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详解读书笔记精品文档5页

合集下载

014韩克庆的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014韩克庆的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五运六气学习笔记韩克庆2020年5月目录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1、五运 (1)1.1基础知识 (1)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1.3主运 (1)1.4客运 (3)2、六气 (4)2.1地支化气 (4)2.2司天、在泉 (4)2.3主气 (4)2.4客气 (5)2.5客主加临 (5)3、运气同化 (5)3.1天符 (5)3.2岁会 (5)3.3同天符 (5)3.4同岁会 (5)3.5太乙天符 (5)第二章几个概念 (6)1、开合枢 (6)2、标本中气 (6)2.1李阳波的分析 (6)2.2六气的标本中气与从化 (6)2.3从本从标从中,皆以其为化生之用也 (6)2.4张子和标本运气歌 (7)2.5脏腑经络之标本 (7)3、本、气、位 (7)4、气 (7)5、神机、气立 (8)5.1说一 (8)5.2说二 (8)5.3说三 (8)6、太过、不及 (8)7、病气盛衰 (8)7.1几个概念 (8)7.2病气盛衰的规律 (8)7.3虚实证的盛衰规律 (8)7.4大的治则 (8)第三章数字对应 (9)1、数字生成关系 (9)2、天干的数字 (9)3、五运三纪的符号 (9)4、地支的数字 (9)5、六气的数字 (9)6、月份与洛书位置的对应关系 (10)第四章五运六气 (11)1、五运六气之常数 (11)1.1甲子、甲午 (11)1.2乙丑、乙未 (11)1.3丙寅、丙申 (11)1.4丁卯、丁酉 (11)1.5戊辰、戊戌 (11)1.6己巳、己亥 (11)1.7庚午(同天符)、庚子(同天符) (12)1.8辛未(同岁会)、辛丑(同岁会) (12)1.9壬申(同天符)、壬寅(同天符) (12)1.10癸酉(同岁会)、癸卯(同岁会) (12)1.11甲戌(岁会、同天符)、甲辰(岁会、同天符) (12)1.12乙亥、乙巳 (12)1.13丙子、丙午 (12)1.14丁丑、丁未 (13)1.15戊寅(天符)、戊申(天符) (13)1.16己卯、己酉 (13)1.17庚辰、庚戌 (13)1.18辛巳、辛亥 (13)1.19壬午、壬子 (13)1.20癸未、癸丑 (13)1.21甲申、甲寅 (14)1.22乙酉(天符)、乙卯(天符) (14)1.23丙戌(天符)、丙辰(天符) (14)1.24丁亥、丁巳 (14)1.25戊子、戊午 (14)1.26己丑、己未 (14)1.27庚寅、庚申 (14)1.28辛卯、辛酉 (15)1.29壬辰、壬戌 (15)1.30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 (15)2、年度五运六气 (15)2.1庚子年运气(2020年) (15)第五章五行六气图 (16)1、基础图 (16)2.1五行六气概念图 (16)2.2五行脏腑本气位图 (16)2、十九病机图 (17)2.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7)2.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7)2.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17)2.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8)2.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8)2.6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五运六气是我国古代细分气象学规律,是中医治病诊断分析所必需的基本原则。

从历史上看,五运六气的探讨自《素问》以来,一直是中医发起的核心理论,并被称为中医学的创始者宋朝张仲景所称赞。

五运六气包含着大量的五行和六气,在中医学中更是被称为“千古绝学”,具有天地时空三界、五行各自相互克制的宇宙规律,将宇宙大自然的规律与人体机能和脏腑运行的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运六气就是中国古代关于气象学规律的细分,它把天地中间渗入人体,将人体健康状况表现出来,以合理的原则来支撑正常生理功能,以此关键字来调节人体健康状态。

五运六气是关于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客观诊断,它需要从治病和防病的角度综合考虑多种气血体质、脏腑津液运行等,一个个的脏腑分类来综合的判断,确定脏腑的气血形成机制,气血的形成之外,还包括气运、循经、表里气血等要素,以此判定医者的治病策略,调节五行元气,从而维持人体健康。

五运六气实际上是把宇宙大自然的路径,以及宇宙本身的律以及生物本质的秩序,糅合到单一的气象和人体之中,以此去预知准确的生物應有的秩序,并此去持续的调和,达到完整的自身机能体系,从而启动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五运六气三十二讲

五运六气三十二讲
2
二十五、戊子、 戊午之年
3
二十六、己丑、 己未之年
4
二十七、庚寅、 庚申之年
5
二十八、辛卯、 辛酉之年
二十九、壬辰、 壬戌之年
三十、癸巳、 癸亥之年
01
一、辰戌之 岁,厥阴风 木升之不前
02
二、巳亥之 岁,少阴君 火升之不前
03
三、子午之 岁,太阴湿 土升之不前
04
四、丑未之 年,少阳相 火升之不前
目录分析
一、阴阳五行学说产 生的由来
二、五运六气学说形 成的年代
三、运气学说在《黄 帝内经》中的地位
四、运气学说的研究 概况
一、从气候变化看五 运六气学说
二、从发病情况看五 运六气学说
三、从临床治疗学看 五运六气学说
四、从物候节律看五 运六气的周期
一、天干地支
二、甲子
一、五运 二、六气
三、五运与六气 四、运气的演绎方法
05
五、九月少 阳戊
1
一、肝脏
2
二、心脏
3
三、脾脏
4
四、肺脏
5
五、肾脏
二、升明之纪
一、敷和之纪
三、备化之纪
四、审平之纪
五、静顺之纪
1
一、岁木太过, 发生之纪
2
二、岁火太过, 赫曦之纪
3
三、岁土太过, 敦阜之纪
4
四、岁金太过, 坚成之纪
5
五、岁水太过, 流行之纪
1
一、岁木不及, 委和之纪
2
二、岁火不及, 伏明之纪
1
三十、癸巳年
2
三十一、甲午 年
3
三十二、乙未 年
4
三十三、丙申 年
5

中医五运六气基本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本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本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医里超级神秘又超有趣的五运六气。

这五运六气啊,就像是中医界的魔法密码一样。

你可以把五运想象成五个超级英雄,各自有着独特的超能力。

木运呢,就像是春天里那个活力满满的精灵,所到之处都充满了生机,就像它拿着魔法棒一点,花草树木就蹭蹭地长起来啦。

火运就像是个热情似火的舞者,跳着最热烈的舞蹈,带来炎热和活力,感觉就像太阳都成了它的跟班,到处都是炽热的气息。

土运呢,那可是个憨厚老实的大管家,默默地掌管着万物的根基,就像大地母亲一样,包容着一切,所有的东西都在它的怀抱里稳稳当当的。

金运像是个冷酷的剑客,所到之处,一片肃杀之气,叶子纷纷掉落,就像被它的剑气扫过一样。

水运就像个神秘的冰法师,把世界变得寒冷而静谧,河流都像是被它施了魔法,乖乖地冻起来。

再来说说六气,这六气就像是天气精灵们的聚会。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位小精灵,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

风就像个调皮的小鬼,到处乱窜,一会儿吹吹你的头发,一会儿又把树叶吹得沙沙响。

寒呢,就像个冰冷的大怪兽,所到之处都被冻得哆哆嗦嗦的。

暑气就是个热情过头的家伙,在夏天里把大家热得只想躲在空调房里。

湿气就像个黏人的小妖怪,让你感觉浑身都不舒服,像是被裹在湿漉漉的棉花里。

燥气像个干巴巴的小老头,走到哪里都把水分带走,让你的皮肤干干的。

火气嘛,就像个暴躁的小火龙,一不小心就发火,让人口干舌燥、喉咙痛。

五运六气组合起来就更神奇了。

它们就像一场超级复杂又有趣的大戏。

有时候,木运和风气相呼应,那就像是春天里的一场欢乐派对,万物生长,微风轻拂,那画面简直美极了。

要是金运和燥气凑到一块儿,那就是一场“干燥大作战”,整个世界都变得干干的,皮肤都要抗议啦。

中医通过解读五运六气,就像是在解读大自然这个超级大老板的心情。

知道了这个心情,就能预测疾病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

这就好比你知道明天要下大雨,就提前带伞一样。

它可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五运六气详解精编版

五运六气详解精编版

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六气: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

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

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

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

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

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

一(天干配五行):二(地支配五行):甲、乙--------木寅、卯-------木丙、丁--------火巳、午-------火戊、己-------土申、酉-------金庚、辛--------金亥、子-------水壬、癸--------水辰、戌、丑、未---土三(天干化五运)(中运):(黄帝内经内容)甲、己------土运丁、壬------木运乙、庚------金运戊、癸------火运丙、辛------水运其中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黄帝内经内容)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干支纪年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运气”(中运与司天之气)的意义。

每年干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不同的气候,易引发不同的病症。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子华子》①:阴阳交,则生湿。

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中医精髓部分)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有一些传统文化,学习门槛确实有点高,例如,每个人都熟悉又陌生的“五运六气”。

有人说它就是玄学迷信,有人却又对它深信不疑,更多人大概更像小编,对它懵懵懂懂。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入个门,看看五运六气到底是个什么——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古人以干纪日,支纪月。

十干配五行,即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用此说明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它是固定不变的。

十干可以化五运,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用此预测和说明每年不同气候之变化规律,它是动而不居的。

这里所谓化就是变化。

甲己化土,就是凡逢甲年或己年,则为土运;乙庚化金,就是凡逢乙年或庚年,则为金运;丙辛化水,就是凡逢丙年或辛年,则为水运;丁壬化木,就是凡逢丁年或壬年,则为木运;戊癸化火,就是凡逢戊年或癸年则为火运。

以上十干所化的运叫做中运,盖天气在上,地气在下,而运居天地之气的中间,故谓中运。

天气欲降,则居中的运先降,地气欲升,则居中的运先升。

此中运通主一年的岁气,所以又称大运、岁运。

他是以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的次序逐年递变。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甲年,则阳土统司全年之气,己年,则阴土统司全年之运。

乙年则阴金统司全年之运,庚年,则阳金统司全年之运。

太过,是指主岁之运气旺而有余。

阳为太过,故其运气太过。

不及,是指主岁之运气衰而不足,阴干之运,阴为不及,故其运气不及。

甲己之岁,均为土运主事,但逢六甲年为土运太过;逢六己年为土运不及。

土气太过则湿流行,本气胜也;土气不及,则风乃大行,本气衰而木乃乘之。

丙辛之岁,水运主事。

太过,则寒气流行,本气胜也,不及,则湿乃大行,本气衰而土来乘之。

凡属太过之年,时未至而气先至;不及之年,时已至而气未至。

太过之年,各运之气都先于大寒节而至;不及之年,则各运之气都后于大寒节而至。

岁运有太过和不及,然而,岁运也有既非太过又非不及的所谓平气之岁。

太过、不及和平气者,称之为五运三纪。

平气,运太过而被抑,运不及而得助。

1、运与运相合:运与运相合包括当年中运与新运相交接之日干相合和时干相合两种。

每年运之交接总是在年前大寒节日,故这里所谓交接之日干或时干者,则不能形成抑制或相互而成平气之运。

运与相交的时干相合。

(40)运与新运初交的日干或时干相合而行成平气,叫做干德符。

然而平德符平气之年常不能预期,只能根据当年的年干及其新运交接之日干或时干来依法推算而知。

2、运与岁支相合:运与岁支相合是指当年运的天干与岁支方位的五行属性相合,形成同气相助而成为平气。

有6年乙酉、丁丑、己丑、己未、辛亥、癸巳3、运与气相合,运与气相合是指当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合,即太过的中运之气被在上的司天之气所抑形成了平气。

共6年,即戊辰、戊戌、庚子、庚午、庚申。

42主运主运就是五运分主年和各个季节的岁气。

主运在一年中分五步运行,是以其相生之次序从木运开始,再火运、再土运、再金运,至水运而终。

五运分主一年各个季节的具体时间各占七十三日零五刻,木运(初运)都是从大寒日开始,火运于春分后十三日交,土运于芒种后十日交,金运于处暑后七日交,水运于立冬后四日交。

五音五音是宫、商、角、征、羽,为土金木火水五行的声音。

宫为土音,商为金音、角为木音、征为火音、羽为水音。

五音配五运并分太与少以说明运的太过与不及,就叫做五音建运。

太之后必为少、少之后必为太的相生关系。

岁运有阳年太过与阴年不及之分,故主运也有太与少之别。

从岁运的太过或不及开始,按五行和太少相生的次序逆推,即可定出当年主运的初运是春木太角还是春木少角,然后再以五行和太少相生的规律顺推,以定出主运的二运、三运、四运、终运的太或少,若主运的初运为太角,则二运为少征、三运为太宫、四运为少商、终运为太羽。

每年的主运总是从角开始,到羽为终,年年如此。

主运的太与少是决定于当年的中运,以中运的太过或不及来推知主运初运是太还是少,而每年客运的初运都是从中运为起始,年年在变,其太少应与当年中运的太过或不及相符合。

客运与主运类似,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不过它是由年干决定初运,而不同于主运的木火土金水固定主运。

一(天干配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二(地支配五行)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三(天干化五运)(中运)(黄帝内经内容)甲、己------土运乙、庚------金运丙、辛------水运丁、壬------木运戊、癸------火运其中单数(甲、丙、戊、庚、壬)为中运太过之年双数(乙、丁、己、辛、癸)为中运不及之年四(地支化六气)(司天之气)(黄帝内经内容)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就每年各运的具体交司时刻而言,初运与二运、三运与四运的时同刻不同,三运、四运比初运、二运错后一个时辰,而终运又比三运四运错后一个时辰。

客运是指每年五个季节的气候异变,如春应温反寒。

用中运主运和客运三者之轮转规律虽对每年的气候可概括的进行分析和测定,但要较为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各年气候变化及其规律,还需考虑五运分布的客主相合和运与气的相合。

五行与六气属同类,但六气在天为无行,五行在地为有形,即在天为无形之风气,在地为有形之木,风为木之资助,为东方所化。

五行为五,六气为六,二者在相配中,为风生木、热生火、湿生土、燥生金、寒生水。

然五行之火有二化,一化君火,一化相火;而六气中之暑与火为同类,在运用上此二者又分称为君火与相火,因此,五行与六气合而为五,分而为六,六者为天,五者为地,六五相合,则万物生生不息。

十二支化六气的正对化说。

十二地支化气并非指这种与五行方位相配关系,而是按十二地支在方位上的相对应及其三阴三阳的所主进行相配,这样就配成了子午属少阴君火、寅申属少阳相火、丑未属太阴湿土、卯酉属阳明燥金、辰戌属太阳寒水、巳亥属厥阴风木。

所谓正化是就其方位上或阴阳相生上是生产本气的一方,对化,是就其方位来说位于正化之对面而受其作用影响的另一方。

主气即主时之气,它和主运一样也是指每年各个季节气候的一般常规变化,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一年分为六步,每气各主一步,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六个不同气候的显著变化,年年如此。

其排列次序,也是按五行相生依次而列。

各气分主的每一步的气候特点,也是和它相关的五行属性相一致,如这一步是湿气所主,则气候表现为土的特点,与类推。

一年中,按照气候变化的特点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为十五天多一点,每气所主的每一步包括四个节气为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一昼夜百刻,一刻为十分),一年共六步二十四个节气,为三百六十五天又二十五刻。

每年六气分主六步,从春开始,春属厥阴风木,故以厥阴风木为初之气;木生火,故以少阴君火为二之气;君火与相火属同类,同气相随,故以少阳相火为三之气;火生土,故以太阴湿土为四之气,土生金,故以阳明燥金为五之气;金生水,故以太阳寒水为终之气。

关于六步的交接时间,由于每年有大月、小月和闰月等的差异,故在日期上没有准确的时间,即使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一个小周期后,各步交接的日期与前十九年相比,仍然有所差异。

所以,六步的具体交接日期必须以前一年和当年大寒节日为准,然后再按一个节气和每一步所占的日数与时刻进行推算来确定。

然而,每年六步的交接时刻尚有一定规律可循,因为它是以漏下百刻来计算的,每步有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一年六步则为三百六十五天又二十五刻,积四个二十五刻则又合为一天,故在时刻上形成了四年为一周期,周而复始。

寅午戌岁气会同。

卯未亥、辰申子、巳酉丑。

十九年的前后两年各步交司始终的日期仍然不尽相同。

而且,即使每步开始与终末之节气的前或后以及天数上各年也有差异。

按前人所说,一般初之气是从大寒节开始,至春分前夕;二之气从春分起始,至小满前夕。

经过我们查对推算,实际上初之气从大寒节始,至春分后;二之气从春分后开始,至小满后,这样才能够一步的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之数。

至于其它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六之气,前人也曾提出分别终于大暑、秋分、小雪、大寒之前夕,经过查对,实际上并非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前一天的前夕,而是有的是前一天,有的是前两或前三天之多。

正因为如此,我们把初之气的终线划在了春分之偏右的上端,二之气的终线划在了小满之偏右的上端;而三之气、四之气和五之气的终线则分别划在了大暑、秋分和小雪的偏左之上端,终之气的终线则划在了大寒之顶中,这样比较明确的标示出每一步的分主节气及其始终的前后差异。

客气,即天气,是指全年气候上的异常变化。

这种异常变化,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但由于它年年都有变化,如客之往来无常,好像客人一样,所以叫做客气。

客气之所以异常,是因为客气者,属于天气,与主气者属于地气不同,天为阳主动,动而不息,岁岁变易。

因主气属地,在地为形,故其排列次序是以五行相生依次而列,即风、热、火、湿、燥、寒,它们静而守位,年年如此;而客气属天,在天为气,气又有少多,故其排列次序是以阴阳之气的少多来排列,即厥阴风木为一阴为首,少阴君火为二阴次之,太阴湿土为三阴又次之,阴之尽则阳之始,故少阳相火为一阳又次之,阳明燥金为二阳又次之,太阳寒水为三阳又次之,此为客气三阴三阳六气之序。

客气的三阴三阳在运用上是以十二地支为工具来推算的,二者的相配在前面十二支化气一节中已有详述。

客气即主全年的气候异常变化,又分主每年六步的气候异常变化,其变化规律是六气六年一转、地支十二年一转,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所以客气六步的先后次序年年在转移,是由司天在泉所决定,而司天在泉又各有南政和北政之分。

司天在泉,指客气而言,为每年岁气主事者之通称。

以三阴三阳配六气来主当年岁气者,为司天,在上;与司天相对者,为在泉,在下。

司天在泉在每年客气的六步中又各主一步,司天为第三步,在泉为第六步;同时,司天在泉还主全年岁气,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

客气与主气一样也分六步,即司天、在泉、司天的左间、司天的右间、在泉的左间、在泉的右间,一般把前两者叫司天在泉,后四者叫四间气。

此六步在每年的排列次序上,决定于当年的司天在泉,因为司天之对总是在泉,而每年客气的初气总是始于在泉的左间,二气为司天的右间,三气为司天,四气为司天的左间,五气为在泉的右间,终气为在泉。

上面所讲的面南、面北,因司天在上属南方,居南而面北,故司天的左右间是以面北定其左右,是谓面北而命其位;在泉在下属北方,居北而面南,故在泉的左右间是面南,定其左右,是谓面南而命其位。

上面所提到的三阴三阳的纪年和纪步,均代表着六气的变化。

厥阴代表风气,故厥阴司天,则风气主岁;少阴代表热气,故少阴司天,则热气主岁;太阴代表湿气,故太阴司天,则湿气主岁;少阳代表火气,故少阳司天,则火气主岁,阳明代表燥气,故阳明司天,则燥气主岁;太阳代表寒气,故太阳司天,则寒气主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