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肠炎行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合集下载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先天性巨结肠又叫无神经节细胞症,是一种较多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缺乏神经节细胞,从而导致该段肠管痉挛性狭窄,近端结肠继发性扩张肥厚的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

【护理常规】1.术前(1)饮食指导: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无渣饮食。

(2)如出现电解质失衡,按医嘱静脉补液纠正。

严重营养不良、贫血者,需多次少量输血。

(3)虹吸灌肠每日1次,0.9%氯化钠溶液100ml/kg 每次,连续10~15d,钡灌肠前后需虹吸灌肠。

虹吸灌肠是通过肛管注入灌肠液软化粪便,随后用空针将灌肠液、粪便及肠道内积气吸出的过程。

注意事项:选择质地柔软、粗细适宜的肛管;插入痉挛的肠腔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肠壁导致肠穿孔;对于婴幼儿应少量缓慢灌洗,同时行腹部环行按摩,灌出量应大于等于灌入量,以免水中毒;粪便干结灌洗困难时可用液状石蜡油保留灌肠;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观察神志、面色及脉搏呼吸的变化。

(4)术前3~4d按医嘱口服肠道抗生素和静脉应用维生素K,,以防肠道感染和出血。

(5)术前ld禁食,术前ld晚及术日晨各行虹吸灌肠,并用抗生素保留灌肠。

2.术后(1)体位护理:取截石卧位,两下肢分开固定,将臀部抬高、固定,使会阴部充分显露,以保持干燥,用0.5%碘仿棉球随时清除创口及周围分泌物,保持肛门周围清洁,肛管通畅。

(2)饮食护理:禁饮食至肠功能恢复;进食时循序渐进,由流食过渡到普食,避免过急导致肠功能受影响。

(3)肛管及会阴护理:每日3次喷液体敷料保护皮肤,有破溃时,用护肤粉促进愈合。

(4)引流管的护理:见胃肠减压的护理常规和留置导尿的护理常规。

(5)全量补液的护理。

【健康教育】1.教会家长扩肛的方法患儿平卧,操作者戴手套后先按摩肛门4~5min,然后手指涂液状石蜡插入肛门超过吻合口,向上下左右各按压5min,第1个月每1d1次,第2个月每2d1 次,第3个月每3d1次,以后每周1次,直至吻合口柔软平整,排便成形。

结肠镜检查的护理措施

结肠镜检查的护理措施

结肠镜检查得护理措施一、适应症1不明原因得下消化道出血;2、不明原因慢性腹泻;3、不明原因得低位肠梗阻;4、疑大肠或回肠末端肿瘤 ;5、大肠息肉、肿瘤出血等病变需做肠镜下治疗;6、结肠术后及结肠镜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者;7、大肠癌普查。

二、禁忌症1 肛门、直肠严重狭窄、肛周脓肿、肛裂;2 急性重度结肠炎,重度放射性肠炎;3腹腔内广泛粘连者4 癌症晚期伴有腹腔内广泛转移者5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6 严重腹水、妊娠妇女;7 严重心肺功能衰竭、严重高血压、脑血管病病变、精神异常三并发症1.肠穿孔:一般极少见。

可发生于诊断性检查及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后。

应注意预防。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盲目插镜。

电凝切除息肉者肠道准备要严格,凝切电位指数要适当。

2.出血:亦较少见,主要发生于高频电凝切除术后。

三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需提供既往相关疾病资料,水杯、卫生纸。

1陪护:肠镜检查患者有一定得痛苦,必须有家属陪同进行。

1女性病人在月经期禁止肠镜检查、1如术中发现息肉需要治疗者,需要另加收治疗及病理检查相关费用。

既往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得患者需停药1周后方可进行镜下治疗。

三、操作前评估1、病人得年龄、病情、意识状态情况。

2、做肠镜检查得目得、3、病人心理状态,对检查得认知程度、合作程度。

、4、药物过敏史5、环境湿度、清洁及隐藏程度。

四、操作前准备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器材:电子肠镜、光源主机、活检钳、必要得各种治疗器械、表面麻醉剂,各种急救药品(备用)以及内镜消毒设备。

3、物品:弯盘1个酒精纱布2块、5ML注射器 2 个、20ML注射器 2 个、一次手套 3 双中单1个盐酸丁卡因胶浆2只。

4、环境:温度及湿度适宜,病房清洁整齐,光线好、关好门窗。

5、采取。

患者左侧卧位,双腿尽量朝腹部蜷屈、1、病人能说出检查目得,主动配合检查。

2、病人体位恰当、舒适。

3、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结肠镜检查得护理措施一、检查前注意事项:1、检查前3天,停服铁剂药品,开始进食半流质或低渣饮食,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或其她抗凝剂(如果患者服用,至少术前停药7天若疑为肠息肉,准备做电切术者禁食牛奶及乳制品。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与术后观察护理 - 副本 2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与术后观察护理 - 副本 2
【 甲级】:全结肠无粪渣或积有少量清澈的液体; 【 乙级】:可有少量粪渣或积有较多清澈的液体,不影
响进镜及观察;
【丙级】:有粪便散附在肠壁上或积有较多混浊粪便液
高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西瓜、西红柿、橙等深颜色的水果) • 晚餐:全流食或清汤(可以喝含能量较高的低盐鸡肉汤或牛肉汤
、葡萄糖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性饮料、不含果肉的榨果汁等;不 能喝牛奶等奶制品、不能喝浓紫或浓红色的汤。) 检查当天: • 上午检查者:早餐禁食。 • 下午检查者:需麻醉患者早餐禁食,非麻醉患者在7点左右可进 食少量的清汤或流食,约两小时后给药,按照用药指导、说明书 服用药品,并适当补充饮水。
少渣流食,睡前取1500ml的温 开水,将聚已二醇电解质散剂2 盒内AB小袋按照说明书混匀后 1小时内快速服用,检查当日禁 食,晨起重复以上方法将剩余2 盒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服用完
,可加服1000ml温开水,尽量 活动,排清水样便,不存有粪 渣即可检查,如果效果不佳, 可告知医务人员,必要时给与
灌肠。
申请、预约肠镜检查
1、了解患者病史 2、心电图检查 3、抽血检查:凝血功能、传染五项 4、填写申请单、签署同意书,确认预约检查日
期,开据肠道准备及检查中所用药物(硫酸镁 溶液、舒泰清、磷酸钠盐、酚酞片) 5、检查前行肠道准备
电子结肠镜的检查前护理
一、确认检查通知单及预约检查日期 二、心理护理:
简要介绍肠镜检查的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引起的不适 ,交代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使患者了解操作过程 ,消除恐惧心理。
由于该检查为侵入性操作,加上在检查中对肠道的牵拉 、碰撞等刺激,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表现为心率、血压、 肌肉紧张度等方面的变化,患者易存在恐惧或焦虑心理,影 像检查的顺利进行及后期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

先天性巨结肠护理常规1.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通常会有营养吸收不良的问题,因此,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在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同时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常常伴随着严重的腹泻和水分丧失。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液量和电解质水平。

及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3.管理肠道功能: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往往需要依靠灌肠或者肛门放气来管理肠道功能。

护理人员需要熟悉灌肠和肛门放气的操作步骤,并根据医嘱准确执行。

同时,定期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注意排便的频率、形状、颜色等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4.保护皮肤: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留置肛管或造口。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肛管或造口,保持其通畅并避免感染。

注意保护皮肤,定期更换尿布和垫片,并使用合适的皮肤清洁剂清洁肛周皮肤,防止皮肤损伤和感染的发生。

5.提供心理支持: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照顾,这对于患者和家庭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并帮助他们寻求相关的社会支持和资源。

6.定期随访和监测:定期随访和监测是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管理的重要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复查患者的肠道功能、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状况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的常规护理措施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肠梗阻、感染、疼痛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提供教育和指导,使患者和家属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通过切实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肠炎行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肠炎行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质碎 , 大 面积或 多发 溃疡 , 可 引起 穿孑 L 。 1 . 3 结果 E C为轻 度 者 6例 , 中度 者 l 1例 , 重 度 者1 4例 ; 其 中 8例肠 腔 明显扩 张 。有 4例住 院治疗
的结肠镜 检 查资料 进行 分析 。现 报告 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 般 资 料 2 0 0 6年 1月 ~ 2 0 1 1年 1 2月 我 院
2 0 1 0: 2 0 .
因此 父母 的观察 和 沟通尤其 重要 。印刷相关 的宣传 资料 发放 到每位 就诊 患儿 家长 的手 中 。特 别是 门诊 治疗 的患 儿 , 如 出现精 神差 嗜 睡 、 四肢 抖动 、 震颤 、 频 繁呕 吐等 神经 系统症 状 , 及 时就 诊或 拨打 急救 电话 ,
7 ~1 5 d疗 效不佳 , 复查 肠镜 , 镜下 表现好 转者 1 例, 不 明显 1例 。 另 2例 复 查 见肠 腔 内布 满 白色 豆 渣样 物, 考虑 真菌 性 肠 炎 , 并 通 过 大 便 找 真 菌 菌 丝 获 确 诊 。2例发 现 回盲部肠 黏膜 损 伤 。术后 腹 胀 改善 不 明显 5例 , 术后 少量 血 便 3例 , 无 肠 穿孔 、 大量 出血 等并 发症 发生 。

3 7 8 ・
护 士进 修 杂 志 2 0 1 3年 2月第 2 8卷 第 4 期
漏, 注意保 护血 管 , 维 护 留置针 , 一般 1 ~3 d更换 敷
贴 1次 。必要 时建立 中心静 脉通 路 。
过 程及 预后 等 , 既 可消 除家长 的焦虑 心理 , 又可 让家
长对患 儿病情 进行 针对 性 的观察 。
Ke y wo r ds Co ng e ni t a l me g a c o l o n

肠镜检查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肠镜检查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肠镜检查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肠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手段,用于检查消化道的病变。

进行肠镜检查后,需要进行一些护理和观察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1. 观察清醒状态: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清醒状态,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进食和行走。

如有意识不清、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2.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观察肠道排气和排便情况:肠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有肠道气体积聚和肠动力减弱,观察患者排气和排便情况。

如果患者超过24小时未排气或排便,应及时报告医生。

4. 提供舒适的环境:肠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胃部不适、肛门疼痛等,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恢复。

5. 保持饮食和活动指导:饮食方面,根据医嘱指导患者饮食,一般在检查当天可以忌口或者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活动方面,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重物提拉。

6. 监测并报告并发症: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相关症状,如腹部剧痛、呕血、黑便等,及时报告医生。

7. 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包括床位转换、体位翻身、口腔卫生、皮肤护理等。

8. 进行复诊:根据医嘱安排患者进行复诊,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监测和处理。

以上是肠镜检查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

具体护理和观察内容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后肠结肠炎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后肠结肠炎的护理
D) 治术后常见 的并发症 , 种根治 手术后均 可发 生 。Ken 根 各 l - i
均 I , 中1 度 其 例在术后 1 d强力 扩肛 , 4 随访 排便 功能优 , 1 另 例失访 。I 4 法 0例 , R法 7例 , 良 S e sn法 5例 , 改 w no 腹腔 镜辅
助经 肛 门拖 出术 2例 和不 开 腹 经 肛 门 Sae法 1例 未 发 生 ov
王 国琴
(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二 附属 医 院 外科 , 江苏 南京 南 关 键 词 : 先天性 巨结肠根治; 肠结肠炎; 护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 R 7 . 43 6 文献标识码 : B
201 ) 10 1
肠结肠 炎是先 天性 巨结 肠症 ( i esrns i ae . H r hpu g’ds s H s e
法 1 ( .% ) 例 25 出院后 5 d发生 L E ,I , P C I度 保守治疗 1个 月后 I
强力扩肛 , 随访时排便 功能 良。R法 1例 ( 4 3 ) 1 . % 7岁男 孩出
在外 院已作 D hme 法 原法 根治 手术 , “ 门症 ” 发 巨结 ua l 因 闸 继
肠 ,5岁时行再次拖 出手术 。改 良 S e sn法 5例 。腹 腔镜辅 1 w no 助经肛 门拖 出术 2例。不 开腹腔经肛 门 S ae法 1例。 ov 12 方法 : . . H D根治术后肠结肠 炎的诊治依据 是术后腹 泻 、 腹 胀、 发烧 、 重建直肠指 检有奇 臭粪 便或 水样便 排 出。腹部 平 片 显示结肠胀 气。为了评价肠结肠炎 的严重程度 , 我们 将 H. D根
40 1, 0 m ) 病情稳定后 转入我院 , 继续 回流洗 肠 1 个月 , 作外括 约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的观察及护理

护理
1.心理护理 患儿年龄偏小,机体的耐受力差,对环境的陌生, 缺少母爱与爱抚,会哭闹不止,在灌肠时多 给予爱。家长对该疾病了解甚少,所以家长 往往思想压力较大,顾虑较多。护理人员经常 与家长沟通,解释各项检查及操作的目的,使其 消除顾虑。
2.加强基础护理,控制皮肤感染 新生儿的抵抗力弱,防御机能差,容易经皮 肤、脐部、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而发生感染, 所以新生儿的饮食、衣物、用具应保持清洁, 做好晨晚间护理及脐部、皮肤护理。家长应 在病室外探视,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应洗手。 新生儿入新生儿孵箱,箱温根据体重日龄调 整,湿度为55%-65%,每日进行室内空气消 毒,孵箱清洁,每周更换孵箱。
3.体温监测 新生儿四肢和皮肤末梢循环发育不良,在灌 肠时注重保暖,尽量少暴露,保持室内温度 25℃~28℃,湿度55%~60%。灌肠后入新 生儿孵箱。每4h测量体温一次 。
4.呼吸系统监测 因患儿腹胀及灌肠需要所取体位,容易压迫 呼吸,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呼吸频 率和深度,有助于了解病情的进展及对治疗 的反映。
4.注意观察灌洗液出入量要基本一致,或者出量大 于入量。观察排出大便的性状、量和色。 5.灌入液体后,肛管外口无液体流出(肛管孔被粪 块堵塞) 拔出肛管,消除粪块,再作插管。液体 流出不畅 ,可来回抽动肛管,按摩腹部。灌出液中 微含血丝 , 减少肛管抽动次。灌肠时注意动作轻 柔,尤其新生儿及合并结肠炎者,每次插管前应充 分润滑肛管。
灌肠的目的
1.帮助排便,解除梗阻,减轻腹胀。 2.缓解肠管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肠管 炎症恢复,为手术创造条件。 3.清除结肠内积存大便。
灌肠的方法
灌肠护理不但是术前护理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治疗
该病的重要环节和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正确有 效的灌肠护理在新生儿巨结肠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 1.灌肠液应选用生理盐水(39~41 ℃为宜) ,每日1 次, 准备7~10 d ,每次用量为:100 mL/ kg ,勿用清水或 高渗盐水,以防水中毒或盐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漏,注意保护血管,维护留置针,一般1~3d更换敷贴1次。

必要时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2.5 健康教育 患儿年龄小,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因此父母的观察和沟通尤其重要。

印刷相关的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位就诊患儿家长的手中。

特别是门诊治疗的患儿,如出现精神差嗜睡、四肢抖动、震颤、频繁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及时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进行相关的咨询。

切忌病急乱投医去私人诊所就诊,延误抢救时机。

入院后2~3d是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因为,这时患儿父母的情绪已较刚入院时稳定,护士在此时重点向家长介绍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传播途径和季节分布、人群易感性、免疫性、治疗过程及预后等,既可消除家长的焦虑心理,又可让家长对患儿病情进行针对性的观察。

总之,及时发现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及早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2010:20.[2] 安徽省卫生厅.手足口病防治读本[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15.(收稿日期:2012-09-06)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肠炎行结肠镜检查的护理魏文琼 刘新文 郑静(湖北省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门诊部,湖北武汉430016)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护理 Key words Congenital megacolon Enterocolitis Colonoscopy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3)04-0378-02 作者简介:魏文琼(1978-),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远端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痉挛,继而引起功能性肠梗阻[1]。

小肠结肠炎(enterocolitis,EC)是HD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像学随访主要是拍腹部立位片、钡剂灌肠[2]。

术后应用结肠镜观察的文献报道不多,Pi-ni Prato A等[3]认为HD术后EC的患儿,经过规范治疗:胃肠减压、结肠灌洗、留置肛管、抗炎治疗等,疗效不佳者,应行肠镜检查,以明确疗效及病因诊断。

本文对我院2006~2011年31例HD术后EC的结肠镜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行HD手术146例。

术后发生EC者31例,发生率21.2%(31/146),均行结肠镜检查,其中男24例,女7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2.1岁。

1.2 方法 应用日本生产Pentax EC 3430型小儿电子结肠镜,取仰卧位,循腔进镜,少注气,吸尽肠腔内残存气体、稀水便,再向深部进镜;尽量避免镜身弯曲成襻,必要时改变体位,到达回盲部及末端回肠,然后退镜观察肠黏膜病变、肠腔形态、结肠运动及吻合口。

临床考虑复发者2例,在吻合口近端约3cm处内镜下取材行乙酰胆碱酯酶测定。

合并溃疡者10例,有4例于溃疡边缘取材活检。

结肠镜下EC炎症分为三型[5],(1)轻度:黏膜充血水肿;(2)中度:点片状糜烂或小型溃疡;(3)重度:黏膜大片糜烂质碎,大面积或多发溃疡,可引起穿孔。

1.3 结果 EC为轻度者6例,中度者11例,重度者14例;其中8例肠腔明显扩张。

有4例住院治疗7~15d疗效不佳,复查肠镜,镜下表现好转者1例,不明显1例,另2例复查见肠腔内布满白色豆渣样物,考虑真菌性肠炎,并通过大便找真菌菌丝获确诊。

2例发现回盲部肠黏膜损伤。

术后腹胀改善不明显5例,术后少量血便3例,无肠穿孔、大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相关器械和用品准备 小儿专用结肠镜设备、润滑剂、棉垫、纱布、无菌水、50ml注射器及卫生纸等。

检查肠镜设备是否正常;同时应检查医学影像采集系统图像是否清晰,色彩是否正常;将患儿基本资料输入电脑;检查打印机工作是否正常。

2.1.2 清洁肠道 HD术后EC患儿均有腹胀,入院后应行胃肠减压、禁食、清洁灌肠、纠酸、补液及抗炎等处理,一般情况好转再行结肠镜检查。

术前晚间清洁灌肠一次,次晨再次清洁灌肠,并留置肛管,镜检时拔除肛管。

清洁灌肠时观察粪便性状,呈透明淡黄色液体排出,是灌肠清洁的表现;而EC患儿远端回肠及保留结肠内蓄积较多气体及稀水便,清洁灌肠后,远端回肠内粪质往往又流进结肠,影响镜检时观察,留置肛管继续排出残存气体及稀水便,可减少残存大便。

肠道准备严禁使用泻剂,以免加重腹泻,引起脱水。

2.1.3 术前用药 肌注鲁米那镇静,肌注阿托品减少肠蠕动,消除痉挛。

本组患儿均采用镇静处理,未用麻醉。

2.2 术中配合2.2.1 插镜 EC患儿行肠镜检查存在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应由丰富操作经验的护士插镜。

小儿镜检多为双人操作,HD术后EC患儿结肠多扩张明显且较短,检查时循腔进镜,少注气,尽量避免钩拉,不做滑行动作,以免损伤炎性期质脆的肠黏膜。

本组患儿均采用镇静处理,未用麻醉。

开始插镜时,患儿因疼痛刺激多会醒来,通过吻合口后,肠腔内往往残存恶臭气体、稀水便,此时停止进镜,吸尽气体、稀水便后,患儿腹胀缓解,又安然入睡,再循腔进镜,可清晰显示肠腔病变。

采用镇静处理,护士可观察患儿对肠镜检查的反应,并提醒医生,对是否继续检查有帮助。

2.2.2 退镜及活检 结肠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通过退镜观察。

观察项目主要有:肠黏膜病变、肠腔形态、结肠运动及吻合口改变等。

有些病例肠腔扩张,本组8例,表现为一个视野不能表述一个完整的肠腔横断面,此时护士应配合医生,适当旋转镜身,全面观察肠腔,以免遗漏病变。

本组2例HD术后复发,内镜表现:吻合口周围约3~5cm结肠稍显狭窄,其近端结肠肠管扩张,血管网络紊乱增粗,结肠皱襞正常三角形消失,大部沿肠管平行方向走行,互相迂回靠拢,似胃体皱襞走行模式,肠镜刺激下可见皱襞沿肠管平行方向蠕动,与正常环形运动方式不同;为了清楚观察结肠运动表现,可将扩张段肠管调整在肠镜视野中央,少量注气后,固定镜身,等待数秒,即可观察到。

病变处,固定镜身,协助观察、摄像,保留资料。

检查完毕前,应吸出残存肠腔内气体,减轻腹胀。

活检病例主要是合并溃疡或怀疑复发者。

本组溃疡处活检4例,避免穿孔,活检取材处在溃疡边缘。

怀疑复发者2例均取材,有学者应用肠镜取材活检诊断HD[5],而非乙酰胆碱酯酶测定。

本组内镜取材均行乙酰胆碱酯酶测定,取材部位在吻合口附近结肠,为炎症较重部位,本身有风险,取材层次不宜过深。

2.2.3 术中观察 护士在协助镜检同时,同时应观察患儿对检查的反应,出现异常及时报告检查医生,保证患儿安全。

本组1例3个月患儿,检查时出现烦躁、面色发绀,立即报告检查医生,予吸氧,肠镜下吸出大量气体、稀水便后,腹胀缓解,患儿面色转红,安静入睡,再进镜检查,成功完成。

2.3 结肠镜检查后的观察及处理 本组术后腹胀改善不明显5例,予留置肛管2~6h,均缓解。

术后少量血便3例,予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50ml加思密达0.3g保留灌肠,每天一次,2~3d后,血便停止。

3 小结HD术后EC患儿行结肠镜检查虽然存在肠穿孔、肠出血的风险,只要结肠镜检查前护士做好物品器械和肠道清洁的准备工作,检查中医护密切配合完成插镜、退镜和活检,检查后严密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可保证结肠镜检查顺利进行。

HD术后EC行结肠镜检查能明确诊断,为医生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通过结肠镜吸出肠腔内大量毒素、稀水便,缓解腹胀,减轻肠道炎症,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1] 王果,冯杰雄.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1-149.[2] Lawal TA,Chatoorgoon K,Collins MH,et al.Redo pull-through in Hirschprung’s disease for obstructive symptomsdue to residual aganglionosis and transition zone bowel[J].JPediatr Surg.2011,46(2):342-347.[3] Pini Prato A,Felici E,Gentilino V,et al.Uncommon causesof postoperative chronic diarrhoea mimicking enterocolitis inHirschsprung’s disease:is there a role for digestive endoscopy[J].Pediatr Surg Int.2008,24(4):503-507.[4] Elhalaby EA,Coran AG,Blane CE,et al.Enterocolitis associat-ed with Hirschsprung’s disease:A clinical rad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based on 168patients[J].J Pediatr Surg,1995,30(1):76-83.[5] Hirsch BZ,Angelides AG,Goode SP,et al.Rectal biopsiesObtained with Jumbo biopsy forceps in the evaluation of Hir-schsprung disease[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11,52(4):429-432.(收稿日期:2012-08-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