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语言学
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

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他对语言学和外语教学领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提出了许多颠覆性的语言学理论,影响了今天的语言学研究和外语教学方法。
本文将就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进行探讨,以探寻他的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生成语法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基因决定的,称为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是人类共有的语言习得能力,它使得婴儿可以在接受语言输入的过程中自动学会语言的规则和结构,而无需系统的教学。
这一理论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外语教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的本质是生成语法,即一种可以生成无限句子的规则系统。
他的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句子是通过一系列的转换规则从基本句式生成而来,这些转换规则可以生成无限多个有效的句子。
这一理论给语言学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则,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也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普遍语法理论提出了“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等外语教学方法的批判,认为这些方法忽视了学习者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过分注重语法规则和翻译,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他倡导了更注重语言输入和语言环境创设的外语教学方法,如“沉浸式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
“沉浸式教学法”是指将学习者置身于使用目标语言的环境中,让他们通过实际运用语言来学习。
这种方法对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产生了直接影响,因为他认为学习者需要接受真实的语言输入才能够自然地学会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这种方法的实践证明,确实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习得,使他们更快地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交际教学法”也是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他认为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工具,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据《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巴比伦市定居,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巴比伦塔。
上帝大怒,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
这样就无法合作修建高塔.然而,人类在上帝面前从来就不是温顺的羔羊,他们总是在努力进行着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他们有的直接学习某种外语,有的对人类语言普遍规律进行探索,有的企图建立统一的世界语.从某种意上讲,这些有识之士都可以称作是再造巴比伦通天塔的工程师。
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创始人乔姆斯基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一、乔姆斯基其人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 ),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1928年12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费城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位研究希伯来语的学者。
1947年,在哈里斯的影响下他开始研究语言学。
1951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完成硕士论文《现代希伯莱语语素音位学》,1955年又在该校完成博士论文《转换分析》,获得博士学位。
从1955年秋天开始,他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曾任该校语言学与哲学系主任,并任该校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为语言学界培养了一批有素养的学者。
乔姆斯基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语言学家。
最初,他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转而探索新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就是这一新方法的标志。
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后来他又不断丰富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发表了《句法理论要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支配和约束论集》等重要著作,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生成语言学理论发展阶段关于乔姆斯基理论发展的阶段,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等说法,为了方便讲述,我们采取三个阶段的说法。
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

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是一位美国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
他对语言学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和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概念。
在外语教学领域,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强调语言的创造性和无限性。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备语言能力,而语法是内在的并且可以生成无限数量的句子。
他提出了生成语法的观点,即语言的结构可以通过一套规则来生成。
这一观点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使教师们能够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而不仅仅是词汇和句子的学习。
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的概念。
他认为所有的自然语言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和规则,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学习语言的方式。
在外语教学中,乔姆斯基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框架,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外语。
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教师可以设计教材和课程,重点关注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外语的基本规则和结构。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还促进了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性的提倡。
根据他的观点,人类天生具备语言能力并且可以创造无限数量的句子,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尝试使用他们已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也有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他的理论过于理论化并且与语言教学实践存在距离。
一些人也对普遍语法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生成语法和普遍语法的概念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框架,并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对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关注。
教师们在运用这些理论时也要注意平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

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语言学理论对于外语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提出的生成语法理论和普遍语法理论对语言的认知和习得带来了全新的理解。
本文将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出发,探讨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对外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生成语法和普遍语法两个方面。
生成语法是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它关注语言的生成规则和句子结构。
根据生成语法的理论,语言的生成是基于一套内在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生成无限数量的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而普遍语法理论则认为,所有语言共享着一个普遍的语法结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类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学会语言,并且能够创造并理解无限数量的句子。
这些理论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生成语法和普遍语法理论带来了对语言认知的全新理解。
传统的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基于外在刺激和习得的,而乔姆斯基的理论却将语言产生的能力归因于人类的先天特质。
他认为,人类天生就具备一套语言规则和结构,而语言的学习过程只是在启动这些内在的规则。
这种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语言学观念,也为后来的语言学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外语教学中,这意味着学习者不仅需要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更需要了解语言背后的内在规则和结构,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为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根据他的理论,所有语言共享着一套普遍的语法结构,这意味着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点。
在外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学习和比较分析不同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外语。
这也为跨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

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
诺姆·乔姆斯基是现代语言学领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和研究对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几项主要贡献:
1.生成语法:乔姆斯基最著名的贡献是在1950年代提出
的生成语法理论。
这一理论颠覆了当时主流的行为主义语言学观点,强调了语言的内在结构和普遍性。
生成语法理论认为,所有人类语言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固有的语法结构,这一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一部分。
2.普遍语法: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概念,这是一套内置于人类大脑中的语言规则和原则,使得儿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仅凭有限的输入就学会其母语的复杂系统。
普遍语法理论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先天性,对理解语言习得和语言的认知基础提供了新视角。
3.语言与心智:乔姆斯基的工作强调了研究语言与研究人
类心智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语言是心智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研究语言,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
4.政治活动:虽然这不直接关联到语言学,但值得一提的
是,乔姆斯基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评论家。
他的政治工作虽与语言学研究不直接相关,但展示了他作为公共知识分
子的多面性。
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深远,并引发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后续研究,确立了他在现代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三大观点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观点:语言能力是说某种语言的人对这种语言的内在认识,而语言运用则是它具体使用语言的行动;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并不是符合的,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直接反映。
一、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观念乔姆斯基在研究语言中发现,有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解释不了的。
例如,一个儿童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可以掌握母语;这个年龄的儿童的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其他知识(如数学、物理)还相当困难,而学习语言却这样容易。
这种现象,用“白板说”或“刺激—反应”论都解释不通。
在这一点上,“刺激—反应”或“模仿—记忆”等观点也不能自圆其说。
不仅如此,儿童所知的有些东西,似乎不可能是教会的。
比如在He lost his pen和He lost his way中的his的区别,在He told her to leave the party和He promised her to leave the party中,由于两个谓语动词的不同,使to leave的施动者也改变了。
况且,儿童听到的话语并不都是标准的,相当一部分是不标准、不合乎语法的、被简化了的话语(如中国妈妈们说的“吃甜甜”“吃果果”)。
但儿童最后学到的是标准的语言。
这显然不是靠简单模仿得来的。
儿童在五六年之内所接触的话语毕竟是有限的,然而,儿童能说出的句子却是无限的。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亦称“转换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
是指一种新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20世纪50-60年代创立。
用符号化和演绎方法描写自然语言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有:语言基本上不是习得的,而是天赋的。
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随着儿童的发展,这种内在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发,儿童即能自然获得语言。
语言是一种结构,设想人有一种天生的“语言获得装置”,称LAD。
深层结构,指短语或句中的基本语法关系和语义,决定句子的内涵与意义,属语法的基础部分和语言能力。
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

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Chomskyan Generative Linguistics)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具有内在的语法结构。
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语言的生成过程是通过一套普遍的语法规则来实现的。
这些规则包括生成句子的基本结构、词汇的组合方式以及语言的声调和语调等方面。
乔姆斯基将语言的生成过程比喻为一个生成器,这个生成器可以根据有限的语法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生成语法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形式化的语法模型,以描述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
乔姆斯基使用的生成语法模型有两个主要版本: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和理论派语法(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在这些模型中,语言的生成过程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和约束来模拟。
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对语言的普遍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语法规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
这一观点挑战了以前的行为主义语言学派的观点,即语言完全是通过环境刺激和学习来获得的。
然而,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生成语法模型在描述人类语言能力方面过于理想化,忽视了语言使用的实际复杂性。
此外,对语言的普遍性的追求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语言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比普遍规则更为重要。
尽管存在争议,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理论框架,并推动了对语言结构和生成规则的进一步研究。
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

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首先,乔姆斯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
在他的经典著作《语言的逻辑结构》(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anguage)中,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一能力被称为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是人类大脑中的一种固有的结构,它使我们能够学会任何一种语言。
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变化,但它们都受到普遍语法的约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不同语言中找到一些共同的结构和规则。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颠覆了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是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的,而普遍语法理论则强调了语言天赋的重要性。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认知能力,它是人类思维的基础,而普遍语法是我们思维能力的基础。
这一理论不仅对语言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其他认知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了普遍语法理论,乔姆斯基还对语言学领域提出了许多其他重要的理论。
例如,他提出了“生成语法”理论,该理论强调了语言的生成和转换过程,从而使我们能够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则。
他还提出了“合并理论”,该理论将句法结构看作是一种树状结构,这一理论对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还体现在他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中。
他的实验研究为我们了解语言的认知过程和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这些研究不仅对语言学产生了影响,还对其他领域,如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乔姆斯基还对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进行了重要的探讨。
他探讨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他的哲学研究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推动了语言学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贡献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他的普遍语法理论、生成语法理论和合并理论等理论对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实验研究为我们了解语言的认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他的哲学探讨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地点:教一107主讲人:Fu xiaoge Chen qian主持人:Huang yan指导老师:锁麟囊观众评分(各类指数均为满分5分):学术指数:4.5分;逻辑指数:4.5分;表达指数:4.5分;魅力指数:4分乔姆斯基语言学第一部分乔姆斯基其人(主讲人:付晓歌)一、生平1928年12月7日生于费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一个人的成才,往往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乔姆斯基也不例外。
他的父亲——威廉乔姆斯基——就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希伯来语学者。
曾经写过《大卫金西的希伯来语法》。
幼年的乔姆斯基在他父亲的熏陶下,爱上了语言研究工作。
1947年,他认识了美国描写语言学“后布龙菲尔德学派”的代表人物海里斯。
在学习了海里斯《结构语言学方法》一书的内容后,他被海里斯哪种严密的方法深深吸引了,从此,他立志以语言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进入海里斯执教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专攻语言学。
在这之后,他试图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希伯来语,但是收效甚微。
于是他决定适当改变海里斯的方法,建立一种形式学语言理论。
使语法获得一种较强的解释力。
他感到,在结构主义的框架中研究语言,往往会引出错误的结果。
为了完成形式语言理论这一有意义的课题,在海里斯的建议下,乔姆斯基从1953年开始学习哲学逻辑学现代数学学。
在这种多学科知识背景下,他对美国描写语言学的那一套方法越来越不满意,决心与结构主义思想彻底决裂,另起炉灶,走一条自己的语言学道路。
1954年乔姆斯基开始写《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一书,乔姆斯基的成名作《句法结构》就是这部著作的缩写本。
在这本书里,初步勾画出生成语法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
1955年乔姆斯基以《转换分析》一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通年乔姆斯基经哈勒和雅各布逊推荐,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现代语言学系任教。
这时候,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理论的思想已经基本成熟,他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结构主义的路子完全是错误的,他开始大胆的向结构主义挑战,但是人微言轻,当时的语言学界并没有对他的言论表现出丝毫的兴趣。
直到1957《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情况就开始不同了。
乔姆斯基本来以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会引起语言学界多大的兴趣,但是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就此,他的语言学说开始在语言学界传播开来。
1962年,在国际语言学会议上,他做出了《当代语言理论中的一些问题》的报告,全面的论述了转换生产语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本质区别。
1970标准理论1981管辖约束理论1992最简方案• 乔姆斯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牛津大学约翰洛克讲座讲师。
在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等。
•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并任世界裁军和平同盟的理事。
• 美国芝加哥大学、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英国伦敦大学都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二、著作乔姆斯基著作等身,迄今为止写了一百多本书。
除了艰深的语言学专著外,乔姆斯基还写了很多犀利的政论。
根据人文科学引述的检索,从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的言论被引用次数是全世界所有健在学者中最多的。
而在古往今来的所有学者中,他的被引用次数排名第8。
第二部分乔姆斯基和他的形式语言学理论一、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理论不仅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一,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暂新的局面,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在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
(1)背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乔姆斯基革命的内外因分别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内因。
①哲学因素和②自然科学因素时间: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地点:教一107主讲人:Fu xiaoge Chen qian主持人:Huang yan指导老师:锁麟囊观众评分(各类指数均为满分5分):学术指数:4.5分;逻辑指数:4.5分;表达指数:4.5分;魅力指数:4分乔姆斯基语言学第一部分乔姆斯基其人(主讲人:付晓歌)一、生平1928年12月7日生于费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一个人的成才,往往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乔姆斯基也不例外。
他的父亲——威廉乔姆斯基——就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希伯来语学者。
曾经写过《大卫金西的希伯来语法》。
幼年的乔姆斯基在他父亲的熏陶下,爱上了语言研究工作。
1947年,他认识了美国描写语言学“后布龙菲尔德学派”的代表人物海里斯。
在学习了海里斯《结构语言学方法》一书的内容后,他被海里斯哪种严密的方法深深吸引了,从此,他立志以语言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进入海里斯执教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专攻语言学。
在这之后,他试图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希伯来语,但是收效甚微。
于是他决定适当改变海里斯的方法,建立一种形式学语言理论。
使语法获得一种较强的解释力。
他感到,在结构主义的框架中研究语言,往往会引出错误的结果。
为了完成形式语言理论这一有意义的课题,在海里斯的建议下,乔姆斯基从1953年开始学习哲学逻辑学现代数学学。
在这种多学科知识背景下,他对美国描写语言学的那一套方法越来越不满意,决心与结构主义思想彻底决裂,另起炉灶,走一条自己的语言学道路。
1954年乔姆斯基开始写《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一书,乔姆斯基的成名作《句法结构》就是这部著作的缩写本。
在这本书里,初步勾画出生成语法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
1955年乔姆斯基以《转换分析》一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通年乔姆斯基经哈勒和雅各布逊推荐,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现代语言学系任教。
这时候,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理论的思想已经基本成熟,他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结构主义的路子完全是错误的,他开始大胆的向结构主义挑战,但是人微言轻,当时的语言学界并没有对他的言论表现出丝毫的兴趣。
直到1957《句法结构》一书的出版,情况就开始不同了。
乔姆斯基本来以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会引起语言学界多大的兴趣,但是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就此,他的语言学说开始在语言学界传播开来。
1962年,在国际语言学会议上,他做出了《当代语言理论中的一些问题》的报告,全面的论述了转换生产语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本质区别。
1970标准理论1981管辖约束理论1992最简方案• 乔姆斯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牛津大学约翰洛克讲座讲师。
在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等。
•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并任世界裁军和平同盟的理事。
• 美国芝加哥大学、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英国伦敦大学都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二、著作乔姆斯基著作等身,迄今为止写了一百多本书。
除了艰深的语言学专著外,乔姆斯基还写了很多犀利的政论。
根据人文科学引述的检索,从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的言论被引用次数是全世界所有健在学者中最多的。
而在古往今来的所有学者中,他的被引用次数排名第8。
第二部分乔姆斯基和他的形式语言学理论一、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理论不仅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一,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暂新的局面,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在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
(1)背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乔姆斯基革命的内外因分别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内因。
①哲学因素和②自然科学因素哲学因素:结构主义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
而在五十年代的欧美,流行的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受到挑战。
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产语言学正是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中诞生的。
乔姆斯基自称是理性主义者,公开主张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
自然科学因素: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其它学科的影响,结构主义的诞生与20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物理和化学对原子和分子的深入分析是有关的。
本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数理逻辑以及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对语言学也产生了影响。
乔姆斯基说过,生成(generate)这个词就是从逻辑中借来的。
他把语言学看成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在结构分析中运用数学模型使之高度形式化。
内部因素——语言学因素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以后,以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结构理论的语言观和机构分析方法支配了美国的语言学。
这种语言观和结构分析方法很难对一些同形异构(homotaxis)现象做出解释,如“鸡不吃了”,按照直接成分分析只能是“鸡/不吃了”,可是在这个结构中,鸡可以做施事,也可以是受事。
这是描写语言学难以解决的。
也不能解释人为什么有能力说出从来没有说过或听到过的句子。
随着人们对语言现象逐步深入的观察,描写语言学也日益暴露出它的一些明显的不足。
乔姆斯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新的路子和方法。
(2)《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 1957)乔姆斯基革命的开端1957年,《句法结构》的出版,引起了轰动,被成为语言学界的达尔文革命。
开始了语言学的如下转变:1、研究对象由语言转为语法2、研究范围从语言转为语言能力3、研究目标从观察分类描写转为解释4、研究方向从处理语言素材转为评比语法假设5、语言研究的哲学基础从经验主义转为理性主义但是《句法结构》还没有完全摆脱结构主义的框架二、一些基本理论1、语言能力(competence)与语言运用(performance)乔姆斯基把索绪尔的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改成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
其语言运用与索绪尔的言语基本相同,但是语言能力则与他的语言有所区别。
索绪尔是从社会角度观察问题,把语言看成是社会产物。
乔姆斯基从心理学角度,把语言能力看成是人脑的特性之一。
索绪尔的语言是静态的,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是动态的,是生成语言过程中的潜在能力。
但是两位语言学家都同意,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言语或语言运用,而是语言或语言能力。
2、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乔姆斯基受过最严格的经验主义语言学传统训练,即“后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
但是,他在研究中认识到一个核心问题:在描述语言时,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都只满足于描写语言,不能圆满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语言是什么?”不论对语言的描写多么详细,人还是无法了解语言的本质。
人为什么会说话?人是怎么学会说话的?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到底是什么?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乔姆斯基称其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他认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的“人脑黑箱装置”的生成能力怎样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语言习得机制的提出是建立在他对一些重要现象的观察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