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始于人本——以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设计项目为例

合集下载

设计始于人本——以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设计项目为例

设计始于人本——以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设计项目为例

设计始于人本——以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设计项目为例【摘要】以人为本,是目前社会都倡导的一种观念,尤其在设计行业,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在设计中始终强调公平性、使用灵活性、简单直观、信息明确、容错性强、低能耗、尺度空间可接近等原则,设计力求与人方便,处处体现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无处不在的人性化设计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关键词】以人为本;建筑设计【abstract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s the society advocated idea, especially in design industry,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s design T2 from that starting point, in the design emphasis on equality, always use flexibility, simple, intuitive information clearly and fault tolerance is strong, low energy consumption, scale space can close to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easy for people to, is reflected in the “for people and design”, the essence of the ubiquity of humanized design reflects the concern of “person”.【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Architectural design虹桥综合交通枢纽T2航站楼是虹桥国际机场的扩建工程,也是上海城市西面新的空中门户。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设质量管理新思路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设质量管理新思路
中图 分 类号 :T 7 2 U 1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 14(0 0 1- 0 2 0 0 7 4 0 2 1) 2 0 6 — 5
新建 的虹桥 国际机场 T 2航 站楼作 为上海市对 外 的重要 门户 、国家 涉外活动 的重 要交通窗 口,具有 工 程建设要求 高、技 术难度大 、工 期短;涉及 的建 设工
P oe t n g me t rj c Ma a e n
姜 ~ 一
() 1分析现状 ,集 思广益 ,Q c小组 集合集体智 慧 找出可能存在 的质量 问题 。 () 2 分析 引起 质 量 问题 的各 种 因素 ,主要采 用 因 果图( 亦称鱼刺 图) 各个 因素进 行分析 。所 分析 的因 对 素包括人 ( n 、机具 ( cie 、材 料 ( t i ) Ma ) Mahn ) Mae a 、 r1 方法 ( to ) Me d 、环境 (n i n n) 4 E五个方面 h E v omet即 M1 r

要: 阐述 了上 海虹桥 国际机场 T 2航站楼项 目的管理方法和思路 ,提 出全面质量管理、 “ 三不准”管理 、 “ 按 质计价”管理 、知识管理、信 息化管理 、网络化管理新思路 ,作 为管理 工程建设 的原则 ,为航站楼建设过 程 中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 词:质量管理 ;系统质量;管理标 准化
问/ 否
推 行 了全面质量 管理 (Q ) T C ,从人员 、材料 、机械设
备 、施 工工艺 四个方面进 行全面质量控制 。其系统化 的特色表 现在 组织与程序两个 方面 。
6 2
一 — — — — — —
图 1 PC D A循环在航站楼项 目中的应用
PC D A循环在航站楼项 目中运转 的要 点如 下 。

上海虹桥机场的数学建模问题解决

上海虹桥机场的数学建模问题解决

一、问题背景与重述1.1问题背景虹桥国际机场采用的是东西两条跑道分工进行飞机起降的任务,所以大多数飞机的起降都要实现跑道穿越的过程,同时在飞机起降的高峰时期,此时人工指挥进行飞机调度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安全隐患。

1.2问题重述1.设计一个跑道的智能调度模型,内容包括:飞机降落时间及落地后的运动规划,飞机起飞前的运动规划和起飞时间,所有航班的起降(次序、时间、地面滑行路径)。

在保证跑道上飞机安全的基础上,考虑准点率和起降效率的提高;2.对附件2的航班起降时间重新编排,在安全的基础上,计算出所有航班起降完需要的最短时间和调度安排(次序、时间、地面滑行路径)。

二、问题分析进近道对于参数较多,图形结构复杂的虹桥机场使用树状图,将其简化为三条主跑道与多条进近道,在此基础上,由南向北的行进过程中分析可能存在的道路,并考虑单一支路上的冲突情况与交叉冲突情形,并将多条可能的选择路线转化为时间效率,接着分析转弯节点处的约束条件与单一跑道的约束条件,将两者结合。

每次选定不同的覆盖航班数,在覆盖范围内唯一确定已经按计划起飞的航班,在此基础上,再对剩余的航班进行规划即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佳效益,通过改变每次覆盖的航班数量与可移动覆盖的航班数量,由此得到不同的目标效益最值。

三、模型假设所有斜进近跑道长度相等;飞机的机头调转不能超过90°;飞机在南北方向跑道上是匀速滑行的。

四、符号说明符号说明J第i架飞机的效益值iR最小尾流间隔i表示转弯角iv表示初始速度't起飞客机滑行时间''t降落客机的滑行时间五、模型建立与求解5.1 动态调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1 对虹桥机场跑道的简化(1)飞机起飞上海虹桥机场的跑道图显示,起飞飞机滑行的终点是指定的起飞跑道,此时飞机需要等待跑道被清空后才能完成飞行过程。

根据以上对飞机起飞过程的描述,可得到起飞图5-2 起飞飞机状态图为了简化问题,本文规定由T2机场起飞的飞机只能由H6与H7进近跑道进入滑行跑道,而由T1机场起飞的飞机只能由H7进近跑道进入滑行跑道,并且此时的飞机始终保持匀速滑行。

一种新型凸窗的设计与施工——记上海虹桥机场旅客过夜用房工程凸窗的设计

一种新型凸窗的设计与施工——记上海虹桥机场旅客过夜用房工程凸窗的设计

由于本 凸窗 的特殊 安装 构 造 , 与常 规 铝 板 幕墙 设 置 层 间 防 火 封堵 一 样 , 需 要 对 凸 窗上 下边 框 与 结 构 面或 墙 面 间采 取 封 堵 措施 ,封 堵 由1 . 5 m m镀 锌
钢板 、 l O O m m厚的防火棉组成 ,防火棉通过粘接在钢板上、间距5 0 0 分布的
1 . 工 程概 况
上海虹桥机场旅客过夜用房工程位于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中心、 上海虹桥 国际机场T 2 航站楼东南侧。由主楼、 裙楼组成 , 主楼2 — 1 2 层, 建筑总高度4 2 . 8 6 米, 裙房5 层, 总高度2 4 . 7 5 米。建筑总面积约5 3 o o o  ̄方米 , 外立面装饰面积约 l S O O O  ̄方米 。主楼外立面主要有铝板幕墙约9 3 0 0 平方米 , 凸窗、 带型凸窗约 5 0 0 ( 0 方米 , 标准单元分格为4 0 0 0 * 2 0 0 0 a r m, 并凸出铝板幕墙装饰面l O O mm; 带型凸窗总长分别为1 0 8 米、 1 1 2 米,由2 7— 2 8 个标准单元组合 ,带型凸窗 占 9 0 %, 主要分布在主楼东立面2 — 1 2 层、 西立面5 — 1 2 层, 单洞 口凸窗约占1 0 %、
发布 在南 、 北立 面2 — 1 2 层。
2 . 3节能 设计
凸窗 的节能设计是窗体设 计满足建筑节 能设计 的基本要 求之一, 窗 体节 能 设计 主要 通 过 对窗玻璃 的参数控制 和窗体铝 合金型材的隔热断桥构造设计。 本工 程凸窗选用 的玻璃 配
置: 8 L o w — E + t 2 A + 8 + 1 . 5 2 + 8 钢 化
图一 5凸 窗 中横 梁 泄水孔 设 膜面设置在第 2面, 其光学和热工性能参数见( 表一 1 ) 。

虹桥T2航站楼的节能与环境控制策略

虹桥T2航站楼的节能与环境控制策略
略 的分 析 , 明 了该 节能 管理 系统 是有 效 的 , 节 说 且
能效 果 明 显 。
曹 承 属 ( 99 ) 男 , 16 一 ,
高级 工 程 师 。 事 建 从
筑 电气 设 计 。
关 键 词 :能耗控 制 ; 能管理 ; 节 控制 策略; 环境质量
起动 , 将会 增 加 设 备 的维 修 成 本 , 同时 增 加 了能
3 结 语
虹桥 航 站楼 的节 能 策略 及 室 内舒 适环 境
的保 证 策略都 是依 据 航 站楼 的 建筑 特 点 和 功
能特点 进行针 对 性 的设 计 与 落实 的。 自 2 1 0 0年
3月正 式开 通运 营 以来 , 经将 近两 年 的时 间 , 历 尤
根 据 机场航 站 楼 的运 行 特 点 , 实 现 能耗 最 要 小 化并 保证 环境 质量 , 采用 以下 几 种方式 : 可 ( )信 息 设 计 控 制 策 略 。一 般 建 筑 设 备 运 1
行起/ 是按 固定 的起/ 时 间 完成 的 , 虹 桥 国 停 停 而
环境 , 大 降低 能 耗 。 大 ( )以人 为 本 的 控 制 功 能 。 系 统 设 计 不 仅 4 应考 虑对 乘 客的服 务 , 同时 也 应 考 虑对 机 场 工作
准[ ] S.
收 舢 lJ 2 1 —I 2’ I : 0 I 2— ‘
楼内负载小 , 系统会根据这一条件停 止部分空调
机组 和 相应 的照 明 。
( )智 能 照 明控 制 系统 。T 5 2航 站 楼 的候 机
大厅 、 行李 大厅 等 大 空 问场所 , 票 、 息 、 办 休 门厅 、
( )区域 设计 控制 功 能 。虹 桥 航站 楼 涉 2

虹桥机场公共艺术提案0925

虹桥机场公共艺术提案0925

案例借鉴
新加坡樟宜机场
2015全球最佳机场: NO.1
借鉴:系统艺术设置及艺术景观
→ 系统化定制艺术作品不设施 → 丐界最大的劢态艺术雕塑“雨之舞”(艺术结合技术实现1,216 根伺 服轴的同步运劢) → 机场内共有五座景色怡人的主题花园可供游客免费畅游
香港赤邋角国际机场
2015全球最佳机场: NO.4
DEJOY/DESGIN
次级空间
21~25登机区、26~40登机区、46~50登机区、56~71登机区、71~75登机 区、两翼中岛商业区、VIP候机区
空间特点 旅客通行速度相对较慢,兼有休闲的性质,因此对环境感知度
较高,同时对空间区域属性的规视辨识度要求较高。
艺术介入可执行方向
一方面,艺术环境需满趍近距离的体验观赏,在丌影响空间使用功能和人流 劢线的基础上,增加更多规视趌味,营造优雅的候机氛围。另一方面,艺术 表达作为空间功能的配套手段,辅劣标识性空间印象的达成。
艺术设置层次
标志性艺术设置
办票大厅彩虹桥 + 出发层候机中心区两端
示范性艺术设置
出发层中岛示范区 + 登机口拟示范区
系列性艺术设置
印象系列/ 城市印象+虹之印象—— 平行自劢扶梯区域,登机口区轮展,到达区两侧廊桥
活动艺术空间预设
应对节庆等的6个活劢点位
DEJOY/DESGIN
3
点位梳理/Point comb
深化设计背景/ Case reference
周边要素览析
DEJOY/DESGIN
空间背景
艺术投入不内容 设置的节奏依据
色彩选择不使 用的背景参考
机场 公共艺术
色彩
回避干扰, 增强功能

虹桥国际机场案例分析

虹桥国际机场案例分析

虹桥国际机场案例分析虹桥国际机场案例分析——国内典范⽬录⼀、机场概况⼆、机场历史三、航站楼介绍四、⼯程亮点五、虹桥交通枢纽⼀、机场概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位于上海市西郊,距市中⼼仅13千⽶,多年来,虹桥机场⼀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词。

虹桥机场⾃1996年以来屡获中国民航业组织的“旅客话民航”活动、旅客吞吐量800万⼈次以上机场组第⼀名。

分为⼀号航站楼和⼆号航站楼,跑道在两个航站楼中间。

虹桥机场⼀号航站楼为⽼航站楼,位于长宁区;⼆号航站楼为新航站楼,位于闵⾏区,⼤部分航空公司在⼆号航站楼。

虹桥机场基本只有中国⼤陆国内航线及部分港澳台和⽇韩等航线,⼤部份国际航线由上海市的另⼀个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负责。

2012年,虹桥国际机场客运量位列中国⼤陆第四,出⼊境客运量亦为⼤陆第四,同时也是⼤陆货邮运量第六⼤的机场。

2012年,虹桥机场共保障飞机起降23494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3828726⼈次,货邮吞吐量429813.9吨。

⼆、机场历史机场概览机场类型公共服务城市上海管理机构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启⽤⽇期 1907年市区距离 13公⾥枢纽航空公司中国东⽅航空上海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官⽅⽹站/doc/d364951f27284b73f24250b5.html 机场代码IATA :SHA – ICAO :ZSSS地理位置经纬度31°11′53″N 121°20′11″E海拔⾼度3⽶跑道⽅向表⾯长度英尺⽶ 18L/36R 沥青 11,154 3,400 18R/36L混凝⼟10,8243,299统计数据(2013年)客运量 3559.96万货运量 32.51万吨起降架次24.3万架次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建于1907年,它的前⾝是建于1921年3⽉的民国虹桥机场,抗⽇战争时期被⽇本军队占领。

解放后,重建虹桥机场,此后⼀直作为军⽤机场,直到1963年,被国务院批准再次成为民⽤机场,并于1963年底进⾏了⼤规模的改建和扩建,该⼯程于1964年正式交付使⽤。

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设计

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设计

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设计1. 引言虹桥机场作为中国上海市的重要航空枢纽,承担着国内和国际航班的接送任务。

随着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虹桥机场的发展亟需一个全面的规划方案,以适应未来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虹桥机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

2. 现状分析目前,虹桥机场是中国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客流量逐年攀升。

然而,由于机场的规模和设施有限,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航空器的停机位和机库数量不足,导致了航班的延误和运营效率的下降。

其次,客流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候机厅空间不够,影响了旅客的正常出行体验。

再者,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给机场的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3. 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虹桥机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未来将承担更多的航班和旅客。

此外,国内外客流的不断增加也将催生新的需求,如国际航班的增加,货运中心的建设等。

4. 规划方案基于对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提出以下虹桥机场发展规划方案:4.1 扩建航站楼和停机位根据航空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将虹桥机场的航站楼扩建至三个,分别用于国内航班、国际航班和低成本航班。

此外,我们还将增加停机位和机库的数量,以提高航班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4.2 完善旅客服务设施为了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我们将增加候机厅的面积,并提供更多的休息区、餐饮店和购物中心。

此外,我们还将引进最新的科技设施,如自助登机、自助行李托运等,以提高旅客的便利性。

4.3 优化交通运输网络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将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优化机场周边的交通运输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修建新的高速公路和地铁线路,增加机场巴士的数量和频次,并设置专用的出租车候客区。

4.4 建设货运中心随着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货运需求迅速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计划在虹桥机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货运中心,提供快速高效的货物运输服务,并与周边的物流企业合作,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始于人本——以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设计项目为例
【摘要】以人为本,是目前社会都倡导的一种观念,尤其在设计行业,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虹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在设计中始终强调公平性、使用灵活性、简单直观、信息明确、容错性强、低能耗、尺度空间可接近等原则,设计力求与人方便,处处体现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无处不在的人性化设计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关键词】以人为本;建筑设计
【abstract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s the society advocated idea, especially in design industry,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 terminals design T2 from that starting point, in the design emphasis on equality, always use flexibility, simple, intuitive information clearly and fault tolerance is strong, low energy consumption, scale space can close to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easy for people to, is reflected in the “for people and design”, the essence of the ubiquity of humanized design reflects the concern of “person”.
【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Architectural design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T2航站楼是虹桥国际机场的扩建工程,也是上海城市西面新的空中门户。

T2航站楼位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端,隔两条跑道与原有东航站楼相望。

作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T2航站楼西面与东交通广场相连,东面以飞行区停机坪为界,与枢纽建筑统一规划设计,相辅相成,功能分区明确,流程便捷顺畅。

总体预留有未来发展的用地和空间,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内容包括在现有跑道的西侧兴建一条新的近距平行跑道,一座新的航站楼和新的航空货运区。

根据2005年10月完成并审批通过的虹桥机场总体规划修编,机场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其中虹桥机场T2航站楼规划的目标是在近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并预留未来发展到3000万人次的能力。

扩建虹桥机场不仅是满足虹桥一个机场业务量增长需求,也是完善整个上海航空枢纽功能的重要举措之一。

发展浦东国际机场,凸现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将提升浦东机场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由于上海地区航空客运市场是上海机场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发展虹桥机场将强化上海航空城市对航线运作能力,满足往返上海国内旅客始发到达的需求,强化上海国内航空枢纽功能,T2航站楼的建成将使虹桥国际机场同时拥有东、西两座航站楼,这两个航站楼的分配和运作模式为:T2航站楼为国内航站楼,处理国内旅客的出发、到达、中转,东航、上航和其他航空公司在T2航站楼运作;T1航站楼仍然同时具备国际和国内功能,国际包机及廉价航空公司留在T1航站楼。

另外,磁悬浮未来将连通浦东与虹桥两个机场,实现虹桥、浦东两场的无缝隙衔接,拉近两场
的距离,使虹桥机场具备浦东机场城市航站楼功能。

在这一规划思路的指导下,在东交通中心12.150m标高层特别设置浦东值机办票柜台,将浦东机场功能延伸至此,旅客可在此办票交运行李后再乘磁浮至浦东机场登机,这样就将浦东和虹桥从空间到功能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两场一体化。

这将极大的方便长三角地区的航空旅客,进一步增强上海机场的辐射能力,为上海航空枢纽整体的形成,为实现将虹桥机场打造成为最具人性化的国内机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虹桥机场T2航站楼与虹桥交通枢纽建筑统一设计,有12m层、6m层、-9m 层三大层面与枢纽直接联通,换乘便捷。

12米层办票大厅与东交通广场办票岛贴临,6m层西航无行李通道直达东交通广场停车库,-9米层地铁与西航出发到达直接联系,非常方便。

航站主楼南北长向展开,并采用前列式值机柜台,在减小主楼进深深的同时,也缩短了与枢纽的距离。

在东交通广场设有办票柜台,自助值机,是西航办票功能的补充和延伸,而东交通广场上部的商业紧邻T2航站楼,是T2航站楼陆侧商业的补充,使航站楼与枢纽商业有机结合,互利双赢。

在T2航站楼南北两侧规划有两座旅客过夜用房,在12m层通过廊道与西航出发办票大厅直接联系。

另外,在旅客过夜用房13.150m标高层安检后可直接进入指廊商业区和候机区,登机非常方便。

T2航站楼东西纵深短,平面布局合理高效,紧密结合旅客流程配置各种服务设施;旅客步行距离短,楼层转换次数少,导向性好,识别性强,旅客从办票、安检到候机长廊一气呵成。

特别设置的无行李通道可供不提取行李的旅客通过直接前往东交通中心而无需换层。

虹桥机场是国内航空枢纽港,中转流程的设计遵循直觉性,通用型,灵活性,规范性和便利性的原则,中转中心位置于指廊中央位置,与到达通道空间一体,功能连贯,方便旅客识别。

中转衔接时间(MCT)短,同时考虑了多种不同的中转模式,有空空中转,空陆中转,联程中转,非联程中转等,为旅客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也方便航空公司和机场部门运作,为航空公司的枢纽运作预留了各种可能的发展空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85%以上的近机位,是T2航站楼提高服务水平的一大亮点,高比例的近机位能够为更多旅客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登机服务;T2航站楼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组合机位,组合机位的设置提高了近机位组合的灵活性,也是弹性设计的一大体现,在最初投入操作阶段时,可供小型飞机如C类飞机(A321机型)使用。

当旅客量达到一定程度上,也可转换供较大机型如E类型飞机(B777机型)使用。

T2航站楼采用先进的商业策划理念,加大空侧商业设施面积,提高服务水平,在合理控制建设和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非航空盈利机会。

另外,在主楼东侧指廊上部营建陆侧观景平台,可供旅客观赏飞机的运行和起降,观景平台结合屋顶餐厅等枢纽商业设施共同开发,也是此次航站楼人性化设计的一大亮点。

T2航站楼主楼上部还配备了充足的管理办公用房,充分满足驻场单位的需求,同时利用机场资源,可获得更多的租金收益。

T2航站楼人性化设计从人的使用出发,从对人的关怀入手,更从人的心理上来解决具体问题。

在旅客需要使用的卫生间、公用电话、饮水器等布局与具体设置以旅客的最方便使用来考虑,如卫生间设置物台等,达到人性化的设计要求。

在残疾人服务方面,T2航站楼在各个功能区域都为残疾旅客配备了全面的无障碍设施,出发车道边设置有专门的车位、信息地图、求助电话,办票问讯设残疾人专用柜台、还包括残疾人专用客梯和专用轮椅席位,其他如卫生间,公用电话等公共服务设施,均考虑方便残疾人的使用。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一个功能性极强的交通建筑综合体,其立面形象设计与其内部空间与功能息息相关。

整个枢纽的体量水平横向展开,以简洁、平直的风格为主,以城市群体组合的方式将高铁、磁浮、交通中心、机场有机组合,将不同功能段统一在一起,并通过高度、形态、材料和色彩等手段使之成为一个和谐而有机的枢纽建筑群,体现出一个庞大规模的“交通城”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形象,同时群体形象中每个不同功能单元也比较突出。

其中的T2航站楼遵循可持续性原则,借助形体、空间、材料和建筑技术等手段,将立面形象与生态、节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应未来变化的生态型交通建筑,构建出富有力度、层次丰富的高品质室内外空间环境。

T2航站楼以追求功能流程的高效、完善为目标,在简洁、含蓄的建筑形态下着重于精美的细部表达和丰富的空间塑造,代表着虹桥国际机场新的空中门户形象。

作为大型交通建筑,强调空间的通畅、通透、可视性,旅客视线畅通、一揽无余,有利于快速确定方向。

了解身处的位置,这对形成高效顺畅的流程是十分有利的。

T2航站楼在建筑节能方面进行了专项研究,参照ASHED等国际标准,利用先进的CFD模拟技术,进行全年综合能耗分析,指导航站楼的设计。

运用自然通风模式进行内部换气及带走内部热量,减少空调运行时间。

在自然采光方面,利用自然光使照明负荷降低,约相当于全年电力照明负荷减少50%。

天窗采用Low-E中空夹胶玻璃,遮阳方式为在玻璃天窗下吊挂铝合金穿孔板或在天窗外上置遮阳百叶,遮阳板的作用除了遮阳减少能源损耗外,还能改善室内照度均匀度,达到良好的采光效果。

T2航站楼在建筑构成的手法上在重要空间以“虹”和“桥”为主题,暗合“虹桥”之意,含蓄地表达出地区的特征。

室内外“桥”作为不同功能区的连接体,以不同的形式和尺度呈现,或梭形桁架凌空而过,或“V”钢索悬吊而下,增强了空间的趣味、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虹”则更多地展现在室内商业区,墙面上斜向七彩金属线条、地面七彩马赛克铺地、“V”形七彩钢支柱暗示商业空间,渲染商业氛围,使空间更具特征,增强了识别性和旅客体验。

结束语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T2航站楼以其“功能性即标志性”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改变了以往城市建设中大型公共建筑一味追求造型美观,甚至以牺牲功能需求为代价获得标新立异的做法,这种务实的创作思想回归了人
本,回归了建筑的本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