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电路原理A

合集下载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南京工程学院)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南京工程学院)

附录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有关资料(110/10kV)变电所编号最大负荷(MW)功率因数(COSφ)负荷曲线重要负荷(%)A P1 0.9 A orB 65B P2 0.9 A or B 70C P3 0.9 A or B 55L1 26 km,L2 15 km,L3 20 km,L4 24 km。

注:A、B、C变电所分别由1/3的学生设计;P1~P3,L1~L4,每位学生一3组数据,互不相同。

2.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0℃,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32℃3.变电所10kV侧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秒4.110kV输电线路电抗按0.4Ω/km计5.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附图一)6.典型日负荷曲线(附图二)附图一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G:汽轮机 QFQ-50-2,50MW COSφ=0.8,X〃d=0.124 T:变压器 SF7-40000/121±2×2.5%P o = 46kW PK= 174kW Io% = 0.8 UK% = 10.5附图二典型日负荷曲线5设计说明书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

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

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

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12-13-1电路A卷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12-13-1电路A卷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卷)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电力工程学院课程名称:电路Ⅰ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班级:电力学院11级各专业本科生
命题人:章心因教研室主任审核:主管领导批准:
一、是非题(对划“√”,错划“×”,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含两个独立源的线性电路中,每条支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分别等于每个
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代数和。

答:()
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方向不同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答:()
3.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和。

答:()
4.RLC串联电路的工作角频率为1/LC时,电路的无功功率为零。

答:()
5. 把100Ω电阻接在220V直流电路中,或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路中其发热效应是
相同的。

答:()二、选择题(本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图示电路中,U S,I 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答:()(A)电压源发出功率(B)电流源发出功率(C)都不发出功率(D)不能确定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2.图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为答()
本题
得分
本题
得分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共 5 页第 5 页。

南京工程学院数电考试题

南京工程学院数电考试题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一、填空题(本题10空 ,每空2分,共20分)1、将8421BCD码数(0011 0011)化成十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2、常用的MSI组合逻辑模块有、、及、和等3、某RAM芯片有个10个地址端和4个数据端的,其存储容量为。

4、PROM芯片出厂时,存储单元全存1(或0),使用时,允许用户根据需要把某些单元改写为0(或1),允许改写的次数为次二、化简题(每题3分,共9分)1、用公式法将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2、用图形法将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3、用图形法将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电路是否正确(输出波形,输出逻辑关系,参数选择及电路接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图中门电路为TTL型)( a ) ( b ) ( c )( d ) ( e )四、试写出下列逻辑电路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6分)五、某楼梯上、下各有一个开关A、B,用来控制楼道灯Z,要求上楼时,可在楼下开灯,上楼后可在楼上顺手关灯。

下楼时,可在楼上开灯,下楼后可在楼下顺手关灯。

设AB初始状态00时,灯不亮,Z=0。

试跟据A、B和Z的逻辑关系列真值表。

(4分)六、分别画出用下列方法实现逻辑函数的逻辑图(输入信号可为原变量或反变量)。

(8分)(1)用最少的与非门实现;(2)用3线—8线译码器(逻辑符号如图所示)加适当门电路实现。

七、试列出图(a)、图(b)所示电路的Q n+1的表达式,并对应下面所示的输入信号波形和时钟波形,画出Q1、Q2端的波形,设Q1、Q2的初始状态为0。

(8分)八、分析下图所示电路:(1)列出该电路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2)列出电路的状态转换表;(3)画出电路的状态图和时序图;(4)并回答:该电路是同步还是异步时序电路?(16分)九、某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的功能表及逻辑符号如下,试画出用复位法将其构成31进制计数器的电路图。

(5分)十、用PLA实现下列逻辑函数(共8分)(1)(4分)(2)(4分)十一、集成555定时器的功能表及其所构成的电路如下,试分析其构成何种应用电路,并画出u c、u o的波形。

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8 级人才培养方案(输配电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输配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安 装调试、运行维护与管理,特别是输电线路设计和施工等领域的工作。
二、业务要求
(一)总体表述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实事求是、独立 思考、追求知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德;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工程、计算机技术、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 术基础,特别是输配电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为电力行业与地方经济服务。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一定管理科学基础 知识,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工程力 学、结构力学、理论力学等。 3.掌握本专业领域输配电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输电线 路设计、输配电工程施工、电力电缆、线路测量、线路 CAD 技术、远距离输电技术等。 4.获得基本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培养特色 本专业注重自然科学基础及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宽厚坚实,除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英语、人文 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外,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学生还学习电学、力学、机械等方面的与输配电工程相 关知识。另外,在课程体系中还包含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前沿知识和新技术,如开设《GIS 在电力系统中 的应用》课程等。 为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环节,增加与工程实践直接相关的课程,注重课程的 实用性,如《架空线路运行与管理》、《线路 CAD 技术》、《送电线路概预算》等。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安排 基本的工程实践训练外,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开设《外线实习》、《测量实习》、《线路设计课程设计》、《杆 塔结构课程设计》等。

电力电子复习提纲--南京工程学院

电力电子复习提纲--南京工程学院
③◆安全工作区: A、正偏安全工作区(FBSOA)——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射极间电压 和最大集电极功耗确定。 B、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RBSOA)——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射极间 电压和最大允许电压上升率 duCE/dt 确定。 ④在 1/2 或 1/3 额定电流以下的区段,通态压降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在以上 的区段则具有正温度系数,并联使用时也具有电流的自动均衡能力,易于并联。 (9)电力电子器件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①Thysistor:幅值、宽度、门极安全触发区域、可靠性 ②GTO:幅值和陡度要求更高,关断加 5V 负偏压 ③GTR:开通处于准饱和,关断加 6V 负偏压 ④Power MOSFET:开通的驱动电压一般 10—15V,关断时施加-5—-15V
2
区的少子空穴浓度将很大,为了维持半导体的电中性条件,其多子浓度也相应 大幅度增加,使得其电阻率明显下降,也就是电导率大大增加,这就是电导调 制效应。 (4)根据反向恢复时间 trr 二极管分为:普通二极管(General Purpose Diode)、 快恢复二极管(Fast Recovery Diode—— FRD)、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SBD) (5)晶闸管
1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
1、复习方法 (1)器件电气符号 (2)工作原理 (3)基本特性:静态+动态 (4)主要参数 (5)主要特点 2、基本知识点 (1)主要电力电子器件的电气符号,按照三种分类方法各属于哪一种:
①Power Diode ②Thyristor(SCR) ③GTO ④GTR ⑤Power MOSFET ⑥IGBT (2)各器件的主要特点: ①Power Diode:单向导电性 ②Thyristor(SCR):半控型,目前主要的电力电子器件中容量最大的 ③GTO:晶闸管的派生器件,全控,关断时需要从门极抽取很大的电流才 能使之关断,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中容量最大 ④GTR: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 ⑤Power MOSFET:主要电力电子器件中开关速度最快的, U GS ≤ 20V ⑥IGBT:结合 GTR 和 Power MOSFET 的优点,但开关速度比 Power MOSFET 低,容量比 GTR 小,擎住效应(自锁效应),MOSFET 作为输入级 UGE ≤ 20V (3)◆电导调制效应:当 PN 结上流过的正向电流较小时,二极管的电阻主要 是作为基片的低掺杂 N 区的欧姆电阻,其阻值较高且为常量,因而管压降随正 向电流的上升而增加;当 PN 结流过的正向电流较大时,注入并积累在低掺杂 N

电路原理A实验指导书

电路原理A实验指导书

《电路原理A》实验指导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目录前言 (2)一、叠加原理的验证 (3)二、戴维南定理 (6)三、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0)四、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3)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16)六、二端口网络测试 (19)前言电路原理实验面向电类专业,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电学知识,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技能。

设置的实验项目中,有一定数量的设计性实验。

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在正文中有明确要求。

各专业具体选作的实验项目根据课程实验大纲选定。

电气自动化实验中心实验一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用DG05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图1-1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1-1。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1。

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1-1。

6.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1-2。

南京工程学院 电路-EDA课程设计

南京工程学院 电路-EDA课程设计
(二)原理简述
1.电阻元件伏安特性
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是指该元件两端电压与两端电流之间的关系特性,这种关系既可以用它的I~U特性曲线表示,也可以用该元件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的电阻来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在待测电阻Rx两端加上直流电压,即会有直流电流通过。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电压U和电流I的数值则可由欧姆定律计算出其电阻值R=U/I。
实验一、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仿真分析
1、电压表内接法
电压表内接法测量R1=2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
U(V)
0.167
0.232
0.288
0.328
0.725
1.041
I(A)
0.084
0.116
0.144
0.164
0.363
0.520
R1(欧)
1.99
2
2
2
2
2
电压表内接法测量R1=2k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
0.584
0.860
1.241
2.600
I(A)
0.106
0.152
0.194
0.287
0.414
0.867
R1(欧)
3
3
3
3
3
3
电压表外接法测量R1=2k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
U(V)
1.194
3.555
5.321
7.098
8.900
10.
2.659
3.547
4.448
U(V)
1.196
3.546
5.000
6.094
8.435
9.736
I(mA)
0.714
2.144
3.020
3.658

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电气工程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电气工程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南京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电气工程基础》科目考试大纲适用类别:085800能源动力一、考试范围包括《电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两门课程知识。

其中电路部分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和一般分析方法、电路定理、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耦合电感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等内容。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部分包括:电力系统基本概念、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二、考试形式与考试题型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值:150分;电路部分100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部分50分。

3、试卷题型:计算题/问答题/综合分析题,11-12题。

三、考试内容要点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掌握电阻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特性;掌握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熟练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方法;掌握输入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了解电路图论的初步概念;理解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并能灵活应用上述方法进行电路计算。

4.电路定理掌握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并能灵活运用于电路简化和计算。

5.动态一阶电路时域分析熟悉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电路,掌握求解常微分方程的经典法及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方法;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掌握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的求法。

6.动态二阶电路时域分析掌握用经典法分析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程学院试卷(A卷)
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所属部门: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课程名称:电路原理A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班级:自动化091、092、093、094数控091、092、093、094
测控091热自
081
一、填空题(本题5个空 ,每空2分,共10分)
1、若RC串联电路对二次谐波的阻抗为,则对基波的阻抗为。

2、电路如图1所示,各点的电位在图上已标出,则电压。

图1 图2
3、如图2所示的电路,受控电压源发出的功率是。

4、电容元件当参考方向时(填关联或非关联),公式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正弦量分别为,,则和
的相位差为。

A.超前
B. 滞后
C. 超前
D. 滞后
2、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已知,,,可以求得电流I= 。

A. 0.5A
B. -0.5A
C. 1.5A
D. -1.5A
图3 图4
3、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有效值U,电流有效值I,阻抗Z,则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A. B. C. D.
4、如图4所示的RL电路中,并联上电容C后,电流表A的读数将会。

A.变大
B.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对称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计算公式为。

A. B. C. D.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图5所示的串联电路原已稳定,电容初始电压为。


时将开关S闭合,画出时的运算电路图。

图5
2、将图6所示的电路化简为最简的电压源形式。

(要有适当的化简过程)
图6
四、简单计算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图7所示的互感电路,已知,,求互感系数M。

图7
2、如图8所示电路,用节点电压法列出节点1和2的方程。

(只列方程,不求解)
图8
3、某二端网络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分别为

,则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电路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4、已知某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矩阵为,求该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并回答该网络是否有受控源。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50分)
1、如图9所示电路,用戴维南定理求出获得最大的功率时的值和该最大
功率。

(本题15分)
图9
2、三相负载的平均功率为2.4 kW、功率因数为0.6的对称三相电感性负载与线电压为380 V的供电系统相联,如图10所示。

如果负载为星形联接,求每相阻抗Z Y和各相电压的有效值。

(本题10分)
图10
3、如图11所示电路,开关K原来处于闭合状态时间已久,在t=0时将开关断开,
求断开开关后的i
L (t)、u
L
(t)。

(本题10分)
图11
4、如图12所示的RL串联电路。

已知:, , ,
图12
功率因数,要使功率因数提高到(仍为感性), 则需并联多大的电容C,并联前后电路的总电流的有效值各为多大?(本题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