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锋 课件

合集下载

美苏争锋.ppt讲课课件

美苏争锋.ppt讲课课件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过 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 和,越南战争造成越南 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 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 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 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 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南国旗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 有人说,冷战是造成当今世界紧张、动荡的 根源; • 有人说正因为冷战,近半个世纪人类避免了 新的世界大战,维持了总体上的缓和; • 也有人说美苏冷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的发 展。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美苏之间——全面冷战 朝鲜的分裂
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 在朝鲜的儿子与在韩国 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 的母亲依依惜别 人
“经互会”
军事
“北约”
“华约 ”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战火中的孤儿
阿富汗战争
伊 拉 克 战 争
• • • • •
1、局部战争连绵不断 2、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3、饥饿灾荒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5、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国际格局: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量,包括主权国 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 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 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

9.1美苏争锋(课件)

9.1美苏争锋(课件)

美国白宫
控制操纵联合国
来他 战 那 合 的 。一 争 时 起 国 下,,来家我 ,我如,,们 就们果那如都 足只有么果是 以要某就我世 使用个不们界 他手疯会为上 平指子有和最 静吓挑战平强 下唬起争联大 。
这句话表明了赫鲁晓夫什麽意图?
所恃何长图争锋
苏军总数达1140万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 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 了很高的威望。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 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 成功。
战争 除了留下了弹壳 一堆的残骸 蔓延的硝烟 还有在风中哭泣的人们
大战历时六年多,世界人口的 80 %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 达1.1亿,战争中丧生的总人数达五千 万,其中中国军民伤亡达 3500 万。这 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了1.1万亿美元, 占当时所有参战国国民总收入的大半。 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 人类多年积蓄的财富毁于一旦。人民 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价,终于打败了 法西斯侵略。
东西柏林之间的一个检查点,美苏两国的坦克相距只有100米 而“怒目相视”,战争大有一触即发的势头
眺 望 柏 林 墙 外 的 亲 人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1950—1953年) 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 略朝鲜。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 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 联合抗击。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经济

杜鲁门主义
政治
九国共产党 工人党情报局

美苏争锋(2023版ppt)

美苏争锋(2023版ppt)

文化冲突与融合
文化差异:美苏两国在价值观、生 01 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冲突:美苏两国在文化交流过 02 程中产生的误解、冲突和矛盾
文化融合:美苏两国在文化交流过 03 程中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的过程
文化影响:美苏两国文化交流对世 04 界文化格局的影响和改变
文化对美苏争锋的影响
美苏争锋的影响与启示
演讲人
美苏争锋
2023-09-13
目录
01. 美苏争锋的背景
02. 美苏争锋的军事对抗
03. 美苏争锋的经济竞争
04. 美苏争锋的政治博弈
05. 美苏争锋的文化交流与 碰撞
06. 美苏争锋的影响与启示
美苏争锋的背景
冷战起源
01
二战结束后, 美苏两国成为 世界上两个最 强大的国家
02
意识形态对立: 美国代表资本 主义,苏联代 表共产主义
汇报人名字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美苏争锋导致两 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格局呈现两 极对立的局面。
美苏争锋加剧了 国际紧张局势, 引发了多次局部 战争和冲突。
美苏争锋推动了 国际政治、经济、 军事、科技等领 域的竞争与合作。
美苏争锋对世界 和平与稳定产生 了深远影响,促 使国际社会寻求 新的合作与平衡。
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03
地缘政治冲突: 美苏两国在全 球范围内争夺 势力范围
04
经济竞争:美 苏两国在经济 领域展开激烈 竞争,争夺世 界经济主导权
美苏关系演变
二战结束后,美苏 关系从盟友转变为 竞争对手
1949年,北约成 立,美苏对抗加剧
1962年,古巴导 弹危机,美苏关系 达到最低点
1947年,杜鲁门 主义出台,标志着 美苏冷战的开始

美苏争霸(历史PPT教学课件)

美苏争霸(历史PPT教学课件)

缓 和
紧 张 苏 美
赫鲁晓夫访美 戴维营精神
U2飞机事件、柏林墙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平起平坐,苏美合作 对话谈判,和平战略
对外 政策
政策变 化原因


苏实力增强
实力相对下降
柏林墙的修筑表现出美苏双方在两大阵营的对 峙中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反应了什么实质? • 苏联:对西方的渗透虽然采取了十分强硬 的态度,但也表现出其在竞争对峙中缺乏 信心、不得不采取强制性措施以稳固统治 的现实; • 美国:对苏联一方的做法虽然十分恼怒, 但最终选择了沉默,面对既成事实,并未 因此激化矛盾。 • 实质:是双方军事对抗后相互妥协的产物
原因:
苏联:
积极进攻战略 表现:
经济增长缓慢 军事力 美国:(尼克松主义) 量相对下降 侵越战争 尼克松主义 战略进攻转为 从越南撤军 史实: 战略防御 中美关系正常化
杜鲁门主义

尼克松主义
欧洲为中心的
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
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转为战略防御 越战失利
经济增长缓慢
全球性进攻战略
小规模局部战争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
TMD
NMD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heatre Missile Defence
“国家导弹防御”系 统 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请思考:美国于80年代中提出这一计 划的原因是什么?
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苏联经济则陷入困 境,美国企图乘机击垮苏联,夺取世界霸权。
第3课 美苏争霸
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纵览图示
两极初成 阵营对峙 争霸初期 50中 多极化 80末 现在 争霸中期
1945

9.1美苏争锋课件

9.1美苏争锋课件

2.积极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 体 保持和平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 起。
现在,冷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那么人类是否迎来了真 正的和平呢?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为了世界 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军事 武装部队11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苏联是战后惟一可以和 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 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 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每一个角落‛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初期 两极格局(美苏)
政治格局
新兴力量崛起 苏联解体
指国际政治舞台 上的各种力量 从自身利益出发, 20C80末90初 多级化趋势(一超多强) 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在一定
时期内所形成 的一种结构状
态。
特点:既相对稳定又发展变化。 变化原因: 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①朝鲜战争: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特种战争(美国出钱、枪、军事顾问)----局部战争 (美国出兵、南打北炸)-------战争越南化(美从越南撤军)
四、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影响
1.消极影响: 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 成国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二 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 冷战序幕:

美苏争锋课件

美苏争锋课件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柏林墙全长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1964年建成 169.5公里 沿墙修建了253 公里。 253个了望 169.5公里。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 136个碉堡 270个警犬桩 个碉堡、 个警犬桩。 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此 外,还有一接触时就会发出信号的 铁栅栏119.5公里。 119.5公里 铁栅栏119.5公里。 它只是一堵墙。因为它,对面的亲 它只是一堵墙。因为它, 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30年间有 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近30年间有 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眺望墙外 的亲人
争锋的资本? 争锋的资本?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拥有1200多万军队, 1200多万军队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舰队航空母舰 30艘舰队航空母舰 100艘护航航空母舰 100艘护航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500个军事基地 近500个军事基地 1945-1949年垄断了原子弹 1945-1949年垄断了原子弹 1946年制造出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制造出第一台计算机 杜鲁门宣布: 杜鲁门宣布:“我们赢得的胜 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 了美国人民的肩头, 了美国人民的肩头,美国在世 界处于领导地位” 界处于领导地位”。
美国总统杜鲁门 美国总统杜鲁门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1947年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提出美国 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 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 计划” 苏联、 计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 在内,但它们拒绝参加。1948年到 在内,但它们拒绝参加。1948年到 1950年 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 1950年,共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 其中90% 多亿美元的援助, 90%是赠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 10%是贷款 是贷款。 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 马歇尔计划”称为“ “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 最慷慨的举动” 最慷慨的举动”。 原文:美国“ 原文: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 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 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 而使自由制度 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 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 会条件能够出现” …… 会条件能够出现” 自由制度是何制度?计划的目的? 自由制度是何制度?计划的目的?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五星上将、 五星上将、美国国务卿 乔治 马歇尔

优质课历史:美苏争锋_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优质课历史:美苏争锋_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2、‚马歇尔计划‛ 3、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4、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北约12个创始 国,包括美国、 比利时、加拿大、 丹麦、法国、冰 岛、意大利、卢 森堡、挪威、荷 兰、葡萄牙和英 国 。过去60年 里,北约先后6 次扩充成员国 至2004年月, 扩充后的北约共 有26个成员国。 随后,阿尔巴尼 亚和克罗地亚加 入北约,使北约 成员国增至28 个。
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美国总统杜鲁门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 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 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 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 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 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 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柏林墙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理性的胜利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 的 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 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感谢聆听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美苏争锋公开课课件

美苏争锋公开课课件
直到次日上午8点钟,苏军坦克 才开始撤离。20分钟以后,美军 当时苏联驻东德有10个坦克师, 坦克也掉头撤走了。 7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航空军, 共计37万人。对峙事件一旦失控, 后果可想而知。
第三页,共27页。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 下攻城。”
——《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
美苏争锋公开课课件
2023/5/19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27页。
中美日三国4航母聚集南海
美国“尼米兹”号和“华盛顿”号两个航母战斗群已部署南 海,日本王牌舰“伊势”号也已抵达菲律宾。南海将云集三国4艘 航母,或“不期而遇”,这种情况在和平时期非常罕见。
这是相关国家计划内活动的偶然性相遇,更有海军力量发 展的必然性相遇。“美国如此频繁地到中国家门口来,而中国从此
材料三:
材料二:联邦德国前 总理阿登纳在《回忆 录》中说:“美国从 它面对世界共产主 义的安全考虑出 发……就必须关心欧 洲的复兴。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一方面,稳定资本主 义,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 力量;另一方面通过 经济手段加强美国对 西欧的的控制。
第十二页,共27页。
经济互助委员会影响: 苏联在东欧建立的马歇尔计划的替代品--经济互助
5、用争霸史、挑战史来看待新兴国家。
6、推行渔翁战术,总是挑起争端,以从中渔利。
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一切为了本国,无视 他国需要。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中如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重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高瞻远瞩制定适宜的战略;
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要相需互尊要重彼交此间流不与同的理文化解,理! 解彼此对不同社会制度的选择; 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为什么这个国际关系体系以美苏为主导?一个国
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
3、 美国
苏联
垄断了原子弹,
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相当于美国的30%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
3、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对马歇尔计划所作 的认真的分析表明,归根结底,这一计划就是 要建立西欧集团作为实施美国政策的工具 。
目的: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进而实现称霸战略
客观上起到了复兴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的 作用
有人认为: “杜鲁门主义”和 “马歇尔计划” 是 “一个胡桃的两半”。你如何理解?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 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 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1947年3月杜鲁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咨文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发 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1946年,英国前首
相丘吉尔访问美国 在富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 “一幅横贯欧洲大 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在这条线后 面,座落着中欧和 东欧古国的都城…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 界共产主义运动。 是冷战发出的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美苏争锋
学习要求: 必考: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过程 加试:
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
敌人的共同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
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问题:
世界政治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导语概括总结: 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
20C50年代后期:世界政治格局逐渐出现多极化趋势— —西欧、 日、中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暂时形成“一超 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苏联解体;西欧、 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的发展
——斯大林
பைடு நூலகம்
(1)二战前后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二战期间美苏结盟,是否意味着双方没有任何
矛盾?
(3)有哪些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决定着战后的美苏必
然走向对峙?
1 、美苏双方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日益加剧
2、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形成的以美、 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 局的基本轮廓
——教材P155
三、影响:
1、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 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 次又一次的紧张。
全面冷战:
(1)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由于美苏冷战加剧,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 东、西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两者本质是 一样的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1948年6月7日,美、英、法三国单方面宣布在德国 西占区(包括柏林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新的B记 马克。
1948年6月22日,苏联也宣布在苏占区和大柏林发 行新币D记马克。
1948年6月24日,苏联下令全面封锁西柏林,切断 西柏林同外界所有铁路和公路交通运输联系,中断苏占 区对柏林的粮、煤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族利己主义的考虑,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极力在欧洲扩 张自己的势力。
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 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 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 4、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二、过程
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排序 1946年3月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 志) 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1947年9月苏联等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9年北约组织(以美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的成立 1955年华约组织(以苏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的成立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空中力量和经济实力使用空中走 廊的方式来反封锁。苏联没有干扰西方国家的空运活动。
经过几番周折的秘密谈判,四国在1949年5
月达成协议,苏联同意取消对西柏林的一切交通
封锁。
妥协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
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
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 美外国贸统出治口集额团占认世为界苏1联/已3 经成使为它其在实全现世称界霸赢主得义了野很心高的的 严黄重金障储碍备。量占世界3/4 威望。
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力图“领导世界”
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出于民
广岛遭受劫难与柏林落入苏联红军之 手,不仅象征着一场战争的结束,而且还 标志着世界事务中一种新秩序的开始。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
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 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 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 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 的具体表现。
1、马歇尔认为: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 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 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2、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 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 贷款。通过马歇尔计划,西欧工业产量比战前 上升了35%,农业产量比战前提高了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