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验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加减法的验算2

加减法的验算2
建议Leabharlann 教学过程一、填表格。
加数
486
359
加数
659
348
509

986
857
749
被减数
983
926
654
减数
495
387

436
983
589
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重点要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二、完成课本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4题
1、学生尝试完成。
2、讲评时,要学生说出每一题的思考方法和突破口。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
课题
3、加减法的验算
第二课时
设计人:郭文晓
执教人: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
3、懂得加、减法是互逆关系。
教学创新
教学重
难点
1、加减法的验算。
2、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表格题)
教法设计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3、加减法的验算
总数量=卖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卖出的数量=总数量—还剩的数量
还剩的数量=总数量—卖出的数量
教学反思
教师:这四道小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三种量:总数量、卖出的数量和还剩的数量)
总数量=卖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卖出的数量=总数量—还剩的数量
还剩的数量=总数量—卖出的数量
四、完成课本第30页的练习六的第6题
看图,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
五、完成课本第30页的练习六的第7、8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教学设计

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分钟)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说想法。

2.学生掌握的真好,今天这节课学习被减数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

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3。

2.读题分析题意并列式。

3.引导学生计算403-158=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4.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扩展延伸: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讨论:500-157=老师板书:2.讨论: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减法的验算。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对算式403-158=245 进行验算。

老师板书:个十,2.填空。

(1)被减数=()+()。

(2)比189多28的数是()。

(3)381比()多29。

(4)比459多95的数是()。

答案:差减数217 3525543.列竖式计算。

305-138=803-95=答案:1677082.组织学生说一说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师小结。

4.小军、小兰和小宁星期天帮王大爷拾鸭蛋。

小军拾了220个,小兰比小军多拾了18个,小宁比小军少拾了个19个。

(1)小兰拾了多少个?(2)小宁拾了多少个?答案:(1)220+18=238(个)(2)220-19=201(个)5.计算并验算。

900-548=1000-832=答案:352 168。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案)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技巧2.了解验算的概念及方法,能准确自己的计算结果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准确性和管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及技巧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3、验算的概念及方法三、教学重点1.掌握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运算规则2.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技巧3.能够灵活运用验算方法,排除计算错误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锻炼分析、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3.养成学生仔细核对答案的好习惯五、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2、讲解法3、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一、热身1.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通过让学生发言并话题转化,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二、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很认真地做了数学题,可最后验算时却发现答案错了呢?学生:有,老师!教师: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及时发现计算中所犯的错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方法来排除计算中所犯的错误,那就是验算。

三、操作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道例题:200+395=?首先,看两个数的个位数有没有进位,即2+5=7,这时,我们要在200和395上面进行加号,将7写在个位数上。

接着,十位数上的运算,即0+9+1=10,那么我们要在十位数的地方写一个0,将十位上的1留到百位上。

最后,在百位数上做运算,即2+3+1=6,那么我们在最高位上写上6。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这个加法的运算。

那么不妨让我们再来试一道例题:214+397=?教师和学生齐声:“个位数:4+7=11,在个位上写上1,写下0十位数:1+9+1=11,在十位上写上1,写下0百位数:2+3+1=6,在百位数上写上6,得到答案611。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的技巧。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一、引言验算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巩固他们所学的加减法知识。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教授和训练学生加减法验算技巧的教学方案。

二、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了解加法和减法验算的重要性。

3. 学会使用不同的验算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 提高学生在加减法计算中的思维逻辑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活动1. 入门活动:引入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开始教授加减法的验算之前,首先通过示范或讲解,复习和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符号以及计算方法。

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或数字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 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来解决。

例如:“小明一共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加深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理解验算的概念:解释验算的重要性和目的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实例,向学生解释验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强调验算在数学计算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 验算方法讲解:介绍不同的验算方法分别介绍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并带领学生逐步操作和实践。

例如,对于加法,可以通过补数法、逆运算法等方式进行验证;对于减法,可以通过加法逆运算法、差的交换法等方式进行验证。

5. 练习与巩固:设计适当的练习题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掌握程度,设计一系列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算加减法的计算结果。

可以结合课堂互动,让学生互相验证答案,共同探讨解题思路。

6. 拓展延伸:提供挑战性问题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从多个层面去验算计算结果,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总结通过本文设计的加减法验算教学方案,学生在掌握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应用不同的验算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邢美锋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邢美锋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尝试计算并验算573+318。
573+318=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验算:小源自习:460+300=
任务二:尝试计算并验算891-264.
891-264=
方法一:方法二:

算:
小练习:
980-650=
三.困惑与建议
关于的验算我的困惑有:
1.
2.
关于的验算我的困惑有:
1.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3)教师评价。
作为老师的我,禁不住为你们鼓掌。在这次的交流汇报、质疑答疑中,我感受到你们是一群善于学习的孩子,能够通过老师的举例,大胆的尝试验算方法。我还发现你们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在微视频中有所思,在倾听中有所思。你们太棒了。
(4)方法总结提升。
你能用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再来总结一下我们用到的验算方法吗?谁能来总结?
在生生之间的质疑答疑中内化知识。

大胆放手,独立尝试。
留给孩子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盘点收获,随堂检测。
对学生的当堂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知识的补救与提升。


作业设计
必做:说一说今天我们学到了哪几种验算方法。
选做:你还能把小蜜蜂检查的故事继续往下讲吗?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
(5)巩固加法的验算。
1.小练习: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60+300=
反馈:交流如何验算的。
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了加法的验算,解决了检查生产记录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读懂表格,然后列出算式,最后研究验算方法。我们还有使用记录没有检查呢?你们能不能利用刚刚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来研究解决使用记录呢?敢不敢尝试一下。

减法验算教学设计

减法验算教学设计

减法验算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ubtraction checking calcu lation减法验算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明白可以用多种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三、分层目标:上限:能清楚地说出各种加法和减法的数量关系式,如:差+减数=被减数等,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知道加减互逆下限:能用一种方法进行检验四、教学过程:1、复习铺垫师:昨天我们已经整理了加减法的关系。

板书: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师:昨天我们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或者用减法来验算加法算式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减法算式该怎样验算?板书课题:减法验算2、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板书:200-183=17(元)2 0 0- 1 8 31 7师:小明说什么?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师: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在加法验算的学习后,减法验算就显得轻松多了,书写格式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生1: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上堡子小学王宏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加减法的验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加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验算教学难点:加减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2、出示课件,观察图1: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3、生汇报交流:生1:从图1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

生2:从图1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4、指名板演,余生齐练。

板书:135+48=183(元)1 3 5+ 4 8———————1 8 35、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6、导入板书课题:加法的验算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2、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1)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

(3)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3、小结: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4、及时练习(相信自己能行)1、课间展示教科书第27页做一做和练习七第1题部分小题。

三、深入探究1、出示题目: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应怎样计算呢?)指名板演,余生齐练。

板书:200-183=17(元)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七3-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三们数的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基本训练
1、练习七第3题
(1)进行估算
引导学生说出估算的结果。

(2)用竖式计算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讲一讲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练习第5题
独立完成,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3、练习第5题
(1)两人小级合作,一人计算,一人验算。

(2)集体交流
三、技能训练
1、练习七第4题
(1)独立思考。

(2)在小组内说一说。

(3)集体交流。

2、练习七第6题
(1)说图意,提问题
(2)分析问题
(3)组织学生汇报。

3、练习七第8题
(1)组内互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2)上组汇报
四、拓展性训练:完成练习七第9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课堂“四课型”之新授课:
《减法的验算》新授课
执教者:黄小娟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理解验算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自觉检查、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减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师:(出示课本主题图)上节课我们一起帮小明的妈妈计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并用多种方法验算了加法的计算结果。

如果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找回了17元,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呢?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要知道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妈妈多少钱?该怎么列式?
板书:200-183=17(元)
师:营业员阿姨应找回17元。

那么要知道找回17元究竟对不对,你认为可以怎样检验?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2.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

3.小结验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说说减法的验算和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1)用200—17,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7+183,看得数是不是200。

学情预设:学生不可能很完整地表达,只要学生能说清道理即可,教师应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算。

359-136=408-57=410-207=900-62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讲评,注意强调书写格式。

2.啄木鸟捉害虫。

1 4 7 7 8 0
2 2 3
- 2 8 - 5 1 - 4 6
1 2 9 7 3 9 1 8 7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再改正。

既巩固了验算方法,又提高了计算技能。

3.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算式,并且验算。

四、课时作业
课后练习做一做,练习七第3题,4题。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板书设计
减法的验算
200—183=17
(1)用200—17,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7+183,看得数是不是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