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概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概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概况同济医院由德国医生宝隆1900年创建于上海,1955年由上海迁至武汉,现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卫生部部管医院。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
5647多名职工中,教授207人,副教授29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0余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新世纪优秀人才7名。
医院现有病床2600张, 2011年底我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后,病床数可达到4000张,5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国家重点学科8个, 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我院科研实力强劲,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700余项,国内、国际论文发表数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二位。
我院教学成果斐然,目前,我院在院本科生583人,硕士生1035人,博士生431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卫生部视听教材中标11项,教学科研立项12项。
为促进医院跨越式发展,实现创建国际一流医院的目标,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各类医学英才!2014年同济医院招聘培训选留制职工岗位计划一、招聘基本条件1、身心健康,个人综合素质好,有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2、招聘对象:2014年应届毕业生。
3、学历要求:初始学历要求为一类本科院校,毕业院校要求为国家211、985类院校,详见各岗位招聘要求。
4、年龄:博士≤35岁,硕士≤30岁,本科≤25岁,性别不限。
二、各岗位具体要求三、投递简历方式1、本次报名采取网上填报个人简历报名的方式,请登录同济医院主页.cn/--人才招聘--应届生/社会招聘栏目(.cn/hr/apply.asp),根据所学专业、岗位点选“立即应聘”如实填写个人简历信息。
2、具体面试时间待定,请及时关注我院人才招聘网站了解招聘安排并保证所留联系方式的正确和畅通。
3、已向我院投递纸质简历的应聘人员也务必在报名截止时间前上网填写个人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建立于1959年,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 专科、湖北省血液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开放床位310张,其中层流洁净病床30张。
年门诊量5 万人次,出院人数1万人次。
近三年获科研资助43项,累计科研经费3600万元。
血液病研究室现有专职人员26名,90%以上为硕士学历,其中博士 5人。
实验室高精尖设备齐全,拥 有高通量核酸测序仪(L ife Ion Torrent PG M和 Illu m in a M iseq及 N e x tse q550)、N anoString nC ounter S y ste m、B D L S R F o r te s s a多色流式细胞仪、高通量荧光实时定量P C R仪、全自动石蜡包埋及病理切片系统、细胞遗传 学工作站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在细胞形态病理、流式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血栓与止血、造血 干细胞移植免疫、二代测序等方面开展了规范化的实验检测,达到与国际接轨的分层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体系。
2017年,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成功实施中南地区首例难治/复发A L L患者的C A R-T治疗,并与造血干细 胞移植、小分子药物、免疫检查点等疗法结合发起了针对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和浆细胞疾病的多 项临床试验,入组病例百名;承担了多种新药的临床试验,为终末期恶性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同时,正着力探索E B 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
血液内科移植护理团队 与City of Hope National二代测序Medical Center专家交流互访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7-1024 CN42-1394/R邮发代号:38-223 国内定价:12.00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简介

十佳单位”2 0 年又被授予全国“ ,06 五一” 劳动奖状 ,09年, 20 同济医院再次获得“ 全国文明单位” 的殊荣。
位。
20 0 9年 同济 医 院 医 院技术 、 研 成 果 丰硕 , 担 国家级 科 研 课题 位 居 国 内 医院前 列 , C 收 录论 文 数 科 承 SI 2 2篇 , 7 在全 国医疗机 构排名 第二 , 合实 力跻身 全 国五强 。 综
几代同济人恪守着“ 格物穷理 , 同舟共济” 的院训 , 实践着“ 严谨求实, 开拓创新 、 一心赴救、 精益求精” 的
医院精神 , 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医院连续 6 年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单位 ; 连续 3 次荣获湖北
省最佳文 明单位 称号 。先后 被卫生部 授予 全 国卫 生系 统先 进集 体 , 国家 三级 甲等 医院 、 国百 佳 医院 、 国 全 全 防病救灾先 进单 位 、 国卫生 文化建 设先进单 位 , 被 中宣 部 、 生 部确定 为全 国文 明 服务 示 范 医院 。中央 全 并 卫
的 留学生 、 进修生 、 习生 , 实 并且 接受 W HO派 遣 的高级 医学人才 的培训 。
医 院科 研成果 硕果 累累 , 成和正 在进行 中的科研 课题 4 1 。其 中 , 完 5项 国家 “ 7 ” 题 3项 ,8 3 计 划 93 课 “6 ” 6项 , 国家五年计 划攻关 课题 1 。 已鉴定 成果 2 0 , 中, 际领先 3项 , 际先 进 5 6项 4项 其 国 国 9项 , 国内领 先 9 9
同济医院瑰附属于华 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是一所集 医疗 、 教学 、 科研、 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
等医 院 。 医院现有病 床 25 0张 , 5 0 设 2个临床 、 医技科 室 和 9个研究 所 ( 中心 ) 。其 中外 科学 ( 普外及 器官移植 ) 、 呼吸 内科 、 妇产科 、 心血 管 内科 、 血液 内科 、 泌尿外科 、 醉科 、 理科是 国家级 重点 学科 , 官移植 研究所 、 麻 病 器 呼
医院管理案例分享:快准精打造严重创伤一体化高效救治体系

科室团队概况
急救拉练竞赛
医师技能竞赛
多元化的学术交流
急救创伤中心医师均经过8-10年的创伤中心医师培训,能处理多发伤患者的伤情评估和急救工作, 并能实施各部位的急诊和确定性手术。人员岗位固定,职责明确,“一专多能”。 急救创伤中心护士岗前均接受规范的创伤救治培训并通过准入考核,3-5年培训期满并考核通过,才 能独立承担创伤急救工作。
诊疗规范、指南、行业标准名称 急诊临床诊疗指南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专家共识
委托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华医学会
参与人姓名 白祥军 白祥军、易成腊
参与度 □√牵头□参与 □牵头□√参与
发布时间 2013-10 2015-12
科室团队概况
院前
急诊
创外
现有医生25名(其中正高6人,副高6人,9人有留学美国、德国经历),博 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80%具有博士学位;护士104名(主任护士1人, 副主任护师3人),硕士生导师1人,4人赴欧美交流学习。
汉口院区
光谷院区
中法新城院区
同济医院基本概况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 裘法祖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孝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 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5项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五年 突破百项
科研课题成果奖达511项次,其中10 项成果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 发明奖 2007~2017年,十年科技论文引用 次数全国医疗机构第二名
创伤急救与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创伤学会副主委 武汉市创伤学会主委
期 刊 任
职
学科带头人 白祥军
《临床急诊》 《创伤外科》《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副主编
540同济医院

附属同济医院一、医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由上海迁至武汉。
经过11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同济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
我院近年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连续四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同济医院作为卫生部直属的三级甲等医院,医疗服务立足武汉,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2014年门诊量达到428万人次,出院人数17.6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7.1万人次,其主要医疗指标居中南地区之首,在全国也位处前列,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手术治疗基地和疑难急危重症救治基地。
同济医院学科实力雄踞全国前列,目前开放床位数4000多张;临床、医技科室62个;研究所(中心)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分别是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外科学(普通外科、器官移植)、泌尿外科、妇产科学、麻醉科、病理及病理生理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分别是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分别是器官移植实验室(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肿瘤侵袭转移实验室、呼吸内科实验室;WHO培训中心1个,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成功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项,分别是妇科、麻醉科、病理科、专科护理、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中医妇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小儿消化科、肿瘤科、感染病学、临床药学、器官移植科、老年病科、骨科、医学影像科、小儿外科、康复医学、变态反应科、重点实验室、检验科;感染科成功申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2014年获批妇产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一)科研实力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硕果累累,成就斐然,被医学界誉称为“同济现象”。
武汉同济医院

龙源期刊网
武汉同济医院
作者:
来源:《家庭医学·新健康》2008年第12期
同济医院由德国医生宝隆1900年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现附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医院现有病床2000张,设19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和19个二级专科。
其中内科心血管病、内科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器官移植研究所、呼吸内科实验室是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康复医学科被WHO指定为培训和研究中心,同时,医院还是亚洲国际急救中心成员单位。
医院承担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儿科系、影像、康复、法医等10多个专业的教学任务,接受美、德、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生、实习生,并且接受WHO派遣的高级医学人才的培训。
医院连续3次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授予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并被中宣部、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十家文明服务示范医院,2003
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重点推荐——心血管内科
同济医院心内科是全国最早开展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单位,是全国最早开展冠脉造影、冠脉成形、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单位之一。
冠脉成形、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
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均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在冠心病的防治及介入治疗学、心脏电生理学、心血管分子生物学、心血管病免疫学、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等方面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简介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简介东方医院本部新大楼效果图上海市东方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以下简称东方医院)始建于1920年,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东方医院设有51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1000张,2012年10月30日开业的东方医院南院将再增加床位1000张。
2011年,门急诊量超过170万人次,其中外籍患者约5万人次。
医院拥有炫速双源CT 、3.0T 核磁共振、超高速电磁波肿瘤治疗仪、大平板DSA 、辅助循环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
医院现有一大批造诣深厚的医学专家,高级职称人员230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19名、硕士学位人员252名,博士生导师39名、硕士生导师81名,200余人次入选或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等各级人才计划。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上海市重点专科、特色专科8个,浦东新区重点学科17个,在心力衰竭、急诊创伤、心脏外科、口腔种植修复、心血管内科、微创外科、骨科、肿瘤综合诊治等领域具有较高水平。
医院建有教育部心律失常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内镜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上海技术交流基地、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上海胆囊疾病研究所、浦东新区转化医学研究公共平台、同济大学创伤医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同济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中心、中德心脏研究所、中法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承担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600余项。
医院承担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是同济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核心组成单位,硕士点覆盖所有临床医技学科。
作为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单位,2010年由东方医院负责组建“上海市卫生应急救援队”,代表上海医务界参加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上海历次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工作,并在国内首创“一体化急救医学模式”及同济大学急诊与灾害医学系。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简介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简介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原上海市职业病医院)创建于1933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与科研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近年来,医院连续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行风政风测评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医院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环境整洁,设施精良。
作为“上海市花园单位”,已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叶家花园绿树成荫,为患者的治疗和休养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环境。
医院核定床位数838张,设有胸外科、肿瘤科、呼吸科、结核科、职业病科等14个临床科室以及11个医技科室和多个实验研究机构。
现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和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
2011年,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近60万,手术患者3300余例,出院患者近43000人次。
全院千余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4%,其中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32人,高级职称89人,拥有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市浦江人才计划、市启明星计划、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同济大学优秀人才计划、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等各级各类人才。
“十一五”期间,医院共获国家“863”和“十一五”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58项、校局级课题32项;另获教育部科研成果奖、市科技进步奖、市医学科技奖等奖项。
面向未来,全院职工坚持以“精医重道、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将肺科医院打造成一所专科诊疗特色鲜明,重点学科国内领先,人才队伍储备充足,医疗服务水平一流,硬件设施先进完备,内部管理专业科学,医院文化和谐温馨,就医环境整洁优美的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专科教学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有一所海内外闻名遐迩的医院,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
经过11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跃升为国内医院前列。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
4500多名职工中,博士生导师18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名,特聘9名院士为同济医院教授,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
医院现有病床2500张、5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国家重点学科8个,康复科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研究和培训中心。
同济医院的医疗定位是:打造一个中心:国家中部地区医疗保健中心;创建三个基地:急危重症救治基地、手术治疗基地、高知高干医疗保健基地;发挥四个作用:中心作用、示范作用、指导作用和幅射作用。
主要医疗工作量不断刷新荆楚医疗史,年门、急诊量连续10多年保持湖北省第一。
2009年门、急诊量达到255.6万人次,出院病人8.1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量3.93万人次。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
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同济医院的科研业绩是我国医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被医学界誉称为“同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全院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718项,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突破80项。
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数名列全国医院前茅。
国内、国际论文发表数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二位。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2000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国际一流医院!以全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经济管理体制创新,受到中央领导和卫生部的赞誉,并在全国医院推广;以科主任负责制为核心内容的医院管理体制创新,《健康报》在显著版面予以报道;以医院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医院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了同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汇通中外,开放融合是同济医院迈向国际化的鲜明特色。
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医学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德、美、俄等国6家医疗机构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同济医院所取得的成就,始终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
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同济医院的代表或亲赴同济医院视察工作,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和华中科技大学及同济医学院的领导多次到同济医院考察和指导工作。
医院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