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珠江河口特性及其治理问题

合集下载

珠江河口治理

珠江河口治理
维普资讯
2O O6年第 6 ・E R I E 人 民 珠 江 期 P A LRV R
珠 江河 口治 理
王秋 生
( 水利部珠 江水利 委员会 , 东 广州 50 1 ) 广 16 1

要: 总结 了珠 江河 口整治工作 。阐述 了珠 江河 口的水文概 况和 泥沙特征 , 细介绍 了 自上世 纪 5 详 O年代 以来各
珠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位于中国南部。珠江流域由
西江 、 北江 、 江及 三角洲 4个 水 系组成 , 东 流域 面积 4 360 5 9 k2 m 。流域范围内包括 中 国的云南 、 贵州 、 西 、 广 广东 、 湖南 、 江西和越 南 的东 北部 部 分 地 区 , 中 , 中国境 内面 积 为 其 在 4210k? 西江是珠 江 的 主流 , 4 0 n 。 发源 于 云南省 曲靖 市 乌蒙 山脉的马雄山 , 流经云南 、 贵州 、 广西等省 ( 自治区) 与北江 后 在广东省 三水市相汇 , 入珠 江三角 洲 ; 进 东江在 广东省 东莞
地带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见图 1。20 年珠江河口7 ) 05
个城市 ( 不包括港 澳地 区) 常住人 口 386 0 万人 , 分别 占广东
省 的 4 .%和全 国的 29 国内生产总值约 1 0亿元 , 44 .%; 68 6 分
珠江 河口前缘东起九龙半 岛九龙 城 , 到赤溪半 岛鹅 头 西
l 河 口概 况
口门总量的 2 . , 83 沙量 2 4 万 t占八 大 口门 的 3%; % 1 , 3 3 虎
门、 崖门以潮流作用为主, 山潮比分别为O2 和O3。 . 6 .1河口范 围涉及广东省的广州、 佛山、 东莞 、 深圳 、 中山、 珠海、 江门等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存在问题1.珠江的地理环境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横贯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

珠江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海南省,广东、广西沿海诸河及云南、广西国际河流,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等8省(自治区),总面积为79.63万平方公里,其中珠江流域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另有1.1万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珠江水资源量相对比较丰富,径流总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6倍,单位面积产水量居全国之冠。

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平均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水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2.珠江的河流分布珠江流域片位于东经97°39′~117°18′,北纬3°41′~29°15′之间,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本片除横断山脉南北走向外,其他大多是东西走向。

本片珠江流域是一个复合的流域,由西江、东江、北江、三角洲诸河四大水系组成。

流域面积45.369 km2,其中我国境内面积为44.210万km2。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

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以南盘江为河源,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蜿蜒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人南海,全长2214km,平均坡降0.58‰,集水面积353120k㎡,其中341530k㎡在中国境内。

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2300亿立方米。

西江干流的一级支流中,集水面积1万k㎡以上的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

南盘江从源头至贵州望漠县蔗香双江口,长914km,流域面积56880k㎡,河道平均坡降1.74‰。

《2024年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空变异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范文

《2024年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空变异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范文

《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空变异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篇一一、引言珠江河口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系之一,其水环境的时空变异对当地生态系统及周边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篇论文将详细分析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二、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空变异(一)时间变化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间变化主要表现在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

季节性变化方面,由于降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河流的流量、水质等指标在一年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年际变化方面,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珠江河口地区的水环境状况也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二)空间变化珠江河口地区的水环境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河流的横向、纵向变化。

横向变化方面,受地形地貌、河流泥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河流的分布范围、水深等指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纵向变化方面,受上游来水、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河流的水质、流速等指标在不同河段之间存在差异。

三、影响水环境时空变化的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珠江河口水环境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河流泥沙等。

其中,气候因素对水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如降雨、温度等都会对河流的流量、水质等产生直接影响。

(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珠江河口水环境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城市污染等。

这些污染源的排放会对河流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水环境的恶化。

四、水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生物多样性影响水环境的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由于水质的恶化,一些敏感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同时,一些适应性强的物种可能会在新的环境下繁衍生息,形成新的生态平衡。

(二)渔业资源影响水环境的变化对渔业资源产生了直接影响。

由于水质的恶化,一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数量减少,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

同时,一些新的物种可能会在新的环境下繁衍生息,为渔业提供新的资源。

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空变异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珠江河口整治工程的生态影响浅析

珠江河口整治工程的生态影响浅析

珠 江 河 口是 我 国七 大 江 河 流 域 河 口之 一 , 自然 条 件 优 越 , 它 资 源 丰 富 , 口密 集 , 济 发 达 , 位 十 分 重 要 。 珠 江 河 口对 广 东 人 经 地 省 和 香 港 、 门两 个 特 别 行 政 区 的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关 系 重 澳 大, 而且 直 接 关 系 着流 域 防 洪 安 全 、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和 生 态 环 境 水 等 全 局 性 的 问 题 。珠 江 河 口八 大 口 门 的 整 治 工 程 使 珠 江 三 角 洲 河 网 的 水 动 力 条 件 和 河 口 的 生 态 系 统 发 生 变 化 , 究 这 种 变 化 研 对 客 观 评 价 口 门整 治 、 理 利 用 河 口 资 源 和 保 护 河 口生 态 环 境 、 合
流 组 成 , 聚 于 珠 江 口发 育 形 成 的 复 合 三 角 洲 , “ 江 汇 流 、 汇 呈 三 八
个 独 立 的 潮 汐 动 力 区 , 门动 力 区缩 小 , 汐 动 力 降 低 , 内悬 口 潮 口 沙 浓 集 , 滩 的年 平 均 淤 积 速 度 由 1e / 西 m a左 右 提 高 到 6e / , m a 不 利 于 排 沙 、 航 。治 理 以加 强 主 槽 道 的 冲 刷 和 维 持 为 主 , 浅 海 通 以 区 现 状 深 槽 作 为 规 划 治 导 线 的 出海 线 路 , 3 的扩 宽 率 延 伸 河 以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6月
第 3期
廖 梓 瑾 :珠 江 河 口 整 治 工 程 的 生态 影 响浅 析
珠 江 河 口整 治 工 程 的 生态 影 响 浅 析
廖 梓 瑾
( 东省水 文局 , 东 广 州 50 5 ) 广 广 1 1 0

珠江三角洲的水资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珠江三角洲的水资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目录1三角洲概况 (2)1.1流域概况 (2)1.2地理经济 (2)1.3水资源 (2)1.4供水及用水 (3)1.5河口特征 (3)1.6自然资源 (3)2经济发展与水文环境变化 (4)2.1经济发展 (4)2.2水环境问题 (5)3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8)3.1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8)3.2认识的转变 (8)3.3总体策略 (8)4结语 (9)珠江三角洲的水资源污染及防治对策[摘要]珠江三角洲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水网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三角洲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上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

但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严峻的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分析了随经济的发展三角洲水文环境的变化,目前面临的各种水环境问题,提出了未来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保障策略建议。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水环境,可持续,污染防治1三角洲概况1.1流域概况珠江流域包括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流域面积45万km2,其中在我国境内44万km2。

流域内干流4000多公里,主要干支流9499公里。

干流中主流为西江,自源头至三角洲入口思贤窖处长2075km,平均坡降0.58‰;干流北江长468km,平均坡降0.26‰;干流东江长520km,平均坡降0.39‰。

三角洲为平原河网地区,坡降0.1‰~0.2‰。

河网区面积9750 km2,河网密度0.8km/km2。

主要水道100多条,长度约1700km,水道纵横交错,相互贯通,水系构成十分复杂。

三角洲径流通过八个口门注入南海。

入海口门处有两个海湾:东边的伶仃洋海湾和西边的黄茅海海湾。

1.2地理经济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大陆南部。

行政区涉及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等7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最大主体。

1980-2000年,珠三角经济平均增长达到16.9%,大大高于同期9.6%的全国水平和13.8%的广东省水平。

珠江河口城市水源地问题及对策探讨

珠江河口城市水源地问题及对策探讨

c re tstain a d i v lt n hsoy o h r a tr su c s ts g e t o ou in u rn iu to n t e oui itr ft e u b n wae o re ,i u g ss s me s lt me s r o tee s o o a ue t h s
前 沿
C IA WA E E OU C S 01 . HN T R R S R E 2 0 1
珠江河 口城市水源地 问题及对策探讨
崔 树 彬
( 利 部 珠 江 水 利 委 员套 珠 江 水 利 科 学 研 究 院 , 16 1 广 州 ) 水 50 1 , 摘 要 : 过 对 珠 江 河 口 城 市供 水 水 源 地 现 状 和 演 变 历 程 进 行 分 析 . 对 供 水 水 源 地 出现 的 成 潮 上 溯 、 质 污 通 针 水
中 图分 类 号 :V 1 . T 23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12 (0 0 O — 0 2 0 10 — 13 2 1 )1 0 3 — 4


珠 江 河 口 城 市 供 水 水 源
水 口位 于 东 莞 和 惠 州 境 内 : 海 和 澳 珠 门的供水 水 源地 为两 江 磨刀 门水道 . 取 水 口位 于 珠 海 境 内 。东 江 中 下 游 是 我 国 华 南 地 区 最 为 缺 水 的 地 区 , 东 以 江为水 源 的珠 三角 地 区 的城市 还 有 : 惠 州 、 莞 和 广 州 西 江 磨 刀 门 水 道 东
洞 水 库 , 向 澳 门 供 水 。17 并 9 9年 , 门 澳 又 以 预 付 水 费 方 式 向 珠 海 提 供 无 息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流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珠江水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珠江概况:珠江横贯我国华南大地,是我国七大江河至于。

珠江流域片主要包括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及东国际河流、粤桂沿海诸河以及海南省,区域总面积65.4万平方公里,设计的行政区域有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福建8省(自治区)。

珠江流域是珠江片最大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经八大口门注入南海,素有“三江会流、八口入海”的特征,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站整个珠江片的69.3%。

珠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30亿立方米,仅此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也是目前我国水质最好的江河之一,其主要干流税制常年保持在Ⅱ--Ⅲ类。

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全长2214公里。

发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一次经过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在广西梧州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

珠江水系主要特征:珠江流域内多为山地和丘陵,站总面积的94.5%,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仅占5.5%。

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平均海拔为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在云贵高原以东是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两广丘陵,广西以及云贵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着石灰岩,以云南的石林和贵州的山水地貌特征最为典型,珠江下游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

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珠江流域的中部,属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多雨。

四季的特点是:春季阴雨连绵,雨季特多;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4~22度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

珠江含沙量少,是我国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

珠江现状: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

珠江流域的综合治

珠江流域的综合治

(1)珠江流经南方多省,流域内人口众多; 人 文 (2)流域中上游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 条 (3)流域下游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
件 (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珠江流域城市化发展迅速。
•4
(1)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有 利 因 (2)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充足 素
(3)喀斯特地貌广布,旅游资源丰富
四、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
自然地理条件 (流域位置、自然
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环境、自然资源等)
人文地理条件 (人口、经济发展 基础等)
进一步分析流域发展各地理要素
有利要素
制约要素(问题)
探寻发展方向
探寻综合治理对策
•1
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 方法与过程,探讨我国珠江流域的综 合治理与开发。
然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多暴雨
条 (4)河流特征:主要有东江、北江和西江三大支流组成,其
珠 件 中西江为最长支流。西江流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落差大,

汛期为4—10月,河流水量大。

(5)土壤:流域内多山地丘陵、石灰岩地貌等,土地较贫瘠


(6)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理 条 件
•2
材料一:珠江流域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 其中西江为最主要支流,其发源于云贵高原,流经 两广丘陵,最后注入南海。 材料二:珠江流域地图
25°
问题1:根据材料,分析珠江流域存在的问题,发
展的条件以及治理的综合措施。
•3
(1)位置:发源于西南,流经华南
自 (2)地形:流经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等地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珠江口主要河道来水量比较
项目
西江
北江
东江
流溪河及谭江
来水量(亿 m3) 2460
482
312
16
-1-

占总来水量比例 78.2%
12.8%
8.5%
0.5%
径流通过珠江三角洲的纵横交错的河网由八大口门入海。依据 20 世纪 80 年代的珠江八 大口门的水流分配资料如表 2 所示(前四口门为东四口门,后四口门为西四口门),东四口 门占 53.4%,总计 1742 亿m3,西四口门占 46.6% ,总计 1518m3。
项目
西江(马口站) 北江(三水站) 东江(博罗站) 流溪河(牛心岭站)
平均含沙量
kg/m3
0.31
0.20
0.14
0.06
平均年沙量(万
吨)
7250
761.8
314
10.2
占总来沙量(%)
86.97
9.14
3.77
0.12
珠江河口泥沙属细颗粒泥沙,以粉沙为主,黏土成分占 1/3 以上,其他为细沙和有机质。 黏土矿物平均含量为:伊力石 50%,蒙皂石 3%,绿泥石 17%,高岭石 30%。这些黏性颗粒 在河口易产生絮凝作用,促使泥沙落淤。据实测资料计算,口门处水域面积急剧减小,拦门 沙发育迅速。
这主要由于人类活动侵占了河道内的行洪滩地,造成了泄洪不畅,而且河道中各级堤防 缺乏统筹规划而竞相提高防洪标准,使得堤防越高,洪水位也不断抬高。
3.2 水环境恶化
珠江口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在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影响下,用水量和污 水排放量也不断增大,但是污水的处理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使得珠江口水质不断下降已经 威胁人民的生产生活。据 2001 年有关数据,珠江口三角洲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 总量达 76 亿吨,占广东全省的 75%。受潮汐影响,八大口门处水质全部介于Ⅲ~超Ⅴ类之 间,其中超Ⅴ类的占 20.3%[2]。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Problems of its Regulation
Wang Changnan
Traffic College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
3.3 全球环境变化巨大而长远的影响[4]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 年预测,到 21 世纪末,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升高 1.4~5.8℃,升幅是 20 世纪的 2.3~9.7 倍。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是 20 世纪全球平均海平 面上升了 20cm,IPCC也预测 21 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了 19~88cm。中国科学院地 理学部院士们考察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情况后向国务院报告,预测珠江三角洲到 2050 年 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为 40~60cm[4]。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约 803.6km2在珠江基准面之 下的,2994.76 km2土地在珠江三角洲珠江基准面 0.9m以下(占珠江三角洲平原总面积的 48.4%)。而且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地质构造沉降区,相对海平面 50 年后的升幅很 可能达到 0.7~1.0m[4]。还会引起口门水位高,排水不畅,增加洪水几率,排污困难,咸潮深
参考文献
[1] 李粤安. 关于珠江河口整治的初步研究.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 [2]陈文彪. 王琳,邓家泉,许祥向,钟上海. 珠江口伶仃洋的治理研究. 水利学报,1999 年第 3 期 [3]李平日.沿海水利规划需注意海平面上升问题.水利规划,1993(3):71-72 [4] 李平日. 珠江河口治理的几个问题.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水利 水电出版社,2003 年 [5] 严恺. 梁其荀. 海岸工程.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年 [6] 钱正英,张光斗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2001 [7] 王秋生. 关于珠江河口的规划与治理.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 [8]范锦春. 把握珠江三角洲防洪面临的新问题,加强珠江河口整治. 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 研讨会文集. 珠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年 [9] 广东省水利水电研究院.西北江三角洲河道桥梁阻水问题调研报告,2001.6 [1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珠江河口水沙动力特性影响研究,2001 [11] 黄胜主编.中国河口治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年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fers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n recent years and some problems of its regulation,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 Keywords: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regulation environment
由于潮汐的影响,珠江口也面临着盐水入侵的问题,随着河道水位不断抬高,造成了地 下水位抬高,使得入侵盐水已危及到地下水的安全,地下水环境正逐年恶化,
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珠江口海域生态环境破坏已非常严重,海域的红树林也受到严重 破坏。1998 年 3 月底至 4 月珠江口发生的特大赤潮,持续半个月之久,为历史罕见,其主 要原因就是环境污染。
-2-

2.3 潮汐
珠江河口的潮汐来自太平洋潮波,属不正规半日潮类型,日潮与半月潮不等。河口属于 弱潮河口,虎门潮差最大,最大的潮差可达 3.66m。其涨潮历时,枯水其大于汛期,落潮历 时汛期大于枯水期。珠江河口常发生风暴潮,产生一定的增水,大大超过正常潮水位。
1. 前 言
珠江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非常迅速的河口地区,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海运最繁忙,船 舶最密集的水域之一,每天的船舶流量达 4000 艘次。“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拥有 着大西水道,大濠水道,青州水道等多条国际航道。是连通香港,澳门的重要口岸,是我国 重要的黄金水道。但是洪水灾害频繁,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了河口地势地貌改变以 及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珠江河口治理刻不容缓。
2. 珠江河口特性
2.1 径流情况和洪水
根据珠江三角洲各河道统计,珠江三角洲每年承泄上游来水量约 3270 亿m3,最大年来 水量约为最小年来水量的 2.60~7.53 倍。其中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及谭江的水量以及 占总来水量比例如表 1 所示。流域来水主要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共占总量的 95%以上。 西江的年际水量变化较小,汛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5~9 月,而北江的年际水量变化较大,北 江东江的汛期在 4~9 月。历史上, 1915 年西,北江的洪水为最大,西江的高要站所记录的 洪峰流量为 54500 m3/s(二百年一遇),同时北江横石站的洪峰流量为 18600 m3/s(百年一 遇),1959 年东江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峰,其博罗站记录的洪峰流量为 12800 m3/s (百年一遇)。最小流量出现在 1955 年 3~5 月,西江梧州站为 848 m3/s,东江博罗站为 31.4 m3/s,北江石角站为 139 m3/s。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差距相当大。
表 2[1]
项目 横门 洪奇门 蕉门 虎门 崖门 虎跳门 鸡啼门 磨刀门 总计
水量 365
209
565
603
196
202
197
923
3260
比例 11.2% 6.4% 17.3% 18.5% 6.0% 6.2% 6.1% 28.3% 100%
2.2 泥沙
珠江水大沙少,陆域来沙仅占长江的 14.4%,为黄河的 4.21%,但是由于径流比较大, 每年仍有大量泥沙流入河口地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总量为 7098 万吨,多年平均含沙量 0.218 kg/m3。输沙主要集中在夏季,多为 6~8 月,汛期沙量占年沙量 94.6%。表 3 为各主要 河道输沙情况。西江是主要来沙河道,主要通过天河,由磨刀门,鸡啼门,崖门及虎跳门输 送入海。 表3
-3-
入迫使引水口上移的问题[3]。

4. 小结
通过上述对珠江口近期水沙特性及治理面临的一些问题的浅析,大规模人类活动对珠江 口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因此要加以重视,逐步规范人类活动,使其对自然界的负面影响降 到最低,并最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治工程。然而解决珠江口的治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我们世世代代来完成它。在治理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而且要做到“以人为 本”。
பைடு நூலகம்
-4-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防洪的新问题
珠江河口位于中国亚热带地区,面临南中国海,雨量充沛,同时常遭受台风,洪涝灾害 特别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人类活动频繁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 1993~1998 年洪涝台风灾害造 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亿元。
上世纪 90 年代西北江曾经发生过两次约 50 年一遇的洪水,即“94.6”和“98.6”洪水。 虽然三角洲口门处水位不高,可是在河口腹部洪水位异常壅高,其中顺德水道下段,荣桂水 道,鸡鸭水道及小榄水道洪水位超过了百年甚至二百年一遇,超警戒水位 20 天,上下游洪 水频率不一致。

浅议珠江河口特性及其治理问题
王常男
河海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8
E-mail: joblic2001@
摘 要: 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珠江口近年来的水沙特性,提出了一些治理面临的一些 问题,浅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珠江 河口治理 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