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
小儿麻醉围手术期的护理

小儿麻醉围手术期的护理小儿氯胺酮、七氟醚麻醉是小儿短小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麻醉中精心的护理对小儿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身体和心理的恢复很重要。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氯胺酮麻醉的患儿虽意识消失,但仍保持吞咽反射,由于患儿神志不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极易诱发呼吸道梗阻,故应保持良好的体位。
应采取平卧、肩下垫一小软枕,头偏向一侧体位,如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特别是对手术时间长、用药量大的患儿,术中应及时吸痰并吸氧,面罩给氧为最佳。
2 摆正手术体位患儿年龄小,不懂事,再加上手术时间长,体位的摆放很重要。
摆好手术体位时,既要暴露手术部位,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还要注意循环系统的功能。
平卧位时患儿肩下垫一软枕,既保持呼吸道通畅,又防止舌后坠。
氯胺酮麻醉术中出现肢体肌肉的不自主动作,不论何种体位都要使患儿舒适,避免受到伤害。
骨隆突、关节处用软垫垫好,四肢用绷带固定,以免术中乱动,影响手术进行。
3 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全麻患儿术前均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抑制下丘脑功能,抑制皮肤黏膜腺体分泌,使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散热减少。
另一方面,氯胺酮可使肌肉张力增高,产热增加,故术中应监测患儿体温,在体温超过38℃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使患儿体温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呼吸道管理: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术中应随时提醒手术人员忌用自己的手或器械压迫患儿腹部影响呼吸。
腹部手术操作,动作应轻柔,确保腹式正常呼吸。
肌肉注射氯胺酮意识消失后,建立静脉通道。
氯胺酮对心血管有兴奋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因此,往往掩盖休克的早期症状,故术中应持续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4 注意术中输血、输液速度由于小儿水代谢比成人快,不易耐受脱水,因此术中掌握正确的输血、输液速度对麻醉苏醒非常重要。
输液量应计算术前禁饮禁食散失液量、机体正常维持量、手术麻醉失液量。
护士应在术中精确计算输液滴数,避免输液过慢引起患儿脱水,过快导致心肺负担加重,甚至肺水肿。
麻醉在儿童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在儿童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麻醉在儿童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舒适。
儿童普外科手术通常需要使用麻醉来使儿童进入无意识状态,从而达到手术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麻醉在儿童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包括麻醉的分类、麻醉前的准备、麻醉的操作过程和麻醉后的护理。
麻醉的分类:在儿童普外科手术中,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形式。
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给药使儿童达到失去意识和疼痛感觉的状态。
而局部麻醉则是通过局部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手术部位,使儿童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
麻醉前的准备:在进行儿童普外科手术前,麻醉师需要对儿童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包括儿童的年龄、身体状况、过敏史、用药史等。
同时,麻醉师还需与手术医生和患者的家人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麻醉的过程和风险,并取得他们的同意。
麻醉的操作过程:在手术开始前,麻醉师会将儿童安置在手术床上,并通过监测设备检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确保儿童状态良好。
随后,麻醉师会给儿童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或静脉麻醉药物,使其进入失去意识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对麻醉药物的反应有时与成人不同,因此麻醉师需要根据儿童的特殊情况来确定麻醉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麻醉后的护理:手术结束后,儿童会被送到恢复室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
麻醉师和护士会继续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以确保儿童能够舒适地恢复。
同时,麻醉师还将与手术医生和患者的家人进行沟通,解释手术的情况和后续的护理要求。
总结:麻醉在儿童普外科手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麻醉师能够确保儿童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安全和无痛的状态。
同时,麻醉后的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充分的护理才能保证儿童顺利地恢复。
因此,麻醉师在儿童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需要严格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儿童手术的麻醉管理及术后护理重点

儿童手术的麻醉管理及术后护理重点儿童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在接受手术时,麻醉管理和术后护理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正确的麻醉管理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对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以及促进儿童的快速康复至关重要。
一、儿童手术的麻醉管理(一)麻醉前评估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病史(如过敏史、既往疾病史)、近期的用药情况,以及进行身体检查(如心肺听诊、测量体重和身高)。
此外,还需要评估儿童的心理状态,对于特别紧张或恐惧的孩子,要提前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他们的焦虑。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还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这会影响麻醉药物的剂量和代谢。
例如,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因此需要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
(二)麻醉方式的选择儿童手术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和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是儿童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手术。
它可以让儿童在手术过程中完全失去意识,感觉不到疼痛。
区域麻醉则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手术,如四肢手术、疝气手术等。
它通过阻滞神经传导来达到麻醉效果,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局部麻醉通常用于一些小手术或创伤处理,如清创缝合、体表肿物切除等。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的类型、儿童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手术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麻醉药物的使用儿童对麻醉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上需要特别谨慎。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镇痛药(如芬太尼)和肌肉松弛药(如罗库溴铵)等。
在计算麻醉药物的剂量时,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精确计算。
同时,还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麻醉药物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低血压等并发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
(四)麻醉中的监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儿童进行持续的监测,以确保他们的生命体征稳定。
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

轻 了病人 的病 痛 。
[ 考 文 献] 参
[ ] 王少玲, 1 黄金月, 周家仪, 建立慢性 阻塞性 肺疾病延续护理 等
的循 证 实 践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94 () 4 1 3 . J. 2 0 ,4 5 :3 —4 4 [] 张彩 虹 , 国 平 , 2 何 王秀 华 , .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患 者 自我 管 理 等 慢
行 为的 分 析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0 9 4 () 4 7 3 . J. 2 0 ,4 5 :2 —40
[ 稿 日期 ] 0 0一O 收 21 4—1 2 [ 者 简 介 ]高 艳 红 ( 94一)女 , 族 , 蒙 古 乌兰 浩 特 市 作 17 , 满 内 人 。 主管 护 师 。
人 员麻醉前 细心的心 理疏导, 心 的用物 准备 , 心 的麻 醉 中护 理 , 1例 出现 并发 症,顿利 小儿手术时都 表现 出异 常 紧张 和恐惧 、 剧烈 哭闹. 需要护 理人 员针对 手术每一个 环 节提 高护理安 全 防 范
措 施, 以果断、 娴熟 的配合技能 和 良好 的 医护 沟通能 力配合手术 医生 和麻醉 师, 才能取得 最佳 的手术效 果 。 [ 关键词 】小儿骨科 ; 术 ; 醉护理 手 麻
上骨 折 1 6例 , 1 尺桡 骨骨 折 7 1例, 手外 伤 8 6例 ; 下 肢 的骨折 1 4例, 中股 骨干 骨 折 3 4 其 4例, 腓 骨骨 胫 折6 2例 , 踝关 节骨折 3 4例, 外伤 4 足 8例 ; 天性髋 先 关节 脱 位 2 8例, 先天 性 马蹄 内翻 足 3 4例, 2例采 3
[ 中图 分类 号 ] 4 3 7 , 6 4 [ R 7 .2 R 4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编 号 ]10 —9 1 2 L )914 —2 论 0 40 5 (O O O —1 20
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209-01【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护理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3年来收治的骨科手术的患儿31例,对其麻醉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通过护理人员麻醉前认真的用物准备,耐心的麻醉中护理及心理疏导,无1例出现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手术。
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小儿生理、心理状态,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在每个手术环节中果断、娴熟配合, 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anesthesia care effects of pediatric orthopedic surgery【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esthesia care in the pediatric orthopedic surgery results. methods: 2 yea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s orthopedic surgery in children with 31 cases during anesthesia care for its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nurses carefully before anesthesia materials preparation, anesthesia patient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no one cases complication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conclusion: nurses should focus on children with physical, mental state, psychological carebefore surgery, to eliminate fear, in every aspect of surgery, decisive, skillful with, is to protect the key to successfuloperation.【key words】children; orthopedic surgery; anesthesia care 小儿麻醉是指对未满15周岁的小儿实施麻醉,小儿是特殊的患者,与成人有显著差别,由于自控能力差,容易哭闹,语言沟通不佳,对手术不能主动配合,故多采用气管插管或静脉麻醉+静脉复合麻醉[1],由于小儿解毒代谢及排泄功能不充分,各器官功能不完善,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小儿心理状态,以麻醉实施前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以取得患儿的配合,术中应根据小儿生理解剖特点,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对2008年7月-2011年6月我院31例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中男17例, 女14例;年龄1~14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4例,上肢的骨折15例,下肢的骨折11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 例, 具体麻醉方式见表1表1 31例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患儿采用麻醉方式[例,%,n=31]麻醉方式基础麻醉加骶管麻醉基础麻醉加例数20 9 2百分数64.52 29.036.451.2 护理方法:通过术前心理辅导、准确测量记录体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顺畅的静脉通路,麻醉中护理、摆好患儿手术体位、术中监测,及手术后护理对所有患儿进行麻醉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

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小儿骨科临床病例逐渐增多。
基于小儿自身的特殊性,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需要护理人员在手术每一环节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本文从手术前、麻醉前、麻醉中、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五个阶段,详细论述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要领,旨在实现小儿骨科手术麻醉的精细化护理。
标签: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2012)04-0308-01 通常医学上小儿麻醉是指针对年龄在15岁以下患者所实施的麻醉。
一方面,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患者,年龄尚小,心智未熟,突出表现为自控能力差,手术期间很难配合医护人员;另一方面,这些患者身体为发育完全,部分器官功能未完善,因此,临床上小儿手术多采取静脉麻醉或者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的医护方式。
小儿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十分巨大,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医护人员需要高度负责,全面把握小儿的身心特点,做到精细化护理。
以下是本院2010年收治的43例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体会,详情如下。
一、临床资料43例患儿年龄在3岁致13岁之间,其中男孩31例,女孩12例;上肢骨折29例,其中干骨折为11例,肱骨上骨折为9例,手外伤9例;下肢骨折为14例,其中股骨干骨折5例,踝关节骨折4例,足外伤5例。
麻醉方式基本采用基础麻醉配合硬膜外麻醉、臂丛麻醉,有3例采用基础麻醉加气管茶馆麻醉。
二、麻醉护理(一)手术前护理1.患儿体重测量:由于小儿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器官功能不完善,新陈代谢功能不充分。
因此,小儿麻醉用药浓度、剂量都要以小儿的体重作为依据。
手术前精确测量患儿的体重是最基本的术前准备,为继后的手术提供基本参考。
2.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患儿及其亲属往往背负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急以及恐惧心理,处理不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损害,同时,也会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手术的效果。
因此,手术前给与患儿及其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给与适当的鼓励和安慰,显得十分重要。
小儿骨科手术氯胺酮麻醉的护理配合

[ 要 ]目的 : 讨 骨科 手术患 儿在 实施 氯胺 酮全 身麻醉过 程 中的护 理配 合要 点 。方 法 : 摘 探 回顾 分析 对 4 5 4
例 选择 氯胺 酮麻 醉 的 0 1 ~ 0岁 手 术 患 儿 的 护 理 配 合 情 况 , 结 出 关 于 此 类 麻 醉 的 护 理 要 点 。 结 果 : 正 确 的 总 在
任和 配合 。 2 14 用物 准备 .. 准备手 术 用 品 、 醉 用 品 和 抢 救 药 品 , 查 氧 麻 检
1 临床 资 料 本文 收集 的 临床 资 料为 2 0 0 9年 1 1 ~ 2月 的 0 1 O岁 的 手术 患儿 , 年 共 做手 术 4 5例 。男 2 9 全 4 6
调节 手 术 室 的 温 度 和 湿 度 , 温 宜 控 制 在 2 ~2 室 2 5
℃, 相对 湿度 在 4 %~5 %之 间。准 备 小棉 被遮 盖 5 o 非手术 部位 , 因其 体 温 中枢 发 育 不 全 , 受麻 醉 、 易 输
液和某 些药 物的 影响 而致 体温 波动 较大 。
过 麻醉 和手 术 , 好 氯胺 酮 麻 醉 期 间 的护 理 是 极 为 做 重要 的。
引起 呼吸道 分泌 物 增 多 , 为 诱 发 喉 痉挛 的 危 险 因 成
素之 一 。巡 回护 士 应 对 病 儿 采 取 护理 干 预 措 施 。 同
家属 配合 , 对不 合作 的小 儿 施 以基础 麻醉 ; 能合 作 对 的学 龄期 儿童要 和 蔼可 亲 , 操作轻 柔 , 取得病 儿 的信
2. 术 中 护 理 2
2 2 1 协 助 麻 醉 诱 导 ..
术 前 1日下 午 由巡 回护 士 去病 房 进行 访 视 , 简 要介绍 手术 室情 况 , 细告 知 患儿 及 家属 有 关 术 前 详
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考虑与处理

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考虑与处理在儿科手术中,麻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够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由于儿童和成人在身体生理、心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麻醉在儿科手术中需要特殊的考虑和处理。
本文将讨论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对于儿童而言,因为其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体格、代谢和生理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因此,在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上需特别谨慎。
一般来说,儿科手术中常使用静脉麻醉,其中包括静脉输注催眠药和肌松药,以及吸入麻醉剂等方法。
其次,儿童的心理特点也需要考虑。
与成人相比,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因此,在麻醉前需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向他们解释手术的过程和麻醉的作用,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
另外,麻醉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儿童的气道管理。
由于儿童气道结构较为特殊,容易发生阻塞,因此在麻醉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方法包括采用合适尺寸的气管插管、使用气道通畅设备等,以确保患儿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除。
此外,对于儿科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麻醉医生也需要有所准备。
例如,在手术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情况,需要及时监测和处理。
同时,麻醉医生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最后,麻醉后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麻醉后的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也需要对患儿进行镇痛和抗生素预防等治疗,以促进患儿的术后康复。
麻醉在儿科手术中的特殊考虑与处理需要麻醉师、外科医生、护理人员等多个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
麻醉师应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合理选择麻醉剂和剂量,确保手术的安全。
外科医生则要结合麻醉情况和手术要求,灵活调整手术方案,减少儿童手术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护理人员负责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给予及时的支持和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骨科手术的麻醉护理
小儿手术多施行静脉麻醉或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但是由于小儿好哭易动,语言沟通难,自控能力差,手术期间不易配合,并且小儿各器官功能不完善,解毒代谢及排泄功能不充分。
此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小儿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特点,了解小儿生理、心理状态,对小儿骨科手术进行全方位的麻醉护理。
标签:小儿;骨科手术;麻醉护理
1 术前麻醉护理
(1)了解患儿住院前生活习惯及爱好,让家长带患儿喜爱的玩具、图书等物品到医院,通过看书、玩玩具、玩电脑游戏、绘画、手工劳动等,满足其爱好,并鼓励其与同房患儿一起玩,一起看动画片,消除其孤独感。
部分患儿害怕打针、疼痛,情绪大受影响,对此类患儿要暂时分散其注意力,待其情绪稳定后才耐心解释手术术的必要性、麻醉的无痛性及预后,减轻患儿对手术的恐惧及家属忧虑,并介绍同病房术后患儿相互认识,引导患儿逐步过渡适应。
大多数家属对现代医学不了解,其知识停留在过去、或周围人的经验上,认为麻醉手术术危险性大。
通过讲解现代麻醉的安全无痛和手术的必要性,介绍其他治疗成功的病例,以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增加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关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患儿入手术室前应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手术名称、是否禁饮禁食等。
对年龄较小者应与其家长认真核对避免出现差错。
年龄较小患儿常哭闹,让家长抱其在手术室门口,核对完后由麻醉师三角肌肌注氯胺酮,患儿入睡后立即抱入手术室。
(3)器械及物品准备。
小儿手术应选择与其年龄相符、制造精细、易操作的器械。
按医嘱备好麻醉药品,并准备好氧气、吸引器、喉镜、气管导管和急救箱等。
缝针和缝线常采用一次性无损伤缝合针线,可以减轻术中不必要的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4)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是术中麻醉师用药、输液及抢救必需途径,应根据患儿年龄及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穿刺部位。
年龄较大股骨骨折患儿选择上肢套管针进行穿刺留管,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补液速度根据术前禁食时间长短、体液损失量而定,一般的安全速度为10mL.kg-1。
2 麻醉中护理
(1)协助麻醉。
①首先快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选用小儿静脉套管针进行穿刺,连接三通管。
遵医嘱静注氯胺酮快速诱导,患儿入睡后去枕平卧于手术台上,面罩给氧,妥善固定病儿体位。
连接监护仪,观察患儿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
②氯胺酮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剂量不宜过大,否则,可导致严重的呼吸抑制。
(2)患儿进入恢复室后护士应详细询问患儿麻醉、手术及输液等情况,观察受压部位皮肤,密切监测心电图、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
详细记录各项参数,麻醉苏醒前每15min记录1次,苏醒后每30min 记录1次,如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情况,皮肤黏膜颜色与温度、四肢血液循环及肌张力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3)术中体位。
麻醉起
效后协助手术医生摆好患儿手术体位,肩部用软垫垫高5°~15°,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患儿其他肢体关节处用棉垫包裹,外加约束带固定于手术床,约束带松紧以能放入1指为宜。
此法安全、有效,既避免了关节和骨突出部位受压引起压伤,又有效防止了术中患儿肢体躁动影响手术,污染手术部位。
3 手术后护理
患儿在清醒过程中经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相应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如易发生坠床、静脉输液针脱出等。
因此要加强安全护理。
(1)严密观察术后伤口渗血情况及石膏的完整性,避免石膏折断和小便污染。
注意观察患肢指(趾)端血运、皮温、感觉情况。
渗血多或石膏过紧,应报告医生。
保持患肢功能位。
(2)守护在患儿身旁,防止其坠床;并妥善固定静脉输液穿刺针,防止脱出。
术后常规给氧,注意氧饱和度变化,待患儿基本清醒停止给氧后血氧饱和度大于90%时方可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班。
(3)术后患儿保暖用热水袋,术后需要用烤箱烘干石膏,严防烫伤,热水袋需用棉布包裹。
暴露在外未用石膏固定的肢体,应用布单遮盖。
(4)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术后处于非清醒状态,极易缺氧,应防止头颈屈曲,通常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肩下及颈下垫以棉垫,使咽后壁处于最低位,以利于排出积液和分泌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呼吸道阻塞引起缺氧及肺不张。
谨防术中应用肌肉松弛剂引起下颌关节松弛而发生舌后坠所致的缺氧。
4 讨论
由于小儿对麻醉药的反应常很剧烈,麻醉中间各项生理指标常可发生急剧变化,护士不但应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还应掌握一定的小儿内科、外科知识和复苏技术;具有高度责任感,麻醉中间不应随便离开手术房间,以便在意外情况下及时抢救。
护理人员针对手术每一个环节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以果断的判断力、娴熟的配合技能和良好的医护沟通技能配合手术医生和麻醉师,才能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彦毅,李桂梅.小儿手术麻醉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
[2]张敏.新生儿大动脉转位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
[3]喻宏.全麻术后躁动患儿的安全护理5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5
[4]王淑梅.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50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