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水》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水》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主题:探索水的神奇世界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2.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3.帮助幼儿理解水的三态(液体、固体、气体)及其属性。
4.引导幼儿体验水的各种有趣特性。
三、活动准备材料:
1.水杯、水盆、滤纸、冰块、玻璃杯、吸管、铅笔、空瓶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步:观察水的三态
1.准备一些冰块和水杯,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冰块和水的不同之处。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冰块是固体而水是液体?
第二步:探究水的气体态
1.将玻璃杯里倒入热水,然后马上盖上盘子,让幼儿观察盘子内部的变
化。
2.观察到盘子上有水滴凝结,引导幼儿认识水蒸气。
第三步:水的吸力实验
1.在水盆里倒入水,放入一根滤纸条和吸管,观察水的上升情况。
2.让幼儿思考,水是如何“爬”上滤纸条的?
第四步:水的变形与空气
1.给幼儿几个空瓶子和一些吸管,让他们用吸管吹入瓶子中。
2.观察瓶子内部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瓶子内的空气对水有何影响?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有趣的水科学活动,幼儿们对水的三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
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对科学充满好奇和热爱,不断探索世界的奥秘。
以上就是本次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水》科学活动的教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特性,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实验、表达等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学会观察、实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子、色素、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小鱼缸,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在水中游动的情景,让幼儿说出小鱼为什么能在水中游动。
2. 讲解与探索(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组织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态变化,如倒水、滴水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装有色素的杯子,倒入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水的颜色变化,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实验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颜色变化:加入色素后水变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用水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探索、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家庭用水调查,了解家里的用水情况,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为保护水资源献计献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学会观察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杯子、颜料、滴管、沙子、石子、树叶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水龙头,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水龙头。
(2)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与水相关的趣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状态等。
(2)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溶解等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2)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水特性的认识。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水宝宝》,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水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重要性:生命之源、生活必需(3)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用水的地方,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1)洗手、喝水、洗衣服、浇花等。
(2)使用节水型水龙头、及时关闭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水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有趣的水教案【含教学反思】本文介绍一节大班科学优质课的教案,主题为水,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对水的探究和了解。
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包括课前准备、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内容。
一、课前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微型化妆盘、滴管、玻璃棒、喷雾瓶、薄荷叶,各种颜色的食用染料。
2.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各自准备一瓶水。
二、教学流程1. 导入以绘本《水、水、水》作为导入素材,介绍水的来源和重要性,向学生讲述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水,如自来水、河水、海水等。
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水源、水的使用、水的保护等方面的思考。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水的特性和变化。
首先,让学生对照颜色、气味等特征观察不同来源的水;然后,根据所提供的工具,让学生自己进行水的实验,如:•用滴管滴加食用染料到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用玻璃棒搅拌水,观察水的流动性;•用喷雾瓶给水加入薄荷叶,观察味道的改变。
3. 制作水彩画根据学生进行的实验,让学生制作水彩画,表现自己对水的探究和理解。
在制作水彩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挥,发挥想象力,表现对水的感觉。
4. 课堂分享在制作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让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作品和制作的过程,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鼓励和评价。
5. 总结最后,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
同时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强调水的重要性和应该如何爱护水资源。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本人第一次授课,因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通过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在探究中感受水的特性和变化,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制作水彩画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水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通过分享,可以提供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教学反思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
对于学生在探究和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捕捉并给予帮助。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以此为动力更上一层楼。
四、总结一节优质的科学课程,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在知识和思考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水》一、教学目标1.接触并感受水的特性;2.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3.探究水的各种变化形态。
二、教学准备1.清水、热水、冷水各适量;2.一只杯子;3.实验器皿;4.可遮挡阳光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口头交流,让孩子们表述平时接触到水的情况,既有洗澡、洗衣服等活动,又有吃饭、喝水等生活方面的用途等等。
2. 实践操作教师现场演示将温水、热水和冷水倒入杯子中,观察并讨论孩子们能否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温度之间的变化,简单探讨液体的流动性质。
接着,让孩子们自己操作,根据感受倒入不同温度的水,感受其中的温度变化与液体流动的形态,最后再总结各种水之间的异同点。
3. 知识讲解辅以实验器材,分别讲述自来水、河水、湖水、海水等各种水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在讲述的过程中,给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机会,体验水资源的可贵性和保存水的必要性。
4. 活动延伸水分子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形成的,也可称为“H2O”。
现场教具体展示水分子内部构造,让孩子们了解自来水是如何从地下取出的、经过什么样的处理去除杂质,避免水污染导致的危害。
四、教学反思1. 教师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起到帮助和支持孩子们想象、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力求做到点拨、引导和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
2. 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本次实验活动,我意识到在科学教学中,应该通过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引导他们探索科学奥秘,拓展思维,为其他教学活动奠定好基础。
同时,许多学生主动发言,并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总结《有趣的水》是一个简单易懂的科学探究活动,它并没有使用任何昂贵的教学资源,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和场地设备,以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此种科学教学探究活动是教育教学中随时可以开展的活动,能够大大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和视野。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性质,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容器、杯子、滴管、色卡、水泵、水龙头、教学PPT 等。
学具:每组一套容器、色卡、滴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水泵和一个水龙头,邀请几名幼儿上台操作,观察水泵和水龙头流出水的情况,引导幼儿关注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教师展示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的特点。
(3)教师讲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色卡、容器和滴管,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水的性质和用途。
4. 课堂互动(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节约用水小窍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说出水的三个性质。
(2)请你说出水的三个用途。
(3)请你想出一个节约用水的小窍门。
2. 答案:(1)水的三个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三个用途:饮用、洗涤、灌溉(3)节约用水小窍门: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用途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2. 学会珍惜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重点:观察水的性质,了解水的用途,学会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子、冰块、热水、吹风机、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小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冰块、水、热水三态变化,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变化过程。
2. 讲解水的性质(10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透明、无色无味等性质。
(2)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洗手、喝水、洗菜等,让幼儿明白水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流动、透明、无色无味(2)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3)节约用水:洗手、喝水、洗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水龙头,想想如何节约用水。
(2)画一幅关于水的画,描述画中的水。
2. 答案:(1)关紧水龙头,用完水后及时关闭。
(2)画中的水可以是小河、湖泊、雨滴等,描述水的性质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用途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是否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进行拓展延伸,如:1. 带领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的来源和保护。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通过操作实验,掌握水的三态变化。
3.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水的基本概念1.导入:老师手拿一个杯子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回答:“杯子。
”老师再问:“杯子里面是什么?”,孩子回答:“水。
”老师再问:“那水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引导孩子说出水的基本概念,如:水是一种液体,无色、无味等。
2.实物展示:老师拿着几张纸和一杯水,让孩子看纸上的字体与手写的字体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孩子预测,把字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再让孩子探究原因。
3.实验操作:在实验课桌上放一些玻璃杯、桶、蒸发皿、冰块等物品,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对水的简单实验,如:“杯中水倒入蒸发皿,放在太阳底下,观察水的变化”等。
第二节课:水的三态变化1.导入:让孩子想象一下冰淇淋被放在太阳下融化的情景,问孩子“为什么?”。
2.实验操作:在桌子上放一些水和冰块,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和探究,如:“冰块放在室内,观察冰块的变化”、“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瓶装水放在室外,观察水的变化”等。
3.结论总结:通过实验,让孩子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气态,让孩子把所得到的结论汇总在白板上。
第三节课:水的性质和用途1.导入:老师宣布今天要给孩子看一些水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猜猜图片和视频讲解的内容是什么。
2.观看图片和视频:播放关于水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看到水的各种用途和性质,如:水能灭火、清洗、冲刷、飞溅等。
3.实际应用:向孩子展示一些平时见到的物品,将其与水的用途结合起来,如:“衣服脏了该怎么办?”等。
4.结论总结: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内容总结并归纳在白板上,加深对水的理解。
活动延伸1.水的音乐表演:让孩子利用各种饮杯、水杯和水的表演方式,和音乐合作,表现“水”的样子和感觉。
2.制作水滴模型:以模型的形式制作出水的结构模型,教孩子识别和运用水的知识。
3.做水母:让孩子制作属于自己的水母手工,让他们探索这种奇妙的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水
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特性,如透明,液体,无色无味。
2、知道水能干什么?加入不同的液体之后的变化如何。
3、体会自己动手探索水的奥秘的快乐。
活动准备:水,红墨水,黑墨水,蓝墨水,各色颜料,各种容器,毛笔,纸。
活动重难点:有序全面的探索水。
活动过程:
一,小猫喝水的儿歌导入。
二,进入水的特性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小猫喝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吗?看看老师手里的,有谁想来探索探索水有那些特性呢?
恩,小朋友们真聪明,水是无色无味的,而且还是流动的。
三,自由探索水的奥秘。
那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这个小桌子上,有好多好多不一样的东西,组长们上来,每个小组领一份下去,小朋友们自己试一试,看看能把水变成什么有趣的样子。
四,总结。
哎呀,小朋友好棒!看看这边,水变成漂亮的红色啦!这是加的什么呀?哦,红墨水,还有红颜料呀。
这边黑色的水,是加的黑墨水吗?
五,记录。
那么,小朋友们看到五颜六色的漂亮的水,要不要把它们留下来,以后也能够看见呢?来老师这里领毛笔和纸,我们小心翼翼的沾取每种颜色的水,把它们记录在我们的纸上吧。
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做出来的水的颜色最多。
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