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

合集下载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0-3 岁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1. 感知觉发展:婴幼儿通过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他们对颜色、声音、形状等非常敏感,并逐渐学会分辨和区分不同的刺激。

2. 运动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迅速发展。

他们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基本动作,这些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探索环境和发展自主性。

3. 语言发展:婴幼儿开始发出声音,并逐渐学会说话。

他们通过模仿和重复来学习语言,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和指令,并尝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4. 情绪发展:婴幼儿开始表达各种情绪,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他们需要得到父母或照顾者的关注和回应,以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5. 认知发展: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能够记忆、模仿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欲。

每个婴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方式都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只是一些一般性的特点。

同时,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

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以下是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的详细说明:1.0-1岁婴幼儿期:年龄特点:-身体发展迅速,逐渐学会坐、爬、站和行走。

-语言能力尚未发展,主要以哭泣、咿呀声和面部表情来表达需求。

-需要大量的食物和睡眠来促进生长和发展。

心理特点:-通过触摸、咀嚼物品等方式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对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亲近和依赖性较强。

-具有直觉思维,对环境变化敏感。

2.1-2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学会站稳和行走,开始探索环境和物品。

-语言能力逐渐发展,能说出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欲望,倾向于自己尝试和实验。

心理特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勺子、杯子等。

-学会模仿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摇头表示拒绝、笑表示高兴等。

-具有“自我中心”思维,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2-3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具有丰富的动作能力,能够跑、跳、爬等。

-语言能力显著增强,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和表达愿望、需求。

-开始对事物的分类和排序有一定的认识。

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喜欢提问并探索新事物。

-开始培养社会技能,如分享玩具、等待轮流等。

-具有逆反心理,倾向于挑战和反抗成人的规定和限制。

4.3-5岁幼儿期:年龄特点:-大脑发展迅速,思维逐渐理性化,开始实施计划、解决问题。

-语言能力大幅增强,能够使用复杂的句子和语法结构。

-协调能力提升,例如能够踩脚踏车、穿衣服、梳头等。

心理特点:-开始发展独立性和自主性,愿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具有群体意识,逐渐学会分享和合作,并形成友谊。

-增强社交技能,能够根据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去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综上所述,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在身体发展、语言能力、认知发展以及社交技能方面都有具体的差异。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一、生长发育特点:1.身体发育:婴幼儿在出生后迅速增长体重和身高,首先头部的增长较快,随后是四肢和躯干的增长。

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和器官逐步完善,例如听力、视力、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发育。

2.睡眠和饮食:婴幼儿需要大量的睡眠和适量的饮食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发育。

他们通常需要多次喂养,并在夜间需要频繁的喂奶。

3.头部抬起和坐立: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逐渐学会抬起头部,然后可以坐立。

这一过程需要强壮的颈肌和核心肌群的发展。

4.爬行和走路:婴幼儿在7-12个月之间学会爬行,之后开始尝试站立和行走。

这一阶段需要手眼协调和肌肉力量的发展。

5.牙齿的生长:婴幼儿的乳牙开始在出生后几个月内生长。

大多数婴幼儿在3岁时拥有完整的乳牙。

二、能力发育特点:1.大脑发育:婴幼儿脑部的神经元迅速增长,建立和加强神经连接。

这一阶段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

2.运动能力: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逐步发展出能够控制身体的运动能力,如握住物品、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

3.认知能力:婴幼儿开始注意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学会使用感官来认知世界。

他们开始发展对象永恒性的概念,明白即使看不见的物体仍然存在。

4.语言能力:婴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模仿发声,并逐渐产生有意义的声音。

他们开始学会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言语。

5.社交能力:婴幼儿开始对周围的人物和环境产生兴趣,喜欢和家人互动,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开始学会笑、哭和与人眼神交流。

三、心理发育特点:1.依恋:婴幼儿与主要的照顾者建立深厚的依恋关系。

他们开始形成对照顾者的依赖,并表现出对照顾者的情感需求。

2.自我意识:婴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和环境。

他们开始发展自我意识,例如意识到自己的手和脚是自己的。

3.情绪表达:婴幼儿开始表达各种情绪,包括快乐、不悦和愤怒等。

他们经历了情绪调节的过程,并逐渐学会应对和表达情绪。

4.游戏和想象:婴幼儿开始探索各种玩具和游戏,并进行基本的角色扮演。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0—3岁婴幼儿是儿童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了解婴幼儿的需求和发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

下面将从生长发育、能力发育和心理发育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0—3岁婴幼儿的特点。

在生长发育方面,0—3岁婴幼儿的身体迅速发育。

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都会呈现大幅度增长。

他们的骨骼和肌肉系统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此外,0—3岁婴幼儿的大脑也在快速发育,在这个阶段形成了大部分的大脑神经连接。

婴幼儿对于外界刺激也比较敏感,他们的感官系统也在发育和成熟。

在能力发育方面,0—3岁婴幼儿的能力逐渐增强。

在运动发育方面,婴幼儿从不会抬头、坐立到能够爬行、站立、行走等,最后能够独立行走。

在语言发育方面,婴幼儿从最初的哭声、声音认知到慢慢理解和产生简单的语言表达,最后能够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

在认知发育方面,0—3岁婴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围的世界,逐渐形成了对物体、人物、事件等的认知能力。

在社交发展方面,婴幼儿开始逐渐理解和参与社交互动,他们能够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在心理发育方面,0—3岁婴幼儿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婴幼儿的情绪反应比较简单,他们会出现高兴、悲伤、生气等基本情绪表达。

其次,婴幼儿的心思比较单纯,他们对于外界的事物还没有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再次,婴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再只是将自己与母亲融为一体。

最后,0—3岁婴幼儿的依恋关系比较紧密,他们对母亲或者主要照顾者有强烈的依赖需求,需要稳定、安全的情感依托。

综上所述,0—3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能力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呈现出的一系列特征。

了解这些特点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婴幼儿的成长需求,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pdf版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pdf版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
0-3岁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发展对婴幼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些特点和阶段:
1.0-6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探索世界,开始建立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他们开始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颜色和形状,并对熟悉的面孔和声音产生积极的反应。

2.6-12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开始发展出自我意识,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并开始尝试独立探索世界。

他们开始学会爬行、站立和行走,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3.1-2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开始发展出语言能力,能够说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并开始理解简单的指令和规则。

他们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并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更强的好奇心。

4.2-3岁:这个阶段的婴幼儿开始发展出更复杂的思维和想象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游戏和活动,并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

他们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更强的适应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婴幼儿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及健康标准

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及健康标准

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及健康标准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是怎样的呢?伴随着孩子的出生,父母们开始为孩子的成长发育操心。

孩子的生长过程中心理发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及健康标准,希望对你有帮助!0~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征1、清晨醒来睁开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脸宝宝需求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脸。

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和父母同桌进早餐,早晨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宝宝却能在与父母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亲切和欢快。

当爸爸妈妈离家去上班,要拥抱或亲吻宝宝的脸,想看到父母的笑脸,和他皮肤接触,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说上几句鼓励他的话,微笑着和宝宝说再见。

清晨的这一段时间,父母的笑脸和关心会给宝宝的一天带来新的气息和良好的情绪。

2、想和父母说话玩耍3岁前的宝宝特别依恋父母,常想和父母亲近,说说玩玩。

因此,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应该花一点时间听听宝宝的述说、提问,并为宝宝念儿歌,讲故事,唱唱歌或和他游戏。

所花的时间并不多,爸爸妈妈自己也可轻松一下,调剂在外工作一天的紧张情绪,又能给宝宝带来快乐和安慰。

宝宝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反而会很高兴地独自去玩或帮忙父母做一些小事情。

3、需要在和睦的家庭环境里生活和睦的家庭是宝宝幸福的摇篮,宝宝需要在父母恩爱、家庭成员和睦、相互尊重的环境里生活,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父母不和,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出言不逊、行为粗鲁,会让宝宝紧张、担忧;或者由于情绪不好,大人将怒气出在宝宝身上,把宝宝当成“出气筒”,更让宝宝委屈、不知所措。

尤其是父母矛盾深化到闹离婚的时候,互相争夺孩子,以孩子喜爱之物引诱他站在自己一方,反对对方,使宝宝不知何从,分不清是非,易形成自私、虚伪、说谎及见风使舵的不良行为,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

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

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在0~3岁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展现出来。

这个阶段是婴幼儿生命中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发展得非常迅速,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刺激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0~1岁的阶段,婴儿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和探索。

他们会用手抓握、摸索以及弄碎各种物体,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这个时期的婴儿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强烈,他们需要母亲的关爱和安抚来感受到安全和保护。

婴儿还无法言语,因此通过哭声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到了1~2岁的阶段,婴幼儿开始逐渐学会行走和说话,他们的心理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婴儿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探索欲望。

他们会主动去尝试新的事物,通过摸、嗅、舔和咬来感知世界。

同时,婴幼儿也开始学会说话,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但是他们的语言能力还非常有限,很多时候无法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时期的婴幼儿还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世界,很难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进入2~3岁的阶段,婴幼儿的心理特点进一步发展。

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够用句子和简单的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婴幼儿开始有了更强的社交意识,他们愿意去与其他儿童互动,分享玩具和经历。

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交技巧和情感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弱,经常会因为争抢玩具或者与其他儿童发生冲突。

这个阶段的婴幼儿还比较自我中心,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缺乏对他人的共情和关心。

总体来说,0~3岁婴幼儿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和探索、对母亲的依赖、自主性和探索欲望、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有助于父母和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婴幼儿,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刺激和引导。

在呼应婴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空间,以促进他们健康的心理发展。

婴幼儿心理学

婴幼儿心理学

婴幼儿心理学婴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到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领域。

婴幼儿期是个体人生发展最早、最关键的阶段之一,了解和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有助于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婴幼儿,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心理需求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1. 感知和认知发展:婴幼儿在感知和认知方面经历了显著的阶段性变化。

出生后的婴儿通过感官感知来获取世界的信息,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提升,开始出现符号性的思维活动。

2. 社交发展:婴幼儿从出生开始,就需要与父母和其他关键人员建立联系和互动。

初期,他们通过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婴儿哭声传递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开始慢慢学会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运用,逐渐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3. 情绪与情感发展:婴幼儿的情绪经历起伏不定的阶段,从对外界事物的无知到对事物有所认知和感知,情绪表达逐渐丰富起来。

在这个阶段,他们常常会表现出高兴、哭闹、焦虑等情感。

二、婴幼儿的心理需求1. 安全感:婴幼儿对于安全感的需求非常强烈,他们需要身边的大人给予保护、关注和爱护。

建立稳定的情感纽带可以增加婴幼儿的安全感,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索和尝试。

2. 亲密关系:婴幼儿需要与父母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

通过亲密的关系,婴幼儿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和肯定,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3. 探索与发现:婴幼儿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欲望。

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有利于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和感知发展。

三、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1. 家庭环境:家庭是婴幼儿最主要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婴幼儿提供稳定的生活条件和情感支持。

父母的陪伴、关注和爱护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和教育理念也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 社会环境:婴幼儿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能力特征(12个月)

⑴认知: ①指图认物; ②认红黄色; ③拿玩具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⑵手指: ①盖上杯盖、瓶盖、盒盖; ②取豆放入小瓶内; ③蜡笔乱涂; ⑶语言: ①模仿动物叫; ②用动作表演儿歌; ③称呼大人。 ⑷社交: ①替娃娃盖被,哄入睡、喂奶、喂饭; ②伸食指表示“我1岁”。 ⑸自理: ①用勺盛丸子或珠子入碗内; ②脱去鞋袜; ③戴帽子 ⑹运动: ①站稳不扶; ②独走几步; ③爬上高处或爬下三级。
学习能力特征(1岁~1岁半)
⑴认知: ①认识红、黑、白;②学习认识数字、汉字; ④玩配对游戏:穿衣木盒(头、衣、裤) ⑵手指: ①积木搭高楼、火车; ②蜡笔在烧饼内点芝麻; ③拧开螺旋瓶盖。 ③撕纸 ⑶语言: ①双字词;3-5字短语;背儿歌 ②讲故事时,可回答简单问题; ③涉及自己的时候是用:名字表示自己。 ⑷社交: ①替大人拿东西; ②认识简单路径如从胡同口带路回家; ③对镜子摸部位游戏。 ⑸自理: ①自己端杯喝水不洒;自己用勺子吃半顿饭;②会表示大 小便,自己坐便盆; ⑹运动: ①走稳-学跑; ②踢球(不扶物不扶人); ③自己扶栏 上楼梯。
学习能力特征(9-11个月)


⑴认知:①认身体几个部位; ②初步的听从指令做事情(听声取物)。 ⑵手指:①拉绳取环拿环; ②食指按键; ③捏取珠子放入碗中; ⑶语言:①称呼几个大人(发爸、妈、爷、奶等音); ②动作:再见、谢谢、握手。 ⑷社交:①招呼小朋友:点头、笑、再见; ②懂表情:高兴-表扬、生气-批评; ⑸自理:①捧杯喝水; ②伸臂入袖; ⑹运动:①手膝爬行; ②扶站迈步,蹲下捡物; ③仰卧-起坐-坐稳。
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



单纯、天真,像一张白纸; 并充满了幻想与活力,好奇心很强; 富有感情; 孩子的模仿力强,也有很强的可塑性; 观察事物细致、敏锐; 记忆力惊人(两个月可开始认字); 喜欢新鲜的事物,但时间短(年龄越小,注 意力越短。
孩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有连续性. 2.有顺序的.(从感觉.知觉—运动功能—情感— 语言—抽象思维能力).整个发展过程孩子大约 在10岁才能形成抽象思维能力,8—9岁时如果 左右还是分不清才是有障碍. 3.强调个体差异:①个体能力差异.人体的身高 不同,当然大脑发育也不同,自身也会有各方面 能力的不同,发展均衡与否.②能力成熟早晚时 间不同. 4.阶段性特点: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 期,6—12岁少儿期,12—16岁青春初期.18—40 岁成人期,40—60岁中老年期.
学习能力特征(6-8个月)




(1)认知:①认识物名:灯、门、等,宝宝可用眼看、手指; ②母亲换装后可识别,也可带口罩练习; ③听名回头:知道自己的名字。 ⑵手指:①双手各握一物对敲; ②传手; ③手抓离身体30厘米远的物品。 ⑶语言:①发双辅音; ②大人背儿歌时做动作 ⑷社交:①照镜子:笑、说话、手摸、碰头、亲亲; ②会玩藏猫游戏。 ⑸自理:①自己拿饼干吃; ②自己抱奶瓶吃奶; ⑹运动:①匍匐爬行到手膝爬行 ②翻身180°~360° ③独坐:蛤蟆坐、坐稳;
百天——半岁

喜欢色彩鲜艳的物体 开始认识熟悉的面孔 开始主动的运动 手脚都更灵活,有意识运动 情绪化更明显,喜怒哀乐 对节奏感开始作出反应 能够灵活的翻身,并尝试匍匐前进
6~8个月宝宝(不会走)心理特征


喜欢用手触摸并拍打玩具; 喜欢用口“探索”物体; 喜欢听音乐、儿歌和叫他的名字; 喜欢鲜艳的颜色(红色、黄色); 充满好奇心,对周围各种物品都感兴趣; 喜欢自言自语、咿呀不停; 喜欢探索周围环境,感觉深度的视觉能力开始形 成(3维立体—7个月左右); 不怕陌生; 喜欢去摸、去接触事物;
9~11个月宝宝(不会走)心理特征





喜欢手脚乱动,但经常伤害自己,对自己了解少; 渴望被爱; 用哭表达各种需求; 一个从口欲期可以引导向手部期过渡的时期,大力发展手部运动。 只要手部运动越完善,口部欲望就会被抑制; 喜欢用手去抠物品; 用与成人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从躺到俯卧到坐到站,观察角度不断 改变),所以在他们眼中,世界很小; 喜欢照镜子(开始认识自己); 周岁前后表现出第一次和大人的抗争,但持续时间很短

6个月—一岁半是宝宝智力成长最快 的时段,是出生的5~10倍。要扩大他 的世界,老师、家长不要用成人的角度 看待孩子,要用孩子的想法去看孩子。
1岁半~2岁(会跑)心理特征

语言发展很快,应注意这个时期的训练; 非常好动,是个忙碌的时代; 有了陌生的感觉; 喜欢破坏东西,要引起大人的注意; 人际关系差,不会与人相处、沟通; 喜欢发泄; 喜欢做事,有成就感;
两大方面
心理特征 学习能力特征

新生儿





剪断脐带,开始自主呼吸; 身体卷曲 婴儿体温调节能力差 新生儿视力15-20厘米 喜欢被被子或毯子包裹起来 每天睡眠时间20小时左右 原始反射出现
非对称性颈肌强直反射
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意义:认识身体有两边;帮助孩子翻身
1岁~1岁半宝宝(会走)心理特征



对外界的好奇心不断滋长; 开始咿呀发音说个不停,开始用语言表达意愿; 开始认生; 模仿成人动作; 喜欢把物品拆开研究; 好动、没有长性; 喜欢到处走,去看看、摸摸;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喜欢敲打物品、喜欢破坏; 有很强的秩序感(内在秩序敏感期);
出现时期:0-3个月 最佳抑制时期:4-6个月 如不抑制:运动能力迟缓笨拙;平衡能力差; 跨越中线困难;阅读困难
满月




Hale Waihona Puke 可以俯卧仰头一小会儿 可以逗笑 能辨别妈妈的气味及声音 会寻找声音来源 眼睛跟踪物体 喜欢看线条较粗,图案简单的图形
满月——百天



开始嗯嗯啊啊自己玩 更多的与人交流(眼神、表情) 喜欢悬挂50厘米左右的玩具 颈部力量明显加强 被逗时表现很兴奋 喜欢吃手、脚 喜欢听音乐 需要更多的俯卧时间 尝试翻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