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其它相关专业基础,掌握飞行器总体和核心分系统设计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飞行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基本能力,既能继续深造从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相关学术研究,又能适应社会多个工程领域需要的,具有领导素质的"创新型研究人才"和"创造型技术人才"。其中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着重培养掌握飞行器总体、结构与气动、推进系统、空天信息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专业知识;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着重培养掌握飞行器总体、气动与推进、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子与信息等专业知识。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核心分系统设计、研究的基本能力。通过全方位培养,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意识,并具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潜能。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应用数学、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动力学、航空航天计算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应用电子学、机械设计、推进系统原理、空天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

2. 熟悉飞行器总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其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

3. 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解决飞行器气动布局、结构设计、推进系统、空天信息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等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4. 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的毕业生应掌握飞行器总体、电子与信息、导航与控制等专业知识,具有参与飞行器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5. 具有熟练的外语、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甲) 材料力学(乙)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热力学基础 嵌入式计算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空气动力学 空天信息技术基础 航天器轨道与姿态动力学 推进系统原理 飞行器飞行动力学 飞行器总体设计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8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航空航天类

交叉学习:

辅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选择30学分修读,其中空气动力学和自动控制原理两门课程必选。

双专业:修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全部课程(36学分),加上在专业方向课程(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10.0学分或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13.5学分)。

双学位:在修读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修读实践教学环节8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6

2.0+6学分

(1)思政类 11.5+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一(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一(秋冬)

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二(秋冬)/二(春夏) 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三(秋冬)/三(春夏) 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

(2)军体类 5.5+3学分

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03110021军训+2.0+2一(秋)

031E0020体育Ⅰ 1.00.0-2.0一(秋冬)

031E0030体育Ⅱ 1.00.0-2.0一(春夏)

031E0010军事理论 1.5 1.0-1.0二(秋冬)/二(春夏) 031E0040体育Ⅲ 1.00.0-2.0二(秋冬)

031E0050体育Ⅳ 1.00.0-2.0二(春夏)

03110080体质测试Ⅰ+0.50.0-1.0三(秋冬)/三(春夏) 03110090体质测试Ⅱ+0.50.0-1.0四(秋冬)/四(春夏)

(3)外语类 6+1学分

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6+1学分,其中6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为“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

1)必修课程 +1.0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051F0600英语水平测试+1.00.0-2.0

2)选修课程 6学分

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051F0020大学英语Ⅲ 3.0 2.0-2.0一(秋冬)

051F0030大学英语Ⅳ 3.0 2.0-2.0一(秋冬)/一(春夏)

(4)计算机类 5学分

学校对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计算机类通识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G0230计算机科学基础 2.0 2.0-0.0一(秋冬)

211G0250程序设计基础 3.0 2.0-2.0一(秋冬)

211G0200Python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

211G0210C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

211G0220Java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

211G0260程序设计专题 2.0 1.0-2.0一(春夏)

(5)自然科学通识类 20学分

学校对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821T0010微积分(甲)Ⅰ 4.5 4.0-1.0一(秋冬)

821T0050线性代数(甲) 2.5 2.0-1.0一(秋冬)

761T0010大学物理(甲)Ⅰ 4.0 4.0-0.0一(春夏)

821T0020微积分(甲)Ⅱ 3.5 2.5-2.0一(春夏)

761T0020大学物理(甲)Ⅱ 4.0 4.0-0.0二(秋冬)

761T0060大学物理实验 1.50.0-3.0二(秋冬)

(6)创新创业类 3.5学分

创新创业类最低学分修读要求为3.5学分,其中2 学分为全校必修课程;1.5 学分为限选课程。限选课程在课程归属为“创新创业类”的课程群中选修。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修读“创业基础”课程,二年级起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群中选修一门课程,即可达到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最低要求学分。

1)必修课程 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31P0010创业基础 2.0+2一(夏)

2)选修课程 1.5学分

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群中选修一门课程。

(7)通识选修课程 10.5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组课程、科学技术组课程,以及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号带“S”)、新生研讨课程(课程号带“X”)。其中,人文社科组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科学技术组课程包括: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

本专业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为:

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

2)在“沟通与领导类”中至少修读一门;

3)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4.5学分,若上述1)、2)所修课程类别属于该组,则其学分也可计入本项要求;

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2.专业课程 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88学分/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84.5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 22.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81C0130工程图学 2.5 2.0-1.0一(秋冬)

081C0251工程训练 1.50.0-3.0一(春夏)

061B0010常微分方程 1.0 1.0-0.0一(夏)

061B0270数理方法(甲)Ⅰ 4.0 4.0-0.0二(秋冬)

061B909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2.0-1.0二(秋冬)

061B0280数理方法(甲)Ⅱ 2.0 2.0-0.0二(春)

061B0070计算方法 2.5 2.0-1.0二(春夏)

081C0191机械设计基础(甲) 3.0 3.0-0.0二(春夏)

101C0030电工电子学及实验 3.5 3.0-1.0二(春夏)

(2)专业必修课程 36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61C0061理论力学(甲) 4.0 4.0-0.0二(秋冬)

26120421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2.0 2.0-0.0二(春)

261C0031材料力学(乙) 4.0 4.0-0.0二(春夏)

26120351热力学基础 2.0 2.0-0.0二(夏)

261C0080材料力学实验0.50.0-1.0二(夏)

26120240嵌入式计算技术 2.0 2.0-0.0三(秋)

26120232自动控制原理 3.5 3.5-0.0三(秋冬)

26120430空气动力学 4.0 4.0-0.0三(秋冬)

26120330空天信息技术基础 2.0 2.0-0.0三(冬)

26120470航天器轨道与姿态动力学 2.0 2.0-0.0三(冬)

26120091推进系统原理 2.5 2.5-0.0三(春夏)

26190021飞行器飞行动力学 2.0 2.0-0.0三(夏)

26190100导航原理与技术 2.0 2.0-0.0四(秋)

26120084飞行器总体设计 3.5 2.5-2.0四(秋冬)

(3)专业方向课程 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13.5学分/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10学分

1)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 13.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26190180电子电路基础及实验 4.0 3.5-1.0二(春夏)

26190190信号与系统 4.0 3.5-1.0二(春夏)

26190210数字电路 3.0 2.5-1.0三(秋冬)

26190200传感器技术 2.5 2.5-0.0三(春夏)

2)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 10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6120381飞行器结构动力学 4.0 3.5-1.0三(秋冬)

26120370计算空气动力学 2.0 2.0-0.0三(春)

26190030复合材料力学 2.0 2.0-0.0三(春)

26190250实验空气动力学 1.00.5-1.0三(夏)

26190240推进系统测试方法与实践 1.00.5-1.0四(秋)

(4)实践教学环节 8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6188011认识实习 2.0+2二(短)

26188030计算程序设计训练 1.0+1二(短)

26188040科研专题讲座 2.0+2二(短)

26188022生产实习 3.0+3三(短)

(5)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6189020毕业论文(设计)8.0+10四(春夏)

3.个性课程 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10学分/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13.5学分

1)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 10学分

个性课程学分是学校为学生专门设置的自主发展学分。学生可利用个性课程学分,自主选择修读任何感兴趣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个性课程学分也可由学生自主用于下列用途:

(1)转换境内、境外交流学习的多余课程学分;

(2)冲抵专业确认或转专业前后的冗余课程学分;

(3)修读各类别创新创业理论或实践课程学分;

(4)修读本专业推荐修读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C0020数据结构基础 2.5 2.0-1.0二(秋冬)

26190120电子线路理论 2.0 2.0-0.0三(秋)

26190110卫星测控技术基础 2.0 2.0-0.0三(冬)

26120321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论 2.0 2.0-0.0三(春)

26190080现代信号处理基础 2.0 2.0-0.0三(春)

26120270有限元方法 2.5 2.0-1.0三(春夏) 26120360高性能计算基础 2.0 2.0-0.0三(夏)

26190090现代电子系统设计 2.0 2.0-0.0三(夏)

26120400航空综合技术 2.0 2.0-0.0四(秋)

26190140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 2.0 2.0-0.0四(秋)

26120340红外图像处理技术 2.0 2.0-0.0四(冬)

26190050流体计算软件及应用 1.5 1.0-1.0四(冬)

2)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 13.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211C0020数据结构基础 2.5 2.0-1.0二(秋冬) 26190120电子线路理论 2.0 2.0-0.0三(秋)

26190110卫星测控技术基础 2.0 2.0-0.0三(冬)

26120321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论 2.0 2.0-0.0三(春)

26190080现代信号处理基础 2.0 2.0-0.0三(春)

26120270有限元方法 2.5 2.0-1.0三(春夏) 26120360高性能计算基础 2.0 2.0-0.0三(夏)

26190090现代电子系统设计 2.0 2.0-0.0三(夏)

26120400航空综合技术 2.0 2.0-0.0四(秋)

26190140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 2.0 2.0-0.0四(秋)

26120340红外图像处理技术 2.0 2.0-0.0四(冬)

26190050流体计算软件及应用 1.5 1.0-1.0四(冬)

4.第二课堂 +4学分

5.第三课堂 +2学分

6.第四课堂 +2学分

飞行器总体设计试题

一、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 飞机设计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 (1) 、 (2) 、 (3) 。 2. 最重要的三个飞机总体设计参数是 (4) 、 (5) 、 (6) 。 3. 飞机空机重量可分为3部分,分别是 (7) 、 (8) 、 (9) ,飞机空机重量系数随起飞重量的增加而 (10) 。 4. 在飞机重心的第一次近似计算中,如果飞机重心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则须对飞机重心进行调整。调整飞机重心最常用的2种方法是 (11) 、 (12) 。 5. 超音速进气道的压缩方式有3种,分别是: (13) 、 (14) 和 (15) 。 6. 喷气式飞机在 (16) 状态下达到最远航程,此时其翼载荷为 (17) ;螺旋桨飞机在 (18) 状态下达到最远航程,此时其翼载荷为 (19) (假设飞机的极曲线为)。 7. 要缩短飞机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可以采用 (20) 翼载荷 的方法。 8. 亚音速飞机的最大升阻比取决于 (21) 。 9. 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是 (22) 与 (23) 之比。 10. 从飞机设计的角度来看,对发动机的主要设计要求可归结为2个方面,即要求发动机的 (24) 大和 (25) 大。 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正确的选择“+”,错误的选择“-”) 1. 减小翼载荷对飞机的巡航性能有利。 2 0y x x C A C C ?+=

(+) (-) 2. 将喷气式发动机安装到飞机上,需要考虑装机修正和推进装置阻力。(+) (-) 3. 进气道的功用是将流入进气道的空气减速增压。(+) (-) 4. 机身结构重量大致与机身浸湿面积成正比。(+) (-) 5. 现代战斗机上常使用高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 (-) 6. 飞机起飞重量一定时,增加飞机的航程和航时会降低飞机的机动性。(+) (-) 7. 飞机的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研制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两部分。(+) (-) 8. 如技术水平一定,则飞机设计要求都要以一定的重量代价来实现。(+) (-) 9. 飞机的载油量是根据飞机所执行任务的任务剖面要求确定的。(+) (-) 10. 超音速飞行时,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耗油率小于涡轮喷气发动机。(+) (-) 11. 前三点式起落架几何参数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防止飞机翻倒和防止飞机倒立。(+) (-) 12. 飞机起落架的重量一般占该机起飞重量的15%左右。(+) (-) 13. 雷达隐身飞机要求减小镜面反射和角反射器反射。(+) (-) 14. 按面积律设计的飞机能减小跨音速波阻。(+) (-) 15. 满足设计要求的起飞重量最小的飞机是设计先进的。(+) (-) 16. 设计要求不变时,结构重量增加1千克使飞机起飞重量也增加1千克。(+) (-)

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7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其它相关专业基础,掌握飞行器总体和核心分系统设计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飞行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基本能力,既能继续深造从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相关学术研究,又能适应社会多个工程领域需要的,具有领导素质的"创新型研究人才"和"创造型技术人才"。其中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着重培养掌握飞行器总体、结构与气动、推进系统、空天信息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专业知识;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着重培养掌握飞行器总体、气动与推进、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子与信息等专业知识。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核心分系统设计、研究的基本能力。通过全方位培养,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意识,并具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潜能。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应用数学、飞行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动力学、航空航天计算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应用电子学、机械设计、推进系统原理、空天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 2. 熟悉飞行器总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其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 3. 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解决飞行器气动布局、结构设计、推进系统、空天信息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等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4. 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的毕业生应掌握飞行器总体、电子与信息、导航与控制等专业知识,具有参与飞行器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5. 具有熟练的外语、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甲) 材料力学(乙)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热力学基础 嵌入式计算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空气动力学 空天信息技术基础 航天器轨道与姿态动力学 推进系统原理 飞行器飞行动力学 飞行器总体设计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8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航空航天类 交叉学习: 辅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选择30学分修读,其中空气动力学和自动控制原理两门课程必选。 双专业:修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全部课程(36学分),加上在专业方向课程(飞行器与推进系统方向10.0学分或飞行器信息与电子方向13.5学分)。 双学位:在修读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修读实践教学环节8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6 2.0+6学分 (1)思政类 11.5+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

前言 一、专业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多年来,本专业不断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斐然成绩。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二、方案编制依据文件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 9号)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4.《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 5.《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XXX〔2012〕49号) 6.《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XXX〔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 7.《XXX职业学院关于制订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8.《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三、方案编制的思路及要求 1.树立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高职教育新观念,在 基础和专业的关系上注重培养学生有扎实宽广的基础;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关系上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上注重学生未来具有自学、探索、创新和创业后劲提升能力的培养。 2.在对艺术设计行业进行广泛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提升和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完善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设计特色。

XX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代码:65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学制三年(最长6年) 四、职业面向与职业岗位分析 1.职业面向 表1-职业面向一览表 2.职业岗位分析 表2-职业岗位分析表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以服务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面向家具、家电、箱包、首饰、广告、包装、电商等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产品造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产品设计创新能力的设计师,以及能够从事广告、包装、网页设计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创业设计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意思和创业精神以及较高的产品设计提案的水平。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了解产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的基础理论及职业技能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知识。 (2)了解产品设计基础要素,掌握产品创新、开发和设计表达等技能。 (3)掌握产品材料性能、结构及加工方法。 (4)掌握产品结构及工程原理和人机工程等。 (5)掌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理论和技能。 (6)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3.能力。 (1)具有创新意思及创业精神的产品设计人才。 (2)具有较强的产品手绘草图、手绘效果图能力。 (3)具有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的能力。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doc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一、复试方式:笔试+面试 二、复试组织: 1、笔试:由航空学院统一组织,考试科目及复试大纲另见《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考研复试安排》。 2、口试:以学科专业组为单位,由3-5位硕士生导师组成面试小组(组长为教授),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为20分钟。 三、复试流程和评分标准: 1)检查并核实考生面试所必备的个人证件和材料;考生可以提供有助于证明自己背景和能力的相关材料,证件和材料完备是面试的必要条件。 2)考生用英语口述个人基本情况、兴趣等,面试小组老师就考生基本情况提问,考生用英文回答问题。 3)考生朗读一段考场指定的专业外语短文,并口头翻译成中文。 4)面试小组老师就基础理论知识提问,学生用中文回答问题。 5)面试小组老师就专业知识提问,学生用中文回答问题。 面试结束后考生退场,在3-5个工作日后见航空学院网站“招生就业”栏目的“研究生招生”,会通知出学院的拟录取名单,在7层的研究生教学橱窗也会公布。 四、考场纪律 考生准时到达指定的复试考场,遵守考场秩序,尊重考试教师。 五、各学科专业组具体复试内容及参考书: 1、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系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程序 方式: 由3~6位硕士生导师组成面试小组,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为20分钟。 范围: 面试范围包括英语口语能力、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体环节如下: 1)对考生学习背景、心理、爱好和志愿等基本情况的了解。 2)考察考生的英语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面试。基础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专业知识包括飞行力学、飞行安全、飞行器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等。 参考书: 基础理论可以选用任何一本考生熟悉的《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材。专业课可以参考《飞机飞行动力学》(熊海泉编)或《飞机飞行性能》、《飞机的稳定与控制》等方面的参考书。 面试流程和评分标准: 1)检查并核实考生面试所必备的个人证件和材料;证件和材料完备是面试的必要条件。2)考生用英语口述个人基本情况、兴趣等,面试小组老师就考生基本情况提问,考生回答问题。 3)读一段指定的专业外语,并口头翻译成中文。 4)面试小组老师就基础理论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5)面试小组老师就专业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6)问答结束后,考生退场,面试老师根据考核要求和面试情况,对考生进行评分。 7)所有考生面试结束后,面试老师根据总体情况,对所有考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给出面试成绩。 2、人机与环境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程序 方式: 由3~5位硕士生导师组成面试小组,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为20分钟。 范围: 1)英语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2)对考生心理、基本情况的了解。 3)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面试。基础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流体力学;专业知识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人机工程,低温制冷。考生可以选择其中1门基础理论和1门专业课作为面试内容,或者是综合知识。 参考书: 可以选用任何一本考生熟悉的《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教材。专业课可以选用考生熟悉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人机工程》,低温制冷等方面的参考书。 面试流程和评分标准: 1)检查并核实考生面试所必备的个人证件和材料;证件和材料完备是面试的必要条件. 2)考生用英语口述个人基本情况、兴趣等,面试小组老师就考生基本情况提问,考生回答问题。 3)读一段指定的专业外语,并口头翻译成中文。 4)面试小组老师就基础理论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5)面试小组老师就专业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6) 问答结束后,考生退场,面试老师根据考核要求和面试情况,对考生进行评分。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融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进行工业产品、人机界面、用户体验以及服务的跨领域创新性设计能力,并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等领军素养,能够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从事设计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系统规划以及产品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引领性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围绕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将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养: 1、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设计科学基础知识,能够将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用于系统规划和解决复杂人机关系问题;了解设计学专业及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和趋势,能够对本专业的理论和前沿技术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 2、分析能力:能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设计学的基本原理,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3、设计/开发能力:能够针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开发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力:能够基于设计学原理和相关学科知识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能够合理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完成相应的设计项目。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多学科相关知识对工程与社会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在提出创新设计方案时能充分考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复杂系统人机关系问题的设计实践中,能够正确理解和把握设计思想对人、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 8、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知行合一”的道德观,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伦理、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北航-飞行器总体设计期末整理

1.飞机设计的三个主要阶段是什么?各有些什么主要任务? ?概念设计:飞机的布局与构型,主要参数,发动机、装载的布置,三面图,初步估算性能、方案评估、参数选择与权衡研究、方案优化 ?初步设计:冻结布局,完善飞机的几何外形设计,完整的三面图和理论外形(三维CAD模型),详细绘出飞机的总体布置图(机载设备、分系统、载荷和结构承力系统),较精确的计算(重量重心、气动、性能和操稳等),模型吹风试验 ?详细设计:飞机结构的设计和各系统的设计,绘出能够指导生产的图纸,详细的重量计算和强度计算报告,大量的实验,准备原型机的生产 2.飞机总体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要性:①总体设计阶段所占时间相对较短,但需要作出大量的关键决策②设计前期的失误,将造成后期工作的巨大浪费③投入的人员和花费相对较少,但却决定了一架飞机大约80%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特点(简要阐述) ①科学性与创造性:飞机设计要应用航空科学技术相关的众多领域(如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成果;为满足某一设计要求,可以由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 ②反复循环迭代的过程 ③高度的综合性: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权衡与协调 3.B oeing的团队协作戒律 ①每个成员都为团队的进展与成功负责 ②参加所有的团队会议并且准时达到 ③按计划分配任务 ④倾听并尊重其他成员的观点 ⑤对想法进行批评,而不是对人⑥利用并且期待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⑦建设性地解决争端 ⑧永远致力于争取双赢的局面(win-win situations) ⑨集中注意力—避免导致分裂的行为 ⑩在你不明白的时候提问 4.高效的团队和低效的团队 1. 氛围-非正式、放松的和舒适的 2. 所有的成员都参加讨论 3. 团队的目标能被充分的理解/接受 4. 成员们能倾听彼此的意见 5. 存在不同意见,但团队允许它的存在 6. 绝大多数的决定能取得某种共识 7. 批评是经常、坦诚的和建设性的,不是针对个人的 8. 成员们能自由地表达感受和想法 9. 行动:分配明确,得到接受 10. 领导者并不独裁 11. 集团对行动进行评估并解决问题1. 氛围-互不关心/无聊或紧张/对抗 2. 少数团队成员居于支配地位 3. 旁观者难以理解团队的目标 4. 团队成员不互相倾听,讨论时各执一词 5. 分歧没有被有效地加以处理 6. 在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解决之前就贸然行动 7. 行动:不清晰-该做什么?谁来做? 8. 领导者明显表现出太软弱或太强硬 9. 提出批评的时候令人尴尬,甚至导致对抗 10. 个人感受都隐藏起来了 11. 集团对团队的成绩和进展不进行检查 5.飞机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基本内容? ①飞机的用途和任务 ②任务剖面 ③飞行性能 ④有效载荷⑤功能系统 ⑥隐身性能要求 ⑦使用维护要求 ⑦机体结构方面的要求 ⑦研制周期和费用 ⑦经济性指标 11环保性指标 6.飞机的主要总体设计参数有哪些? ①设计起飞重量W0 (kg)②动力装置海平面静推力T (kg)③机翼面积S (m2) 组合参数④推重比T/W0⑤翼载荷W0 /S (kg/m2) 7.毯式图的 步骤 ①保持推重比不变,改变翼载(x轴变量),获得总重曲线(y轴变量) ②推重比更改为另一个值后确定不变,改变翼载(x轴变量),获得总重(y轴变量)。同时需将y轴向左移动一任意距离。

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国内使用的喷气式公务机设计 班级: 0111107 学号: 011110728 姓名:于茂林

一、公务机设计要求 类型 国内使用的喷气式公务机。 有效载重 旅客6-12名,行李20kg/人。 飞行性能: 巡航速度: 0.6 - 0.8 M 最大航程: 3500-4500km 起飞场长:小于1400-1600m 着陆场长:小于1200-1500m 进场速度:小于230km/h 据世界知名的公务机杂志B&CA发布的《2011 Purchase Planning Handbook》,可以将公务机按照价格、航程、客舱容积等数据分为超轻型、轻型、中型、大型、超大型。 根据设计要求,可以确定我们设计的公务机属于轻型公务机:价格在700-1800万美元、航程在3148-5741公里、客舱容积在8.5-19.8立方米的公务机。与其他公务机相比,轻型公务机主要靠较低的价格、低廉的运营成本、在较短航程内的高效率来取得竞争优势。 由此,从中选出一些较主流机型作为参考 二、确定飞机总体布局 1、参考机型 庞巴迪航空:里尔45xr、里尔60xr 巴西航空:飞鸿300、 塞斯纳航空:奖状cj3 机型座位数巡航速度M 起飞场长m 着陆场长m 航程km 最大起飞重量kg 里尔45XR 9 0.79 1536 811 3647 9752 里尔60XR 9 0.79 1661 1042 4454 10659 飞鸿300 9 0.77 1100 890 3346 8207 奖状CJ3 9 0.72 969 741 3121 6300

2、可能的方案选择: 正常式 前三点起落架 T型平尾 / 高置平尾 + 单垂尾 尾吊双发涡轮喷气发动机 / 翼吊双发喷气发动机 / 尾吊双发喷气发动机 小后掠角梯形翼+下单翼 / 小后掠角T型翼+中单翼 / 直机翼+上单翼 3、最终定型及改进 1)正常式、T型平尾、单垂尾 ①避免机翼下洗气流和螺旋浆滑流的影响:1、减小尾翼振动;2、减小尾翼结构疲劳;3、避免发动机功率突然增加或减小引起的驾驶杆力变化 ②“失速”警告(安全因素) ③外形美观(市场因素) ④由于飞机较小,平尾不需要太大,对垂尾的结构重量影响不大 2)小后掠角梯形翼(带翼梢小翼)、下单翼 ①本次公务机设计续航速度0.6-0.8M,处于跨音速范围,故采用小展弦比后掠翼,后掠角大约30左右,能有效地提高临界M数,延缓激波的产生,避免过早出现波阻。 ②翼梢小翼的功能是抵御飞机高速巡航飞行时翼尖空气涡流对飞机形成的阻力作用,提高机翼的高速巡航效率,同时达到节油的效果。 ③采用下单翼,起落架短、易收放、结构重量轻;发动机和襟翼易于检查和维修;从安全考虑,强迫着陆时,机翼可起缓冲作用;更重要的是,因为公务机下部无货物仓,减轻机翼结构重量。 3)尾吊双发涡轮喷气发动机,稍微偏上 ①主要考虑对飞机的驾驶比较容易,座舱内噪音较小,符合易操纵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②机翼升力系数大 ③单发停车时,由于发动机离机身近,配平操纵较容易; ④起落架较短,可以减轻起落架重量。 ⑤由于机翼与客舱地板平齐有点偏高,为了使发动机的进气不受影响,故将发动机安排的稍稍偏上。 4)前三点起落架,主起落架安装在机翼上 ①适用于着陆速度较大的飞机,在着陆过程中操纵驾驶比较容易。 ②具有起飞着陆时滑跑的稳定性。 ③飞行员座舱视界的要求较容易满足。 ④可使用较强烈的刹车,缩短滑跑距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班级:飞行器设计与工程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

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6级起执行)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结合地方产业基础,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开发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加工工艺、内部结构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开发性设计。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形象表现能力,能用综合手段(语言文字、设计图、模型及虚拟技术等)清晰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对专业范围内的问题具有分析、解决和评价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熟练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艺;具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设计开发产品的基本能力。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有以下要求: 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工业造型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产品开发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 (3)具备相关材料与制作工艺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相关产品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产品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产品设计的前景、需求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要具有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制与毕业学分要求 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 2.毕业学分要求:学生应修满规定的155学分,德、智、体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方能毕业。

飞行器总体设计教学大纲

《飞行器总体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数:64学时讲授 授课对象: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大学本科 前期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空气动力学与 飞行性能计算 一、课程地位:本课程是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综 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总体设计知识的同时,紧 密结合前期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飞机总体设计的一般思路、原理和方法。促进学生把理论和知识、技能转化为飞机总体设计能力的结合点,是培养学 生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和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任务:教授现代飞机总体的现代设计原理、综合设计思想理念和设 计技术;培养学生在综合运用广泛理论的基础上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分 析评价方法和设计能力,以及接受和适应深层次设计技术发展的能力;锻炼、培 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系统工程思维。 课程要求:在设计原理、概念、方法等基础方面强调系统全面、深刻精炼、 科学逻辑的有机结合,要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强调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强调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主动式教学,启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利 用现代技术的高信息含量使学生更多了解国内外飞机总体设计技术和前沿学科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现代飞机总体设计的先进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设 计技术,着力于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言(2) 1、理解“飞机总体设计”的基本含义,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 目的与任务。 2、初步建立如飞机设计阶段、特点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设计的依据与参数选择(8) 1、了解飞机的设计要求 2、了解飞机的设计规范 3、熟悉飞机的总体技术指标 4、掌握飞机总体设计的参数选择

北航飞机总体设计第2次作业

1、飞机设计的三个主要阶段是什么?各有些什么主要任务? 答:飞机设计分为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三个阶段;在概念设计阶段主要解决飞机的布局与构型,主要参数,发动机、装载的布置,三面图,初步估算性能,方案评估,参数选择与权衡研究,方案优化等问题;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飞机冻结布局,完善飞机的几何外形设计、完整的三面图和理论外形(三维CAD 模型),详细绘出飞机的总体布置图,机载设备,分系统,载荷和结构承力系统,较精确的计算,(重量重心、气动、性能和操稳等),模型吹风试验;详细设计阶段包括飞机结构的设计和各系统的设计,绘出能够指导生产的图纸,详细的重量计算和强度计算报告,大量的实验,准备原型机的生产。 2、飞机总体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飞机总体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整架飞机的布置;总体设计阶段所占时间相对较短,但需要作出大量的关键决策;设计前期的失误,将造成后期工作的巨大浪费;投入的人员和花费相对较少,但却决定了一架飞机大约80%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其特点表现为:科学性与创造性(应用航空科学技术相关的众多领域(如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成果);是一个反复循环迭代的过程;高度的综合性(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权衡与协调); 3、 Boeing的团队协作戒律有哪些? 答:1. 每个成员都为团队的进展与成功负责; 2. 参加所有的团队会议并且准时达到; 3. 按计划分配任务; 4. 倾听并尊重其他成员的观点; 5. 对想法进行批评,而不是对人; 6. 利用并且期待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7. 建设性地解决争端; 8. 永远致力于争取双赢的局面; 9. 集中注意力—避免导致分裂的行为; 10. 在你不明白的时候提问。 4、高效的团队和低效的团队各有什么表现? 答:高效的团队表现为 1. 氛围-非正式、放松的和舒适的 2. 所有的成员都参加讨论 3. 团队的目标能被充分的理解/接受 4. 成员们能倾听彼此的意见 5. 存在不同意见,但团队允许它的存在 6. 绝大多数的决定能取得某种共识 7. 批评是经常的、坦诚的和建设性的;不是针对个人的 8. 成员们能自由地表达感受和想法 9. 行动:分配明确,得到接受 10. 领导者并不独裁 11. 集团对行动进行评估并解决问题。 低效的团队 1. 氛围-互不关心/无聊或紧张/对抗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工业设计专业代码:080303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机械类 二、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工业技术设计和应用能力、具有较强外观设计能力、掌握必备的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创新能力、以及通用管理能力,能在工业产品制造企业、专业设计公司、科研院所从事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培养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艺术修养,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视觉传达等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多方向拓展知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注重创新设计能力,有选择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应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素描、色彩、构成、造型和表现技法等基本技能;培养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模型制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辅以管理能力、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掌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模型制作、视觉传达等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包括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 3、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资料;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6、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心理健康。 五、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设计学。 六、主要课程 造型设计基础、设计构成、工业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产品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等。七、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学时比例

简单介绍一下北航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

简单介绍一下北航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 发信站: 水木社区(Fri Jun 12 18:03:07 2009), 站内 北航航空学院、系统工程系、宇航学院均有飞行设计专业。有所区别 下面仅就我了解的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作简要介绍,仅供参考,尽量简明扼要 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 <1. 航空学院> 全称“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简称“五系”2003年5月,五系正式成立为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几个系别 ┌─────────┐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飞││流││固││人││飞││动│ │机││体││体││机││行││力│ │系││所││所││环││力││学│ └─┘└─┘└─┘│境││学││与│ └─┘└─┘│控│ │制│ └─┘ 说明:有些系别用的是简称 飞行力学专业已划归到北航“交通学院”,但仍有部分老师在五系带学生 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原属北航“理学院”,理学院拆分重组,该专业划归五系目前,航空学院的传统专业主要挂靠在:飞机系、流体所、固体所、人机环 <2. 专业划分> 学院涉及的一级学科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学院涉及的二级学科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 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飞行器设计(国家重点学科) 人机与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 本科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工程、工程力学 注:上面三个本科专业,前两年都在一起上课,所修的基础课也基本一样在第三年才涉及专业方向选择,到时候还有选择的机会 所以,对于高考填报志愿来说,这三个专业本科阶段没有本质区别 <3. 本科的飞设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要点

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交通工具设计、日用工业品设计、家具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艺术设计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影视制作、广告宣传、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业务培养目标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理论 2.系统地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本技能 3.系统地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本知识 4.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艺术创造力和获取经济信息、科技动态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艺术设计学 主要课程:设计史Ⅰ、抽象造型综合表现、自然色彩归纳与配制、空间造型原理、工业设计原理I、数字化工业设计I、工业设计技法Ⅲ、工业设计工程基础Ⅱ、工业设计基础训练等。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研究性不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艺术设计领域中的设计、研究、开发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结合地方经济和地域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工业造型设计方向。 五、学制 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 文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学生总学分达到195学分(必修课136学分、选修课35学分、实践环节2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4学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总体设计期末试卷1答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总体设计期末试卷1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 按照三个主要阶段的划分方式,飞机设计包括概念设计,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其中第一个阶段的英文名称为Conceptual Design。 2. 飞机的主要总体设计参数是设计起飞重量, 动力装置海平面静推力, 机翼面积.相对参数是推重比,翼载荷. 3. 在机翼和机身的各种相对位置中,二者之间的气动干扰以中单翼的气动干扰最小,从结构布置的情况看上单翼,下单翼的中翼段比较容易布置。 4. 对于鸭式飞机而言,机翼的迎角应小于前翼的迎角。 5. 机翼的主要平面形状参数中的组合参数为展弦比, 根梢比(或尖削比、梯形比)。 6. 假设某型战斗机的巡航马赫数为1.3,若使其在巡航时处于亚音速前缘状态,则机翼前缘后掠角的范围应为大于39.7°。 7. 武器的外挂方式包括(列举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机身外挂、机翼外挂、翼尖悬挂、保形运载、半埋式安装中任意4种。 8. 根据衡量进气道工作效率的重要参数,一个设计良好的进气道应当总压恢复高, 出口畸变小, 阻力低,工作稳定。 9. 布置前三点式起落架时应考虑的主要几何参数包括擦地角,防倒立角,防侧翻角,前主轮距,主轮距,停机角。 二、简答题:………………………………………………………………………( 65分) 1. 飞机总体设计有什么主要特点(需简要阐述)? 6分 答: 1)科学性与创造性 飞机设计要应用航空科学技术相关的众多领域(如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成果;为满足某一设计要求,可以有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即总体设计没有“标准答案”。 2)飞机设计是反复循环迭代的过程。 3) 高度的综合性:飞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权衡与协调。 评分标准:2分/点,第一点中对“众多领域”的举例不必完全列出。 2. 飞机型式选择的主要工作有哪几个方面? 9分 答:飞机型式选择的主要工作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总体配平型式的选择; 2) 机翼外形和机翼机身的相互位置; 3) 尾翼的数目、外形及机翼机身的相互位置; 4) 机身形状,包括座舱、使用开口及武器布置等; 5) 发动机和进气道的数目和安装位置,包括燃油的大致装载位置等; 6) 起落架的型别、收放型式和位置。 评分标准:1.5分/点 3. 简述鸭式布局的设计特点 5分 答:

飞行器设计专业英文介绍_Flight vehicle design

Flight Vehicle Design Flight vehicle design is a discipline belonging to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cultivates senior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 who arequalified to engage in flight vehicle overall design,stru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strengthanalysis. These technicians must havea better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basic theory of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the capacity of flight vehicle overall design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design. Flight vehicl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and the first link of the aircraft developmentprocess. Synthetically using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and the methods of system engineering, flight vehicle design directs the manufacturing, testing and use process of flight vehicles in the form of engineering language (drawings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Flight vehiclesare divided into aircrafts,spacecrafts, launch vehicles, missiles and other flight vehicles. Aircrafts generally refer to flight vehicles flying in the atmosphere, like airplanes, helicopter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hot-air balloonsand other flight vehicles. Someof them utilize aero engines to provide thrust, while some use the forward component of the lift, such as helicopters, and yet othersneed no thrust, like hot-air balloons.The aeroengineis able to use oxygen from the atmosphere for combustion instead of carrying it onboard, thus the combustion agent is only need to carry. However, with spacecrafts the situ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because generally spacecrafts fight in space without oxygen.They utilize batteries (storage batteries or hydrogen-oxygen fuel cell) and the solar array power system to provide power. Generally they have orbital maneuvering engines to maintain or alter their orbits. This kinds of vehicles include satellites, spaceships. The best known launch vehicles are rockets. Using oxidizer and fuel, rocket engines provide the main thrust for launch, liftoff andflight. Missiles come from rockets but are more technically demanding than the latter. The warhea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 missile. Therefore, this discipline exists both in school of aeronau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school of astronautics.Each school focuses on different fields but the similarities always exist.For instance, most missiles perform their tasks in the atmosphere and are powered by solid rocket engines. However, students in the two schools learn the same principles. There are six departments in school of aeronau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y are department of airplane, department of aerodynamics, department of aircraft structural strength, department of man-machin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flight mechanics and flight safety and department of dynamics and control.While school of astronautics containsonly three departments, spacecraft technology, spaceflight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 and aerospace propulsion. Each department has several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People in department of airplane, for example, focus on six research fields. These fields are related to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neumatics, structure, stealth and control, aircraft advanced structural design technology, coaxial helicopter design technology, macro air vehicle design technology and othe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