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勘误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设计规范篇一:dJTG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表及疑问探讨JTGD60-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表及疑问探讨1.0.4、设计使用年限(新增)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使用年限提出明确要求。
1..0.6、增加抗风、抗震、抗撞设计要求。
3.1.2、公路桥涵线形设计:(引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3.1.4、地震状况应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从偶然状况中剥离)。
3.1.5、公路桥梁钢结构部分应根据需要进行抗疲劳设计(通用规范新增内容,对应的钢结构设计新规范执行)。
3.1.6、风险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新增,对应交公路发(2010) 175号)。
3.2.3、增加斜交桥梁桥墩斜交正做时,墩台边缘净距的计算简式。
13.2.7、新增跨线桥桥墩设置及防护要求。
3.4.1、紧急停车带的设计长度要求修改。
3.4.2、人行道设置宽度修改。
最小宽度有原来0.75或1米,修改为1米。
增加路缘石高度设置的进一步说明。
3.5.1、增加易结冰、积雪的桥梁纵坡不宜大于3%的要求。
3.5.3、第四条,增加逆风、冰冻、漂流物的影响下,提高铺砌高度。
3.5.5、详细补充桥台搭板设置长度、宽度、搭接以及厚度要求。
3.6.6、增加桥梁栏杆与桥面板的连接方式描述。
3.6.8、条纹中补充了盆式支座、球钢支座等支座。
3.6.9、简化伸缩缝的要求,删除了数模式伸缩缝中钢梁高度的要求。
3.7.6、增加桥面排水、桥台排水、支挡构造物排水的要求,详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3.8.2、新增永久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特大桥、大桥)3.8.4、修改防雷设计要求。
(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3.8.6、新增结构监测设施设置要求(技术复杂的大型桥梁)。
3.8.7、新增跨线桥设置防抛网要求。
4.1.5、基本组合中将汽车荷载按照车辆荷载的加载时,车2辆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为1.8。
《公路桥梁信息公示牌设置要求》和《公路桥梁限载标志设置要求》2021

公路桥梁信息公示牌设置要求一、设置对象所有公路桥梁。
二、设置位置桥梁信息公示牌应分别设置于桥梁两端靠近桥头的行车方向右侧护栏或墩台上。
三、设置要求1.新建和改扩建的公路桥梁信息公示牌应在桥梁建设时同步设置。
2.已按《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3〕321号)要求设置的桥梁信息公示牌,结合年度养护工程进行调整完善。
四、版面设计1.按照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规定,桥梁信息公示牌颜色为白底、黑字、黑边框。
字体应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
2.公示牌右上方可预留设置桥梁信息二维码。
二维码的生成及维护由桥梁管理单位负责,除桥梁信息公示牌文字公示的信息外,可根据需要公示其他信息,如定期检查的承担单位、时间、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等。
版面设计示例如下图所示。
单位:mm五、其他要求1.桥梁信息公示牌底板应选用经济、适用、耐久的材料,如铝合金板、薄钢板、合成树脂类板材或其他板材。
板材的相关指标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桥梁信息公示牌金属构件应进行防腐处理,并符合现行《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18226)的要求。
3.桥梁信息公示牌宜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其逆反射材料及耐久性宜与其他交通标志保持一致。
公路桥梁限载标志设置要求一、设置对象在经检查、检测、评定后,不能满足现行桥梁设计规范车辆荷载要求,需要设置限载标志的公路桥梁。
二、设置位置根据桥梁所在公路的技术等级,限载标志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
在需进行限载的桥梁前适当位置设置限载标志,同时在最近的入口及相邻主线出口处配合指路标志设置限载标志或告示标志。
2.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四级公路。
在需进行限载的桥梁前适当位置设置限载标志,同时在最近可供车辆掉头或绕行的位置前设置限载标志或告示标志。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总则1.0.1为规范公路桥涵设计,按照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等级公路桥涵的设计。
1.0.3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1.0.4公路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表1.0.4的规定。
1.0.5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按单孔跨径或多孔跨径总长分类规定见表1.0.5。
注:1.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
2. 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端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3. 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4. 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1.0.6公路桥涵应进行抗风、抗震、抗撞等减灾防灾设计。
1.0.7公路桥涵设计应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有关要求。
1.0.8公路桥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 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2设计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servicelife 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养护条件下,桥涵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或更换,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年限。
2.1.3极限状态limitstates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1.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ultimatelimitstates 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状态2.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limitstates 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
2021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

曲线对称布置,半径R =100m ,辅角β=30°2021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某山岭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 ,其中某越岭段拟选择缓坡地段敷设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如下图所示,M 、N 为辅助曲线交点,辅助,外距,在MN 方向上的上下路基断面如下图右所示,C =1.2m ,两辅助线曲线交点间所需的最小距离MN 应为多少?(取小数点后2位)( )题1图A .9.34mB .10.14mC .11.14mD .11.34m【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TG D20—2017)第6.2.1条、第6.2.2条、第6.4.1条。
①外距:②查表6.2.2,三级公路车道数为2。
查表6.2.1,设计速度30km/h,车道宽度为3.25m。
查表6.4.1,设计速度30km/h,三级公路的土路肩宽度为0.50m。
路基宽度为B=2×3.25+2×0.50=7.5m。
上下行路线中心线间距:2×7.5/2+1.2+4+3×1.5=17.2m。
③最小距离MN:17.7-2E=17.2-2×3.528≈10.14m。
2.东北某拟在积雪冰冻的丘陵地区新建一条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路面横向力系数取0.12时,该公路最大超高时的平曲线最小半径应为多少?(取整数)()A.250mB.270mC.280mD.300m【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5.1条。
查表7.5.1,积雪冰冻地区,一级公路最大超高值为6%。
平曲线最小半径:3.某山岭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
其中某一路段的平纵面设计如下图,并分为A、B、C、D四个路段,请从平纵线形组合的合理性的角度分析判断,以下四个路段中平纵组合最为合理的是哪一段?()[缺图,仅供参考]A.A段B.B段C.C段D.D段【答案】D【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9.5.2条第6款规定,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故A项错误。
2018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试题及详解

与外侧车道的倾覆临界速度最接近( 2018年10月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试题及详解一、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汽车行驶在圆曲线半径R =60m 的双车道公路圆曲线路段,汽车轮距为1.7m ,装载重心高度h =1.8m ,路拱横坡i g =±2%,弯道内侧车道)。
(不计内侧车道与外车车道的半径差值)A .66.26km/h ,59.71km/hB .68.42km/h ,68.42km/hC .58.70km/h ,49.25km/hD .61.24km/h ,58.70km/h【答案】D【解析】①倾覆条件:μ=b/2h =1.7/(2×1.8)=0.472②代入横向力系数定义:③内侧车道倾覆的临界速度为:④外侧车道倾覆的临界速度为:2.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路面与轮胎之间的纵向摩阻系数取0.33,驾驶员反应时间取2.5s,停车视距是()。
A.85mB.80mC.75mD.70m【答案】C【解析】停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驾驶员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开始制动汽车到汽车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再加安全距离。
①行驶速度,当设计车速为(60~40)km/h时为其90%,即行驶速度按54km/h计取。
②停车视距:③为了安全,向上取整为75m。
3.某二级公路(v=60km/h),路面宽度7m,土路肩宽度0.75m,路拱横坡2%,土路肩横坡4%。
某平曲线半径选定为180m,超高横坡取6%,超高旋转轴绕边线旋转。
该曲线的超高缓和段最小长度、超高缓和段最大长度是()。
A.55m,135mB.50m,130mC.45m,120mD.60m,140m【答案】A【解析】①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5.4条规定,当路拱横坡度发生变化时,必须设置超高过渡段。
其超高渐变率应根据旋转轴的位置按表7.5.4确定。
由表7.5.4可知,v=60km/h,超高旋转轴绕边线旋转,边线超高渐变率为1/125。
JTG D60-201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介绍

2015版通规主要修订内容介绍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于2004年颁布实施。
近几年的实践应用表明,规范总体上能够满足我国公路桥涵建设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公路运营状况、桥涵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内容: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日渐突出;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设计、全寿命设计、风险评估、桥梁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等新方法、新理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了吸纳近年来的成熟经验和科研成果,提高规范的适应性,促进公路桥梁科学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2009年下达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修编任务。
在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吸取了已有的成熟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并且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
在规范条文初稿编写完成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
总体而言,本规范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1) 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2) 完善了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3) 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 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5) 增加、完善了各种作用标准值的计算规定;6) 完善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关规定;7) 增加了桥涵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的相关规定。
为了清晰地说明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内容,现将主要修订内容的确定理由及作用和影响分章节论述如下。
1 第1章总则1)公路桥涵的设计原则修改为“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
长期以来,公路桥涵设计都遵循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这是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安全、耐久、适用是公路桥涵结构最基本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日益引起重视。
环保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贯彻落实。
新、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汽车荷载作用的比较分析

新、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汽车荷载作用的比较分析刘兵;潘芳【摘要】2015年实施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将各等级公路的设计荷载及安全等级等进行重新修订.修订后原有部颁空心板通用图在新标准下适用度及已建的各等级公路中小跨度桥梁安全度,一直被设计者和桥梁管养部门所关心.文章以部颁的10m、13m、16m、20 m标准跨径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空心板跨中承载能力的变化,评价已建成的中、小跨径空心板安全度.研究表明10m、13m跨径空心板的部分中、边板通用图已不能适应新规范的变化;已建成的二、三、四级公路上的中桥及二级公路上的小桥的承载能力已无法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7(014)003【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桥梁工程;设计规范;车道荷载;承载能力【作者】刘兵;潘芳【作者单位】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4;江苏东交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1+.2随着公路桥梁的大规模建设,已使用了11年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以下简称《老规范》)进行了修订,新规范(JTG D60—2015)于2015-12正式实施[1-2],《新规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老规范》进行了补充和修改:(1)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规定,有利于提升公路桥涵耐久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2)明确了各类公路桥涵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对除特大桥外的其他公路桥涵设计安全等级的要求加以提高;(3)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
设计使用年限是体现桥涵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美国、英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多国的桥梁设计规范对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均有明确的规定[3]。
日本提出桥梁的设计使用年限大约为100年;英国规定桥梁的设计年限为120年;美国要求对桥梁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75~100年;欧洲共同体在桥梁设计规范中规定桥梁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2015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D60-2015)修订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shèjì)通用规范》(JTG D60)主要修订(xiūdìng)内容介绍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tōngyòng)规范》(JTG D60-2004)于2004年颁布实施。
近几年的实践应用表明,规范总体上能够满足我国公路桥涵建设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公路运营状况、桥涵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内容: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日渐突出;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设计、全寿命设计、风险评估、桥梁运营期结构安全监测等新方法、新理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zhòngyào)因素。
为了吸纳近年来的成熟经验和科研成果,提高规范的适应性,促进公路桥梁科学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2009年下达(xiàdá)了《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修编任务。
在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吸取了已有的成熟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并且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
在规范条文初稿编写完成以后,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定稿。
总体而言,本规范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1) 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2) 完善了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3) 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4) 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5) 增加、完善了各种作用标准值的计算规定;6) 完善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关规定;7) 增加了桥涵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的相关规定。
为了清晰地说明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内容,现将主要修订内容的确定理由及作用和影响分章节论述如下。
1 第1章总则1)公路桥涵的设计原则修改为“安全、耐久、适用、环保、经济和美观”。
长期以来,公路桥涵设计都遵循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这是与我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相适应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勘误
1. 第11页,3.4.1条中,“保持桥面净宽与路基宽度相同”修改为“保持桥面净宽与不含土路肩的路基宽度相同”。
2. 第19页,式(4.1.5-1)中“ ”修改为“ ”。
3. 第21页,
4.1.6条中,和的定义。
原为:——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频遇值系数取0.7。
——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准永久值系数取0.4。
修改为:——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频遇值系数,取=0.7;当某个可变作用在组合中其效应值超过汽车荷载效应时,则该作用取代汽车荷载,人群荷载=1.0,风荷载=0.75,温度梯度作用=0.8,其他作用=1.0。
——第个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汽车荷载(不计汽车冲击力)=0.4,人群荷载=0.4,风荷载=0.75,温度梯度作用=0.8,其他作用=1.0。
4. 第33页,式(4.3.11-2)中“ ”修改为“ ”。
5. 第62页,4.3.5第二段第二行“制动为165kN”修改为“制动力为165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