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高密度电法(1)

高密度电法(1)

实验二高密度电法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采集工作方法;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二、高密度电法的勘探原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大体相同。

它是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电探方法,根据在施加电场作用下地中传导电流的分布规律,推断地下具有不同电阻率的地质体的赋存情况。

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系统由主机、多路电极转换器、电极系 3 部分组成。

多路电极转换器通过电缆控制电极系各电极的供电与测量状态。

主机通过通讯电缆、供电电缆向多路电极转换器发出工作指令、向电极供电并接收、存贮测量数据。

数据采集结果自动存入主机,主机通过通讯软件把原始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计算机将数据转换成处理软件要求的数据格式,经相应处理模块进行畸变点剔除、地形校正等预处理后,做视电阻率等值线图。

在等值线图上根据视电阻率的变化特征结合钻探、地质调查资料作地质解释,并绘制出物探成果解释图。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实验内容本实验在室外采用温纳装置做剖面观测,学习电法勘探的野外工作过程和仪器操作,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编写实验报告。

(二)仪器高密度电阻率勘探工作仪器包括测量系统和反演软件系统。

测量系统包括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测控主机)和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

该系统具有存储量大、测量准确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并且可方便地与国内常用高密度电法处理软件配合使用。

(三)装置形式采用的装置形式为:固定断面扫描装置α排列(温纳装置AMNB)见图1-1。

测量时,AM=MN=NB为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一条剖面线;接着AM、MN、NB增大一个电极间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移动,得到另一条剖面线;依此不断扫描下去,得到倒梯形断面,由于供电电极AB和MN均按一定比例增大,所以在反映深部信息是有比较好的效果。

图3-1 α排列(温纳装置AMNB)装置(四)各项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主机电源电压,转换电极控制器开关,转换电极控制器电源电压,主机各接线柱之间的绝缘电阻,转换电极控制器各接线柱之间的绝缘电阻,32芯物探电缆完整性,干电池箱的电压等。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在不同电极间施加电场,测量样品体积内所产生的电势差,得到样品电阻率,并掌握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仪器:高密度电阻率仪,电极系统,计算机等。

实验原理: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样品电阻率的方法。

当在样品内部施加一定的电势差时,通过测量样品内部产生的电流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电阻率的大小。

在实验中,首先将样品置于电极系统中,然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仪在不同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势差。

当电场强度足够大时,样品内部会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电势差和电极间距有关。

通过测量样品内部电流的大小和样品尺寸,可以计算出样品电阻率的大小。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和电极系统。

样品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表面应平整,干净。

电极系统应密封严密,电极间距应根据样品尺寸和电势差确定。

2. 连接电路。

将电极系统连接到高密度电阻率仪上,并根据仪器说明连接相应的控制和测量电路。

3. 施加电势差。

根据实验要求,通过仪器控制,施加一定的电势差。

4. 测量电流强度。

在施加电势差的同时,测量样品内部产生的电流强度。

5. 计算电阻率。

根据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公式计算样品电阻率的大小。

6. 统计实验结果并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1. 样品应保持干净,避免外部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2. 电极间距应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太近或太远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 电势差应尽量稳定,避免突然的变化。

4.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电势差和电极间距,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001样品尺寸:10cm x 10cm x 10cm 电极间距:5cm施加电势差:10V测量电流强度:0.5A计算电阻率:1Ωm样品编号:002样品尺寸:20cm x 20cm x 20cm 电极间距:10cm施加电势差:20V测量电流强度:0.8A计算电阻率:0.5Ωm实验结论: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得到的样品电阻率结果,与样品本身的导电性质有关。

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法勘探指的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野外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

本次高密度电法勘探采用的仪器以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为测控主机,配以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构成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存储量大、测量准确快速、操作方便等特点,并且可方便地与国内常用高密度电法处理软件配合使用,使解释工作更加方便直观。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能源勘探与城市物探、铁道与桥梁勘探等方面,亦用于寻找地下水、确定水库坝基和防洪大堤隐患位置等水文、工程地质勘探中, 还能用于地热勘探。

工作时每个排列实接电极数60根,测量一个断面时所有实接电极一次铺完,供电电压200-300V,电流大于3A,本次工作采用的电极间距为10m。

为了充分利用每个排列的观测数据和保证测量数据的横向和垂向反演精度,我们选用了2排列装置(见图2-1),固定断面扫描测量,断面上的测点呈倒梯形分布。

当实接电极数为60根时,剖面数为28,断面测点总数为841。

当剖面长度大于一个排列长度、在进行下一个排列测量时,电极布置应与前一排列重合30根,保证倒梯形断面上的测点无空隙。

野外工作中,为确保观测质量,取得详实、可靠的数据,每次开工前,对仪器的工作状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仪器工作正常,并在每次测量前,对60根电极进行自动接地电阻检查,确保电极接地良好、各电极接地电阻均一。

高密度电法剖面电极布置及断面扫描测点见图2-1。

A M NB AM = NB = n * MN ,MN不变,同时移动。

n=1n=2n=3n=4n=5n=6n=7n=8n=9n=10n=11n=12n=13n=14排列(施伦贝谢尔装置:AM=NB,MN不变)示意图图2-12内业资料处理使用Res2dinv电法处理软件;经该软件处理的数据自动转换成断面上对应的各测点的电阻率,以不同颜色在剖面上呈不同层次展示,因而各电性层层次清楚明了,地层异常部位亦非常清楚的展示出来。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堤防隐患的模型试验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堤防隐患的模型试验
n个 地 质 体 的 电 阻 牢 。
可以解读地下 电阻率分布规律 。由反演结果 ( 图略) 可以看出 :
未 没 置 隐患 时 , 型试 验 的 背 景 值 为 7 模 5~8 2・ 在 堤 顶 下 6f m;
2 模型参数
堤防模犁长 5m、 1n 顶宽 0 5n、 高 、 I . l底宽 2 5m, . 选用实际
高密度电阻率法 是通过 向大地 施加 商流 电场进行 密集采 样观测来研究地 电场分 布规律 的一种 方法 。该 方法 可以用来
顶 宽 05 .m
测定基岩埋深 、 探测隐伏断层和破碎带 、 探测地下洞穴 、 测定潜 水面深度和含水层分 布、 探测地下和水下掩埋物体等
研究 , 以期 找 出列 各 类 隐 患 准 确 、 捷 的 解 释 方 法 便
笔者
通过实体模型试 验 , 该方法在堤防孔 洞探测 中的应 用进行 了 对
1 模拟原理
根据相似理 论 , 进行物理模 拟时 , 在 将室 内地电模 型的几 何尺度按一定 比例缩 小 , 保持 各地 电体的 电阻率 比值不 变 , 并
可 以用 试 验 方 法 获 得 与野 外 观 测 相 似 的结 果 。通 常 假 定 地 下
设在野外地 下有 n个形状 、 大小 和 导电性 不 同的地 质体 , 电阻率分别为 p P 、 、 … : 这时 , 地面任意两点 、 间的电 Ⅳ之
位 差 A 町以 用 下式 表 示 : U

式高密度 电法仪进行测量。
h = aU [ U o 1+Y / ,3 … , , ) (2 , G ] x
E m i y n i nh n yc . o .’ — al a gi s u @ rc g v ( : a n

环境与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

环境与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法—基于传统电法理论在计 算机、信息测控等现代科技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新一代电法仪器。 在解决电源装备过重的情况后,仪器 会更轻便, 使用程序控制,使得一次布 极就能完成更多的信号采集任务,大大 降低了人为失误,减轻工作强度。
由于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的特殊性, 常规电阻率法勘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 要。在70年代末期,英国学者设计了电 测深偏置系统,实际上就是高密度电法 的最初模式,80年代中期,日本地质计 测株式会社曾借助电极转换板实现了野 外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采集。80年代 后期,我国地矿部系统率先开展了高密 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研制了 约3~5种类型的仪器。
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
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
仪器设备
骄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60BN型高密度电法仪
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
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
2、仪器设备
重庆地质仪器厂的DUK-3智能高密度电法仪
电阻率法的仪器装备
一、电阻率法的仪器原理
2、仪器设备
奔腾公司的WGMD-1型高密度电法仪
高密度电阻率法
• 传统电法 • 高密度电法 • 高密度电法的仪器 • 高密度电法的野外工作方式 • 高密度电法的应用实例讨论
基本工作方法:
在预先选定的测线和测点上,同时布置几 十乃至上百个电极;然后用多芯电缆将它们连接 到特制的电极转换装置;后者可根据操作员的指 令,将这些电极组合成指定的电极装置和电极距; 或由仪器的测量程序控制,快速完成多种电极装 置和多电极距在观测剖面的多个测点上的电阻率 法观测。再配上相应的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软 件,便可及时完成给定的地质勘查任务。
高密度电法特点:
(1)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这不仅减少了因电极 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而且为野外数据的快速和 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高密度电阻率法一、实验目的1.熟悉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掌握电阻率测量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3.研究不同材料的电阻率特性,分析其导电性能。

二、实验原理四电极法是在样品上加入四个电极,两个电极起电流作用,两个电极测量电压,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得出样品的电阻。

为了减小接触电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电极要采用大面积接触面积,以及保持电极与样品接点清洁,减小接触电阻。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A/L其中,ρ为电阻率,R为电阻,A为电阻的横截面积,L为电阻的长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高密度电阻率测试仪;2.不同导电材料样品。

四、实验步骤1.打开高密度电阻率测试仪,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2.将要测试的导电材料样品放置在测试夹具上,并将电极接触到样品表面;3.选择合适的电流大小,通过测试仪的控制面板设置电流;4.设置测量时间,保证样品得到充分供电;5.点击“开始测量”按钮,测试仪开始对样品进行电阻率测量;6.测量完成后,记录下电阻率的数值;7.更换不同导电材料样品,重复步骤2-6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电阻率测量,记录下不同导电材料样品的电阻率数值。

导电材料,电阻率(Ω·m)-----------,---------------铜,X铁,Y铝,Z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导电材料的电阻率有所差异。

铜的电阻率最低,铁的电阻率中等,铝的电阻率最高。

这与材料的导电性质相对应,导电性越好的材料电阻率越低。

六、实验总结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实验,我们熟悉了该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且对不同导电材料的电阻率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电极与样品的接触面积大和接触点的清洁,以减小接触电阻的影响。

此外,实验中所测得的电阻率值还受到温度和材料状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比较时应注意这些因素可能带来的误差。

综上所述,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导体材料电阻率的方法,对于研究材料的导电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高密度实验报告

高密度实验报告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实验报告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学号:060231 33姓名:郭猛猛室外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1.了解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

2.掌握WGMD-2 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的操作。

二、实验器材WDJD-2 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一台,WDZJ-3多路电极转化器一台,90V电池箱一个铜电极61根(一根用于检测电极埋设情况)万用表,老虎钳,地质锤,记录本,铅笔,小刀等(1)、WDJD-2 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简介:1.(1)一体化设计——集发射、接收于一体,轻便灵活。

(2)低功耗设计——全部采用CMOS 大规模集成电路,配以独特的待机工作方式,整机体积小、耗电低、功能多。

(3)抗干扰设计——采用多级滤波及信号增强技术、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

(4)自动化设计——自动进行自然电位、漂移及电极极化补偿。

( 5 )安全性设计——接收部分有瞬间过压输入保护能力,发射部分有过压、过流及AB 开路保护能力。

(6)大屏幕显示:——可将整条测线上各测量参数在显示屏上绘成曲线,测量结果直观明了。

(7)汉字对话:——全汉字触摸面板配以汉字菜单提示,操作极为方便,整个面板只有16 个键。

(8)计算器:——可完成野外现场装置系数等常规计算。

(9)参数设置:——可任意设定工作周期,并有9 种野外常用工作方法选择及其极距常数、装置常数的输入与计算功能。

(10)极距常数表:——对所有装置,可预先存储最多21 组不同极距常数,从而避免相同极距常数反复输入可能带来的输入错误,仅输入一个编号,就能调出相应组极距常数使用或重新设置。

2.仪器面板构成(2)WDZJ-3多路电极转化器WDZJ-3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采用WDJD-2 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测控主机,配以WDZJ-2 多路电极转换器构成。

仪器的面板构成和WDJD-2 多功能激电仪一样,多路电极转换器面板结构见图。

其中各旋钮功能为:(1)电极1~30:[ZK(#)前30 根电极电缆插座,电极编号为1~30。

超高密度电阻率法

超高密度电阻率法

超高密度电阻率法
超高密度电阻率法(High-density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ethod)
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用于测量地下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是材料对电流通过的阻力程度的度量,它与材料的导电性相关。

超高密度电阻率法通过在地下注入电流,并在地表上测量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地下材料的电阻率分布。

在超高密度电阻率勘探中,通常使用电极阵列将电流注入地下,然后再使用探测器测量地下的电势差。

探测器可以是单个电极或电极阵列。

通过在不同的位置和深度上重复测量,可以建立电流密度与电位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地下材料的电阻率。

超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勘探、地下水资源评价、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识别地下不同材料的界面、定位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寻找矿产资源等。

此外,超高密度电阻率法还可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如电磁法、地震方法等,进行综合地下结构调查和探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地下岩土体的电学性质,如电阻率、电导率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掌握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技术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地下岩土体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基于地下岩土体的电学性质差异,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电位分布,推断地下岩土体的电阻率分布情况。

该方法采用高密度电极排列,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据,提高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收集实验场地信息,包括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
(2)准备实验仪器,包括高密度电阻率仪、电极、导线等;
(3)设计实验方案,包括电极排列、测量深度、扫描范围等。

2.现场布置
(1)根据实验方案,布置电极排列;
(2)连接导线,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3)检查仪器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3.数据采集
(1)设置测量参数,包括采样间隔、扫描速度等;
(2)开始测量,记录电位数据;
(3)检查测量数据,确保质量合格。

4.数据处理与分析
(1)处理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操作;
(2)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电阻率分布图;
(3)结合地质资料,对电阻率分布进行分析解释。

5.实验总结与报告编写
(1)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2)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获取了实验场地的电阻率分布数据。

根据数据绘制出的电阻率分布图显示,实验场地的电阻率值存在明显的差异。

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可知,这些差异可能与地下岩土体的类型、含水性等因素有关。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电阻率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五、实验结论与建议
本次实验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了实验场地的电阻率分布情况,掌握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地下岩土体的电阻率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这些成果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建议在未来的实验中考虑以下因素: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场地,以更好地反映地下岩土体的电学性质;
2.优化电极排列和测量参数,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分辨率;
3.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环节,以获取更准确的电阻率分布情况;
4.将高密度电阻率法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结合,提高对地下岩土体的认
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价值,并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这对于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