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教学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教学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02
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属于隐生宙,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90%。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氧气。
1 冥古宙
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
2 太古宙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通过光 合作用制造氧气。太古宙是形 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
生物演化 中生代
动物: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
中后期,向鸟类发展
生命大灭绝事件 中生代
中生代末期,除盛极一时的恐龙从地球上突然销声匿迹外,海洋中 50%以上的无脊椎 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生物演化 新生代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海陆变迁 古生代 地壳运动剧烈,发生多次海陆变迁,最终形成联合古陆。
中生代
古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意为 “中间的生命时代”。
演化 历程
①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 ②爬行动物盛行,代表性动物是恐龙。 ③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与古生代同为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 动物。 ⑤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恐龙的灭绝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D.盆地
【解析】3选A,4选A。第1题,鱼出现在泥盆纪,寒武纪还没有鱼类的出现。
第2题,鱼生活在水中,因此该地层形成时的地表是水域。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思考: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 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 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思考: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探究
当堂检测
4.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红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解析: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处曾经是 陆地;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红海 不断扩张,也能证明海陆变迁的事实;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不能 证明海陆变迁,故选D。 答案:D
探究
当堂检测
材料二 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 到了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2)巴西东北海岸海域海水温度在25~32 ℃之间,但珊瑚礁并不多, 分析缺少珊瑚礁的原因。 (3)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请评价这些珊瑚礁的影响。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 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 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 解析:“沧海桑田”会发生,A项叙述错误;世界的海陆分布今后会发 生变化,B项叙述错误;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C项叙述正确;各 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D项叙述错误。故选C。 答案:C
探究
当堂检测
提示:(1)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为温暖浅海环境,后来由于 地壳运动,海洋变为陆地。
(2)由于亚马孙河向该海域注入了大量的淡水,降低了海水的盐度, 不适合珊瑚生长,所以珊瑚礁不多。
(3)珊瑚礁的功能很多,它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是弱化强海流及 大浪的防波堤,守护着海岸;珊瑚和珊瑚礁可以调节海水的CO2浓度, 维持海水中CO2的平衡;珊瑚礁是重要的旅游景观,可以在珊瑚礁区 建立海洋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既是人们的旅游胜地,又是科研基 地。不利的方面是对海洋航运有一定的影响。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共41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4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共41张ppt)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之久,一直以来,人类对地球形 成和演化的研究乐此不疲。
科学家是通过地层和化石来推测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的。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地层和化石在研究地球演化中的作用。
2、根据地质年代表说出主要地质年代的大致时间和主要事件,了解 地球的演化简史。
古生代 ——远古生物时代
5.41亿年前
古生代
2.52 亿年前
①古生代:地壳发生剧烈变动,中后期陆地面积大大增加;早 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中期出现脊椎动物,后期两栖类动物 出现;中后期陆地出现大片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 繁生;后期 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
显生宙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二)地质年代表 ( 二 ) 地 质 年 代 表
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 晚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叫 地质年代。 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 球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 时间顺序表,叫作地质年代表。
2.前寒武纪 (1)时间范围:古生代寒武纪以前,大约经历了40亿年的时间。 (2)阶段划分:按早晚顺序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3.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B)
A.爬行动物时代
B.哺乳动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简史
1、原始地球:地球起源于46亿年前 原始太阳星云,逐渐演化形成地球。
地球形成初期温度很 高,表面覆盖岩浆
3、大气圈:广泛发生 的火山喷发,释放出水 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形成原始大气圈。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
瑚礁。
2.珊瑚虫的生长条件
珊瑚虫生长条件主要有:一定温度和一定盐度的海水、充分的光照。
水温和盐度(美洲和非洲西海岸有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盐度也低,不利
于珊瑚虫的生长和繁殖);光照(美洲和非洲西海岸海水较深,光照不足)。
探究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探究
当堂检测
材料二 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地质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曾多次在喜马拉雅山山坡上找 到了珊瑚化石,请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古地理环境。 (2)巴西东北海岸海域海水温度在25~32 ℃之间,但珊瑚礁并不多, 分析缺少珊瑚礁的原因。 (3)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请评价这些珊瑚礁的影响。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学生要熟悉世界主要事物的地理 分布,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理事物主要集中于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的海域,结合四个选项可知,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C对; 火山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A错误;渔场主要集中于寒暖流交汇 处,不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B错误;赤道地区不是台风的源 地,D错误。第(2)题,与同纬度相比,美洲和非洲西海岸受寒流影响, 水温低,不利于珊瑚虫的生长,该地理事物分布少,B对。位于板块内 部,地壳较稳定;沿岸地区经济不发达,人类干扰弱;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它们对珊瑚礁的分布影响小。 答案:(1)C (2)B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 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 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 解析:“沧海桑田”会发生,A项叙述错误;世界的海陆分布今后会发 生变化,B项叙述错误;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C项叙述正确;各 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D项叙述错误。故选C。 答案:C

1.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1.2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

泛大陆解体
盘古大陆(泛大陆)形 成;
白垩纪末灭绝事件: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50% 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有胎盘F 的哺乳动物出现 鸟类出现,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恐龙繁荣, 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荣
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
299.0±0.8 盘古大陆轮廓初现
地球上 95% 的生物灭绝,第一次
关岭县
39003
新课讲授
(二)地质年代表
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 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叫地质 年代。
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 历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编成时间 顺序表,叫作地质年代表。
39003
新课讲授
地质年代表(GTS)
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具有物质意义,指示的是地层
前寒武纪 (寒武纪之前的时期)
39003
开始年代(百 万年前)
主要事件
1.806±0.005 5.332±0.005 23.03±0.05
33.9±0.1 65.5±0.3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冰河时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人类诞生 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出现
部分哺乳动物目崛起 被子植物繁荣
99.6±0.9 199.6±0.6 251.0±0.4
39003
三叶虫化石
新课讲授
化石与地层的关系: 地层常含有化石,同一时 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 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 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 生物的化石。
39003
新课讲授
知识拓展 云贵地区海陆变迁的证据
科学家在贵州省关岭县发现了大量鱼龙、海龙、楯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以及海 百合、菊石、鹦鹉螺等海洋生物化石。推测中国西南地区亿万年前曾是一片古海洋,并与 世界其他地区海洋相通。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的演化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4地球的演化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层和化石 1.地层——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 (1)概念: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特征 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有不同时代的生物__遗___体____或遗迹, 遗留下环境变化的物质凭证。
2.化石——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 (1)概念:指地层在形成中,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2)特点 ①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 ②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 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 ③可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__时__代_____和 __顺__序____。 3.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 的环境特征。
肢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 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 捕食着各种昆虫……正是一幅“万类竞自由”的景象!
①现在的陆地仍大部被___海__洋____所占据 ②地壳运动剧烈,元古宙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
元古宙③_海__水陆__中地__的__生命活动明显增强,除单细胞生物外,

还出现了藻类、海绵等低等的__多__细__胞__生__物__
④地球进入了生命大发展阶段: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_原__核______生物到____真__核___生物
1.前寒武纪 (1)时间: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 40 亿年的时 间。 (2)分段:按照早晚顺序依次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冥古宙① ②初 地生 球地 经球 历阶 了段 复杂而有序的发育和变化
①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 的__大__陆_____ 太古宙②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 ③太古宙早期,地球上无生命现象 ④太古宙_中__期______出现最原始的生物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地球的演化过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

地球的演化过程——植物演化过程
出现于前寒武纪, 生长在阴暗潮湿的 大多生活在水中 环境,孢子繁殖
没有果皮,种子是 裸露的
种子有果皮包 裹,绿色开花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前寒武纪
古生代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中生代
新生代
地球的演化过程——重要成矿期
古元古代是地史上第一次十分重要 的成矿期。以矿种多、规模大、矿 床类型复杂著称。 铁矿—60%
恐龙长出了羽毛开始飞向天空
1996年 在我国辽宁省 西部发现的中 华龙鸟化石 是第一个被发 现的带羽毛的 恐龙化石。
5.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
“最近的生物时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5、地球演化史—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 在古地中海和环太平洋地带又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喜马
距今5.41亿年
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包括太古宙、元古宙,时间跨度约40亿年,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在此期间,地球形成大气层、海洋、陆地,地球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变成 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 是地球重要的成矿时期,铁、金、镍、铬等。
——前寒武纪——
时 期
时间
地质 年代
地表演化
演化特点 生物演化
古代建筑和遗迹
器物
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有 近500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古代建筑、器物 和史书等,来还原我们人类的历史。
地球的历史
地球自形成到现在,大约经历了46亿年 的时间。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前,人类历 史更像是短暂的一瞬间。
地球漫长的历史,根本无人记录,我们 该如何发现地球过去的面貌呢?
拉雅运动,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球上 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从宇宙看地球精选PPT教学课件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从宇宙看地球精选PPT教学课件

探究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 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 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第2题,三叶虫属于无脊椎 动物,鱼类等属于脊椎动物,而恐龙属于爬行动物。 答案:1.A 2.B
探究
当堂检测
3.2018年3月在甘肃永靖县境内的一处山坡上发现了恐龙脚印,恐 龙脚印一直通向附近被沉积岩岩石覆盖的地方。据此回答根据恐 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干旱环境 B.地势低洼的河湖岸边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解析:沉积岩是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一般形成在地表 较低洼的地方,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 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答案:B
探究
当堂检测
提示:(1)很久以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曾为温暖浅海环境,后来由于 地壳运动,海洋变为陆地。
(2)由于亚马孙河向该海域注入了大量的淡水,降低了海水的盐度, 不适合珊瑚生长,所以珊瑚礁不多。
(3)珊瑚礁的功能很多,它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是弱化强海流及 大浪的防波堤,守护着海岸;珊瑚和珊瑚礁可以调节海水的CO2浓度, 维持海水中CO2的平衡;珊瑚礁是重要的旅游景观,可以在珊瑚礁区 建立海洋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既是人们的旅游胜地,又是科研基 地。不利的方面是对海洋航运有一定的影响。
当堂检测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学生要熟悉世界主要事物的地理 分布,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理事物主要集中于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的海域,结合四个选项可知,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C对; 火山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A错误;渔场主要集中于寒暖流交汇 处,不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B错误;赤道地区不是台风的源 地,D错误。第(2)题,与同纬度相比,美洲和非洲西海岸受寒流影响, 水温低,不利于珊瑚虫的生长,该地理事物分布少,B对。位于板块内 部,地壳较稳定;沿岸地区经济不发达,人类干扰弱;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它们对珊瑚礁的分布影响小。 答案:(1)C (2)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3: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 提示: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探究4: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提示: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温度高,无氧气,也无臭氧层, 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核心归纳] 运用关联图了解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1.地球的起源:地球起源于大约 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2.地球的形成:原始地球温度逐步 降低,内部物质出现 分异,由里向外依 次形成 地核 、地幔和 地壳 。
3.大气圈与水圈的形成:火山喷发释放的水蒸气 、二氧化碳 等气体构成原 始大气圈。地表温度 下降 , 气态水 发生凝结,通过 降雨 落到地面形
知识体系构建
强基础 自主诊断 析疑难 合作探究 提能力 分层集训
[基础素养]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1.地层与化石 (1)地层:指各种成层岩石 和堆积物。地层的 性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层 形成时的 地表环境 。 (2)化石: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及其遗迹,是确定地层的 年代和 古地理环境 的重要依据。
3.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B.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不同的化石 C.一般而言,地层中低级化石在上,高级化石在下 D.通过化石可以确定地质年代 答案:C
4.地球上重要的造煤时期是( ) A.奥陶纪 B.第四纪 C.石炭纪 D.寒武纪 答案:C
海陆变 迁
二叠纪 盘古大 陆轮廓 初现。
成矿期
石炭纪是重 要的成煤期
地质年代
志留纪
早古 生代
奥陶纪 寒武纪
生物特征
寒武纪以三叶虫为主。 奥陶纪主要为鹦鹉螺。 志留纪腕足类、双壳贝类、笔石繁盛。 寒武纪末出现鱼类。 志留纪末期出现裸蕨植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的时期。
海陆 变迁

成矿期 —
(3)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6 500万年前) ①生物特征:爬行动物(恐龙)和裸子植物大发展的时代。三叠纪末出现哺乳 动物。侏罗纪晚期出现了始祖鸟。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找到了 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证据。 ②海陆变迁:盘古大陆(泛大陆)形成。此后泛大陆开始分裂,各大陆向现在 的位置漂移。 ③成矿时期:重要的成煤期。
我国天文学家戴文赛先生认为,整个太阳系是由同一原始星云形成的。这个 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气体及少量固体尘埃。原始星云一开始就有自转,并同时因自 引力而收缩,形成星云盘,中间部分演化为太阳,边缘部分形成星云并进一步吸 积演化为行星。下图示意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 探究1:原始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星云盘内的物质经过碰 撞吸积,逐渐演化成原始地球。 探究2:“今日”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早期地球温度逐步降低,内部物质出现分异,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聚 集而形成地核,密度较小的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地幔和地壳。
2.地质年代表 (1)地质年代: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 的时间单位。 (2)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 代 、 纪 等,分别对应于地层单位 宇、 界 、 系 等。 (3)地质年代表:科学家依据地质年代 先后顺序 ,把地球历史上的重大 地质事件 编成时间顺序表。
[判断] 1.距今25亿年前是地球史上一次重要的铜矿成矿期。( ) 2.多细胞生物出现在距今23亿年前的前寒武纪。( ) 3.石炭纪是地球史上一次重要的成煤期。( ) 4.盘古大陆(泛大陆)形成于二叠纪。( ) 5.侏罗纪是恐龙繁荣时期。( ) 6.冰河时期出现在新近纪。( ) 7.古生界的地层称为古生代。( ) 答案:1.× 2.× 3.√ 4.× 5.√ 6.× 7.×
1.地层和化石
[核心归纳]
地层
主要指沉积岩层,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 顺序排列的,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呈水平状态。但是,由于构造运动的 影响,有的地层倾斜甚至层序颠倒,有的地层缺失。研究地层的性质、厚 度、相互关系以及化石,可以了解地壳的变化过程。
化石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的,因此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 而相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保存着相同的或近似的化石。根据岩层中保存下 来的生物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珊 瑚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
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下载] 运用 地质年代表资料, 简要描述地球的演 化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层特点, 以及化石的形成过 程和作用。 2.理解地质年代划 分依据和各阶段的 特点。 3.了解地球形成, 理解地球演化各个 阶段的特点。
核心素养聚焦
1.识别生物化石,探究古 地理环境及生物演化过 程。(区域认知+综合思 维+地理实践力) 2.野外实地考察,探究岩 石类型、新老关系及古 地理环境。(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读地质年代表,梳理植 物和动物演化的历史脉 络,分析其演化的特征 或者规律。(综合思维晚古 生代
泥盆纪
生物特征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陆生植物共同 发展的时期。 无脊椎动物的腕足类、珊瑚、有孔虫、 菊石类大发展。 脊椎动物的鱼类泥盆纪繁荣。 泥盆纪晚期出现两栖类,石炭——二叠纪 大发展。 晚石炭纪出现原始爬行类。 植物界在石炭——二叠纪乔木、蕨类植物 空前繁盛。 二叠纪末海生无脊椎动物大灭绝。
成水圈。 4.地球生命的演化:大约从 38.5亿年前开始。大约在 5.4亿 命大爆发。大约 180万 年前,人类诞生了。
年前,地球生
[特别提醒] 原始大气主要由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 碳等构成。
[判断] 1.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 ) 2.大约在距今41.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海洋。( ) 3.地球原始大气由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构成。( ) 4.地球上最早生物化石的年代大约为距今38.5亿年。( ) 5.地球上生命大爆发出现在寒武纪。( ) 6.类人猿出现在新生代新近纪。( ) 答案:1.× 2.√ 3.× 4.× 5.√ 6.√
(4)新生代(距今约6 500万年~现在) ①生物特征:哺乳动物、鸟类和被子植物大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出现是第四 纪的重要标志。 ②海陆分布:冰河时期。地球的面貌逐渐接近现代。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形成。 ③成矿时期:重要的石油、天然气成矿期。
[对点刷题] 1.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答案:B
探究点一 地球历史的记录 [主题聚焦]
夹藏于不同地层里的化石,不仅记录了它本身的生存活动历史,而且更能 显示出地层的“年龄”,成为人类开启地球这一座“迷宫”的“钥匙”。它们是 研究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各种学科的依据和突破口。下面四幅图为不同地 质年代的生物化石。
阅读教材P13表1-2-1,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 探究1:说出图1化石的名称,出现的地质年代并推断古地理环境。 提示:化石的名称:三叶虫化石。出现的地质年代:古生代。古地理环境: 海洋环境。 探究2:说出图2化石中的昆虫出现的地质年代(代、纪),其繁荣时期发生了 哪些大事件? 提示:昆虫出现于古生代泥盆纪。其繁荣于石炭纪,该时期爬行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出现,蕨类繁荣,成煤期。
[对点刷题] 4.关于地球形成与演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起源于大约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 B.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C.地球原始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构成 D.大约在100万年前,人类诞生了
研究地层 根据岩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所含化石的特征,可推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特
和化石的 征,如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森林茂
意义
密的湿热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
2.地质年代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
3.主要地质年代的基本特征 (1)前寒武纪(距今约5.4亿年前) ①生物特征:出现最早的生物——细菌。蓝绿藻出现,蓝藻、细菌繁盛。多细 胞生物出现。生物极其稀少。 ②海陆变迁:地球上出现海洋。 ③成矿时期:铁矿的成矿期。 (2)古生代(距今约5.4亿年~2.5亿年前)
[判断] 1.陆生裸子植物的出现,标志着生物开始向陆地扩展。( ) 2.石炭纪早期两栖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开始从海洋向陆地扩展。( ) 3.发生在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了泛大陆的解体。( ) 4.发生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 ) 5.地质史上煤炭形成于气候湿热、森林茂密的沉积环境。( ) 答案:1.× 2.× 3.√ 4.× 5.√
2.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太古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解析:恐龙灭绝于中生代末期,为白垩纪,B对。古生代末期是原始鱼类和 古老的两栖类灭绝,A错。太古代末期是生物萌芽发展的初期阶段,C错。新 生代末期是人类时代,D错。 答案:B
[自主诊断] 1.下列岩石形成的环境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岩形成于静水环境 B.页岩形成于浅海环境 C.玄武岩中可能发现生物化石 D.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古生代 解析: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A错。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B错。玄武岩是火山 活动的产物,不利于古生物遗体的保存,C错。三叶虫只生存在古生代,D对。 答案:D
探究3:说出图3化石中的生物出现的地质年代(代、纪)?还发生了哪些大事 件? 提示:恐龙出现于中生代三叠纪。此时期盘古大陆(泛大陆)形成,卵生哺乳 动物出现。 探究4:说出图4化石中的生物出现的地质年代(代、纪)?还发生了哪些大事 件? 提示:始祖鸟出现于中生代侏罗纪。此时期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恐龙繁荣 ,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荣。
[特别提醒] 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常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结构。
[判断] 1.地层总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 2.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深海环境。( ) 3.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 ) 4.玄武岩是火山活动的产物。( ) 5.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即为中生代地层。( ) 答案:1.×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