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相关资料

合集下载

青海大学校训

青海大学校训

青海大学校训青海大学,一所培育国家未来精英的摇篮,成立于1958年,是青海省唯一的重点本科院校,也是青海省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

学校校训“勤学、慎思、笃行、求实”,充分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体现了学校一贯追求卓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勤学”,指的是勤奋学习。

学校主张,学习的路较长,学以致用,虚心向他人请教,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实现自身价值。

“慎思”,强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注重理性思维,科学思考,深入思考,并且要力求准确。

“笃行”,指的是笃实做事,以实际行动来把握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能力。

“求实”,求实中蕴含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指的是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反思,把尽学术的真理和实践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坚守科学的原则,以真实的结果为最终目标。

校训的核心意义在于传播一种精神,为青海大学学子提供一种理念和一种行动标准。

青海大学把“勤学、慎思、笃行、求实”作为本科生的精神引领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把“勤学、慎思、笃行、求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实践和生活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精神的追求,把学校校训贯彻到实践中,做学习、实践、勤奋奋斗的榜样。

青海大学坚持“勤学、慎思、笃行、求实”的校训,无论在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在不断探索和构建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竭力把“勤学、慎思、笃行、求实”这一校训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勤学精神、慎思能力、笃行决心和求实本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青海大学一步步实现了由“一流”学科到“一流”大学的历史性转变,青海大学的精神更加强化。

今后,青海大学将继续遵循“勤学、慎思、笃行、求实”的校训方针,不断推进教育改革,重视学生多元发展,努力培养与时代共进步用人之才,努力将青海大学建设成为一流大学,打造实践能力强、创新精神浓郁、素质全面、服务社会的一流精英大学。

青海大学:志比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青海大学:志比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美如画卷,陶冶性情
身处青大,你会发现:天,蓝得那么清澈;云,在碧空 中如此震撼人心。学校两旁的山平缓而高大,让人不禁心生 敬畏。这些如画卷一样美丽的风景如此淳朴、大气,对于在
平原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不常见的。 在这样的环境学习,人的身心会受到陶冶,渐渐变得
淳朴大气,比信洒脱、乐观开朗的人,将自己豪放 自由的天性释放了出来。
青大地处高原,许多人担心来这里会有高原反应,产 生高原红等。事实上,我认识的同学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只 是剧烈运动后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但只要习惯或者多锻 炼就好啦,所以外地同学无须多虑。
课余生活,放飞青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平时的课余生活,我是喜欢读 书的。作为一个热爱文学和地理的工科女,图书馆书友会怎 会少了我的身影?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兴趣相投的书友, 我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分享读书感想,相互推荐书籍去 品读,畅所欲言,友情变得纯粹,人在书香气息中感到清 新爽朗。
青大的生态学、高原医学、盐湖化工、高原农牧学等 特色专业都是针对高原地区而开设的,其中,生态学更是 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民族文化是流淌的血液
走在青大的校园里,你可以听到多种少数民族语言, 如藏语、撒拉语、土族语等,偶尔还可以看到穿着藏族服 饰的同学,他们诚恳、热情、淳朴,与他们交流,你会如 同置身于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品读大学·
青海大学:志比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王玉峰
从不孤立的青大
初闻青海大学(以下简称“青大”),不太了解的人脑 海里浮现的可能是遥远、大西北、青海湖等词,对青大知 之甚少。其实,青大的头衔也是十分响亮的——“211 工程” 大学、部省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等。
除了和清华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合作,青大还与国外 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众多高校的支援帮扶下,青 大在三江源生态、高原医学、藏医药学、高原农牧业、盐 湖化工、新能源、光伏等领域形成一批特色学科。这些学科 多次改进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推进“因材施 教”“MOOC 课程教学”“翻转课堂”“雨课堂”等系列教育 教学改革。

青海大学 化工应用数学 拉普拉斯变换资料

青海大学 化工应用数学 拉普拉斯变换资料

例2 求函数 f (t ) e

st
s R. 的拉氏变换
解 ℒ f (t ) est e pt dt e( p s ) t dt 1 0 0 ps
Re p s
1 e ps
st
例3 解
0 求单位斜坡函数 t t
二 位移性质
1
L [ F ( p a)] e f (t )
at
1
1.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性质
三 延迟性质
L [e
1
pa
F (p)]=u(t-a)f(t-a)
四 相似性质
1 p L F (ap ) f ( ) a a
1
1.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性质
五 微分性质
L [ F ( p)] (1) t f (t )
解:
1 令 f (t ) 1 由于 F ( p ) 所以 p d d 1 1 L[t ] F ( p) ( ) 2 dp dp p p n! n 可以依次类推 L[t ] n 1 。 p
2)拉氏变换式对参数P的导数
利用导数性质求解:L[t cos t ] 和L[t e2t ]
Hale Waihona Puke p L[sin t ] [ p 2 cos 0] p 1 p [ p 2 1] p 1
1 2 p 1
2)拉氏变换式对参数P的导数
dn 若L[f(t)] F(p), 则, n L[f(t)] F (n) p L[( t) n f (t )] dp
1 n 2 3 例已知 L[1] ,求 t , t , t 和 t 的拉普拉斯变换。 p
1 PS
所以
f t 1 et

青海大学建筑

青海大学建筑

青海大学建筑青海大学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呢?青海大学图书馆、逸夫楼、教学楼、青海大学校门等青海大学建筑,其中大学图书馆是青海大学标志性建筑。

具体内容如下:青海大学建筑——图书馆建筑青海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重建于1971年,前身为青海工农学院图书馆,1988年更名为青海大学图书馆。

1991年12月由香港邵氏影业公司董事长邵逸夫先生捐款200万港币,青海省政府拨款200万人民币兴建的新馆舍竣工,新馆舍主楼四层,面积6232平方米,其中主书库、辅助书库共4层,面积1200平方米,8个阅览室,面积1400平方米,阅览座位872个,还有300平方米的学术报告厅和250平方米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青海大学建筑——图书馆场馆规模大部分文献为90年代前出版的,馆藏文献较陈旧。

馆藏文献以农牧、医学方面的馆藏最为特色。

馆舍总面积为1.18万平方米,生均1.5平方米,阅览座位约2318个。

其中校本部馆舍面积为7153平方米(图书馆面积6233平方米,科技馆新增阅览室920平方米),藏书面积为1200平方米。

另外,还设有学术报告厅座位160个,校本部图书馆建筑古朴典雅,环境优美舒适。

服务方式体现现代图书馆服务特征即:开放式、自动化、网络化,多功能的服务。

成广大读者学习研究、开展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青海大学建筑——图书馆场馆历史本馆始建于1958年,重建于1971年,前身为青海工农学院图书馆,1988年更名为青海大学图书馆。

1991年12月由香港邵氏影业公司董事长邵逸夫先生捐款200万港币,青海省政府拨款200万人民币兴建的图书馆大楼竣工,面积为6232平方米,阅览座位872个。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海省对全省高校进行结构布局的调整,青海大学图书馆从1997年、2001年、2004年先后三次大的院校整合,青海大学图书馆由总馆和三个分馆、两个科技信息所组成。

青海大学考试题库模拟

青海大学考试题库模拟

青海大学考试题库模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青海大学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甘肃省C. 青海省D. 宁夏回族自治区2. 青海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958年B. 1960年C. 1965年D. 1970年3. 下列哪项不是青海大学的教学特色?A. 重视实践教学B. 强调理论学习C. 强化科研能力D. 培养创新精神4. 青海大学的主要学科门类包括哪些?A. 理、工、文、经、管、法、教育、艺术B. 理、工、农、医、教育、艺术C. 理、工、文、经、农、医、教育D. 理、工、文、经、管、农、医5. 青海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大约是多少?A. 100万册C. 300万册D. 400万册6. 青海大学在哪个校区设有医学院?A. 城西校区B. 城北校区C. 城南校区D. 城东校区7. 青海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厚德、博学、求是、创新B. 求真、务实、团结、创新C.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D. 厚德、博学、笃行、创新8. 青海大学在以下哪个领域具有较强研究实力?A. 材料科学B. 生物科学C. 环境科学D. 信息技术9. 青海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吗?A. 是B. 否C. 一般D. 不清楚10. 青海大学是否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A. 是B. 否D. 与此无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青海大学位于我国西北高原的________省。

12. 青海大学现有________个学院,________个本科专业。

13. 青海大学的校徽以________色为主,象征着________。

14. 青海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能力。

15. 青海大学在________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6. 青海大学在________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17. 青海大学的学生社团涵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方面。

18. 青海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校园地图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校园地图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校园地图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学校很小,占地面积约200余亩。

学校共三个出入口,东门为正大门,南门出去是一条美食街(暂且称呼它是美食街叭),北门外不远处有几个快递点(校内物流园也接收快递,部分快递偶尔需外出取)和面馆。

东门北门出去后步行几分钟就有公交车站(生物园区路口),交通之类的还算便利。

校门口处正在修建北川万达广场,但估计近几年是没法修建完毕的。

校内共六栋宿舍楼,筱苑、梅苑、致明楼为男生宿舍;蘭阁、蕙苑、宏远楼的部分为女生宿舍。

宿舍不大,但由于建校时间不长设施都还挺新,全校大部分均为四六人间无独卫,宿舍内有暖气,两个电源三角插孔和一个网线接口(没错我是在提醒你记得带插座)。

在这里夸赞一下各栋宿舍楼的舍管大爷大妈,都是很善良的人不会刻意去为难学生们。

最后,想了解宿舍内部环境的见群相册。

只拍了宿舍部分,宿舍内还有衣柜鞋柜和清洁工具。

校内三个食堂,分别为校园中央的大食堂沁馨坊,女生宿舍旁边的雅园和一个清真食堂。

食堂物价谈不上贵,但是好吃与否看个人喜好我不好多加评测。

还有两个超市,一个是大食堂门口的学友超市,一个是致明楼底下的致明楼超市,两个超市均有送货服务,新生来了后可以慢慢了解。

学校里有物流园、洗衣房、打印室、澡堂、理发店和热水房。

【大学介绍】青海大学简介

【大学介绍】青海大学简介

【大学介绍】青海大学简介青海大学学校简介青海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省属的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干,其它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近年来,学校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布局调整。

1997年10月,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合并;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21年11月,与青海医学院整合组建为新的青海大学。

学校现有6个校区,占地2883亩,固定资产总值8.51亿元,校舍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

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中心)58个,教学科研医疗设备值2.76亿元;图书馆藏书119.4余万册。

目前共有各类在校生21458人。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80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1936人,专科生1505人。

现有教职工4177人,其中,专任教师1189人,科研医护人员2115人。

正高职称282人,副高职称848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53人,硕士509人。

青海大学目前设有医学院、农牧学院、化工学院、财经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附属医院、成人教育学院、昆仑学院、藏医学院等10院、28个系和11个专业研究所;共有61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18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有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2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科主要涵盖工、农、医、管四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青海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密切相关,并在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藏药、盐湖化工、黄河水电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学校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大学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资源开发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内重点建设的大学;2000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高校之一;2001年国家教育部指定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21年实现农科类硕士点零的突破;2021年实现了省部共建;2021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21年国家教育部增列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青海大学对口支援的院校,并且实现计算机专业一本招生的突破;2021年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结论,并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

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

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
青海大学是一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综合性大学,拥有
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较好的学术声誉。

对于青海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校的招生情况和录取规则。

青海大学的招生分为本科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针对不同
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

本科招生分为普通类录取和艺术特长生录取,录取方式
主要有高考统招和自主招生。

其中,普通类录取主要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评定。

艺术特长生录取主要是针对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四个专业,通过审核、初试和复试等流程进行录取。

高考普通类录取分为第一批本科计划和第二批本科计划,第一批本科计划通常录取分数较高,主要依据考生高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进行录取。

而第二批本科计划的录取分数线较为灵活,主要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综合素质和文化课成绩进行录取。

研究生招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录
取分数线主要取决于考生的综合评价和面试表现。

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一般要求考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简称“考研”)的笔试和面试,达到一定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要求更高,通常需要考生在综合评价和面试过程中表现出色。

总的来说,青海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会根据每年的招生
情况、考生人数和专业设置等因素进行调整的。

因此,在申请青海大学时,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合理的备
考,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考试成绩,争取达到或超过该校的录取分数线,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希望以上对于青海大学录取分数线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同时,祝愿您能够在青海大学的招生录取中取得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大学青海大学是位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是一所国家重点支持、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教育部和青海省共同建设的“211工程”大学[1]。

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单位[3]。

始于1958年的青海工学院,,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整建制划归,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是青海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省教育厅共同建设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4]。

学校概述学校简介青海大学坐落于青海省省会——“夏都”西宁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国家教育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5],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3],“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单位[2],也是青海省实力最强、面积最大,学科最为齐全的大学[6]。

青海大学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

1960年11月青海工学院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

“文革”初期青海大学被撤销[7]。

1971年恢复成包括工、农两大学科在内的青海工农学院。

1988年更名为青海大学。

随着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整建制划归,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8]校园景观12校园景观学校规模青海大学有6个校区,校园占地288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行政用房20.3万平方米,体育场地总面积8.99万m2,实验室面积达到36886.64 m2,图书馆面积1.18万平方米,藏书119.4余万册[4]。

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为8.5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医疗设备值2.76亿元。

投入1440万元建设的校园网联结各校区109栋楼宇,信息接入点4594个,覆盖了学校所有办公、教学、科研大楼,成为青海省高校中最大的校园网。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共有各类在校生21458人。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863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1936人,专科生1505人。

现有教职工4177人,其中,专任教师1189人,科研医护人员2115人。

正高职称282人,副高职称848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53人,硕士509人[9]。

青海大学青海大学设有医学院、农牧学院、化工学院、财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水利电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附属医院、成人教育学院、青海大学昆仑学院、藏医学院等院,28个系和11个专业研究所;拥有61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5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拥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实验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

shadow©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青海大学在地图中的位置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学科主要涵盖工、农、医、管四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青海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密切相关,并在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藏药、盐湖化工、黄河水电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2学校领导党委书记乔正孝男,土族,青海大学党委书记生于1953年9月,青海省民和县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

2007年2月在青海大学工作,担任党委书记。

工作分工: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教育学术贡献:长期从事青海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方面的研究,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各1 项,主编专著 2 部,发表学术论文10 余篇,其中,《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青海的影响》一文获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的《青海少数民族革命与建设史论》一书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柴达木开发产生的两个严重问题》一文刊载于《中央党校内参》(总第59 期),作为优秀论文报送中央领导参阅。

[10]校长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王光谦[11],男,汉族,1962年4月生,河南南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2]、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3]。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省部级奖励10项,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届中央副主席。

现任为青海大学“第四任”校长。

[14-16]1978年至1982年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生,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为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

1986年至1989年为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水利工程博士研究生。

1990年至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92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责任教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土矿产资源与利用研究中心主任、水电工程系河流海洋研究所所长。

2000年起任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5]。

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常委、北京市副主任委员[17]。

曾任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办水利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咨询专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会主任、IAHR-APD J Hydro-environment Research副主编。

3校徽校训[18]青海大学校训含义:切青海地域特点。

立德立志如莽莽昆仑崇高俊逸、超凡脱俗青海大学青海大学求知求学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百折不回、汇纳百川、源远流长。

青海大学校徽含义:以“青海大学”的汉语拼音首字母“Q”和“U”为主要构图元素。

其中红色图案犹如初升旭日,象征朝气蓬勃、蒸蒸日上;蓝色图案形同飞翔之鸟,寓意展翅高飞、鹏程万里。

整个图案简捷明快、内涵丰富,展示出青海大学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19]4历史沿革青海大学前身为青海工学院,1958年正式成立。

1960年11月,青海工学院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

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

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

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组建成新青海大学。

[20]5办学规模整体规模青海大学学校占地2883亩(含附属医院76亩、昆仑学院203亩),产权建筑面积43.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7172.7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4908.89万元;图书馆藏书126.7万册。

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02名,其中,本科生8231名,硕士研究生320人。

[18]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青海省内唯一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干,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对口支援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1] 院系及重点学科设有医学院、附属医院、农牧学院、化工学院、财经学院、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4个院、24个系(部)和11个专业研究所;设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0个(共涵盖5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67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8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8]学校共有各类在校生20355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813人(博士研究生32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生51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2484人,专科生905人;成人本科生3248人,专科生2458人。

有教职工4280人(含附属医院2006人),其中专任教师1189人,教职工中正高职称418人、副高职称860人(其中教授311人、副教授455人)。

专任教师中博士94人、硕士683人,具有硕士以上比例达65.35%。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9人,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3人,全国及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首席医学专家、省级名医6人,省级优秀专家、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8人,省委、省政府领导联系的高层次人才7人,“昆仑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0人,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23人,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85人。

[21]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

学校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台湾万能科技大学、日本宫崎大学以及《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的21所美国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出国留学交流项目有多种形式,涵盖工、农、管、医等多个学科专业。

学校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17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7项。

其中《慢性高原病诊断学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青藏高原严酷环境中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两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慢性高原病国际诊断标准》还被国际高原医学会命名为“青海标准”;《青海道地药材唐古特大黄指纹图谱研究》等4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有49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设置的学科和专业与青海四大支柱产业(电力、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和四大优势产业(冶金、医药、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密切相关,并在三江源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青藏高原冷凉作物遗传育种、盐湖化工、高原医学、青藏高原可再生能源与特色材料、藏医药学继承与创新研究、青藏高原资源型产业与企业管理学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