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典型案例剖析与治理(一)分析

合集下载

企业产品质量事故案例范文

企业产品质量事故案例范文

企业产品质量事故案例范文一、案例背景2018年,某知名食品企业的一批奶粉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质量问题,引发了消费者质疑和大规模投诉。

经过调查,发现该批奶粉含有过量的添加剂,严重违反了国家标准的食品安全规定,给消费者健康造成了潜在风险。

该企业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声誉和经济损失,被监管部门处以重罚,形成了一起典型的企业产品质量事故案例。

二、案件分析1. 企业责任缺失:在该事件中,企业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未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也未进行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和审核,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责任。

2. 监管漏洞:监管部门在对该企业进行监督时存在一定的漏洞,没有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也是产品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3.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在该事件中,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企业未能及时公开事实真相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导致了消费者的投诉和维权难度加大。

三、案例教训1、强化企业自律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自律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和规定,提高对原材料的把关程度,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健全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大对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存在的违规行为。

3、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应更加严格明确,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应当实施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同时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维护力度。

四、结语该企业产品质量事故案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企业应当对产品质量负起更大的责任,加强自律管理,监管部门应当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和遏制企业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一、导言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质量事故可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应对方法,以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二、工地坍塌事故近年来,工地坍塌事故频频发生,给施工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例如,2015年河南一座高楼工地坍塌,造成多人死亡。

这一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前未进行合理的工程勘察和设计,导致基础不牢固。

三、水电安装事故水电安装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但也容易发生事故。

某楼盘在进行水电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一层电线老化起火。

这一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施工人员无视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

四、装修材料质量问题装修过程中,选择质量差的建材往往会导致后期问题。

例如,某别墅使用了劣质涂料,不仅对环境产生了污染,还引发了室内大面积的漏水。

这一事故的教训是在装修中要选择正规知名厂家的产品,并进行充分的质量检测。

五、塔吊倾倒事故塔吊作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机械设备,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某工地上,一名工人误操作导致塔吊倾倒,不幸造成多人伤亡。

这一事故的原因是工人技术不过关,培训不到位,以及对塔吊的维护保养不力。

六、施工地质问题地质条件是决定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一次高速公路施工中,由于地质勘察不准确,发现了大量的地下水,导致路基沉降严重,施工进度被迫停工。

施工前的细致地质调查和合理的设计是避免此类事故的关键。

七、安全设施缺失事故建筑施工中,安全设施的设置至关重要。

在某高层建筑工地上,高空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带,一人不慎摔落身亡。

这一事故的原因是施工方未全面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和人员培训,缺乏对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

八、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建筑施工中,应急救援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减少事故损失。

某工地发生火灾,虽然及时报警,但由于消防车辆无法进入施工现场,导致火灾无法迅速扑灭。

这一事故的原因是施工方未充分考虑应急救援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质量问题法律案例分析(3篇)

质量问题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2016年投资建设了一座住宅小区,命名为“宜居花园”。

该小区于2018年竣工并交付使用。

业主们入住后发现,部分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地面不平、管道漏水等。

业主们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解决,但开发商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业主们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案件事实1. 质量问题业主们反映,在入住后发现以下质量问题:(1)墙体裂缝:部分墙体出现裂缝,长度不一,宽窄不等,最长可达20厘米。

(2)地面不平:部分地面不平,导致行走不便。

(3)管道漏水:部分管道存在漏水现象,给业主生活带来不便。

2. 协商情况业主们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要求解决质量问题。

开发商承认存在问题,但以资金紧张、施工方责任等原因推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三、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责。

建筑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竣工验收。

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应当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规定标准。

”本案中,开发商作为建设单位,应当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负责。

由于宜居花园小区存在质量问题,开发商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与业主之间形成了买卖合同关系。

开发商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房屋,构成违约。

业主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开发商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施工质量事故事例与分析

施工质量事故事例与分析

施工质量事故事例与分析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然而,有时候不可预见的事故会发生,导致施工质量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一些事故案例的分析,探讨施工质量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第一次事故发生在某城市的一座高层建筑工地上。

施工过程中,一台起重机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一块重物掉落,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经过分析,发现起重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工地管理者立即对所有起重机进行了全面检修,并加强了维护保养的工作。

第二次事故发生在一家工厂的新建车间。

车间墙体的砌筑过程中,由于工人的施工技术不到位,导致部分墙体出现沉降和开裂的问题。

通过对施工过程和工人操作的仔细分析,发现施工方案不合理,墙体承重结构设计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筑师和工程师重新设计了墙体结构,并对工人进行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施工。

第三次事故发生在一座桥梁建设项目上。

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的混凝土浇筑出现了偏差,导致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经过调查,发现施工方在掺入混凝土时没有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搅拌,导致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管理人员重新制定了混凝土搅拌方案,并加强了对搅拌过程的监督,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标准。

第四次事故发生在一家矿山的采矿区。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破物上网发生了意外爆炸。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发现爆破物的存放和处理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矿山管理部门对储存和处理爆破物的流程进行了彻底的改进,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

第五次事故发生在一家化工厂的新建工程上。

在进行设备安装时,一台重型机器意外倾斜,导致工人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机器的安装基础没有达到要求,导致了机器倾斜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重新设计了机器的安装方案,并加强了对设备安装过程的监督,确保安装质量符合标准。

第六次事故发生在一家酒店的扩建工程上。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发生与处理的案例分析与问题对策总结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发生与处理的案例分析与问题对策总结

施工现场质量事故发生与处理的案例分析与问题对策总结一、案例分析在现代建筑施工中,质量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而事故的处理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某施工现场质量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该案例发生在某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中的一台起重机突然断裂,致使机身倒塌,不幸造成多人伤亡。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救援措施,并迅速报告有关部门。

经过事故调查,确定了事故的原因是起重机的主梁存在缺陷。

首先,在施工进行前,质量检验与监控环节存在问题。

主梁的制造商未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制造,导致质量缺陷。

施工单位在接收和安装起重机时,没有对主梁进行全面检验,对制造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未进行核实,忽略了对质量监控的重要性。

同时,施工单位对起重机的安装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检查,未能及时发现主梁的缺陷。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缺乏适当的安全管理措施。

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在使用起重机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不规范。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监督,缺乏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再次,施工单位在事故暴露后,处理措施不力。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导致救援措施不及时、不充分,影响了伤者的抢救效果。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也未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未及时进行安全隐患的整改和处理。

二、问题对策总结基于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问题及相应的对策:1. 质量检验与监控环节问题: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应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质量监控进行规范和标准化操作。

2. 安全管理措施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同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3. 处理措施不力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确保所有人员都熟悉预案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材料质量、设计规范、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事故。

这些事故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两个实际案例为基础,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小区楼房坍塌事故今年5月,某小区楼房突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通过对该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导致了该事故的发生:首先,施工质量不达标。

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为了赶工期,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其中包括混凝土浇筑不均匀、钢筋焊接不牢固等问题。

其次,监理不到位。

在该项目的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队伍的质量问题,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最后,设计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该楼房的设计存在一些缺陷,包括结构不稳定、不合理的受力分配等问题,这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针对此次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类似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再次发生:1. 加强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工人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2. 建立完善的监理制度,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 加强设计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桥梁坍塌事故在某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生了桥梁坍塌事故,给交通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通过对该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材料选用不当。

在该工程中,桥梁的桥墩和桥面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材料,这导致了桥梁的结构强度不足,最终发生坍塌。

其次,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工艺不规范、操作不严谨等问题,导致了桥梁的结构问题。

最后,监理不到位。

在该项目的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未能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造成了该事故的发生。

为避免类似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按照相关规范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经典案例与解析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经典案例与解析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经典案例与解析示例文章篇一:《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经典案例与解析》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吗?工程质量安全可是超级重要的呢!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如果一块积木没搭好,那整个城堡可能就会塌掉。

工程也是这样,一个小的疏忽可能就会引发大的事故。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特别有名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吧。

那就是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事件。

这座大桥啊,看起来特别雄伟,就像一条巨龙横跨在海峡之上。

可是呢,建成没多久就出事了。

那时候的人们啊,可能就想着赶紧把桥造好,没有好好地考虑到风对桥的影响。

你们能想象吗?当风一吹起来的时候,那桥就像一个醉汉一样,晃来晃去的。

刚开始可能还只是小晃,慢慢地就晃得越来越厉害了。

就好像是风在和桥做游戏,而且是那种特别调皮的游戏,风想把桥给弄倒似的。

当时桥上还有汽车在行驶呢。

那些司机肯定特别害怕,就像我们在坐过山车的时候突然发现过山车要散架了一样。

他们开着车,感觉桥一直在颤抖,估计心里都在想:“这桥是不是要塌了呀?我的天哪!”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座大桥就真的塌了。

巨大的桥梁就像被一个无形的大手给折断了一样,“轰”的一声掉进了海里。

这可真是一场大灾难啊。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就好比我们做一件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如果当时建造这座桥的工程师们能多做一些关于风对桥影响的测试,多考虑一些细节,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再来说说我们国内的一个案例吧。

有一个建筑工程,本来是要盖一个高楼大厦的。

施工队啊,可能为了节省成本,就偷偷地用了一些质量不太好的建筑材料。

这就像是我们做饭的时候,本来应该用好的食材,却用了一些快坏掉的食材,那做出来的饭肯定不好吃,而且还可能吃坏肚子呢。

这个工程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些不好的建筑材料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危险。

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可能也没有按照严格的施工标准来做。

我听爸爸说,他有一个朋友在那个工地上干活。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一、引言实验室是很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如医药、食品、环境等。

在实验室工作中,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工作人员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检验科实验室质量事故的案例,探讨其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案例一:实验室设备故障引发溢液事故在某实验室中,一台温度控制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温度失控,并造成药品溢液。

事故原因主要有两点:1. 设备维护不及时:实验室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而在该实验室中,长期缺乏设备维护,导致设备故障概率增加。

2. 人员疏忽大意:实验室人员对设备故障的警觉性不高,对温度控制设备异常反应迟钝,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实验室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设备定期维护: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按时维护和保养,并建立设备维护记录。

2. 培训人员技能:提供相关培训,加强人员对设备故障的认知和处理能力,提高故障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能力。

三、案例二:实验操作不当引发化学品泄漏某实验室中,人员在进行化学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一次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事故原因如下:1. 操作不规范:实验人员对化学实验操作要求不够熟悉,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

2. 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实验室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应急处置培训,不知道如何迅速有效地应对化学品泄漏事故。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实验室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操作规范培训:加强对实验人员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其对安全操作的认知和理解,确保实验操作规范进行。

2.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包括应急预案、紧急联系方式等,确保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四、案例三:标本管理不善引发数据混乱在某检验科实验室中,由于标本管理不善,导致多个标本相互混淆,给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带来困扰。

事故原因如下:1. 标本标识不清晰:标本标识过于简单,易于混淆,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保证标本的唯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有关质量特性的概念
1、缺陷:由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建筑物出现影
响正常使用、承载力、耐久性、稳定性的种种不
足的统称。 分类:
·轻微缺陷:不影响结构性能,只影响观瞻;
·中等缺陷:不影响结构承载力,影响使用功能;
·严重缺陷: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破坏:结构构件或构件截面在荷载、变形作用下 承载和使用功能失效的协议标志。
21200
裂缝示意图
2、调查了解情况 ·混凝土设计强度C20; ·结构计算,梁按简支计算; ·00% ) ; ·设计图纸节点配筋按刚结节点配筋; ·梁为反梁。 3、原因分析 ·从裂缝形态分析基本是剪切裂缝
● 剪切破坏分三类:
·斜拉破坏(λ>3),特征 :下边缘先出,上延形 成临界斜裂缝(弯剪裂缝----少筋);
·倒塌可以避免:防微杜渐、亡羊补牢。
4、 事故:建筑结构局部或整体临近破坏、破坏、 倒塌统称质 量事故。
安全事故级别如下表:
死(人)
重伤
经济损失 (万元)
特别重大 事故 30以上
100以上
1亿以上
重大事故 10~29 50-100 5000-1亿
较大事故
3~9 10-50 1000~ 5000
一般事故
1、质量: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 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ISO)。 2、建筑工程的特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耐 久性 (1)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2)建筑结构能承受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时可能 出现的各种作用; (3)建筑材料和构件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 的耐久性;
(4)建筑物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 必须的整体稳定性,不致安全失效,甚至倒塌。
经验算,梁端最大负弯距198KN·m,应配 4Ф22筋,实配2Ф16;设计未按框架计算,梁为简 支实际结构形成机动体系;其它如箍筋配置等都 不规范。
··施工 ·混凝土强度低:取芯样梁最高13.8MPa,柱3.18 MPa、2.42 MPa; ·设计柱配筋8Ф25,实配8Ф18; ·箍筋间距350--400㎜;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200㎜;
筑面积8600多平方米,1996年主体工程完工后, 发现179根梁出现裂缝,裂缝最大宽度0.4㎜。该工 程由某设计院设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提出 梁配筋量偏小,设计单位未加重视。该工程直接 经济损失110余万元。 2、裂缝原因分析 ·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C30强度等 级要求;
·对框架结构重新复核计算发现; ·框架梁配筋严重不足,6m梁正筋3Ф16; ·计算中未调幅 ·荷载有丢落情况

9000
5000
9000
平面布置图
2、倒塌现状分析
·突发性:没任何预兆,当班14名人员无一人幸免, 距框架2-3m工人未能跑出,在11.5m高阳台处6人, 无一人下跳迹象。
·严重性:柱、梁、板全部落地,成一堆废墟。
·偏移小:基本散落在原垂直位置上,分析南侧中 柱首先破坏。
3、存在问题
··设计(无证设计)
0.3㎜
不宜继续承载指标 L0/150(200),45㎜
0.5-0.7㎜
破坏指标 L0/50 1.5㎜
3. 倒塌:建筑结构在多种荷载和变形作用下,稳定 性和整体 性完全丧失的表现。
·倒塌的规律性
结构承载力减弱 → 超越能承受的极限内力或极限变形 → 稳定性和整体性丧失 → 薄弱部位先行突然破坏 → 局部或 整体倒塌
·原因:设计失误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施工单位 垫层超厚(60厚做为130厚) 3、教训: ·设计荷载要准确; ·不要迷信计算机; ·严格设计程序,审图不可忽视。
(三)某钢厂西大门钢筋混凝土大梁开裂事故
1、概况
某钢厂西大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四棵钢筋 混凝土柱,纵向柱距21.2m,梁高1.75m,宽0.35 m,该工程由某设计院设计,某建筑公司施工, 1990年完工,后发现两根梁均严重开裂,最大裂 缝宽度0.4-0.6㎜,裂缝形式见图示,厂方认为非常 危险。
分类:
·截面破坏:构件的某个截面由于材料达到某个协 议检验指标规定的某个应力或应变值所形成的破 坏;
·构件破坏:结构的某个构件达到某些协议指标所形 成的破坏。
·截面破坏不一定是构件破坏;构件破坏不一定是结 构破坏;
·设计指标和协议指标是两个概念。
如:受弯构件
变形 裂缝
设计指标 L0/200(250)
3以下 10以下 100~1000
质量问题
0 0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
(一)某水泥厂焙烧车间框架结构倒塌
1、概况 ·该车间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深9m, 开间9m和5m,东侧4层高18m,西侧6层高 21.5m(见简图)。 ·该车间1988年9月17日开工建设,1989年5月 29日点火试生产,同年7月9日下午7时28分 倒塌,造成死亡人数7人。重伤2人,轻伤5 人的三级重大伤亡事故。
La=a fY/ ft ·d=1.2×300/1.27d≈30 d Le=£La=30×1.2(1.4)=36(42)d
··建设单位 ·14.5m处增加5t金属料仑; ·21.5m处顶增10m3水箱。
4、倒塌原因 ·设计严重错误; ·施工偷工减料,质量低劣。 (二)某五金大厦钢筋混凝土梁开裂事故
1、概况 某五金大厦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
对处理建筑工程质量 事故的认知
河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设工程诊治学术委员会 张国堂
·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概念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 ·砌体结构的工程事故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事故 ·地基基础的质量事故
● 其它质量事故 ● 综述
对处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认知
一、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概念 (一)质量特性
·剪压破坏(1<λ<3 ),特征:出现数条,其中上 延形成一条临界斜裂缝(适筋);
·斜压破坏(λ<1),特征:出现若干多大致平行 的腹剪裂缝(超筋)。
·●剪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与以下多种因素有 关
·剪跨比大小;
·构件截面形状;
·截面尺寸效应;
·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的骨料咬合力; ·箍筋用量和强度; ·纵向钢筋配筋配率; ·纵向钢筋的销栓作用; ·纵筋的切断与弯起; ·加载方式; ·荷载种类; ·轴向力及预应力; ·支座约束条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