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关于带头致富先进个人事迹精选材料三篇》

《关于带头致富先进个人事迹精选材料三篇》带头致富先进事迹精选范文篇一百里杜鹃xx乡永兴村条件艰苦,土地贫瘠,村民生活水平差。
一直以来,过着靠山吃山,依水吃水的日子。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民众的思想在开放,路子在拓宽,日子也在进步。
这不。
村支部主任xx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xx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从当年打工仔摇身变成了今天的致富能手,不仅为xx村的人民群众指明了道路、树立了楷模,还为自己的致富之路建立了身价。
多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xx 极力响应党工委管委会的号召,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大胆探索,多方了解,亲身体验,将平时只能种植玉米、土豆的土地开拓出来种植经济作物,开创在荒山上种植金银花,收效明显,这不仅保护了生态,美化了荒山,保持了水土,还能为人民群众带来经济利益,为家乡人民群众开辟了致富之路。
林药结合之路在xx村小有成就,也让民众尝到了甜头。
早在xx年,xx的金银花种植就已初具规模,xx乡党委高度重视,将金银花种植发展列为xx乡农村产业化调整的重点,把这一种植技术作为推荐品牌,要求大规模种植,创建了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金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xx为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金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加工金银花保健茶,作为风景区的名优特产上市销售,全年收入达50余万元。
如今,该公司已拥有苗圃基地一个,面积200多亩,育种子苗、杆插苗300多万株,可以满足上万亩的种植面积。
今年,xx还将在xx乡创建几个基地,已经流转土地5000余亩,培训种植农户120人,争取在杜鹃、永兴、竹盈三个村大规模种植,把金银花产业做大做强。
誓把xx百姓带上致富路,为创建一乡多业、一村一品的事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为建设和谐文明新xx做贡献,为百里杜鹃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做贡献。
带头致富先进事迹精选范文篇二xx年入党的xx,是xx县xx乡xx村2组的新型农民。
他在种养领域探路,致富不忘乡亲,引领村民转型,如今已成为致富能手、帮带排头兵。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篇一)**,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市**镇**社区人,一名看似普通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农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一、棉花无土育苗种植,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多次到市农业局棉麻站请教,还多次参加农广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
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棉花。
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棉花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得到了丰收。
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棉花种植能手。
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农民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
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积极性,开始全村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之后全村棉花无土育苗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购置农用机械走上致富之路。
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也意识到,光靠种棉花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家乡种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及妇女,每到“双抢” 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传统的种田相当费时费工,于是一条商机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决定购买农用机械,于是到农机市调查了一番,要买一套农用机械要投入几十万,虽然自己小有积蓄,要全部家当投入里面还要举债,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但还是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

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篇1侯亮,男,33岁,汉族,家中6口人,住勉县老道寺镇侯寨村五组,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与饲料营销。
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特有的顽强与拼搏,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打拼,走上富裕之路。
家有饲料机2台,饲料配送车1辆,有现代化大型养猪厂房12栋,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向社会提供优良三元仔猪4000头,获利20多万元。
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万头猪养殖示范场”、“养殖业大户”、“致富带头人”。
2000年,目光敏锐、富有经济头脑的他看到当地粮食价格低,结构调整路难找、种植粮食收入少,本地有种植玉米、大麦的习惯,饲料资源丰富,又有养猪的基础经验,又加上生猪行情看好,每头猪盈利在100元以上,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他决心走科学养猪致富之路。
2000年7月,他克服没有资金的困难,采取自己拿一点、亲戚借一点、朋友帮一点、向信用社贷一点的办法,投资近2万元,建成猪舍20多间,购买小仔猪200头。
刚开始没有科学技术怎么办?还得学习,于是他又从书店抱回厚厚几本科学养猪资料。
很快掌握了生猪的繁育、喂养、疾病防治等一整套养猪技,由于他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定期防疫,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实践,饲养的仔猪3个月即育肥出栏,当年就出栏肥猪800多头,净获利1万多元。
侯亮从第一批养猪中尝到了甜头,从养殖业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第二年,又扩大养殖规模,由于科学饲养,当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净获利12万元。
侯亮的手头有了积蓄,但这些钱如何用,他有自己的打算。
在这几年的养殖实践中他发现当地生猪品种落后,生产效益差,饲料转化率低的问题,他决定要解决目前存在于自己场和农户养殖中的这一难题,他先后到杨凌、四川等地考察,通过调查了解后,他决定要甩开膀子大展宏图,加大投入,扩大圈舍,2002春天,侯亮在亲友的帮助下,又投资30万元,建起现代化的养猪场房,又购买二元母猪200头,种公猪10头,实现自繁自养、科学饲养,年出栏肥猪4000头以上,。
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

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第一篇: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梁希森,山东希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希森17岁外出打工,23岁回乡创业,先后办起了面粉厂、五金厂、棉纺厂、建材公司等,1995年组建了希森集团。
这位山东汉子,1997年以3.98亿元成功竞买了北京高档楼盘“玫瑰园”,创下中国农民闯京都的传奇故事,成为新闻人物。
2002年,梁希森投资4亿元在家乡山东乐陵建立了鲁西牛业公司,发展养殖、屠宰和深加工。
目前希森集团下辖12个分公司,成为总资产达20亿元的企业集团。
多年的创业体会,梁希森深感:“企业小了是个人的,大了是社会的”。
他靠智慧和实力让自己的企业融入社会。
把公司发展和渔民增收结为一体的施性江施性江,福建晋江市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是位28岁的年轻人,在总经理职位上已有5年。
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于1992年,从事水产加工、冷藏、冷冻及水产品销售。
施性江任总经理之后,公司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品牌产品为龙头,以低值原料加工为依托的高效经济结构,成为闽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供应基地和水产品加工企业。
近年来,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造三艘冷冻船,直接从海上收购和加工水产品,既保证了产品鲜度,又缩短了渔民的作业周期,节省了渔民开支,通过节约成本,增加了渔民收入。
与此同时公司还开发浅海养殖,为渔民扩大了增收渠道。
2003年,公司总资产达5000多万元,年增长率达29.7%第二篇:养鸡致富带头人事迹养鸡致富带头人事迹蒋梅同志今年30岁,毕业于佳木斯工学院,1996年7月,她意气风发,满怀憧憬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任桃山林业局机修厂技术股技术员,正当她沉浸在爱的温馨与对事业充满抱负之时,1998年,全国企业转制,3月份她下岗了,几天以后,丈夫也下岗了……夫妻双双下岗,犹如睛天霹雳,让刚刚步入工作的一对年轻人无法接受,现实是如此的冷酷无情,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靠双方父母接济生活,随之他们的女儿又出生了,女儿的到来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喜悦,却增加了负担和忧伤。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一、引言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带领他人致富的先进个人。
他们以身作则,通过创业创新、科技引领和合作共赢等方式,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将介绍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先进事迹,以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二、个人背景该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叫李明,现年45岁,是某农村地区的村民。
他出身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有一颗勤劳务实的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并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
三、创业创新李明在农村创业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他发现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适宜种植某种农产品,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于是,他决定投身到该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中去。
李明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竞争对手。
然后,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
在销售方面,李明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他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同时,他也与当地的超市和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扩大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四、科技引领李明深知科技的重要性对于农业发展的推动。
他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李明引进了现代化的种植设备和农业机械,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的利用率。
其次,李明采用了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和云平台实现对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最后,李明积极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他还与当地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
五、合作共赢李明认为农村致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需要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5篇)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5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第一篇:庞淑华,女,1961年2月出生,共产党员,柞水县苇河镇元宝农民。
务农之余,1984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14年9月,担任元宝文书。
曾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
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松。
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
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
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
与她同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
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
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1陈建能于2003年在村委会工作,担任团支书一职、平时完成好村会的各项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从事渔业、生猪方面的养殖。
农业的发展随时代步伐而改变,简单的病害都依靠科学,不能以传统的防治办法,既费时又担误防治的适合期,他结合实践与交流经验,听取科技人员推广新出产的药品进行对症下药,做到事到功倍。
在经济市场的环境下,以最小的空间创造最大经济利润、投资少获利多是农民朋友最大的心愿。
前年的生猪市场价格下滑波动比较大,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在此期间他亏损基本为零。
原因是采用一条龙的效益生产,即由母猪到商品猪出市都是自产自养,可以从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相应减少仔猪死亡率而提高效益。
今年生猪价格高涨,他采用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平均每头猪可增多200元的利润。
在渔业、生猪养殖取得较好效益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昔日传授自己养殖优质鱼和饲养生猪技术的养殖户,他决心帮助他们更早走向致富之路:一、迅速将自繁自养的生猪饲养技术向全村推广,与群众共同致富。
二、更好地帮助饲养户掌握好技术,扶持生猪饲养。
他把自己在生猪自繁自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当地的养殖户推广。
向本村生猪饲养户介绍技术关键所在,推广生猪自繁自养技术。
在一年的推广期间,本村现进行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有20多户,年增长利润约60万元。
良好的政治作风作为村委干部必须具备,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努力改造人生观、世界观,事事走在群众的前面,在平时岗位上做好群众表率,发挥党员的先模范作用,绝不参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2熊小宁,男,汉族,1969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现任东岸村党支部书记。
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
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种植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1如果站在你的面前,你看不出他与别的农民有任何不同,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他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不善言谈,甚至有点木讷。
但在县乡以及附近地区,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能人。
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脱贫致富点子多、帮助别人心肠热的人。
在乡,有很多人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也有很多人经他带动脱了贫。
“我要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文化程度不高。
由于家庭贫困,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但辍学没有挡住他继续学习的脚步,贫穷没有压倒他不断进取的志向。
他利用进城、串门、走亲戚等一切机会,搜集借阅书报资料,刻苦学习农业科技,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党的农村政策。
他没有资金,要发展,只能靠一身力气,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想办法。
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推广地膜洋芋覆盖技术,组织了大量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推广。
当时,大多数群众对这项农业增产技术还持怀疑态度,抵触情绪很大,但他却主动试种了3亩,因为通过平时的学习他知道,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增产技术,特别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
果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覆盖地膜的洋芋产量大大高于其他群众土法种植的,给周围的群众上了生动的一课,当年他将自己吃不完的部分卖掉,增加了经济收入。
第二年,大部分群众看到了好处,都开始接受地膜覆盖技术。
随着地膜覆盖面积增大,洋芋产量出现了大幅度提高,引起了洋芋价格下滑。
由于增加了投入,价格却下降了,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看到这种情况,又在改进种植技术上打起了主意。
他想,如果利用地膜的保温作用,把种植时间提前一些,那么新洋芋的上市时间也可以提前,利用干部群众喜欢尝新物的习俗,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农村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
近年来,乡农村战线上,形成了以致富带头人为榜样,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劳动致富、无上光荣的浓厚氛围,有力的推动了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的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掀起学习宣传“最美木垒人”热潮,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开展选树“最美农村致富带头人”活动。
现将开展活动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以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内容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乡唱响“最美声音”、倡导“最美精神”,扩大“最美木垒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对“最美木垒人”的尊重学习和强烈共鸣,传递道德“正能量”,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乡党委要求全乡各单位、站所、各村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先进典型选树培养和宣传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落实专人负责。
乡党委“一把手”为选树典型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制定选树先进典型工作计划,真正把选树先进典型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增强典型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将选树典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系统化。
领导干部要积极
三、把握标准,选准典型
认真挖掘先进典型,做到及时发现、逐级推荐,真正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有宣传价值的先进典型作为动态考察和精心培植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选树典型必须有群众基础,要赢得群众认可。
群众赞不赞成、服不服气、认不认可,是评价典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标准。
四、深入挖掘,广泛筛选
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发现身边的典型,推荐心目中的榜样,让群众“唱主角”,由村一级进行摸底、筛选,再向乡党委推荐,通过层层推荐,广泛筛选,形成自上而下逐级挖掘的长效机制。
最初由群众推荐的20多个人,经过村一级摸底筛选,向乡党委推荐了15人,乡党委通过“先进事迹现身说法”预赛,筛选出最优秀、最典型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五、提炼典型,形成特色
通过现身说法筛选出来的先进典型,要抓住先进典型的精神实质和闪光点,深入挖掘动人故事和感人细节,努力把先进人物写活,把先进事迹写实,把先进经验写透。
使先进典型鲜活生动、真实丰满、可信可学,用自己的故事打动身边的人,形成特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六、强化宣传,注重实效
认真提炼先进事迹,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事迹材料。
同时,采取开辟宣传专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演讲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事迹。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拍摄制作成专题片,通过媒体宣传。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不仅要把先进典型人物的新观念、新思路、好经验、好做法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学习先进、宣传先进的浓厚氛围,还要深入挖掘典型的精神内涵、管理理念和工作艺术,把宣传的过程延伸为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影响和推动广大农民群众响应党的致富政策,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而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健康的发展。
七、选树先进典型,引领群众路线
典型就是标杆,庞洋就是力量。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达里倡导以现先进典型为标杆、为导向,坚持把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贯穿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持续不断地给教育实践活动注入正能量。
我们通过选树典型,既要以典型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又要在实践活动中挖掘典型,用身边可感、可知、可学的鲜活样本,来教育基层党员干部,更好的引导群众路线。
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要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善于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示范和导向作用,更要善于用典型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