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粗脂肪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脂肪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脂肪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测定食品中的粗脂肪含量,为食品质量检测和营养评价提供依据。
实验原理:
粗脂肪是食品中的一种重要营养成分,也是食品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乙醇-醚提取法来测定食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首先将样品与乙醇混合,然后用醚提取出脂肪,最后通过蒸发醚并称量残渣来计算出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将食品样品研磨成细粉状。
2. 提取脂肪:将样品与乙醇混合,并用醚提取出脂肪。
3. 蒸发醚:将提取出的脂肪溶液蒸发至干燥,得到残渣。
4. 称量残渣:用天平称量残渣的质量。
5. 计算粗脂肪含量:根据残渣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得出样品中粗脂肪含量为X%。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成功地得出了样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这些数据将为食品质量检测和营养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并为食品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
本实验通过乙醇-醚提取法测定食品中的粗脂肪含量,为食品质量检测和营养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粗脂肪的测定对于食品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实验结果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碱性乙醚法实验报告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碱性乙醚法实验报告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碱性乙醚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碱性乙醚法来测定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粗脂肪是食品中的一个重要营养成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碱性乙醚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掌握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碱性乙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乙醚的溶解性,将食品中的脂肪溶解在乙醚中,然后通过蒸发乙醚并计算其质量,从而得到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食品中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以便更好地溶于乙醚中。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称取适量样品,将其粉碎并混合均匀。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如乙醚、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抽滤瓶、布氏漏斗、水浴锅、电子天平等。
2.提取脂肪:将样品放入抽滤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放置1小时,使脂肪充分分解。
然后加入乙醚,摇匀后放置30分钟,使脂肪充分溶解在乙醚中。
3.过滤:将抽滤瓶中的混合物倒入布氏漏斗中,用少量乙醚冲洗抽滤瓶和布氏漏斗,确保所有脂肪都被收集在布氏漏斗中。
然后用真空泵进行抽滤,将乙醚和残留物的混合物过滤出来。
4.洗涤:用少量盐酸洗涤布氏漏斗中的残留物,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直到残留物呈中性。
将布氏漏斗中的残留物转移至已知质量的蒸发皿中。
5.蒸发:将蒸发皿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蒸发乙醚,直到蒸发皿中的残留物变为油脂状。
然后将蒸发皿放入烘箱中烘干,直至恒重。
6.计算:记录蒸发皿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粗脂肪含量(%)=(蒸发皿质量+粗脂肪质量)/样品质量×100%。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测定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分别是花生、核桃和猪肉。
以下是实验结果:五、实验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应用了碱性乙醚法测定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核桃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花生,最后是猪肉。
实验六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2.了解不同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粗脂肪含量是指食物中未经提纯的脂肪含量,包括溶解于酯类中的甘油脂肪及不溶于酯类中的游离脂肪。
根据粗脂肪的化学性质,常用浸提法、溶解-析出法、蒸发重量法等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手提称量器,称(精度为 0.001 g);2. 烤箱;3. 计时器;4. 烧杯和烯烃模具;5. 慢速离心机;6. 微量移液器、滴定管、溶液瓶;7. 乙醇(酒精);8. 石油醚;9. 氯仿。
四、实验步骤1. 根据不同的样品取适量在称量器中称取,并记录样品质量。
2. 将称取得样品倒入烯烃模具中。
3. 加入足够的氯仿,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乙醇,并与烯烃模具堆叠在一起。
4. 装入烤箱加热,浸泡至样品完全溶解。
5. 取出烤箱,使沉淀沉淀到底部,将上清液用滴定管取出。
6. 以相同的方式将沉淀中的脂肪溶解出来。
7. 通过慢速离心机使所有固体物质和溶液分离。
8. 将石油醚溶解的脂肪液体吸出并转移到一烧杯中。
9. 将烧杯放入烤箱中加热并蒸发石油醚溶液。
10. 记录烤箱中加热时间,直至全部石油醚蒸发完。
11. 静置烧杯冷却,称量出脂肪含量,并计算出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操作时要注意不要损伤烯烃模具。
2. 在操作时要避免操作错误和计算错误,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程度。
3. 在操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参数,以得到更好的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食品的粗脂肪含量,并比较不同食品的粗脂肪含量差异。
可以从实验结果中了解到粗脂肪含量与食品的质地、营养价值、口感相关性比较密切,并得到一定的研究价值。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

实验二食品中灰分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将经前处理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本法提取的脂溶性物质为脂肪类物质的混合物,除含有脂肪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脂、固醇、芳香油等醚溶性物质。
因此,用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肪也称为粗脂肪。
二、目的及意义1.熟悉掌握索氏提取法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2.熟悉与掌握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处理,烘干,恒重等。
三、实验材料1.待测样品奶粉2.仪器及设备索氏提取器、干燥箱、干燥器、分析天平四、分析步骤1.称样:称取奶粉2g左右,记为m02.105 ℃干燥至恒重:铝盒恒重后,将称取的2 g全脂奶粉试样,放入铝盒中,铝盒置105 ℃干燥箱中,铝盖应打开,干燥2 h~4 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5 ℃干燥箱中干燥1 h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 h 后再称量。
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
3.将恒重之后的奶粉倒在滤纸中央,折叠滤纸,将样品包起来,再用细棉线将其包扎起来。
4.将滤包于105 ℃干燥至恒重。
首先将滤包放入105 ℃干燥箱中,干燥约20分钟,再将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此步骤,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将此时质量记为m15.浸提:从萃取器冷凝管上端加入无水乙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于水浴上加热,将恒重之后的滤包放入浸提管中,使无水乙醚不断回流提取7~8h。
6.取出滤包,将其置于恒重后的铝盒中,于空气中放置10min。
7.再将滤包于105 ℃干燥至恒重,15~20min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记为m2图1将滤包于105 ℃干燥至恒重图2 将滤包冷却图3索氏提取器中进行脂肪提取图4有油珠出现图5放置在空气中五、结果分析与讨论1.实验数据的整理m o(g)m1(g)m2(g)2.0583 2.8590 2.85302.计算公式:x=(m1-m2)/m0×100%式中x——样品中粗脂肪的质量分数,%m0——样品的质量,gm1——恒重后的滤包质量,gm2——抽提后滤包的质量,g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得:x=(m1-m2)/m0×100%=0.29%3.分析与讨论此次实验测定出奶粉中粗脂肪的含量为0.29%,查看资料,这种伊利全脂奶粉的粗脂肪含量约为21%。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四、操作步骤
3.样品测定 (1)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 脂肪烧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 溶积的2/3处。通入冷凝水,将烧瓶浸在水浴中加热,用 一小团脱脂棉轻轻塞入冷凝管上口。 (2)抽提温度的控制 水浴温度应控制在使抽提每 6~8min回流一次为宜。
四、操作步骤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14级生物工程班: 吴启炜 李芳霞
2014111044 2014111018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试剂及仪器 四、操作步骤 五、结果计算 六、作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索氏抽提法基本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利用脂肪能溶解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 索氏提取器中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等溶剂反复萃取,提取样品中的脂肪后, 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即为脂肪或称粗脂 肪。
六、作业
1.潮湿的样品可否采用乙醚直接提取? 2.使用乙醚做脂肪提取溶剂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 些?
(3)抽提时间的控制 抽提时间视式样中粗脂肪 含量而定,一般样品提取6~12h,坚果样品提取约为16h。 提取结束时,用毛玻璃接取一滴提取液,如无油斑则表 明提取完毕。 (4)提取完毕,取下脂肪烧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 待烧瓶内乙醚仅剩下1~2mL时,在水浴上蒸尽残留的溶 剂,于95~105℃下干燥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 称量。继续干燥30min后冷却称量,反复干燥至恒重 (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0.01mg),加入海沙约20g,搅拌后于沸水浴上蒸干,然
后在95~105℃下干燥。研磨后全部转入滤纸筒内,用沾有
乙醚的脱脂棉擦净所提取器的清洗 将索氏提取器各部位充分洗涤并用蒸馏水润洗后烘干。 脂肪烧瓶在(103±2)℃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 称量不超过2mg)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碱性乙醚法实验报告

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碱性乙醚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采用碱性乙醚法测定食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实验原理:粗脂肪的提取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脂肪溶解至有机相中,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一个带有脂肪的溶解物。
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可以通过脂肪溶解物的重量和样品的质量之比来计算获得。
碱性乙醚法是目前常用的粗脂肪测定方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1. 精密天平2. 恒温水浴器3. 碱性乙醚试剂:无水乙醚和1% NaOH溶液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称取适量(一般为粉碎、均匀的样品),记下质量。
2. 提取脂肪:将样品放入玻璃烧杯中,加入足够量的碱性乙醚试剂,使样品完全浸泡。
放入恒温水浴器中,恒温为70°C,浸泡30分钟。
期间需要定时摇晃烧杯,以保证样品和试剂充分接触。
3. 萃取脂肪:将浸泡好的样品倒入个别的提取漏斗中,漏斗底部放置一个容量瓶以收集提取液。
加入适量乙醚,再用少量的乙醚洗涤提取漏斗壁,以将提取物完全转移至容量瓶中。
4. 蒸发乙醚:将提取液放置在蒸发皿中,放入通风橱中蒸发乙醚,直至残留物完全干燥。
5. 测定重量:将蒸发皿和容量瓶分别称重,分别记录其重量。
计算粗脂肪含量:粗脂肪含量(%)=(蒸发皿+粗脂肪溶解物重量 - 空蒸发皿重量)/ 样品质量 × 100%。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试剂接触皮肤和吸入蒸气,保持实验环境通风良好。
2. 注意蒸发乙醚的过程中要远离火源,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3. 每个步骤中的容器和仪器应事先清洗干净,并干燥。
实验结果示例:样品的质量为1.2g,蒸发皿的质量为12.5g,加入样品后的质量为16.8g,经蒸发后的质量为14.3g。
则根据计算公式,粗脂肪含量为:粗脂肪含量(%)=(14.3g - 12.5g)/ 1.2g × 100% = 150%。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碱性乙醚法测定了食品中的粗脂肪含量为150%。
此数据仅为示例,实际结果需要根据实验操作和样品特性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不同食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实验原理:粗脂肪的测定采用离心萃取法,即将分样物加入萃取剂中,尽量将物质溶解于萃取剂中,然后将样品放入高速离心,将溶解于萃取剂中的脂肪分离出来,再通过蒸发干燥法将脂肪物质的量定量。
实验材料和设备:1.含有粗脂肪的食物样品(例如肉类、奶制品、坚果等)。
2.草酸钠(Na2C2O4)、硫酸铜(CuSO4 ×5H2O)、氯仿(CHCl3)、苯乙烯三甲酸(PMA)、琼脂、乙醇等药品。
3.离心机、称量仪、滤纸、烧杯、滴液管、珂玛瓶、干燥器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选取不同食物样品,称取每个样品10克,分别进行处理。
2.将10克食品样品加入研钵中,并加入3毫升1%的草酸钠溶液,搅拌均匀。
3.加入20毫升氯仿,并搅拌均匀。
4.过滤离心,将上清液倒入另一个研钵中。
5.重复第三步操作,并将所有上清液合并并过滤。
6.加入10毫升琼脂混合悬浮液,振荡混合。
7.离心处理,将上层悬浮液倒入干燥器中。
8.加入1毫升苯乙烯三甲酸,振荡混合。
9.加入30毫升乙醇,振荡混合,置室温下30分钟后离心。
10.过滤取得残渣,加入2毫升硫酸铜溶液。
11.离心过滤,将上层草酸钠水溶液倒掉。
12.将滤纸放入烧杯中,将粗脂肪用少量乙醇隔水溶于滤纸中。
13.在室温下风干,再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14.称取含粗脂肪的干滤纸质量m,然后使纸草大火烧尽,差量称取质量m1,并计算出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实验数据和分析:本实验测得不同食物中的粗脂肪含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样品名称质量(克)含粗脂肪的滤纸(克)含粗脂肪的质量(克)粗脂肪含量(%)肉类10 0.5 1.47 14.7奶制品10 0.8 1.86 18.6坚果10 0.3 0.75 7.5结论:本实验采用离心萃取法测定不同食品中的粗脂肪含量。
实验结论表明,在样品中仅占极少部分的脂肪可以通过萃取和计算而得到。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食品中的粗脂肪含量各异,有些食品内粗脂肪含量偏高,应该尽量减少摄入量,以避免患上肥胖疾病等相关疾病。
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测定实验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对于人们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意义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介绍一种测定食物中脂肪含量的简单实验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
实验材料:1. 食物样品(如黄油、牛奶、花生油等)2. 氯仿(四氯化碳)3. 烧杯4. 称量仪5. 玻璃纱布6. 滤纸7. 烧杯夹子8. 高温烘箱9. 显微镜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a. 将所选食物样品切碎或搅拌均匀,取适量样品置于干燥烧杯中。
b. 使用称量仪精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2. 提取脂肪:a.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仿(四氯化碳),使样品完全浸没。
b. 用烧杯夹子将烧杯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5-10分钟。
3. 过滤提取液:a. 将烧杯移至冷却,并待提取液降温至室温。
b. 准备一个玻璃纱布,将其折叠至合适大小后放置在滤纸上。
c. 将提取液倒入玻璃纱布上,让其通过滤纸过滤。
4. 干燥和称量:a. 将滤纸上的脂肪残渣转移到干燥的烧杯中。
b. 将烧杯放入高温烘箱中,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将其干燥。
c. 将烧杯取出,待其冷却至室温后,用称量仪称量脂肪残渣的质量。
5. 数据处理和计算:a. 将脂肪残渣的质量记录下来。
b. 根据实验中样品的初始质量和脂肪残渣的质量计算出食物中脂肪的质量百分比。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测定出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并进一步计算出脂肪的质量百分比。
通过对多个食物样品进行实验,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脂肪含量,从而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和适宜食用的量。
本实验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只需要常见的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即可完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害的氯仿和使用高温设备时要小心烫伤。
此外,对于脂肪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样品本身的质量和存储条件等。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应选择新鲜且保存良好的食物样品,并在多次实验中取平均值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测定实验,我们可以获取食物样品中脂肪的质量百分比,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食物营养价值和适宜摄入量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分析实验一:食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学习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索氏抽提法基本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2.实验原理
利用脂肪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在索氏提取器中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反复萃取,提取样品中的脂肪后,蒸去脂肪瓶中的溶剂,所得的物质即为脂肪(或称粗脂肪)。
3.仪器及材料
3.1仪器
索氏提取器(如图3-3所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燥
器、恒温水浴箱
3.2试剂
无水乙醚(不含过氧化物)或石油醚(沸程30-60°C)、滤
纸筒
3.3材料
饼干、方便面等选一
4.实验步骤
4.1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均匀实验样品2g左右并记录(精确至0.01mg),装入滤纸筒内。
4.2索氏提取器的清洗
将索氏提取器各部位充分洗涤并用蒸馏水清洗后烘干。
脂肪烧瓶在103°C±2°C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4.3样品测定
(1)将滤纸筒放入索氏提取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烧瓶,由抽提器冷
凝管上端加入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通入冷凝水,将底瓶浸没在水浴中加热,用一小团脱脂棉轻轻塞入冷凝管上口。
(2)抽提温度的控制:水浴温度应控制在使提取液在每6-8min回流一次为宜。
(3)抽提时间的控制: 抽提时间视试样中粗脂肪含量而定,一般样品提取6-12h,坚果
样品提取约16h。
提取结束时,用毛玻璃板接取一滴提取液,如无油斑则表明提取完毕。
(4)提取完毕。
取下脂肪烧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
待烧瓶内乙醚仅剩下1—2mL时,在
水浴上赶尽残留的溶剂,于95—105°C下干燥2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量。
继续干燥30min 后冷却称量,反复干燥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2mg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1 数据记录表
计算公式: X = m m m 0
1 ×100
式中:X----样品中粗脂肪的质量分数,%;
m----样品的质量,g;
m 0 ---干燥的脂肪烧瓶的重量,g;
m 1 ---抽提后脂肪和烧瓶的总重量,g.
此实验与理论脂肪含量(10%)存在很大差异,此实验存在很大误差。
根据实验过程分析此误差可来源于(1)乙醚纯度过低;(2)前后两次称量过程仪器误差较大;(3)干燥不彻底,试验后样品吸水导致质量差量过小。
6. 讨论与心得
6.1思考题
6.1.1潮湿的样品可否采用乙醚直接提取?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样品中的水分会阻止乙醚渗入到视频组织的内部,使提取效率降低,即萃取速度减慢,另外乙醚可饱和2%的水分,这样饱和的水分可溶解一些糖分等水溶性非脂类物质,造成一定的测定误差。
因此,对于湿润,粘稠状的食品,可以用无水硫酸钠来去除样品中少量的水。
6.1.2如果用此法测定的样品中脂肪含量不同于标签上标示的值,该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答:可能存在的原因为:提取效率过低,实验操作误差,标签数值有夸大成分。
6.2注意事项
(1) 抽提剂乙醚是易燃,易爆物质,应注意通风并且不能有火源。
(2)样品滤纸色的高度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上部脂肪不能提尽而造成误差。
(3)样品和醚浸出物在烘箱中干燥时,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极不饱和的脂肪酸受热氧化而增加质量。
(4)脂肪烧瓶在烘箱中干燥时,瓶口侧放,以利空气流通。
而且先不要关上烘箱门与90°C 以下鼓风干燥10—20min ,驱尽残余溶剂后再将烘箱门关紧,升至所需温度。
(5)乙醚若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稳定,当蒸馏或干燥时会发样品的质量m/g
干燥脂肪烧瓶m 0/g 抽提后脂肪和烧瓶的质量m 1/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恒重值
生爆炸,故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并除去过氧化物。
检查方法:取5mL乙醚于试管中,加KI(100g/L)溶液1mL,充分振摇1min。
静置分层。
若有过氧化物则放出游离碘,水层是黄色(或加4滴5 g/L淀粉指示剂显蓝色),则该乙醚需处理后使用。
去除过氧化物的方法:将乙醚倒入蒸馏瓶中加一段无锈铁丝或铝丝,收集重蒸馏乙醚。
(6)反复加热可能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质量增加时,以增重前的质量为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