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疼痛管理

合集下载

病房疼痛管理制度

病房疼痛管理制度

病房疼痛管理制度一、前言疼痛是患者在病房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疼痛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对患者的恢复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病房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在病房中,许多患者因疾病、手术或其他原因而感到疼痛。

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加重疾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等不良后果。

因此,加强病房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疼痛管理的目标包括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

而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制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前提。

三、现行病房疼痛管理存在的问题1. 对疼痛的认知不足:目前很多医护人员对疼痛的认知仍停留在“疼痛是疾病的附属症状”、“疼痛是身体的警报”等比较模糊的认识阶段,缺乏系统的疼痛管理知识,对疼痛的评估和处理不够重视。

2. 疼痛评估不足:疼痛评估是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的基础,而在很多病房中,疼痛评估工作常常被忽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程度没有进行准确评估。

3. 疼痛管理手段不足:目前病房中常用的疼痛管理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而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应用较少,如理疗、心理疗法、针灸、推拿等。

4. 缺乏规范的疼痛管理制度:目前病房中很多疼痛管理工作都是分散、零碎、缺乏规范性的,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四、病房疼痛管理制度的建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病房疼痛管理水平,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疼痛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疼痛评估:建立全面、准确、规范的疼痛评估体系,包括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VAS评分、NRS评分等)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病历记录。

骨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骨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骨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骨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以确保他们得到安全和有效的护理。

骨科危重病人的护理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些患者可能面临骨折、骨骼相关感染等严重情况。

遵循以下常规可帮助护士和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常规
1. 评估:在接触骨科危重病人之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症状、药物过敏史和当前疼痛程度。

2.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变化。

3. 疼痛管理: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根据需要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包括麻醉药物、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

4. 防止感染: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正确的手卫生、佩戴手套和口罩,并及时更换创口敷料。

5. 骨折固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固定和定位骨折,可以使用石膏、夹板或外固定器。

6. 缓解压力和体位: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定期更换体位,使用合适的支撑和垫子,以减轻压力,并防止压疮的发生。

7. 合理用药: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和抗血栓药物,注意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过敏反应。

8. 协调团队合作:骨科危重病人的护理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合作,确保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9.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结论
通过遵循上述的骨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我们可以确保病人得到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

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并定期更新自己的
专业知识,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护理操作应根据医疗机构的政策和实践指南进行调整。

患者疼痛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疼痛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疼痛评估管理制度1.制度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医院内患者的疼痛评估和掌控工作,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满意度,订立本规章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科室、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疼痛评估和管理工作。

3.术语定义•疼痛评估: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包含评估疼痛类型、程度、频次、影响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内容。

•疼痛管理: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形订立和执行合适的疼痛治疗方案,包含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4.疼痛评估和管理流程4.1 患者疼痛评估•全部入院患者在入院时应进行疼痛评估,记录患者的疼痛史、现病史等相关信息。

•对于术前患者和疑似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应在手术前进行疼痛评估,包含伤口区域、手术方式等相关信息。

•全部科室医生和护士应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疼痛评分等。

4.2 疼痛评估工具和方法•依据患者的年龄、理解本领和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面部神色评分法、可视模拟评分法等。

•准确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包含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和时间等。

•注意察看患者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如痛苦的面部神色、身体姿势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3 疼痛管理•依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病情,科室医生和护士应订立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常规疼痛管理措施包含:非药物治疗(如冷热敷、推拿、理疗等)、药物治疗(如镇痛药物等)、心理支持等。

•对于需要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要准确计算剂量,依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疼痛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并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依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适应性,及时调整和优化疼痛管理方案。

4.4 疼痛管理记录和评估•患者疼痛的评估和管理应进行记录,包含疼痛评估结果、疼痛管理方案、药物使用和效果等内容,并进行时间次序的记录。

•患者的疼痛管理记录应与患者的病历同步,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定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回访和评估,以评估疼痛管理的效果,并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

危重病人名词解释

危重病人名词解释

危重病人名词解释危重病人是指病情非常严重、生命垂危的患者。

这些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等。

危重病人需要紧急的医疗干预和全面的监护,以维持其生命功能和稳定病情。

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是医务人员在治疗危重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常通过评估病人的意识水平、呼吸状况、心血管状况、肾功能情况、体温、传染性等指标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这样的评估有助于医务人员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管理:危重病人通常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需要进行有效的氧气给予和呼吸机辅助治疗,以维持氧合状态。

2. 循环管理: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液体输注、药物干预等措施,以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3. 神经系统管理:监测病人的意识水平、瞳孔反应、神经肌肉功能等,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镇静、抗惊厥、神经肌肉阻滞等治疗。

4. 营养支持:由于危重病人病情严重,通常会出现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障碍等问题,需要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或胃肠道喂养等方式补充营养。

5. 感染控制:危重病人往往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因此需要进行严密的感染控制,包括消毒、隔离、使用抗生素等措施,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6. 疼痛缓解:危重病人由于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缓解,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在护理危重病人的过程中,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关键。

因此,及早输送危重病人到专科医院,对及时救治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操作和丰富的经验,以应对各种病情变化和突发情况。

注重团队合作,强化沟通和协作,是提供优质护理的重要保障。

ICU疼痛管理制度

ICU疼痛管理制度

ICU疼痛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发展,重症监护室(ICU)作为救治危重病患者的重要场所,其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存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ICU疼痛管理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ICU疼痛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重症疼痛的特点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有其独特的特点:1.疼痛感知度高:重症患者多数情况下伴有多重疼痛,不同原因引起的疼痛并存。

另外,休克、意识改变等情况会使疼痛感知度增高。

2.隐匿性:重症患者多伴有昏迷、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情况,使得其疼痛常常被忽视或者难以准确评估。

3.多重护理需求:重症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多重药物进行治疗,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疼痛产生影响。

4.疼痛评估困难:重症患者的病情多变,疼痛评估难以准确进行,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一系列指标来综合评估疼痛。

三、ICU疼痛管理的目标1.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2.预防并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发症:避免由于疼痛产生的所谓的“疼痛记忆”,预防慢性疼痛的产生,减少疼痛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3.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合理的疼痛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其免疫水平,有助于其康复。

四、ICU疼痛管理的组成ICU疼痛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评估: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全面、系列评估,了解疼痛的类型、原因和程度。

2.规范化的疼痛治疗: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规范化治疗,包括各种疼痛的治疗方案。

3.多学科参与:疼痛管理需要整个医疗团队的协同工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

4.患者家属参与:患者家属的参与对于患者的疼痛管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五、ICU疼痛评估的方法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过让患者用0-10的数字进行疼痛评分。

2.量表评估法:通过使用疼痛评分量表来评估患者的疼痛。

卫生院护理重点环节管理 (4)

卫生院护理重点环节管理 (4)

卫生院护理重点环节管理
卫生院护理重点环节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入院评估:在患者入院时,护士要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情、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环境和家庭
支持等情况,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危重病人管理:对于危重病人,护士要进行及时有效的
监测和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合适的药物和治疗、维持呼吸通畅等,以确保病人的稳定和安全。

3. 感染预防与控制:护理环节中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是非常
重要的,护士需要遵循手卫生、消毒和无菌操作等相关标准,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感染的传播。

4. 药物管理:在卫生院护理中,药物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护士需要负责药物的配药、给药、监测和记录等工作,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和准确性。

5. 病人安全管理:护理环节中的病人安全管理包括预防跌倒、误吸、压疮和药物错误等,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及时监测和记录相关情况。

6. 疼痛管理:护士需要对病人的疼痛进行评估,并给予适
量的药物和非药物镇痛,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病人
的生活质量。

7. 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患者,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后护理,包括监测术后病情、给予合适的药物和治疗、维持患
者的休息和营养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卫生院护理重点环节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监
测、护理和记录等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

危重症患者疼痛与意识状态的评估

危重症患者疼痛与意识状态的评估
7、昏迷( RLS 7 )
强痛刺激时肢体背伸(去
大脑状态)
昏迷( RLS 4 8 ):对强刺激的运动反应
8、昏迷( RLS 8 )
强痛刺激时机体没有反应
强痛刺激没有反应:重复的给予强
痛刺激,病人的上、下肢或面部均没有
任何反应。
ICU谵妄
ICU谵妄:最早被称为ICU综合征或ICU精神病,
意识反应 ( RLS 1 3 )
3、意识模糊 Very drowsy or Confused (RLS 3级)

对强刺激的反应
意识模糊:病人被唤醒后,在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中至少有一个错误:1)你叫什么名字? 2)你在 什么地方? 3)现在是哪年哪月?
昏迷( RLS 4 8 ):对强刺激的运动反应
第一部分:ICU危重患者疼痛的评估
• 疼痛的主观性评估:
1、患者主诉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2、对于语言畅通患者,一般可选用语言评分法(VRS) 疼痛划分为4级:1)无痛2)轻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
3分:多提示脑死亡或预后极差.
RLS 85 的操作树图
首先,唤醒病人!逐步增加刺激的强度:叫喊、摇动、
强痛刺激。
有意识反应吗?至少表现有下列四项功能
之一:言语应答、眼球的定向运动、遵嘱运 动、以及去除疼痛。
有 无
意识反应:包括清醒、嗜睡、
意识模糊(RLS 1 3)。
昏迷:RLS 4 8。
意识反应 ( RLS 1 3 )
5分:施以刺激时,可定位出疼痛位置
4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回缩
3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弯曲
2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伸直 1分:无任何反应

危重病人镇静镇痛治疗与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镇静镇痛治疗与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镇静镇痛治疗与护理要点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是在重症监护环境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正确的镇痛管理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疼痛,缓解紧张情绪,同时保证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镇静镇痛治疗的要点,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I. 镇静镇痛治疗的目标与原则在进行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时,应确立以下治疗目标和原则:1. 目标:a. 提供全面的疼痛缓解;b. 减轻焦虑与紧张情绪;c. 保持病人清醒程度与合作度。

2. 原则:a. 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b. 安全有效性:选择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式,并严密监测病人反应;c. 病情评估:持续监测病人疼痛程度、镇痛效果以及应激状态。

II. 镇静镇痛药物的选择与管理1. 镇痛药物的选择:a. 镇痛层次:根据疼痛程度,从非麻醉类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物、非甾体消炎药等)开始,逐步增加镇痛药物的强度;b. 镇静副作用:考虑药物的镇静副作用,在满足镇痛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的镇静。

2. 药物管理与监测:a. 药物给予途径:根据病情选择静脉滴注、口服或注射等途径;b. 剂量调整:根据病人反应和需要进行剂量调整,以维持疼痛控制;c. 监测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III. 护理要点1. 定期疼痛评估:根据病人情况和疼痛指标,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调整治疗方案。

2. 个性化的镇痛计划:根据病人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镇痛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

3. 病人交流与参与:在治疗过程中,与病人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其疼痛感受,并让病人参与镇痛治疗决策。

4. 心理支持和安慰: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增强疼痛治疗的效果。

5. 环境优化:创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噪音和干扰,有利于病人的休息与恢复。

6. 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监测:定期评估镇痛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通过监测指标,调整和优化治疗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疼痛评估 (PAD 2012)
• 建议对所有ICU成人患者常规监测疼痛(+1B) • 对ICU患者(除脑外伤外)、若运动功能完善并具有可观察的行为、而又不能 自我报告疼痛者,最有效和可靠的疼痛行为检测尺度(B): • 行为疼痛量表(behavioral pain scale,BPS)
• 重症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 CPOT)
Thank you
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
按从疼痛最轻到最重的顺序以0分(不痛)至10分(疼痛难 忍)的分值来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由病人自己选择不同 分值来量化疼痛程度
No!Painful!
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不痛
疼痛难忍
0分
10分
镇痛镇静评估的重要指导意义
躁动 管道意外
人机对抗
心律失常 代谢亢进 耗氧增加 水钠潴留
延迟苏醒 延长机械通气时 间及ICU入住时间 低血压 血栓形成 治疗费用增加
疼痛评估方法
• 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 • 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 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 - Henry 评分法)
• 面部表情评分(faces Pain Scale, FPS) • 疼痛行为量表(Behavioral Pain Scale, BPS) •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法(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 CPOT)
维持量 0.5-2mg/h
非药物治疗
• 改善ICU环境
• 医务人员 • 心理疗法
镇痛镇静期间的监护要点
(1)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频率、符律、幅度、呼吸周期比和呼吸形式 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机械通气患者:自主呼吸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 基础护理,肺部物理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协助治疗, 预防肺部并发症
2
0 1 2 0 1 2
0 1 2
疼痛处理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ICU常用镇痛镇静药物
• 阿片类: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 苯二氮卓类:氯硝安定、咪达唑伦
• 镇静/催眠类:丙泊酚
• 2 Agonists:右美托咪定
ICU常用镇痛镇静药物
药物 配药
吗啡 0.9%Nacl19 ml+吗啡 10mg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0.9%Nacl48ml+ 右美托咪定 200ug 0.2-0.7ug/kg/h
丙泊酚 200mg/20 ml 2-7ml/h
咪达唑仑 2mg/2ml (5mg/1ml) 50mg/50ml 1-6mg/h
0.9%Nacl49ml 0.9%Nacl50ml +舒芬太尼50ug +瑞芬太尼1mg 无人工气道: 0.030.05ug/kg/h 机械通气: 1-3ug/kg/h 0.020.07ug/kg/min
手段(显性因素)和长时间卧床制动及气管插管(隐匿因素)等。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疼痛现状
国调查显示:
பைடு நூலகம்
60%的患者忍受疼痛。
50%以上患者因疼痛无法入睡。 50%以上患者出现焦虑。
70%以上患者发生躁动。
镇静镇痛
是ICU的核心技术 也是门艺 术
镇痛镇静的弊端
• 影响呼吸:呼吸抑制 • 影响循环:血压变化
VAS已被证实是一种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 的有效和可靠方法
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
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 - Henry 评分法)
分值
0 1
描述
咳嗽时无疼痛 咳嗽时有疼痛安静时无疼痛
2 3
4
深呼吸时有疼痛安静状态下有较轻疼痛 可以忍受安静状态下有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
面部表情评分(faces Pain Scale, FPS)
疼痛行为列表(Behavioral Pain Scale , BPS)
分值 面部表情 1 2 3 4 描述 放松 面部部分绷紧(比如皱眉) 面部完全绷紧(比如眼睑紧闭) 做鬼脸,表情疼痛
上肢
1
2 3 4
无活动
部分弯动(移动身体或很小心的移动身体) 完全弯曲(手指伸展) 肢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permanently retracted 耐受良好
镇痛镇静期间的监护要点
(2)循环功能监测
①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和心电节律。 ②应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给药速度,并适当进行液体
复苏治疗,力求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必要时应给予血管活性药
物。
镇痛镇静期间的监护要点
⑶神经肌肉功能:
每日唤醒
物理治疗
并保护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积极防范压疮
呼吸机的
1
顺应性
2
3 4
大多数时候耐受良好,偶有呛咳
人机对抗 没法继续使用呼吸机
21
总分3~12分,3分无痛,分值越高疼痛越重,12分最痛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 ( CPOT)
指标 面部表情 描述 分值 0 1 2 0 1 无肌肉紧张表现 放松 皱眉,眼轮匝肌紧固 紧张 皱眉,眼轮匝肌紧固,眼睑紧闭 痛苦 身体运动 完全无运动 无运动 缓慢谨慎的运动,触摸或摩擦痛点, 保护性运动 通过运动寻求关注 拽管,试图坐起,捶打,不遵嘱, 烦躁不安 撞击床柱,试图下床 肌张力(对上肢被 对被动运动无抵抗 放松 动伸曲评估) 对被动运动有抵抗 紧张,僵硬 对被动运动有抵抗并不能停止 非常紧张,僵硬 机械通气的顺应性 未报警,机械通气顺畅 可耐受机械通气或移动 自主呼吸报警 呛咳,但可耐受 与呼吸机不同步,抵抗呼吸机,频 抵抗机械通气 繁报警 发声(拔管患者) 言语正常或不发声 言语正常或不发声 叹气呻吟 叹气呻吟 喊叫,啜泣 喊叫,啜泣
• 耐药性和戒断综合症
• 镇静与感染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影响消化:肠麻痹
• 神经肌肉、代谢、肾功能与 凝血功能
如何避免ICU患者镇痛镇静的弊端
• 重视非药物措施:
体现人文关怀、允许家人探视
创造良好监护环境 处理不良因素:骨折、缺氧、缺血等
• 严密监测、充分的镇痛镇静评估
• 镇痛镇静前准备 • 合理规范使用药物 • 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 每日唤醒
重症医学科
内容概要
1
疼痛的概念及原因
2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疼痛评估 疼痛处理与监测
3
4
疼痛原因
1 原发性疾病
2 侵入性操作
3 监护治疗
4 长期制动
诱发疼痛加重
1
对死亡的恐惧
2
特殊环境的焦虑
治疗效果不佳
3 4
家人的隔离
5
经济负担加重
的失望
疼痛
疼痛是因损伤或炎症刺激,或因情感痛苦而产生的一种不适的感 觉。ICU患者疼痛的诱发因素包括:原发疾病、各种监测、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