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论文格式(原始版)
理工科类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空1行)摘要介绍一种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DS18B20的高精度、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触摸屏控制的液晶显示器为显示器件的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单总线数原…………………………………………………………………………………………………………………………………………………………………………………………………………………………………………………………………………………………………………………………………………………………………………………………(空1行)关键词:温度传感器;触摸屏;触摸屏控制器;液晶显示屏;测温(空1行)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highly-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which is based on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chip DS18B20 accuracy, taking AT89C51 as the core and with Touch-screen-controlled display. It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空1行)Key Words:Temperature sensor;Touch-screen;Touch-screen controller;Liquid crystal display;Temperature measurement1.1.2 系统功能 (1)2 系统设计 (2)2.1 传统模式研究的现状分析 (2)2.1.1 2.2 2 2.2.1 2.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3 系统方案介绍及比较 (3)3.1 系统方案论证33.1.1 设计3.1.2 设计方案3.2 方案比较34 硬件设计 .4.1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44.1.1 DS18B20简介4.2 触摸屏控制模块设计44.2.1 触摸屏简介 ..................................................................................................................... 4 4.2.2 电阻式触摸屏基本原理 . (4)结 论 ................................................................................................................. 5 致 谢 ................................................................................................................. 6 参考文献 ........................................................................................................... 7 附 录(必要时) (8)注:1、目录中的内容列最多至三级目录;2、中英文摘要、目录中页码(位于页脚,居中)用罗马数字Ⅰ、Ⅱ、Ⅲ……表示,文本主体(包括致谢、附录)页码(位于页脚,居中)用数字1、2、3……表示;3、页码数字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注:1.英文书名、英文刊名、英文会议论文集名和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英文文章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
2.外国人名: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写,名只写首字母,且大写,后不需要用表示省略的点号,姓和名之间不使用逗号,格式如Selim J 。
3.文献有3个以上作者时,前3个作者写全,从第4个作者开始省略,用“等”或“et al”代替。
中英文献示例:1.图书及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 出版城市: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 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上卷)[M]. 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朱建华(主编). 新编大学德语(1-4册) [M]. 第3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1]王夫之. 宋论[M]. 刻本. 金陵:曾氏,1865(清同治四年).[1]Bell 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 2n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Holyoak K J, Morrison R G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inking and Reaso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2.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2]沈友第.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2):130-133.[2]Hutchinson T, 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4): 91-111.3.会议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引文文题[C]//会议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3]史大德.新世纪英语教学新发展[C]//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497-510.[3]Goossens L.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als and of the epistemic function in English[C]//Ahlavist A. Paper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2:74-84.4.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引文文题[M]//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4]程根伟. 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赵其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2-36.5.论文集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5]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纬.运筹学中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5]Lakoff G. The com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Lakoff G.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2-251.6.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城市:保存单位,保存年.例:[6]赵亮. 语言习得中的发现程序[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09.7.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面).例:[7]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8.电子文献、电子公告[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例:[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学士学位证书及外文副本格式的通知[EB/OL]. (2005-03-09)[2010-07-02]/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index.html.[8]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EB/OL]. Houston: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1995-05-17]. / pacs1.html.9.汇编[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标题[G]//汇编单位名称. 汇编文献名称. 出版地:出版社。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样本

1.9 附录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直接反映研究工作的材料(如设计图纸﹑实验数据﹑计算机程序等)附于文本末尾。
第2章论文的格式要求小贴士:论文写作完成后,将论文另存为PDF格式文件,这样打印出来的纸质版论文和电子版几乎相同。
论文的格式是按双面打印要求的,所以在打印PDF格式文件时,也应双面打印。
2.6 目录目录(三号华文中宋加粗,居中,段前4行,段后2行)。
以下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1.25倍行距:摘要(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ABSTRACT(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第1章××××∙∙∙∙∙∙∙∙∙∙∙∙∙∙∙∙∙∙∙∙∙∙∙∙1(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1.1 ××××∙∙∙∙∙∙∙∙∙∙∙∙∙∙∙∙∙∙∙∙∙∙∙∙∙∙∙∙∙1(首行缩进3字符)1.1.1 ××××∙∙∙∙∙∙∙∙∙∙∙∙∙∙∙∙∙∙∙∙∙∙1(首行缩进4字符)3.8 公式公式居中书写,统一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公式较长时应在“”前转行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等号或运算符号应在转行后的行首。
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留空。
例:3.9 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写在表格上方正中处,表序与表题间空一格。
一般情况下表格采用五号宋体。
例:表3.1 TSP问题的计算量(计算速度:)城市数目计算量计算时间10 秒15 7.3小时20 19年25 世纪23.10 插图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放在图下方居中处。
可将图和图题组合,方便论文编排。
一般情况下插图采用五号宋体。
例:3.13 页码从目录首页到目录末页,在页面底端外侧加注页码,页码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 小写罗马数字,即i 、ii 、iii 等。
上海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5

b.介绍实验装臵,须注明所用仪器﹑传感器等设备的规格型号、标定情况
等;
c.介绍实验原理与测试方法,应配图说明;
d.实验数据要充分,处理要合理;
e.要注意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再现性,一定
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随意修改实验结果; f.实验结果要完整,实验条件须合理并要标注完全,根据实验条件要能检 查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重要参数等是否正确; g.工程实现要有实现方法和成果的完整叙述。 5.结论(或全文总结) 结论要求简明扼要地概括全部论文所得的若干条重要结果,包括理论分
a.正文中过长的公式推导与证明过程可在附录中依次给出;
b.以方便他人阅读所需要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等
c.重复性数据和图表;
d.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 e.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
5.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位论文的最后,应附上研究生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著
作,获得的专利,获奖,鉴定及工程实现的社会评价及有关资料(一般只写目
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独创性说明(学士、硕士学位论文不必写独创性说明),
说明论文工作除了标注之外,不包含他人的成果。
3.致谢
a.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直接有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谢辞应谦虚
诚恳,实事求是。不宜过分感谢研究生家属及亲朋好友等与论文无直接关系的帮助;
b.致谢中还应感谢提供研究经费及实验装臵的基金会或企业等单位和人士; c.致谢中一般不用第一人称(可用“作者”),结束时不签研究生姓名。 4.附录 附录的内容包括:
例:[l]王富宽,冯丽云.焊接与化机焊接结构[M].杭州:浙江大学出 版社,1992.25~35. (2) 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 (外文期刊可按标准缩写但省略缩写点), 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 Strosnider J K, Leheczky J P,Sha L. The deferrable server algorithm for aperodic respcnsiveness in hard real-time environmenfs [J] .IEEE Trans computer, 1995,44(1): 73~91. (3)论文集:[序号]著者.篇名[A] .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 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Redersen A.On the electrostatic filed near the charge surface of an sulator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urface charge probe measurments [A] . Christophorou L G,Pace M O.Gaseous Dielectrics IV[C] . N Y : Pergamon Press,1984,414~421.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论文封面模板(含论文标准格式)

学校代码:上海理工大学学号:xxxxxx 上海理工大学论文题目培养院系:xx学院学科名称:xxx学论文类型: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论文作者:xxxx指导教师:xxx教授上海理工大学2xxx年x月x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xxxx 日期:2xxx年x月x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上海理工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有关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xxx 导师签名:xxxx日期: 2xxx年x月x日日期:年月日i摘要摘要[鼠标左键三击选择该段落,输入替换之。
]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单陈述。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
摘要中不可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
摘要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理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字数为1500字左右,字体为宋体四号。
关键词(3-5个)是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并在下方另起一行注明。
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字后不打标点符号。
关键词:[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 [关键词4] [关键词5]iA bstractAbstract[英文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TimeNewRoman12磅] KEYWORDS:"[key word 1]" "[key word 2]" "[key word 3]" "[key word 4]" "[key word 5]"ii目录目录第一章"[点击输入大标题××××标题1]"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 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依据《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试行)》教务2003第4号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放入学校统一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应包括: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毕业设计论文;3.外文翻译(译文和原文);4.附加图、表;5.主要源程序;6.软件使用说明书7.软件的软盘或光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书写及装订1.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
2.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教研室主任签字。
3.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顺序装订:①封面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③中文题目、中文摘要及关键字(中文摘要300~500字左右,关键字3~5个)④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及关键字(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及关键字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⑤目录⑥正文(可分章、节等,每一章从新的一页开始)⑦谢辞⑧参考文献⑨附录部分(若附录部分内容较多,可单独装订成册且加装封面)附录A 外文翻译-原文部分(内容应与课题或专业有联系,应说明出处)附录B 外文翻译-译文部分附录C 附加图、表附录D 主要源程序(选取主要部分,应含有必要的注释)附录…(其它部分,如,软件使用说明书和软盘或光盘)注:③、④为单独一页。
4. 装订好后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上交学院。
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1. 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
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简要陈述研究课题的内容,创新见解和主要论点,中文摘要在300~500字左右。
摘要的最后应列出关键词。
英文摘要及关键字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3. 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 …、1.1 …、1.1.1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论文格式要求(理工科)

附件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为统一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格式,特制定本规范,供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时执行。
一、毕业论文(设计)正式文本的内容构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式文本依次由以下部分构成:1.封面(由学校教务处统一指定纸张类别、打印格式、装订要求);2、论文原创性说明;3、文献综述;(外国语学院还须有3000字左右的文献翻译)4.中文摘要和关键词;5.Abstract和Key words;6.目录;7.论文的正文部分;8、注释(文科采用);9.参考文献;10.附录(理工科采用,不是论文必备部分);11.“致谢”(单独成页,此部分不是论文的必备部分)。
二、文献综述部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1、文献综述包含四部分:概述、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2、文献综述排版参照正文格式排版,字数3000字左右。
3、文献翻译的内容及格式由外国语学院自行规定。
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部分的内容及格式要求1.中文的“摘要”、“关键词”为一页,英文的“Abstract”、“Key words”另起为一页,如一页不够的,可以顺延下一页。
中英文的“摘要”、“关键词”放于文献综述之后,不需标注页码。
2.中文“摘要”、“关键词”及其后面加上的冒号均用宋体小四号加黑,相应具体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宋体,小四号,不加黑;英文“Abstract”、“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加黑,相应具体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不加黑。
3.“摘要”字数为200-400个字符;“关键词”必须是词组,且一般在3-5个之间。
4.“关键词”中词组与词组之间要空两格,以便于区分。
四、“目录”页的具体内容及格式1.“目录”部分单独成页编排,称为“目录”页,置于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之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论文格式

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浅析席勒的《华伦斯坦》潘明伟1, 周胜2(1.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200093; 2.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上海200083)摘要:以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科技英语口译课程。
该课程分为中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分别围绕“购物”、“餐饮”、“外事接待”、“旅游观光”和“礼仪祝辞”、“参观介绍”、“对话访谈”、“商务谈判”四大单元展开。
教学中注重口译基本技能和科技英语术语及知识的普及。
每堂课遵循“基本知识和技能介绍”、“现场口译资料演示”、“模拟情景口译”和“师生评估”的流程进行。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估模式,对学生课内表现、课后阶段性作业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结合期末大考构成学期总分。
关键词:科技英语;口译;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形成性评估中图分类号:H3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95X(2000)00-0000-00Convergence of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Analysis of Schille r’s WallensteinPan Mingwei1, Zhou Sheng2(1.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2.College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Abstract: This learning-centered course design for Interpre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ased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I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under the themes of shopping, catering, reception, tourism and ceremonial speech, exhibition introduction, dialogues & interviews, business negotiation respectively. The course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basic interpretation skills as well as scientific terms and knowledge. Each lesson includes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introduction, on site interpretation demonstration, situational practice, and teacher student assessment. Formative assessment is applied in this course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Therefore, as for the final score, all self-assessment, peer-assessment as well as teacher assessment of the in class performance, after class practice and final exam representation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Key words:interpre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formative assessment 收稿日期:2010-08-16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K10505005)作者简介:潘明伟(1970-),男,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 期:
自适应模糊系统法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及应用(三号黑体)
摘要(小三号黑体)
(整篇摘要用小四号宋体书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多变。系统工程作为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也面临着挑战,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于对由人等因素产生的模糊住处的处理。
时间
地点
内容
结论
备注
2001
北京
宣传
到位
2003
天津
表演
成功
图1运动会
参 考 文 献(三号黑体)
[1]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82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9~81.(五号宋体字)
[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五号宋体字)
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发展到特征造型和参数化、变量化设计阶段,为实体模型向产品模型的转化铺平了道路。同时,CIMS、并行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样本工程、虚拟制造等设计制造模式的发展,使得产品模型必须实现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共享、各种模型数据的转换和网络传输等问题。
表1情况汇报
关键词(四号黑体):自适应模糊系统法(小四号宋体)
RESEARCH ON THEORY OF ADAPTIVE FUZZY
SYSTEM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With the developing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pidly, humanity is facing the problems these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and varied. Systems Engineering as a scientific methodology which has general significance to all systems, is also facing the challenges. The important field of study is the handling of fuzzy information produced by man and other factors.
1.1.1CAD技术在水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3
1.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发展趋势4
第1章 绪 论(三号黑体)
1.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内涵(小四号黑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即在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工业设计领域的各类创造性活动。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柱的信息时代环境下的产物,与传统的工业设计相比,CAD在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质量和效率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性学科,涉及到诸多学科领域,因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也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技术、模糊技术、人机工程学等信息技术领域。(小四号宋体)
1.1.1 CAD中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小四号楷体)
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真正兴起、并有组织地进行仅为数十年的历史。当前,人体标准数据库、三维人体模型以及一些人机设计系统、评估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CAD技术领域,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人机界面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方面。
(1)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的研究(小四号宋体加粗)
本科毕业论文
自适应模糊系统法若干理论
问题的研究及应用
姓名
张洁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工业工程
指导教师
陈刚教授
完成日期
2007年6月
上海理工大学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由本人独立完成。文中所引用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已标注并加以注释。论文研究过程中不存在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如若出现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问题,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KEYWORDS(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adaptive fuzzy system methodology(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目 录(三号黑体)
(整个目录用小四号宋体书写)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1
1.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