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章末检测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章末检测 解析版)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然氧化铝晶体俗称刚玉,常因含有杂质而呈各种色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刚玉中混入微量的铬元素称为红宝石B.刚玉中混入微量的钛元素或铁元素称为蓝宝石C.蓝宝石和红宝石都是制作名贵首饰的材料D.蓝宝石和红宝石都只能从自然界中来获得2.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3.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金属;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4.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作印刷电路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用KSCN溶液可检验废液中的Fe2+C.可用置换法回收废液中的铜D.Fe3+能溶解Cu说明Cu比Fe金属性强5.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是运用化学方法且正确的是A.用NaOH 溶液鉴别Na2CO3 溶液和NaHCO3 溶液B.用KSCN 溶液鉴别FeCl3 溶液和FeCl2溶液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D.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 胶体和FeCl3溶液6.向200 mL FeBr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其中n(Fe 3+)、n(Br2) 随通入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强弱:Br2 > Fe3+B.由图可知,该FeBr2溶液的浓度为1 mol·L-lC.n(Cl2)=0. 12 mol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c (Fe 3+)∶c( Br-)=1∶8D.n(FeBr2)∶n(Cl2)=1∶1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 2Cl2=2Fe3++Br2 + 4Cl-7.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章末检测卷(原卷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章末检测卷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共25题。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笔记本每本a 元,买3本笔记本共支出y 元,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有( ) A .a 是常量时,y 是变量 B .a 是变量时,y 是常量C .a 是变量时,y 也是变量D .无论a 是常量还是变量,y 都是变量2.若三角形底边长为a ,底边上的高为h ,则三角形的面积S =12ah .若h 为定长,则( ) A .S ,a 是变量,12,h 是常量 B .S ,h ,a 是变量,12是常量 C .S ,12是常量,a ,h 是变量D .以上答案均不对3.“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A .B .C .D .4.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Q (升)与流出时间t (分钟)的关系式是( ) A .()0.20100Q t t =≤≤ B .()200.20100Q t t =-≤≤ C .()0.2020t Q Q =≤≤D .()200.2020t Q Q =-≤≤5.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 )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 (kg )间有下面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所挂物体质量为4kg时,弹簧长度为12cmC.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D.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100.5=+y x6.下表反映的是某地区电的使用量x(千瓦时)与应交电费y(元)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B.用电量每增加1千瓦时,电费增加0.55元C.若用电量为8千瓦时,则应交电费4.4元D.y不是x的函数7.弹簧挂重物后会伸长,测得弹簧长度y(cm)最长为20cm,与所挂物体重量x(kg)间有下面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与y都是变量,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B.所挂物体为6kg,弹簧长度为11cmC.体每增加1kg,弹簧长度就增加0.5cmD.挂30kg物体时一定比原长增加15cm8.五一小长假的某一天,亮亮全家上午8时自驾小汽车从家里出发,到某旅游景点游玩,该小汽车离家的距离(千米)与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景点离亮亮的家180千米B.亮亮到家的时间为17时C.小汽车返程的速度为60千米/时D.10时至14时小汽车匀速行驶9.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是4km/h B.乙的速度是10km/hC.乙比甲晚出发1h D.甲比乙晚到B地3h10.星期六早晨蕊蕊妈妈从家里出发去观山湖公园锻炼,她连续、匀速走了60min后回家,图中的折线段OA﹣AB﹣BC是她出发后所在位置离家的距离s(km)与行走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图形中可以大致描述蕊蕊妈妈行走的路线是()A.B.C.D.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1.某种储蓄的月利率为0.15%,现存入1000元,则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y(元)与所存月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___________.1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 (米/秒)(简称音速)与气温(C)x ︒之间的关系如下: 气温(C)x ︒5101520音速y (米/秒) 331 334 337 340 343从表中可知音速y 随温度x 的升高而_____.在气温为20C ︒的一天召开运动会,某人看到发令枪的烟0.2秒后,听到了枪声,则由此可知,这个人距发令地点________米.13.一根弹簧长8cm ,它所挂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5kg ,并且所挂的物体每增加1kg 弹簧就伸长0.5cm ,则挂上物体后弹簧的长度()cm y 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 x (05x ≤≤)之间的表达式为_________.14.某超市进了一批草莓,出售时销售量x 与销售总价y 的关系如下表: 销售量x (kg ) 1 2 3 4 … 销售总价y (元) 40+0.580+1.0120+1.5160+2.0…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写出销售总价y (元)与销售量x (kg )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 中,已知16BC =,高10AD =,动点Q 由点C 沿CB 向点B 移动(不与点B 重合).设CQ 的长为x ,三角形ACQ 的面积为S ,则S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某计算装置有一数据输入口A 和一运算结果的输出口B ,如表是小明输入的一些数据和这些数据经该装置计算后输出的相应结果按照这个计算装置的计算规律,若输入的数是n ,则输出的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9小题,共68分)17.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km以内(含3km)收费8元;超过3km的部分每千米收费1.6元.x );(1)写出应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关系式(其中3(2)小亮乘出租车行驶4 km,应付多少元?(3)小波付车费16元,那么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18.假设圆柱的高是8cm,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随之发生变化.(1)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自变量为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2)如果圆柱底面半径为r(cm),那么圆柱的体积V(cm3)可以表示为________.(3)当r由1cm变化到6cm时,V由________cm3变化到________cm3.19.如图所示是一位病人的体温记录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________摄氏度,最低体温是________摄氏度.(3)他在这天12时的体温是________摄氏度.20.为了更好地放松心情,上周六,小红妈妈开车带着小红一家去郊游,出发前汽车油箱内有一定量的汽油.行驶过程中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时间(t)/小时0 1 2 3 4 5 油箱剩余油量(y)/升50 45 40 35 30 25(1)汽车行驶前油箱里有______升汽油,汽车每小时耗油______升;(2)请写出y与t的关系式;(3)当汽车行驶6.5小时后,油箱中还剩余多少升汽油?21.目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清零攻坚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支援上海积极抗疫,某省慈善总会采购一批医用级疫情防控物资捐赠给上海.为了找到合适的配送车辆,相关人员查阅资料,了解某种车的耗油量,其数据记录如下:汽车行驶时间t(小时)0 1 2 3 ……(1)如表反映的两个变量中,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2)根据表可知,汽车行驶3小时时,该车油箱的剩余油量为______升,汽车每小时耗油______升.(3)请直接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用t 来表示Q ).22.为表彰在“世界地球日,一起爱地球”主题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同学,某班需要购买6个书包和若干个文具盒(不少于6个).某文具超市制定了两种优惠方案:①买一个书包赠送一个文具盒,多于书包数的文具盒按原价收费;②书包和文具盒均按原价的9折收费.已知每个书包定价为30元,每个文具盒定价为5元.(1)设需要购买x 个文具盒,选择第一种方案购买所需费用为1y 元,选择第二种方案购买所需费用为2y 元,请分别写出1y ,2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多少个文具盒时,两种方案所需费用相同?2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90B ,5cm AB =,8cm AD =,14cm BC =,点P ,Q 同时从点B 出发,其中点P 以1cm/s 的速度沿着点B A D →→运动;点Q 以2cm/s 的速度沿着点B C →运动,当点Q 到达C 点后,立即原路返回,当点P 到达D 点时,另一个动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1)当运动时间4s t =时,则三角形BPQ 的面积为_____2cm ; (2)当运动时间6s t =时,则三角形BPQ 的面积为_____2cm ;(3)当运动时间为3(s)1t t ≤时,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三角形BPQ 的面积.24.中国联通在某地的某套餐的月租金为59元,超出套餐部分国内拨打0.36元/分钟(不足1分钟按1分钟时间收费).下表是超出套餐部分国内拨打的收费标准:时间/分 1 2 3 4 5 …电话费/元0.36 0.72 1.08 1.44 1.8 …(1)这个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如果用x表示超出套餐部分的拨打时间,y表示超出套餐部分的电话费,那么y与x的关系式是什么?(3)由于业务多,小明的爸爸上个月拨打电话的时间超出套餐部分25分钟,他需付多少电话费?(4)某用户某月国内拨打电话的费用超出套餐部分的是54元,那么他该月拨打电话的时间超出套餐部分几分钟?25.用水平线和竖直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叫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它各边上格点的个数之和为x.探究一:图中①—④的格点多边形,其内部都只有一个格点,它们的面积与各边上格点的个数之和的对应关系如表:多边形的序号①②③④…多边形的面积S 2 2.5 3 4 …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4 5 6 8 …xS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探究二:图中⑤—⑧的格点多边形内部都只有2个格点,请你先完善下表格的空格部分(即分别计算出对应格点多边形的面积S):多边形的序号⑤⑥⑦⑧…多边形的面积S…各边上格点的个数和4 5 6 8 …xS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猜想:当格点多边形内部有且只有n个格点时,S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练习卷 第3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

章末检测试卷(三)(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22·山东滨州高二期末)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胰液分泌的调节图解,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食物刺激通过①②③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只有神经调节C.食物通过途径④⑤刺激胰腺分泌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D.胃可以产生2种影响胰腺分泌的物质2.如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a、b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b的变化对a有反馈调节作用D.b物质主要是由睾丸分泌的3.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激素②为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C.下丘脑中某些神经能通过神经递质作用于某内分泌腺D.激素①和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4.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相同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5.(2022·河南周口高二期末)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同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兴奋。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完全依赖电信号,而激素属于化学物质,故神经调节的速度更快B.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二者都不受意识支配C.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随体液定向运输并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D.人体内还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分级调节方式6.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7.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A.①睾丸,②全身细胞,A雄激素B.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C.①中间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D.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生长激素8.(2022·北京海淀高二期末)以下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以反射弧为作用途径B.都能实现远距离调控C.都存在分级调节的现象D.都有传递信息的物质9.(2022·河南实验中学高二期末)炎热的夏季,当某人从闷热的室外走进冷气十足的空调房间,耗氧量、体内酶活性、尿量、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不变、减少、增加B.增加、不变、增加、增加C.不变、降低、增加、增加D.减少、降低、增加、增加10.(202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体温调定点是机体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
章末检测试卷(第三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三章)(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答案 B2.(2022·信阳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某智能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水平,则()A.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C.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若增大小球表面的粗糙程度,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答案 A解析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重力和摩擦力,其余力在水平方向,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其所受摩擦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可知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始终不变,故A 正确,B、C、D错误。
3.如图所示,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方向向前答案 C解析小孩和车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因小车匀速前进,所以所受合力为零,利用正交分解法分析易知,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摩擦力,故选项A、D错误;根据力的合成和二力平衡易知,拉力、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平衡,重力、支持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故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选项B错误,C正确。
4.机场常用传送带为旅客运送行李,在传送带运送行李过程中主要有水平运送和沿斜面运送两种形式,如图所示,甲为水平传送带,乙为倾斜传送带,当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正确的是()A.甲情形中的行李所受的合力为零B.甲情形中的行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C.乙情形中的行李只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D.乙情形中的行李所受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 A解析甲情形中的行李受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A对,B错;乙情形中的行李受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和传送带对行李的摩擦力,C错;乙情形中的行李所受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重力竖直向下,二者不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
人教b版数学必修三:第3章《概率》章末检测(含答案)

第三章 章末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 A .必然事件 B .随机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无法确定2.若事件A 是必然事件,事件B 是不可能事件,则事件A 与B 的关系是( ) A .互斥不对立 B .对立不互斥 C .互斥且对立 D .不对立且不互斥3.某医院治疗一种疾病的治愈率为15,那么,前4个病人都没有治愈,第5个病人治愈的概率是( )A .1 B.15 C.45D .04.从含有20个次品的1 000个显像管中任取一个,则它是正品的概率为( ) A.15 B.149 C.4950 D.11 0005.同时投掷两枚大小相同的骰子,用(x ,y )表示结果,记A 为“所得点数之和小于5”,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 )A .3B .4C .5D .66.盒中有10个铁钉,其中8个是合格的,2个是不合格的,从中任取一个恰为合格铁钉的概率是( )A.15B.14C.45D.1107.先后抛掷两枚骰子,若出现点数之和为2,3,4的概率分别为P 1,P 2,P 3,则有( ) A .P 1<P 2<P 3 B .P 1=P 2<P 3 C .P 1>P 2>P 3 D .P 2<P 1<P 38.如图如果你向靶子上射200支镖,大约有多少支镖落在黑色区域(颜色较深的区域)( )A .50B .100C .150D .2009.如图,A 是圆上固定的一点,在圆上其他位置任取一点A ′,连接AA ′,它是一条弦,它的长度大于等于半径长度的概率为( )A.12B.23C.32D.1410.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10的标签,随机地选取两张标签,若标签的选取是无放回的,则两张标签上数字为相邻整数的概率为( )A.15B.25C.35D.1411.假设在500 m 2的一块平地上有一只野兔,但不知道它的方位.在一个漆黑的晚上,5位猎人同时向这块地探照围捕这只野兔.若每位猎人探照范围为10 m 2,并且所探照光线不重叠.为了不惊动野兔,需一次探照成功才能捕到野兔,则成功的概率为( )A.150B.110C.15D.1212.现有五个球分别记为A ,C ,J ,K ,S ,随机放进三个盒子,每个盒子只能放一个球,则K 或S 在盒中的概率是( )A.110B.35C.310D.9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一箱产品中有正品4件,次品3件,从中任取2件,其中事件:①恰有1件次品和恰有2件次品;②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是次品;③至少有1件正品和至少1件次品;④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是正品.其中互斥事件为________.(填序号)14.口袋中装有100个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黑球,其中红球40个,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白球的概率为0.23,则摸出黑球的概率为________.15.已知盒子中有散落的棋子15粒,其中6粒是黑子,9粒是白子,已知从中取出2粒都是黑子的概率是17,从中取出2粒都是白子的概率是1235,现从中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的概率是________.16.向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内任投一点,点落在三角形内切圆内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2)该油菜子发芽的概率约是多少?18.(12分)从分别写有数字1,2,3,…,9的9张卡片中,任取2张,观察上面数字,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数和为偶数;(2)两数积为完全平方数.19.(12分)设A为圆周上一定点,在圆周上等可能的任取一点与A连结,求弦长超过半径的2倍的概率.20.(12分)一个盒子装有标号是1,2,3,4,5的标签共5张,今依次随机选取2张标签,如果(1)标签的选取是无放回的;(2)标签的选取是有放回的.求2张标签上的数字为相邻整数的概率.21.(12分)袋中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黑球各一个,现依次有放回地随机摸取3次,每次摸取一个球.(1)试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若摸到红球时得2分,摸到黑球时得1分,求3次摸球所得总分为5的概率.22.(12分)汽车厂生产A,B,C三类轿车,每类轿车均有舒适型和标准型两种型号,某月的产量如下表(A类轿车10辆.(1)求z的值;(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C类轿车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将该样本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2辆,求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的概率;(3)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B类舒适型轿车中抽取8辆,经检测它们的得分如下:9.4,8.6,9.2,9.6,8.7,9.3,9.0,8.2.把这8辆轿车的得分看成一个总体,从中任取一个数,求该数与样本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的概率.第三章 章末检测1.B [正面向上恰有5次的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该事件为随机事件.] 2.C3.B [每一个病人治愈与否都是随机事件,故第五个人被治愈的概率仍为15.]4.C [1 000个显像管中含有980个正品,任取一个得到正品的概率为9801 000=4950.]5.D [事件A 包含(1,1)、(1,2)、(2,1)、(1,3)、(2,2)、(3,1)共6个.]6.C [从盒中任取一个铁钉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0,其中抽到合格铁钉(记为事件A )包含8个基本事件,所以,所求概率为P (A )=810=45.]7.A [先后投掷两枚骰子,共有36个不同结果,点数之和为2的有1种情况,故P 1=136,点数之和为3的有2种情况,故P 2=236,点数之和为4的有3种情况,故P 3=336,所以,P 1<P 2<P 3.]8.B [这是几何概型问题.这200支镖落在每一点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对每一支镖来说,落在黑色区域的概率P =黑色区域面积圆的面积=12,每一支镖落在黑色区域的概率都是12,则200支镖落在黑色区域的概率还是12,则落在黑色区域的支数=200支×12=100支.]9.B[如图,当AA ′长度等于半径时,A ′位于B 或C 点,此时∠BOC =120°,则优弧BC =43πR ,∴满足条件的概率为P =43πR 2πR =23.]10.A [若选取无放回,共有10×9÷2=45种可能,而两张标签上的数字相邻可能结果有9种(1,2)、(2,3)、(3,4)、(4,5)、(5,6)、(6,7)、(7,8)、(8,9)、(9,10),所以P =945=15.]11.B12.D [K 或S 在盒中的对立事件是K ,S 都不在盒中,即A ,C ,J 在三个盒子中,记为A ,则P (A )=110.∴1-P (A )=910.]13.①④ 14.0.37解析 摸出黑球可以看作是摸出红、白球的对立事件;摸出白球概率P 1=0.23;摸出红球概率P 2=40100=0.40;所以摸出黑球概率P =1-0.23-0.40=0.37.15.1735 16.39π17.解 (1)填入表中的数据依次为1,0.8,0.9,0.857,0.892,0.913,0.893,0.903,0.905. (2)该油菜子发芽的概率约为0.9.18.解 从9张卡片中任取2张,共有9×8÷2=36(种)可能结果.(1)两数和为偶数,则取得的两数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共有5×42+4×32=16(种)可能结果,故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 =1636=49.(2)两数积为完全平方数,若为4有一种可能,若为9有一种可能,若为16有一种可能,若为36有一种可能,故共有4种可能结果(1,4)、(1,9)、(2,8)、(4,9),所求事件的概率为436=19. 19.解如图所示,在⊙O 上有一定点A ,任取一点B 与A 连结,则弦长超过半径的2倍,即为∠AOB 的度数大于90°,而小于270°.记“弦长超过半径的2倍”为事件C , 则C 表示的范围是∠AOB ∈(90°,270°). 则由几何概型求概率的公式,得P (C )=270-90360=12.∴弦长超过半径的2倍的概率为12.20.解 基本事件较少,可以分类列举,注意有放回与无放回的区别.(1)无放回选取2张标签,分两次完成,考虑顺序,共有20种取法,即(1,2),(1,3),(1,4),(1,5),(2,3),(2,4),(2,5),(3,4),(3,5),(4,5)及把两数顺序交换的情况,其中抽到相邻整数仅有(1,2),(2,3),(3,4),(4,5)及其交换数字顺序的情况共计8种,所以标签选取无放回时,2张标签上的数字为相邻整数的概率为P =820=25.(2)标签选取有放回时,共有25种取法,即无放回的20种,再加上(1,1),(2,2),(3,3),(4,4),(5,5)这5种取法,其中2张标签上为相邻整数的取法仍然只有8种,因此标签选取有放回时,2张标签上的数字为相邻整数的概率为P =825.21.解 (1)一共有8种不同的结果,列举如下,(红,红,红)、(红,红,黑)、(红,黑,红)、(红,黑,黑),(黑,红,红)、(黑,红,黑),(黑,黑,红),(黑,黑,黑).(2)记“3次摸球所得总分为5”为事件A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红,红,黑)、(红,黑,红)、 (黑,红,红),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3.由(1)可知,基本事件总数为8,所以事件A 的概率为P (A )=38.22.解 (1)设该厂这个月共生产轿车n 辆,由题意得50n =10100+300,所以n =2 000.则z =2 000-(100+300)-(150+450)-600=400.(2)设所抽样本中有a 辆舒适型轿车,由题意得4001 000=a5,即a =2.因此抽取的容量为5的样本中,有2辆舒适型轿车,3辆标准型轿车.用A 1,A 2表示2辆舒适型轿车,用B 1,B 2,B 3表示3辆标准型轿车,用E 表示事件“在该样本中任取2辆,其中至少有1辆舒适型轿车”,则基本事件空间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B 1,B 2),(B 1,B 3),(B 2,B 3)共10个.事件E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共7个.故P (E )=710,即所求概率为710.(3)样本平均数x =18×(9.4+8.6+9.2+9.6+8.7+9.3+9.0+8.2)=9.设D 表示事件“从样本中任取一数,该数与样本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则基本事件空间中有8个基本事件,事件D 包括的基本事件有:9.4,8.6,9.2,8.7,9.3,9.0,共6个,所以P (D )=68=34,即所求概率为34.。
20-21版:章末检测试卷(三)(步步高)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1.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甲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回答问题。 (14分) (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 泊是__①_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 __②__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_③___。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解析 人类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下渗,即增加⑤; 大量开采地下水,④蒸发和蒸腾可能减少; 污水回收利用,地表径流使用量减少,②地表径流增加; 城市绿地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蒸腾的面积,进而增加⑥水汽输送。
14.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解析 由上题解析可知,第6年的河流径流量较第1年小,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的恢 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量增大,故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关于“绿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上内循环产生显著影响
√C.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数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解析 “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海上内 循环与陆地各水体关系不大。“绿水”进入大气后,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 的CO2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受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绿水”数量也发 生变化。
第三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

章末检测试卷(三)(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小型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50·sin (100πt) V.对此电动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最大值是50 2 V B.频率是100 HzC.有效值是25 V D.周期是0.02 s答案 D解析从线圈位于中性面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E m sin ωt,因为e=50sin (100πt)V,所以最大值是E m=50 V,A错误;由ω=2πf=100π rad/s得f=50 Hz,B错误;电动势有效值是E=E m2=25 2 V,C错误;T=1f=0.02 s,D正确.2.在变电站里,经常要用交流电表去监测电网上的高电压,所用的器材叫电压互感器.如下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答案 B解析由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电压互感器应跨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且由于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故电压互感器应使高压电线并联接入匝数较多的线圈上,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3.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变电压的最大值是220 VB.线圈转动的周期是1 sC.第2 s末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绝对值最大D.第2 s末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绝对值最大答案 D解析由题图可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311 V,故A错误;线圈转动的周期为2 s,故B错误;第2 s末瞬时电压值为最大值,根据交变电流的特点可知,此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即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所以此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绝对值最大,故C错误,D正确.4.电站向某地输送5 000 kW的电功率,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100 kW,如果把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10倍,同时将输电线的横截面积减为原来的一半,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那么输电线损耗的电功率为()A.0.2 kW B.0.5 kW C.2.0 kW D.5.0 kW答案 C解析输电电压提高为原来的10倍,根据P=UI知,输电电流减小为原来的110,根据电阻定律R=ρlS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则输电线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根据P损=I2R知,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减小为原来的150,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2.0 kW,故C正确,A、B、D错误.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3,副线圈回路中接入三个均标有“36 V40 W”的灯泡,且均正常发光,那么,标有“36 V40 W”的小灯泡A()A.也正常发光B.将被烧毁C.比另外三个灯泡暗D.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理想变压器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由副线圈回路中三个均标有“36 V40 W”的灯泡能正常发光,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U 2=36×3 V =108 V ,所以原线圈两端电压U 1=n 1n 2U 2=36 V ,灯泡A 与原线圈并联,两端电压也为36 V ,能正常发光,故选A.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R 0为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u =200sin 100πt (V),设理想交流电压表V 1、V 2的示数分别是U 1、U 2;理想交流电流表A 1、A 2的示数分别是I 1、I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2的示数U 2=20 VB .滑片P 向b 端滑动过程中,U 2不变,I 2变大C .滑片P 向b 端滑动过程中,U 1变小,I 1变大D .通过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频率之比为10∶1 答案 B解析 由u =200sin 100πt (V)可知输入电压有效值为U 1=2002 V =100 2 V ,由U 1U 2=n 1n 2,可得U 2=110×100 2 V =10 2 V ,A 错误;滑片P 向b 端滑动过程中,副线圈负载电阻减小,U 2不变,则I 2变大,B 正确;由B 项分析知U 1不变,I 1变大,C 错误;变压器不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D 错误.7.(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 =100 kW ,发电机的电压U 1=250 V ,经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R 线=8 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U 4=220 V .已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 线=5 kW ,假设两个变压器均是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电机输出的电流I 1=40 AB .输电线上的电流I 线=625 AC .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 3∶n 4=190∶11D .用户得到的电流I 4=455 A 答案 C解析 发电机输出电流I 1=P U 1=100×103250 A =400 A ,故A 错误;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 线=I 线2R 线=5 kW ,所以I 线=P 线R 线=25 A ,故B 错误;用户得到的功率P 4=P -P 线=(100-5) kW =95 kW ,则I 4=P 4U 4=95×103220 A =4 75011 A ≈432 A ,故n 3n 4=I 4I 线=19011,故C 正确,D错误.8.(2021·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ab 两端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副线圈接火灾报警系统(报警器未画出),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 ,D 为理想二极管,R 0为定值电阻,L 为电阻恒定的指示灯,R T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B .若R T 处出现火灾时,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将变小C .若R T 处出现火灾时,指示灯L 将变暗D .若只将原线圈的理想二极管去掉,则电压表的示数会变为原来的2倍 答案 C解析 设原线圈两端电压为U 1,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可得U 12R T =(3112R )2×T 2,解得U 1=3112 V ,由U 1U 2=n 1n 2得n 1n 2=31144,故A 错误; 输入端的电压不变,匝数比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若R T 处出现火灾时,R T 电阻变小,输出的总功率变大,则输入端的电功率变大,电压不变,则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 错误; 若R T 处出现火灾时,R T 电阻变小,输出的总功率变大,副线圈中电流变大,R 0两端电压变大,则指示灯两端电压变小,指示灯变暗,故C 正确; 有二极管时原线圈两端电压为3112 V ,没有二极管时原线圈两端电压为31122V ,则原线圈两端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由于匝数比不变,则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2倍,故D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图甲是一台小型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e 随时间t 变化的正弦规律图像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的电阻r =2 Ω,外接灯泡的电阻为10 Ω.则( )A .在t =0.01 s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B .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6 VC .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2.5 WD .线圈转动产生电动势的表达式e =602·sin 50πt V 答案 AC解析 在t =0.01 s 时刻,电动势为0,则线圈位于中性面,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A 正确;由题图乙可知,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6 2 V ,周期为0.02 s ,则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E m sin (2πT t )=62sin 100πt (V),D 错误;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交流电的有效值,并且测量外电路电压,故U =E R +r R =E m2R +r R =5 V ,B 错误;灯泡消耗的电功率P =U 2R =2510 W =2.5 W ,C 正确.10.(2021·张家口市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处在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的矩形线框MNPQ ,以恒定的角速度ω绕对角线NQ 转动.已知MN 长为l 1,NP 长为l 2,线框电阻为R ,t =0时刻线框平面与纸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矩形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22Bl 1l 2ω B .矩形线框转过π时的电流为零C .矩形线框转动一周,通过线框任意横截面的电荷量为Bl 1l 2RD .矩形线框转过π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πB 2l 12l 22ω2R答案 ABD解析 线框转动过程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为E m =Bl 1l 2ω,所以有效值为E =2Bl 1l 2ω2,故A 正确;线框转过π时,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电流为零,故B 正确;线框转动一周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故通过线框任意横截面的电荷量为零,故C 错误;根据焦耳定律可得线框转过π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 =I 2Rt =E 2R ·πω=πB 2l 12l 22ω2R,故D 正确.11.如图甲所示是调压变压器的原理图,线圈AB 绕在一个圆形的铁芯上,总匝数为1 000.AB 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移动滑动触头P 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在输出端连接了滑动变阻器R 和理想交流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为Q .已知开始时滑动触头Q 位于滑动变阻器的最下端,且BP 间线圈匝数刚好是50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等于72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时,电流表示数为0.25 2 AB .开始时,流过R 的交流电频率为25 HzC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移动时,R 消耗的功率变大D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少许,R 消耗的功率变大 答案 CD解析 由题图乙知,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U 1=36 V ,根据变压规律:U 1U 2=n 1n 2,解得输出电压U 2=18 V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 =U 2R =0.25 A ,所以A 错误;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 ,所以频率为50 Hz ,所以B 错误;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移动时,R 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U 2不变,R 消耗的功率P 2=U 22R 变大,所以C 正确;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少许,n 2增大,U 2增大,R 消耗的功率P 2=U 22R变大,所以D 正确.12.图甲是家用燃气灶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转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和n 2,电压表为理想交流电表.当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的瞬时值达到5 000 V 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起电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 VB .相比副线圈,原线圈须用较粗的导线绕制C .要实现点火,原、副线圈的匝数比需满足n 1n 2≤11 000D .若能实现点火,钢针在交变电流一个周期内至少可以点火2次 答案 BCD解析 根据题图乙,得到原线圈电压的最大值U 1m =5 V ,根据正弦式交变电压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可知,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U 1=U 1m 2=52 V ≈3.5 V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3.5 V ,故A 错误;根据P 入=P 出可得U 1I 1=U 2I 2,由于副线圈电压U 2大于原线圈电压U 1,所以原线圈中的电流大于副线圈中的电流,所以相比副线圈,原线圈须用较粗的导线绕制,故B 正确;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的瞬时值达到5 000 V 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起电火花,即副线圈电压最大值至少为U 2m =5 000 V ,根据n 1n 2=U 1U 2可知,实现点火需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满足n 1n 2≤11 000,故C 正确;当副线圈的最大电压为5 000 V 时,副线圈在一个周期内有两次可以达到最大电压,钢针在交变电流一个周期内可以点火2次,当副线圈的最大电压大于5 000 V 时,副线圈的电压瞬时值在一个周期内有两段时间超过5 000 V ,则钢针在交变电流一周期内点火次数可大于2次,故D 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3.(8分)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需要的有________. A .干电池组 B .滑动变阻器 C .直流电压表 D .多用电表E .学生电源(2)在实验中,某同学保持原线圈的电压以及副线圈的匝数不变,仅增加原线圈的匝数,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如图,当在左侧线圈“0”“16”间接入9 V 电压时,右侧线圈“0”“4”接线柱间输出电压可能是________.A .3.1 VB .2.5 VC .1.7 V答案 (1)DE(2分) (2)减小(3分) (3)C(3分)14.(8分)如图所示,圆形线圈共100匝,半径为r =0.1 m ,在匀强磁场中绕过直径的轴OO ′匀速转动,磁感应强度B =0.1 T ,角速度为ω=300πrad/s ,电阻为R =10 Ω,求:(1)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2)写出线圈中电流的表达式(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图示位置为t =0时刻); (3)线圈转动过程中的热功率.答案 (1)3 A (2)i =3sin 300πt (A) (3)45 W解析 (1)当线圈由题图所示位置转过90°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最大,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 m =NBSω=100×0.1×π×0.12×300π V =30 V ,(2分)I m =E mR=3 A .(1分) (2)由题意知i =I m sin ωt ,即i =3sin 300πt (A)(2分)(3)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 =I m 2=322 A ,(1分)线圈转动过程中的热功率P =I 2R =(322)2×10 W =45 W .(2分)15.(10分)(2021·洛阳市高二上期末)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 1=800,副线圈匝数n 2=200,灯泡A 标有“5 V 2 W ”,电动机D 的线圈电阻为1 Ω.将交变电压u =1002sin 100πt (V)加到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灯泡恰能正常发光,求:(1)副线圈两端电压; (2)电动机D 消耗的电功率. 答案 (1)25 V (2)8 W解析 (1)交变电压u =1002sin 100πt (V), 最大值为U m =100 2 V(1分)故有效值为U 1=U m 2=10022 V =100 V(2分)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U 1U 2=n 1n 2(1分)有U 2=n 2U 1n 1=200×100800V =25 V(1分)(2)由于灯泡正常发光,故电流为I =P L U L =25 A =0.4 A(2分)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 D =U 2-U L =25 V -5 V =20 V(1分)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 D =U D I =20×0.4 W =8 W .(2分)16.(12分)如图是一个小型应急交流发电机,内部为匝数n =50、边长L =20 cm 的正方形线圈,总电阻为r =1 Ω.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 =0.1 T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发电机对一电阻为R =9 Ω的电灯供电,线路中其他电阻不计,若发电机的转动角速度为ω=100 rad/s 时,电灯正常发光.求:(1)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 (2)电灯正常发光的功率;(3)从图示位置开始,线圈转过30°的过程中,通过电灯的电荷量; (4)线圈每转动一分钟,外力所需做的功. 答案 (1)20 V (2)18 W (3)0.01 C (4)1 200 J 解析 (1)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 m =nBSω=nBωL 2=20 V ;(2分)(2)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 =E m2=10 2 V(1分) 电灯正常发光的电流I =E r +R =1021+9 A = 2 A(1分)电灯正常发光的功率P =I 2R =18 W(2分) (3)q =I Δt =n ΔΦR +r =nBS sin 30°R +r=0.01 C(3分)(4)线圈每转动一分钟,整个回路上产生的热量为Q =I 2(R +r )t =1 200 J(2分) 故W 外=Q =1 200 J .(1分)17.(14分)(2021·南通市高二上期末)如图所示,用一小型交流发电机向远处用户供电,已知发电机线圈abcd 匝数N =100,面积S =0.03 m 2,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100π rad/s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πT .输电时先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达用户区再用降压变压器将电压降下来后供用户使用,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 =10 Ω,变压器都是理想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 3∶n 4=10∶1.若用户区标有“220 V 8.8 kW ”的电动机M 恰能正常工作,发电机线圈电阻r 不可忽略.求:(1)交流发电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 (2)输电线路上损耗的电功率ΔP ;(3)若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 1∶n 2=1∶8,求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 1. 答案 (1)300 2 V (2)160 W (3)280 V解析 (1)根据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规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 m =NBSω(1分) 代入数据解得E m =300 2 V(1分)(2)设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I 3、I 4,电动机恰能正常工作,有I 4=P MU M=40 A (1分)根据I 3I 4=n 4n 3(1分)可得I 3=n 4I 4n 3=4 A(1分)所以输电线路上损耗的电功率为ΔP =I 32R =160 W(2分)(3)根据U 3U 4=n 3n 4(1分) 得U 3=n 3U 4n 4=n 3U M n 4=2 200 V(2分) 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U 2=U 3+I 3R =2 240 V(1分) 又U 1U 2=n 1n 2(1分) 可得U 1=n 1U 2n 2=280 V .(2分)。
高一物理上册: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1年丰台模拟)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车上的人处于超重状态B .当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荡秋千的人处于超重状态C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时处于失重状态,下落时处于超重状态D .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轨道做圆周运动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超重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失重时,加速度方向向下.2.(2011年杭州质量检测)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个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图3-10中的v —t 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图3-10解析:选C.小球竖直上抛后,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到最高点时速度等于零,下降时速度增大,进入水中后,因受到水的阻力,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增大,进入泥后,泥对球的阻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故向下减速,直到速度为零,由以上分析知,选项C 正确.3.如图3-11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A 和B 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A 、B 的质量关系为m A =2m B ,两者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某时刻撤去外力F ,则此瞬间A 、B 的加速度a A 、a B 分别为(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图3-11 A .a A =a B =0B .a A =0,a B =aC .a A =-a 2,a B =a D .a A =-a 3,a B =a 3 答案:C4. (2010年高考海南卷)如图3-12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图3-12A .加速下降B .加速上升C .减速上升D .减速下降解析:选BD.当木箱静止时,箱顶对物块的压力为F N ,方向竖直向下.弹簧对木块向上的压力为F ,由平衡条件有F N +mg =F ,故F >mg .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F N =0,而弹簧的压缩量未变.弹簧对物块的压力大小和方向均未变,仍为F ,物块所受合外力应为F -mg ,方向竖直向上,即加速度竖直向上,因此木箱运动状态可能为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选项B 、D 正确.5.(2011年成都模拟)将“超市”中运送货物所用的平板车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配送员用300 N 的水平力拖动一箱60 kg 的货物时,该货物刚好能在平板车上开始滑动;若配送员拖动平板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前进,要保证此箱货物一定不从车上滑落,配送员拖车时,车的加速度的取值可以为( )A .3.5 m/s 2B .5.5 m/s 2C .7.5 m/s 2D .9.5 m/s 2解析:选A.用300 N 的水平力拖动货物,货物刚好能在平板车上开始滑动,说明货物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00 N ;当平板车开始加速前进时,要保证货箱一定不从车上滑落,车的最大加速度a m =F m =30060m/s 2=5 m/s 2,故A 正确. 6.(2011年石家庄质量检测)如图3-13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图3-13A.L v +v 2μgB.L vC. 2L μgD.2L v解析:选B.当在传送带的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木块后,木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木块一直加速,则其运动时间可以表示为C 、D 两种形式;另一种可能是木块先加速,当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摩擦力消失,木块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到右端,此时其运动时间是选项A.7.(2010年高考山东卷)如图3-14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 、a 、F f 和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图3-14解析:选C.物体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其摩擦力大小为F f 1=μmg cos θ,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错,加速度大小不变,B 错,其s -t 图象应为一段曲线,D 错;物体到达水平面后,所受摩擦力F f 2=μmg >F f 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正确选项为C.8.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3-15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5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选C.因箱子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为f=k v2,故物体下落过程的加速度a=mg-f m,当v=0时,a=g,v≠0时a<g,对箱内物体,mg-N=ma,故v=0时,N=0,当v≠0时,N=m(g-a)>0,故A、B错误;因箱子下落过程为变加速运动,箱子接近地面时v最大,阻力f最大,加速度a最小,由N=m(g-a)知物体对箱子的压力最大,故C正确;若下落距离足够长,当f=mg时箱子做匀速运动,a=0,则N=mg,故D错误.9.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该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3-16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16A.物体在20 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B.物体20 s末的速度为零C.在20 s末物体又回到出发点D.物体在10 s末的速度最大解析:选BD.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10 s末速度最大.10.(2011年湖南联考)如图3-17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μ≠0),用轻质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2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图3-17A.F′=2F B.x′=2xC.F′>2F D.x′<2x解析:选D.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运动时,对整体:F-μ(m1+m2)g=(m1+m2)a,对m2:kx -μm2g=ma;当两物块均以加速度2a运动时,对整体:F′-μ(m1+m2)g=2(m1+m2)a,对m2:kx′-μm2g=2ma;比较对应的两式可得:F′<2F,x′<2x.所以D项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2011年上海浦东检测)如图3-18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这名消防队员质量为60 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那么该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m/s,加速下滑和减速下滑时,消防队员与钢管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则F1∶F2=________.(g 取10 m/s2)图3-18解析: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 =s t=4 m/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v =v 0+v t 2可知v max =8 m/s 由a 1=2a 2和速度公式可得a 1=8 m/s 2,a 2=4 m/s 2加速下滑时:mg -F 1=ma 1减速下滑时:F 2-mg =ma 2解得F 1∶F 2=1∶7答案:8 1∶712.如图3-19所示,木块A 与B 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 上.三者静置于地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 的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 =________,a B =________.图3-19答案:0 1.5g13.如图3-20所示,A 的质量为m ,当A 上方的木板以大小为a =2g 的加速度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木板对A 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图3-20答案:mg14.质量为2 kg 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在物体上施一水平力F ,使物体开始沿水平面运动,运动10 s 时,将水平力减为F 2,若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3-21所示,则水平力F =________N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 取10 m/s 2)图3-21解析:当拉力为F 时,有F -μmg =ma 1,且a 1=1 m/s 2.当拉力减为F 2时,有μmg -F 2=ma 2,且a 2=0.5 m/s 2.由以上各式得F =6 N ,μ=0.2.答案:6 0.2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2011年海淀模拟)一小滑块静止在倾角为37°的斜面底端,滑块受到外力冲击后,获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速度 v 0=4.0 m/s.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已知sin37°=0.60,cos37°=0.80,g 取10 m/s 2.求:(1)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2)滑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3)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解析:(1)设滑块质量为m ,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37°+μmg cos37°=ma所以,a =(sin37°+μcos37°) g =8.0 m/s 2. (2)滑块上滑的最大距离s =v 202a=1.0 m. (3)设滑块返回时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37°-μmg cos37°=ma ′a ′=g (sin37°-μcos37°)=4 m/s 2设返回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 ′,由v ′2=2a ′s 得v ′=2.8 m/s.答案:(1)8.0 m/s 2 (2)1.0 m (3)2.8 m/s16.(10分)(2011年东北三校联考)某大型游乐场内,有一种能使人体验超重、失重感觉的大型娱乐设施,该设施用电梯将乘坐有十多人的座舱悬停在几十米的高空处,然后让座舱从高空自由落下(此时座舱受到的阻力极小,可忽略),当落至一定位置时,良好的制动系统开始工作,使座舱落至地面时刚好停止.假如座舱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80 m ,当下落至距地面30 m 时,开始对座舱进行制动,并认为座舱的制动过程是匀减速运动.(1)当座舱从开始下落20 m 时,质量是60 kg 的人对座舱的压力有多大?试说明理由.(2)当座舱下落到距离地面10 m 位置时,人对座舱的压力与人所受到的重力之比是多少? 解析:(1)F N =0因为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F 合=mg -F N =mg所以F N =0(2)设飞船座舱距地面30 m 时速度为v ,制动后加速度大小为a 则有:2gh 1=v 2① 2ah 2=v 2②h 1=50 m ,h 2=30 m联立①②式解得a =53g , 设座舱对人的支持力为F N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1-mg =ma由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座舱的压力:F N1′=F N1=83mg 所以F N1′mg =83. 答案:(1)0 (2)8317.(10分)光滑水平面上,足够长的木板质量m 1=8 kg ,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拉力F =8 N 作用下向右运动.如图3-22所示,当速度达到1.5 m/s 时,将质量m =2 kg 的物体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图3-22(1)物体放到木板上以后,经多少时间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在这段时间里,物体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距离多大?(2)在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后,它们之间还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吗?为什么?如有,摩擦力多大?(g 取10 m/s 2)解析:(1)物体放到木板上之后,在它们达到相对静止之前,它们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F ′=μmg =4 N.物体m 的加速度a 1=μg =2 m/s 2. 木板的加速度a 2=F -F ′m 10.5 m/s 2. 物体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时,由a 1t =v +a 2t 得t =1 s.在此时间内,物体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s =v t +12a 2t 2-12a 1t 2=0.75 m. (2)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后,在8 N 的恒力作用下,共同加速度为a 3=0.8 m/s 2,对木板上的物体来说,产生加速度的力,只能是木板对它的静摩擦力,故F ″=ma 3=1.6 N. 答案:(1)1 s 0.75 m (2)有静摩擦力 1.6 N18.(12分)(2011年连云港调研)如图3-23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 kg 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地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 、b 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当弹簧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力为压力时,示数为正;当弹簧作用在传感器上的力为拉力时,示数为负.现将该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 在前,传感器a 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 、b 的示数均为10 N .(g 取10 m/s 2)图3-23(1)若传感器b 的示数为14 N ,传感器a 的示数应该是多少?(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b 的示数为零?(3)若传感器b 的示数为-5 N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解析:(1)题意知Fa 0=Fb 0=kx 0=10 NF b =k (x 0+Δx )=14 N解之得ΔF b =k Δx =4 N代入得F a =k (x 0-Δx )=10 N -4 N =6 N(2)传感器b 的示数为零时,ΔF b ′=10 N则F a ′=F a 0+ΔF b ′=10 N +10 N =20 N对m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 a ′=ma得a =F a ′m =202.0m/s 2=10 m/s 2 加速度的方向向前.(3)若当F b ′=-5 N 时,ΔF b ″=15 N则F a ″=F a 0+ΔF b ″=10 N +15 N =25 Nm 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F a ″+|F b ′|=25 N +5 N =30 N ,此时m 的加速度大小为a ′=F m =302m/s 2=15 m/s 2 方向向前. 答案:(1)6 N (2)10 m/s 2 方向向前(3)15 m/s 2 方向向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小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B.只有你站在地上不动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0倍,而A 作用于B的力的大小等于B作用于A的力的大小D.以卵击石,石头没损坏而鸡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答案:C3.(2010年广东执信、中山纪念、深圳外国语三校联考)如图3-1为某人从20楼下到1楼的速度—时间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处于超重状态B.4 s~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 4 m/s不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16 s~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由4 m/s 减至0,处于失重状态D .0~24 s内,此人所受的重力没有变化解析:选D.0~4 s 内此人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此人处于失重状态,A 不正确;4 s ~16 s 内此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4 m/s不变,加速度是零,处于平衡状态,B不正确;16 s~24 s 内,此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C 不正确;重力与此人的运动状态无关,D正确.4.(2008年高考山东理综卷)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3-2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1图3-2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选C.因为受到阻力,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所以物体对支持面有压力,A错.由于箱子阻力与下落的速度成二次方关系,箱子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B、D错,C对.5.质量均为m的小球,分别用轻绳和轻弹簧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如图3-3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绳A1、B1,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1、2、3、4的加速度分别用a1、a2、a3和a4表示,则()图3-3 A.a1=g,a2=g,a3=2g,a4=0B.a1=0,a2=2g,a3=0,a4=2gC.a1=g,a2=g,a3=g,a4=gD.a1=0,a2=2g,a3=g,a4=g解析:选A.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轻质绳状态发生变化,力发生突变,轻质弹簧,瞬间力不发生突变,从而剪断轻绳A1的瞬间,1、2竖直自由下落,a1=a2=g,竖直向下;当剪断B1的瞬间,弹簧不发生突变,4球的瞬时加速度为a4=0,对3球,则有2mg=ma3,所以a3=2g,方向竖直向下.6.如图3-4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上,与斜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可能是( )A.向右斜上方图3-4 B.竖直向上C.向右斜下方D.上述三种方向均不可能解析:选A.因物体A随斜面向右匀加速运动,因此,物体A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ma,方向水平向右,因此合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故只有A正确.7.如图3-5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图3-5A.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2s~3 s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A对B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D.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解析:选C.由F =(mA +m B )a ,F fB =m Ba 可知,F fB与F 的方向始终相同,C 正确;2 s ~3 s内,F 增大,a增大,因此,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B 错误;因F 随时间变化,故a也是变化的,A 错误;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两物体一直向前运动,不做往复运动,D 错误.8.(2010年日照模拟)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 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3-6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A.伸长量为m1g k tan θ B.压缩量为错误!tan θC.伸长量为\f(m 1g,ktan θ) D .压缩量为\f(m 1g,k tan θ)解析:选A .分析m 2的受力情况可得:m2gtan θ=m 2a,得出:a =g tan θ,再对m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1a ,x =\f(m1g,k )t an θ,因a 的方向向左,故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故A正确.9.(2010年广东江门调研)如图3-7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 g、m 2=3 kg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图3-6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图3-7A.弹簧秤的示数是10N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秤的示数不变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解析:选C.设弹簧的弹力为F,加速度为a.对系统:F1-F2=(m1+m2)a,对m1:F1-F=m1a,联立两式解得:a=2m/s2,F=26 N,故A、B 两项都错误;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由于弹簧秤两端都有物体,而物体的位移不能发生突变,所以弹簧的长度在撤去F2的瞬间没有变化,弹簧上的弹力不变,故C项正确;若突然撤去F1,物体m1的合外力方向向左,而没撤去F1时,合外力方向向右,所以m1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10.(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A.错误!和v0错误!B.错误!和v0错误!C.错误!和v0错误!D.错误!和v0错误!解析:选A.上升过程加速度大小a1=g+错误!;下降过程加速度大小a2=g-\f(Ff,m);根据h=错误!和2a2h=v2得:h=错误!;v=v0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2008年高考上海物理卷)在伽利略羊皮纸手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人们推测第二、三列数据可能分别表示时间和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错误!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 s.由此可以推算实验时光滑斜面的长度至少为____________m,斜面的倾角约为____________度.(g取10m/s2)表:伽利略手稿中的数据解析:由表中数据知,斜面长度至少应为L=2104×错误!×10-3m=2.034 m,估算出错误!≈0.25m/s2,sinθ=错误!≈0.027,θ≈1.5°.答案:2.034 1.512.某汽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完成表的其他部分.整车行驶质量1500 kg最大功率92kW加速性能0~108 km/h(即30m/s)所需时间平均加速度11s ________m/s2制动性能车辆以36km/h(即10 m/s)行驶时的制动距离制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6.5 m ________N解析:由加速度公式得a=错误!=错误!m/s2=2.73 m/s2.由动能定理得-F合·s=0-错误!mv2,F合=错误!=错误!N=1.15×104 N.答案:2.731.15×104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如图3-8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θ=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要使小球不脱离滑块,求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此时细线的拉力F T为多少?解析:当滑块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时,小球受重力mg、绳的拉力F T和斜面的支持力F N作用,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方向:FTcos45°-FNcos45°=ma①在竖直方向:F T sin45°+FN sin45°=mg②m(g-a) FT=错误!m(g+a)由①②联立,得:F N=22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当加速度增大时,球受到的支持力F N减小,绳拉力F T增加.当a=g时,F N=0,此时小球虽与斜面有接触但无压力,处于临界状态,如图乙所示.这时细绳的拉力:F T=错误!mg.答案:g错误!mg14.(10分)(2010年安庆检测)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 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9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图3-9(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物块在3~6 s中的加速度大小;(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由v-t图象可知,物块在6~9 s 内做匀速运动,由F-t图象知,6~9 s 的推力F 3=4 N,故F f =F3=4 N.(2)由v-t 图象可知,3~6 s 内做匀加速运动,由a=v t-v 0t 得a =2 m/s2.(3)在3~6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2-F f =ma ,得m =1 kg .且F f =μFN =μmg ,则μ=F2-mamg =0.4.答案:(1)4 N (2)2 m/s 2 (3)0.415.(12分)(2010年陕西宝鸡质检)如图3-10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小滑块A 以v 0=2 m/s的水平初速度冲上该木板.已知木板质量是小滑块质量的2倍,木板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求小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是多少?(g取10 m/s 2)解析:设滑块的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2m ,小滑块的加速度为a图3-101,木板的加速度为a 2,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 1即a 1=μ1g=5 m /s 2经t 秒,设木板与小滑块相对静止,共同速度为v ,则:v =v 0-a 1t以木板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μ2m g=2m a2a 2=错误!=1 m/s 2则经t 秒木板的速度为:v=a 2t所以a 2t=v0-a1t ,t=v 0a 1+a2=错误! s 则小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位移为:s =(v 0t -12a 1t 2)-错误!a 2t 2=错误! m.答案:13 m16.(12分)(2009年高考天津理综卷)如图3-11所示,质量m 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 =1.5 m,现有质量m2=0.2 k 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0=2 m/s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 m /s 2,求:图3-11(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解析:(1)设物块与小车共同速度为v,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2v0=(m1+m2)v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F f t=m2v-m2v0又Ff=μm2g解得t=错误!代入数据得t=0.24s.(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面滑出,须使物块到车面最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设其为v′,则m2v′0=(m1+m2)v′由功能关系有错误!m2v′02=错误!(m1+m2)v′2+μm2gL代入数据解得v′0=5m/s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5 m/s.答案:(1)0.24 s(2)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