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专项素质训练
田径三级跳远教案

田径三级跳远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在田径三级跳远项目中的技术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爆发力和体能素质。
教学内容:1. 三级跳远的基本功训练:提高认识、跳台训练、助跑训练。
2. 跳远技术要领:起跳、空中动作、控制着陆。
3. 跳远技术练习:分步跳远练习、全程模拟跳练习。
4. 比赛策略和心理准备。
教学准备:1. 跳远训练场地。
2. 跳远训练器材:跳台,测距器等。
3. 训练计划表和记录表。
4. 学生运动服装和鞋子。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慢跑、拉伸等,为跳远训练做好准备。
2. 介绍三级跳远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解释训练的目的和意义。
3. 基本功训练:- 提高认识:通过观看和分析优秀选手的跳远动作录像,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跳远动作要领。
- 跳台训练:学生按照教练指导,进行提踵、弹跳等动作,熟悉跳台的使用和起跳的要领。
- 助跑训练:学生分别进行短跑、爆发性训练等,提高助跑速度和爆发力。
4. 技术要领讲解和练习:- 起跳:学生按照教练示范和指导,学习正确的起跳姿势和动作要领。
- 空中动作:学生练习利用臂部和躯干的力量,保持稳定的姿势在空中完成动作。
- 控制着陆:学生学习正确着陆的姿势和要领,减少着陆时的冲击。
5. 技术练习:- 分步跳远练习:学生按照教练的指导,分别进行起步、连续两步跳等练习。
- 全程模拟跳练习:学生在跳台上进行完整的跳远动作练习,教练进行指导和修正。
6. 比赛策略和心理准备:- 介绍比赛中的策略和战术,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 强调比赛前的心理准备,例如专注、自信等,帮助学生提高比赛表现。
7. 结束活动:进行恢复性活动,如拉伸放松等,帮助学生恢复体力和防止受伤。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供反馈和建议。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田径比赛,提供实践机会,增加比赛经验。
三级跳远训练方法

技术训练
(1)手扶双杠或栏杆的脚掌“扒地”练习,体会大腿的积极下压和小腿的向前鞭打;
(2)原地或行进间的摆腿摆臂练习,体会上下肢的协调配和;
(3)行进间的摆腿“扒地”练习,要求大腿的积极前摆下压;
(4)连续的原地纵跳,体会摆臂、蹬地的协调用力;
(5)连续的原地剪跳,体会分腿、两腿的主动剪绞用力;
(6)连续单足跳,提高腿部爆发力,力量弱的腿更应加强练习;
(7)连续跨步跳:体会手臂与腿的蹬摆配合,以及蹬地时顶髋,腾空时送髋,积极“扒地”的动作;
(8)多级跳:体会快速用力,以及用力和放松相交替的节奏感。
(9)行进间三级跳,体会完整动作的整体感觉;
(10)定点立定三级跳远,通过标志点来确定符合自身条件的三跳比例;
(11)第三跳跳过一定高度的软障碍,用以强调最后一跳的展体腾空;
2.2.身体训练:包括柔韧性、协调性、绝对力量、快速力量等素质练习。
(1)压腿和踢腿:结合武术的正压腿、侧压腿、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等内容,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
(2)各种跳绳练习:提高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俯卧抬体(或负重);
(4)站立或坐于垫上负重转体;
(5)肋木或高单杠上的悬挂举腿;
(6)半转体抛杠铃片;
(7)负大杠铃半蹲、深蹲;
(8)负重提踵;
(9)仰卧蹬重物;
(10)负小杠铃半蹲跳起;
(11)助跑单腿起跳摸高;
(12)连续单足跳、跨步跳;
(13)连续跳栏架;
(14)单腿的蹲跳起;
(15)徒手或负重跳深;。
体育高考立定三级跳远素质训练探讨

体育高考立定三级跳远素质训练探讨概要:在立定三级跳远项目中,体育高考生主要是采用原地起跳的方式完成三步交替跳跃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腿部力量和爆发力。
体育考生专项力量素质水平的高低常常对其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体育高考生要想在立定三级跳远项目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跳远技术,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尤其是专项力量素质。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成绩,本文就针对高考体育生立定三级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相关的一些方法进行探索与分析,旨在对高中体育考生的立定三级跳远日常训练的高效开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抽取本校高三体育高考生28人,分成A,B两个组别各14人。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文章撰写需要,查阅了网上体育高考力量训练相关方面的文献、书刊,以及本校相关方面的体育高考优秀论文,并进行认真的阅读,归纳、总结,为本人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在本校高考训练生中抽取28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1、4名),(2、3名)的方法分成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各14人,采用两种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对其进行实验。
3.对比分析法经过两个月内两个周期的力量训练,收集两个分组力量负重水平数据、立定三级跳远测试成绩,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4.数理统计法对力量负重水平数据、测试成绩进行整理、统计,为本文提供有效理论数据。
5.访谈法对受测试学生进行访谈,得出主观经验结合客观数据来验证本文中两种训练方法的差异和优劣。
二、分析与讨论(一)根据不同的训练方法观察学生的进步程度在同样的训练时间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每周的力量训练时间为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第二、三两节课时间共90分钟,周日为休息。
A、B两组分成同样的两个练习小组做下肢负重力量练习,A组采用传统单一的训练方法:每次的力量练习采用同样的重量与次数,每周提升一次重量以及修改练习次数,每次的力量练习完成后安排学生放松肌肉;B组采用力量分层、逐次提升重量的练习方法:每次的力量练习中将重量分为3个层次,由低到高,每个层次增加10公斤,次数递减2-3下,每个重量做两次,完成每次练习后做一个50米加速跑的辅助练习,完成整个力量练习后要求学生做3个不同距离,由短到长的极速短跑。
浅析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浅析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摘摘要:本文从田径运动训练与实践的角度,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分析方法,着重对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专项身体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意在提高专项身体训练水平。
关键词:女子三级跳运动员身体素质专项训练训练方法前言据考证,三级跳远始创于1800年,但当时的跳法不尽相同。
近几年来,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的训练水平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90年三级跳远被国际田联正式确认为国际比赛项目以后,更推动了女子三级跳远的广泛发展。
女子三级跳远的技术不断完善,运动成绩不断提高,显示了女子从事三级跳远项目的潜在能力。
现代理论与实践经验证明,优异成绩的获得是各种因素综合协调发展的结果。
在诸因素中,专项身体训练水平特别是专项速度、力量训练水平更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使人体机能更符合专项要求,同时也使人体形态和器官更好地适应运动机能的不断提高。
女子从事三级跳远这一难度较大的项目,许多专家已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在女子专项身体训练进程中,涉及一些与项目有关的专项素质问题还有待于同行进一步总结和研究。
本文对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意在共同提高三级跳远的训练水平。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山东体育学院03级三级跳远运动队(二)研究方法1、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训练的资料,进行分类摘录和归纳整理。
2、运动训练实践研究总结整理近几年专项身体训练计划,研究身体训练中有关素质对提高运动成绩的直接作用,从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
二、讨论与分析(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三级跳远项目是对运动员专项素质水平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具备速度、弹跳、力量等于一身的综合能力。
运动员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专项身体训练水平,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好技术动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另外,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正向着以速度为核心,提高第三跳远度的方向进展,表现为助跑速度快,动作幅度大,起跳充分有力,跳跃速度快,适宜的腾起高度和适合个人特点的三跳比例,因此要求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必须适合于专项技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女子运动员的身体结构及形态机能的特殊性,只有这样,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才能收到好的训练效果。
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

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立定三级跳远是双脚站在起跳板上起跳,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线。
第一跳原地双脚起跳、单脚着地;第二跳用落地脚起跳向前跨出一步,以摆动腿落地;第三跳用落地的摆动腿起跳双脚落在板上(或沙坑)。
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一、组合训练法1、30米跨步跳接跳跃:原地起跳(从右腿)跨步,到沙坑前倒换左腿;接着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2、30 米跨步跳,每腿跨两次,跳一次,至沙坑前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3、30米连续单足跳至沙坑前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二、“立体图形”训练法1、双脚原地起跳跨步登上3-4级台阶练习,反复进行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反复强调提重心、跨直线、随惯性的要求。
2、原地台阶弓箭步交换跳练习。
3、在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基础上,结合第二跳登上7-8层台阶的练习。
4、两步助跑双脚起跳跨上十二层台阶的三级跳远练习。
5、原地双脚起跳跨上十二层台阶的三级跳远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跳节奏和运动路线(直线)的要求。
三、“平面图形”训练法 1、双脚原地起跳,单腿跨栏练习。
2、上一步双脚起跳,双腿跨栏练习。
3、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基础上,结合第二跳跨栏练习。
4、原地启动,三级完整过栏练习。
四、“比例线”练习法1、按三跳远度,前两线间距为2-2.5米,最后一跳间距约为3米左右进行练习。
2、在三跳比例线的正中画一垂直于三跳比例线的直线,使三跳落点在一条直线上的练习。
立定三级跳动作技术要求:如果是第一步出去后,第二步和第三跳很快就结束的话就说明你的腾空动作做的不好,再进一步就是说你的跳跃能力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要多做跳跃和力量练习来曾强能力.立定三级跳的动作要领是:1、预备姿态: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从斜前向后顺序预摆.2、第一跳(单足跳):两臂由后向前带动上体快速前摆,同时双脚用力蹬地,腾空后踏跳腿主动性快速屈膝提拉式前摆,下落时,大腿发力积极下压,稍屈膝缓冲.3、第二跳(跨步跳):第一跳起跳着地后,积极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同时双臂带动双肩和身体快速前上摆,摆动腿屈膝提拉式前摆至大腿接近水平位置,髋关节积极前送,保持腾空步姿势向前滑行.距地面约一脚高度时,大腿积极下压,小腿稍前伸.4、最后一跳(跳跃):分为蹲踞式"和挺身式两种姿态, “蹲踞式”有助于迅速掌握平衡及向前甩腿的动作;“挺身式”躯干前面的肌肉能充分拉长,很容易做出向前甩腿的动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强调保持腾空的平衡及稳定.5.落地动作:大腿高抬前伸,躯干稍前倾。
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与方法

三级跳远是在快速助跑的基础上,沿直线连续向前进行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的一个田径项目。
其技术比较复杂,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统一表现特别明显。
没有全面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就不可能掌握正确合理的三级跳远技术,而高度发展的专项身体素质则是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与方法(一)专项速度训练1.专项速度训练的特点快速助跑是三级跳远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证,三级跳远成绩的60%—70%取决于助跑速度。
完善跑的技术,提高助跑速度,对三级跳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起跳板的限制,不但要求运动员跑得快,而且还要跑得准。
运动员为了在高速助跑中完成爆发式的起跳动作,起跳前的助跑就必须放松、轻快而有节奏。
鉴于三级跳远的特点,其速度训练又不完全与短跑速度训练相同。
所以,改进跑的技术,提高跑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快速、准确的助跑,是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速度的主要任务。
在速度训练中,必须强调保持跑的正确技术动作和协调放松的能力。
速度训练应安排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进行。
发展速度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强调高抬大腿和扒地动作,培养运动员逐渐加速的节奏。
2.专项速度训练的主要方法与手段(1)20~30米蹲踞式起跑(发令);(2)20~40米行进间计时跑;(3)60~80米加速跑;(4)60~80米弹性跑;(5)100~200米反复跑;(6)快频率下坡跑;(7)短距离快速跑接跳障碍或跳上高处的练习;(8)顺风跑;(9)各种距离的变速跑、间歇跑;(10)单足跳或跨步跳接加速跑;(11)先长后短的组合式间歇跑,如300米×2+200米×2+150米×3+40米×3;(12)变速节奏跑,如20米慢+20米快+20米慢+20米快;(13)跨低栏跑练习;(14)采用标记进行助跑练习;(15)下坡全程助跑练习与平地全程助跑练习交替进行;(16)全程计时跑;(17)参加各种短跑比赛。
运动员三级跳远教案:提高训练效率,挑战更高水平

运动员三级跳远教案:提高训练效率,挑战更高水平引言三级跳远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其技术要求非常高。
训练该项目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案和高效的训练方法,才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能,达到优异的成绩。
本文将会提供一个针对运动员三级跳远的科学训练方案和高效的训练方法,以便运动员能够更快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一部分:运动员三级跳远的基本技术运动员三级跳远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项目,有一定难度。
要想达到更好地效果,必须要掌握以下技术。
1.起跑运动员起跑时,要站在出发线上,跑道大致与正常赛道相同,长17米。
站在起跑线上,双腿要分开,墨镜与训练帽穿好,收紧腰部,以借助地面反弹的力量,进行推进。
2.第一步运动员第一步在三级跳远中非常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一步。
要想达到更高的效果,要正确地起跑。
同时,运动员的第一步也应该稳定,步伐正确,身体向前移动。
3.跳跃跳跃是三级跳远中最关键的一步,要掌握好跳跃的技巧,才能够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跳跃时,运动员应该控制好身体的重心,以便诱导更加稳定的跳跃动作。
4.着陆着陆看起来非常容易,但实际上非常困难,因为可能会品质不佳,造成伤害。
实际上,着陆前,运动员需要掌握好正确的着陆技巧,以减少膝关节受伤的几率。
以上是运动员三级跳远的基本技术,运动员必须进行训练和实践,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成绩。
第二部分:针对运动员三级跳远实施的训练计划要让运动员能够很好地完成三级跳远运动,我们就需要让他们接受科学的、有序的训练计划。
1.合适的训练时间第一要素是时间。
如果不能按照科学的时间实施训练,将无法实现预期的训练效果。
经过前期的准备,确保运动员能够顺畅地进行训练。
2.基础训练进入正式的训练之前,需要进行基础训练。
通过基础训练,能够夯实基础,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缓解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为之后做好准备。
3.技术训练技术训练在训练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个阶段,我们将重点关注运动员在运动期间的体位、动作是否得当,以及是否注意力集中。
立定三级跳远训练方法

立定三级跳远训练方法一、综合素质训练1.韧性训练:跳远需要较强的耐力和持久力。
可以进行长跑、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2.力量训练:跳远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肌肉力量。
可以进行深蹲、引体向上、俯卧撑、举哑铃等力量训练,重点锻炼大腿、臀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3.灵活度训练:跳远需要良好的身体柔韧性。
可以进行拉伸、瑜伽、舞蹈等活动,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和关节活动度。
二、技术动作训练1.推步动作训练:可以通过瞪视发出动力、准备姿势、推腿动作等练习,熟悉并掌握推步动作的关键要领。
2.转体动作训练:包括强化起跳、放松转体、利用臂动、着地技巧等练习,懂得怎样进行良好的转体动作。
3.落地动作训练:重点训练维持身体平衡、准备下一步起跳的动力和姿势的技巧。
三、训练计划1.阶段性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个人情况,制定分阶段的训练计划。
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内容和强度都有所不同。
2.逐步增加难度:在每个阶段,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让身体适应并逐渐适应更高水平的训练。
3.循序渐进:从基础动作开始,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和难度,不要急于求成,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
4.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每周训练时间最好控制在4-5次,每次训练40-60分钟左右,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适应训练。
5.有针对性的训练:根据个人的能力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训练。
例如,如果起跳高度不够,可以增加力量训练来提高爆发力;如果转体不够灵活,可以进行灵活度训练等。
四、注意事项1.定期休息:训练期间,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便让身体进行修复和适应,避免过度训练引起的损伤。
2.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对训练效果有重要影响。
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3.防止受伤:训练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和姿势,避免造成身体的扭伤和拉伤。
以上是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素质训练、技术动作训练和训练计划,可以帮助您提高跳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跳远专项素质训练
一、力量训练
三级跳远是典型的跑跳结合的项目,技术比较复杂,要求运动员具有强大的腿部力量和良好的弹跳力。
为此,力量在三级跳远的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掌握和完成技术动作的基础。
(一)三级跳远力量训练常采用的方法与手段
三级跳远力量训练常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包括上下肢、腰腹和全身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绝对力量和力量耐力):
(1)爬吊绳(绳高5~10米)×5~10次。
(2)双臂直臂前摆拉橡皮筋15~20次×3~5组(快速中完成)。
(3)双臂直臂后摆拉橡皮筋15~20次×3~5组(快速中完成)。
(4)快速立卧撑20~30次×5~6组。
(5)单杠引体向上20~30个×5-6组。
(6)双杠屈臂伸20~30个×5-6组,
(7)体操倒立走5~10米×3~4次
(8)仰卧举腿20~30次×5~6组(直腿快速举起,同伴快速平推,以此加快速度).
(9)仰斜卧(头朝下45度角)做仰卧起坐20-30个×5-6组(速度快)。
(10)肩负10-20千克杠铃左右转体15-20次×3~5组。
(11)俯卧鞋马,固定下肢做背翘练习20~30次×5~6组(双手抱头)。
(12)快速推举20~30千克杠铃15~20次×3~5组(可上推、斜推、平推)。
(13)快速提拉40~50千克杠铃至胸10~15次×3~5组(杠铃不落地)。
(14)快速高翻50~60千克杠铃10~15次×3~5组。
(15)前抛铅球(或实心球)20~30次×3~5组.
(16)后抛铅球(或实心球)20~30次×35组。
(17)左、右侧抛甩10~20 千克杠铃片20~30次×3-5组(腿部和腰腹发力)。
(18)前脚掌支撑,脚跟悬空提踵40~60次×3-5组(在快速中完成)。
(19) 肩负80~100千克杠铃提踵10~15次×3~S组(踝关节发力,逐渐加速)。
(20)蹲跳20~30米×3~5 组(踝关节发力,强调腾起的速度和高度)。
(21)手提壶铃(20~30千克)蹲跳20~30米×3~5组(躁关节发力,强调腾起的速度和高度)。
(22)立定三级跳×20~30次。
(23)大步幅跨跳50~80米×5~6组(步幅大、腾空高、摆臂有力)。
(24)绑沙护腿大步幅跨跳50-80米×5~6组(步幅大、瞒空高、摆臂有力)。
(25)前脚掌内侧支撑,左、右横跨跳40~60米×5~6组。
(26)绑沙扩腿前脚掌内侧支撑,至,石横時跳跃40-69米×5~6组
(27)穿沙背心前脚掌内侧支撑,左、右横跨跳跃40-60米×5~6组:
(28)幅度型单足跳40-60米×5~6组(大步幅,高腾空,起跳腿在空中屈膝触胸向前跨)。
(29)绑沙护腿幅度型单足跳40-60米×5~6组(大步幅、高腾空,起跳腿在空中屈膝触胸向前跨)
(30)穿沙背心幅度型单足跳40~60米×5~6组(大步幅、高腾空,起跳腿在空中屈膝触胸向前跨)。
(31)速度型单足跳40-60米×5-6组(小步幅、高腾空,快频率)
(32)绑沙护腿速度型单足跳40-60米×5-6组(小步幅,高腾空,快频率).
(33)穿沙背心速度型单足跳40~60米×5-6组(小步幅、高腾空,快频率)
(34)双腿交换跳50~80米×5~6组(大步幅、高腾空,起跳腿在空中屈膝触胸向前跨)
(35)穿沙背心(或绑沙护腿)双腿交换跳50~80米×5-6组(大步幅,高腾空)
(36)单足跳接跨步跳50~80米×5~6组(1个单足跳+1个跨步跳+1个单足跳+1个畸步跳……)。
(37)跳深20~30次×5~6组.
(38)穿沙背心(或绑沙护腿)跳深20-30次×5-6组。
(39)单足跳上,跳下台阶20~30次×5-6组。
(40)单足跳上跳箱接跳深练习20~30次×56组。
(41)从高处跳下接跳起手触高物20~30次×5~6组。
(42)肩负20~30千克杠铃深蹲跳起10-15次×3~5组
(强稠腾跳起的速度)。
(43)肩负60-80千克杠铃深鸥起10-15次×3-5组(张调蹲起的速度)。
(44)府负80~120千克杠铃半蹲起10-15次×3-5组(45)肩负40~60下克杠铃半蹲跳起10-15次×3~5组(爆发式完成,强调跳起的速度)。
(46)肩负20~30下克杠铃连续半蹲跳20-30米×6-10组(爆发式完成,强调跳起的速度)。
(47)肩负20~30千克杠铃弓箭步交换跳15~20次×4-5组
(48)肩负40~50千克杠铃弓箭步走20-30米×4-5组(49)跑跳结合练习:50米跑+20 米跨步跳+50米跑+20米跨步跳×2~3组。
(50)跳跃组合练习:10 米单足跳+10 米跨跳+10米单足跳+10米跨跳×2~3组。
(51)肩负50~60千克杠铃单脚跨上高台(高50厘米左右)10~15次×4-5组。
(52)肩负40~50千克杠铃跨步走20-30米x4~5组。
(二)三级跳远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一般力量训练与专项力量训练的合理搭配。
(2)三级跳远的专项力量训练应着重于提高爆发力。
(3)负重力量训练时,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掌握负荷的大小..
(4)不能局限于某些部位的力量训练,要注重全身力量的平衡发展。
(5)准确地选择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正确的组合练习。
二、速度训练
一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是二级跳远技术的基础训练,落了采用发展…般速度的训练手段外,还必须要结合三级跳远技来的特点进行专门练习。
在训练中,要以提高短跑能力的绝对速费为主,要求运动员要跑得放松、自然、协调,节奏悠强,必须在
30~40米内能放松地达到本人的最高跑速。
(一)三级跳远速度训练常采用方法与手段
二级跳远速度训练常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同跳远的速度训练基本相同:
(1)加速跑30~40米+20~30米跨步跳×4~5组。
(2)加速跑30~40米+20~30米高抬腿跑×4~5组
(3)加速跑30~40米+4060米后蹬跑×4~5组。
(4)高抬腿跑20~30米+20~30米加速跑×4~5组。
(5)高抬腿跑20~30米+后蹤跑30~50米×4~5组。
(6)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30~60米×4-5组.
(7)走动中的加速跑30-60米×4~5组。
(8)走动中的下坡加速跑30-60米×4~5组。
组。
松大步跑20~30米×4-5
(10)放松大步跑20~30米+20~30米加速跑×4~5组。
(11)下坡放松大步跑20-30米+20-30米的下坡加速跑×4~5组。
(12)上坡高抬腿跑20~30米+20-30米的上坡加速跑×
4-5组
(13)下坡高抬腿跑20~30米+20~30米的下坡加速跑×4~5组。
(14) 上:坡加速跑20~30米+上坡高抬腿跑20~30米×4
5组。
(15)反复跑40~60米×5~8组。
(16)顺风反复跑40~60米×6~8组
(17)逆风反复跑40~60米×6~8组
(18)行进间30~50米计时跑6-8组。
(19)上坡行进间30-50米计时跑6-8组
(20)下坡行进间30~50米计时跑6~8组
(21)变速跑80~120米(20米快+20米慢+20米快……)x6~8组。
(22)放松大步跑60~80米×6-8组
(23)蛇行跑60-80米×6~8组。
(24)踏标志点跑40~60米×6~8组.
(25)大步幅弹性垫步跑40~60米×6~8组。
(26)跨低栏跑(3~5栏、栏间跑5~7步)×8-10次(27)追逐跑40~60米×6~8组,
(28)并列同步跑40~60米×6~8组。
(29)并列同步加速跑40-60米×6~8组。
(30)牵引跑40~60米×6~8组。
(二)三级跳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为提高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控制好跑的平均速度,提高跑的能力。
(3)控制好速度练习的间歇时间,保证训练质景。
(4)结合三级跳远助跑技术的特点,进行专项速度练习
(5)正确地选择训练手段和组合练习。
(6)要在运动员体力充沛的时候安排专项速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