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项目概况:

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发达城市,是四川省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面对西部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压力,城市交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城市用地开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本次交通规划的目标就是要为城市未来发展创造和谐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

此次综合交通规划是成都市1993年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后进行的第二次城市交通规划。如何根据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城市交通设施布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良性互动,解决当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组织运行效率,以适应城市经济增长和开发建设中的需要,使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是本次交通规划的重点。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为成都市域范围,规划重点在中心城(外环路内地区),面积为598平方公里,在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系统的分析中,研究范围扩大至成都市域。规划年限与总体规划一致为2020年,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在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和轨道交通研究中,将适当考虑城市的远景发展。

二、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对包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地规划研究,并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了交通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协调。

综合交通规划的工作和成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城市机动车出行调查和大型设施交通发生源单位调查

在中心城区范围进行机动车出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现状城市机动车出行特征,并完成机动车的现状、2010年和2020年的出行OD;大型设施交通发生源调查,通过选取不同位置、有代表性的城市交通发生源单位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型交通发生源单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特征。

2、建立城市交通规划信息数据库

针对成都市城市交通特点和需要,在交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都市交通规划数

据库,提供城市交通定量分析数据,配合规划项目进行方案测试和论证。

3、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成果

(1)现状交通分析:结合本次交通调查和以往已有的交通调查及相关统计资料,对现状城市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城市交通改善的建议;

(2)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研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对城市发展前景分析、交通发展战略构造和测试,分别从投资、公交发展、道路网络、城市停车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资源条件限制下未来城市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兼顾考虑私人交通发展,并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和结构形态调整的交通发展战略;

(3)道路网络规划:规划以推荐的交通发展战略为前提,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中道路系统进行的交通分析与论证,调整及完善了道路系统的功能和层次划分。针对城市主要交通问题,以城市道路系统的整体运输效益提高和中心区交通环境改善为目标,结合道路所承担交通流特征综合考虑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和小汽车交通系统进行道路网络规划,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调整东部路网结构、加强外围道路、强化公交发展、以及加强城市主要发展轴及地区交通联系的规划措施。加强二环路、优化一环路、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以及道路使用功能与交通流走廊分布结合的规划策略和方案,提高了道路网络的整体交通服务水平,并对保持中心区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城市环放路网结构特点,分层次的对外交通联系衔接和强化城市主要发展轴及地区的交通联系,有利于中心区功能有效发挥和促进城市结构调整;结合用地发展的路网调整使城市道路网络结构更加合理、统一,有利于城市交通流量的均匀分布,降低交通组织难度;

(4)公共交通规划:规划在对未来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的前景分析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城市客|考试-大|流走廊变化特点,以城市客流走廊和换乘枢纽为规划重点,提出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公交换乘枢纽和运营场站布局的近、远期规划方案,并结合用地发展和客运需求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调整建议和公共交通系统升级的发展策略,以推行城市的TOD发展模式;

(5)停车规划: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基础,通过分析现状城市停车存在的问题和供需矛盾,根据未来城市车辆发展、停车需求和现状停车设施供给水平,结合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要求提出城市停车发展规划,规划考虑中心区停车需求管理的要求,提出"P&R"的规划理念,并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发展和停车需求提出相应城市停车发展策略。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 划简介 1 2020年5月29日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一、总规修编历程 12月至 4月,成都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三家研究机构进行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对成都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对成都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必要性。 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 -2020)>等组织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至今已历经1年,经过了建设部、四川省和成都市三个层次的技术审查,共召开了部门协调会、各级政府汇报会等大小会议30多次,为规划修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综合协调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产业、国土、水利、电力、电信、交通等20多个行业专业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城镇体系、城市性质与规模、空间布局、城市交通、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市政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管理等有关规划内容。 二、总规修编背景及理由 (一)总体规划修编背景 1、十六届三中全会经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的”五个统筹”,并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2、四川省政府近期下发<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意见>提出规划管理”九不准”;市政府着手整顿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进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三分离的管理体制。 3、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城市化为主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4、为适应国家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与转变,城市规划编制重点与编制办法正酝酿着重大变化。 (二)总体规划修编理由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pdf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编制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一六年十一月

1 规划概况 1.1 规划名称 规划名称: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主持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编制单位: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2 规划背景 《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3年)于2005年底通过国家批准。2008年成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并获得国家批准(发改基础〔2009〕1691号),批复至2015年建设由4条线路组成“米”字形放射网络的建设方案,建设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达到104.1公里。此阶段可简称为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 2012年11月,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发改基础〔2013〕269号文)。至2020年,批复建设9个项目,线路长约183.3公里。2014年9月,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拟优化方案》。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国发改基础〔2015〕958号文批复了《关于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调整后新增线路长度79.1公里,预计2020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383公里。此阶段可简称为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成都市于2015年编制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并于2016年报送国家发改委。鉴于该规划修编提出的内容全部为新规划线路,且此前已批复过成都市两期建设规划,国家发改为将该建设规划明确为第三期建设规划。2 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6〕]1493号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发改基础〔2016〕]1493号)。综合以上三轮建设规划,到2020 年,成都市将建成运营13 条线路、总长约508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截至2016年9月底,成都市第一期建设规划极其调整所批复项目已全部建成运营,运营总规模达108km,日均客流量近200万人次,客运效果十分理想。第二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所批复的项目已全部开工,预计至2020年,年均开通运营2~3个项目。第三期建设规划所批复项目中,8 号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1. 引言 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1995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规划原则 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 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12390平方公里。

官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及线网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五年九月

一、规划基本情况 (一)规划背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市规划部门开始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立了由十字骨架构成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形态,2000年编制完成第一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08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4-2015年)》,2011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重新编制新一轮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7年),201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 随成都城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引导支撑天府新区规划发展、支持“双核共兴”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心城线网、缓解中心城拥堵、城乡统筹发展、支持外围新城的发展需求,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进行修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规划概况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及线网规划》方案新建项目为: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修编后规划共新建线路124.2km,其中地下线78.1km,高架线46.1km,规划新建车站66座,车辆段4处,停车场4处,主变电所9座,工程总投资774.6亿元。

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项目概况: 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发达城市,是四川省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面对西部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压力,城市交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城市用地开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本次交通规划的目标就是要为城市未来发展创造和谐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 此次综合交通规划是成都市1993年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后进行的第二次城市交通规划。如何根据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城市交通设施布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良性互动,解决当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组织运行效率,以适应城市经济增长和开发建设中的需要,使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是本次交通规划的重点。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为成都市域范围,规划重点在中心城(外环路内地区),面积为598平方公里,在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系统的分析中,研究范围扩大至成都市域。规划年限与总体规划一致为2020年,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在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和轨道交通研究中,将适当考虑城市的远景发展。 二、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对包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地规划研究,并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了交通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协调。 综合交通规划的工作和成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城市机动车出行调查和大型设施交通发生源单位调查 在中心城区范围进行机动车出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现状城市机动车出行特征,并完成机动车的现状、2010年和2020年的出行OD;大型设施交通发生源调查,通过选取不同位置、有代表性的城市交通发生源单位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型交通发生源单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特征。 2、建立城市交通规划信息数据库 针对成都市城市交通特点和需要,在交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都市交通规划数

(城市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班级:09城乡 城市规划原理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2020) 小组成员:邓静管念廖灿鹏 小帕刘谨赫樊琪 指导老师:张贞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川府发〔1997〕15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1、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利用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成都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3、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32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要优化中心城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要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的快速交通联系,严格保护规划的绿色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4、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到200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72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26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的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另行报批。 5、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卫星城镇,特别是龙泉、华阳等中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好的净空条件和铁路站场及公路枢纽建设用地。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安全、高速的轨道交通体系。加快城市路网系统的建设,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促进城市新区的发展。要重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加强城市电网改造建设和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建立包括防洪、抗震、人防、消防等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7、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成都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切实保护好文殊院、大慈寺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要按规划控制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保持其传统风貌和格局。在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城市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8、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综合治理污染源,特别要搞好河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1) 第一章规划概况 (2) 一、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2) 二、修编背景 (4) 三、指导思想与原则 (5) 四、成都概况 (6) 五、城市发展历程和历次总规回顾 (9) 六、四川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点 (20) 七、规划重点 (22) 八、技术路线 (25) 九、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 (26)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 (28) 一、发展总目标 (28) 二、城市发展分目标 (30) 三、城市发展阶段目标 (31) 四、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32) 第三章城市发展总体策略 (34) 一、区域协调策略 (34) 二、城乡统筹策略 (35) 三、生态优先策略 (35) 四、空间优化策略 (36) 五、产业转型策略 (36) 六、枢纽强化策略 (36) 七、文化引领策略 (37) 第四章市域城镇化水平与发展战略 (38) 一、现状人口规模与发展趋势判断 (38) 二、城镇化现状特征分析 (40) 三、城镇化目标与战略选择 (42) 四、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43) 五、城镇土地利用引导 (45) 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51) 第五章城乡资源环境控制与建设限制性分区 (52) 一、重要空间要素管制 (52) 二、建设限制性分区 (56) 第六章城镇体系 (59) 一、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59) 二、发展策略 (64) 三、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65) 四、规划建设指引 (71) 五、规划措施 (76) 第七章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78) 一、第一产业 (78)

二、第二产业 (80) 三、第三产业 (87) 第八章综合交通与枢纽体系 (100) 一、现状概况及主要问题 (100) 二、市域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103) 三、规划布局 (103) 第九章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08) 一、现状发展综述 (108) 二、发展目标及策略 (109) 三、商业设施 (110) 四、文化服务设施 (112) 五、医疗卫生设施 (116) 六、体育设施 (118) 七、教育科研设施 (121) 八、殡葬设施 (123) 九、城市基层治安管理机构设施 (125) 十、农贸市场 (125) 第十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127) 一、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127) 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128) 三、优秀近现代建筑 (137) 四、古树名木保护 (137) 五、古建筑群(村落、街区) (138)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40) 七、历史文化资源展现结构 (141)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142) 一、现状及分析 (142) 二、环境保护规划 (145) 第十二章公共安全与灾后重建 (154) 一、总体要求 (154) 二、抗震工程 (154) 三、防洪工程 (163) 四、消防工程 (169) 五、人防工程 (174) 六、灾后重建 (178) 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 (180) 一、市域水资源利用 (180) 二、给水工程 (187) 三、排水工程 (195) 四、电力工程 (204) 五、通信工程 (212) 六、燃气工程 (218) 七、环境卫生工程 (226) 八、能源发展 (232) 第十四章城市性质与职能 (241) 一、城市性质 (241) 二、城市职能 (242)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城市简介

成都城市简介 成都(Chéngdū)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21年设市。 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历史沿革 市名来历 成都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成都是中国城址未变、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前311年),仅次于江苏的苏州(建于前514年)。 历史沿革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

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其他手工业如巢丝、织绸、煮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也很发达。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经济地位有所谓“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后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外,还有“草市”,即分布在邻近地区的乡镇集市。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第一丛林”。 宋元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花样由唐时的10多种发展到宋元时期的40多种,能织出天马、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样,每年成都上交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交总数的70%以上。成都造纸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唐宋之时,成都城东西南北都设有专门的蚕市、药市、花市灯会。由于商业发达,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仁宗时,在益州(即成都)设官办交子业务,由官府公开印刷,发行“交子”。

成都市城市规划总体情况(2003--2020--16页)

成都市城市规划总体情况目录 成都市城市规划总体情况 1 1)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3 【1】总规修编历程 3 【2】规划期限 3 【3】规划范围 3 【4】发展目标与战略3 【5】城市性质与职能5 【6】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5 【7】主城区人口与用地规模 5 【8】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 【9】主城区用地布局规划6 〖1〗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6 〖2〗主城区空间布局形态6 〖3〗主城区空间布局结构7 〖4〗主城区空间发展策略7 【10】都市区资源与环境控制规划7 【11】主城区对外交通规划7 【12】主城区道路交通规划8 【13】主城区公共设施规划8 【14】主城区居住用地规划8 【15】主城区工业及物流系统规划9 【16】主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9 【17】主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9 【18】城市远景发展构想10 2)成都市十一五规划情况10 3)成都市轨道交通规划情况 10 【1】1号线(新都大丰站—华阳广都站) 10 【2】2号线(龙泉东站—郫县石牛站) 11 【3】3号线(新都红星车站—双流板桥南站) 11 【4】4号线(温江站—龙泉西河站) 11 【5】5号线(驷马桥站—华阳江河站) 11 【6】6号线11 〖1〗6号线主线(沙湾站—华阳四河站) 11 〖2〗6号线支线(琉璃场站—双流航空港站) 11 【7】7号线(郫县生态站—龙潭东站) 11

4)成都城市规划解读12 【1】城市发展战略———扇叶绿楔、向东向南、七星拱月12 【2】城市交通发展格局———“井”字加“环”状12 【3】市域城镇体系12 【4】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12 【5】未来成都模式是“一城三圈六走廊”13 【6】未来主城区扩容的主要城市组团13 〖1〗基本情况13 〖2〗各组团功能定位、重点发展职能、空间发展策略13 [1]华阳组团———小康居住新城13 [2]新都、青白江组团———大型制造业基地14 [3]双流(东升)组团———新型工业基地14 [4]龙泉驿组团———山地型休闲旅游区14 [5]温江(柳城)组团———花园居住新城15 [6]郫县(郫筒)组团———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5 【7】成都“11858”规划发展构想15 【8】高密成都规划15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版)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用地和建筑分册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2017年

目录 用地和建筑规划管理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 2.1 建设用地性质及兼容 (2) 2.2 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控制 (2) 2.3 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0) 第三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13) 3.1 建筑间距 (13) 3.2 建筑退界 (18) 3.3 天府广场中央商务区建筑规划管理 (22) 3.4 天府中心中央商务区建筑规划管理 (25) 3.5 建筑形态及其他管理要求 (26) 第四章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 (30) 第五章附则 (34) 附录一名词解释 (35) 附录二计算规则 (39) 附录三建筑间距图示 (41) 附录四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42) 附录五成都市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总平面图编制规定 (44) 附录六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46) 附图一:成都市中心城区形态分区图 (50) 附图二:成都市天府广场中央商务区、春熙路片区及天府广场范围示意图 (51) 附图三:成都市天府中心中央商务区范围示意图 (52) 附图四:成都市中心城区“四边”控制要素示意图 (50)

用地和建筑规划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 1.0.1 条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成都市(以下简称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 1.0.2 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本分册为用地和建筑规划管理部分。 第 1.0.3 条根据中心城区不同区域特点划定不同城市形态分区,在城市形态分区内制定、实施城市规划和进行建设时应当符合所在城市形态分区的规划控制要求。 第 1.0.4 条城市建设应以城市设计为重要手段,提升城市品质,强化精细化管理。在城市重点地区强调以城市设计为规划管理的核心和原则。 第 1.0.5 条已编制片区城市设计且已将容积率指标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片区(环城生态区除外),应按照本规定要求,结合片区实际优化完善片区城市设计,并将主要规划指标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规划管理。环城生态区按原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第 1.0.6 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规划控制指标及要求与本规定不一致时,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环境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环境影响 报告书 (二次公示本) 1.规划概况 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快速路专项规划),属于成都市级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快速路网的专项规划。其规划范围涵盖了全成都市域范围,规划目的为:按照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要求,完善市域快速路网布局,提升市域高快速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服务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具体规划目标为:到2020年,建设形成“3环15射5联”市域快速路网形,快速路通车里程约达1400公里,路网密度约9.7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支撑空间结构优化,特色乡镇全覆盖,服务经济地理重塑,产业新城满覆盖的要求,更有力的支撑产业发展。 规划范围为成都市域范围,11区4市(县级市)4县,加上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府新区、简阳市,总面积14334平方公里。规划基年:2015年;现状分析年:2016年;预测分析年:2017-2020年。 其中,“3环”为二环路、三环路和五环快速路;“15射”为沙西线、成彭快速路、货运大道、青金快速路、成金简快速路、成洛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成简快速路、成资快速路、红星路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双新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含蒲名路)、成温邛快速路及延伸线、成温崇快速路(含大邑连接线);“5联”为中金简快速路、金简仁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籍黄快速路西延线、天温都快速路、天新邛快速路(含大邑支线)。 3环15射5联中青金快速路、成金简快速路、成龙简快速路、成洛简快速路、成简快速路、成资快速路、中金简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金简仁快速路、五环快速路、成温崇快速路、成彭快速路、货运大道、沙西线、成温邛快速路及延伸线等、天新邛快速路、天温都快速路、成新蒲快速路、双新快速路等总计19条市域快速路为本次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其余快速路为成都市已有快速路。

(2020年)(交通运输)成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本精编

(交通运输)成都市综合交通体 系规划总本

(交通运输)成都市综合交通体 系规划总本

成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全面提升交通能级,合理调整交通布局,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形成全局性的整体优势,以构筑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多层次、高等级、大容量的市域立体交通网络为基础,以全方位、全天候辐射的对外交通通道为支撑,建成和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成都交通新格局。 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基本消除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各种交通资源进壹步整合,交通壹体化水平明显提高。管理体制创新,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能源运输通道,快速旅客运输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岷江、沱江水运航道体系为重点的通畅、便捷、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乡交通壹体化、区域运输综合化、交通管理智能化。 10.1近期战略目标 1)网络规模和能力 公路网17000公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明确。 成都地铁壹号线壹期工程建成通车,运营里程达到17.7公里,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积极配合国家和省进行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的建设,把其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 积极配合国家和省进行成绵峨城际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 建成成都华阳港,完成岷江航道渠化工程。 2)运输服务 降低运输在产成品中所占的费用比例,提高我市整体竞争力。 初步形成多方式相协调、点线面相衔接、集疏运配套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 建立全市性综合交通公众信息平台,以及基于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交通诱导系统。

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集装箱运输得到较大发展,厢式汽车运输比重有较大提高,零担和快递业务网络初步形成。 3)技术装备水平 道路运输中重型卡车占商用车比例达到10%,专用车比重达到15%;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不断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应急救援系统、联网收费系统基本建立;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交通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提高船舶的技术性能,促进船舶向标准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4)城乡协调 中心城区初步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圈层各区(市)县形成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应变能力的运输骨架网络。 第三圈层各区(市)县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质的转变,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5)安全保障 基本建立起跨行业的交通安全预防监控体系,控制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基本建立交通应急反应体系,应对重大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保障紧急状态下的机动性。 6)可持续性 道路营业性货运车辆空驶率降低5%,公路营业性车辆、内河运输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分别较目前下降10%和12%。 中心城区居民出行公共交通分担率提高到40%之上。

成都东站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成都东站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成都东站区域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 内容摘要:随着成都东站的正式通车,东站已成为西部最大,全国第六的综合交通枢纽,面对城市交通给成都带来的发展机遇,成华区正抓住东站的新建的机遇将把成华区打造成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环保,经 济的现代化田园城市.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 关键词:成都东站;西部最大;交通枢纽; 1.东站简介 :2011年7月1日,成都东站正式投入运营。成都东站现系成都铁路局直属客运特等站。成都东站占地面积大约1306亩,南北长约2.9km,东西宽约520m,自西向东:西广场、站房、东广场。成都东站建筑面积大约220000㎡,包括站房、无柱雨棚、高架等等。其中,站房面积108000㎡。成都东站建筑高度约为39m。在设计上,成都东站引入大量文化元素,东广场进站口以及西广场进站口均采用了青铜面具元素,屋顶引入金沙太阳神鸟火焰造型。成都铁路局局长武勇在竣工仪式上介绍,成都东站近期设计日均发送旅客200000人次,远期可达376000人次。 2.整体系统 成都东站位于成都市成华区, 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如图1),东邻三环路,西接驿都大道,距火车北站10公里,飞机场18公里.车站以两环十射的方式连接国内多条干线.,分为达成车场和城际车场两部分.车站至东向西分为东广场,车场,西广场. 地铁2号线,7 号线引入车站.旁边设有城市公交站,和长途客运站,东,西广场下设有社会车辆停车场和出租车站,是一座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系枢纽. 图1成都东站区位 车站总体分为五层(如图2),地面两层地下三层,地下第三层为地铁7号线站台层,地下第二层为地铁二号线站台层,地下第一层位旅客出站厅及换乘区,结合站厅设计出贯穿东西的通道,连接东西广场及公共交通站,去往城市的旅客可便捷的乘坐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实现零距离换乘。车站地面为站台层,主要是乘坐旅客出发和到达的场所,站台分为达成和城际两个车场。东站房负责通向东广场的旅客出站通道,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一、总规修编历程 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成都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三家研究机构进行了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对成都市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对成都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必要性。 2003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2003-2020)》等组织修编《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至今已历经1年,通过了建设部、四川省和成都市三个层次的技术审查,共召开了部门协调会、各级政府汇报会等大小会议30多次,为规划修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综合协调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产业、国土、水利、电力、电信、交通等20多个行业专业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城镇体系、城市性质与规模、空间布局、城市交通、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市政工程、近期建设、规划管理等有关规划内容。

二、总规修编背景及理由 (一)总体规划修编背景 1、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发展必须注意的“五个统筹”,并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2、四川省政府近期下发《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意见》提出规划管理“九不准”;市政府着手整顿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进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监督三分离的管理体制。 3、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城市化为主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4、为适应国家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与转变,城市规划编制重点与编制办法正酝酿着重大变化。 (二)总体规划修编理由 1、行政区划调整

成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成者E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全面提升交通能级,合理调整交通布局,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形成全局性的整体优势,以构筑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多层次、高等级、大容量的市域立体交通网络为基础,以全方位、全天候辐射的对外交通通道为支撑,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成都交通新格局。 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基本消除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各种交通资源进一步整 合,交通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管理体制创新,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能源运输通道,快速旅客运输系统、集装箱运输系统、岷江、沱江水运航道体系为重点的通畅、便捷、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区域运输综合化、交通管理智能化。 10.1近期战略目标 1)网络规模与能力 公路网17000公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明确。 成都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运营里程达到17.7公里,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 用。 积极配合国家和省进行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的建设,把其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 积极配合国家和省进行成绵峨城际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 建成成都华阳港,完成岷江航道渠化工程。 2)运输服务 降低运输在产成品中所占的费用比例,提高我市整体竞争力。 初步形成多方式相协调、点线面相衔接、集疏运配套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 建立全市性综合交通公众信息平台,以及基于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交通诱导系统。 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集装箱运输得到较大发展,厢式汽车运输比重有较大提高,零担和快递业务网络 初步形成。 3)技术装备水平 道路运输中重型卡车占商用车比例达到10%,专用车比重达到15 %;城市公交车、出租车不断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应急救援系统、联网收费系统基本建立;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交通系统得到广

成都市的15条地铁线路(含规划线路)

成都市的15条地铁线路(含规划线路) 概述: 2020年线网规划方案由10条线路组成,其中1、2、3、4号线为城市骨干线,5、6、7、8号线为城市辅助线,10号线一期连接双流机场的市域快线,9号线一期是位于中心城区南部3、4环间的市域半环线,最终形成环线。原R2、R3、R4、R5、R6号线路改为11、12、13、14、15号线。 2012年1月,成都市委托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涉及8条线路12个建设项目,共计227.8km,其中地下线166.4km,浅埋线9.6km,高架线51.2km。新建车站163座,新建车辆段及停车场11处、主变电所11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等,于2012年2月编制完成本报告书初稿。 线网规划: 根据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结合交通需求、线网密度、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建设能力,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年)共10条线路(不含成灌线、成彭线)组成,总长401.5km,其中地下线路314.1km,高架线57.6km、浅埋线29.8km。共设车站250座,其中换乘站43座。车辆段及停车场20处、主变电所23处。敷设原则为中心城区主要范围内采用地下线,其余路段结合地形和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高架方式。 建设规划: 根据《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成都市2012年~2017年轨道交通建设任务:建成1号线(三期)、3号线(二期、三期)、4号线(二期、三期)、5号线(一期、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全线)、9号线(一期、二期)、10号线(一期)。本轮建设规划新增建设线路总长度227.8km,其中地下线167km,浅埋线9.6km,高架线51.2km。新建车站163座,新建车辆段及停车场11处、主变电所11座。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全长13km,包括北延线2.5km,按地下线敷设;南延线10.5公里,其中浅埋地下线长约3.1km,高架线长约7.4km。1号线为南北向骨干线,三期建成后与1号线首期工程、南延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北起于北三环,向南止于天府新城的新客运站。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三期):全长30.1km,其中二期即南延线17.4km,高架线6km,进入东升老城区后采用地下线敷设11.4km;三期即北延线12.7km,其中地下线0.4km,高架线12.3公里。共新建车站18座,高架车站11座,地下车站7座。3号线为东北—西南向骨干线,建成后与一期贯通运营,由东北起于新都红星村附近,终点至东升老城区。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三期):全长20km,其中二期全长12km,包

成都市天府广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研究_刘丰

[摘 要]针对天府广场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结合成都市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根据天府广场的功能定位,以绿色交通及一体化交通为理念,提出合理的交通政策,减少交通出行数量、规模;以公交优先为原则,建立方便、快捷的地铁、公交、步行换乘系统;建立完善、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为步行者建构良好、舒适的空间;限制机动车的大量驶入,分流过境机动车流量;严格限制机动车停车泊位,加强停车管理。 [关键词]天府广场;绿色交通;一体化交通 Study on the Plann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ffic Hinge for Tianfu Square in Chengdu/Liu Feng, Deng Y anchun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ffic problems with the Tianfu Squar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raffic development in Chengdu, the planning has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traffic policy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traffic flow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ianfu Squar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ffic and traffic integration. It proposes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establish a fast and convenient transit system be-tween subway,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pedes-trian walking, establish a highly efficient and per-fect traffic control system, create good and com-fortable space for pedestrians, restrict the rush-in of motor vehicles and divert the flow of passing traffic, strictly limit the parking lots for motor vehicles and strengthen efforts in parking management.[Key words] Tianfu Square, Green traffic, Traffic in-tegration 成都市天府广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研究 □ 刘 丰,邓艳春 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及交通中心,天府广场是成都市的中心地区,是成都市集政治、文化、旅游、商业、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标志性区域。 天府广场这种在城市核心地区的多功能和高强度的土地使用特点,使得这一地区吸引了大量人流,而各种城市交通方式也从城市各地聚集在这一地区—17条公交线路,即将兴建的地铁1号线、2号线,进而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不同的城市交通运输线路之间的重要换乘点,形成了成都市最主要的天府广场综合交通枢纽。天府广场的交通枢纽地位位居成都市之首。 2.1静态交通 天府广场是成都市放射加环状路网的中心点,是几条城市主干道的聚集点。如蜀都大道、人民中路、人民南路,东城根街、顺城街、羊市街、东西御街的红线宽度从35 m~50 m不等。各交叉口均为灯控,部分交叉口限制了左转,部分路段实行潮汐式单向交通。如羊市街早晨进城为单向交通,下午为出城单向交通。 根据现状调查,市中心缺乏公共停车场及配建车位不足,天府广场第一层及第二层范围内无社会公共停车场,仅展览馆内部、成都体育中心、成都博物馆待建地、锦城艺术宫门前可提供公众停车。 [文章编号]1006-0022(2006)09-0030-03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2.2动态交通 据现场调查结果及研究资料,现状人民中路双向车流量为3 587 pcu/h,人民南路双向车流量为5320 pcu/h,蜀都大道平均车流量为2 507 pcu/h,西御街单向车流量为4 294 pcu/h,东御街单向车流量为5 485 pcu/h,分布流量及强度见图1。 天府广场共有17路公交车通过,主要站点集中在锦城艺术宫、成都博物馆(待建)及成都市人大门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