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日记7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7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7篇六班级数学日记篇(1):数学日记_550字生活中到处有都离不开数学,只要你擅长观看,你就会发觉数学与你可谓是形影不离。

学习了六年集的比例学问后,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一起去动物园玩。

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一幅公园的地图。

地图到手后,弟弟静静的向我走过来,然后一把将地图抢了过来。

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调皮包”的无理取闹。

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日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处处乱窜,过了大约一小时后,我最终忍无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

“唉,学好一身本事可真重要呀!假如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根据我所学到的学问,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

瞧弟弟那艳羡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学问是开启胜利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制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六班级:许锦博六班级数学日记篇(2):数学日记_450字今日,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嬉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

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

“妈妈,嬉戏规章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

“嬉戏规章很简洁,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

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妈妈笑着说。

我见嬉戏规章这么简洁,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

【导语】“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

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情况。

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日记”去观察生活。

准备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篇一今天晚上,我刚好做完作业,此时,门钟响起来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妈妈回来,妈妈好久也没有跟我聊过天了。

我在门铃响起的5秒后从书桌上飞快地跑去开门,妈妈一进屋子里就对我说:“嘿嘿,我拿了1盒日本巧克力回来哦!”我马上欢呼:“好耶,妈妈真好,快,快给我吧!”妈妈说:“妈妈不好哦,我不能直接给你巧克力,你要回答我的问题才行哦。

”听了这番话后,我心里想:又想考我,我才不怕!妈妈可是出题了:我看这次就出一个有关推理的问题吧。

小明昨天就和小东说:“昨天,我们家来了10个同学,我妈妈就拿出了一包糖果,里面有54颗糖,都拿去送给小客人了,但是每个人的数目的不一样,最多的那一个有10颗。

”小东听见就立刻说:“你骗人,你说了假话!”我问你为什么小东说小明说假话?这时候,我便灵机一动,想到了我以前学过了“简单推理”,这题还不是差不多嘛,我开始计算了:最多的拿到10颗,那么又不可以有重复的数,那么就假设是第一个拿了1颗糖,第二个拿了2颗糖……第十个拿了10颗糖,那么就是1+2+3+4+5+6+7+8+9+10=55,啊!小明是在说谎,因为他说那包糖里一共有54颗,实际上一个人是要55颗,所以小明在骗人。

我把刚才想的都告诉妈妈了,妈妈说我聪明,就送了这个我最爱的日本巧克力给我,我想呀,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连拿这些巧克力也要用数学。

我拿到了,是我的努力的结晶,嘻嘻!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篇二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数学日记(精选10篇)

六年级数学数学日记(精选10篇)

六年级数学数学日记(精选10篇)六年级数学数学日记(精选10篇)一天又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数学日记(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数学日记1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

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可以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

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

爸爸问我:“灵灵,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

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

”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可以喝15瓶矿泉水。

”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

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六年级数学数学日记2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

在我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就用到了它。

星期天中午,我妹妹过十岁生日,来到酒店里,只见有很多人。

她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一共十个人。

我们十个人独自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为她担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会生气。

这时,我提议:“我们一共十个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万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那怎么办?”“那就用另外一种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一: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79字)10月10日星期三晴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二: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29字)10月15日星期三晴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习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习,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这件事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课堂上因为她的一点错误,而使全班对数轴与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还使我认识到,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担心出错而踯躅不前――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三: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822字)10月8日星期三晴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圆,圆是个很美的图形.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长和面积,理所当然,圆也是有周长和面积的,这节课我们去探索了圆的周长.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指围成什么图形的曲线的长,又一个"理所当然",圆的周长也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每个图形计算周长时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长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宽……"理所当然"圆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刚刚学的直径还有这一节课刚加入的"新朋友"圆周率.那圆周率又是什么呢?从书上中,我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虽然书上那么说,但我还是实践了一下.我用一张纸前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下一步我用线绕圆一周,量了长度就是25厘米的周长,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于3.13.我认为是巧合,再算了几个不同的圆,才证明了这个书上的话.我在书上我又知道了,圆的周长=圆周率乘直径.我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又知道圆的另一个秘密:半径扩大(缩小),直径也扩大(缩小),周长也扩大(缩小)同样的倍数.圆的周长真是有趣,我在知识与能力之中又发现了周长还可以乘另一个数,例如: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这个就是先算出1圈转多少(也就是周长),再乘8圈.就是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理所当然"有乘就有除,在书上的28页第6题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题.在计算圆的周长时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记住3.14乘每一个数的答案,那我们做题时会很简便.数学有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我们用心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数学中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睛去观察那些美,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数学中才能观察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四: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88字)11月10日星期三晴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题库》的书.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习题部分去做习题.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我草草地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不会.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好对上.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找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到.事实就是事实,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习》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的这一页,里面有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小看它.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五: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32字)12月10日星期三晴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荐荐荐。

六年级数学日记范文6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范文6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范文6篇六年级数学日记1上午的数学课可不一般,差不多整节课都“泡”在关于食品的计算上。

老师用了好几分钟绕了好多圈子,才绕到食品计算上。

刚开始,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_页。

”老师还没说完,我已经翻到了。

刚翻到时,我的口水都流了出来——“辣子鸡丁”“猪肉粉条”“鸡蛋西红柿”等菜名琳琅满目,把我的口水都引出来了。

我猛一想到正在上课,便马上坐好,生怕老师点着名字。

“同学们,根据营养学家的观点,每顿午餐的热量不能低于2963千焦,而脂肪却不能超过50克,根据这一观点,同学们可以列出好几种搭配方法,大家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老师的声音打破了教室里的寂静。

“四五六这种搭配方法不超标。

”“二五十也不超标。

”“三六七好像也可以用。

”“好像不行吧?超标了耶!”就这样,同学们一下子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

在这一节课中,我不但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营养学方面的知识。

我突然觉得数学也很有意思。

六年级数学日记2今天我终于把暑假报的数学思维课上完了。

这次我上了十二节课,在这个课上我遇到了同学李鲍翔,真巧啊。

这种课主要是教我们简便运算巧算,还有乘法和加法的原理。

老师说:“你们一定要认真学,否则就白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因为一开始我听得糊里糊涂的,后来我就认真地预习,上课就能听懂了。

在我学习的过程当中,最难忘的就是“一笔画”。

我原先对它的理解是:不管什么物品,只要能一笔画出的就叫一笔画。

可是学过以后,我明白了,一笔画是要求在不重复任一一条线段的情况下一笔画出某个图形。

如果想简便判断出一个图形能不能一笔画出,要用到“奇点”和“偶点”,如果全部都是偶点,或者有两个奇点,其它都是偶点,那这个图形就可以一笔画。

通过这十二次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虽然我不是我们这次班上学得的,但是我觉得会对我以后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六年级数学日记3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比如今天我就在商场里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打折。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2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2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精选20篇)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

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篇1前天,我往我家出售鞋子的鞋架上一看,发现老式皮鞋减少了,新式皮鞋逐渐增多,于是我把它们记录下来。

老式皮鞋有14双,新式皮鞋共有100双,其中新式休闲鞋占27%,新式运动鞋占18%,新式童鞋占21%,新式女鞋战32%……如今这些漂亮的新式皮鞋正在热销,而那些“过时”产品处于低潮。

这就奇怪了?去年这些老式皮鞋刚做出时,不是汛期吗?可来买鞋的顾客络绎不绝,每天能热销十来双,这是什么原因?经过我的调查,发现爸爸每年都会推广1——3个新产品,往往都是新式皮鞋热销。

这些数据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不断追求完美。

我还能看出社会竞争力的强大和优胜劣汰的残酷。

所以我们要从小学好本领,努力走在社会的前列,不被社会所淘汰。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篇2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人围在一起。

我跑过去一年,原来是抓奖游戏。

“哼,抓奖有什么好玩的。

”我厌烦地说旁边的人一听,连忙说:“抓奖虽不好玩,但有重奖,可吸引人了。

”我急切地问:“是什么呀!”“50元钱。

”那人噔大眼睛说。

一听这话,我可来劲了,“这么诱人的的奖品,说什么,我也得试试。

”说完,我便问店主怎么抓法。

店主说:“这是24个麻将,麻将下写着12个5,12个10,每次只可抓12个麻将,如果12个麻将标的数总和为60,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奖。

”我听了也没多卷起了袖子,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了店主。

尽管,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奖我还是没有拿到。

回到家之后,我想了想,感觉有点不对劲。

我想,抓60分,那必须抓得那12个麻将必须都标5的情况就是第1次抓到1个5,第2次抓2个5,第3次抓3个5……第12次抓12个5至少得花去6元钱。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0字要求写出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0字要求写出收获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0字要求写出收获(7篇)一、数学日记1你知道什么是天平吗?今天我知道了。

天平是用来判断重量的。

天平的左、右各有一个小圆盘,中间有一个数字盘,数字盘的中间有一根指针。

这时如果有两个苹果,要准确的知道谁重,就可以把这两个苹果分别放在左右的那两个盘子里。

要是哪边沉下去了,那么哪边就最重,轻的一边就会向上浮起来。

有点像小时候坐过的翘翘板。

长短高矮可以用尺子来测,轻重可以用天平来量。

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什么呢?数学真是有趣。

二、数学日记2过年了,这家家户户当然少不了一位辞旧迎新的使者——鞭炮。

传说这鞭炮的响声能驱走灾难,给人们带来福气。

这不,大年三十这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买鞭炮。

到了卖炮的地方,爸爸买了两挂,一共是四十元,因为没有零钱,就给他了一张100元的。

共要找60元。

可他找钱的时候找了2张10元的,6张5元的,3张2元的和2张1元的。

我在脑子里想了一下,一共是58元呀!我拿着钱去找他,他只好又找2元钱。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要细心,否则就有可能被蒙骗。

还有,学好数学很重要!三、数学日记3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1元里面有10个1角,1元里面有2个5角。

10元里面有10个1元,10元里面有2个5元,10元里面有5个2元,100元里面有2个50元,100里面有10个10元,100元里面有5个20元。

人民币分为两种面值,纸币和硬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平时要节约用钱,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四、数学日记4我们家的楼梯每层有10级楼梯,爬到我家一共有4层半楼,那么就有45级楼梯。

妈妈问我家里有5口人,一个人有2只手,5个人有几只手呢?我马上回答说:“有10只手。

”;吃饭的时候每个人用2支筷子,5个人我拿了10支筷子。

妈妈告诉我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要仔细地去发现它。

五、数学日记5今天家里包饺子一共包了三大盘,我数了数一盆有68只。

这时爸爸问我:“如果有六个人吃,每人得到多少。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通用23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通用23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通用23篇)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

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通用2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篇1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

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

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

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

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

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

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

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

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

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

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篇2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

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地瓜又丰富了”,我说:“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妈妈说:“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妈妈知道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5/50×100%=0.1×100%=10%500×10%=50(千克)我算完了,对妈妈说:“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3)的自学六(2)班邱珍珍之前,我们学习了百分数应用(1)和(2),现在老师并没有教我们百分数应用(3),但我们自学了百分数应用(3),自学的成果在下面,或许没有那么完整。

翻了翻书,原来百分数应用(3)是讲“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和及两个部分量对应的粉丝,求标准量(单位“1”),求标准量的题目通常都会遇到我们的另一个老朋友“方程”,被我猜中了,这一课我们要用到解方程。

在书本上的例题中我慢慢地自己推出了解决这一类型的列方程方法:1.A%x-B%x=两个部分量的差;2.(A%-B%)x=两个部分量的差。

这样讲,或许有点不懂,再具体一点吧,x代表标准量;A%代表较大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B%表示较小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

这样讲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吗?不明白那就等我学习完后的数学日记吧,那一篇数学会比我这一篇更有完整力,请大家期待吧!你在之前的数学中遇到的知识那时候就是“新朋友”,现在对于那些知识来说就是“老朋友”了,我们要温故“老朋友”,学习“新朋友”,这样的数学学习才会有趣!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1)(2)的总结六(2)班邱珍珍这个星期我们学了百分数应用(1)和(2),这两个内容并不难学,因为五年级的时候已经为这些打下了基础,所以这一个星期学得特别轻松……百分数应用(1)主要就是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一类又有两种类型的解决办法:1.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第32页第三题)2.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32页第一题)。

百分数应用(2)主要学习了以前学习的“已知单位‘1’求对应的数量”的题目,这一题目有两种的解决方法:1.单位“1”×(1±百分之几)2.单位“1”±单位“1”×百分之几.(例如书本上的34页的例题,这一题用第一种就是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用第二种就是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我们要注意在适当的题目中要用适当的方法,比如例题就是用第二种方法的计算量小一点,所以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好;但用于自己的嗜好,想用那种都没有问题,但要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就相当于在生活中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困难。

百分数真得好有趣,我相信我们下个星期会继续跟它玩耍,跟它一起学习;我也相信我们六年级过后,以后一定会再学到百分数;我也会相信我们在生活中百分数随处可见。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的应用(2)六(2)班邱珍珍上一次,我们闯过了“百分数的第一扇门”,这一次我们将继续拜访我们的朋友,再次敲开了“百分数的第二扇门”。

敲开,发现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了112千米,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这一道对于我们上次闯开第一扇门的同学很简单,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们闯进了第一关,第二关还是那一位和蔼和亲的老师,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题:有一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

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一道题和我们上次遇到的题不一样,我们慢慢去探索。

我们知道了,这一道题与我们上个学期学的题非常像,所以我们探索起来非常简单。

也是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种是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80×﹙1+40%﹚=80×1.4=112千米。

闯完了又一关,下一关写着做这些题的方法:1.单位“1”×﹙1±百分之几)2.单位“1”±(单位“1”×百分之几)。

第四关写着求“已知单位‘1’求对应数量”的一般步骤:1.找单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减少量)3.算对应数量4.检验作答。

我们探索完了,我收获很大,又进了一步“拜访”了我们的朋友百分数。

在数学的探索中,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你也会有很多的快乐。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应用(1)的对比六(2)班邱珍珍上一次,我们拜访了老朋友“百分数”,这一次我们继续探索着“老朋友”百分数。

上一次,我们只探索了百分应用(1)的“第一扇智慧门”,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单位“1”的应用;接着,我们去拜访一下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吧,你有勇气去陪我去探索吗?有的就来吧!一进去,看到有一道题我们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阳光超市一种电磁炉的售价是320元,比原价便宜80元。

电磁炉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我们慢慢去探索吧,张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一道是百分数的应用里的一种‘逆叙’,遇到这些题目,我们先要把重点句补充完整。

”比如这一道题我们先在“比原价便宜80元”前面补上“售价20元”,这样一来,我们就好去探索了。

我们就可以先算出单位“1”,原价:320+80=400元,我们已知了相差(80)那我们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于了20%了,我们拿到了第二小扇门的钥匙了,我们继续开了第二小扇门,只看到有一个公式“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相差除以单位“1”。

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

第一种我们不知道相差,第二种我们知相差;第一种我们知单位“1”,第二种我们不知单位“1“。

第一种我们做起来简单一些,就之前求相差,再除以单位”1“就行了而第二种相当于第一种会难一点吧,但我们只要把句子补充完整,再求单位“1”,再用题目中的相差除以单位“1”就行了。

今天,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们将会很快又会遇到另一扇“智慧门”的。

数学日记之百分数的应用(1)六(2)班邱珍珍今天,我们又遇到了我们的“老朋友”百分数。

我们先温习一下“老朋友”百分数吧,因为“温故而知新”嘛!以前我们主要学了两种百分数的应用,第一种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解决办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百分之几;第二种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今天我们将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我们和和蔼可亲的张老师慢慢地去探索里面的奥秘,我们探索得没什么收获,张老师看到我们,教了我们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张老师的老办法“分析题目”,我们将分析题目了起来,例如书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我们按照张老师的办法,把问题中的“冰的体积”和“原来水的体积”还有“百分之几”用长方形框了起来,又在“比”和“约增加了”下面画了三角形,又在“冰的体积”下写上了50立方厘米,在题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写了单位“1”。

这样,我们慢慢地去探索了,我们知道了求这道题的方法,求这道题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

在这些基础中,我们要注意要找准单位“1”,找准后,这道题你就正确了一半了!“老朋友”百分数又回来了,我们将再次探索这一位“老朋友”。

数学日记之圆的周长六(2)班邱珍珍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圆,圆是个很美的图形。

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长和面积,理所当然,圆也是有周长和面积的,这节课我们去探索了圆的周长。

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指围成什么图形的曲线的长,又一个“理所当然”,圆的周长也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每个图形计算周长时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长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宽……“理所当然”圆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刚刚学的直径还有这一节课刚加入的“新朋友”圆周率。

那圆周率又是什么呢?从书上中,我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虽然书上那么说,但我还是实践了一下。

我用一张纸前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下一步我用线绕圆一周,量了长度就是25厘米的周长,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于3.13。

我认为是巧合,再算了几个不同的圆,才证明了这个书上的话。

我在书上我又知道了,圆的周长=圆周率乘直径。

我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又知道圆的另一个秘密:半径扩大(缩小),直径也扩大(缩小),周长也扩大(缩小)同样的倍数。

圆的周长真是有趣,我在知识与能力之中又发现了周长还可以乘另一个数,例如: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这个就是先算出1圈转多少(也就是周长),再乘8圈。

就是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

“理所当然”有乘就有除,在书上的28页第6题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题。

在计算圆的周长时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记住3.14乘每一个数的答案,那我们做题时会很简便。

数学有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我们用心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数学中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数学日记之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六(2)班邱珍珍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有关于数的知识,也有关于逻辑方面的方面的知识,更有的是图形方面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里又有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里又有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这个学期学的圆。

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正方形,因为它边长相等,有了4条对称轴,但为什么是最美的呢?那是因为轴对称图形,将图形对折,正好完全重合,这就是数学中的美。

排名第二的是长方形,因为它也是有着2条美丽的对称轴,数学中的美就是这样,那么简单朴实。

三角形和梯形之中最美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它的三个角都是60°,这三个60°使它有了3条美丽的对称抽,这3条对称轴又使它变成了最美的图形。

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是姐妹也是兄弟,它们两条腰都相等,这两条腰变成了1条对称轴。

本学期学的圆,它是最美的,它也是所有图形里最闪亮最美的一个,因为它的直径有着无数条,就是这无数条使圆有了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这些无数条直径是使圆变成美丽图形的功劳之一!数学中的美不需要改造也不需要加工,因为它们不需要那些华丽的外表,因为数学中的美只需要认真观察,用眼睛去观察那些美,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数学中才能观察到。

数学日记之圆的面积六(2)班邱珍珍之前,我们探索了圆的周长,现在我们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圆有周长就“理所当然”会有面积。

现在我们探索我们的圆的周长的“兄弟”圆的面积。

之前,圆的周长是关于直径的,那“兄弟”面积就是关于直径的“老弟”半径的了。

我们看着书上的探究活动,我们拿出数学用具,里面有两个圆形,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12份,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24份。

我把12份的剪了下来,按照书上,我们拼成了一个像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我很奇怪,继续把24份的也拼成了像长方形的图形,我慢慢的理解到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