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 邓稼先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PPT课件(共30页)

⑥一封短短 的书信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⑦1982 年 , “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补充资料
事例一:
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爆竹, 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当晚,稼先回去后与夫人 通宵未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今以后 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 我是不能管了。”确实的,在稼先为国防大事献身 时,他的女儿照样的下乡和回城没工作。
事例二:
有一天,许德珩(邓稼先的岳父)问严济慈: “是谁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 “你去问你的女婿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事例三: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 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 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 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 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 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小便中 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 入了放射物。
邓稼先 杨振宁
•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 厚友谊。
•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 的人物传记。
•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 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 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 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 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 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 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⑦1982 年 , “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补充资料
事例一:
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爆竹, 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当晚,稼先回去后与夫人 通宵未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今以后 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 我是不能管了。”确实的,在稼先为国防大事献身 时,他的女儿照样的下乡和回城没工作。
事例二:
有一天,许德珩(邓稼先的岳父)问严济慈: “是谁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 “你去问你的女婿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邓稼先 》PPT 课件(共 30页)
事例三: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 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 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 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 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 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小便中 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 入了放射物。
邓稼先 杨振宁
•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 厚友谊。
•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 的人物传记。
•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 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 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 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 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 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 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5张PPT)

透 过 这 些 事 例 , 我 看 到 了 一 个 _____________的邓稼先。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一个真诚坦白、没有私心的邓稼先
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一个影响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
梳理思路
(引子) 一、历史背景
三、人物对比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 四、巨大贡献
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1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表明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辛,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 氛,突出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 2标出文中的排比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整齐的短句,展现了邓稼先卓越的才能,字里行间流 露着钦佩赞颂之情。
3邓稼先遇到危险怎么说的?表现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我不能走”。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4文中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中华男儿歌》有什么作用? 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振我国威的响当当的中 国男儿。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 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 深厚友谊。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 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 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 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悼邓稼先词
(张爱萍) 踏遍戈壁共草原, 蔑视核讹诈, 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捷音频年传,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作者:杨振宁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 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 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 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27张PPT)

)
鞠躬尽瘁(
) 彷 徨(
)
殷红(
)
殷切(
)
鲜 红(
)
鲜为人知(
)
1/22/2020
根据意思写成语
1、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2、很少有人知道。 ()Βιβλιοθήκη 3、小心谨慎,贡献全部力量。(
)
4、承当荣誉时无羞愧之感。(
)
5、每家每户都明白。(
)
6、比喻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
7、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战场。
1/22/2020
第一次先学后教: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1)概括:六部分的内容,并说说六部分 之间有什么联系? (2)文章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 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自学时间:6分钟)
1/22/2020
读一读
热泪盈眶(
) 可歌可泣 (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 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 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 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 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1/22/2020
用一句话谈谈:
邓稼先 带给你的—— 心灵的震撼! 生命的感悟? 人生的启迪……
(自学时间:4分钟)
1/22/2020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 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 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 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1/22/2020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41张PPT)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研制 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 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 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PPT-完美版
走近作者
《邓稼先》PPT-完美版
杨振宁,1922年9月生于安 徽合肥,理论物理学家。西 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 1945年赴美,1948年获芝加 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芝加 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 院院士。在粒子物理学方面 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他 与李政道合作共同获得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1、作者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或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
“两弹”元勋--人物简介
• 《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散文家李晔的名篇,文中描述了古 《邓稼先》PPT-完美版
满腔的爱国热忱、鞠躬瘁死而后 已、没有私心、一心为公、执着 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 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 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 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 凡中见高尚。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 或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 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 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 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 国者。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走近作者
《邓稼先》PPT-完美版
杨振宁,1922年9月生于安 徽合肥,理论物理学家。西 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 1945年赴美,1948年获芝加 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芝加 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 院院士。在粒子物理学方面 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他 与李政道合作共同获得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1、作者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或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
“两弹”元勋--人物简介
• 《吊古战场文》是唐代散文家李晔的名篇,文中描述了古 《邓稼先》PPT-完美版
满腔的爱国热忱、鞠躬瘁死而后 已、没有私心、一心为公、执着 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 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 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 些平常小事,于细微处见深情,于平 凡中见高尚。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邓稼先》PPT-完美版
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传记 或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 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 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 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 国者。
《邓稼先》PPT-完美版
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共24张PPT)

比一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对比着写 ?
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 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 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 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 员。”
朗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1)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
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 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样 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 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蓬折断, 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鸟无 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 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 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 更加清楚。”
写邓稼先,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 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 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 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 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 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1964 年 10 月 16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 子弹。
1967 年 6 月 17 日 中 国爆炸了 第一颗氢 弹。
(2)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 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排比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它们集中写出邓 稼先成为“两弹元勋”,是因为有深厚博大 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 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 的精神。
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样一篇朴实无华而 感人至深的文章?
杨振宁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 壮山河。 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
——张爱萍将军
自我预习:自我 热泪盈眶(kuà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课件 (共31张PPT)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以凸现邓稼先 的气质和品格
第四部分
写作者得知中国原子弹工程是自力更生搞 出来的,不禁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邓稼 先而骄傲 描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荒凉,赞颂他对自 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对邓稼先一生的总评价,他是永恒的骄傲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整体感知
2、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字词注音
宰割( zǎi )
氢弹( qīnɡ ) 选聘( pìn )
鞠躬尽瘁( cuì )
奠基( diàn ) 妇孺皆知( rú )
筹划( chóu )
挚友( zhì )
彷徨( pánɡ huánɡ)
词语解释 很少有人知道。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 可歌可泣: 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马革裹尸: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 锋芒毕露: 逞强。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 热泪盈眶: 满了眼睛。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典型事例
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195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 时刻,报效祖国。 国。 1958年8月奉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论,并成功研制了“两弹”。 “文化大革命”初期,说服两派继续 没有私心,没有小心眼,一 心为公。 工作。 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 勇敢,公正无私,坦诚坦白, 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以理服人。 用一封短短的信向杨振宁证实中国原 严谨求实,强烈的民族自尊 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的“援助”。 心。 1982年,井下突然测不到信号,他说: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身 “我不能走。” 先士卒,强烈的责任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邓稼先(共29张PPT)

二、‚两弹‛元勋 思考:第2部分作者主要记叙了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哪些 主要贡献?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件上? 提示: 主要贡献: 邓稼先领导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 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二、‚两弹‛元勋 具体事件: 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3、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 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4、1986年3月,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 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写作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 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 纪念。作者和邓稼先同志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 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说是‚50年的友谊,亲 如兄弟‛。此文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期 交往、所知甚深的中国、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 人作了比较评述。读杨振宁教授的回忆文章,可以进 一步了解邓稼先的才能、风格、思想和为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邓 稼 先
杨振宁
学习目标导航
了解人物生平
根据预习提示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掌握本文的文学体裁 疏通字词,积累成语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 宁县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 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 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 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 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 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 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文学体裁:人物传记(回忆性散文)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 1课《邓稼先》课件(27张PPT)

D.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 想• 党员。 【点拨】D项加点词在句中是形容词,其他三项加
点词在句中都是副词。
新知积累·基础练
6.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威风凛凛
的雄狮,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
【点拨】“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 须感到惭愧,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新知积累·基础练
4. 【2020·福建改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 过劳动造成的。 B.领导班子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 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 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了生态保护和 经济发展的平衡。
语言建构·能力练
二、精段品读 阅读课文“‘我不能走’”这一部分,回答问题。
10. 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选文结尾处,作 者以自己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渲染悲壮、凄凉的气氛,表现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突出邓稼先为国不辞劳苦的精神。 歌词赞扬的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引用歌词暗 示邓稼先是这些人物中最闪亮的,表现出邓稼先的伟大贡 献和为祖国献身的崇高品质。
语言建构·能力练
11. 将选文部分的标题“‘我不能走’”改成“他忠于职守”好 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更能 突出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语言建构·能力练
12. 选文中用了两个问句,选择一句,简要说说其中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 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示例一:第(1)句表达了作者对身处恶劣环境下工作的 友人邓稼先的深切关怀之情。 示例二:第(2)句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真诚的关怀与担 忧,反映了邓稼先所担负任务的艰巨。
点词在句中都是副词。
新知积累·基础练
6.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你是威风凛凛
的雄狮,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
【点拨】“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 须感到惭愧,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新知积累·基础练
4. 【2020·福建改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 过劳动造成的。 B.领导班子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 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 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了生态保护和 经济发展的平衡。
语言建构·能力练
二、精段品读 阅读课文“‘我不能走’”这一部分,回答问题。
10. 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选文结尾处,作 者以自己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渲染悲壮、凄凉的气氛,表现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突出邓稼先为国不辞劳苦的精神。 歌词赞扬的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引用歌词暗 示邓稼先是这些人物中最闪亮的,表现出邓稼先的伟大贡 献和为祖国献身的崇高品质。
语言建构·能力练
11. 将选文部分的标题“‘我不能走’”改成“他忠于职守”好 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更能 突出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语言建构·能力练
12. 选文中用了两个问句,选择一句,简要说说其中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 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示例一:第(1)句表达了作者对身处恶劣环境下工作的 友人邓稼先的深切关怀之情。 示例二:第(2)句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真诚的关怀与担 忧,反映了邓稼先所担负任务的艰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字新词
邓稼(jià )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ìn)
无垠(yíng)
殷(yān)红
初识课文
熟读课文,走进文本,分析理解下列问题。
1.文章的结构形式有何特点? 答: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部分主体内容共同组成。
2.课文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 答:(1)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写作背景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 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 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 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 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 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 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板书设计
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 邓稼先 不计个人名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无私奉献精神的 伟大科学家
知识链接
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 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 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 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 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 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 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虽然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度负责任的精神,总是在最 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 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知识点解析
【例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讲评】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共同 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 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基础上考虑,我们更钦佩 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 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讲评】此题考查写作方法及其作用。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 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或文章的主题。本题针对第③段,找出具体的对比事件来举 例,然后分析出此处所表达的人物心理或性格即可。
知识点解析
【小练习】
1.(《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怯懦》)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
例,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舍友与家人远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和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 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陈叶的失落、无奈、羡慕等复杂的情感(2分)。 示例二:收到包裹或电话的舍友与从未收过的陈叶形成对比(2分),表现陈叶的 羡慕之情(2分)。 示例三:陈叶羡慕舍友得到父母关爱,却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形成对比(2分), 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的虚荣(2分)。 示例四:舍友的父母经常寄来包裹和打来电话,与陈叶父亲从没来看女儿形成对比 (2分),表现了陈父的怯懦(2分)。
第一课
邓稼先
——杨振宁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 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
写作背景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 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 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 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 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 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 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知识点解析
【例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参考答案】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 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 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知识点解析
【小练习】 1.(《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怯懦》)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 例,作简要分析。
归纳总结
1.作者的情感体会: 深刻感受到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2.本文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
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
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 整体。
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对比手法及作用
【讲评】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 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 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 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 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 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 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干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4)搞科研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
初识课文
3.文中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有什么作用? _答_:__文__章__突__出_环__境__的__艰_苦__,__更__好__地_烘__托__了__人__物_的__崇__高__精__神_。__本__文___ _表_达__作__者__的__思_想__感__情__:_作__者__热__情__赞_美__邓__稼__先__为_国__家__和__民__族_建__立__的___ _功_勋__,__表__达__了_对__邓__稼__先_的__崇__敬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