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1-3)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答案1-3

管理会计答案1-3

会计学第二学期《管理会计》会计本科:教材《管理会计》主编毛付根管理会计模拟卷 1一.单选题1.管理会计是(C )A.反映过去B。

反映现在C.历史称述C。

面向未来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C )A.随产量增加而减少B.随产量增加而增加C.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D.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3.当期末库存量不为零,而期初库存量为零时,全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A )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A.大于B。

小于C.等于D。

不可确定4.某公司本年销售总额为1200万元,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总额500万元,固定成本为250万元,非生产变动成本为100万元,则该公司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边际贡献为(D )A.450万元B。

550万元C.350万元D。

都不对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安全边际量与安全边际率都是正指标,其值越大,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

B.安全边际率是保本率的倒数C.安全边际率越小越好,保本率是越大越好D.安全边际与保本率都是越大越好6.某公司产品单价为1元,其变动成本为0.6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元,预计明年实现税前净利4000元,则预计目标销售量为(B )A.4000个B。

60000个C.40000个D。

6000个7.下列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中,哪种方法属于静态评价的方法(B)A.内涵报酬率法B。

平均投资报酬率法C.现值指数法D。

净现值法8.生产预算是以(A )为基础编制的。

A.销售预算B。

现金预算C.直接材料预算D。

产品成本预算9.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和(C )。

A.能量差异B。

闲置能量差异C.效率差异D。

工资率差异10.某公司本月份有关预算资料如下: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4000元预计应该完成的总工时2000小时预算执行结果为:实际工时1800小时标准工时1800小时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B )A.有利差异400元B。

不利差异400元C.零D。

以上都不对二.多选题1.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论述正确的有(A BC D E )A.各期营业净利润的多少只是与销量多少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B.产品成本不受产量影响C.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不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D.提供资料不适合长期决策的需要E.能够提供科学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的信息2.甲乙两个互斥方案的原始投资额相同,如果决策结论是甲方案优于乙方案,则必然是(A BD )A.甲方案的净现值大于乙方案B.甲方案的净现值率大于乙方案C.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大于乙方案D.甲方案的内部收益率大于乙方案E.甲方案内部收益率大于零3.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三种成本差异是指(A B D)A。

成本管理会计孟焰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孟焰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1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练习题答案【习题一】【习题二】固定成本生产监督人员的工资、办公大楼管理人员的工资、广告费变动成本自动化生产耗用的钢铁、自动化生产耗用的钢铁、制造家具所用的木材、制造家具所用的木材、制造家具所用的木材、运输所耗用的汽油、运输所耗用的汽油、运输所耗用的汽油、直接生产直接生产人员的计件工资混合成本机器润滑油、机器维修费用、支付给销售人员的工资【习题三】图一房屋折旧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运输车辆折旧费、天然气和电力费营销成本销售佣金、广告费、客户服务成本管理成本CEO 工资和红利、集团公司房产税、会计人员和用户信用评级人员工资、产品设计人员工资y 成本业务量y=a/xy=a图二图二 服务收费服务收费图三图三 版税版税15035050y=50+2x (x 150≤)业务量(件数) xy 成本y成本业务量(份数)x 500050000 0.1(50000)y x x =≤图四图四 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图五图五 设备折旧设备折旧督察工资管理者工资960 640 320 业务量(小时)x y 成本y=by=bxy成本业务量(小时)x图六图六 劳务收费劳务收费0.1100(50008000)y x x =−<≤400(05000)y x =<≤y 成本40011000 8000 5000 业务量(件数)x0.14420(800011000)y x x =−<≤图七图七 储存/运输成本运输成本y 成本业务量(吨数)x30011702070100 69 49 20 ②30300(2049)y x x =−<≤①15(020)y x x =<≤③451035(4969)y x x =−<≤④2070(69100)y x =<≤⑤452430(100)y x x =−>图八图八 外部加工费外部加工费【习题四】1.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根据题目图表绘制如下高低点摘要表根据题目图表绘制如下高低点摘要表摘要摘要 高点(7月)低点(4月)差额差额 产量(x ) 28件 16件 12件 混合成本(y ) 8200元 5200元 3000元所以300025012yb x Δ===Δ(元)(元) 将b 值带入高点混合成本公式,可求得固定成本值带入高点混合成本公式,可求得固定成本 8200250281200a y bx =−=−×=高高(元)(元) 混合成本公式为1200250y x =+2.布点图法布点图法260015004000 2000y 成本 业务量(件数)x①0.75(02000)y x x =<≤②0.55400(20004000)y x x =+<≤③0.351200(4000)y x x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如上坐标图。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一、填空题1、在分类法中,确定系数时,一般是在类内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

2、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3、在定额法下,原材料的领用应实行限额领料或定额领料的制度。

4、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异。

5、定额法是将产品成本的计划工作、核算工作、分析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融为一体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

6、在定额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与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两者金额,正负号。

7、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8、混合成本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4种是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伸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9、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着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

10、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成本是指受决策影响而在短期经营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c)。

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B.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D.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

2、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b)。

A.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B.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D.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

3、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

A.定额提高了;B.定额降低了;C.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利;D.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

4、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

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C.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参考答案(成本管理会计)习题一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千万元直接材料:年初直接材料存货 15加:本期直接材料采购 325减:年末直接材料存货 20本期耗用直接材料 320直接人工: 100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 80车间办公费用支出 35机器设备维修费 10动力费用 30车间管理人员薪金 60 215制造成本总额 635加:年初在产品存货 10减;年末在产品存货 5完工产品制造成本 640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本期发生制造成本+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本期发生直接材料+本期发生直接人工+本期发生制造费用)+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习题二⑴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元(元)⑵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64500+-58500=(元)⑶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40500+-33000=(元)⑷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元)⑸完工产品成本=(元)⑹主营业务成本=+-=(元)⑺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总额=58500+40500+=(元)习题三⑴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材料)=2000×5×4=400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人工)=2000×80%×2.5×3.2=12800(元) 在产品定额成本(制造费用)=2000×80%×2.5×1.1=4400(元) 在产品定额成本=40000+12800+4400=57200(元)完工产品成本=(28000+12000+4000)+(+60000+20000)-57200=-57200=(元)⑵定额比例法(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工时)或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8000×5+2000×5)=/50000=3.84(元/千克)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2000×80%×2.5)=72000/24000=3(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2000×80%×2.5) =24000/24000=1(元/小时)完工产品成本=8000(5×3.84+2.5×3+2.5×1)=(元)月末在产品成本=+72000+24000-=54400(元)习题四⑴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50%/(24+30+6)×100%=2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50%)/(24+30+6)×100%=65%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6×50%)/(24+30+6)×100%=95%⑵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加工费用)=200×20%+400×65%+120×95%=40+260+114=414(件)⑶直接材料分配率=(4500+37590)/(2086+200+400+120)=42090/2806=15(元/件)直接人工分配率=(2070+12930)/(2086+414)=15000/2500=6(元/件)制造费用分配率=(1242+8758)/(2086+414)=10000/2500=4(元/件)完工产品成本=2086×15+2086×6+2086×4=31290+12516+8344=52150(元)在产品成本=42090-31290+15000-12516+10000-8344=10800+2484+1656=14940(元)习题五⑴分工序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⑵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220+9780)/(3720+2280)=15000/6000=2.5(元/件)甲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3720×2.5=9300(元)甲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15000-9300=5700(元)习题六产品成本计算单(加权平均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210+80=29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产品成本计算单(先进先出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40(1-100%)+(250-80)+80=25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19.2×80=9536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26×80×50%=1040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6×80×50%=640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34800-9536=25264完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6500-1040=5460完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3920-640=3280案例题完工产品成本=(–)++ – = (元)单位产品成本=(/10000+3000)=147.50 (元)利润=[ - ( - )--] ×(1-30%)=(元)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约翰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是错误的。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专业术语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决策会计报账型会计二、思考题1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哪些?2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有哪些联系?3如何认识成本与管理会计的特征?4什么是成本管理会计?试述“管理”与“会计”的相互关系。

5成本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管理会计又称为()。

A对内报告会计B对外报告会计C微观管理会计D宏观管理会计2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是()。

A预算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责任会计D预算会计3下列不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是()。

A预测职能B决策职能C预算职能D评价职能4不属于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A预测会计B决策会计C会计核算D责任会计5下列反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的是()。

A两者目标B两者信息来源C两者主体D两者核算方法6下列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点的是()。

A两者目标B两者服务侧重点C两者受会计原则制约程度D两者核算方法7管理会计在编制责任报告时,时间上的要求是()。

A年度B季度C月D不固定8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A资产负债表B损益表C现金流量表D根据实际需要9管理会计职能的核心是()。

A预测职能B决策职能C控制职能D评价职能10管理会计的评价职能是通过()制度来实现的。

A核算B预算C成本会计D责任会计(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管理会计新体系的内容包括()。

A预算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成本会计D责任会计2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的特征。

A及时性B相关性C不定期性D连续性3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A预测决策会计B预算会计C责任会计D规划控制会计E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

A核算B预测C决策D评价5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地方有()。

A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影响B核算无固定程序C报表不定期D报表格式的非统一性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之处体现为()。

管理会计第1-3章练习题(题目)

管理会计第1-3章练习题(题目)

《管理会计》第1—3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泰罗制下,采用的管理企业的方法是()。

A经验管理B科学管理C现代管理D传统管理2、会计中涉及企业内部管理的部分被称之为()。

A财务会计B对外报告会计C管理会计D会计核算3、使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是()。

A银行B债权人C税收机关D企业内部管理当局4、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

A 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B 机会成本与假设成本C 产品成本和时期成本D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5、在相关范围内,当业务量增加时单位变动成本将()。

A 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B 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C 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D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6、成本性态分析中的高低点法,在选择高低点坐标时,应以()为标准。

A 业务量B 成本C 业务量和成本皆可D 不一定7、当期末存货量不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为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

A 小于B 不能确定C 等于D 大于8、贡献毛益又称为边际贡献或边际利润,其实质是()。

A 税前净利的多少B 为企业利润做出贡献的大小C 企业销售收入的大小D 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总额9、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本期销售量500件,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

A 30%B 70%C 50%D 55%10、可由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决定的固定成本是()。

A 约束性固定成本B 固定制造费用C固定销售费用D 酌量性固定成本11、以下()不属于混合成本。

A 设备维修费B 产品直接材料费C 产品检验费D 电话费12、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

A.不变B.上升C.下降D.不确定13、下列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利润=贡献毛益率X安全边际额B.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lC.安全边际率+保本点作业率=1D.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利润)/销售收入14、当单价为100元,贡献毛益率为40%,安全边际量为1000件时,企业可实现利润()元。

管理会计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1-3)

管理会计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1-3)

管理会计学习指导书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D 4.D 5.B 6.A 7.C 8.C 9.D 10.A 11.C 12.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 4.ABC 5.ABCD 6.CD三、判断题1.√2.×3. ×4. √5.√6.√7. ×8.×9. √10. ×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C 4.A 5.D 6.C 7.D 8.A 9.D 10.B 11.D 12.C 13.B 14.B二、多项选择题1.AD 2.ABCD 3.ABCD 4.BD 5.AB 6.BCD 7.ACD 8.BC三、判断题1. ×2.×3. ×4. ×5. ×6.√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四)计算分析题1.(1)a=9.1875 b=0.6875 y=9.1875+0.6875x(2) y =8.6289+0.6538x(3) 高低点法下维修成本为18.81元,回归直线法下维修成本为17.78元。

2.(1)小吴的意见正确,因为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9966,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高度相关,而小刘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表明不相关。

(2)y=103.33+4.375x(3) 7月份总成本为212.705万元。

3.(1)y=60000+2x(2)180000元4.(1)b=(6 ×6920-48×830)/(6×448-48×48)= 4.375a= (830 -4.375×48)/6= 103.33 y=103.33+4.375 x(2)y=103.33+4.375×18=182.085.(1)根据2月份制造费用总额组成情况可确定各月固定成本为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元/件,从而可确定1至6月份混合成本分别为32500元、35000元、40000元、41250元、40000元、35000元。

《成本管理会计》(1-3)练习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1-3)练习答案

《成本会计》第1~3章练习一、填空题1、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在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在成本会计的各项内容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

3、企业根据需要可将“生产成本”账户分设_基本生产成本_和_辅助生产成本_两个明细账户。

4、“制造费用”账户是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不能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5、各种要素费用发生后,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单独记入生产成本总账账户。

6、直接生产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和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按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记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7、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应记入_销售费用(营业费用)_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

8、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9、废品按能否修复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10、如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则应全部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1、按计划分配率方法,“制造费用”账户期末有余额,就是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一般应在年末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是(C)A、广告费B、租入办公设备的租赁费C、生产工人工资D、利息支出2、制造业产品成本是指(B)A、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B、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C、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D、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3、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A、职工教育经费B、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修理费C、技术服务部门设备的修理费D、仓库设备的修理费4、成本理论构成的内容是(B)A、C+V+MB、C+VC、V+MD、C+M5、按照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实际工作中应计入(C)A、应付福利费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辅助生产成本6、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C)账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第1~3章练习一、填空题1、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在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在成本会计的各项内容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

3、企业根据需要可将“生产成本”账户分设_基本生产成本_和_辅助生产成本_两个明细账户。

4、“制造费用”账户是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不能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5、各种要素费用发生后,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单独记入生产成本总账账户。

6、直接生产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和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按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应记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7、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应记入_销售费用(营业费用)_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

8、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9、废品按能否修复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

10、如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则应全部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1、按计划分配率方法,“制造费用”账户期末有余额,就是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一般应在年末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是(C)A、广告费B、租入办公设备的租赁费C、生产工人工资D、利息支出2、制造业产品成本是指(B)A、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B、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C、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D、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3、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A、职工教育经费B、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修理费C、技术服务部门设备的修理费D、仓库设备的修理费4、成本理论构成的内容是(B)A、C+V+MB、C+VC、V+MD、C+M5、按照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实际工作中应计入(C)A、应付福利费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辅助生产成本6、基本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C)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待摊费用”7、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时应在(B)之间进行分配。

A、各受益单位B、相互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C、辅助生产以外受益单位D、各受益的基本生产车间8、基本生产车间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记入(B)账户的借方。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应付工资”D、“管理费用”9、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中,以(D)的结果最精确。

A、直接分配法B、计划成本分配法C、交互分配法D、代数分配法10、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D)。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B、修复废品领用材料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D、实行“三包”损失11、废品净损失,分配转出时,应借记(C)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基本生产成本”D、“营业外支出”12、支付企业职工浴室、幼儿园等部门职工工资时,应借记(A)账户。

A、“应付福利费”B、“应付工资”C、“管理费用”D、“其他业务支出”1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适用于(C)。

A、季节性生产的车间B、制造费用较多的车间C、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D、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各种产品14、“制造费用”科目应按(A)设置明细账。

A、车间、部门B、费用项目C、产品品种D、车间负责人15、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分配转由(B)负担。

A、本月的制造费用负担B、本月的同种产品成朠负担C、本月的同种产品与下月的同种产品共同负担D、下月的同种产品负担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的主要作用体现为(ABD)A、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B、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C、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内容D、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2、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CD)。

A、燃料和动力B、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C、厂部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D、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E、车间、分厂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3、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核算时,应设置的账户有(ABD)。

A、“原材料”B、“材料成本差异”C、“银行存款”D、“材料采购”E、“应付账款”F、“应付票据”4、制造费用的分配不应该(ABD)。

A、在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B、平均分配C、按车间、分产品进行分配D、在所有车间范围统一分配5、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BCD)。

A、产品入库后发现的在生产中发生的废品损失B、降价出售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C、产品入库后因管理不善而损坏变质的损失D、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包修、包退发生的损失6、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可以按(AB)计算。

A、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B、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C、废品售价计算D、废品残值计算7、“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

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修复用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修复用的动力费用8、下列项目中,属于工资总额组成内容的有(ABC)。

A、产假工资B、节约奖C、技术性津贴D、市内交通补贴三、判断题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应为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应直接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3、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由于材料缺陷产品的废品,不付计件工资。

(×)4、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实际上是进行了两次费用分配。

(√)5、采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不必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

(×)6、实践中,废品损失仅指因生产原因产生的废品所造成的损失。

(√)7、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8、产品包修、包换、包退所发生的费用,应列支于管理费用。

(√)9、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行政管理部门的费用,应于期末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其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10、制造费用所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制造费用”科目期末都没有余额。

(×)1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时,应将废品报废以前与合格品计算在一起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进行分配。

(√)12、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实际发生的费用总和,不一定等于该会计期间产品成本的总和。

(√)13、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都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14、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15、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16、分配工资费用时,医务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记入“应付福利费”项目。

(√)17、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18、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19、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应将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汇总起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

(×)五、实务题(一)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4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

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解: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220×120=26400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256×100=25600原材料费用分配率=62400/(26400+25600)=1.2甲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26400×1.2=31680元乙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25600×1.2=3072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1680----乙产品30720贷:原材料62400(二)某企业本月份应付工资总额为115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为8400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45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人员工资6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2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5000元。

要求:分配本月的工资,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解: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分配率=84000/(4500+3000)=11.2甲产品应分配生产工人工资=4500×11.2=50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生产工人工资=3000×11.2=336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0400——乙产品336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000制造费用8000管理费用12000营业费用5000贷:应付工资115000(三)某重型机械厂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分配费用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58240元,机修车间为53760元。

本月供电车间供电44000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4000度,产品生产耗用300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30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用7000度。

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424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24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3000小时,行政管理部门1000小时。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解: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单位:元(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3680制造费用4368管理费用1019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58240借:制造费用40320管理费用1344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53760(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3680制造费用44688管理费用2363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58240----机修车间5376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3043.2——机修529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3043.2——供电5296对外分配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2000制造费用46200管理费用238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55987.2——机修56012.8(四)、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2000小时,其中,甲产品7500小时,乙产品8500小时,丙产品6000小时。

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13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