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记录单解析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实验记录单

初中生物实验记录单

初中生物实验记录单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培养实验技巧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大镜、纸笔。

三、实验步骤:1、打开显微镜,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2、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图像清晰。

3、观察并记录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其他可能的结构。

4、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细胞的细微结构。

5、在纸上绘制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四、实验结果:1、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其他结构。

2、细胞壁由薄层纤维素组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保护细胞内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细胞质是细胞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许多小颗粒和细丝,这些是细胞的组成部分。

4、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5、在观察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细小的颗粒和细丝,这些可能是细胞器或其他的细胞组成部分。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也提高了我的实验技巧和观察能力。

虽然有些结构难以辨认,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结构的功能和作用。

这次实验让我对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高中生物实验记录单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生物学的原理和现象。

在生物实验中,实验记录单是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份高中生物实验记录单的范例,供同学们参考。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以及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过程。

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会通过细胞膜扩散到外界溶液中,导致细胞失水,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会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吸水,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即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蒸馏水、0.3g/mL蔗糖溶液。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观察抽打惊弓虫一、实验目的:1.了解惊弓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2.观察惊弓虫的行为特点。

3.学习如何进行生物观察与记录。

二、实验材料:1.惊弓虫(直径约0.5厘米的圆形虫,身体分为头部、颈部、軀干部、尾部和尾毛等部分)。

2.显微镜。

3.镜盖或玻璃片。

4.词条卡片。

5.饲料(水蚤、小球藻等)。

三、实验步骤:1.观察惊弓虫的形态结构:先用显微镜逐一观察惊弓虫的头部、颈部、躯干部、尾部以及尾毛的特点,并用词条卡片记录下来。

2.配制生物培养液:将适量的水蚤和小球藻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调整至合适的营养浓度。

3.提取惊弓虫观察:用吸管将惊弓虫放入培养皿中,注意不要让其干湿分离。

用显微镜观察惊弓虫在培养皿中的行为特点,例如寻找饲料、觅食等。

4.饲养惊弓虫:将观察到的惊弓虫放入培养皿中,加入合适的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定期给予合适的食物来观察惊弓虫的生长发育。

四、实验结果:1.惊弓虫的形态结构如下:头部:具有两只触须和一对触角,可用于觅食和感应环境。

颈部:连接头部和躯干部,软体结构。

躯干部:延伸至尾部,有肌肉收缩扭动的作用。

尾部:帮助惊弓虫前进和改变方向。

尾毛:也称作扇毛,帮助惊弓虫浮游和游动。

2.观察到的惊弓虫行为特点如下:(1)觅食行为:惊弓虫会利用头部的触须和触角进行觅食,寻找水中的饲料。

(2)游动行为:惊弓虫通过躯干部的肌肉收缩扭动,推动尾部的尾毛进行游动。

(3)浮游行为:惊弓虫利用尾毛帮助自己在水中浮游。

(4)前进和方向改变:惊弓虫凭借尾部和尾毛的协同作用,能够自由地前进和改变游动方向。

五、实验分析和讨论:1.惊弓虫的形态特点适应了它们在水中的生存环境,头部的触须和触角帮助它们觅食,躯干部的肌肉收缩扭动帮助它们游动,尾部和尾毛协同作用使其能够在水中浮游和前进方向改变。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惊弓虫对光照的敏感性很高,当光照强度增加时,惊弓虫会聚集在光照较强的区域,这可能与其生活环境中阳光的影响有关。

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记录单

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记录单

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观察细胞的构成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特点。

2. 观察和描述细胞内部和外部结构的形态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器材:
1. 显微镜
2. 盖玻片
4. 牛、鸡、鱼、蝇等多种细胞切片
5. 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1. 取出一块牛肌肉,切成薄片,用生理盐水清洗一遍,然后将其放在载玻片上,添加一滴水,盖上盖玻片。

2. 把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小型显微镜调节好像率,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3. 观察并比较牛、鸡、鱼、蝇等细胞的结构差别和同一种类细胞的异同。

实验结果和分析:
牛、鸡、鱼、蝇等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各不相同。

例如,牛的肌肉细胞中有许多长形的棕色细胞核,周围是若干个有棕色横纹的长细胞;而鸡血液细胞的形态则较为圆润,无明显的核或细胞器可见。

对于同一种类的细胞,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细胞阶段的差别,了解细胞在不同生命情况下的形态和功能。

例如,蝇卵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生命阶段,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生命过程和发育规律。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探索生命的奥秘。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种类、不同阶段的细胞,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特点,探索了生命的奥秘,对于深入研究生命科学有很大价值。

一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一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一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植物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物群体,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体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记录一年级科学实验中观察到的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

首先是植物的根部。

根是植物的一个重要部位,主要用于固定植物在土壤中的位置,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在实验中,我观察到植物的根通常呈现与茎相连的状况。

根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一般生长在土壤中,有的植物的根可以形成细长而有分支的根状体,有的则生长成比较粗短的块茎状。

2.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大多数的根有很多细小的根毛,这些根毛可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有的根上也可以长出空气根,专门用于植物的呼吸。

3.根一般颜色较暗,通常是灰色或棕色,这有助于减少植物在土壤中过热和损失水分。

4.根的形状、长度和分支程度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存环境而有所不同。

接下来是植物的茎部。

茎是植物体上从地面向上生长的部分,通常起到支撑、输送水分和养分、光合作用等多种功能。

在实验中,我观察到植物的茎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茎一般直立,向阳生长。

茎可以是圆形、方形、扁平或是其它形状。

2.茎可以分为主茎和分枝茎。

有的植物茎上可以长出形状各异的侧枝和顶端的花朵。

3.茎的内部一般由细胞组成,细胞之间形成管状结构,用于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这些管状结构通常被称为木质部和韧皮部。

4.茎的外部通常呈现绿色,这是由于茎上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最后是植物的叶部。

叶是植物体中非常重要的部位,主要用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植物所需的能量。

在实验中,我观察到植物的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叶一般生长在茎的顶部或茎的侧面,生长方式主要有对生、互生和轮生等。

有些叶生长在茎上较长的部分,形成叶片,而有些叶则形成了茎的鳞片。

2.叶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种类而异,有些叶子是圆形、椭圆形,有些叶子则是长条形、心形或是针形。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两篇)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两篇)

引言: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七年级生物下的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是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时,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的重要文件。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根据实验报告单的结构,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概述:实验报告单是一种规范的实验报告形式,通常由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组成。

下文将分别对这些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一、实验题目实验题目是实验报告单的开头部分,它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实验的主题和目的。

在编写实验题目时,应注意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

例如,对于酵母发酵实验,题目可以写为“酵母发酵速度的测定”。

这样的题目能够准确地表达实验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指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学习要点。

在撰写实验目的时,应明确写出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便学生在进行实验前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

例如,在酵母发酵实验中,实验目的可以写为“测定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酵母发酵速度的差异,了解葡萄糖对酵母发酵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指实验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物品和设备。

在列举实验材料时,应包括所有实验所需的物质和工具,并注明其数量和规格。

例如,在酵母发酵实验中,实验材料主要包括试管、酵母、葡萄糖溶液、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报告单的核心部分,它详细地描述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在编写实验步骤时,应注意用语简练明了,将每个步骤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并给出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准备齐全,摆放整齐。

2. 准备实验器材:确认试管、温度计等器材的使用情况,确保无损坏。

3. 测量实验材料:按照实验要求,分别量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称量酵母。

4. 实验操作:将葡萄糖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酵母,加盖,并通过温度计记录温度。

5. 观察记录:观察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记录产生的气泡数量和发酵速度。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分组实验,记录单,27个。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分组实验,记录单,27个。

分组实验记录单分组实验记录单2014 年10 月 16 日 2014 年 10 月 21 日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名称:解剖观察鸡翅班级:七年一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班级:七年一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

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讨论讨论: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物体的组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的。

实验效果: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规定完成实验内容小组分工合作较好效果佳实验效果大部分同学对实验颇有兴趣个别学生不注意卫生乱丢废弃袋效果一般教后记:学生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于身边的物种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教后记这种实验教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生活常识备注:任课教师:闫寒备注:任课教师:闫寒分组实验记录单分组实验记录单2014 年10 月 16 日 2014 年 10 月 21 日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四种基本组织)实验名称:解剖观察鸡翅班级:七年二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班级:七年二班学生人数:38 天气:晴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教学目标: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

通过演示实验,进行讨论讨论: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2、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通过刚才的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物体的组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的。

小学生物实验报告单

小学生物实验报告单

小学生物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

实验材料:1. 小型花盆2. 新鲜的土壤3. 开花植物(可以选择向日葵、牵牛花等)4. 水壶5. 日记本和铅笔实验步骤:1. 准备花盆和土壤。

将适量的土壤倒入花盆中,使花盆充满一半。

2. 播种。

将选好的开花植物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上。

3. 浇水。

使用水壶小心地浇适量的水到花盆中,保持土壤湿润。

4. 观察和记录。

在日记本上记录下撒种日期,并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包括芽的出现、叶片的生长等。

5. 提供不同的环境。

在实验进行中,可以将一些植物摆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如阳光充足的地方、半阴的地方或有限制光线的地方,然后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

6. 照顾植物。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及时给植物浇水,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光照。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植物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芽的生长和叶片的展开。

整个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和结果。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发现不同环境条件对植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充足的阳光下,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叶片更绿更大;而在阴暗的环境下,植物的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浅。

这表明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很大。

此外,及时的浇水也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当土壤干燥时,植物会变得萎蔫。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对环境的需求。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需要光照、水分和适当的温度才能健康地生长。

实验心得: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学会了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来记录实验结果。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也懂得了植物对于光照、水分和温度的需求,更加明白了植物需要人们的呵护和关爱。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处理土壤和植物,避免弄脏衣物。

2. 实验过程中要及时浇水,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损害植物。

3. 实验结果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所以要多次重复实验,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微生物实验报告解析

微生物实验报告解析

微生物学大实验班级:姓名:学号:1.培养基的配置及消毒灭菌1.1通用培养基的配制(液体、固体、半固体三种)1.1.1实验目的(1)了解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原理和培养基的种类。

(2)掌握配制微生物通用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操作步骤。

1.1.2实验原理培养异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它是一种天然培养基。

牛肉膏是牛肉浸液的浓缩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不仅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蛋白胨是酪蛋白、大豆蛋白或鱼粉等经蛋白酶水解后的中间产物,含有䏡、胨和氨基酸等丰富的含氮素营养物,因此完全能满足大多数异养细菌对营养的需要。

1.1.3材料和器皿(1)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1mol/LNaOH,1mol/L HCl。

(2)器皿:台秤,玻璃烧杯,搪瓷烧杯,三角瓶,量筒,漏斗,试管,玻璃棒等。

(3)其他:pH试纸,牛角匙,牛皮纸,棉花,纱绳,灭菌锅等。

1.1.4方法和步骤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配方及配量:牛肉膏1.5g,蛋白胨5g,NaCl2.5g,琼脂(固体6g 半固体0.4g 液体不加)蒸馏水500ml(2)称取药品:按照营养基配方与配量分别称取各药品,取少于总量的水于烧杯中,将培养基成分(琼脂除外)逐一加入水中待溶。

(3)加热溶解: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文火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各药品快速溶解,然后补水至500ml。

(4)调节pH:用1mol/l NaOH 调pH至7.2—7.4.避免调过碱,应缓慢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并用pH试纸测酸碱度值。

(5)分装: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相应的玻璃器皿中,并在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贴好标签,待灭菌。

1.2加压蒸汽灭菌法1.2.1实验目的懂得加压蒸汽灭菌原理及其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1.2.2实验原理以加热密封锅体内的水和水蒸气的压力来提高锅体内蒸汽温度而达到对物品灭菌的目的。

1.2.3方法和步骤(1)加水:取出装料桶,往锅内加水至与搁架圈同样高度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目的:1.认识种子和结构。

2.学习观察种子结构的方法。

材料用具: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

实验步骤: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剥去种子的种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末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比例均等吗?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材料用具:黄色布袋,白色布袋,黄色乒乓球,白色乒乓球等。

实验步骤:1、取一黄色布袋,注明“母亲”;取一白色布袋,注明“父亲”。

2、在黄色布袋内装入许多黄色乒乓球;在白色布袋内装入等量的黄色和白色乒乓球,并使两种颜色的乒乓球混合均匀。

其中,黄球代表X染色体,白球代表Y染色体。

3、分别从“母亲”袋和“父亲”袋中各取一个乒乓球,如果两个球都是黄色,则表示所生孩子为女孩;如果一个是黄球,一个是白球,则表示所生孩子为男孩。

记录你得到的后代性别。

4、重复取球多次,均做好记录。

实施计划:依据计划,分组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1、在班内交流自己小组的探究活动。

汇总各小组的结果后,进行统计整理。

2、你们小组的探究结果与全班的结果是否一致?怎样才能做到使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作出假设:用鲜奶制作酸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材料用具: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酒精灯、玻璃瓶等。

实验过程:1、将新鲜牛奶倒入干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

加热煮沸5分钟。

将玻璃瓶加热煮沸5分钟。

2、牛奶冷却到40度,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

充分摇匀,测定PH值。

3、将烧杯中的牛奶分别倒入到两个玻璃瓶,一个封口,一个不封口。

4、将玻璃瓶置入30度的环境中。

6小时候观察瓶内的变化,并测定PH值。

实验现象:封口的玻璃瓶的牛奶,PH值,不封口的玻璃瓶的牛奶,PH值。

实验结论: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提出问题:食品为什么会腐败?作出假设: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食品腐败的原因。

材料用具:新鲜的肉汤、试管、直玻璃管、弯玻璃管、试管塞、酒精灯等。

实验过程:1、取3个相同的洁净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肉汤。

2、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分别塞住试管口。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煮沸5分钟,任何自然冷却。

将其中的一个带有直玻璃管的试管放入冰箱,另外两个试管同时放在温暖处。

实验现象:冰箱中的直玻璃管的肉汤,温暖处的直玻璃管的肉汤,温暖处的弯玻璃管的肉汤。

实验结论: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目的要求: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材料用具: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实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练习将所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先移动一下标本,物象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说明了在目镜中看到的像是真实的像的倒像。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讨论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答:1、-------2、------3、------- 4、--------.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答:5.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答: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办法.2、认识植物细胞等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用洁净地纱布把载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制作临时装片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在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是它的一边先解除4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染色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先用低倍镜下观察,再在高倍镜下观察。

绘图: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图。

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目的要求:1.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2.认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3.熟练画细胞结构图材料用具: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镊子、纱布、漱口杯、牙签实验步骤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a)用纱布擦净载玻片、盖玻片(很薄,应轻擦)b)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说明:为什么用0.9%的生理盐水,观察洋葱表皮装片用清水,都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c)漱净口。

目的:将口腔的饭粒清除,以保证所取的细胞纯度。

d)用牙签在口腔内壁轻划几下,将上面附有碎屑涂抹在生理盐水中,尽量涂均匀。

e)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f)染色。

①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②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显微镜①安放②对光③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焦距,用眼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被染成桔黄色的上皮细胞.绘图: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实验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

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讨论:1.你认为草履虫是一个细胞吗?根据是什么?答:2.草履虫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观察,谈谈你的看法。

答: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观察叶片结构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的结构.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材料用具:新鲜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实验步骤: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1,把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3,刀片的夹缝中春游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每且一次,刀片要咱蘸一下税)。

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在显微镜下分清业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如蚕豆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看一看叶片下表皮的细胞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下表皮气孔多于上表皮。

四,画图。

讨论: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答:望台中学生物实验记录单时间: 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组次: ____实验名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目的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2,探究光是不是路也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或蚕豆),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实验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板.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黄白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