问题,C是权力结构问题,D是美国的政体实质问题,与题干问题不符,只有B项是美国中央政府与各州的关系问题。
故正确答案是B项。
3.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
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上述规定体现了()A.权益平衡思想B.民主共和思想C.民族平等思想D.主权在民思想解析:选A。
1787年宪法的显著特点在于体现了“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思想。
4.下面两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与合作的格局。
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②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③在内外交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A。
利用阶级的观点分析问题。
美国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特色,但不管哪个党派执政,均代表美国国家利益,虽然两党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具体的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也有所差异,但从本质上看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据此判断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项。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摘自1689年《权利法案》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附解析)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 D. “一大片”2.下列是一组反映新中国外交的图片:①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②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③是《乔的笑》④是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其中体现了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图片是( )A .①B .②C .③D .④3.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有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 .协约国集团的建立4. “2006年11月3日—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次部长会议,这是中非关系史上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过去的半多个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中国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万隆会议B. 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C.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D. 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下列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④③B .②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②④6.“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国政府倡导的“这些原则”提出的历史场合是( )A .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B .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谈判C .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国际会议D .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7.“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 ①②③④①苏联②印度③美国④日本的日益坚强的愿望。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一学与导配套资料:专题七 答案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二、(一)1.(1)1640 议会斗争克伦威尔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2)1688 光荣革命2.(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2)王位继承法3.(1)枢密院最高行政机关(2)责任内阁制议会统而不治资产阶级代议制4.(1)工业资产阶级(2)1832 ①选举资格的改革②议会名额重新分配(3)②工业资产阶级5.内阁首相第三院三(二)1、(1)立法、司法、征税、军事权(2)选举自由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3)由王权至上到法律至上,议会主权,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和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惯例。
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特点:国王处于_统而不治地位,只是国家的象征;议会和内阁是权力的核心;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是国家的重心;内阁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和部分立法权,权力膨胀,对议会负责;四、1.B 2.B 3.C 4.B 5.B 6.B 7.B 8.A9.(1)君主立宪制度。
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对世界近代政治制度产生巨大影响。
(2)革命前君主掌握国家实际权力,革命后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成为名义上的国家之首,国家权力的核心机构是议会。
二美国1787年宪法二、(一)1. 邦联条例中央政府2.(1)1787 联邦(2)三权分立(3)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②最高立法权归于国会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4)①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④种族歧视3.(1)1789 (2)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4.(1)民主派保守派(2)联邦党民主共和党工商业资产阶级(3)民主党共和党南部奴隶制种植园主(4)两党制度资产阶级三(二)(1)指美国实行的两党制政治现象。
(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三民主政治的扩展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法兰西与德意志是欧洲大陆的两个重要国家,随着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别讲述了法国与德国代议制的确立,两部分是并列关系。
具体的内容安排则是分别从两部宪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三大方面讲述的。
最后,教材通过英、美、法和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概况,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了总结。
●学情分析由于法兰西、德意志代议制确立过程是艰难曲折的,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政权更迭频繁。
所以学习中学生容易感到头绪烦多,应注意理清线索,搭建知识框架。
最后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结,应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能力有待培养。
●教学建议1.教法:启发引导法2.学法:(1)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2.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世袭制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
这说明分封制度(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一目录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我测评】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从文明初期到周代政治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答案提示: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出现,为阶级的分化准备了条件。
人口的增多,使得社会构成复杂化,管理成为共同的需要。
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
早期国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夏的历史尚待探索,殷商时代的政治形式已经逐渐完备。
西周政权的统治地域空前广阔,以“礼乐”为标志的秩序,反映当时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材料阅读与思考】《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怎样理解孔子这句话?有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案提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西周。
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答案提示:(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2)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材料阅读与思考】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答案提示: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
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
但秦法的极端残酷和酷烈,“焚书”“坑儒” “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出现“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使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1)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知能优化提升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1.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
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2.20世纪六十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
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
3.20世纪七十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
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摩擦不断。
两国关系走上正常化道路后,仍存在不少分歧。
又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思想有增无减,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典例剖析]例1197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
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
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了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了门户。
”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剖析][题组冲关]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改善,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题干时间界定。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1月,A项错误。
由“寻求某种办法”可知,美国改变了过去那种敌对中国的态度,B项错误。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练习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1、“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指A.美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2、下列关于英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政府首脑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②议会行使最高立法权③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责④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的职权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从本质上看,近代英国内阁和中国明朝内阁的区别是A. 前者对议会负责,后者完全听命于皇帝B. 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皇帝选派官员组成C. 前者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后者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 前者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后者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4、维多利亚女王“树立了君主制的新典范”,身为一国之君,她A、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B、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C、可以随意解散议会D、“统而不治”5、你肩负着让现代人更了解近代英国的使命去采访1721年的罗伯特·沃波尔,他会告诉你①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②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③“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④他领导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6、近代中国有人评价西方某国制度:“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这一描述最有可能是A.德国君主专制B.法国民主共和C.美国三权分立D.英国君主立宪7、2010年5月11日,卡梅伦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一般说来,一个英国人要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8、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制度:代议制。
三种形式: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四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四部宪法(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二、重大历史线索
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与特点
(1)确立:
①英国资产阶级在1688年进行了“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用一系列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到1870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此后一直实行共和制。
③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其突出特点在于实行
三权分立。
④德国1871年统一完成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2)特点:
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②美国: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③法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共和制。
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④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及特点
最佳式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题型解读】
1.从选择的素材看:多以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型、图片型、实物型等多种形式呈现。
2.从考查的功能看:考查学生对题干中材料所体现出来的最确切、最准确的信息的解读、理解能力。
【典型例题】
很多人称赞美国的民主,说它的政治体制比较完备,1787年宪法通过多次修订也表现了较强的民主色彩。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地说主要在于()
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C.确立了权力的制衡机制,防止了独裁的出现
D.认为人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技法攻略】
析题干―→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性的理解。
挖寓意―→A项侧重于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偏离了“民主性”。
B项共和政体下,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正确体现了“民主性”的含义。
C项是最大的迷惑项,说法过于绝对,制衡机制不一定能防止独裁的出现。
D项侧重于人的各项权利,与题意有偏差。
构联系―→B项中的共和政体,B选举制最能体现民主性。
明答案―→因此最佳答案为B。
【针对训练】
1.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解析:代议制之下,本应该是权力相互制衡的,但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制定的,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君主受不到实质的约束,所以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A项干扰性较大,掌握行政大权的最终是皇帝,故选D。
答案:D
2.1873年,法国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帝
制。
他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轿式马车,缝制了国王的礼服,结果没有得逞。
其复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B.法国保皇派内部发生重大分歧
C.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最高
D.法国广大人民、士兵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反对
解析:法国复辟失败的原因是广大工农群众、士兵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拥护共和,以及保皇派内部的分歧,但主要原因是前者。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