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对待达尔文的学说

合集下载

全面解读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原理

全面解读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原理

全面解读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原理达尔文进化论是19世纪英国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一种生物进化理论。

这一理论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对生物学、地质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原理进行全面解读。

首先,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原理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观察到在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数量通常是稳定的,而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由于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一些个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这种适应能力会使这些个体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从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适应能力将会逐渐在种群中广泛传播,使得整个种群的特征发生改变。

这种适应能力的积累和传播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其次,进化是渐进的。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无数代的积累才会显现出明显的变化。

在生物种群中,每一代的个体都会存在一些遗传变异,这些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不断积累并传递给后代。

虽然每一代的变化可能很小,但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化,生物种群的形态、生理特性和行为习性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第三,进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生物种群的进化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和压力会对个体选择产生影响。

在一种环境中,如果某个特征使得个体更适应环境,那么这个特征将会被选择并不断传递给后代。

逐渐地,整个种群将会发展出更适应当前环境的特征。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在外貌、行为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第四,进化是基因传递的结果。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个体通过遗传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这些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特征将会被选择并传递给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特征将会逐渐被淘汰。

通过这种方式,生物种群的基因组会发生改变,使得整个种群的特征逐渐演化。

第五,进化是共同祖先的结果。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种类之间的相似性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

所有的生物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起源。

谈谈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

谈谈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

谈谈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
达尔文进化论是指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于19世纪提出的一种生物进化的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生物种类是通过自然选择逐步演化而来的。

这一理论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之一,对于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和人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物种适应环境的过程。

自然选择是指在一个环境中,某些个体具有更好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这些个体就会逐渐占据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而其他个体则会逐渐被淘汰。

这种选择过程会导致种群的特征逐渐改变,最终演化成新的物种。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对于当时的社会和科学界来说是一次重大的冲击。

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物种是神创造的,不可能发生演化。

而达尔文的理论却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演化的规律。

这一理论的提出也为后来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生物学领域,也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挑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对生命的认识,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和生命的奥秘。

同时,它也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平衡的关注。

虽然达尔文进化论已经有了150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

现代生物学通过基
因和遗传的研究,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验证,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达尔文进化论是一种革命性的理论,它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演化的规律,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探索生命的奥秘,为人类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达尔文的议论文

达尔文的议论文

达尔文的议论文引言达尔文(Charles Darwin)是一位英国的博物学家和自然主义者,他的《物种起源》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本文将探讨达尔文的议论文,重点介绍《物种起源》中的主要论点以及对当时社会和科学界的影响。

1. 达尔文的论点1.1 生物进化理论达尔文的核心论点是生物进化理论,他提出了物种逐渐进化的观点。

根据他的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适者生存、适者繁殖等自然选择的原则使得物种逐渐适应环境。

他认为适应性较弱的个体会逐渐被淘汰,而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1.2 共同祖先理论达尔文提出了共同祖先理论,指出所有生物都来自于共同的祖先。

他通过对比不同物种的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信息的研究,推断出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遗传基因。

根据这个理论,所有生物都有着相互联系,存在着生物进化的血缘关系。

2. 《物种起源》的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辩论,对当时的科学界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1 对科学界的影响《物种起源》的出版填补了生物进化理论的空白。

在这之前,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达尔文通过丰富的实证和详尽的观察,提出了一种有力的解释,对生物学和进化论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理论为后来的遗传学、生态学和行为学奠定了基础。

2.2 对社会的影响达尔文的议论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他的理论挑战了传统的宗教观念和创世说,引起了一些保守宗教力量的反对。

然而,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学者接受了达尔文的观点,认为自然选择是一种普适的原则。

达尔文的论点对科学社会化和科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进步。

3. 达尔文的论点的争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虽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但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 3.1 信仰与科学的冲突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涉及到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冲突。

一些保守宗教团体坚持宗教创世说,对达尔文的理论抱有质疑态度。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当代达尔文观后感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当代达尔文观后感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当代达尔文观后感
达尔文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物种起源》改变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除此以外,他还有二十多种著作。

他的一生能给人许多启示和教益。

按照兴趣发展,不但快乐,而且更容易成功。

达尔文的祖父、父亲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医生,他的祖父在许多方面都有建树,他的父亲希望他能继承祖业,但达尔文的兴趣却不在这儿,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观察动植物,制作各种小标本。

小学时他的成绩并不好,中学时学古典文学,大学时读神学,他都没兴趣,他最终成为一个博物学家,是与小时候的兴趣一致的。

大师的指引很重要。

达尔文中学时学数学不是只听老师上课,然后埋头做题,而是自己阅读数学家的著作,直接向大师学习,这是现在的中国学生无法做到的。

达尔文大学时读的专业是神学,但是却跟学校里年轻的自然科学家来往密切,听他们的讲座,得到了很好的指点和帮助,这对达尔文后来的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离不开长期艰苦踏实的科学考察和实验。

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巡洋舰到南美、非洲各地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科学考察,收集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记下了翔实的考察日记。

回国后长期坚持动
植物的养殖栽培,以研究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还广泛地向有经验的养殖人员请教,虚心地向同行请教,他能做出惊人的成绩是很自然的事,不像我们时下许多人的研究,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耐不得寂寞,坐不住板凳,恨不得一年能出几项成果。

这样所谓的成果除了能评个职称,混个头衔,骗点经费之外,对于社会,对于真理毫无价值。

热爱科学,尊重他人的成果。

达尔文热爱的科学本身,热爱的是提示真理,他能从科学研究中得到乐趣,而对于名利并不看重。

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看法

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看法

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看法1. 达尔文进化论啊,那可真是太神奇了!就好比搭积木,每一块积木的堆积都让生命的大厦越来越高。

想想看,从简单的微生物到复杂的人类,这中间得经历多少奇妙的变化呀!我觉得它真的很好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 哎呀呀,达尔文进化论真的靠谱吗?就像走路一样,一步一步走出了生物的进化之路。

各种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改变和适应,难道不是很惊人吗?我认为它绝对是科学的一大瑰宝。

3. 达尔文进化论,哇哦,这简直就是生命的魔法!好比一场盛大的魔术表演,生物在其中不断变换形态。

难道你不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吗?我反正深信它的正确性。

4. 嘿,达尔文进化论啊,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就跟拼图似的,一块一块拼成了生物进化的全景图。

从古老的物种到如今的模样,这是多么伟大的历程呀!我觉得这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

5. 达尔文进化论,哇,这真的是太震撼了!如同建造一座宏伟的城堡,一砖一瓦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动物们的进化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我非常认同它。

6. 哟呵,达尔文进化论呀,那可是相当牛气!好比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展示着生物的进化传奇。

想想那些灭绝的和现存的物种,这进化的力量多强大啊!我觉得它就是真理。

7. 达尔文进化论,嘿嘿,这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就像画画一样,一笔一笔勾勒出生物的进化轨迹。

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吗?我肯定它的价值。

8. 哇塞,达尔文进化论,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如同点亮黑夜的火炬,照亮了生物进化的道路。

看到各种生物的奇妙变化,怎能不感叹呢?我觉得它就是解开生命之谜的钥匙。

9. 达尔文进化论,呀,真的是让人惊叹不已!好比一艘在时间海洋中航行的船,带领我们探索生物的进化奥秘。

这么明显的进化证据,能不信吗?我认为它是颠扑不破的理论。

10. 达尔文进化论,哇,这真的绝了!如同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其中的奥秘。

生物的进化历程充满了惊喜,不是吗?我坚定地相信它的科学性。

我的观点结论: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命现象极具洞察力和解释力的理论,它为我们理解生物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科学先驱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先驱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先驱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Charles Darwin)是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进化论被公认为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本文将探讨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科学界和社会中的影响,以及该理论对现代科学的重要性。

一、达尔文生平及其进化论的背景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他的巨著《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该书中提出了他的重要观点:物种的进化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进行。

达尔文在自然界中的观察与实验数据基础上,形成了进化论的理论体系。

二、进化论的基本原理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物种可变性:在一个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基因遗传以及环境影响的结果。

2. 高生殖力和有限资源:每个物种都有巨大的生殖能力,但资源有限,导致个体之间发生竞争。

3. 遗传优势:某些变异有助于生存和繁殖的个体会相对更多地传递自己的基因给下一代。

4. 自然选择:在环境中,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将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和繁殖,从而将自己有利的特征传递给后代。

三、进化论的影响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科学界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界进化论为生物学提供了全新的解释框架,开启了物种起源和多样性的研究之门。

它促进了生态学、遗传学和行为学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了跨学科的研究,为现代生命科学奠定了基础。

2. 社会影响进化论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引发了许多思想和道德上的争议。

它挑战了传统的宗教观念,提出了物种发展和存在的自然科学解释,导致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冲突。

此外,进化论的普及也对人类自我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激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四、进化论的重要性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现代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为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特定特征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进化论已经成为生物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推动了许多科学领域的发展,如遗传学、微生物学和化石学。

五、现代进化论的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个经典的理论,但现代进化生物学已经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正和补充。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科学实践和做人治学中得到的启示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科学实践和做人治学中得到的启示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科学实践和做人治学中得到的启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科学实践:
1.观察与记录:达尔文花费了五年时间,在全球游历,观察并记录大量的动物和植物。

2.推断:达尔文通过对观察所得数据的分析,推断出了进化论。

3.实验与验证:达尔文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验证,以确定其理论的正确性。

4.创造性思考:达尔文对传统的生物学观念进行了极其创新性的思考,最终创立了进化论。

做人治学中得到的启示:
1.开放性思维:像达尔文一样具有开放性思维,勇于接受和探索新的想法和知识。

2.观察与分析能力: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关注身边的事物并深入思考。

3.勇于实践:应该勇于实践并进行不断的验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勤奋与耐心:达尔文花费了五年时间进行研究和观察,表现出极高的勤奋和耐心。

5.科学精神: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需要具备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和方法,注重实证和验证。

达尔文 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达尔文 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 达尔文发现胚芽鞘是向光性的关键。如果把种子 种在黑暗中,它们的胚芽鞘将垂直向上生长。如 果让阳光从一侧照射秧苗,胚芽鞘则向阳光的方 向弯曲。如果把胚芽鞘尖端切掉,或用不透明的 东西盖住,虽然光还能照射胚芽鞘,胚芽鞘也不 再向光弯曲。如果是用透明的东西遮盖胚芽鞘, 则胚芽鞘向光弯曲,而且,即使用不透光的黑色 沙土掩埋胚芽鞘而只留出尖端,被掩埋的胚芽鞘 仍光弯曲。达尔文推测,在胚芽鞘的尖端分泌一 种信号物质,向下输送到会弯曲的部分,是这种 信号物质导致了胚芽鞘向光弯曲。这次航海改变 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 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
一段时间。 • 10、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
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 11、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 12、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 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 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 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 1989),美国传记 作家,生于加利福
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R.华莱士的创造性 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 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 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 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 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 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作为一个不求
。小儿子夭折。
• 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 • 1860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年会在牛津大学关于进化问题的大辩论。 • 达尔文的成就、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20张) • 1863年~1865年病情延续。 • 1868年发表《家养动物和培育植物的变异》。 • 19世纪70年代发表五部关于植物的著作。 • 1871年发表《人类起源和性选择》。 • 1872年发表《人类和动物情感的表达》 • 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总结了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董为主编.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0. 279-284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DONG Wei (ed).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2010. 279-284以科学发展观对待达尔文的学说∗徐钦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摘要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理论建立在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法则上,因而带有9大缺陷,无法揭示生物进化的奥秘。

1996年以来国际古生物学家们指出地球历史上发生过65次全球性的生物事件,每个事件都包括绝灭、间隔和辐射3幕,并与全球的环境变化相关联。

达尔文主义的忠诚卫士赫胥黎在晚年发现了达尔文学说的缺陷,并指出应将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修订为“伦理上最佳者生存”。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以德为先”一致。

东西方两大文化的融合乃是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大潮流。

关键词达尔文;进化论;科学发展观;和谐1859年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1809-1882)根据他在环球航行中所收集到的大量有关当代生物学以及地质历史上的古生物学资料,在布丰(Buffon,1707-1788),拉马克(Lamarck,1744-1829)和圣喜来尔(Saint-Hillaire,1795-1828)等人的进化思想的基础上,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的学说。

从此进化的观念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了。

达尔文的历史功绩应当得到肯定。

但是达尔文学说的核心和灵魂是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等等原则。

达尔文的这种进化论带有九大缺陷,所以达尔文的学说根本不可能揭示生物进化的奥秘。

事实正是如此的。

根据1996年德国杰出的古生物学家沃利斯尔和美、英、法、德、俄、爱沙尼亚、加拿大、捷克、以色列等国的,共29位优秀的古生物学家的,长期的合作研究(1984-1995),他们一致认为,时至今日,达尔文的学说仍然解释不了生物史上的,大约65次全球性的生物事件(global bio-events)一再重演的事实。

他们指出,每个生物事件都包括三幕:第一幕是绝灭事件,其表现为一批旧的物种绝灭了。

于是原先它们所占据的,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龛或生态位(niche)被空缺出来了。

换言之,绝灭事件使原来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平衡的、和谐的状态被暂时地打断了,从而使自然界出现了短暂的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的状态。

第三幕是辐射事件,其表现为另一批新的物种诞生了。

它们取代了在绝灭事件中已经消失了的旧物种,并且重新填补了被空缺出来的生态位。

于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重又恢复了昔日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平衡的、和谐的状态。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是第二幕,即短暂的间隔。

第二幕是第三幕的辐射事件的孕育期。

据古生物学家研究,在两个生物事件之间,物种的进化处于长久的停滞∗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9).徐钦琦:男,73岁,研究员,研究基于哺乳动物化石的古气候和古环境.279(stasis)状态。

在此期间(长约数十万年,或更长),物种的变化极小,或根本没有变化。

沃利斯尔称这种进化状态为常规进化(nomismogenesis)。

世界上的生物正是通过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生物事件,从简单跃向复杂,从原始跃向进步,从低级跃向高级。

所以,生物事件的进化意义集中地体现在第三幕辐射事件的新物种的诞生之中。

近6亿年来的生物进化的历史正是这样一步又一步地飞跃过来的。

1984年,美国老资格的古生物学家雷佩宁(Repenning)研究了晚新生代的生物事件出现的规律性问题。

他认为,事件“明显地发生在草地最大扩展时期的末尾”。

美国另一位古生物学家芙尔芭在(Vrba)1985年研究了南非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的进化与气候变迁的关系后,得到了与雷佩宁相似的结论。

她说,这种草地的扩展“是以森林和林地面积的缩小为代价的。

它很可能是由全球性的温度下降,及与此相伴随的降水带的移动所引起的”。

显然,芙尔芭所讲的“全球性的温度下降”相当于古气候学家所谓的寒冷期。

于是按照雷佩宁和芙尔芭的观点,生物事件应该出现在寒冷期的末尾。

1984年我也研究了这个问题。

我也发现,生物事件的出现时间是有序的,有规律的。

它们“似乎都与气候的急速变暖有关系”,“它们与温暖期的开始密切相关”。

据古气候学家研究,在第四纪或晚新生代,寒冷期和温暖期乃是频繁地,反复地交替着出现的。

所以前一个寒冷期的末尾实际上就是后一个温暖期的开始。

换言之,雷佩宁和芙尔芭的观点与我在1984年提出的看法乃是不谋而合的,而且几乎是同时提出的。

我们都得益于对古气候学的新成果的关注和利用。

如果把相邻的温暖期和寒冷期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年”的话,那么这一等级的生物事件总是有规律地出现在事件年的冬末春初。

据美国古生物学家雷佩宁研究,在过去的670万年内,生物界曾出现过11次生物事件。

所以平均每隔60万年,世界上就会发生一次生物事件。

这是生物进化史上最最基本的事实。

既然达尔文的学说连这种最基础的历史事实都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那么这样的理论怎能让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信服呢?当1859年《物种起源》刚发表时,据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支持过达尔文。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后,恩格斯改变了他的观点。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1875)明确地指出,“达尔文的全部生存斗争学说,不过是把霍布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竞争学说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社会搬到生物界而已。

”(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的第284页)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多处批评了达尔文学说中的片面性的错误。

总之,恩格斯对达尔文的核心观点是持批判态度的。

英国卓越的科学家T. H. 赫胥黎(1825-1895)是达尔文的最忠诚的支持者之一。

经过毕生不懈的潜心研究,赫胥黎在晚年写下了《进化与伦理》一书(1893-1894),他对达尔文的学说采取了科学的态度。

赫胥黎认为,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在最文明的社会中“是不起重要作用的”。

我愿告诉读者,赫胥黎的遣词造句是很有分寸的。

既然生存竞争是自始至终都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当然会起某种作用;赫胥黎所强调的只是,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在人类社会中“是不起重要作用的”。

这是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

在下文中,我们还将阐述,即使在自然界或生物界,生存竞争也同样“是不起重要作用的”。

赫胥黎认为,达尔文的最响亮的口号“适者生存(the survival 280of the fittest)”应该被修正为“伦理上最佳者生存(the survival of the best ethically)”。

这一观点与中华传统文化中一贯坚持的“以德为先”的原则是一致的。

这是东西方两大文化的共同之处。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普遍相信,为人之道的核心是要讲伦理,讲道德。

这是古今中外的为人处世的第一重要的原则。

最后赫胥黎相信,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将与“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一样,“也要经受同样严峻的考验。

但是我认为没有理由怀疑,在不远的将来,它们将在实践领域内造成一次伟大的革命”。

事实果然如此,赫胥黎所预言的那场伟大的革命在半个世纪以后便开始了。

法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哲学家德日进(1881-1955)在《人的现象》一书中明确提出,“生物学家本着分析及决定论的方法,坚持找到一个在外来刺激或统计下有关生命发展的原则,这就是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等。

从这种观点来看,生命世界决不会进展的——如果它真有进展的话——而只是自动地调整自己一切力量的总和而已。

”换句话说,在德日进看来,达尔文提出的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等原则并未触及生物进化的核心问题,所以达尔文的学说在自然界或生物界也“是不起重要作用的”。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我们常欣喜地看到自然界光明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忘记了那些自由歌唱的鸟儿,在取食昆虫或植物种子时,却在不断地毁灭另一类生命;可能我们还忘记了,这些歌唱家们的卵或雏鸟是如何大量地被其他食肉鸟或兽所毁灭的。

”在这段话中,达尔文把生态学中的食物链曲解为生存竞争了。

食物链乃是生态系统中最正常的现象,例如肉食类动物捕食草食类动物;而草食类动物则以植物为食。

达尔文把食物链当作他的进化学说中的核心和灵魂,显然是错误的。

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张家诚先生认为,“斗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谐才是目的。

”生物史上的事实,正如张先生所言。

在两个生物事件之间,尽管在物种之间或在同一个物种之内,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生存竞争,但是在这段相当长的时间(如数十万年)内,生态系统是和谐的,物种的进化全都处于长久的停滞状态,即处于常规进化的状态,物种的变化极小,或根本没有变化。

由此可见,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对地质历史上的生物进化也是不起重要作用的,因为达尔文的学说存在着九大缺陷。

1998年孙关龙发表了《大爆发,大灭绝》一书,阐明了达尔文学说中的五大缺陷。

简而言之,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只讲渐进,否认跃进;只讲渐灭,否定突灭和大绝灭;只讲种内进化,看不到种以上的各级进化;只讲生存竞争,忽视自然界各物种之间的和谐关系,因而忽视协同进化;只讲自然选择(外因),不讲生物的分子进化等内因。

换言之,达尔文学说的这五大片面性错误乃是阻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继续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决不是为了批判达尔文而批评他。

批评他的学说的缺陷,正是为了创建新的生物进化理论。

在我们看来,孙关龙所批评的达尔文学说的五大缺陷都是事实,无可否认。

除了孙先生的上述五点外,赫胥黎,德日进等各国学者还阐述了达尔文学说的另四项更为严重的缺陷。

(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虽然曾多次提到了气候变迁现象,但都只是泛泛一说。

达尔文并没有真正认识这个对生物进化至关紧要的气候变迁问题。

赫胥黎在《进化与伦理》一书中,在周期性的气候变迁的基础上,引入了“大年”的新概281念,从而把生物进化问题与地球历史上不同层次的气候变迁问题直接地关联了起来。

赫胥黎的这一认识与2000多年前我国庄子的思想乃是合拍的。

赫胥黎认为,生物的进化或人类的进化与“大年的循序渐进”乃是息息相关的。

这里所谓的循序渐进就是指不同层次的大年的春夏秋冬等四个季节的循序更迭。

德日进在《人的现象》一书的《卷2 生命》中专门有一节,题为“生命的季节”,德日进所探讨的正是这个根本问题。

在《人的现象》一书中,德日进指出,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两次事件乃是生命的起源和人类思想的出现。

这两大事件都各对应于大年的某个季节。

赫胥黎又说,“大年相当于劫”。

这些卓越人物的先进思想的出现恰好反映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的、伟大的、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