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合集下载

语言学名著导读课件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语言学名著导读课件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基础部分 语类 词库
D- ove a
LF 逻辑表达式
PF 语音形式表达式
6. 第六阶段1993:最简方案 (Minimalist Program:MP)
三个充分
1. 观察充分性 :最低标准。 2. 描写充分性 :较高的标准 3. 解释充分性 :最高标准
乔姆斯基的影响
小结
“不论功与过,对与错,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 无疑是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任何一个语 言学家,只要他不愿在自己的学科中落伍, 都不敢漠视乔姆斯基的理论。现今每一个其 他“流派”的语言学都要以乔姆斯基在某些 问题上的观点为参照来界定自己的地位。”
----------Lyons
一、心理学
他的普遍语法理论被很多人认为是对既 定的行为主义理论的直接挑战。这一理 论对于理解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以及什么 是真正理解语言的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如: 1959年乔姆斯基出版了对斯金纳 的《口头行为》一书的长篇评论。开 创了美国心理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到七十年代的「认知革命」,也就是 从以行为研究为主转变为认知研究为 主。
N
The boy hit the ball
缺点:生成语法合格但语义不对的句子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无色的绿色的思想疯狂地睡觉)
*足球踢男孩。 *吃三角形。
*不想当裁缝的厨子不是好司机 。
2. 第二阶段1965:标准理论(Standard Theory,简称:ST)
每个词的特征在词库中做了详细说明。一个词 只有满足了短语结构规则中对特征的说明时, 才有被插入的可能,以保证能生成正确的、可 接受的句子,而不会生成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 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

乔姆斯基语言观与中国语言的关系

乔姆斯基语言观与中国语言的关系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是20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思想家,他对语言、思维和文化等领域的深刻思考和理论贡献被广泛认可。

在他的语言观中,他提出了许多概念和理论,对语言的本质、结构和演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与我国语言的关系,通过对他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他的观点对于理解和研究我国语言的启示。

一、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概述乔姆斯基是现代语言学的先驱之一,他的语言观在20世纪对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语言观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理论,即生成文法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

生成文法理论是乔姆斯基在20世纪初提出的,它是一种语言结构的形式化描述,旨在揭示语言的句子是如何从语法上生成的。

普遍语法理论则是乔姆斯基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它是关于人类语言天赋能力的理论,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诞辰时就天生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在全人类中普遍存在。

二、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对我国语言的启示1.语言天赋能力的普遍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人类天生具备语言的生成能力,而这种能力是独立于具体语言的,即不同的语言都表现出某种普遍性的结构和规律。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和研究我国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语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其语法结构和语音规律都展现出了和其他语言不同的特点。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在研究我国语言时,我们应该看到其独特之处,但同时也注意到其中蕴含的普适性规律。

2.语言的生成过程生成文法理论主张,语言的结构可以通过一种生成的过程来解释和描述。

这种生成的过程不仅可以适用于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且也可以适用于跨语言的层面。

对于我国语言来说,尤其是汉语这种象形文字的语言,其生成的过程更加复杂,但同样也可以被生成文法原理所解释和描述。

通过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研究我国语言的结构和生成过程。

3.语言的演变和语言变体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还为我们理解和研究我国语言的演变和变体提供了一些建议。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综述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综述

 文化长廊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7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综述文/吴娟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乔姆斯基语言观一直是世界上影响最大、语言学界及各相关科学领域关注度最高、最具有科学生命力的语法理论。

本文就乔姆斯基的三大基本语言观进行了综述,肯定了乔姆斯基对语言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指出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乔姆斯基语言观;天赋语言观;普遍语法;生成转换法在语言学得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多种研究学说及流派,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占据了整个语言学领域的特殊地位。

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是在经验基础之上分析人的先天能力。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最大的特点是跨民族性,虽然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各具特色,但乔姆斯基讨论的是一种普遍语法,是语法中的共性,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语言现象或者针对某一具体的语法规则。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在当下仍发挥着重大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有效的语言识别和构造系统。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搭建更好的沟通平台。

1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1.1 天赋语言观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观,是立足于经验的基础上来分析人的先天能力。

在他看来,人首先具备了天赋语言能力,然后通过外界影响,进一步验证人类具有的这一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孩子天生就具有语言习得机制(LAD)。

这种语言观与脱离实际的猜测不同,它是在经验基础之上分析人的先天能力。

乔姆斯基认为我们话语中谈论的对象具有可辨别性。

当我们讨论“明天是晴天”时,尽管天气预报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但只有到了明天并且我们确实见证到是晴天时,这句话才能达到最大的可信度。

先天能力是在实践得到验证的,如某人对外语从陌生到熟练的变化过程。

如果智力、兴趣、环境等条件具备,语言的种类并不影响我们学习语言的能力。

区别于生物学中的天赋观念,人的语言能力类似看图、识字能力,不是仅停留在原始状态,相反,语言能力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语言学家之一,同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语言观影响了整个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对人类语言能力的理解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基于他对人类语言能力的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普遍语法”理论。

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人类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大脑中固有的能力。

这种固有的语言能力使得人类能够在自然语言中产生无限多的句子,并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结构,即便是从未听说过的语言。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并非一种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过程,而是一种天赋的、主动的能力。

他强调了语言中的创造性和规则性,认为人类能够创造出无数种句子,并且遵循着一定的语法规则。

这种语法规则是普遍存在的,不受具体语言的影响,是人类语言能力的内在特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还深刻影响了对语言习得的理解。

他认为,人类的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过程,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自动地学习语言。

这种语言习得不需要外部的教导和指导,而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自我探索来实现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们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掌握并运用复杂的语言结构。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还对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目标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主张通过对语言结构和规则的研究来揭示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关注语言的表面现象。

他认为,语言学家应该致力于揭示普遍的语法规则,而不是仅仅收集各种语言的语料。

这种研究方法使得语言学成为了一门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科。

第二篇示例:世界语言学史上,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一直被誉为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

他在20世纪中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语言理论和观点,对当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不仅涉及语言的结构和意义,还涉及到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观点:语言能力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对这种语言的内在认识,而语言运用则是它具体使用语言的行动;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并不是符合的,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直接反映。

一、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观念乔姆斯基在研究语言中发现,有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解释不了的。

例如,一个儿童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可以掌握母语;这个年龄的儿童的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其他知识(如数学、物理)还相当困难,而学习语言却这样容易。

这种现象,用“白板说”或“刺激—反应”论都解释不通。

在这一点上,“刺激—反应”或“模仿—记忆”等观点也不能自圆其说。

不仅如此,儿童所知的有些东西,似乎不可能是教会的。

比如在He lost his pen和He lost his way中的his的区别,在He told her to leave the party和He promised her to leave the party中,由于两个谓语动词的不同,使to leave的施动者也改变了。

况且,儿童听到的话语并不都是标准的,相当一部分是不标准、不合乎语法的、被简化了的话语(如中国妈妈们说的“吃甜甜”“吃果果”)。

但儿童最后学到的是标准的语言。

这显然不是靠简单模仿得来的。

儿童在五六年之内所接触的话语毕竟是有限的,然而,儿童能说出的句子却是无限的。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亦称“转换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

是指一种新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20世纪50-60年代创立。

用符号化和演绎方法描写自然语言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有:语言基本上不是习得的,而是天赋的。

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随着儿童的发展,这种内在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发,儿童即能自然获得语言。

语言是一种结构,设想人有一种天生的“语言获得装置”,称LAD。

深层结构,指短语或句中的基本语法关系和语义,决定句子的内涵与意义,属语法的基础部分和语言能力。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天生具有的内在属性,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

2.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形式系统,具有生成性。

语言使用者可以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这些句子符合语法规则。

语言使用者的语法知识是内化的,与具体的语境无关。

3.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只是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不能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4.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其句法结构。

语言的语法可以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部分。

其中,句法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语义和语用信息都是由句法结构决定的。

5.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习得和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不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学习就能完成。

儿童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能掌握一门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他们天生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

总的来说,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强调了语言的内在属性、生成性和语法普遍性,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而语言学的任务是揭示这种内在的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主要语言学观点

乔姆斯基主要语言学观点

乔姆斯基主要语言学观点一、语言本质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本质上的人类能力,是自然选择机制的结果,用于解决交际中的问题。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他反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行为不能通过刺激-反应的模仿学习来解释,因为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需要复杂的认知和推理机制。

二、语言结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结构是由语法规则和词汇组成的。

语法规则包括词法、句法和语义三个部分,用于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

他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知识本质上是一种规则系统,这些规则可以生成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

词汇是语法规则操作的对象,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三、语言生成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生成过程是由语法规则和词汇的组合来实现的。

语法规则可以生成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而词汇的加入则使这些句子具有实际意义。

他提出了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认为这些规则可以生成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

他还提出了语言的递归性质,认为通过有限数量的规则可以在无限的语境中构建句子。

四、语言习得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不需要通过模仿和强化来学习。

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语言的初始状态,称为“普遍语法”。

在语言环境中接触到语言材料后,普遍语法与具体语言的语法相互作用,逐渐调整和修改普遍语法,最终形成特定语言的语法知识。

他还认为,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犯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够改正错误并最终习得正确的语法。

五、语言与思维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帮助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另一方面,语言也塑造了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认知和推理方式产生影响。

他强调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关系在人类思维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语言具有概念化、推理化和论证化的特性,对人类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他还强调了语言的理性和逻辑性在人类思维中的重要地位。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Noam Chomsky(诺姆·乔姆斯基)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的定义语言哲学是语言学的学科之一,旨在研究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主要围绕“合理性”的概念展开,他认为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可用来表达关于世界的真实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发明提供基础。

语言、思维和知识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透露出对思维和语言之间关系的深入探究。

他认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智力的根本标志之一。

语言和思维能力各自为其,但相互依存。

语言的运用能够加强思考能力、形成新的概念和思想,因此,语言和思想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和知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儿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知识。

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获取新的知识,因为语言本身就包含着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世界的一些信息。

而这种语言基础可能是后来的学习的基础。

语言的普遍性在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中,语言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能力。

他认为,符号系统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其他动物使用的沟通方式,它是人类独有的。

这是受限于人类思维和语言结构的普遍现象。

乔姆斯基把语言视为大脑的基础认知结构。

因此,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人类智力和意识可以被视为同义。

语言的结构和语法乔姆斯基经典论文《模式结构语言》,被誉为现代语言学“起源之源”,有着强烈的语法取向。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生成式语法”的理论,这个理论将语言的结构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音素层次、词汇层次、句法层次和语义层次。

乔姆斯基的语法模型的核心是“生成形式”,也就是语言充分性和概括性。

在这个模型中,语言的生成方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句子模式,通过一次或多次的替换和重组,生成无限多的句子。

这种语法模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创造力和自由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姆斯基(1928——)生于美国的费城。

美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

他的父亲是研究希伯来语的学者。

乔姆斯基曾在滨州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自1951年到1955年在哈佛大学进行研究工作;从1955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现代语言系任教,同时在电子学研究实验室兼职。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语言学,语言哲学和逻辑等。

乔姆斯基把语言研究和数学,现代数理逻辑结合起来,提出了新的语言理论,即转换生成语法,形成了一个语言学的新派别,即转换生成语法学派。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语法结构》(1957),《语言理论的当前问题》(1964),《语法理论面面观》(1965),《笛卡尔派语言学》(1966),《语言与精神》(1968),《美国权力与新官僚》(1969),《知识问题与自由》(1971),《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研究》(1972),《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1975),《语言论》(1975),《规则与表达》(1980)。

乔姆斯基研究的不是一般语言现象,即语言的运用,而是语言能力。

他的转换生成语法就是关于语言能力的语法,这种语法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被理想化了的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言知识”。

他认为语言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向人们提供选择语法时要依据的标准。

生成语法就是这样的语法理论,它的中心思想是:某一语言的语法应该生成所有的句子。

他认为语言能力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对这种语言的内在认识,而语言运用则是它具体使用语言的行动。

在一般情况下,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并不是符合的,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直接反映。

乔姆斯基说,他的语言理论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有一定联系,索绪尔是区别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而他是区别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关系。

但是他认为必须否定索绪尔的下述观点:语言是意义和声音的网络。

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创造过程,他特别强调了语言的创造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承认经验在人类掌握语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他认为经验不能单独起作用。

经验只具有激发天赋语言能力的功能。

在人类天赋语言能力问题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可以相通的: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认为精神具有天赋的结构和原理。

但是,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他毋宁相信理性主义的假设。

虽然经验主义者也承认人类有一定的禀赋,但是为了满意地说明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以及对其他各种事物的认识,乔姆斯基认为,必须假定人类具有一种比经验主义者所承认的简单禀赋丰富得多的天赋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十分复杂的性质;只有根据这个假设,人们才能够说明为什么许多人尽管只有少许经验,而人们却能获得基本上一致的认识;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础就是这种认识论的“天赋原理”。

这个天赋假设认为: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能力之一是语言能力,这种能力对理性主义学说起到了两个基本作用:它提供了一个对语言材料进行初步分析所需的感觉系统以及一个很精细的确定某一种语法的图示。

这两个基本作用同时也是精神能力的具体体现。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天赋语言能力,假如受到适当的启发,就会构造出一套语法;人们就会知道那套语法所生成的那种语言。

我很怀疑这种天赋能力的存在,人不可能具有这种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

人的语言能力绝不是天赋能力,而是后天能力。

人具有提供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如人脑,发音器官等,但是不会自然带来说话的能力。

我们相信经验主义的假设,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后天形成的,它不是如同饮食一样属于人的本能习惯,而是人的基础能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从出生到学会说话前的数个月时间,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极为关键的阶段。

幼儿的脑每时每刻都以惊人的,无法观察的方式接收,贮存和转换大量的语音信号,这些信号来自语言,对幼儿来说还不是语言。

但是,它们是获得语言的基础。

我们假定,最初的语言能力一经出现,它一定发展很快,而且语言的创造能力也飞速提高。

这里有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我的大女儿两岁那年见到饼干时,把饼干叫“干饽”,她此前没有见过饼干,或者见过也不认识;但是她见过也吃过玉米面的饽饽,而且她脑子中有“干”的观念,于是,他创造性地把“干”与“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干饽”的概念。

两个字的语法关系,完全合乎汉语语法的要求。

也是那一年,她竟然能作出几句诗来,春节时,她一人在家,我问她妈妈做什么去了,她脱口说出:黄狗汪汪(狗的叫声),我妈拿棒,打狗咣咣(打狗的声音)。

多么美妙的四言三行诗。

没有人教过她读诗,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创造性能力。

我的二女儿,在她第一次欢呼下雪时,把雪叫做“白雨”,因为前一年的冬雪,她还不懂“雪”是什么,但是当年下雨给她留下了印象,雪的白颜色,她看来已经知道,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白雨”的概念。

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

但是,这不能归结为天赋能力。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来源于他对儿童语言的研究。

他认为小孩子无论生活在什么语言环境中,他总可以很快的学会这种环境中的语言,他不仅可以听懂别人的讲话,而且可以学会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是他听到过的,可以讲出来,而且,他可以根据这种语言的语法创造出许多新的有效的句子。

依据乔姆斯基,小孩子获得语言知识是一种构造理论的行为,他绝不是单凭经验学会了语言。

语言需要模仿,模仿是语言的基础,但是语言不仅仅是模仿,而且主要不是模仿,主要是创造新的言语,这就是语言的创造性。

乔姆斯基认为,这种创造和生成新的语言的能力是人的天赋能力,是内在的机能。

人都有一本天赋的词典,具有分辨语词变化的能力。

说话人通过一系列结构规则可以生成这种语言的句子的深层结构,即在每个句子表达出来以前就在大脑中存在的概念结构。

形成了这种句子的深层结构之后,他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句子。

在乔姆斯基看来,人们在说话之前他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深层的语言结构或是思维能力,而且会形成一个内在的正确的句子。

它仿佛是人们说话时的台词。

乔姆斯基认为,深层结构通过“转换部分”可以转换成表层结构,这就是通过说话时的语音所表达出来的句子,表层结构是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代表句子的意义。

由此可见,乔姆斯基很注重两种语言结构的转换关系,但是在两种结构中他更加强调的是深层结构。

乔姆斯基把语言分为三个部分,即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句法部分是其主要的部分,它构成一个句子的深层结构,并进一步转换成它的表层结构。

语义部分对这个句子的深层结构进行语义结构说明。

而语音部分对表层结构做出语音说明。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特点是更注重于语言的结构转换规则的研究。

他认为,短语规则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这一规则先有一套短语结构改写规则。

以英语为例来说,就有这样一套规则:句子——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冠词+名词动词短语——动词+名词短语冠词——The名词——man ball 等动词——hit等上述规则表明前者可以改写为后者,如“句子”可以改写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

根据这些规则就可以推导出一个句子来,例如一个句子:名词短语+动词短语(根据规则1)冠词+名词+动词短语(根据规则2)冠词+名词+动词+名词短语(根据规则3)The+名词+动词+名词短语(根据规则4)The+man+动词+名词短语(根据规则5)The+man+hit+名词短语(根据规则6)……等等。

乔姆斯基自己不承认他的语言学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但是许多人认为他与结构主义还是有联系的,这主要表现在他与索绪尔语言学方法的关系。

无论他如何反对索绪尔的语言学方法,他继承了索绪尔以后的结构主义方法还是一个事实。

而且他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等观点也与一般结构主义有许多类似之处,如深层是神话结构,表层是神话;深层是亲属结构,表层是婚姻和家庭关系以及亲属关系;这些说法的重点是深层结构的先验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方法既有结构主义的因素,又有唯理论哲学的因素,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唯理论哲学观点主要是笛卡尔的“天赋观念”是一种“思维能力”,“天然能力”,“潜在性”,“倾向”,“习性”以及莱布尼茨等哲学家的观点。

乔姆斯基语言学观点在哲学上的错误在于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他把语言分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就是这种割裂所引起的。

不论深层结构还是表层结构都涉及语言意义问题,深层结构是语言意义的一种说法,正确地认识深层结构实际上就是深入地分析句子的意义。

深层结构决不是天赋的先验的能力的产物。

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语言学理论对结构主义发生了重要影响。

结构主义者关于不同结构的划分理论正是从乔姆斯基那里受到了启示。

另外一个局限性表现为:乔姆斯基对语言转换的研究强调形式,偏废内容。

他把语言的创造性看成是一种形式化的系统,否认语言学习与经验习惯的关系,否认语言形式是具有内容的。

他关于语言的创造性,生成性与形式化的理论实质上是把语言材料纳入形式化的语言框架之中,再由语言框架造出新的句子来,这是先验论哲学观点在语言学上的体现。

如果撇开哲学观点,仅仅从语言本身来看,我们必须承认对语言结构的研究不完全是形式化的,也是实质性的,它是对语言认识的深入,标志着语言学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结构,语言也不例外。

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存在着二元结构,在索绪尔那里是能指和所指的结构关系,在乔母斯基那里是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认识语言就是要认识它的结构。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于我们学习语言(特别是外语),学习各类语言(包括人机对话的语言)的转换技术,区分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理解语言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